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通过让孩子干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刺激孩子的大脑,使孩子的大脑良好地生长发育,使孩子更聪明、更有能力。
有人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聪明。那么,你家的孩子为什么不聪明呢?孩子不聪明,可能有各种原因,如果没有先天原因,孩子从小干活太少、做事太少肯定是不聪明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干活少、做事少,就减少了促进孩子大脑发育和积累生活经验的机会。
至于有的家长觉得自己活得不容易,不让孩子干活,以为这样就是给了孩子幸福,更是糊涂。这不是让孩子享福,而是害孩子。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越歇越懒,越懒越笨”。不培养孩子的能力,孩子将来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更多地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吗?
我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对我说:“要靠本事吃饭!”几十年来,经历了无数风雨和坎坷之后,我越发觉得父亲的话是对的了。也许有人会说:“你父亲的这句话已经过时了,现在吃饭不用靠本事了。”这种说法反映了当今社会的部分现实。有的人靠父辈的权力发了财、升了官,有的人靠父辈有钱游手好闲、吃喝玩乐。于是,有人愤愤不平。我想,大可不必如此。为什么呢?这很简单。你别看他现在凭借着父辈的权力如此嚣张,父辈没了权呢?他可能还不如你!因为你好歹还能自己养活自己!还有那些家长既没有权又没有钱的呢?不是还得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吗?
本事从何而来呢?靠勤奋,靠勤学苦练,靠勤于思考,靠勤于钻研。
第三章 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础 三、正直——为人处世的根本(2)
“正直”就是公正直率。
何谓公正呢?“公正”是为人处世要把心摆正。那么,怎样才算把心摆正了呢?不同的人对“把心摆正”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为人处世做到“己所之欲,有道行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把心摆正了。“己所之欲,有道行之”是自己想得到某种名利或想做某种事情,要有道理,要符合道德、法律,有道理则做,没有道理就不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将心比心,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何谓直率呢?我国古代哲人对直率就有很好的见解。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中谈到“直率”时,就有“直而不肆”的说法,也就是“直率而不放肆”老子道德经陈国庆,张爱东释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161……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集《尚书》“皋陶谟”中,关于“正直”也有“直而温”的说法。这里的“直”是“正直”,“温”是“和蔼可亲”,“直而温”的意思是“既正直又和蔼可亲”。综上所述,直率就是言行直爽,直而不放肆,率而和蔼可亲。
综上所述,正直就是公正直率;为人处世“己所之欲,有道行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行直爽,直而不肆,率而可亲。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五章中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道德经陈国庆,张爱东释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124。意思是说,“最直的东西,看起来好像弯曲似的;真正灵巧的人,好像有些笨拙;真正善于辩论的人,表面上好像不善言辞”。老子的这一思想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辩证规律。“正直”作为基础家庭教育目标,其中的“直”包括“大直若屈”中的“直”,有看似弯曲的地方。下面举一个“大直若屈”的事例。
事例:该不该教孩子不撒谎
我想会有不少读者会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儿别扭。他们会说:“怎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难道还应该教孩子撒谎吗?”我想反问提出这样问题的家长:“您撒过谎吗?”不管你怎么回答,我敢断定,你十有*撒过谎。为了说明我的观点,下面举个例子。张先生的父亲觉得胃不舒服,医院检查后确诊为胃癌。医生为了不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告诉张先生先不要把病情告诉病人。在这种情况下张先生对父亲说:“爸,医生检查的结果,您的胃里有点儿溃疡,治一段时间就好了。”而没有如实地对父亲说:“爸,您的病确诊了,是胃癌!”显然,张先生向父亲撒了谎,在这件事情上是不诚实的。生活中这类撒谎不诚实的事并不少见。因此,有人把谎言分成“黑谎”和“白谎”。如果撒谎是为了获取私利,就是黑谎;为了使别人受益,就是白谎。也有人把“白谎”叫做“善意的谎言”,把“黑谎”叫做“恶意的谎言”。
再者,商业机密、技术机密、国家机密等许多机密都是不能随便说的。如果你掌握这样的机密,有人来问你是否知道时,你肯定会说:“我不知道。”有人的为了保守机密,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宁肯死也说不知道。你看,本来知道的事情,硬说不知道,这不又是撒谎不诚实吗?
有句成语叫“兵不厌诈”。这里的“兵”指军事战争,“厌”是指满足。“兵不厌诈”就是“作战时不要满足已经使用过的欺诈战术,只要欺诈对己方有利,就应尽量多地欺诈对方”。欺诈是什么?欺诈是“用狡猾奸诈的手段欺骗人,是不诚实”。看过《三十六计》的人都知道,三十六计基本上都是动心计骗人的,“瞒天过海”、“声东击西”、“无中生有”、“调虎离山”等,都是以欺诈为基础的。
第三章 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础 三、正直——为人处世的根本(3)
我们常常教育孩子不要撒谎,要诚实。仔细分析一下上面所列举的这些例子,你能说撒这些谎不对吗?你能说以上所讲的不诚实不对吗?以上例子说明,撒不撒谎是有条件的:不该撒谎时不能撒,该撒谎时不能不撒;不该撒谎时撒谎是骗子,该撒谎时不撒谎是傻子。家长不要教孩子撒谎,也不要教孩子不撒谎,要教孩子“己所之欲,有道行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懂得了这两句话的内涵,就知道什么时候不该撒谎、什么时候该撒谎了。你说不是吗?拿张先生不告诉父亲得了胃癌这件事来说,张先生听医生的,暂时先不告诉父亲是“己所之欲,有道行之”,是“正直”的行为。“兵不厌诈”的例子也是一样,不能只看在战场上搞欺诈不诚实,而应当看是否“己所之欲,有道行之”。很显然,在战场上为了打败敌人,对敌人不能讲诚实,对敌人实行欺诈是对的。
以上的例子说明,有时“撒谎”和“不诚实”是正直;如果这时“不撒谎”,“实话实说”反而倒是不正直了。这就是“大直若屈”,就是有时看似弯曲的恰恰是最正直的。
我曾经考虑过把“诚实”作为基础家庭教育目标。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虽然绝大多数人认为诚实是人的优秀品质,但诚实是有条件的:该诚实时诚实,不该诚实时不能诚实;该诚实时不诚实是骗子,不该诚实时诚实是傻子。我们既不要教孩子当骗子,也不要教孩子当傻子,要教孩子当君子,君子者“己所之欲,有道行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因此,在我看来诚实是优秀品德的一个中间层次,不是最高的层次,所以没有将“诚实”选作基础家庭教育目标。正直才是优秀品质的最高层次。
与正直相近的还有守信。守信是指践行跟他人约定的事情。一般来说,人应该守信。一个人如果不守信,今天失信于这个,明天失信于那个,时间长了就没有人信任他了,也就没有人敢与他打交道了。一个人,如果没有人敢信任他,没有人敢与他打交道,他就会失去许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守信”和“诚实”一样,也是有条件的。例如,对敌人就不一定每件事情都守信,应该以己方的利益为重,该守信则守,不该守信则不能守。守信和诚实一样,也是有条件的,是人的优秀品质的一个中间形式,最高形式是正直。尽管有时看起来是不守信,但只要符合“己之所欲,行之有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可行之。
(一)正直是为人处世之本
孩子长大之后要走向社会,要和人交往处世,因此,家长要把如何与人交往处世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教会孩子如何为人处世。为人处世最重要的是要正直。正直的人,为人处世“己所之欲,有道行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行直爽,直而不肆,率而可亲。这样的人,别人愿意与之合作,遇到困难时会有人相助。这对提升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相反,如果一个人不正直,不是“己所之欲,有道行之”,而是不管有没有道理,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是不管人家愿意不愿意,就施加于人。这样的人,轻则没有人敢与之交往,重则会触犯法律把自己弄到监狱里去,甚至会把自己送上断头台。人混到这一步就谈不到生存和发展了。
第三章 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础 四、求是——探求真知的利器(1)
(二)存在的问题
1怕正直吃亏
正直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可是,现实生活中这种美德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太多的人由于正直招致了无奈和苦难,太多的人由于不正直升了官、发了财、得到了好处。
以前搞政治运动伤害了一大批正直的人,现在不搞政治运动了,实行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上的假货防不胜防;社会上假文凭、假警察、假官员、假记者、假币等无所不有,官员和媒体不断地说假话、大话、空话。在这种情况下,有人看到弄假的升了官、发了财、得到了好处,心理很不平衡,于是有人觉得“人不能正直,正直会吃亏”。有位母亲说:“每天面对未满六岁的儿子,不知道该怎么教育。教他正直怕他吃亏一辈子,教他现实的处世之道又怕他长大后成了坏人。”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多行不义必自毙”。是说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他们得势的时候,贪污受贿、胡作非为,最后怎么样?不是被判处死刑了吗?!
我提出的家庭教育目的“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使孩子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更多地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含就是通过家庭教育使孩子一生平安。那些盗窃抢劫、拐卖妇女儿童的犯了事,不是被处死了,就是被关进了监狱。那些肆意滋事、违法乱纪的不是进拘留所,就是整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你想,人都死了,进监狱了,整天心神不宁,还能生存得好吗?还能发展得了吗?依我看,正直的人不吃亏,吃亏也是暂时的,从长远看,还是教孩子正直靠得住。古语说的“吃亏是福”在当今社会并没有改变。
2双重标准教育孩子
一位母亲,家里少了钱怀疑是上小学的儿子拿了,于是就翻儿子的书包,果然把少的钱从儿子的书包里翻出来了。她把儿子叫到跟前问家里的钱是否他拿了,儿子矢口否认。母亲怒气之下狠狠地打了儿子。在重打之下儿子承认了拿钱的事,并保证不再犯了。为了教训孩子,母亲又狠狠地说了一句:“这次打是轻的,如果再发现你偷钱、撒谎,非打死你不可!”儿子挨了这次重打之后,就再也不偷钱、不撒谎了。
一天,儿子的班主任请这位母亲去学校一趟,原因是儿子放学之后踢足球打碎了教室的玻璃。母亲回到家里找儿子了解情况。儿子说玻璃是他打碎的。母亲问都谁和他一起踢球了。儿子一下就说出了好几位同学的名字。母亲一听,对儿子说:“这么多人踢球,老师怎么知道(玻璃)是你踢碎的呢?”儿子说:“本来是我踢的嘛,我看得清清楚楚。”母亲一听,火了,对着儿子吼道:“你真笨!你就不会说不是你踢的吗?!那么多人,你不承认,老师能把你怎么的?!”最后,母亲还哀叹了一句:“我怎么生养了你这么一个缺心眼儿的儿子呀!”你看这位母亲在教育孩子“正直”上采用了双重标准,叫孩子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对。这样做,时间长了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第三章 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础 四、求是——探求真知的利器(2)
求是是求索真知,是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是研究事物为什么是这样子的,是深刻理解事物和创新的基础。简单地说,求是就是问为什么、研究为什么、解决为什么,是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说起求是会有许多人联想起“求实”。求实是研究、探求事物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子的,是解决“是什么”,所解决的是“知其然”。求是是解决“为什么”,所解决的是“所以然”。求是和求实是含义相差甚远的两个词。为了说明求实和求是的不同,下面举一个事例。
事例:求苹果之实和之是
李先生到商店买苹果。苹果是装在箱子里的,看不见苹果是什么样子的,于是李先生问售货员:“(箱里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售货员告诉他苹果是红色的。问“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就是“求实”,“求”苹果的颜色之“实”。如果有人研究苹果为什么是红色的,这个人所做的就是“求是”,“求”苹果为什么是红色的之“是”。一个知道苹果是红色的人,不一定知道苹果为什么是红色的。一个知道苹果为什么是红色的人,肯定知道苹果是红色的。这说明,“求是”包括“求实”,比“求实”高一个层次。这也是我为什么没有把求实作为基础家庭教育目标的原因。
(一)求是是探求真知的利器
家长都希望孩子聪明、学习好、长大了能成就大事业……孩子聪明、学习好、能成就大事业的一个必备条件是有求是精神。求是是探求真知的利器。有了求是精神,就善于求索真知,就能搞清事物内部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就能搞清楚事物为什么是这样子的。这样的人,做学生能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学习会好;做员工能深刻理解所从事的工作,工作会出色;做老板能深刻了解市场,生意会红火;做领导能抓住要领,业绩会卓著。
相反,一个没有求是精神的人,不善于求索真知,对事物不求甚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人,做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学习不会好,就是好也是表面上的,经不起大考(如高考、高级竞赛等);做员工不能深刻理解所从事的工作,不会有出色的业绩;做老板不能深刻了解市场,生意不会红火;做领导抓不住要领,业绩不会卓著……所以,家长要想孩子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更多地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就要教育孩子求是。
为了使读者对此有深刻的理解,下面举几个事例。
事例1:为什么一合上书就忘
有一名中学生对常启先生说,他打开书一看都明白,合上书之后就什么都忘了,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问常启先生是什么原因。常启先生问他:“你明白什么了?”他说他都看明白了。常启先生写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给他看,问他是否看懂了。他说看懂了。常启先生请他讲一讲。他画了图31所示的这个三角形,还写了∠a+∠b+∠c=180°。常启先生问他:“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什么等于180°呢?”他说:“不知道。”这说明他只知道了“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是他为什么“一看就明白,一合上书就忘”的原因。常启先生对他说:“学习,不但要用眼看,更要用心想。用眼看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用心想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用心想了才能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结实。你现在应该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你回去想,想明白了再来告诉我。”这位中学生听了常启先生的话,用他学过的知识把“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为什么等于180°”证明了一遍。他说:“这样证明了一遍之后,记得就清楚了。”后来,这位中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了“问为什么”和“弄清楚为什么”的习惯,成绩上升得很快,再后来,这位中学生考上了一所很不错的大学。
第三章 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础 四、求是——探求真知的利器(3)
图31三角形
事例2:不允许照着书念问题
常启先生做学生时有不明白的问题从来不轻易地去问老师,都是经过认真思考,实在弄不明白了才去问老师的,他对于“求是”有着深刻的体会。常启先生做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