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世界上其他旅游胜地相比,戈雷岛没有绮丽的风光美景、灿烂的艺术名胜,它的出名,是来自这里保存的奴隶堡、炮台和一尊尊大炮所记载的非洲人民被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奴役、压榨的苦难历史。 
  在1815 年以前,这里一直是奴隶买卖的中心之一。据记载,从1536 年到1848 年共历时300 多年的血腥殖民掠夺,使非洲损失了达1 亿左右的青壮年人口;而从戈雷岛上奴隶堡运走的黑人奴隶就达两千万之多。几个世纪以来,戈雷岛成了欧洲列强从事“乌木”交易的角逐场。在15 世纪和16 世纪,小岛是葡萄牙船舶的锚地,随后又落入荷兰人之手(公元1617~1664 年);戈雷一词即来源于荷兰语的戈雷得(意为良好的锚地)。继荷兰之后,英、法两国为夺取这座要塞争夺了近百年。 
  戈雷岛上的奴隶堡是一座坚固的木石结构建筑物,楼上铺设着地板,阳光充足,是奴隶贩子们的住所;楼下是一间间奴隶囚室,每间只有五、六平方米,同时关押15 至20 名奴隶。这些奴隶被戴上手铐、脚镣,还被系上一个14 斤重的大铁球,以防他们逃跑。囚室阻暗、潮湿、肮脏、没有窗户,墙上仅有几个小洞眼,供奴隶贩子朝里观看。这些囚室分男室、女室和儿童室,一次屯集500~600 人。在奴隶堡的底层,有一条阴森森的通道,直通波涛汹涌的大西洋,成千上万的黑人奴隶就是从这里被押解上船运往美洲的。 
  戈雷岛遗址有其独特的价值,它反映了18 世界末的灿烂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野蛮的写照。岛上房屋传统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这一文明与野蛮交织的矛盾现象。为了更好地保护戈雷岛的历史文物,联合国1981年宣布它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塞内加尔的国家公园   
    尼奥科洛—科巴国家公园位于塞内加尔东南部,坐落在富塔贾隆高原北麓,面积80 多万公顷,是塞内加尔建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也是塞内加尔著名的旅游区之一。 
  这里处于热带雨林向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在1000 毫米以上,年均温在27℃左右,草原广袤、林大茂密,每当雨季来临,万木复苏,绿草如茵,百花争妍,动物云集。冈比亚河及其支流蜿蜒其间;形成深切的河谷、宽阔的河漫滩和宽广的河间盆地,即使在干季,仍然水草丰美。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公园成为野生动物的王国。成群结队的羚羊四处觅食,狮子、豹、野水牛、河马、猞猁等时有出没,鳄鱼、龟、巨蜥、蜥蜴等爬行动物到处可见;300 多种鸟类营巢林间,啁啾枝头。每当夏季来临,大象常从几内亚密林来此作客,近年来又发现黑猩猩,成为灵长类学者研究和旅游者猎奇的对象。 
  巴尔巴尼国家公园位于塞内加尔河口,坐落在沿岸狭长沙坝的南端,面积约2000 公顷。这里土质松软,是海龟繁殖的最佳场所。生活在这里的海龟家族中,以绿毛龟最为珍贵。由于遭到大肆捕杀,致使数量不断下降,已濒临灭绝境地。巴尔巴尼国家公园已肩负起保护绿毛龟的特殊使命。这个公园所在地咸淡水交汇,鱼类和浮游生物丰富,海鸥、灰鹭以及鹗等来自北欧的候鸟汇集在这里。在塞内加尔河右岸,各种鸟类整齐地排列在河岸上,就像武装的士兵在接受检阅,蔚为壮观。 
  马德莱岛国家公园包括马德莱岛及其附近暗礁,面积150 多公顷。马德莱岛位于塞内加尔佛得角半岛西海岸,距大陆约4 公里,与佛得角半岛东海岸的戈雷岛遥遥相对。 
  马德莱岛上栖息着许多鸟类,尤以鹲最为珍贵。鹲有着美丽的羽毛,是稀有鸟类之一,主要生活在佛得角群岛和中美洲等地,马德莱岛邻近佛得角半岛,附近海域鱼类丰富,是鹲的主食。此外,岛上还有白乌鸦、黑鸢、游隼、鲣鸟以及大量的海鸥,都受到很好的保护。马德莱岛国家公园保存有史前遗址,考古学家在岛上发现的两座残存的史前遗址和许多陶器碎片,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马德莱岛孤悬海上,峭壁环绕,东面悬岸高达35 米,仅南边为不太陡的斜坡,有小港湾,是靠岸登陆的唯一地点。 
  萨卢姆河三角洲国家公园位于萨卢姆河口地带,面积3。7 万公顷,包括红树林在内的森林资源和水生哺乳动物与鸟类,是塞内加尔旅游点之一。 
  这里是塞内加尔红树林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在河口水道两旁及岛屿周围海潮所及之处长满了红树林。红树林是热带海滨灌丛式的植被,有密集的树冠,螺旋似的树根扎在松散的软土之中,对维持这一地区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园内建有度假营地,红树林景观、海岛风光、各种海洋生物和鸟类,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 
  塞内加尔下卡萨芒斯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年降水量达1600毫米,到处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由于不断采伐、开垦和种植油棕,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为了保护塞内加尔唯一的热带雨林资源,在卡萨芒斯河口地带,靠近几内亚比绍边境建立了下卡萨芒斯国家公园,面积5000 多公顷。 
  下卡萨芒斯国家公园林木参天,藤本攀缘植物盘根错节,灌木和杂草丛生,矮水牛、豹、獴、野猪、密獾、巨蜥等动物出没林中,毒蛇藏于密林深处,猴子攀枝觅果,鸟类低鸣林间,风光旖旎,环境静谧,和斯基林角地中海俱乐部、卡尼赛伊鸟类保护区组成了塞内加尔下卡萨芒斯旅游区。公园内有非洲建筑风格的宿营地,是来下卡萨芒斯地区观光、度假、领略非洲民俗风情的旅游者必到之地。                                 
朱迪鸟类国家公园   
    塞内加尔朱迪鸟类国家公园位于塞内加尔河三角洲上,距首都达喀尔以北370 公里处,保护区面积1。6 万公顷,水面800 多公顷,是世界第七大鸟类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著名的鸟类科研基地。这里水草丰盛,环境优美,富有原始的自然风貌,是鸟类生息繁衍的乐园。现有水禽300 多种、数百万只,其中三分之二是来自西北欧的候鸟。 
  朱迪鸟类国家公园地处撒哈拉沙漠的南缘,属于萨赫勒地带,年降水量不足400 毫米。但是,塞内加尔河从西北水塔富塔贾隆高原奔泻而下,在达加纳以下,形成宽广的三角洲,地势低平,水道纷岐,沼泽遍布。每当雨季,塞内加尔河水量大增,三角洲地区顿成水乡泽国,水草丛生,水生生物繁衍。 
  干季洪水虽退,但沼泽洼地、河湖港汊仍然淡水满储,鱼虾富集。这里不仅生活着大量留鸟,而且栖息着几十种候鸟,其中最多的是鹈鹕、鹤、野鸭等。 
  每年11 月至次年4 月,各种候鸟从欧洲飞到这里越冬,春暖花开时再飞回欧洲。由于这里的自然条件越来越好,到这里越冬的候鸟逐年增加,使其成为鸟类的乐园。 
  公园内建有瞭望台,备有机动船只和车辆。人们可以乘船或乘车在茂密的芦苇和灌木丛中穿梭游览。芦苇随风飘荡,远看好象波浪翻滚。不时有一群群水鸟掠过水面,飞向丛林,景观煞是好看。鸟类在这里生活得悠闲自在,它们面对游人,毫无畏惧之感。 
  朱迪鸟类公园不仅是研究鸟类的天然实验室,而且也是塞内加尔著名的旅游点。为了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塞内加尔政府在鸟岛附近修建了非洲茅舍式旅馆,为那些厌烦了城市嘈杂生活的旅客提供悠闲清静的休息场所。游人参观完鸟岛,可到这里过夜,亲身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让各国游客有机会更好地了解非洲。                                 
尼日尔国家博物馆   
    尼日尔国家博物馆坐落在首都尼亚美尼日尔河畔的小山上,该博物馆依山傍水,一座座乳白色的展厅,错落分布在风景秀丽的山坡上。这座博物馆从1959 年破土动工,到1972 年落成,历时14 年,占地约24 公顷,包括尼日尔各部族服装馆、古生物和史前期馆、考古馆、岩画展览馆、乐器馆等展厅。 
  古生物和史前期馆最引人注目。那里陈列着世所罕见的一亿年前的一具完整的恐龙化石和百万年前非洲猿人的头盖骨化石。这具恐龙化石是在阿加德兹北部发现的。它是尼日尔国家博物馆最珍贵的文物之一。 
  考古馆中陈列着阿加德兹南部发现的有4000 年历史的炼铜炉和2500 年前的炼铁炉。阿加德兹的炼铜技术与古埃及的铜器时代处于同一时期;炼铁技术与苏丹的麦罗埃和北非的卡尔他热的铁制工具同时出现,或者更早一些。这些考古新发现,推翻了某些欧洲学者认为黑非洲没有铜器时代的论断和西非金属冶炼技术由外部引入的假设,说明了在尼日尔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相当先进的文化和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观众一进入服装陈列馆,就会被穿着尼日尔7 个部族男女服装的模特儿吸引。身穿华丽服装和威武战袍的蜡像,在展览橱窗里不断地旋转,五颜六色,光彩夺目,使人眼花缭乱。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图阿雷格族男子的服饰。 
  他们身穿阿拉伯长袍,腰佩战剑和匕首,头带面纱,好似闺房秀女。图阿雷格族男子的面纱是缠在头上的一条长布,颜色是白色或黑色,上端盖住头发和前额,只露出两只眼睛,下端挡住鼻子、嘴和下颚。因为图阿雷格人长年生活在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他们只有头戴面纱,身着长袍,才能更有效地抵御风沙的侵袭。 
  尼日尔国家博物馆不同于世界上大多数博物馆。它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不仅陈列有考古发现和各种文物,而且附设动物园、公园、幼儿园、职业教育中心、盲人和残疾人生产工艺品车间,以及尼日尔各部族的传统住房,等等。总之,这座博物馆具有尼日尔的独特风格。另外,在博物馆的一角,用彩色石子在地面上镶嵌着同尼日尔建交的非洲国家的国旗,更是别具一格,使人耳目一新。                                 
阿加德兹清真寺   
    在尼日尔东北部阿加德兹省首府,有一座蜚声遐尔的清真寺——阿加德兹清真寺。这座清真寺造型奇特,气势宏伟,土木建筑,呈四方形,工艺精细,巧夺天工。圆锥状的宣礼塔高27 米,共分7 层,沿塔内的螺旋形楼梯攀登,可达顶峰,从寺顶放眼眺望,阿加德兹城全景尽收眼底。该寺已有450年的历史,是一处著名的古迹,它充分显示了尼日尔人民具有卓越的艺术才能。 
  关于阿加德兹清真寺地址的选择,流传着一个颇有趣味的故事。相传图阿雷格诸部落由于对部落纷争感到厌倦,便要求远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宗主给他们派一位首领。伊斯坦布尔的苏丹于是就派遣他的一个庶子尤努斯为图阿雷格诸部落的首领。尤努斯于1405 年左右前来阿伊尔,随行有450 人。 
  尤努斯在竖有一枝神奇的长矛的地方住了下来,据说这枝长矛是由一位圣灵插在地上的。伊斯坦布尔的苏丹先前已规定,这个地方是尤努斯旅程的终点;于是,尤努斯就在插长矛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清真寺——阿加德兹清真寺,此寺即成为阿加德兹城的中心。 
  古往今来,无数的伊斯兰教徒,曾到阿加德兹清真寺朝拜。穆斯林每天需要礼拜5 次,分别在黎明、中午、下午、黄昏和夜晚举行。此外,每周星期五后在清真寺举行一次集体“主膜拜”。每年开斋节和宰牲节分别举行两次会礼,并且在斋月的每个夜晚都要做礼拜。伊斯兰教徒在礼拜之前,必须沐浴净身,被称为“大净和小净”。用水擦洗叫“水净”。礼拜在金碧辉煌、宽敞豁亮的阿加德兹清真寺礼拜大殿举行。伊斯兰教徒们身穿节日盛装,头戴白、花帽,脱鞋进入大厅,面朝圣地麦加方向跪在雪白的毡子上,由身着传统教服、头戴伊斯兰帽的伊玛姆(教长)带领,作站立、赞颂、鞠躬、叩头、跪坐等动作。然后聆听伊玛姆授经布道,宣讲教义。礼拜结束后,穆斯林互道“色兰”(意即相互问候),才离开清真寺。 
  阿加德兹清真寺不仅是重要的“会礼”、“聚礼”的场所,而且成为尼日尔的穆斯林节日期间络绎不绝前往朝拜的“圣地”。近年来,逐渐成为旅游者向往参观的一景。                                 
圣多美岛   
    圣多美岛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共和国的两主岛之一。位于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距大陆240 公里,与普林西比岛相距150 多公里,靠近赤道,形状呈椭圆形,面积836 平方公里。1470 年,该岛由葡萄牙航海家发现,后来成为葡萄牙所属殖民地。 
  圣多美岛是个火山岛,海拔500 米以上的高地占全岛面积的2/5。这里层峦叠嶂,山岭起伏,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2 个,最高的圣多美峰海拔2024 米。山岭中心还残存有处女林。气候湿润多雨,南坡年降雨量可达7000 毫米,为非洲多雨地区之一。岛上既无酷暑,又无寒冬,漫山遍野的林木郁郁葱葱,无论早晚或午间,山头总是云雾缭绕,远远望去,犹如披挂在树梢的轻纱。 
  那云和雾遇到树木,便在树叶上凝聚成一颗颗晶莹的水珠,滚落在地上,汇集成流泉飞瀑。因此,山涧潺潺流水终年不断,汇合成上百条蜿蜒曲折的大小河流。 
  这里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没有城市的喧哗和污染,有的是自然美和令人陶醉的诗情画意。特别是圣多美岛的南端,海岸线曲折多变,海浪拍打着峭壁和礁石,海水冲刷着柔美的海滩,椰林在海风中摇曳,一派热带滨海风光。1470 年当葡萄牙人初次领略圣多美岛的绚丽风光时,就情不自禁赋予它“绿岛”的美名。建筑在半山腰的“好望旅馆”分上下两层,下层有一个很大的客厅,是观景的最佳处。站在客厅凭栏远眺,眼底是一片莽莽苍苍、云雾缭绕的景象。岛的北岸,内维斯市附近,有一块平坦的鹅卵石海滩,是当年葡萄牙人首次登陆的地方。殖民者在那里竖起一块长3 米、宽2 米多的石碑,记述了当时登陆的人数和经过。这块字迹模糊的石碑如今变成了入侵者的历史见证。 
  圣多美岛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加上雨量充沛,非常适合可可等经济作物的生长,自从19 世纪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人民引进可可后,岛上就广为种植,可可便成为圣岛的主要经济作物。除可可外,岛上还盛产香蕉、咖啡、油棕和椰子。                                 
贝宁冈维水上村庄   
    地处西非的贝宁人民共和国有六大名景:科托努椰林海滩,冈维水上村庄,康迪瀑布,松巴族人的塔塔土堡,塔内卡地区的原始村落和彭贾里国家公园。其中,冈维水上村庄最为有名,人们称之为非洲“威尼斯”。水上村庄以独有的湖光山色和典型的非洲式水上“阁楼”吸引着各国游客。所以贝宁人说:不到水村就不算到贝宁。 
  冈维水村坐落在诺库埃湖上,位于贝宁人民共和国最大城市科托努西北18 公里处。是非洲最大的水上居民区。村庄形成于17 世纪初。当时冈维埃一带居民属于南方的阿拉达王国管辖。贝宁中部的阿波美王国日益强大,频频南侵。冈维埃的居民为了躲避北方强大敌人,迁到湖内居住。因阿波美王国的士兵不愔水性,不敢深入湖区,他们得到了安宁。这样,他们就世世代代在水上居住下来。天长日久,成了水上居民。 
  水上村庄的住室,多以圆木插入水下打桩,在高出水面一、二米处铺楼板,上搭圆形木架,盖茅草,围墙壁,形成一幢幢高脚、尖顶茅屋,散落湖面。据说盖得结实的高脚屋,可以维持20 年以上。屋内有卧室、厨房,外有宽敞的平台。有些人家,还以木桩、碎石和泥木垒砌成小块陆地,用以饲养家畜、家禽。各家都有木船用于交通。水上市场,有大小几十只木船,排列成行,宛如街巷中林立的商店,日用商品、青菜、米粮应有尽有,其热闹景象,别有一番情趣。有很多商贩船,送货上门,居民们从自家窗口或屋前平台上,一伸手就可买到需要的用品。水上村庄还建有水上学校供儿童就学。 
  冈维居民靠在诺库埃湖捕鱼为生。他们利用泻湖的自然条件,把矮树植在淤泥里,并用树枝条围成圆形或长方形鱼场,这样既利于鱼的繁殖,又便于捕捞。居民分工明确,男人捕鱼,妇女负责养鱼以及捕捞后的贮藏加工,而后到湖岸边的集市上去出售。 
  贝宁人民共和国共有水上村庄30 多个,冈维水村则是其中最大一个。它以其独特的水上房屋建筑和居民的原始纯朴的水上生活方式,吸引着那些久居高楼大厦、困扰于城市熙攘生活的欧美旅游者,令他们耳目一新。为了发展水上村庄的旅游业,贝宁政府拨款增添了游艇,在码头等地兴办了旅馆、饭店,在村子里设水上工艺品商店和水上酒吧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