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养儿不易 作者:寂寞的清泉(起点首页热点封面推荐vip2015-05-12完结)-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我们东家让我给你带的手工品布料、绣线,具体做什么你看着拿主意。”女掌柜说。
  原来崔青正动作还真是快,他已经把两个县城、一个镇子的三家兰韵阁分店换了牌子,取名紫衣阁。这几个分店的头花、手链、荷包都准备让江又梅提供,如果合作得好,以后还有更大的订单。
  江又梅很是吃惊,“你们东家这么信任我?样品还没看就拿了这么多的布料,签了这么大一笔活计?”
  “林家娘子还不知道,你现在可是我们东家眼里的能干人儿。他说你手巧,心思更巧,说出来的话有见识,许多男人都比不过你呢。”女掌柜笑着说。
  “你们东家过奖了,我哪有那么能干。”江又梅红着脸谦虚道。
  “你当然能干了,听说你设计的那三个款式可受欢迎了,特别是大家小姐都争着买呢。我们东家准备在汉州开家分店,门面都选好了。过段时间他还要到吴城去,他说江南富足,这种好东西在那里肯定好销。”
  “你们东家还真行,年纪不大,生意做得还挺在行。吴城是江南重镇,听说那里的苏绣可是天下闻名。”江又梅没想到崔青正还真是大刀阔斧,都跑到江南去了。
  “我们东家能干着呢,只是可惜了,他家里,……咳,不说那些了,咱把货点了吧。”女掌柜打住了话。
  两人数了布料和绣钱,做了个交接。
  女掌柜看到瞪着眼睛看她的虎娃有些眼晕,“你家的大猫还真是肥实,而且怎么长得像老虎呢。”
  江又梅笑笑没多解释。
  两个人坐在堂屋说话,江又梅给她倒了碗金银花茶。
  说笑中两人把合同签了,约订了取货的具体日期。
  闲谈得知女掌柜姓黄,也是个**,刚成亲一年不到男人就出意外死了。由于男人是家里的独子,公婆就给她过继了一个族里的男孩。之后公婆也相继死去,族里打着孩子小的理由把田收了去代管,每年给的那点口粮根本不够吃,就自己出来挣钱。如今儿子已经娶了媳妇生了娃,日子也好过了。但忙碌惯了的黄掌柜也不愿意呆在家里吃白食,就继续干下去了。
  两代中青年**同病相怜,执手相看泪眼地诉说了各自的喜怒哀乐。
  “我闺名叫芝娘,以后叫我黄姐姐也成,芝娘也成。我就叫你江妹子。”两人的称谓一变,关系又近了一层。
  江又梅请她在家吃了中饭,做了一盆酸菜鱼、一盘干煸苦瓜,一碗蛋花黄瓜汤,两个女人吃这么多足够了。
  “江妹子,怪不得我们东家夸你冰雪聪明。不仅手巧,连这吃食都做得这么好。”黄娘子由衷地夸道。
  “喜欢吃我的菜,黄姐姐就经常来家,我给你做。”江又梅笑着说。
  “那感情好,江妹子别嫌我脸皮厚就成。”
  看着蹲在椅子上的虎娃和狗崽,“你家的人心思巧,这养的猫呀狗呀的,也比别家的灵性,这坐着的姿势就像是两个娃儿坐在桌前等饭吃呢。”
  吃了饭,黄芝娘就得走了,坐船到县里还要近两个时辰。
  送走黄芝娘,看着堆得像小山的布料,真怕两个小崽把它当山爬,可家里已经没有多余的房间放了。想了想,就把房檐下的小方桌搬进来和堂屋里的大桌子拼在一起,又把两把椅子和四个方凳拼在一起,把布堆在了桌子上和凳子上。
  又提着两个小崽的耳朵严厉地告诫,不许碰这些东西,否则后果是很严重的。
  两个小崽很是不高兴地甩掉她的手,本来就是花花绿绿的小山,还不许人家爬,真是过份。虎娃更加想娘亲了,如果娘在家里,江妈妈可不会动不动就拎耳朵,有好玩的东西也不许玩。小狗崽可想不到那么多,它看到虎娃躲到门后去了,以为在跟它玩藏猫猫,汪汪叫着跑到门后去拱虎娃。
  江又梅不知道虎娃蹲到门后去想它娘了,她进卧房拿出尺子及纸笔计算着布料、绣线怎样搭配,一匹布大概做多少朵等等。
  忙到夕阳挂在西灵山的山顶,才想起还没做晚饭。赶紧进厨房剁肉、揉面、切面条,又去后院割了把韮菜,准备小包子回来后做绍子面。
  小包子放学,看见屋子里堆了这么多的布料,很是吃惊。当听完他娘的解释后,高兴地抱着娘问,“娘亲,那你以后就是掌柜的了?”
  “掌柜的还算不上,实在要封个官,顶多算个工头吧。”江又梅说,看到小包子有些失望时,又说,“掌柜的有什么好当的,咱以后要当东家,雇掌柜的为咱做事。”
  小包子的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娘,无限憧憬地问,“咱也能当东家?”
  “其实咱们已经是东家了,咱不是请了谭爷爷一家为咱们种田吗?只是咱们家当少没有请掌柜而已。等以后咱们把家当经营大了,就是大东家,咱娘俩忙不过来,就要请精通行当的掌柜为咱们做事了。”江又梅说。
  “是咧,”小包子点点头,“咱要是请了掌柜的,那不得比赵大伯的铁匠铺还赚钱?他家都没有请掌柜的咧。”
  看到江又梅点头,心满意足的小包子才换下长衫领着两个小崽儿去外面割青草,羊妈妈要带它的两个女儿,这段时间都要割草喂它。
  第二天,江又梅到谭老头家给了两文钱让他家的两个儿子帮着把布料挑到江家西厢房,和卫氏和李氏说好在江家召集人来分配活计。
  她们找了里正家、赵铁锤家、孙大强家、洪大娘家、王老头家、谭老头家,要这几家一家来两个妇人,加上江家大房、二房,人数也就差不多了。最后卫氏也强烈要求加入,江又梅猜想她大概是为江大梧家揽活计,但也只能同意了。
  小卫氏一大早就赶紧去把嫁到东河村的江又桃及嫁到大湾村的江又李找了来。
  下晌,几家的妇人都来到了江家,大院里站了近二十个唧唧喳喳的妇人,队伍还挺壮观。江又梅前世可是当过领导的人,也不怯场,站在前面先讲了工资待遇。
  妇人们最关心的当然是能赚多少钱,当她们听说这次活计每人十天就可以赚五十文时,可是高兴坏了,就是爷们出去做一天力气活也不一定能挣到十文,还不一定找得到,而她们在家就可以赚这么多。
  “静一静,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下面的几条注意事项大家做到了才能拿到钱,否则这个钱不仅拿不到,说不定还要往外掏”。江又梅提高音量说。
  “我们做了活还要往外拿钱,梅子你在消遣我们吧。”小卫氏可不高兴了。
  铁锤娘说,“书子娘急什么,你让人家梅子把话讲完了。”
  “我怎么不急?这银钱的影子还没看到咧,就说要往外掏。”小卫氏大声嚷嚷着,还狠狠瞪了江又梅一眼。
  “大伯娘听我把话说完,如果不愿意也不强求。”江又梅说。
  ……………………………………………………………………
  前几天就看到文文有三个月饼,谢谢,这三个月饼可比我手上的月饼香甜多了。
  谢谢拾禅园~醉尘一如继往的支持。
  

第五十五章 分活
更新时间2014…9…11 6:22:55  字数:2297

 江又梅又讲了接活计必须做到的几点规矩。
  第一就是必须保密,不能提前把样式泄露出去,只有这条做到了,才有继续合作的可能。
  第二就是必须做好,这点还是容易做到,毕竟这些妇人可都是心灵手巧的。
  第三就是必须要按时交货,不能拖延时间。这次活计是十日内交货。
  第四就是不能浪费,布料、绣线都是有定量的,少了或者损坏了按价赔偿。
  如果这几点都做到了,以后就可以长期合作了,甚至连成衣这种活计都能接到。如果违反其中一条,以后就不会叫她了。
  愿意的在合约上按手印领货,不愿意的不勉强。
  这些妇人都大声做着保证,这个活计如果一直做下去就意味着家里会有一笔稳定的收入,当然要做了。
  精明的方氏发言了,“如果有人泄露出了样式,咱哪知道是哪个呀?”
  “这就要看大家的自觉性了,大家也要互相监督。因为东家如果知道我们这里有人泄露样式,很可能活计都不会给我们了,咱们也就都挣不到钱了。所以,谁想着先把样式露出去挣点小钱,那么她不仅害了自己不能继续挣钱,也会害得大家丢了活计。小利和大利还是要分清楚些。”江又梅说。
  里正娘子发言了,“谁要是敢做这害大家丢活计的缺德事,我第一个不饶她。”
  妇人都纷纷保证要坚决做好保密工作,泄秘不仅害人更是害己。
  这让那些有了些小心思的人也不敢打这样的主意了。
  看到没有异议了,江又梅就把样品拿出来,教了她们,并把布料、绣线等原料拿出来按人头分了,说了这些料应该交多少货等等。
  小卫氏不高兴了,她认为按人头来分她家吃亏了,她家桃子、李子才来了一个人,别家却来了两人。
  江又梅说,“大伯娘愿意按家分也可以,那你一家来了三个人我就只能给你一份了。”
  小卫氏一听这样分她家更吃亏就不出声了,心里却不高兴地想,真是吃里扒外的丫头,自家人都不知道多分点。
  妇人们都散了,谭老头的老伴谭大娘和大儿媳还扭扭捏捏没走。
  江又梅问,“你们还有事?”
  谭大娘红着脸拿出两文钱说,“梅子,昨天我大儿、三儿来帮你挑了布料还收了你两文钱,真是对不住了。你看你有挣钱的活计还想着我们,可我们,……”
  “咳,我当什么事呢。这一码归码,我请你们干活本该付钱的。大娘可别这么客气了,不然下次有活我都不好意思上门找你们了。”江又梅摆着手说。
  她们走后,江又梅又婉转地跟卫氏说了如果她接的这活让江大梧做的话,能不能保证江大梧不把样式往外说。卫氏想着她闺女的个性,还真有些吃不准。看情况吧,实在不行,只有自己做了。
  江又梅分的那份也给了李氏做,她现在可没时间做这些。李氏私下跟江又梅商量,“我又要忙地里,又要忙家里,没有多余的时间做这些东西。再说靠着你家里也有了些余钱,娘想着把这些活计给你舅家去做。”
  “娘看着办,就是要把那几点规矩说清楚。”江又梅点头。
  李氏高兴地说,“你舅家没有牙尖的人,这点你放心。”
  江又梅拿着上午在村口买的猪骨头回到家里,先把猪骨炖上,又去菜地拔了几根萝卜,今晚做大骨萝卜汤,红烧鱼。
  这几天小包子的胃口奇好,也没怎么唠叨肉做多了这些话。江又梅不知道小包子是受了“勾肩搭背”的刺激,还以为他终于想通要好好吃饭了。
  吃饭的时候,小包子汇报着学里的学习情况及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他很是委屈,“我又没惹到过李学年,可不知为什么他总是找我的茬儿。今天明明是他故意把运昌哥的本子弄脏了,还诬赖我。”
  江又梅帮他分析了情况,并告诉他有人的地方就有分争,这是正常的,以后面对更多、更复杂的人,情况比这还棘手咧。对李学年这种犯眼红病的人不要去多理睬,但也不能让他欺了去。可小包子毕竟年龄太小,单独对抗肯定要吃亏。这就要想办法联合其他三人,一致对敌。
  但该怎样联合其他三人,又不会反被拿捏就要看用什么办法了。江又梅想考考聪明的小包子,看看他会怎么处理。
  就故意问小包子,“儿子,娘还真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咧。”
  小包子认真想了想,“我们班上的这几个同窗还都是一心向学的,除了李学年心眼小些又好强,其它人的人品都尚可。就是家里都不算太富余,联合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行贿了。”说完呵呵笑了两声,笑完了才想起这“行贿”是要用钱的,又有些纠结了。
  “儿子,是一点小钱重要些,还是你每天的心情愉悦重要些?心情愉悦了才能读得进书哟。”江又梅说。
  “当然是心情愉悦重要些了,可咱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小包子撅着嘴说。
  “跟同窗搞好关系也用不到花大钱,真花了大钱说不定还会坏事。你的那几个同窗家里都不太富余,偶而送几块糖,几张纸就可以了。这些咱家不缺。”江又梅说。又特别提醒,运昌家很穷,一家人可以说是勒紧裤腰带供他上学,一个本子对他来说肯定是弥足珍贵的,让小包子明天上学的时候给他带一个。本子虽然不是小包子弄脏的,但却是因为小包子引起的。
  小包子点头说,“娘说的是,我也这么想。我们在学堂都是先在沙盘上写字,写会后才在纸上写。可运昌哥学会了还是在沙盘上写,只有先生布置的必须在纸上写的作业才会用本子写。今天他看到本子脏了都哭了,他说回家不敢跟他爹讲,不然他家又有几顿吃不饱了。”
  江又梅领着三个小子洗漱完上床睡觉,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入秋下这么大的雨还真少见。想着杂物间里的粮食,一阵庆幸,要是前几天下雨,不知道要损失多少庄稼。
  小包子可能也想到了这些,乐得直往她怀里钻。
  这雨一下起来就多天不晴,一阵大一阵小,很是烦人。小包子一个人上学江又梅不放心,都是把他送到东河村,回来还是丁运昌送到家门口的。
  江又梅对这个十二岁的男孩映像很好,看得出他对小包子很是照顾,但也不会因为自家贫困就自惭形秽。
  ……………………………………………………
  感谢黑嫂的打赏
  

第五十六章 建桥
更新时间2014…9…12 6:21:13  字数:2243

 雨一连下了几天还没有放晴的架式,家里的柴伙可不多了。江又梅正在发愁的时候,谭老头的大儿谭老大夫妇挑着四捆柴伙上门了,这让江又梅很是感动。并约好以后她家的柴伙都由他们送,十天两捆,一捆三文钱。这样既解决了江又梅家的急,谭家也赚了钱,皆大欢喜。
  但这四捆柴伙谭老大坚决不要钱,“我收了你的钱,回去我爹会敲断我的腿。”
  江又梅无法,就拿了自己蒸的几个山楂糕让他们拿回去给孩子们吃。
  这天是中秋节,连续的雨天让人们没有了过节的兴致,晚上江又梅做了几个糖饼当月饼,又给小包子讲了大羿射日及长娥奔月的故事,小包子听得津津有味。又把两个小崽抱到床上玩了一会儿,今天阖家团圆,它们的娘亲却不知道此时在哪儿。想到这些天都不见踪影的虎娘,江又梅母子很是挂心不已。
  中途江大富和江又梅还冒着大雨去县城送了次鱼,并约好以后到了送鱼的日子都由陈府陈二或贵喜领人来取。如今鱼送得多了,江大富一人挑不了那么多,江又梅也不愿意每月往县城跑几次。特别是这种雨天,她好几次都差点摔倒在地上。
  现在她家每月给吉福酒楼提供七十二条鱼,陈之航等三家六十条鱼,每六天送一次。之前江又梅还想减点吉福酒楼的供应量,但陈之航制止了。告诉她吉祥酒楼的东家可是巡抚家里的人,这个巡抚大人又是京城世家的子弟。别说他们惹不起,连那总兵府都要给几分面子。
  这次陈之航不在家,江又梅把小包子给小胖墩的信和一包山楂糕交给陈二转交,陈二也把小胖墩给小包子的信和糖交给江又梅。
  之前江大富帮着送鱼江又梅都会给他银子,现在不用他送了,江又梅说还是每月给他二两,就当她的孝敬钱,而且一些她不好出面的事情还是得让江大富出面才行。
  第四天夜里,江又梅睡得正香,院门外一阵响声把她惊醒了,便起身一手举着伞一手拿着扁担低声问谁,门外传来虎娘的声音,江又梅惊喜地打开门,却看见虎娘一身狼狈地瘸腿走了进来,嘴里还含了一个什么东西。
  “虎娘受伤了,严不严重?”虎娘瘸腿走堂屋,把嘴里的一样东西吐在地上,江又梅忙把灯点上端到虎娘的腿边一看,左腿下半截已经折断成九十度了。她赶紧把清泉现出来让虎娘先自己清洗一下,又进卧房把红磨茹拿出来,撕了些给它抹上,又拿了一截棍子固定好。
  这么一通忙下来,天也渐渐亮了。虎娘进房休息,江又梅收了清泉才看见地上躺着两根人参。一根人参起码有小包子的手腕粗,虽然有些参须不完整了,但也有一尺多。另一根要小得多,也有半尺多长。
  难道虎娘这么多天是找人参去了?而且还遇上了什么劲敌,就是受了这么重的伤都把人参带了回来。江又梅鼻子有些酸酸的,没想到虎娘能做到这一步。
  想着上次还敢跟着一起进了南灵山的深处,拍拍胸脯,好在没出事,不然小命可不保了。看来还是不要进山的好。
  小包子起来后,江又梅告诫他不要大声说话,虎娘受伤了,要休息。两个小崽也懂事,吃完久违的奶后,就到堂屋里自己玩。
  雨下了整整十几天终于放晴。期间黄芝娘冒雨领着人来取手工品,做手工的女人在头一天已经把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