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岛上的主要建筑是酒店,为了使旅游区融入岛上的自然风光之中,建筑工程特别采用“米南加保”式的建筑。米南加保是印尼南苏门答腊少数民族名称,其建筑特色是几何形的燕尾和雕花的斗拱,并以棕色为主体色彩,这些特色在仿渔夫们用膳方式的“渔夫餐厅”建筑设计中尤为突出。 
  到潮满岛旅游,登山饱览海景是一大特色,为使上山者方便,有一条轨道式电缆车上下穿行。徒步旅游有两条路线,一条是“登山探险”,一条是“丛林探险”,还可乘快艇绕岛一周做环岛之行。 
  潮满岛最吸引人的是五彩缤纷的热带鱼海底世界,除本岛之外,最好的海底世界是西北方的小离岛“珊瑚岛”。那里有洁白的珊瑚海滩,挺拔翠绿的椰树,清澈见底的海水,游人站在水中,热带鱼就穿梭于双脚之间,碰撞人的身体。潮满岛的热带鱼海底世界是其被列为世界十大美丽岛屿之一的主要原因。                                 
圣淘沙   
    圣淘沙是新加坡本岛以外的第三大岛,位于新加坡岛以南半公里,当岌巴港南岸,北临新加坡市区。此岛旧名“绝后岛”,东西长4 公里,最宽的地方为1。6 公里,面积3。47 平方公里。于1972 年被辟为重点游览区。 
  圣淘沙意为“宁静的小岛”,以前是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岛,海盗将它作为埋葬死人的坟场,因此曾被称为“死人的脊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里成了英国海军的基地。英军撤离后,新加坡政府逐渐把它开发成一个旅游胜地,每年都有上百万人到岛上参观游览。 
  全岛游览区分两大部分:水上,利用一个小海湾筑堤,构成了一个长1。2公里,宽137 米的人工湖,湖中有游泳场和各种水上设施;陆地上,建有很多专业博物馆和各种娱乐场所。其中有珊瑚馆、蜡像馆、海事展览馆和日军投降纪念馆等。岛的西端有一座建于1880 年的古堡,叫西洛索堡,占地面积4 公顷,堡内保存着5 世纪的古炮。离古堡不远处是海事展览馆,由“新加坡港”、“早期船舶”和“渔业”三个馆组成,里面陈列着有关新加坡港务局的概况,有皮艇、独木舟到木板船的船只演变过程,还有早期战舰的模型和各种捕鱼的工具等。 
  珊瑚馆建在海边,占地面积1。2 公顷。附近有一座高18。3 米的圆柱形珊瑚塔,珊瑚馆就在塔下。馆内有4 个水池,里面养着各种美丽的活珊瑚、海星、海绵、海葵、海胆、海参、七彩海底热带鱼等水生动物。馆内还收藏来自太平洋沿岸国家的各种颜色、形状奇特的珊瑚珍品。 
  蜡像馆里陈列着历史上对新加坡有过贡献的先驱人物的蜡像,还塑造了9 个有名的历史场景,再现了从14 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新加坡的风貌。日军投降纪念馆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馆内展出二战中日本在新加坡市政府签署投降协定的情景,其模拟蜡塑人像的形态十分逼真。圣淘沙艺术中心收集了300 多幅油画、水彩画和中国画,还有书法、陶瓷器、雕塑和木刻等艺术品,有画家当场为游人画像。 
  岛上建有旱冰场、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等娱乐场所,旱冰场的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东南亚最大的旱冰场之一。岛上有缆车和汽艇直通新加坡本岛。 
  圣淘沙阳光灿烂,风光秀丽,银色的海滩、翠绿的树林,美丽的鲜花把这个小岛点缀得格外诱人,有人称它为《圣经》中描绘的“伊甸园”。                                 
裕华园   
    裕华园坐落在新加坡裕廊工业镇上,是一座以中国宋朝盛行的庭院特点与北京颐和园造型相结合设计建造的公园,充分表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所以也有人叫它中国花园,是新加坡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裕华园由名建筑师虞日镇设计,1971 年初动工兴建,占地13。5 公顷。 
  全园有30 多个景观,除正门进口的裕华园,还有白虹桥、乾坤清气、披云阁、延月楼、卧虎岗、虎啸、一空依傍、漱珠桥、白石鸣泉、鱼乐院、晓春庭、邀月舫、云台揽胜、潇湘清景、榕阳半亩、玩月等诸景,园内还有4 个人工筑造的岛屿。 
  鱼乐院恰似苏州精美的园林,亭台楼榭,布置的错落有致。院中有清水池,池内放养着金鱼。水中有一座双塔,是仿台湾光复后在高雄左营盖起来的春秋阁而建的。鱼乐院两旁是挹翠苑和晓春庭,这里红墙绿瓦、乱石假山、小桥流水,环境幽静清雅。挹翠园的门是拱形,门上面墙上有“挹翠园”三个字。 
  柳絮荷风是一座湖的名字,湖水清澈碧绿,湖中荷花盛开,岸边垂柳青青,景色秀丽怡人。湖岸左侧是邀月舫,形状和颐和园的石舫相似,用台湾的云石建成。从这里隔着烟波宛转的湖水,可以看到以绿树为背景的五座水中亭。水面上清晰地映现出金色琉璃瓦的亭顶以及朱红柱子的垂影。 
  裕华园中的白虹桥长66 米,共13 孔,是仿照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建造的,因形状象彩虹而得名。园中有一座高145 英尺、六角形7 层的宝塔,景名为入云宝塔。莲沼凝香池中巨石排列,景观别具一格。 
  裕华园的石径两旁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晓春亭、涵碧轩、卧虎岗、入云宝塔等,随处可见富于中华民族特色的宫灯,陶制桌凳,石狮和盆栽。这里的建筑群汇集了中国古老园林的精萃,显示出海外华人对中国悠久文化与传统建筑艺术的怀念。                                 
裕廊鸟类公园   
    裕廊鸟类公园位于新加坡西部裕廊镇的山坡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公园,于1971 年正式开放。公园的整个布局与自然美浑然一体,是建设鸟类公园中的一大创举。它利用了风景秀丽、环境别致的山谷,占地面积有20。2公顷。 
  裕廊鸟类公园世界著名,在95 个鸟舍、6 个池塘和10 个可以随意飞翔栖息的围场内,饲养着来自热带和寒带、沼泽和沙漠、海洋和深山的8000多只、360 多种的不同鸟禽。有招人喜欢的火烈鸟,雄健的鹰,有威武雄壮的秃鹫,五颜六色的金刚鹦鹉,有南极企鹅和北极企鹅,新几内亚的极乐鸟,食蛇鸟,有鹈鹕、大雁、鸳鸯、天鹅、朱鹭、西班牙红鹤、欧洲黑鹤、澳大利亚鹋,还有大至非洲的鸵鸟和小到加勒比的七彩蜂鸟,以及其他各种形体奇特的鸟禽。 
  这个鸟类公园的独特之处是,利用一条山涧和两边山坡的天然环境构筑而成的。从涧底到山顶,约有100 多米高,两山之巅铆上钢绳,然后铺上铁丝网。山涧下游也拉起一扇网墙,只有入口的大门洞开着。公园入口是鹦鹉区,游人入园后首先受到长尾鹦鹉的欢迎,这种鹦鹉眼圈羽毛呈深蓝、鲜绿色和火红色。因新加坡人说好几种语言,这些鹦鹉也受到多种语言的影响和训练,用各种声音发出悦耳的叫声。 
  整个公园布局美观雅致,意趣盎然。公园设计者和鸟类专家按鸟的种类和生活习惯,建造了100 多个不同的鸟类居住所。这些居住所散布在园内各处,有的邻近湖畔,有的背靠山壁,有的盘踞山腰,还有为企鹅安装冷冻设施的专门鸟舍。公园里有经过挖掘和修整了的池塘、湖泊、河流和岛屿,以适应黑天鹅、白天鹅、鸳鸯等水鸟的生活。园内的柏油小路四通八达,可徒步欣赏,也可乘车欣赏,环公园建有一圈无轨小火车道。 
  公园里有一只世界上最大的铁丝网鸟笼,笼内有茂密的森林,如茵的绿草,四季盛开的鲜花,缓缓细流的小溪,凌空的跨河横桥……这个大鸟笼建在两山中间,里面生活着60 多种几千只鸟。成群的仙鹤在瀑布下淋浴戏水,鸳鸯在水中游来游去。与小鸟笼相比,这里的鸟生活无所忧虑、自由自在,而且毫不畏惧游人。 
  这个鸟类公园里还建有夜行鸟舍,白昼被人工控制成夜晚,只有昏暗的红灯光,这里有夜莺、猫头鹰、新西兰的鹬鸵等十几种夜鸟,游人们可以让猫头鹰站在肩上或手上照相,可以观赏到各种夜行性鸟类的活动。 
  裕廊鸟类公园的规模、占地面积以及其精巧的设计都居世界之首,所以有人称它是全球的“活鸟标本所”。                                 
天福宫   
    天福宫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庙宇之一,坐落在直落亚逸街,华人称这里为源顺街。在新加坡有许多华人建造的寺庙,有些还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福宫就是其中的一座。 
  天福宫始建于1839 年,历时3 年才建成。它规模宏大,不仅建筑风格酷似中国的寺庙,琉璃瓦飞檐上装饰着龙的图案,而且建庙用的花岗石柱、木祭台等建筑材料都是从中国福建运去的,就连庙里供奉的神像也是1840 年从中国运去的。 
  天福宫正殿奉祀的主神是身穿红袍的庇护航海之神“天妃”。一般华人称“天妃”为“天后圣母”,中国闽南人则爱拜称她为“妈祖”,所以,天福宫又称“妈祖宫”。新加坡华人都非常崇祀天妃,19 世纪初叶,中国沿海许多人冒险“过番”谋生,他们乘坐帆船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时,心中祀求天妃保护,认为天妃的保佑非常灵验,就心造了“天妃”的偶像,而且想像她是身穿红袍的神灵。在1840 年4 月,天福宫还没有完全建成时,新加坡华人便耗巨资,举行了一次盛况空前的迎神会,迎接“天妃”从中国驾临新加坡。 
  在天福宫殿堂里放有几块石碑,上面镌刻当年捐款建庙者的姓名或船只的宝号以及捐献的款数。 
  在天福宫的建筑物上悬挂着中国名人题写的匾额,如悬挂在正殿最高处的一块,上面题写着“波靖南溟”四个大字,系出自清光绪皇帝的手笔,字框周围是龙的浮雕,庄严肃穆。还有一块题为“显彻幽明”四字的匾额,是清政府派驻新加坡的第三任领事左秉隆奉献的。这两块匾额使天福宫身价百倍。 
  天福宫与其它庙宇不同的是,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的后殿里,不但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塑像,也供奉着高1 米的孔子坐像,两像遥遥相对,而且孔子像左右是观世音和弥勒佛,前面则是刘备、关羽、张飞的立像。孔子像上方一条红布贴着“孔子先师”四个金字,案上香烟缭绕。 
  如今,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早已取代了当年的帆船,但是,每当有人出远门,仍有很多善男信女们到天福宫向神灵许愿,祈求旅途平平安安。                                 
晚晴园   
    晚晴园坐落在新加坡大人路,占地1800 多平方米,已有百年的历史,是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先生在南洋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现在是新加坡的游览胜地之一。 
  园内是一座红色尖顶的两层楼房,正面呈“凸”字形,三面筑着围墙,门窗都呈拱形,房檐饰以木制廊花,水槽沿墙柱而下,是19 世纪末期海外华人的典型别墅。有“晚晴园”三个苍劲大字的横匾挂在大门的门楣上,大字下面写着“孙逸仙别墅”的英文字佯。楼的底层正面是宽敞的大厅,后被辟为展览室,展出孙中山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图片和珍贵资料,其中有孙中山的亲笔函件、同盟会新加坡分会会员的合影、孙中山在晚晴园卧榻照片、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新加坡时死难侨胞的遗物等,还有宋庆龄女士晚年从北京寄赠的孙中山手书的“遗嘱”影印件。楼上被辟作图书馆,陈列中国大陆、港台出版的数以千计的史籍、杂志,供人阅览。 
  这座古老的建筑早期名为“阴珍庐”,原为一位粤籍侨商所建的金屋藏娇处,后来被富商张永福买下,供老母安享晚年,主人借唐诗“人间重晚晴” 
  的名句,将其改名为“晚晴园”。从1900 年到1911 年,孙中山为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先后8 次到新加坡进行活动,组织同盟会南洋分会,因张永福是分会的副主席,便将晚晴园借给孙中山榻居,并作为集会活动的场所。 
  辛亥革命之后,晚晴园的主人因生意失败逐渐衰落,房屋易主,庭院荒芜。 
  1937 年,原同盟会会员李光前等6 侨胞集资将它买回,献给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并由当时的南京政府拨款修葺成昔日的样子,同时向海外侨胞搜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文物、资料。1942 年,日军侵占新加坡,晚晴园被充作宪兵部,许多文物遭到毁坏。1964 年,侨商李光前提议将晚晴园作为纪念馆,并于1966 年孙中山诞辰100 周年之际再次整修建筑物,充实文物,同时改名为“孙逸仙别墅”。 
  别墅前面是芳草萋萋的宽阔庭院,庭院的石墩上为一尊孙中山身着唐装的铜铸坐像,是1966 年整修晚晴园时增置的。坐像的基座两层,基座上的孙中山双手轻按膝前展开的蓝图,目光炯炯有神。坐像背后两侧各植一株青松,四周繁花环抱。上层基座正面镶嵌着一面黑色闪亮的大理石,镌刻着晚晴园的历史沿革。整座庭院的布局十分匀称、庄严,一派恬静、幽雅气氛。                                 
虎豹别墅   
    虎豹别墅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公园式别墅,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中国风格的大型游乐园地,它位于新加坡风景优美的巴西班让,是新加坡著名的三大旅游胜地之一,每年都吸引上百万国内外游人来此旅游观光。 
  虎豹别墅是由著名的华侨巨商胡文虎、胡文豹兄弟斥资兴建,始建于1929 年,取兄弟二人姓名末尾之字而得名。由于胡氏弟兄以发明“万金油” 
  起家,所以这座别墅又有“万金油花园”的美称。 
  虎豹别墅的设计独出新材,别具一格,它的特色是把中国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和建筑、雕塑艺术熔于一炉,有着浓厚的中国色彩和情调。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的人物群雕塑和景物雕塑,有《封神榜》、《西游记》、《白蛇传》等著名中国神话故事的人物和场景。象猪八戒西天取经途中陷入盘丝洞中,被许多美女引诱的一幕,造型生动滑稽,活灵活现。在“天堂”、“地狱”里,那些生前为非作歹的恶人一个个诚惶诚恐地听从阎王的发落并被押在地狱中受刑的雕刻栩栩如生,有血有肉;也有以劳动人民生活为题材的雕像,如取材于《二十四孝》故事中的《玉祥卧冰求鲤》等;还有大量的中国古代名人塑像,如一代先师孔子及一代名医李时珍等名人群塑,形象逼真,塑工精细。 
  在60 年代以后,胡氏家族在不断扩展虎豹花园的同时,又增添了世界许多国家的人物风情雕塑。在“泰国一角”里,有典型的泰国亭阁和原野风光;“澳洲一角”里,塑造了澳洲特产珍禽异兽,如袋鼠、树熊、黑天鹅等:“日本一角”里,以富士山为背景,有日本相扑手在角斗。此外,还有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新西兰等国的风物,整个公园显得奥妙神奇,游人置身其间,莫不流连驻足。 
  新加坡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批文物,于1985 年征得胡氏家族的同意,接管了这座别墅公园,并把花园面积扩大到3。2 公顷,除保留原名和原有的全部雕塑外,还配置了最先进的科技设备,使原来静态的场景,成为动态的有声有色的景观,游人在欣赏雕塑艺术的同时,可以领略到最美好的声光和动态效果。 
  虎豹别墅公园在扩建时还增添了“东方神圣”、“西游之路”、“锦绣中国”、“盘古开天地”、“东方木偶戏”、“中国民间故事”、“凌空飞泉”及“新加坡之歌”等景观,使这里成为弘扬东方文化的旅游胜地,特别是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新加坡植物园   
    新加坡植物园位于新加坡市东陵区荷兰路附近,是世界闻名的热带植物园之一。它建于1859 年,因为是英国莱佛士创办的,所以当地人称它为“红毛花园”。 
  新加坡植物园占地32 公顷,以研究和收集热带植物、园艺花卉而著称。 
  园内有两万多种亚热带、热带的奇异花卉和珍贵的树木,可分为热带、亚热带常绿乔木、灌木类、蔓藤类、棕榈类、竹类、园艺花卉、水生植物、沼生植物、寄生植物和沙漠植物等几大类。植物园的布局除了枝干高大的热带常绿植物零星散植以外,其它的植物都是把同属植物集中在一个区内栽植,每种植物都插一个金属制的牌子,上面用拉丁文和英文写着用途和产地等,使游人一目了然。 
  植物园内有一处用绿篱装饰的矩形花园,园内有一个圆形的日规,四周有喷水池围绕着,北面斜坡草地用不同颜色的观叶植物装扮成一个能计时的大钟,别致新颖。植物园内还有一片天然林区,面积约4 公顷,专门收集东南亚的各种经济植物,林中有松鼠、大蜥蝎等小动物。园内的两个人工湖里,放养着天鹅、水鸭等,供游人观赏。 
  新加坡植物园主要从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