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啄木鸟 2006年第12期-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建华对上次错过内部职工股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他是个聪明伶俐的青年经理人,虽然来自小地方,没啥学历,可悟性很好,尤其是在广告业务方面,他是无师自通,一手托媒体,一手托客户,呼风唤雨,攻无不克,几年下来,在京城广告界,也混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腕儿。所以他很自负,认为自己的眼力足够毒,决不会错过任何一次赚钱的机会。然而,他在安吉传媒的内部职工股上却看走了眼。当然了,五千股内部职工股即使出在最高点,也就是三十多万的利润,对他这个每年都拿几十万提成的业务经理来说,算不上太大的数额。特别是这两年,美华润滑油的广告始终是由他在做华北地区总代理,他的手头一直比较宽裕。他本没必要关心股票。但让他窝火的是,他半世精明,却对送上门来的银子充了回大头,让原本就和他斗心眼儿的刘丽丽捡了个便宜,自己反而沦为了众人的笑柄,任公司上上下下的人笑他傻,笑他没眼力没胆识。这件事怎么想怎么不对,他不禁郁闷不堪。都怪张吉利,当初他怎么没透露委托钱彪的京房置业坐庄的事呢?要是知道股票有庄,那些内部职工股他说啥也会认购。看来张总对我还是有成见,没把我当成自家人,他得出结论。
  至于那个钱彪,李建华还是很佩服的。当年他刚来北京、四下混饭吃的时候,就听说过彪哥这么一号,讲面儿,有份儿,白手起家干成了大老板。钱彪来公司时,李建华就变着法儿和他套瓷,一来二去,也混熟了,钱彪还把京房置业的广告业务给了李建华一大单。李建华感激彪哥,李建华也很会来事。彪哥的儿子钱程学习不好,没考上重点中学,电脑派位派到一个很差的学校,惹得彪哥发火,骂孩子骂学校,说这中学咱不上了,到美国读书去!彪哥的老婆说,你这移民八字还没一撇,去美国怕是一时不好使,总得让程儿先在这儿上两天学呀。
  李建华教委有人。他通过教委的朋友,找到那所钱程报考的重点中学,赞助了电脑教室的全套设备,然后委婉地向学校点出了钱程上学的意思。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书比别人晚十天发到了小钱程手里。李建华没到彪哥面前去表功,可钱彪知道这是李建华暗中为钱程使的劲儿。这小子挺懂事,他说。当李建华向钱彪请教安吉传媒的股票是否可买时,钱彪不动声色地告诉他:“现在就进场吧。”李建华一笔砸进去了一百万元。
  安吉传媒第一大股东与美国全面合作的消息一经公布,果然刺激了股民们的神经,安吉传媒的股价开始节节攀升。京房置业的操盘手刘枫利用不同的账户相互对敲,使成交量急剧放大,吸引散户跟风。股价开始大幅度飙升,中小投资者纷纷追涨,每天的换手率都远远超过百分之十。当股价即将突破前期高点四十元时,成交量逐渐缩小,股价做横向整理。跟风盘变得有些犹豫了,人们怀疑庄家准备出货。这么横了两个星期之后,股价突然向上突破,当天开盘二十分钟就封在了涨停板上,股民们纷纷追进时,封在涨停板上的大单子又立刻撤了下来,股价顿时如洪水决堤,一泻千里,中午收盘时,竟封在了跌停板处。到了两点钟的时候,跌停板打开,股价犹犹豫豫地小幅回升,分时图的走势像濒死病人的心电图般,颤颤巍巍。闭市时股价收在了三十八块五,一根穿头破脚、略带下影线的大长阴,跌幅百分之八点五。李建华吓坏了,赶紧给钱彪打电话,问是不是在出货。钱彪告诉他没事,这是在洗盘,只有这样大幅震荡,才能震出低位跟风的散户,以便于日后展开主升浪。
  “那我是不是还能再追点儿?”李建华见缝插针,想讨个巧。
  “我倒是不建议你再加仓,毕竟越到上面风险越大,不过嘛……”钱彪犹豫了一下。“亿安科技知道吧?咱们怎么着也得跟它看看齐啊。”
  “亿安科技!”李建华心中一惊,那可是沪深股市的第一只百元股,它的涨势曾让无数人眼红,让无数人心惊肉跳。“那不就三位数了吗?”
  “这话我可没说啊。”
  “放心吧,钱总,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今天这消息我就烂在肚子里了。”
  从彪哥口里套出了这个实信儿,李建华心里就有了底。股价现在高是高了点,可上面还有一两倍的赚头,这不是暴利是什么?做什么生意能有一两倍的利润?他决定抖个机灵。他把本应打入电视台的一千万元美华润滑油广告播出费打进了自己的股票账户。尽管钱彪曾嘱咐他别把安吉传媒的目标价位泄露给别人,可李建华还是忍不住悄悄告诉了自己的亲朋好友,让他们赶紧买货。
  林小琴对李建华挪用美华广告费的事表示担心,说这事若是传到美华崔总耳朵里,是会出问题的。李建华说没关系,他和电视台关系铁得很,可以先播出后付款,他还可以用其他客户的钱补窟窿,一笔一笔压着走。不过,这事千万别让张总和丘总知道啊,他这样嘱咐林小琴。
  林小琴劝他还是悠着点,“借钱炒股,专家都说,这是股市上最忌讳的事情。”她不知从哪儿听来了这么一个理论。
  “没事,这叫做借鸡下蛋,四两拨千斤。”李建华一副志在必得的气势。“再说了,咱有消息。有钱总给戳着,套住谁也套不住咱们呀!”
  随着股票价格止跌起稳,小阳不断,李建华的腰杆越挺越直,遇上张雯她们几个财务部小姑娘的时候,开口股票闭口K线的不再是她们,而是他李建华了。他谈论这些话题时,那股兴奋劲儿压也压不住,嘴巴总是咧得像个瓢。

  第十三章赔了夫人又折兵

  安吉传媒股价大起大落,身为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冯建设有些看不明白。他问张吉利:“你们是不是做了手脚?这股价怎么跟过山车似的?”
  张吉利连忙辩白:“二级市场的事都是钱彪在搞,我不太清楚。不过董事长,股价涨涨跌跌本是很正常的,我们没必要大惊小怪。”
  冯建设还是不放心。“你们千万得给我留神。一定要注意公司形象,不要自己把自己弄成监管对象。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搞配股,搞增发,把公司做大做强。目光别这么短浅嘛。”他最后说。“告诉小钱,尽可能要保持股价稳定。”
  张吉利嘴里一个劲儿地是是是,心里却在说,股价稳定,哼,股价稳定你老婆赚得了那么多钱吗?
  最近张吉利比较烦。刘丽丽自从在赌城钻了冯建设被窝,便明显与董事长走得近多了。走得近不要紧,这原本是张吉利希望看到的;他把丽丽当做一枚棋子,指望通过这枚棋子,能及时了解上面的一举一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冯建设乃至更高层的决策。然而张吉利的如意算盘却打错了,刘丽丽非但没有向他透露多少总公司方面的信息,反而他这里的大事小事,冯建设倒是很快就先全都知道了。用张吉利的话来说,我这儿放个屁,董事长都立马听见响!虽说美国之行后,冯建设对张吉利更为欣赏,也更为信任了,可身边无形中多了一个领导的眼线,张吉利怎么想怎么不舒服。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刘丽丽这娘儿们,并不像他原以为的那么简单。对于这个小女人,他似乎在失去控制。
  张吉利正恼火不已之际,又有一件事情火上浇油。最近刘丽丽看上了京房置业新开发的一套郊区别墅,内部认购价才一百多万,可她还是舍不得自己出面做按揭,非缠着张吉利,让公司先替她把钱垫上。张吉利非常明白,她是在让他掏钱为她买这所房子。
  按说给丽丽买所房子,也是应情应分之事,丽丽为他奉献青春,毕竟也挺不容易。可张吉利心里别扭,你不是抱粗腿吗?你让你的粗腿给你解决去呀!这时候想起我了,早干吗来着?当然了,这些话他并没真说出来,可是还用说吗?全都写在脸上了。
  一天中午,丽丽钻进张吉利办公室,又拿房子的事念秧子。张吉利摆摆手,不耐烦地推诿道:“回头再说,回头再说。”
  “凭什么回头再说?”这一回丽丽的态度出奇地坚决,“现在就说!耍我呀,姓张的,你还算男人吗?把女人当排球似的扔过来抛过去,哈?怎么着,说不管就不管了?我可不是你的乔虹飞!”
  别的话犹可,一提乔虹飞,戳到了张吉利痛处,他立马蹿了,就手给了丽丽一嘴巴。
  张吉利打丽丽并不是头一遭。以往,每回都是丽丽掉上几滴眼泪,张吉利再哄上两句,事态就平息了。没想到这天情况却一反往常,挨了一巴掌的丽丽号啕大哭,扑上前来,用尖尖的指甲挠张吉利的脸。近身肉搏,这种局面张吉利没有料到,抬起胳膊抵挡之际,脸上已然留下了一道红血印子。张吉利踉踉跄跄,连忙后退几步,丽丽顺手抄起桌上的茶杯,丢向张吉利脑袋,张吉利还算手疾眼快,一闪身,茶杯在墙上摔得粉碎。丽丽不依不饶,继续死缠滥打,张吉利一时发蒙,不觉就乱了阵脚。虽说小时候常打架,他在打架方面算是有些经验,不过那时候即便野蛮之事如打架,也总有个规矩,有个章法,或拳脚,或棍棒,就算拍板儿砖,也总得先吆喝一声“看打”,哪像丽丽这样,怪招不断,逮到什么扔什么,防不胜防。没几个回合,张吉利便方寸大乱,只有招架之力,毫无还手之功,他无心恋战,一面念叨着好男不和女斗,一面哎哟哎哟地且战且退。总之,当时的总体情景是,他被丽丽撵得满屋子转着圈跑。
  安吉公司在这栋写字楼里占了整整三层,张吉利的总裁办公室在最顶上一层,与他同处一层的还有财务部、人事部、证券部等要害部门和董事会的会议室,丘子仪和诸多一线业务部门则位于下面两层。张吉利的办公室虽然墙和门都比较厚,比较隔音,可这哭喊和摔东西毕竟动静太大了,外面想听不见都不成。此时正值午休,这一层的员工们刚吃过盒饭,有的在打牌下棋,有的凑在一起吹牛侃山。总裁办公室里叮当声一片,中间还夹杂着女人哭叫。大伙先是竖着耳朵谛听,发笑,随着声响越弄越大,大家开始面面相觑,心情变得复杂起来,左右为难。老板和小蜜干仗,这种事他们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谁想搅进这种麻烦?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吧,暂先躲开这是非之地,于是纷纷以这样那样的借口,溜之大吉。
  兔子不吃窝边草,这句话还真让丘子仪给说着了。原先张吉利还有心和丽丽长期傍下去,甚至动过给她一个名分的念头,丽丽毕竟挺可人疼的,在讨男人欢心方面也比较有招数。可是现在,张吉利终于看出丽丽绝非省油的灯。你瞅瞅,这脾气都长成啥样了?风波暂平之后,张吉利端束衣冠,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架势,从房间走出。楼层里早已没了人影,只有王副总战战兢兢独自坐在旮旯里的电视机前,假装在看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王副总没敢走,也是一片好心——万一里面打出活人脑子来,这儿总得有个人照应着呀。张吉利摸了摸被丽丽挠破的面颊,溜达过去,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对王副总说,刚才不小心碰在了衣架挂钩上,脸擦伤了不说,还把衣架给撞翻了,衣架又砸碎了办公桌上的茶杯和花瓶,连锁反应,弄出了不少声响,你没听见吗?
  老实巴交的王副总一脸尴尬,赶紧一推六二五:没有啊,电视机声儿挺大的,自己刚才又打了个瞌睡,什么也没听见,就是真有什么声响也以为是电视节目呢。
  电视节目,有这么精彩的电视节目吗?躲在财务室里的小张雯听见了他们的对话,窃笑。
  张吉利用怀疑的目光扫视了楼层一番,又问中午都有谁在。王副总连忙说好像没人待在办公室,楼下商场搞促销,大伙都买便宜货去了。
  不过,有人却效率奇高。第二天一早冯总就打来电话:听说你把丽丽欺负得不善?这我可就要批评你了,小张,刘丽丽多么好的同志啊,工作起来没日没夜,做了那么多贡献,你怎么能够这样对待人家呢?小张啊,对于关键岗位上的关键同志,我们要多一点关心,多一份爱护啊!
  他欺负丽丽!张吉利的鼻子差点气歪了,真他妈恶人先告状,究竟是谁欺负谁呀!不过没辙,人家这会儿已经成了仙,手眼通天,不再是那个看他脸色行事的乖乖的小秘书了。他静下心,仔细盘算了一番之后,决定还是顺势而为,这个女人日后一定还会有用得着的地方。他咽下了这口气,跟钱彪打了个招呼,让他把丽丽看上的那套别墅给拾掇出来,钱,就先从安吉公司委托理财的账上拨吧。
  这就对了,丽丽的小脸儿云开雾散,嘴巴也不再挂油瓶子了。那天晚上她伺候张吉利时,格外卖力。张吉利虚与委蛇,心里却在嘀咕:哼,狐狸精!我算看透了,什么情啊爱呀的,你他妈就和钱亲!

  第十四章当爱情遭遇理智

  灿灿近来不可救药地迷上了托马斯先生送她的那本《伊凡吉林》,只要一得闲,她就抱着这本长篇叙事诗,一个字一个字地啃。按说灿灿的英语还是相当不错的,专业六级,上大学时也曾念过几本英文小说,可是读起朗费罗的诗,她却仍然感觉吃力,需要不时向丘子仪请教。这回子仪还真成了她的老师,给她上起了英语诗歌入门课。他告诉她,这是一篇六音部无韵体叙事诗,着意描写宁静的田园景色和劫后被拆散的恋人的痛苦。他还特意把一开始的那段文字给她译成了中文:这是座太古的森林/喃喃的松树和铁杉披满苔藓绿衣/在暮色中影影绰绰/有如长须及胸的凯尔特祭司在此驻足……
  “你译得真美。”灿灿诚心称赞。近来她不断从子仪身上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发现原本未曾发现的优点。她觉得自己身边的这个可爱上司本身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和他在一起,她感到庆幸,感到满足。
  “不,是朗费罗的诗美。”子仪如此说并非假作谦虚。“你也试着译几段吧,不懂的地方我帮你。等你译完了你就会发现,它非常优美感人,尤其是结尾部分。”
  子仪认为,诗歌是文学的最高级形式。“就拿《伊凡吉林》来说,”他告诉灿灿,“其实当初是小说家霍桑和诗人朗费罗一同听到的这个爱情悲剧。讲述这个真实故事的人请两位文学家吃饭,并在席间力劝霍桑把此事写成小说。霍桑说他觉得这件事情中并没有多少小说素材。但是朗费罗却一下子萌发出诗歌的灵感,他对霍桑说:‘还是让我来把它写成诗吧,同时请你答应,在我写出诗歌之前,先别动手写小说。’于是一篇传世名作就这样诞生了。正是通过这部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世人才第一次了解阿卡迪亚人。又过了十几年,才有人开始撰写阿卡迪亚人的历史。”
  灿灿对子仪的文学知识由衷佩服。“你是学商的,怎么会对美国文学如此烂熟于胸?”她有些奇怪。
  “你忘了,我告诉过你,我从十六岁起就开始读世界名著。”他提示她。“其实,做好一个企业管理者,广泛的人文和科学知识是必备的条件。”
  “你觉得《伊凡吉林》中的男女主人公,他们两个幸福吗?”灿灿忽然问,她把话题又转回到了对这篇她深深喜爱的长诗的探讨上。
  “怎么说呢,”子仪沉吟了片刻。“这对恋人有些像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幸福吗?这,恐怕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还是福楼拜说得好:幸福是一个债主,借你一刻的欢悦,叫你付上一船的不幸。”
  “人生能有一刻的欢悦就足够了。”灿灿闭上眼睛。“只要这欢悦是刻骨铭心的。”
  晚上,灿灿把她与丘子仪就文学和爱情的这番议论写进了自己的日记。自从来安吉上班,灿灿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她的日记不写在本子上,而是直接敲进电脑里。一开始她记的主要是工作,后来不知不觉,主题逐渐转向她与子仪身边发生的林林总总的大小事情。再后来,所谓的“日记”就索性全方位聚焦于他俩的关系,特别是他俩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说起来,她的日记若是打印出来,只需稍加编辑,便堪称一部风流曲折的罗曼史,其文字之优美绮丽,情调之浪漫缠绵,决不输给当今那些一鸣惊人红极一时的网络写手或隐私作家;换句话说,绝对达得到放在文学媒体上发表的专业水准。当然了,她是不会拿出来发表的,这种事想都不要想。她爱惜自己的日记,这是她的心路历程,她的文字只属于自己,属于她和她的丘子仪。
  说到关系,最近,丘子仪同灿灿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丘子仪深有感触地体会到,他俩在工作上配合得更加默契了,对待公司经营管理问题的看法常常不谋而合,具体的工作,不用他交代,灿灿就主动去做,而且做得很好很到位,她真的成了他的得力助手。从这个意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