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已落在一座陡峭山崖前,高约千仞,壁若刀削,平滑如镜,崖底现出一个两三丈高的石洞,洞前摆放着一座身形高大的石像,高冠博带,装束古朴,好似历时久远。
罗衍手中紧握铁戟,四下一望,只见身后是一个小小斜坡,坡下有一里许长短的山谷,谷内石黑如墨,怪石嶙峋,草木不生,被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冰雪,白茫茫的看不到任何人影。天空乌云低垂,仿佛举手可及,不时有如丝如带的云带飘来,环绕身侧,天气倒是十分寒冷,只是没有一丝山风吹来。
整个山崖空空荡荡,渺无人踪,罗衍搜寻再三,也没有发现任何奇异的地方,就连面前这个石洞也是一眼望到底,与其说是个石洞,还不如说是一个石龛,深仅丈许,高约丈二,当中摆放的一尊石像,是山谷内唯一碍眼之物。
石像仅有半边身子,齐腰而斩,稳稳当当地放置在石龛内,雕功倒是十分精细,面容毛发,栩栩如生,就连左边脸上的三个箭孔口雕刻出来,陷进半分,双目微闭,嘴唇略张,给人一种饱经沧桑的感觉。
在对正入口的巨壁上,由上至下刻着“天道何物”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从崖顶直排而下,首尾相隔,每字约有五丈大小,字迹如龙走蛇,一气喝成,气势浑厚磅礴,仿佛每一字上,都有剑气飞扬,罗衍一见,整个心神顿被吸引,心神激荡起伏,久久不能平息。
他浑然不知道,体内初有小成的先天剑气蓬勃欲发,指尖飞出丝丝若有若无的剑气,手中所持铁戟隐隐泛起一层奇异的光辉,月牙上云气缭绕,浩瀚如海的能量从戟身源源不绝地向他体内涌去,天然运转体内七经八脉。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他才注意到四个草书大字旁边刻着几行字迹,只是小上了许多。
“余七岁学剑,十岁入道,三百载有成,进窥剑道至境,将毕生道法剑术,合为一式,名曰天剑,以雷霆为锋;日月为锷;星汉为脊;沧海为镡;六合为夹,上决苍穹;下断无涯;此剑一出;何以争锋?
余为求最后一着,裂天证道,御剑飞升,周游天下,南游长夜诸岛,北至光明圣境,东临归墟无涯,西访须弥群峰,以剑论道,拜会天下仙灵异士,再无一可与抗手之辈,正欲开宗立派之际,道家四九天劫降临,仅一乾天神雷,余剑折人伤,方知天地之威,岂是余这狂妄自大之辈所能撼动?
余劫后余生,才悟阴阳消长之妙,乃隐居于此,借此间九天罡风,自消前孽,坐关之初,始悉玄根,自修正业,方明剑道小技,岂为天道?”
罗衍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才从震撼中惊醒过来,整个山崖空空荡荡,渺无人踪,搜寻再三,也没有发现任何奇异的地方,就连面前这个石洞也是一眼望到底,与其说是个石洞,还不如说是一个石龛,深仅丈许,高约丈二,当中摆放的一尊石像,是山谷内唯一碍眼之物。
石像仅有半边身子,齐腰而斩,稳稳当当地放置在石龛内,雕功倒是十分精细,面容毛发,栩栩如生,就连左边脸上的三个箭孔口雕刻出来,陷进半分,双目微闭,嘴唇略张,给人一种饱经沧桑的感觉。
“不知道此像又是何方神明?”
罗衍心头思道,不过眼前依然不见救他的仙人现身?不过他心里已经隐隐知道,救他之人,就是壁上刻字的那人。他望了望手中的铁戟,晒然一笑,此间主人光是留字的心胸气度,就令他高山仰止,岂又会贪图他这区区宝物?
“不知何方仙长出手相救?江南罗衍,叩谢仙长大恩!”罗衍跪倒在雪地上,恭恭敬敬地朗声道。
“小友无须多礼!”从身前那半截石像传来一道破锣般的声音,语音枯涩,十分难听,倒让近在咫尺的罗衍吓了一跳,整个身体一下平平弹出三丈外。
“老朽在此枯坐多年,全身已经化为僵石,惊扰之处,还望小友见谅!”石像也不见开口扬声,低垂的双帘好似微微一动,两道尺许长的银光从眼中电射而出,如同灵蛇吐信,吞吐不定。
“眸生冷电”!
光是这一手就足以让这座石像中人在天下间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宗主,而且对修道人来说,这更意味着大道将成,飞升紫府仙阙已非白日做梦。天下间修仙求道之人何止千万,但能够达到这个地步的少之又少,没有多生的积修和今生的苦行,万难有如此成就。
修仙求道,岂是儿戏!光是修行路上的重重难关,就让无数人止步不前,难有寸进,更不用说随之而来的三灾五难八劫和每隔四百九十年一次的四九天劫,无论哪一样,就足以让人粉身碎骨,魂消魄散,做鬼都没有可能。但反过来说,只要一朝道成,就能霞举飞升,成就天仙位业,籍注长生,飘然物外,更有甚者能达到金仙地步,万劫不坏。所以无数人纵使知道前途险阻重重,也义无反顾,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全力以赴,不达目的,势不罢休。
石上道人更是深知其中三味,他能到今日地步,则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结下了几个深仇大敌,更失去了半边身子和一只手臂,若是掀开他的道袍,就可以看到,他腰身以下的躯体,早已经无影无踪,只剩上截身子,直挺挺地立在岩石上,腹部的血肉和石头结为一体,难分你我。如是换成常人,早已命丧黄泉,就是对修道人来说,遇到这种情形,也不愿意受此煎熬,都宁可拼舍今生修为不要,再转一劫,以求来世重修。要不是他得一前辈真仙指点,采集此地的先天灵石地脉精气,补益修为,他也不愿意在此受这活罪。不过这八个甲子的苦行,也让他得益良多,达到他梦寐以求的境界,而且天仙有望。
先天大道,不假外物,惟心自求!要不是四百年前受此大难,在此地枯坐,才领悟这个简单的道理,恐怕他就是花上千年时光,穷极碧宵黄泉,也不能明白过来。
罗衍见石像开口,眼中又射出两道凝如实质的银色光芒,这才知道,这座石像是救自己的恩人,才尽心诚意,正要拜下。
石像也不见有什么动作,一团柔和万分而又奇寒且劲的大力逼来,将身挡住,不令下拜,反将罗衍身体缓缓抬起,恢复站立之势。罗衍见力道所至,根本不容他有半分抗拒之力,自然而然地就站起身来。
“小友此时毋须太谦。老朽僻居荒岭,终日静坐,已经有六七个甲子不曾起身一步,人间俗文繁礼,早也忘去,小友也无须多做客套,请自寻一山石坐下再说吧!”石像双目银光从罗衍身上一扫而过,攸地一闪而隐。
罗衍只觉这片银光,与那日在长春仙府被桑真人目光照体又有几分不同,好似这两道银光少了些须霸道,多了许多安详平和的味道。而且他语气虽然难听,但却让人放下心来。
罗衍当下也不多做客套,找了一块最近的石头,拂去上面三尺厚的积雪,将铁戟顺手插在旁边,坐了下去。
“老朽自从四百多年前避居这座天风崖时,就为自家取了个名号叫孤云子,长年在此枯坐,妄翼求证大道,修成大罗天仙位业,故不见外人久矣,今日遥望前山银辉朱虹冲天而起,知道有异宝出世,忙运玄机,查之就里,方知被前古仙人封存山内的血战天戟遇主出世,被小友取到手中,被山中两个隐修的旁门左道所困,这才出手相救。因是得信稍晚,运用大衍神数推算因果又耽误了一点时机,要不是小友手中铁戟早已认主,通灵变化,自动飞出太阳神光护主,恐怕小友早被那两个后辈所趁,不过这样也好,小友今日受此一惊,也算是为他日返本归元铺垫了道路,让你认认自己门路。”石像开始语音艰涩,一字一顿,说得十分缓慢,说了十余句话后,渐渐流利起来。
近八个甲子的苦坐,昔年的容貌早已经化为木石,孤云子已经变成了孤云老人
罗衍一听,倒越发摸不着头脑,尤其是最后两句,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恭声道:“弟子愚昧,不知孤云仙长言下之意,还望老仙长指点迷津!”
孤云老人笑道:“凡是我辈修道之人,莫不各有机缘,并非人人可入我仙家之门,更不用说得前古神兵这类仙家奇珍异宝自动认主,更需多生修行,福缘深厚,方能有此遇合,你既然得此异宝,自然可说明你来历非凡。”
罗衍道:“弟子不明,在下仅是一介武夫,哪里还有什么来历?”
孤云老人道:“你今生虽是凡人,但前身却自然大有来历,等你机缘一到,你就自然明白过来了,也不用老朽饶舌。”
罗衍心头只有苦笑,心中暗道:“要是这机缘在在他百年之后到来,那不要也罢。”
他心念刚起,孤云老人哈哈道:“机缘遇合,并非无因,也不是老天爷凭自家心头高兴,想给哪个就给哪个,而是天道运转所成。最简单的说法就是今生的机缘,乃是前世所积,老天爷只是按每个人前世的所做做为,决定他今生的缘分罢了,佛家有云:前生种因,今生得果,也就是这个意思。”
罗衍见这位前辈仙人口口声声说他是有缘人,道:“仙长恐怕不知道弟子刚被长春谷赶出来。”
孤云老人道:“要是你不被那煞星撵出来,再被两个小丫头挡了一挡,你岂能得此宝物?可见一琢一饮,皆有前定,只是老天爷的手段高明,让我们身在局内而不自知。”
罗衍听出孤云老人语气甚好,心头一动,连忙站起身来,开口道:“弟子现在孤身一人,要是仙长不嫌弃弟子资质愚钝,弟子愿意拜入仙长门下,还望仙长成全。”
孤云老人低叹一气道:“要是六百年前,你开口说出这句话,凭你的根骨禀赋,那老朽想都不想,一定收你为徒,但现在,老朽已明因果,岂敢随意收你为徒?反耽误了你的前程,你自有你的去处,比在我门下好上无数倍。而且我一生所学,多由自创,看似玄妙,其实入门容易,但要想有所成就,难上加难,就是比起前山长春门下那合籍双修的半调子玄门正宗功法来,都有所不如。我若是收你为徒,看似爱之,实则害之。万万不可!”
罗衍听他口气坚决,心头倒生起几分失落来,他在人间,可算是少年有成,从未一败,但一到仙家之所,却是处处碰壁,而且更无力与之抗衡。
孤云老人好似看出他的神色,笑道:“要是老朽六百年前有你三分沉稳,也不会弄得现在如此下场。修仙求道,最要紧的便是初步功夫。只要根基扎得稳固,就可按所学心法,以后自己苦志潜修,不必有人从旁指点,一样能有所成就,要是功力深厚,就是天仙位业,也可幸至。我就是当年走错一步,一步错而步步错,不仅半身被斩,而且身化僵石,在此苦熬,受那九天乾罡之气,洗涤心身,白白耗费了数百年功行。而你现在虽然尚未入我仙家之门,但我看你本身的根基却是正宗路子,一身武艺也是不凡,更能受我壁上留书所蕴剑意感应,不如我就将这门剑道小学传授于你,也算是彼此有益之事。”
罗衍大喜,正要拜谢,孤云老人道:“小友无须多礼,我此番出手相救,传你剑法,其实也是私心起然,欲借你之力,替我去此地山腹之下,求取一物,事成之后,你固能平白增添了几甲子修为,而老朽也能重新凝炼元婴,至于你求之人,也能借你手中前古神戟之力,脱去枷锁,实乃三全齐美之事,不知小友可否为之相助?”
罗衍心念微动,道:“弟子遵命,只是弟子除了一点三脚猫的功夫外,什么都不会,要是万一耽误了仙长之事,岂不罪过,不如请仙长将弟子这柄铁戟拿去,亲身前往,也远胜弟子前去。”
第十八章 万载玄龟
罗衍心念微动,道:“弟子遵命,只是弟子除了一点三脚猫的功夫外,什么都不会,要是万一耽误了仙长之事,岂不罪过,不如请仙长将弟子这铁戟拿去,亲身前往,也远胜弟子前去。”
孤云老人欣然道:“小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手中铁戟,乃是日月精华凝炼之宝,名为血战天戟,所蕴的先天罡煞之气尤重,来历极大,为前古九大神兵之一,威力无穷,早已通灵变化,更经前主人行法禁制,算准未来,遗赐有缘之人。不是累世修积,具有极大福缘之人,万不能到手,要是外人巧取豪夺了去,也无意自寻死路,迟早死在戟上。而且一经过认主,无论新主人法力高低,永远相随,除非主人心许,不然外人拿去也是无用,所以此事,必须是小友亲身前往,才能成功,要是我跟了去,反而没有任何用处。而且此戟上的太阴月华,对老朽颇有大用,老朽还需暂时借用一次。”
罗衍双手前举,将刚得来的铁戟呈了上前。
孤云老人也不见动作,指尖一弹,飞出一点银星,落在戟尖之上,只听亢然一声脆响,那片若有若无的月牙突然腾空飞出,两尖齐射出万点银丝,不过与罗衍第一次所见大不一样,银月飞出,仅是虚悬空中,也不向两头暴涨,反是缓缓旋转起来,开始速度甚慢,但一眨眼,就如同螺旋一般,急旋不休,化为一个浑圆银亮的光球,如同一轮圆月,朗照空中,光华也不十分强烈,从中心射出一道寒光,光仅寸许粗细,径直朝孤云老人口中射出,他早化为僵石的嘴唇略为张开一条细缝,寒光一透而进,口中银光闪闪,好似也包着万道银光一般。
呸!
一声地喝,一颗绿豆大小的珠子从孤云老人口中喷了出来,停在空中,徐徐转动,小珠通体无光,晶莹剔透,刚一现出,银光照在珠上,宛如万流归宗一般,光华全数被珠子吸去,越过了一盏茶时光,珠光渐渐明亮起来,珠身也蒙上一层淡淡的银白之色。
孤云老人猛然一吸,珠子依然朝口中透去,一闪隐去,银月光华也随同隐去,戟身却转成朱红之色,枪尖飞出尺许长的红芒,好似怒起发威的神气。
一团白雾中孤云老人口中喷出,裹着铁戟转了两转,戟身红光才重新消失。
“想不到此戟尚内藏先后天两仪妙用,阴阳同流,水火同源,倒是出乎老朽意料,老朽自从六百前天剑大成之后,自信不输于天下任何神兵,可惜一直未曾得见这传闻中的几件绝代仙兵,今日一见,方知老朽实属夜郎自大。”说完长长叹了一气,颇有英雄气短的意味。
罗衍见老人如此心胸气度,越发敬佩,要知让一心高气傲之人低头服输,有时比杀了他还要难。就不知道老人口中的天剑,究竟是如何神奇玄妙?他心中倒有几分悠然神往起来。
孤云老人功力高深,罗衍心头所想,哪里又能瞒得过他?当下哈哈一笑道:“小友欲学我剑道不难,但需知:剑者,兵也,在仙家仅为防身除魔的小术,并非先天大道所在,小友万不可重蹈覆辙,步了我的后尘。”
罗衍迟疑了一下,问道:“那仙长口中的大道,究竟又是什么?”
孤云老人双目银光顿时射出几丈开外,目光中泛起神圣的光辉,一字一顿地徐徐道:“先天大道,清灵无为,无形无相,旦古永存,得者能出入六合,遨游宇宙,与天地齐辉,日月同光,更甚者能超然物外,万劫不坏。因大道飘渺虚无,非语言文字所能描述,故不能心口相传,只是修炼大道的诸般法门,倒是有痕可依,有迹可寻,所谓‘修道’,就是依循着有相的法门,追寻那无相的大道,其间过程悠久而漫长,犹如寒夜饮冰水,点滴在心头,故难以言表,不可名状。”
罗衍一听,双目寒光四射,与一刹那间好似抓住了什么关键所在。
孤云老人停了一停,继续道:“天下修行法门千千万万,多不胜数,但按心法不同,可分正邪两道,正道释道两家,皆以清灵无为为大道根基,致力于返本还原,重返道生无极时的初始状态;而邪门诸派,则认为天生万物,一切随心意为之,无拘无束,万物凭我之用,只要道法高强,就百无禁忌。两道虽然起点不一,但到达某一阶段,又重归于一,超越善恶正邪之分。所以为正者先难后易,为邪者先易后难。老朽所学,虽非邪道,但也不是玄门正宗,只能算是旁门左道而已。小友迟早是我道中人,老朽痴长多年,倒可作为一识途老马,略为指点门径。”
随后就将剑诀传授,并一一指点诀要,罗衍本身早有根基,一听就明白大半,当下就在山崖陪住下来,一同随孤云老人学习。
罗衍见这里高出云天之上,谷内满是积雪,但也不觉十分寒冷,而且更为奇怪的是,此处虽然名为“天风崖”,但这么多日来,却没有一丝天风吹来,向孤云老人一问,才知这山谷中一年仅起一次大风,此风是从九天之上灵空仙界与人间交界处刮落而下,风力浩瀚无匹,寻常人遇到,立刻硬生生地吹散,就算是普通一点的修道之人,也禁受不了,所幸那风每年端午才刮一次,他到此时刚好是六月刚过,倒不担心遇上。
一晃就过了三月,孤云老人除了初见时的长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