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深层心理学-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例如,置身巴黎的咖啡街,很快会发现,不只是熟人,连陌生的游客,彼此之间都能维持融洽的气氛,大家亲切地谈天说地,可能与所有的人均并排坐在巷口椅子上面向马路有关。实地前住就可了解,并排而坐,会使一个人的心情稳定,而聊起天来特别起劲,彼此之间的视线不会经常相遇,而只在引起共鸣时,视线斜面交叉而已,如此,心理的负担较轻,意气也较易相投,大部分的时间,由于视线不受到阻碍,因而聊起天特别起劲。
但是,此处的咖啡屋坐位,大多是对面而坐,视线经常相遇,因此,在确认和了解对方的同时,容易身心疲惫。
由此可见,并排而坐比对面而坐,更具亲密感,表示心理上早已失去要了解对方或使对方认识自己的意识,根本上是想加强自己和对方之间同心一体的感觉。
因此,一对男女隔着桌子对面而坐,也有可能是情侣,但他们之间交住还不够深入,仍然具有互相了解使对方认识自己的意图。一般而言,并排而坐的男女,大都沉默不语,于是,可推想出这对情侣两心相许,正在享受他们之间同心一体的感觉。
当然,不局限于一对情侣,倘若本来保持距离而坐的二个人,改坐在斜对面或是并排而坐,可认定这是彼此想增进亲密感的表示,但是如果像前述,有种私人领域受到侵犯的感觉,那幺,可能是对方给予威胁信号。
反之,扭转身子,意图将并排而坐的位置改变成对面而坐的情形,大都是对对方起了疑惑或感到新的兴趣,想进一步了解对方的表示。
喜欢坐在房间深处的人,权力意识强
“坐的方向”的另一个着眼点是,背向门口或面向门口,大致说来,面向门口的人比背向门口的人,在心理上具有优越感。
据说,美国黑手党的首领卡鲁米尼?葛浪德,每当走进餐厅,一定要走到最里面的位子,背向墙壁,以便能监视门口,即使敌人进来,也能警觉到而立即应付,同时,背后是墙壁,不必担心后方的威胁,可说是最安全的位置。
人们的眼睛只能注视前方,因此,经常感到背后缺乏安全感,因而经常占着背后真正安全有利的位置。以产前的日本军伐,大都背向墙壁而坐,同时,身后还有保彪埋伏着,随时可以应付攻击的场面。现代的大厦办公室中,董事长的办公室大都位于最高层,且面对门口,背向一扇大窗户,这也是解除背后缺乏安全感的心理。
面谈有种叫作“紧张面谈”,这是接见者坐在桌子前,面向门口,而使被接见者背向门口,坐在椅子上,与接见者对面而坐,读者不难想象到,被接见的一方,由于背向门口,因而时时刻刻感到忐忑不安。先逼迫被接见者进入此种不安的状态中,然后,诱导出被接见者的内心,在被逼的情况中表现出来。
由此例可获得一个结论,集会时,意图坐在房间靠里面座位的人,大都是权力意识强的人,同时也具有防卫他人的威胁心理,这种人往往带有点神经质。此外,一向拘泥于上位下位观念的人也有相同的倾向。
靠椅背而坐的人属于狮子型,仅坐在椅子边缘上的人属于斑马型
深层心理术“坐姿”的最后一项是“坐的姿势”,它与后述的“手脚动作”有共同之点,因此,此节仅简单提到有关的几个特殊坐姿。
对一个人来说,站立的姿势是最适合活动的状态,因此,坐下时大多以能够立即站起来的坐姿为前提,像仅坐在椅子边缘上的坐姿,就是一个例子,此种人警觉心很高,经常处于能够活动自如的状态中,心理学上称此种人的“觉醒水准”高,但是,随着心情的松懈,此种“觉醒水准”会降低,于是,坐姿改变,身子往后挪,紧靠椅背而坐,并且向外伸出双脚,此时已经是另一个姿势,无法作立即站立的动作。
狮子在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均躺着度过,而作为狮子粮食的斑马,经常神经兮兮地举止难安。同样地,靠椅背而坐的人,在精神上居优势,而越居劣势的人,几乎都保持能够立即站起的姿势坐下,这是说,在椅子上仅浅浅地坐在边缘上的人,在无意识之中表现出对对方的话题感到兴趣,或是顺从对方的意识。
此外,一个人所坐的姿势,可表现出形形色色的深层心理。例如,一个坐下立即抬起二郎腿的人,大都具有防卫心、对抗意识,以及好胜心强的心理,这是男性的深层心理,女性则稍微不同,因为东方女性一般无抬起二郎的习惯,因此,敢大胆地抬起腿的女性,表示对自己的容貌有相当的自信,具有炫耀自己的欲望,同时,自尊心强,而一味拘泥于形成外表姿势,因此,虽然能够轻松地与男士互相以心相许。
坐姿在深层心理中的应用例
(1) 互相侵犯对方私人领域的程度越大,二人的关系越密切。
(2) 下意识地远离对方私人领域的人,具有对对方的反抗心理。
(3) 意图侵犯对方私人领域的人,不是要威胁对方,就是想取悦对方。
(4) 并排而坐的人比对面而坐的人,在心理上具有同心一体的感觉。
(5) 对面而坐的人比并排而坐的人,更想使对方了解自己。
(6) 本来并排而坐,忽然扭转身子,改为对面而坐,就是对对方有了疑惑或新的关心。
(7) 坐在房间的深凹处面向门口的人,权力意识强。
(8) 背向门口而坐的人,心理上居于劣势。
(9) 紧靠椅背而坐的人,心理上居于优势。
(10) 仅浅浅地坐在椅子边缘的人,在无意识中表示出对对方顺从之意,或对对方的话感到兴趣。
(11) 一坐下立即抬起二郎腿的人,具有好胜和反抗的意识。
(12) 坐在椅子上抬脚的女孩,对自己的容貌有相当的自信,而想引起男士的关心。
(3)表情
一个人不一定能率直地从表情中显露出自己的感情
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过经验,人性心理微妙的动态,常会出现在表情上。心情愉快自然面夹的肌肉紧驰,而心生悲哀,自然会伤心落泪。甚至表情比言语更能明显地表达心理的动态,然而,想由他人的表情判断他的心情,看来简单,事实并不尽然。
美国心理学家巴亚曾作过一项实验,请五、六个人以表情表现出愤怒、恐惧、引诱、不开心、幸福,以及悲哀等种种感情,再用闭路电视记录下来,让很多人观察,亦即,让大家猜何种表情是何种感情的表现,可是,事实上,在财路电视中,看到这些表情的人们,和所表现的人们的意图不同,因此,在六种表情中,平均只能判断出二种而已,也就是说,本来表演的人表现出愤怒的表情,但是,观众却只当它是悲哀的表情。
而且,每个人都沉心自己的心理动态被觉察,于是隐瞒表情不使外现,因此,外表与心声的对比,经常被提出讨论,有关表情也有此种情形,只露出外表,而感情的心声又是另外一回事。例如,在生意的洽谈中,看到对方始终面露笑容,似乎极为满意,以为成交必然毫无问题,但是,后来却“我听懂了你的话,觉得不错,不过,我们还是下次再谈吧!”地加以婉拒。
前例的结果虽然出乎预料之外,但是笔者还是不否定自古的“表情是引出人心的一面镜子。”这句话,我只是想说,从表情无法看透坦率的感情表现,或者由于表情是伪装的,因此无法看透他的本心,究其原因,均由于不了解深层心理学,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训练从对方的表情看出坦率的真情。
表情中,尤须注意眼睛和嘴部的四周
首先成为感情线索的是脸部肌肉的变化。脸部肌肉的分布状态,很显然地比身体其它部位发达,而在生理学上已获得明确证明,脸部肌肉会随着感情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尤经眼睛和嘴部四周的肌肉最明显。观察大脑皮质运动的范围,脸部和手脚的移动领域比其它部位多。
许多生理和心理学想以实验证明感情的种种动态,会形成脸部肌肉的种种变化。法国心理学家乔新尼,将脸部肌肉加以电刺激,引起人为的表情变化,然后加上黑色斑点的记号,以观察表情和肌肉动态之间的关连,也有人在脸部贴上芝麻,想将肌肉的动态形成一定的法则。
事实上,不须等待这些实验的结果,只需仔细观察那些随着某种感情出现的表情变化,就可了解感情的表露和脸培肌肉的动态是互有关连的,例如,愉快的表情可使面夹提高,而不愉快的表情,会使面夹下降。嘴角向后拉开,表示心情愉快,而嘴角下垂,表示心情不愉快,类似如此,脸部各部分的肌肉,随着不同的感情而向不同的方向移动,可以说,我们的表情是以愉快不愉快的心情以及肌肉的变化为基础而形成。
其次,要研究悲哀(痛苦)、愤怒,恐惧(惊讶),喜悦和厌恶等等人类的代表性感情,在脸上各部分的肌肉引起何种变化,诸位能否从下面的表上,获知A至E每行中是何种感情的表现,自右至左,分别是喜悦、愤怒、恐惧,以及厌恶的感情表现,如果你全部判断正确,那幺,你可说已初步了解由他人的表情来判断他心理动态的深层心理。
前面提及的巴亚实验,它之所以无法由表情正确判断出感情,可能是由于只注意到脸孔某一部位的表情变化而已。如果你认为自己无法由表情判断出正确的感情,那幺,可作下面的训练,那是,关掉电视机的声音,把全部的精神均集中在画面上,而由萤光幕上的人物表情,判断他们心情的动态。笔者也常作此种训练,在各演出现的镜头,令人觉得人物的表情栩栩栩如生,而忘了没有声音,名演员与一般的泛泛者区分,在此时最明显。当然,名演员表情丰富,“用脸讲话”,而演技较差的演员,又移动嘴巴,表情非常死板。
据说,著名的漫画家地治晶,每当思索漫画构想时,都是长时间坐在无声的电视机前,经由观察萤光幕上人物手脚的移动以及表情的变化,深入他人的意识之中,而发现平常无法探知的微妙心理,终于浮现出崭新的构想。
抑压感情,会使表情和动作不均衡
接下来,所要讨论的是,当对方抑压自己的感情时,他尽量伪装或无表情,或是表情表现在动作上,那幺,应该如何控知此种表情的深处藏着何种感情?这是表情深层心理学的第二阶段。
我曾听过一个百科全书推销员的亲身经验。当推销员把样本书交给有可能购买的顾客,而在对方默默地翻阅时,正是“胜败”的关键,此时,将视线四处移动,对房间四周作无谓观察的推销员,可说尚未出道,如果是经验老道的推销员,应该会集中精神注视顾客的脸孔,他说:“最好不要坐在顾客的正前方,而应该坐在他的斜侧,这样比较容易看得清楚顾客侧面脸部肌肉的变化,顾客一面看样本书,一面思量着是否买下,而他的心情却很有趣地表现在看来毫无表情的脸孔上。”
那是说,感情在表情的深处渐渐浮现,像一个充气的气球一般,随着气球的吹满,气球上所写的宣传用语或图画会明显地出现,同样,表情也会出现被抑压的的感情象征。
当然,和率直的感情外露的情形不同,有时形成脸部肌肉的动态,或身体其它部位的动态,而向外表露无遗,通常表情和动作会出现和平日不同的不均衡的情况。
美国的小丑训练学校,科目之一要锻炼学生,一边涌上心理的感情,一边在脸上表现出与此种感情完全不同的表情。例如,心中激起愤怒的感情,但脸上却要相反地笑出来,像这样,锻炼自己自由自在地操纵表情的训练,据说,一年下来,有二、三个有患上神经衰弱症。
由此可见,要装出与感情不同的表情,对人类而言,的确是件困难的事,经历了此种严格的训练之后,小丑们外表上看来似乎能够轻而易举的表现出与感情不同的表情,逗观众发笑,或引起观众的同情心。
无表情并不等于地感情
小丑的话题搁置旁不谈,现在先讨论一种经常遇见的情形。那是,有一种人不论听到他人说什幺,或他看到什幺,都勉强抑压自己的感情,而保持无表情状态,大多数人碰到此种情况,大都会感到疑惑不解,但是,无表情绝不等于无感情,因为,随着心情的动态,脸部肌肉不变化,必然呈现出不自然的态度,因此,无表情正是那种感情的最好证明。
例如,有个职员对其上司具有强烈的反抗心理,却又勉强抑压住自己的感情,脸上故意装出毫无表情的样子,但是,即使他竭尽所能地抑压感情不使外现,心中充满不满的厌恶心理,仍可被洞悉,经由仔细观察之后,就可发现他的脸孔僵硬,有些麻痹的样子,笔者称呼它为“死面具症状”,我们应该了解这种无表情的“死面具”,在深层心理中,却拥有一种欲求,想要对方探知自己内心的不满和反抗的心理。
如果紧迫感增加,有时会眨眼,鼻子形成皱纹,或都脸部抽筋,这些都是痉经现象,与他的无表情相反,在他的深层意识中,具有不满和自卑感。
遇到此种情况时,应尽量避儿直接指责他,在公司中,如果上司指责一个脸孔苍白抽筋的下属:“你怎幺啦?面夹抽筋,有何不满,说出来我听听!”这对于尽力压抑感情的部属来说,正巧收到相反的效果,因为,“死面具症状”或痉南现象,毕竟是致力于维持上下关系的表现,所以,当埸不必多言,应该另外找一个时间,彼此开诚布地晤谈,那幺,他那种无表情的现象必然会渐渐消失。
同样的无表情,有时是表示极端的不关心和忽视的表情,有时,我们的视线会和对方茫然的视线互相接触而感到手足失措,这是每个人都会有过的经验,事实上,此种不关心或忽视的表情,正是怀有好意或爱情的表现,尤其是女孩子,对于太露骨表现出对方的好感有所忌讳,反而采取了完全相反的表情,固然她很想让对方知道自己真正的心情,只是不原让第三者知道,因而进入左右为难的状态,因此,在此种情形之下,即使对方表现出对自己毫不关心的态度,也不必受到她的影响,最好仍然向对方传达自己的充份关心的心情。
愤怒、悲哀、憎恨到了极点,反而形成嬉笑的表情
另一面,与毫无表情不同,像俗语所说:“脸笑心哭。”那样,和内心感情有了相反的表情,例如,内心怀有敌意,但表面上却装成一副笑容可掬。
这是经过自我判断至引起的现象,认为自己把心中的欲求,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是种反社会性的激动,唯恐受到他人的责备。而无法与大家和睦相处,也就是,唯恐遭到社会与论的攻击,因而作无意识的自我防备。佛洛伊德称之为“防卫机制”,而他的防卫方法却成为与真正欲求相反的表现,出现于表情上。
当然,由于欲求和表情完全矛盾,所以表情会有过分夸张,歪曲的一面。例如,在前面的的图表中,虽然额头、眉毛、眼睛和鼻子,显示出欢喜的肌肉运动,但是嘴唇和下巴却显示出厌恶的肌肉运动,并且态度也有些不自在。
像这样,愤怒、憎恨、悲哀、恐惧等等容易成为危害社会生活原因的“否定感情”被抑压,而以欢笑、喜悦表情等等“肯定表情”表达出来,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到的一件事情。最好的例子,就是夫妻吵架,如果双方争执到了极点,不愉快的表情会消失,脸上将浮现很懂事的笑容,同时,态度会变得有点自卑似地非常客气,所以,夫妻问题的调停者可下一判断,当夫妻之中,有一方表现出此种态度时,他们之间隔阂之深就可以想见了。
互相在心中怀有敌意或反态,但是,如果在他人面前表现出来,不但予人不愉快的感觉,同时,会使夫妻失和,这种在社会上不被容许的事态明显化,于是,产生作作的笑容以及过分客气的态度,心理学上称之为“反动形成”,由于在心底满怀着对方的憎恨和轻篾,因此,夫妻间的亲密感情消失,而以陌生人之间所建立的夸张表性和态度,像客人般地客气多礼。
有个新闻记者说过:“想知道演艺人员中夫妻失和并不难,可由他们在电视节目中亮相的情形看出。如果他们表现出以前更高兴的表情,或显得比平日多话,一味地夸张夫妻间多幺要好,此时,就必须注意了。”
东方人的微笑
和此种“反动形成”相似的是东方人的微笑,西方人都说,东方人的微笑令人不解,因为东方人似是而非不愿意明确地指出对或错,而只是笑着,看来令人疑惑不解。
其实外国人的微笑,也像谜一般地令人不解。乔治?辛浓的侦探小说“玫葛瑞警探”中,当玟葛瑞初次访问纽约市警局时,觉得武警欧葛来因的微笑惹人讨厌。于是,玟葛瑞对他的微笑感到非常焦虑,和其它的外国人一样,自觉被嘲笑了。
此一现象?宁说是来到文化完全不同的土地上所产生的违和感,经过微笑而有所感触,这是不论前往何处都会有的现象。人们说:“眼泪无疆界之分,但是微笑是有疆界之分的。”因为,微笑在不同文化的二个民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