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灵书坊:找回你的生命礼物-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我的朋友用最富于自信的低沉嗓音说,“我就是全世界的灵性奇观!宝贝。”我们又静静地喝了一会儿,我猜想,我俩都是在沉思明天会有什么事发生。终于,彼得很认真地看着我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甘乃迪,可是我觉得我的世界的地基即将从脚底溜走,要不就是你在我的啤酒里加了药。”





第9节:迟到是一种抗拒的形式


  迟到是一种抗拒的形式

  当我们观看这栋占了两大块建地的高大的石造房子时,彼得说:“这看起来还像个房子。”在看过门牌姓氏之后,我才发现这房子并没有分租给许多讨厌公寓而又买不起整栋住宅的人(就像我一样)。究主开了门,笑着招呼我们进入一间小而舒适的书房,房中有三张饱满舒服的椅子及一张情人椅,我们各自坐下,我则欣赏房间内维多利亚式的装潢。

  “你们两位是在抗拒些什么呢?”当他高兴地坐在面对我们的第三张椅子上时,开口询问。

  “据我所知,没有任何抗拒。”彼得说。

  “我也没有,我一直在盼望这一切。”这是我的回答。

  “你们迟到了四分钟。”究主提醒我们。

  “抱歉,我们一向迟到惯了。”彼得解释,“对我们而言,其实这算是提前到了。”

  “我懂了。”

  “真的很抱歉,”我突然间充满了内疚,“我保证下次会准时。”

  “没什么好难过的——这是你们的第一课,迟到就是对学习历程的一种抗拒形式。同时,你们也借此对人们发出一个信息——我是不能被信任的,当然也是全然不尊重我的表现。”

  “对!”我惭愧地说,“你很对——真的很抱歉!”

  彼得问:“会不会这只是一种纯粹的惯性而已呢?”

  “是啊,这惯性是如何来的呢?”

  “不知道,自从我有记忆以来,每件事我都迟到。”

  “如果你不知道习惯是从何而来,你也就不会知道,这惯性会造成什么后果。你们有没有听过这种说法:

  种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

  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个性;

  种下一种个性,收获一种命运。

  你不必因此而内疚自责,只要能观照觉察自己。在我要教你的所有事物之中,关键在于事事反求诸己——学习对自己生命之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负起个人的责任——那么你就可以重新寻回自以为已经永远失去的一些东西。对自己因循苟且的拖延习惯负责,你的觉察力会带领你看到自己伟大的一面,那是当你在选择拖延习惯时所放弃的。”

  “对,啊,我很抱歉。”我再三地道歉,“我保证再也不会发生了。”

  “一定会再犯的,甘乃迪。”究主以幽默的口气回答,“否则你就会另外去找别的钩子来悬挂你的内疚。听好,负责并不表示要你自责,而是表示能够有回应。回应会造成一份敞开,那是怨天尤人、内疚自责、批判所不能提供的。你以为自责与道歉就会使你变成一个好人,然而那只会使你更僵化。”

  “老天,究主,如果我们没有内疚的话,包准会天下大乱。”彼得反对,“没了内疚,人类一定会为所欲为,无法无天。”

  “上帝,这可使不得。”究主故作吃惊的样子。

  “你知道我的意思,就目前如此,人类已经充满了暴力与罪行。如果再没有良心来遏止作恶,全世界就会疯狂到一片混乱了。”

  “你对自己的同胞评价不太高哦,是吗?在我们卷入哲学的辩论之前,让我们一次只面对一个题目。现在,你尽可能地守时,如果迟到了,就问问自己你可能在抗拒什么。” 

  “好,真的不会再迟到了,我保证。”我诚心诚意地说,却被一种奇怪的感觉拦住了,我觉得自己正在说谎。

  “现在我们由战士原则第一条开始,好吗?”

  “呃,”彼得插嘴,“今晚只有我们而已吗?我是说……难道没有其他的……学生?”

  “学生——你是指女人吧?啊,深得我心的人。彼得,目前其他的学生都已上路了,你们也许会追上他们的进度,或是在你们之后的人也许会追上你们。谁知道呢?至少现在,只有我们三个。好了,准备好学第一条原则了吗?”





第10节:我浪费了三个月的生命(1)


  我浪费了三个月的生命

  “准备好了!”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接着我又说了:“请说!”我准备好要接受冲击,我的生活即将改变了。

  究主严肃而缓慢地说道:“今日能做的事,绝不要拖延到明天。”他靠回椅背观看我们的反应,有好长的一段沉寂,我整个人都呆住了。我真是……浪费了三个月的生命,追逐一个愚蠢的幻想,把许多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一个被误解或是过于单纯的怪物身上。我实在太愚蠢了,竟然期望一些狂野和超越,或者至少是幻想式的体验,能把我由这俗世提升到神奇的奇迹幻境。面对现实吧,那种事只有在科幻小说中才会发生,而且只会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只有像安德鲁(Andrews,著名的女治疗师)或卡斯塔尼达(Castaneda,作家、著名的魔法研究学者及人类学家)那样的人才会飞翔,进到神秘的旅程之中。哈诺(萨满学Shaman研究基金会的创始人)也旅行到了其他的世界之中。像我这种人,只能坐在中产阶级的书房里,被人提醒不要拖延误事。我真不敢相信:“今日事,今日毕。”

  “杀了我吧!”彼得喃喃道。

  “你觉得太平淡了?”究主天真地问。

  “是呀!”

  “不是我有意对你不尊重,究主。”我礼貌地插入,“只是因为我们在找寻一些更……啊,我不知道,也许是更深入的吧,我想。”

  “太平淡了。”彼得用泄气的声音说,“小时候,我祖母就教过了。”

  “真可惜你没有听你祖母的话,否则早就可以直接学第二个原则了——那边有好多小姐在等你。你们两个生命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因循苟且。战士是从来不推拖的,他们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第一优先,当事情出现时他们就会处理,可以节省他们很多能量。”

  “是啊,可是这与课程有什么关系?”

  “你认为我几岁?甘乃迪?”

  “不知道,也许是四十三、四吧。”

  “我说四十一。”彼得猜道。

  “下个月我就满六十九了。”

  “吹牛!”彼得大叫,又补上一句,“我是说,你在开玩笑,对吗?”

  “不是玩笑,彼得,我可以证明,可是我希望你相信我的话。我现在的确比以前四十几岁时看起来更年轻。虽然我对饮食及运动还算注重,可是我也没有那么讲究。信不信由你,我的生理状况如此良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凡是能马上办好的事,绝不拖延。拖延会消耗许多的精力。看看五六岁孩子的精力——光是在自家后院中游戏的活动量,就可以赢过奥运选手。这些活力是从哪儿来的?又跑到哪里去了呢?”

  “人都会老化的。”彼得很哲理地建议,“都是如此。”

  “这是个不负责任说法的好例子——谢谢你,彼得。”老师笑着走向他椅子旁边的一个白板架,用蓝色签字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小点,“这是你生命当中任何事件的起始点,这件事需要被解决或被完成。事件的存在有其目的,并且携带着它独特的能量。如果你试着忽视它,或是将它搁在一旁,你就阻碍了它的流动,而在你的内心形成了压力。如果你开始了一个计划,却不去完成它——”(此时他画了一个半圆,然后就停笔了)“——你就会像这样而失去能量。问题是,如果你开始后,把这件事完成到你所满意的程度(他画了一个全圆),那么你就会得到更多的能量去面对你下次的机会。可是如果你有许多半圆,或是全然的障碍,你的活力就会被卡住或流失掉——总之,你就没有充分的精力去做事。因循苟且最会创造生活中的干扰。”

  “干扰什么?”

  “干扰你个人的力量,甘乃迪先生,干扰你的热情。”他伸手到椅子下抽出白纸簿和笔来,“来,把纸笔拿去,把你生命当中所有未了的事情、所有没完成的事通通列出来——一切大事、小事,凡是你耽搁和没有处理的。还有,凡是你习惯拖延的事,在它们旁边做个明显的记号。给你们半小时的时间,从容地写,要做到巨细无遗。”究主离开了房间,在我们互相耸肩表达了“搞什么鬼”的看法之后,我们就开始乖乖写字。第一项跳入我脑中的就是走廊上坏了的灯泡,从我打算要换到现在已经……我想想看,老天,已经一个月了。其他的项目开始不花力气地涌出:

  *要还而没还的书 

  *要写的信

  *杂志编辑仍在等待的稿件 

  *堆在水槽中的碗盘

  *每个月的账单 

  *与牙医的约诊

  *该回的电话

  ……

  项目滚滚而出,我发现写得愈多,愈是身心俱疲。当每一项未了事宜跳入脑海时,一想到“一定得做”时,就更加的泄气。

  半小时后,那些没有完成的事情写了满满两张纸。究主回到房间里,我就把纸张交给他,感觉不只是羞耻而已。当彼得把自己的纸交给究主时,我看着他的脸大吃了一惊,因为彼得是难得脸红的。老师看过我们两人的项目,就把纸交还给我们。

  “这是个很好的开始,等你们回家之后,就可以完成它们。”

  “你是说我还遗漏了什么吗?”我难以置信地问道。




第11节:我浪费了三个月的生命(2)


  “你只不过抓到表皮而已,所有的项目都必须照料好,可是你们还没有触及真正重要的东西。”

  “例如什么重要的玩意儿?”

  “你是否曾经自问为什么每件事都要拖到最后一秒?”

  “有啊,”彼得找碴似的回答,“因为这些事都很烦人。”

  “那么,为什么要在生命中拥有这些事呢?”

  “老兄,祸事临门——你能怎么办?”

  “又是一个不负责任说法的良好例子,多谢了,彼得。”

  “听好,”彼得坚持道,“我并没有去创造贷款、账单或工作。这些事是生命中的事实——如果我要活在这个世上,我必须付出代价。那并不表示我得欣然接受,对不对?”

  “好,”究主表示同意,“这是真正的叛逆者所说的话,因此你拖延负债以报复这社会体制。现在,假定拖延是有更深入的原因,拖延能让你不必做什么呢?”

  “我不知道,我不懂你的意思。”

  “每件事,在我们生命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都绝对有它的目的。作为人类,我们全都是被目的所推动。问题在于,是谁的目的——是小我的,还是我们自身的另外一个部分的?你的耽搁——再加上所有画上星号的这些事,已经成为你们俩共同的生活方式——因为拖延可以让你们去做某些事,或是让你们不必去做某些事,甚至两者皆是。你们拖延事情,这样你们就可以指控社会,所以你们不用做的事就是……”

  “其他任何的事。”我迸出来。

  “例如什么?”老师鼓励我说。

  “任何事,例如,有人找我,因为我有这么多事要做,我就可以推辞说没时间谈话或碰面。”

  “对,”彼得也加入了,“或是有人需要我帮忙,而我却不想做任何事。突然间我就有好多事情需要处理。”

  “还有什么?”究主问。我们想了好几个答案,有些是相当惊人的重点,例如,故意拖延大事不办,所以就更有理由不去把次要的事解决掉。

  “很好!”究主恭喜我们,“现在你们是否在所有的理由中找到了共同的关键了?”

  “有,我们全是懒骨头。”彼得说。

  “即使是懒惰也是有目的的,它让你觉得你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同时让你不必承诺投入。”

  “啊!”彼得呻吟着捧住自己的胃抗议,“他提到了‘承诺’。”

  “我指的并不是每天的活动及义务,我说的是对自己的缺乏承诺。只要你脑中塞满了被你所耽搁的事情,你就不用去思考自己。在你们生命之中,你们何时把自己当做第一优先过?”

  “你是什么意思?我一向都把自己当做第一位。”彼得很自傲地说。

  “真的吗?”究主表示怀疑,“好,我要你们再列一张表出来——写出自己所有的优先事项,再根据重要性加以编号。”

  “什么,你是指我们的责任与目标等吗?”彼得问。我注意到他无意识地举手,好像小学生一样。

  “任何活动,对你来说最重要的目标或追求。慢慢来,无论想到什么,就把它们写下来。”一说完,他就走出房间,丢下我们去做功课。




第12节:我到底为谁而活


  我到底为谁而活

  这一次,我的项目没有流畅快速地出来。要鉴别每一个项目是否优先,需要相当的挣扎。过一阵子之后,我勉强填了半页。我列出了自己的工作、阅读、运动、夜校两个晚上的心理学课程、家务、可能时去见见女儿、朋友、维持我的工作及生活空间的秩序。看着这张清单,我了解到,很多项目也都出现在我的未了事宜之中,而且大部分旁边都有星号。我先写完之后,就去看彼得的,他刚刚写完比我稍短的单子,上面写着:

  喝酒 * 2 

  飘飘欲仙 * 3

  吹牛 * 2b

  做爱 * 1

  工作——赚很多钱 * 4

  跟陌生人聊天 * 5 

  做爱 * 6

  “你把做爱写了两遍。”我提醒他。

  “我喜欢做爱。”他说。然后迅速地看过我的项目后说道,“你忘记编号了。”我回到自己的椅子上,编好最后一号时,究主走了进来。迅速地看过我们的记录。

  “很好,”他说,“看来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

  “你是什么意思?”彼得挑战地问,“我认为由这张单子看来,我做得很好。”

  “嗯,”老师平静地看看他,然后再看我,“你们两人的单子是一个铜板的两面。甘乃迪,你的读起来像是个充满牺牲的悲剧故事,以及没有获得感激的劳动。你究竟以什么为生?”

  “我是个咨商师——私人经营的那种,我处理个人及人际关系的问题。”

  “你有没有留时间给自己?看看这张清单,我感觉你一直忙着解决别人的问题,以至于忘了自己。这张单子充满了牺牲。你有没有花很多时间在担忧上?有吗?”

  “你指的是什么?”

  “担忧别人的感觉,担心自己是否做了一些取悦别人的事,担心自己是否为了别人而做得很好,顾虑别人对你的看法,你的穿着,你的外表,你的朋友是否仍然喜欢你……如果他们见到‘真正的你’时,是否仍会喜欢你,等等。可是你很少为自己着想。除了去看你的女儿,我没见到你为自己做任何事。”

  “锻炼及阅读呢?还有花时间与朋友相处呢?”我争辩,心想他怎么会由几行字当中看出那么多,“那些都是我为自己做的呀。”

  “别误会,我不是批判你的这些活动。如果我说错了,请纠正我:当你在锻炼时,你是否其实心不在焉?当你跟朋友在一起时,有多少时间是能够满足你个人的,还是只是在一起吹牛,为了刺激你的活力?大部分的项目是否只是用来打发日子,然而真正的你仍被锁在修道院里,即使是去看你的小女儿——我知道你是很珍惜去看她的机会的,可是我打赌在你去见她的一个星期以前,就开始与你前妻交战。你是否看得出来,自己总是觉得,一定要拼命做苦工才能赢得在这里的地位?”

  “嘿!”彼得叫着,“他一定偷看过你的信——他把你的一辈子看得一清二楚。”我没有回答,静静地坐着,只是脸上泛着阵阵红潮。

  “事实上,彼得,你跟甘乃迪做的是一样的事,只是方法相反。甘乃迪活得好像一个和尚,你则是完全地放纵。你纵容自己吸毒、滥交,只为了掩饰你不愿意从生命中接受任何事物。”

  “做爱与喝酒有什么不对?”彼得已经准备好争辩了,“人的本能就是喜欢麻醉与恋爱——都是那些狗屁思想在谴责这些自然的事物,而企图控制人的灵魂。”

  “这些事并没有什么‘不对’,所有的放纵只是一种习惯,试图保持生活的平稳。不但如此,放纵是一种你觉得自己为这个世界牺牲而采取的反应措施。”

  “我不为任何人牺牲的。”彼得骄傲地宣布。

  “我不是要故意令你泄气。”究主老师平静地说,“但凡是没有按照自己认为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