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所指为缩影,并非公园是小型。 
  公园是苏哈托总统夫人于1971 年提议建造的。1972 年7 月正式动工兴建,1975 年4 月20 日落成。公园开放后,受到国内外游客的欢迎,很快成为印尼的名胜和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整座公园占地120 公顷,入口处是一个巨大的火炬纪念碑,上边写着“潘查希拉”几个字,这是印尼建国的五项原则,称为建国五基,即信仰上帝、人道主义、民族主义、民主和生活公平,简称为“潘查希拉”。纪念碑后面,便是巨大的印尼群岛的地形模型,这个模型使游人对印尼国土一览无余,哪里是海,哪里是陆地,清清楚楚,岛上的城市、河流、铁路、山脉等,形象逼真。 
  在缩影公园内,印尼全国27 个省的地势景观,风格各异的建筑都照原样兴建。在这里可以欣赏苏门答腊的热带风光,看到肃穆幽雅的白色寺庙和中爪哇岛上世界闻名的婆罗浮屠的小佛塔,也可以漫游伊里安查亚岛上的“热带原始森林”,看到古老陈旧的独木小舟,用树干搭成的高层茅草棚以及椰树丛中金碧辉煌的宫殿等。公园内的大部分建筑和人物都用泥塑而成,可谓集印尼泥塑艺术之大成。每座房屋、院落,每处森林、草场之中,都有人物、鸟兽的塑像,大小比例与真的一样。形形色色,栩栩如生。 
  园内按27 个省的实际地理位置,修建了具有各地民族特色、形状各异的传统房屋,屋内设展览室,展出工艺品、传统服装和乐器,除出售各地土特产品外,还按时向游人表演少数民族歌舞。园内共有40 多个旅游景点,包括三层楼的印尼博物馆、仙人掌花园、茉莉花花园、兰花花园、生草药园、科莫多大蜥蝎博物馆、赤道鸟类公园、手工艺与艺术村等,还建有印尼五大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基督教与天主教)祈祷场所。在公园大门的一侧,建有一座外形像金色蜗牛的电影院,人称金蜗牛特大宽银幕电影院,占地600 平方米,有800 个座,专门放映介绍印尼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的纪录片。 
  缩影公园里绿树成荫,花草茂盛,雕塑成群,在武艺博物馆中央的露天剧场上,矗立着印尼历史上20 多位民族英雄的铜像,他们是印尼人民以鲜血和生命献身于祖国的象征。                                 
茂物植物园   
    茂物,又名博果尔,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西部,北距雅加达约56公里。坐落在茂物市区的茂物植物园,是世界上著名的、也是最大的热带植物园。 
  茂物植物园建于1817 年,建在格德山麓和山腰上,面积约100 公顷,包括池沼、庭园、小丘等,芝利翁河蜿蜒于园内,流往雅加达。植物园的入口两旁各有一尊象头神雕像,它是印度教所信奉的“智慧之神”,表示园里许多问题需要用智慧去探索。园内划分为莲花池、棕榈属、蔓生植物、竹林、藤类、兰花科、仙人掌科、羊齿类等种植区,种植着从印尼各地和世界各地引进的1 万多种树木,有4000 多属科,还有50 多万种植物标本。印度尼西亚全国植物研究所就设在这里。这个植物研究所也称特鲁柏化验所,于1884年建立,世界闻名,可供世界各地的热带植物学家到此研究。所内有一块大理石的碑,碑上刻着近200 名世界植物学家的姓名,还有化验所创始人特鲁柏的雕像。 
  茂物植物园的布局十分考究,园内有一条十几米宽的林荫大道,两旁千姿百态的树木沿着自然形成的山坡缓缓伸展开去。1 万多种植物上都挂着一块小牌子,上面用拉丁文注出它的学名和产地,同时也将当地名称写在上面。 
  高大挺拔、参天入云的白橄榄树上面蔓生着许多寄生植物,绿荫蔽日;奇特的板根植物根露在地面上,就象几块巨大的三角尺板支架着一棵数十米高的大树,有的板根露出地面十几米高,厚薄均匀,光滑如板;有的大树又粗又壮,要四、五个人才能合抱;有的槟榔树直径只有十几公分,上下一样粗,没有枝枝杈杈,高达四、五十米,就象一把大伞,随风摆动。这里还种着世界稀有的加里曼丹和巨港的铁木树,铁木呈乌黑色,质地坚硬,是一种优良的建筑材料。 
  植物园内不仅古木参天,葱葱郁郁,奇花异草的种类也很多。栽培的兰花就有五、六百个品种,著名的“兰花皇后”(又名“甘蔗兰”)茎高3 到5 米,每株可开七、八十朵花,花朵直径达15 厘米,花色黄中带淡青,有棕色斑点,香气很浓,唯印尼独产。还有一种花也是印尼始有,人称“尸骸花”,1 米多高,每3 年开一次花,形状丑陋,傍晚时发出一股尸臭味,故而得名。 
  园内莲花池中的王莲,原产南美亚马孙河,叶子的直径有的可达2。5 米,可以负重40 到70 公斤。碧绿的莲叶就像一张张圆桌面紧贴在水面。 
  茂物植物园里还建有莱佛士夫人纪念亭和曾在园里工作36 年的前园长德斯曼纪念碑等。                                 
三宝庙   
    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北岸,有一个滨海傍山的古老名港三宝垄市,三宝庙就坐落在这个城市的西部约10 公里处,是一座与当地其它寺庙风格迥异的中国式古庙。这座古庙是500 多年前中国和印尼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 
  1405 年,中国明代杰出的航海家三保太监郑和奉旨率船队出使“西洋”,曾经到过三宝垄,他用带去的瓷器、丝绸、金银和铜铁器换取当地特产,与印度尼西亚人民开展和平贸易,进行友好交往。后来,广大华侨以及当地人民为了纪念郑和,在相传当年他率领船员登岸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名为三宝庙的庙宇。 
  三宝庙建在望安山(狮头山)山麓,背山面海,富丽堂皇,建筑风格独特。古色古香的高大庙门庄严肃穆,美观大方,庙门正上方镶嵌着“三宝圣祠”的石匾。大门两旁伫立着两只石狮子和两个石雕古装中国人像,庙门檐面铺盖着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大门上的对联立意含蓄,书法清秀。上联是“滇人明史风来世”,下联是“井水洞山留去思”。 
  庙内庭院宽敞幽深,树木葱茏,典雅幽静。院中有福兴庙、船舡爷庙,还有古墓和郑和用过的巨锚和关刀。寺院内有一岩洞,取名“三宝洞”,不足10平方米,圆形,里面供奉着一尊三保太监的全身像。这里香烟缭绕,烛火长明,每逢阴历初一、十五,求签问卜、祈求保佑的香客更是络绎不绝。洞中的香案下有一口方形古井,叫做“三宝井”,水清见底,甘甜解渴。据说喝了三宝井的“圣水”,可以消灾纳福,所以游人至此,不但自己要喝上一碗,还要灌满一壶带回家去,送给家人或邻居好友共饮。 
  当地人为了纪念郑和这位和平通商的使者,把相传他抵达爪哇的日子(阴历六月十三)定为三保太监纪念日,每年这一天,各地的华侨、华裔常远道来三宝垄、三宝庙参加一年一度的纪念活动,并举行盛大的“庙会”,这种风俗一直沿袭到今天。                                 
三色湖   
    印度尼西亚被誉为“赤道上的一串翡翠”,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之一。 
  她不仅有迷人的热带风光,而且也有景色如画的旅游胜地,独特的三色湖就是闻名遐迩的名胜之一。 
  三色湖位于印尼努沙登加拉群岛的佛罗勒斯岛上的克利穆图火山山巅,距英德市60 公里。按水面颜色,三色湖分左湖、右湖、后湖3 个部分:左湖湖水艳红,右湖湖水碧绿,后湖湖水淡青。三色湖是由3 个火山湖组成的,它们彼此相邻,湖水艳红的左湖是最大的一个,直径约400 米,水深达60米。其它两湖的宽度也都在200 米左右。 
  据1982 年出版的《印尼大百科全书》记载,三色湖是由于很久以前克利穆图火山爆发而形成的。这3 个火山湖里的湖水,是因为含有不同的矿物质而颜色各异。呈艳红色的湖水中含有大量的铁矿物质,呈碧绿和淡青色的湖水中含有丰富的硫磺。每逢中午时分,三色湖湖面上常常笼罩着白茫茫的云雾,好像披上了白色的轻纱,显得非常美丽。可是到了下午湖面上经常乌云密布,遮住了日光,劲风把湖里的硫磺气味吹起,令人有不寒而栗之感,仿佛这里是另外一个世界。 
  三色湖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奇石矗立,林木葱茏,繁花争艳。不远处银白色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崖直泻而下,蜿蜒曲折的河流在深山幽谷里静静地流着,淙淙作响。站在山巅远眺,小河、密林、湖水尽收眼底,一座座灰色的茅屋,就象碧海上的点点渔帆。三色湖的岸边绿树成行,浅水处芦苇丛生,有成群的天鹅嬉游在其间。湖中水生植物繁茂,游鱼种类很多。 
  在三色湖周围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在克利穆图火山脚下,有一对青年恋人发誓要结成夫妻,但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他们来到充满神秘色彩的三色湖畔,投入到呈艳红色的湖水中,双双身亡。因此,现在当地居民每逢佳节都将丰盛的祭品投到湖里,祈求天神保佑那对青年恋人。 
  三色湖红、绿、青相邻,雾云景迥异的独特天然奇景,成为印尼著名旅游胜地。                                 
多巴湖   
    多巴湖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北部的马达高原,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驰名世界的高原湖泊,著名的旅游胜地。 
  多巴湖由断层形成,湖面呈长菱形,长87 公里,最宽处约26 公里,面积1300 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可达529 米。多巴湖原是古代火山口遗址,因年久积水而成湖,湖边断层崖壁高达600 米,崖壁下面是狭窄的平原。湖中央有一个长约7 公里,宽约2。5 公里的小岛,名叫沙摩西岛,这个小岛约占全湖面积的三分之一。岛上山峦起伏,仅四周沿湖处较为平坦。这里山中有水,水中有山,是一处绝妙的自然景观。岛上有亚齐王朝西达布塔尔的陵墓,大约建造于250 年前,用石块建成,高离地面,尸体直接放在石块之中。陵墓前有一棵粗大的“圣树”,树附近地面上有很多隆起的树根,树根上放置着木板,游人可以坐在这里听取介绍陵墓的历史及典故。陵墓的前面有西达布塔尔的石头像,后面是一位公主的头像。陵墓附近还有一些石像,是古代巴塔克人许愿求神的地方。 
  在沙摩西岛上建有巴塔克人的传统长屋,屋顶高大,两头翘起,形似牛角,这里的居民都相信水牛角可以避邪。岛上的安巴里塔村内有石桌、石椅和石刑具,原是巴塔克王和官员开会和审案的场所,犯罪的人在此受刑受诛。 
  岛上的锡马尼多村内有一个露天展览馆,收藏着西达乌鲁克王国时期的古物,还有国王的住宅“鲁马博洛”,房屋柱子上挂着的10 个水牛角,表示有10 代国王曾经在此居住和生活过。 
  在多巴湖的西北端有一个较为著名的瀑布,名为西比索比瀑布,落差300多米。瀑布的水从石洞里流出,注入湖中。这里湖光山色,银瀑飞涌,甚为壮观。 
  多巴湖周围环绕着许多火山,海拔在2000 米以上的有西巴亚活火山和森纳布活火山,山口时有轻烟喷出,白云缭绕,景色迷人。著名的避暑胜地马达山,海拔1400 米,山峰峻峭,树木葱茏。附近的佩玛丹。普尔巴村内,有建于200 多年前的西马伦甘王的宫殿长屋,整座建筑以树木和绳索造成,不用铁钉,进门处中央的木架上放着12 对牛角,每对牛角代表一个王朝。宫中有一间小屋为王的寝室,其余的大房屋,中间是走道,两旁高起约2 尺,是嫔妃们的住处,每个妃子有一块小地方,并有锅灶,是她进餐的处所。 
  多巴湖西北的东迎渔村,幽静美丽,人称“世外桃源”,村与湖湾相对的地方建有一座小公园,背山面水,崖影波光,清绝诱人。 
  因多巴湖所在的马达高原平均高度是1000 米,湖面海拔906 米,所以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凉爽,加上这里湖水如镜、奇峰环抱的景色以及不断兴建的各种旅游设施,多巴湖成为印尼这个终年夏日炎炎的热带国家所罕见的避暑旅游胜地。                                 
马都拉岛   
    马都拉岛位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东北部,全岛东西长约150 公里,南北宽45 公里,面积约5290 平方公里。岛中央峰峦叠翠,绵延不断,最高点海拔高度为471 米。 
  马都拉岛与爪哇岛之间有马都拉海峡与泗水海峡相隔,马都拉海峡最狭窄的地方只有三、四公里宽。岛上有一座被华侨通称漯水的城市,名叫双根纳,是古代马都拉王国的故都,今有故宫和王陵的遗址。相传19 世纪的马都拉苏丹诺多古苏摩曾聘请中国的木匠、荷兰的建筑师和阿拉伯的穆斯林到这里来大兴土木,门窗家具等木工活均由中国木匠制造,后来这些人都留在此地居住。又传三保太监郑和曾访问此地,他的随行人员也有人在此地留居,所以这里有很多华人。王陵在双根纳郊外的山腰上,名为“阿斯达。登吉”。 
  在南部海边有一个叫阿尔玛塔的地方,阿尔玛塔意为“泪水”,是马都拉王国的又一处王陵所在地。此处山麓有一汪清泉,四周景色清幽美丽,传说此泉是古代失去爱人的少女泪珠积聚而成,此处因此而得名。 
  马都拉州首府巴默卡山坐落在岛中央南部,市内有外型美观的清真寺和朴实肃穆的烈士纪念塔。在市南3 公里处的半山腰上,也有一处温泉,风景如画,幽美诱人。 
  在马都拉岛南部的格塔邦镇,有一瀑布,水正好倾泻在海边,附近海中又有一淡水泉,是地下河流的出口,游人海浴后,即可在淡水泉中冲洗。岛上还有一镇,名尼巴镇,镇外的小树林中有圣寺,香火旺盛。林中有许多猴子,被人称为“猴子国”。这里的猴子训练有素,如果游人将果品扔给它们,它们是不会拾取的。必须由看守人拾取,交给群猴,再由猴群中的猴王扔给群猴后,它们才去取食。林中有很多果树,猴群也从不乱摘。 
  马都拉岛上还有很多有特色的村镇。位于巴默卡山与双根纳之间的拉朗安镇,产天然“白砖”。这里的人们在地上挖洞,掘出地底下的“白砖”,锯断后搬出洞外。卡尔都鲁克村以出产精美的雕刻艺术品而闻名。岛上很多地方都盛产各种水果,处处飘香。                                 
奥玛尔·阿里·赛福丁清真寺   
    奥玛尔·阿里·赛福丁清真寺位于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中心,是文莱达鲁萨兰国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清真寺。此寺年代并不久远,始建于公元1958 年,是为纪念文莱前任苏丹奥玛尔。阿里。赛福丁而建造,并以他的名字作为寺名。 
  这座清真寺是世界上罕见的巨富的象征,是一座用金子、花岗石、雪花石、大理石、五彩水晶石组成的宗教建筑物。这些建筑材料来自世界上好几个国家,其中花岗石来自中国,大理石来自意大利,五彩水晶石来自英国。 
  这座清真寺的造型也极为奇特,寺基的大部分在湖水环绕之中,寺身高大巍峨,周围有群塔簇拥,使清真寺就像一艘文莱古代帝国的古舟飘浮于碧水之中。寺内的柱子是花岗石制作的,犹如一株株挺拔而立的树干,进入清真寺后,仿佛置身于高耸入云的花岗石森林之中。阳光下,巨大的圆形金顶和镂空乳白色尖塔,与寺周围清澈见底、水平如镜的湖水交相辉映,如同银海泛金,构成一幅极为美丽的天然画卷,美不胜收。塔内建有现代化的高速电梯,可以直达塔的顶部。游人可在塔顶饱览斯里巴加湾市旖旎的岛国风光。 
  奥玛尔·阿里·赛福丁清真寺还是一座集历代伊斯兰文明于一身的宗教建筑,既有倭玛亚王朝的印记,又有阿拔斯王朝的遗痕,还有蒙古人统治时代的传统特色,体现了多种文明融和的特点。这座清真寺不仅是文莱伊斯兰教建筑艺术的高峰,也是文莱最大的会礼场所,在该国的宗教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泰姬陵   
    泰姬陵坐落在印度古都亚格拉城郊的依亚穆纳河南岸,是17 世纪中叶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帝王沙贾汗为爱妻泰姬。玛哈尔修建的陵墓。 
  泰姬陵始建于1631 年,由来自土耳其、波斯、印度和欧洲国家的建筑大师和工匠参加建造的,耗资4000 万卢比,历时22 年方才建成。泰姬陵占地17 万平方米,长约576 米,宽约293 米,四周为红沙石围墙,墙上角楼耸立。 
  泰姬陵的底部是一座巨大的白色大理石正方形台基,高约7 米,每边长约100米。台基之上是泰姬的寝宫,寝宫亦呈正方形,每边长约60 米,寝宫连同台基高约7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