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游-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改第一次大出风头是在他们部队的一次射击大比武上,本来后勤部门参加这个射击表演纯粹是个陪衬,没想到老改的表现却让现场观摩的领导们大吃一惊。他射击的准确性、稳定性、连续性十分精湛,在各项比试中拿了四个第一。
  后来老改被调到了全训部队,被当作一名狙击手进行培养。培养一名合格的狙击手非常不容易,不仅仅是枪打的准而已。它对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性格、毅力等多方面的要求都很严格。而老改似乎就是个天生的优秀狙击手,这一切对他来说得心应手。可是不久,他就犯了个大错误。
  部队装备的制式武器是严禁私自改装的。这是解放军自从三十年代土地革命时期就留下来的传统纪律,在那时不少红军战士因为损坏枪支或者丢失零件受到了严厉的处分。你说老改改什么枪不好,偏偏要改他用的那支狙击步枪。
  八十年代初期,我军并没有研制出自主生产的先进狙击步枪。高精度高性能的狙击步枪大部分使用的是进口武器,价格相当昂贵,几十万也是很正常的。当时的十几万几十万对普通人是什么概念?可是老改恰恰改了这么一支枪,而且是不可恢复的改装。虽然据他自己说射击精度和击发稳定性都提高了,可是军纪人员可不管他这一套,他要被送到军事法庭,很可能要坐牢。
  恰恰在这个时候,某新组建的特殊任务部门到部队来挑人。这些人挑人的标准很怪,到部队不看谁表现好,而是先把违纪纪录翻出来,看谁平时违反纪律的次数最多,在这个名单里挑人。结果挑来挑去把老改挑走了,老挑也算躲过了一劫。被分配到这个基地装备部工作,经常可以大展身手改装各种装备。
  老改差点被送去劳改,又是个改枪的高手,所以我们给他的外号叫“老改”。当然老改的特长并不仅仅局限于枪械。他对于一切复杂的机械构造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热爱与精通。据说无论多么复杂的一张图纸,只要他看上几眼,闭上眼睛,脑海中就能浮现出一个完整的空间结构。所以他的特长是“空间思维”。
  老改就在基地里工作,和工作人员都很熟,连带我们小组都占了不少便宜,比如食堂做菜的大师傅经常私下捎点好吃的。也难怪食堂的人对老改有好感,就在我们参加训练营没几天,老改和同组的鬼精就帮食堂干了一件“大好事”——他们把食堂的一辆旧的半截美(双排座小货车)用两天时间改装成了性能出色的山地越野车。
  我也看见了那辆车,看上去像个大脚怪蟑螂。从表面看,四个轮胎被架空换成了重型运输车的大轮胎,传动主轴与排气管也换了,至于内部怎么改的我就不知道了。这种车走山地到几十公里外的集市上买菜十分方便,食堂的师傅当然喜欢。如果这辆车跑到我们芜城市的市区里,恐怕没走多远就会被交警拦下来扣车罚款,但在这个地方却没人管。
  ……
  提到车,我们的训练科目中也有驾驶技术。我不知道地方的驾校是怎么教人开车的,大概是从一档起步开始吧?然而我们学车,第一项训练居然是——偷车!
  开车之前先学偷车,而且要在最短时间内搞到一辆车。这大概和执行特殊任务有关,因为你在需要用车的时候不可能总是有车。最简单的撬车锁,就是用一根探条沿着车窗玻璃下面那条逢伸进去,拨一下就可以了,这和香港警匪片中的镜头一模一样。当然还有各种复杂的车锁,技巧不一。
  我对开锁不是很擅长,勉强及格而已。教官对我说,其实我的特点没必要这么麻烦,一拳就把车窗玻璃打碎了,直接进去拆线点火就是了。但这样就成了抢而不是偷了。这项训练老改的成绩很好,但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我们组的鬼精。鬼精和老改的特长类似,也对一切机械构造有一种神奇的天赋。他的登记特长很古怪,是个接近古典的名词“机关”。
  鬼精的故事:
  我们都怀疑鬼精的特长和家族遗传有关,因为据说他家祖上是盗墓世家。真正的盗墓高手,干的可不是倒斗摸金这种小打小闹的活。古时大墓机关重重,各个时期各个地域都不一样,有些机关简直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如果不是特别擅长于机关消息,往往是有命进去没命出来。
  鬼精的特长也在于一双手,他的手感十分敏锐。他自己曾经跟我们吹牛:把手指放在桌面上,能感觉到屋子外面的蚂蚁走路。什么东西只要他碰过,就能记住,而且还能照着样子仿造出来,这一点和老改对了脾气,他俩成了宿舍里最好的朋友。
  当然鬼精不是个盗墓贼,那已经是他爷爷辈的事了。鬼精十八岁那年就顶替他父亲到工厂里工作,没几年就取得了八级钳工的职称。大家要知道,技术工人种类,像电工、木工、车工最高只有六级,唯有钳工是八级,因为钳工操作技巧要求非常高。我曾经看过钳工高手的表演,比如在手表上放一张白纸,一大锤下去,把白纸带起来,表蒙不碎!还有眼测配钥匙,只看一眼,不用卡尺,用锉刀锉出一把一模一样的钥匙来!这些对于鬼精都是小意思。
  鬼精如果老老实实做个钳工也就罢了,可是他有一个坏习惯——开锁!什么锁难开他想开什么锁,据他所说他就没碰着打不开的锁。而且他开锁也不用什么专用工具,就地取材,拣着什么用什么,就能轻松打开一把别人打不开的锁。这么说鬼精应该算是一位神偷了,可是他并不是小偷,只是有这个爱好而已。因为这个爱好他进了很多次局子,还成了他们那个小县城的名人。正因为如此,他被推荐到这里,来这里之前,是从派出所接出来的。
  偷车训练的时候,鬼精没有用教官给的工具,用了一根曲别针掰直之后,就把现场做教学样本的所有车门都打开了,教官告诉他不用参加这个训练了。鬼精名子叫桂金,特长又这么古怪,所以外号叫“鬼精”。
  ……
  蒙眼装卸枪支的测试中老改与鬼精的成绩都不错,我一般,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我们组的小小成绩居然也很好,成绩最差的是赶匠。其实我们还有不少别的科目是蒙着眼睛训练的。比如说在一个大房间里,给你一个拍子,在蒙着眼睛的情况下,让你击打各处飞来的小球。我不清楚这项训练是在训练什么能力,据教官说这是在测试每一个人的直觉反应。
  为什么要蒙着眼睛?因为眼睛是人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人所接触的外界信息有百分之七十都来自于视觉。对视觉的依赖往往会影响其它方面生理功能的发挥,同时在特殊情况下也容易产生判断上的误导。显然有很多训练是针对在各种情况下综合判断的准确性。
  当我接触“闭眼击球”训练时,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能用神识感知到身体周围的很多种波动。这和我曾经第一次进入“灵丹”境界后身心与外物感应的状态非常相似。因此我这项测试的成绩很好,几乎没有小球能打到我身上。我没怎么用拍子去挡,微一闪身就躲过去了。但令我吃惊的是,我并不是这项训练成绩最好的,有好几个人成绩跟我一样优秀,但他们看上去明显不是修行人,只是普通人。如此说来,有很多异于常人的能力,未必就是要从道法中修行,现在我接受的这种训练就很特殊也很直接,世间万物有相通之处。达到一个目地,进入一种状态,有很多种方法,而且可以互相作为印证。
  ……
  开车之前先学偷车,而且要在最短时间内搞到一辆车。这大概和执行特殊任务有关,因为你在需要用车的时候不可能总是有车。最简单的撬车锁,就是用一根探条沿着车窗玻璃下面那条逢伸进去,拨一下就可以了,这和香港警匪片中的镜头一模一样。当然还有各种复杂的车锁,技巧不一。
  我对开锁不是很擅长,勉强及格而已。教官对我说,其实我的特点没必要这么麻烦,一拳就把车窗玻璃打碎了,直接进去拆线点火就是了。但如此一来就不是偷而成了抢。这项训练老改的成绩很好,但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我们组的鬼精。鬼精和老改的特长类似,也对一切机械构造有一种神奇的天赋。他的登记特长很古怪,是个接近古典的名词“机关”。
  鬼精的故事:
  我们都怀疑鬼精的特长和家族遗传有关,因为据说他家祖上是盗墓世家。真正的盗墓高手,干的可不是倒斗摸金这种小打小闹的活。古时大墓机关重重,各个时期各个地域都不一样,有些机关简直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如果不是特别擅长于机关消息,往往是有命进去没命出来。
  鬼精的特长也在于一双手,他的手感十分敏锐。他自己曾经跟我们吹牛:把手指放在桌面上,能感觉到屋子外面的蚂蚁走路。什么东西只要他碰过,就能记住,而且还能照着样子仿造出来,这一点和老改对了脾气,他俩成了宿舍里最好的朋友。
  当然鬼精不是个盗墓贼,那已经是他爷爷辈的事了。鬼精十八岁那年就顶替他父亲到工厂里工作,没几年就取得了八级钳工的职称。大家要知道,技术工人种类,像电工、木工、车工最高只有六级,唯有钳工是八级,因为钳工操作技巧要求非常高。我曾经看过钳工高手的表演,比如在手表上放一张白纸,一大锤下去,把白纸带起来,表蒙不碎!还有眼测配钥匙,只看一眼,不用卡尺,用锉刀锉出一把一模一样的钥匙来!这些对于鬼精都是小意思。
  鬼精如果老老实实做个钳工也就罢了,可是他有一个坏习惯——开锁!什么锁难开他想开什么锁,据他所说他就没碰着打不开的锁。而且他开锁也不用什么专用工具,就地取材,拣着什么用什么,就能轻松打开一把别人打不开的锁。这么说鬼精应该算是一位神偷了,可是他并不是小偷,只是有这个爱好而已。因为这个爱好他进了很多次局子,还成了他们那个小县城的名人。正因为如此,他被推荐到这里,来这里之前,是从派出所接出来的。
  偷车训练的时候,鬼精没有用教官给的工具,用了一根曲别针掰直之后,就把现场做教学样本的所有车门都打开了,教官告诉他不用参加这个训练了。鬼精名子叫桂金,特长又这么古怪,所以外号叫“鬼精”。
  ……
  蒙眼装卸枪支的测试中老改与鬼精的成绩都不错,我一般,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我们组的小小成绩居然也很好,成绩最差的是赶匠。其实我们还有不少别的科目是蒙着眼睛训练的。比如说在一个大房间里,给你一个拍子,在蒙着眼睛的情况下,让你击打各处飞来的小球。我不清楚这项训练是在训练什么能力,据教官说这是在测试每一个人的直觉反应。
  为什么要蒙着眼睛?因为眼睛是人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人所接触的外界信息有百分之七十都来自于视觉。对视觉的依赖往往会影响其它方面生理功能的发挥,同时在特殊情况下也容易产生判断上的误导。显然有很多训练是针对在各种情况下综合判断的准确性。
  当我接触“闭眼击球”训练时,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能用神识感知到身体周围的很多种波动。这和我曾经第一次进入“灵丹”境界后身心与外物感应的状态非常相似。因此我这项测试的成绩很好,几乎没有小球能打到我身上。我没怎么用拍子去挡,微一闪身就躲过去了。但令我吃惊的是,我并不是这项训练成绩最好的,有好几个人成绩跟我一样优秀,但他们看上去明显不是修行人,只是普通人。如此说来,有很多异于常人的能力,未必就是要从道法中修行,现在我接受的这种训练就很特殊也很直接,世间万物有相通之处。达到一个目地,进入一种状态,有很多种方法,而且可以互相作为印证。
  ……
  参加训练营已经有一个星期了。在这段时间,除了平时的训练,我仍然坚持每夜的打坐修行。前文已经说过,一个屋子里六个人,有三个人夜里打坐。小小的时间最短,坐一个小时左右也就躺下睡了,赶匠的时间最长,他几乎是彻夜长坐不卧。这里每个人都是异于常人,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灵丹”境界已成,“内息之法”在静坐中已然如常。四门十二重楼第二门中三重境界讲究一体相承,接下来就要修炼“还转”的境界。丹道修行到了“还转”的境界,就不仅仅是静坐的功夫,它有两套分别的心法与口诀。
  先说静坐行功的心法。前文说到四门十二重楼每一门中的境界与前一门中类似而巧妙不同。还转功夫也讲究运转周天,而且路线与我曾经修炼的“火候炉鼎小周天”。基本一致。那么不同在哪里呢?
  “火候炉鼎小周天”讲究的是意守丹田,一阳生发动,真气自尾闾沿督而上。在这里,是由人的意念来发动。也就是说“我”在静坐中以意守窍,炼精化气。但是在“还转”境界中,并不存在一个“我”的意念。元神与元气相抱,就在“灵丹”中出现。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不需要你去意守丹田,因为识神退去后出现的纯净的“我”,就于灵丹一体。如果说周天功夫刚开始的时候是意气运行的话,那么到最后“还转”的境界,所有的意识已经凝聚到身体之内,元神自在行周天。
  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理解这种境界,用语言也很难描述出来。勉强的说,就是我已经离开了身体但又不是离开了身体,而是退到了自己体内,我的身体就成了一个天地,有能量的意识按照周天路线在体内运行。灵丹走到什么位置,没有意念引导,而是“我”就在这个位置。这门功夫中最困难的地方叫“上天梯”。讲究的是灵丹自脊柱节节而上,升到颅内泥丸宫中,让纯净的神识回到它的发源之地。
  “上天梯”的功夫凶险异常,没有同门或师长护法很容易出问题,因为此时元神不能有散失。但幸运的是,我早在修炼火候炉鼎时,云飞教过我九节佛风,我无意中过了上天梯这一关,虽然后来有了“耳边雷”的困扰,还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但总算因祸得福。所以风君子才放心的把还转的心法告诉我,让我自己去修炼。
  说到这里,我建议大家做个很有意思的实验;闭上眼睛随便思考一件事情,然后感觉一下,自己的思维是从身体的哪个部位发出来的?从解剖学上来讲当然是大脑,从体位感觉上来讲你也会觉得自己的思维活动出现在颅内泥丸宫中。很多人搞不清楚“上丹田”在什么位置?闭上眼睛想一个事情就知道了——你的身体哪个部位在想这个问题?
  如果你发现你的思维活动、意识感受不是出现在大脑中,而是在身体中某一条线路上运转,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还转”时的体会。上天梯之后,元神回归泥丸宫,回到了意识的发源之地。此时显现的元神与静坐中退位的识神相重合,最终还原出一个纯净状态中的自我。“我”又回到了“身体”,但此时的“我”经历了一次境界的升华。这就是丹道中的“还转”。之所以说它凶险,那是你有可能“回不去”,进入一种“静锢”中,这时候需要别人安全的把你从这种极静状态中“唤醒”。
  有的门派将之称为“九转金丹”。从字面上很难理解,金丹九转究竟在转什么?其实转的就是这个。九转指的是反复洗炼,让一个先天的“我”渐渐清晰,逐渐与后天的我重合。这是后天反先天的过程,也是修炼丹道的人追求“长生”最重要的步骤。
  ……
  这一天夜里,我终于完成了上天梯的功夫,体会到还转的境界。第二天我起的很早,走到院子里做了一个深呼吸,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的清晰起来,不是眼睛看上去清晰,而是自己神识中的感应。我感觉到了自己发生的变化——当一个清晰的“自我”被剥离显现出来之后,你才能清晰的感受到与“我”对应的“外物”。
  院墙的一角有一块青色的小石子。看见这块小石子,我突然想起很久以前风君子给我做的一个示范:他曾经用手指一指路边的一块石子,石子就蹦起来跳到他的手中,当时他告诉我这是道法“御物”的法术,我觉得神奇无比。可是现在,我突然自己也有了这种感觉。
  我伸手指向那块小石子,心念动处,我与那块没有生命的石头之间突然有了某种感应,我觉得我可以用神识去控制它。我轻轻一招手,那块石子在地上滚了两下,腾空跳了起来,直飞向我的手中……
  这是风君子曾经演示给我看的法术,他没有教过我,但是我到了还转境界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了!正在我高兴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块石子在半空中停住了!
  你可能看见一只鸟在天上飞,但这只鸟不可能是停在那里的!你可能看见一辆直升机悬停在空中,但直升机是因为螺旋桨转动吹起的气流。我想很少有人看见一枚石子停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