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桓侯再生-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寿春’。此外,将军若不速取诸县,驻守各县的敌军得知将军大军已至,极有可能便会携带粮草钱财逃离,届时岂不便宜了敌军。”
  “那元直以为……”
  “以我料想,在这几日内,将军攻取寿春的消息暂时外界仍未知晓。故而事不宜迟,将军当速发军马征讨诸县,敌军定无防备。”
  我沉吟片刻后,下定主意,语气决然说道:“元直所言有理,未能早日攻取周边各县确是我的失策。所幸为时未晚,尚可补救。明日一早,我即派遣军马攻略诸县……元直以为攻略一县需要多少人马?”
  徐庶微微一笑,说道:“我来寿春途中,曾路经几县,对各县情形略知一二。攻略一县,以将军之精兵,千余人便绰绰有余。若能有半月时间,当可平定寿春郡全境之地。”
  ……………………………………
  当日黄昏时分,我招集军中各营校尉以及暂时负责寿春城内政务的几名主要的官吏,正式向他们介绍了徐庶。并当众任命徐庶为军中参军,但他的主要职责却是暂时执掌城中的政务。以军职掌政务,也是我无奈之中的一个选择。徐庶倒是毫不介怀,反而是见我对他如此信任,甫一投靠就被委以重任,感激之余又兴奋不已,深感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对我的安排,其余众人也没有什么意见。魏延、林雪等军中校尉虽不知徐庶才能如何,但徐庶主掌的是政务,与他们没有太大关联,自然没有异议。而其余的官吏都是归降不久,心中仍然忐忑不安,根本就不敢提出什么异议。
  第二日,也就是正月初二。林豹和解世二人率领骑步军2000伪装成曹军从寿春城出征,杀到距离寿春城最近的成德县,轻轻松松一鼓而下,尽收县中不足千人的守军。根据我的事先的安排,由解世暂代成德令,领军1000驻守。
  正月初四,魏延和林豹领军3000突袭寿春郡中重镇合肥,促不急防之下,城中2000守军虽奋力抵抗,但却被骁勇无比的魏延领军杀的大败。最后无奈的合肥县令率残军投降。由魏延暂任合肥令,领军2000驻守。(林豹成了最为繁忙的人,每次出征都有他,同时还要负责将获取的钱粮辎重押运回寿春。没办法,他率领的风骑营是我这里唯一的骑兵!)
  正月初六,由我亲自领军攻取临淮。原本这一战是不需要我亲自出征的,但是临淮这个地名却让我想起了三国时代另外一位大才——鲁肃鲁子敬,他正是临淮地人。在攻占了临淮后,我急切异常地向当地官吏探听到了鲁肃的住所。但是!当我策马赶到鲁肃居住之所时,却发现他一家人早已人走房空。向周围的人打听,才知道一个多月前鲁肃已经在好友周瑜的引荐下,投靠了江东孙权。这个结果自然令我失望无比。
  正月初八,林豹、戴兵领军杀到涂中县,涂中县令胆怯,望风而降。由戴兵领军1000驻守涂中。
  这样!用了近十天的时间四处攻略,已将寿春全郡十之七、八的土地收归我军治下。
  第二十章
  琥珀珠海行处雪,棕榈帚扫卧来云!
  建安六年正月十一,延续了近一个月的好天气宣告终结。从清晨开始,天色突然间变的阴沉下来,浓厚的乌云逐渐布满了天空。到了中午时分,昏暗的天空中飘飘扬扬地下起雪来。
  新年的第一场雪!
  寿春之北50里,空旷的官道上,数十辆马车在5、600名士兵的护卫下冒着凌厉的北风雪向南前行。虽然并非直接迎着风雪前进,但是漫天飞舞的大雪将人的视线降到最低,行路已经变的异常艰难。统领护卫士兵的校尉见实在难以继续前 行,便策马来到一辆马车的旁边,微掀侧面的布帘,大声朝里面喊道:“张大人,天色不早了,外面风雪太大,再继续向前走,人马都吃不消了。还是找个地方先安营避避风雪吧!”
  车内一名50多岁的相貌清矍的文士探出头来,大声问道:“什么?”外面的北风呼啸声太大,刚才领军校尉说的话他根本没听清楚。
  “张大人,外面雪太大了!还是找个地方安营避避风雪吧!”校尉又将自己的话以更大的声音重复了一遍。
  这位张大人正是奉命向曹操请求联姻的孙权使者张纮。张纮甫一探出头,立即便被刺骨的北风吹的差点喘不过气来。随即便缩回了温暖车厢内,但张纮还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如此天气下,张纮也知继续赶路已经不可能,便放大声音向问话的校尉说道:“许校尉,就按你说的吧!找个能避风的地方先躲躲!”这位许姓校尉并非是江东军麾下,而是来自曹操军中,此次仅是奉曹操军令护送孙权迎亲队伍返回江东。所以张纮对他也不敢怠慢,显得颇为客气。
  “是,张大人!”
  许校尉得到张纮的回复后,立即派人去寻找可以躲避风雪的地方。一盏茶的工夫后,终于有士兵回报说寻得了一片较大的树林。许校尉即命令这士兵前面带路,大队人马随后跟上。
  其中一辆华丽的马车中,身裹纯白貂裘披风的夏侯蓉面容惨淡,往日明亮如夏日繁星的美目已黯淡无光,整个人憔悴得令人心疼。离开许都以后的10多天,夏侯蓉便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成天呆坐在车辕里昏昏噩噩,如同一个异常精制的木偶,任何事情都不能提起她一丝一毫的兴致。一直陪伴在夏侯蓉身旁的侍女锦儿看到自己小姐这副模样,心里虽然焦虑不已,但却也无能为力。小姐一直在牵挂的都是在古城见过的那位粗豪的将军,但偏偏那位将军却是老爷、丞相他们的敌人。可怜的小姐啊!再这样下去,还没到江东可能人就已经垮了!不行,得让小姐精神起来!侍女锦儿暗暗下定了决心!
  “小姐!小姐!你看外面的雪好大啊!我们以前在许都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雪呢!”
  听了侍女锦儿的话,夏侯蓉半点反应也没有,甚至连眼帘都不动一下,仍然一成不变地痴痴看着几个时辰前就一直在看着的车帘。
  “小姐,小姐!你快看啊,外面的雪被风卷的像个球一样,好有趣啊!”锦儿见外面的景象实在有趣,忍不住把头探了出想看个仔细,但刚把车厢的侧帘拨开的大了一些,如刀一般的寒风立时裹着无数片雪袭进车中。
  “哈湫!”“哈湫!”锦儿忍不住连打了两个喷嘁,吓得急忙把窗帘拉上。坐在里面的夏侯蓉也被寒风激得娇躯微微一颤,仿佛回神一般,凝滞的眼神重新恢复了清澈,坐直了身子,轻抬右手将自己这边的车帘挑开了一些。
  果然好大的雪啊!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凌厉的北风雪虽然刺寒入骨,但此时却让夏侯蓉感到分外亲切。到了江南后,也许再也见不到如此劲狂的风雪了,就如同再也看不到那个朝思暮想的身影一般吧!两粒晶莹的泪珠从白晰无暇的脸庞无声无息地滑落!
  这时车辕似乎渐渐慢了下来,然后拐了弯后停了下来。
  “咦!怎么停下来了。难道不继续赶路了?”锦儿惊讶地问道。
  “小姐!今天天色已晚,外面风雪又大,今天肯定是赶不到寿春了,只能将就着在外面过一宿了。我们先把帐篷搭好,再请您下来休息!”恰好此时许校尉来到夏侯蓉的车辕外,回答了这个问题。
  很快地,在树林中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帐篷搭建了起来,忍不住风寒的士兵纷纷躲进了帐篷中生火取暖,只留下几个人在外值守。许校尉将夏侯蓉主仆一行人安顿好后,又匆匆忙忙地来到张纮帐篷中,向张纮轻施一礼后,沉声说道:“张大人,末将有礼。”
  “许校尉不必多礼!有什么事吗?”
  许校尉说道:“张大人,这漫天大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下来?如果明日便能停下来便也罢了,如若连续个一、两日,恐怕军中便要断粮,到时候就麻烦了。昨日路过下蔡时,没有多补充点粮草,真是失策。”
  张纮笑着说道:“许校尉不必自责,实在是无人能料到今日竟会突降大雪。若非有这场大雪,今晚我等便可到寿春城中过夜了。事到如今,也只能乞求上天能够早让大雪停下来了。”
  “多谢张大人体谅。末将有个主意,或许可以解眼前之困。”
  “哦?什么主意?” 张纮好奇地问道。
  “末将打算派遣几名骑军冒风雪赶往寿春,如若能顺利到达。可请寿春太守李通将军派人前来接应,到时我等之困自然可解!”
  张纮点了点头说道:“恩!是个好主意!如此就烦劳许校尉了!”
  “既然张大人也同意,那末将即刻便去安排!末将告退!”
  “慢走!”
  目送许校尉离开后,张纮立刻回到帐中,来到篝火旁伸出双手取暖,张纮的身体一向不太好,最受不得风寒。好一会后,终于将身上的寒气驱除,张纮满足地长长叹了一口气。接着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立刻朝帐外大声喊道:“幼平!快进来!”
  “哗!”帐篷的门帘被掀开,进来一名侍卫打扮的大汉,此人30几岁光景,身形极为彪壮,面容紫红色发黑,一看便知道是饱经日晒。颔下只有短短的刺须,铜铃一般的双眼时不时地射出摄人的神光。虽然身着侍卫装扮,但稍为留意便可知此人不是一般人物。
  “子纲先生,唤我进来有什么事吩咐吗?”
  “幼平,也没什么事?不过外间天寒,叫你进来取取暖!”
  “子纲先生,这点寒冷算不得什么?您身体不好,自己暖好身子,我还是到帐外去护卫了!”说完大汉憨厚地一笑,又走出了帐篷。
  张纮看着大汉的背影,无奈地摇头笑了笑。
  …………………………………………………。
  寿春城,郡守府
  遇到这样的风雪天,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不过,正好可趁此机会,偷得浮生半日闲。我派人把徐庶请过府,烫上两壶美酒,两人一起饮酒观雪叙话。
  几杯热酒下肚以后,徐庶面色开始红润起来。看着不断飘扬的飞雪,似乎想到了什么,竟然发起楞来。我诧异地看着徐庶的样子,虽然跟徐庶接触也不过就10天左右的时间,但他平素一惯神色冷静,从容自若,脸上始终挂着一丝淡淡充满自信的微笑。这样发楞地表情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不由得让我惊讶异常,“元直,你似乎有所牵挂?不知可能告我?”
  听到我的询问,徐庶回过神来,带着歉疚的笑容说道:“徐某失态,让将军见笑了!适才见到这漫天大雪,徐庶不由念起家中老母。离家数月,也不知老母冷暖如何,家中可还有食粮?……哎……”
  徐庶的母亲!我怎么就忘了这一茬了。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徐庶这个大孝子就是因为母亲的缘故才弃大哥而转投曹操。我现在当然就要尽量避免这件事的发生。前段时间,事情太多,我竟然忘了把徐庶母亲接过来。不过,好在为时还不晚!
  想到这里,我微笑着安慰徐庶道:“元直,不必担忧,老夫人吉人自有天象,定然无恙。过两日,等风雪停息,我便派人将老夫人接到寿春来。一来可以与元直母子团聚;二来也可让老夫人晚来得享清福。元直,你看可好?”
  徐庶面色立时变的激动异常,长身向我施了一礼,语带颤声地说道:“多谢将军。将军大恩,徐庶莫齿难忘,惟有为皇叔与将军效犬马之劳!”
  我却勃然作色怒道:“元直,何必如此客套。你我二人何分彼此,你母即是我母,孝敬我自家老母,本是天经地义之事!”
  听完我的话,徐庶沉默不语,迅速地低下头去,但我却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他眼中隐现的莹光。
  这时,忽有一名士兵急奔来到厅外,跪地禀报道:“参见将军!参见参军!”
  我微一抬手,示意他站起来进厅回话,问道:“有什么事?”
  “禀报将军,李通求见将军!”
  李通??!!!十几天来,我一直还没空闲会一会这个颇为危险的“俘虏”呢!
  第二十一章
  李通想要见我!不会吧?!想当日他刚刚由昏迷中转醒时,我曾经专程去探望他,却遭他一阵大骂,让我犹如狗血淋头一般不得不尴尬地离开。想不到今日他竟然主动要见我!到底所为何事?难道想通了准备投靠我军?还是…………无数个念头在我脑中飞快地闪过。
  算了,到底是什么事,见见他不就知道了!我转身对徐庶说道:“元直,可愿随我去会一会李通?”
  此时徐庶神色已然平复,脸上恢复成那从容自若的淡淡笑容,说道:“将军相邀,岂敢不从?”
  片刻后,我与徐庶已经来到郡守府后一处偏院,这处偏院虽然不如郡守府那般辉宏大气,但是环境清幽、别有韵味,倒也是一处隐居静养的好地方。在偏院的四周约有4、50名士兵正在护卫,或者称之为“看守”更为恰当!
  当日李通虽被我击昏,但是身体并无大碍,大约三日后便彻底恢复了。负责看守事宜的陈到为了防止李通潜逃,照我的安排将他与其家眷一起软禁在这处偏院中。这样,父、母、妻、子就成为李通的羁束,让他不敢轻易地孤身脱逃。否则以李通的武艺身手,要想逃跑,恐怕在这寿春城中也没有几个人能挡得住他。
  “参见将军!参见参军”守卫在院门口的士兵见我和徐庶过来,立即屈身行礼。
  我轻轻抬手,示意他们站起来,和声问道:“这些天李通的行径可有什么异状?”
  一名什长恭敬地回道:“启禀将军!早先几日,李通只是呆在房内极少外出;从四日前开始,他也会与家人到院中走动!除此之外……看不出有什么异动!直至今日,他忽然要求见将军大人!”
  我与徐庶对视一笑,知道亲情的力量已经暂时将李通这头猛虎给困住了。
  我们二人步入偏院的正厅时,李通正与其家人在厅中闲聊。我轻咳了一声,微笑向李通说道:“李将军,住得还好?这些天我事务繁忙,未能前来拜会,实在有些失礼,还望见谅!”
  李通轻声吩咐家人离开后,转头朝我冷冷一笑说道:“哼!……张飞,不必如此惺惺作态。今日我是你阶下之囚,自是任你发落,要杀要剐息听尊便!”
  这个李通,真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一点身为阶下之囚的自觉都没有,说起话来不留一点余地!到这个时候我是打心底佩服起曹操来——为什么他麾下的这些大将一个个都是如此的忠心,到目前为止我遇到的曹军将领:张绣,徐晃,还有眼前的李通,身险困境甚至绝境时,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投降。仅凭这份识人得人的本领,曹操就无愧于当世英雄之名!不过,现在令我颇为纳闷的是,这个李通找我过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事?难道就是为了向我展示他对曹操的忠心?
  我忍着心中的不快,仍然强笑着问道:“……不知李将军今日寻我过来,究竟所为何事?”
  听了我的询问,原本显得相当激愤的李通却突然沉默了下来,神色不断变化,仿佛在犹豫着什么!
  等了好半晌,也不见回话,我估摸着李通可能实在不想跟我说话。轻轻摇了摇头,正准备招呼徐庶离开。这时,突然传来了李通的声音。
  “……今日寻你过来……是……是有两事相托……”
  恩?有事求我?难道是要我放了他?我颇感疑惑地注视着李通。
  “李将军请讲!只要能够做到,我自然会达成李将军心愿!”
  “好。如此李某就恬颜直说了。这第一件事,是希望你能善待寿春这一城一郡百姓。你我两军虽相争相斗,然而百姓无辜,望你勿要因为两军之仇而迁怒百姓!”
  没想到李通还有这样一份爱民之心,倒是颇为难得!
  “李将军尽管放心,我大军入城对百姓可说是秋毫无犯!此外,将军取城之后,首先做的便是安定民心,前后不过两、三日光景城中一切已恢复如常。恕我直言,如今城中百姓生活之安定恐怕更胜在李将军治下之时!”没有等我回话,徐庶已经替我回答了李通的要求
  “是吗??!……如此……甚好!”听了徐庶的回答,李通欣慰之余似乎又有些失落。沉默了半晌,李通又开口问道:“还有一件事,此番之败,实是我技不如人,我李通败得无话可说。丢失寿春重地,我也无颜再逃回许昌面见丞相!”李通神情显得颇为落寞,“张将军,恳求你能放过我一家老小。如果可以,请您送他们回我江夏老家!”
  看来李通是有求死之心!第二件事简直就是在交代后事,而且为了让我答应,竟然说出这般“客气”的话语来!真的要让他这样寻死吗?这样的人才如此早逝,岂不可惜!到底有没有可能劝降他呢?我转头望向徐庶想要寻求帮助。徐庶见了我探询的目光,会意地朝我点点头,然后在李通所看不见的角度,伸出右手食指凌空比划起来。我定睛凝神看徐庶比划了三遍,才看清楚原来他是在写两个字——“忠”、“孝”。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拧眉苦思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