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清入关,当李闯焚毁之后,其宫毁一仍明旧而修葺之,制度规模,改
变殊少。京城皇城宫城,并依原址,未曾稍易,仅诸门名称,略予变动耳。

内庭宫室,亦遵旧制,顺治二年(公元 
1645年)定三殿名。明之奉天,
华盖,谨身,明末改称皇极,中极,建极者,至是遂称太和,中和,保和。
后宫名称则少变动。并于是年修整诸殿,次年工成。

顺治十二年(公元 
1655年)重修内宫。康熙八年(公元 
1669年),敕
建太和殿,南北五楹,东西广十一楹。十八年太和殿灾。二十九年重修三殿,


三十六年工成。至此大内修建,至清初已告一段落,诸宫殿皆经重修或重建,
然无一非前明之旧规也。

三十六年工成。至此大内修建,至清初已告一段落,诸宫殿皆经重修或重建,
然无一非前明之旧规也。
元 
1765年)重修三殿。自此以后,迄未改建,故今之太
和、中和、保和三殿即是时修复之面目也。乾隆三十九年(公元 
1774年)敕
建文渊阁于文华殿后,以为藏弆钦定四库全书之所,此今日文渊阁之肇始也。
嘉庆二年(公元 
1797年),乾清宫交泰殿灾,是年重修,次年成之,以后未
大修葺。

综观清代大内沿革,一切巨规宏模,无一不沿自明朝。然其修筑之宏,
抑又不逮。康熙二十九年,诸臣等复奏云:“查故明宫殿楼亭门名共七百八
十六座,今以本朝宫殿数目较之,不及前明十分之三。考故明各宫殿九层,
基址墙垣,俱用临清砖,木料俱用楠木;今禁内修造房屋出于断不可已,凡
一切基址墙垣,俱用寻常砖料,木植皆松木而已”'10'。两代营建,优劣之势,
于此可见,唯满人颇能保守。综观清代,大工可数,火灾亦少。故能汇为大
观,保存至今。然其规模之宏伟,已世无与伦比矣。

在乾清坤宁诸宫两侧,复翼以十二宫。其制盖仿自明初。所谓乾清、坤
宁,法象天地,东西辟门,象日月。左右列永巷二,每一永巷,以次列三宫,
布为十二宫,则象十二辰也。满清入关,修建宫室,顺治康熙嘉庆诸朝,十
二宫亦皆经重修。

御花园在内庭坤宁宫之后,自成一区。其建置沿革,始于明永乐间,景
泰万历迭予增筑,有清一代,革易极少。其间奇石罗布,佳木郁葱,古柏老
藤,皆明代遗物,禁中千门万户,阁道连云,虽庄严崇闳,不无枯涩之感。
独御花园幽深窅■,与宁寿宫之乾隆花园及慈宁宫花园,并称胜境。

大内中宫及十二宫东西两侧,尚有宫阁多处,以其繁琐,遂不赘述。

明皇城内花囿凡三:曰南内,曰景山,曰西苑。南内在宫城东南,入清
后,析为睿王府及佛寺民居;景山位于宫城正北,明清之际,变易较微,唯
乾隆后始予改筑。唯西苑经顺治间略事修葺,并划西北隅为宏仁寺,后康熙
继之,又营南海瀛台。二十九年建团城承光殿。雍正中,建时应宫。其后乾
隆、光绪二朝,复大事兴筑,逐至蔚成现状'11'。

西苑在西华门之西,内有太液池,系玉泉从北安门水关导入,汇积而成
者,周广数里,上跨长桥,修数百步,东西树坊各一,曰金鳌,曰玉■。桥
之北曰北海,南曰中海,又南曰南海,是以有三海之目。

圆明园在挂甲屯北,距畅春园里许,康熙四十八年,赐为雍邸私园,镂
月开云等即成于康熙末叶。雍正之初,又浚池引泉,增构亭榭,斯园规模略
具。乾隆六巡江浙,罗列天下名胜,点缀于园;其中四十景,俱仿各处胜地
为之。其后仿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及水戏线划诸法,营远瀛观,海晏堂等于长
春园北,开中国庭园未有之创举,即俗呼西洋楼者是也。是项建筑率为耶苏
会教士所经营,钦天监何国宗 
M 
·Benoit,王致诚 
At…tiret,郎世宁
J·Castiglione辈实主其事,又于圆明园东南,包万春园于内,号称三园,
统辖于圆明园总管大臣。同时复扩静明、静宜二园,因瓮山金海之胜,筑清
漪园,谓之三山,清世土木之盛,当以此时为最。

圆明园既焚于英法联军之役,同治间曾拟兴修未果。迨光绪十一年(公
元 
1885年),孝钦后欲兴筑花囿,以备临幸,又议重修圆明园,旋罢其工程,
而就清漪园修建,改名颐和园。光绪十四年(公元 
1888年)园成,凡动用海
军经费数百万两。庚子之变,八国联军入都,颐和园并受残损,迨辛丑回銮,


曾予大修焉。

曾予大修焉。

热河行宫名避暑山庄,皇帝夏日驻跸之所也。康熙四十二年建,叠石缭
垣,上加雉堞,如紫禁城之制,周十六里三分,南为三门,东及东北西北门
各一。宫中左湖右山。极池馆楼台之胜。凡敞殿,飞楼,平台奥室,各因地
形,不崇华饰,故极自然之妙。民国以来,久受驻军摧残,损毁殊甚。

奉天行宫在沈阳城中,屋不宏敞。建于崇德二年(公元。。 1637年)。大政
殿在城之中,殿制八隅,左右列署凡十,为诸王大臣议政之所。大内宫阙在
大政殿右,亦崇德二年建,南北袤八十五丈三尺,东西广三十二丈二尺,大
门曰大清,其内为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左右夏翼以殿阁多所。“宫
殿岁时修理,皆内务府董其事”'12'。

清代陵寝,依其分布状态,可别为四区。一为兴京陵,在今辽宁省新宾
县,有太祖开基前肇祖兴祖二帝之陵。顺治十五年自沈阳积庆山迁景祖显祖
附葬于此,改称永陵。一在沈阳附近,即太祖福陵与太宗昭陵。入关后,别
为东西二陵。东陵在今河北省兴隆县昌瑞山,世祖、圣祖、高宗等五帝及诸
后妃所葬。西陵在今河北省易县梁格庄永宁山下,世宗,仁宗,宣宗,德宗
四帝及诸后妃葬焉。

永陵在兴京城西北十里,成于顺治十四年,陵有启运殿,供奉诸帝神位,
“顺治十二年十八年,先后立碑四通,护以亭,宝城周十五丈四尺。”福陵
在奉天府城东北二十里。陵之“隆恩殿供奉神位,前有亭,内立神功圣德碑
一通,宝城周五十九丈五尺。”昭陵在奉天府城西北十里,其制与福陵略同,
“宝城周六十一丈三尺。”后二陵均成于顺治八年'见注12'。

东西二陵,为入关以后所营,规模较关外诸陵宏大。其可注意之点有二:

一、平面配置“历代山陵之制,唐陵因山为坟,汉与北宋均采用方形之
坟,故其时有‘方上’之称。自明太祖孝陵改方为圆。复并唐宋上下二宫为
陵恩门,棱恩殿,于是陵之平面配置,为之一变。清关内诸陵配列之法,就
大体言,蹈袭明陵旧规,毫无疑义,然诸陵宝顶,平面除圆形一种外,复有
两侧用平行直线,至前后两端,连以半圆形,与宝城方城之间,增设月牙城,
俱非明代所有。此外,沈阳昭陵福陵,于陵垣上施垛堞,建角楼,尤为罕睹”。。 

'13'。
二、地宫结构“历代地宫结构,史籍略而不言,其片言只字,散见群书,
又无图说参证,靡由穷其究竟。唯清代宫阙陵寝,自康熙中叶以来,由样式
房雷氏一族承绘图样。鼎革后,其家藏图稿,售于国立北平图书馆,及中法
大学。内有陵寝地宫平面剖面诸图,标注尺寸,材料大体完备,而中国营造
学社所藏惠陵工程全案与崇陵崇妃园寝工程做法册,及故宫文献馆所藏崇陵
施工像片多种,皆极重要之史料,由此推测,清代地宫情况,略能得其梗概”

'见注13'。

诸帝之陵,类生前已卜吉地,开始营建,泰,昌诸陵率皆如此。唯履霜
末世,海内多故,营墓之举或未遑及,如崇陵地点,即德宗崩后始择定者。
宣统元年兴工,民国四年始成,盖清室陵寝工程之最近者也。


'1' 《元史地理志》;王璧文《元大都城坊考》,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三期。
'1' 《元史地理志》;王璧文《元大都城坊考》,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三期。
'3' 《辍耕录》。
'4' 《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本。
'5' 《明史·地理志》。
'6' 《明太祖实录》。
'7' 《明史·舆服志》。
'8' 单士元、王璧文《明代建筑大事年表》。
'9' 《日下旧闻考》。
'10' 缪小山《云自在龛笔记》。
'11' 刘敦桢《清皇城宫殿衙署图年代考》。
'12' 《盛京通志》。
'13' 刘敦桢《易县清西陵》。

第二节元代实物

第二节元代实物

就结构方法论,元代与宋金虽尚多相似之点,似应在上章叙述,然其整
个建筑活动,以大都为中心,创建明、清北京之规模,六百余年继续不断,
故元、明、清实应作一时期之三阶段论。

元故宫于明初为大将军徐达拆毁,其建筑物后世无存焉。今所存元代实
物亦如前代遗例,仅各州郡零散殿堂数处而已。

阳和楼'1'(第。。 107、108图)在河北正定城中央,下为重台,上建屋
七间;砖台下开两券门如城门。楼屋平面广七间,深三间,比例狭长。其柱
头间阑额刻作假月梁形,为罕见之例。其角柱上普拍枋出头角上刻一入瓣,
为元代最常见作风。角柱生起尤为显著。内部梁架当心间,次间,梢间三缝
各不同,颇为巧妙,两际结构更条理井然。斗拱双下昂单拱计心,其柱头铺
作实际上为昂嘴华拱两跳。梁栿外端出为蚂蚱头,已兆见明、清桃尖梁头之
滥觞,其补间铺作第一跳亦为假昂,但第二层昂斜上,后尾挑起,仍保持其
杠杆作用。至于华拱后尾施横拱,宋代仅见于《营造法式》,但实物则金元
以后始见盛行。楼准确年代无考,元至正十七年曾经重修,想当为金末元初
(约公元。。 1250—1290年间)所建。

北岳庙德宁殿'2'(第。。 109图)庙在河北省曲阳县城内。自唐迄明遥祭
北岳之所。清初改为北岳祭典于山西浑源州,此庙遂归废弃。庙址一部荡为
民居,仅德宁殿保存稍佳。殿建于高台上,重檐四阿顶。殿身平面广七间,
深四间,周以回廊,故成广九间深六间状。与《营造法式·卷三十一》“殿
身七间,副阶周匝,。。身内金箱斗底槽”一图极相似。殿下檐斗拱,重昂
重拱造,第一层假昂,其上华头子则为长材,与第二层昂后尾斜挑达榑下。
上檐斗拱单杪重昂,昂亦为昂嘴形华拱,与苏州三清殿上檐斗拱做法相同。
其后尾第二第三两跳,重叠三分头与菊花头,尤为奇特。殿于宋淳化二年及
元至元七年(公元。。 1270年),两度重建,现存殿宇,盖为元代遗物。殿壁壁
画尚存一部,似元人手笔。

曲阜孔庙承圣门及启圣门'3'孔庙除金、明昌两碑亭外,其次古建筑
当推承圣门及启圣门,均元大德六年(公元。。 1302年)所建。门广三间,深二
间,中柱一列,辟门三道,单檐,“不厦两头造”,阑额狭小,普拍枋扁平。
斗拱单昂,为平置假昂,而将衬枋头伸引为挑斡,以承金桁。

曲阜颜庙祀国公殿,广五间,深三间,单檐,四阿顶。斗拱双下昂重拱
计心造。其柱头铺作用平置假昂,补间铺作则第二层昂后尾挑起。曲阜诸殿
堂,唯此一元构耳。

慈云阁'见注。。 2'在河北省定兴县城中央。元大德十年(公元。。 1306年)建。
平面为近似正方形之长方形,广深各三间,重檐九脊顶。其柱分内外两列。
内列承上檐斗拱及屋顶,外列仅承下檐及斗拱。其用柱法与曲阜金代碑亭相
同,但内外两列相去特近,以致均砌入砖墙以内,颇为罕见。其上檐斗拱双
下昂重拱造,第一层昂为昂嘴形华拱,其华头子后尾不平置,而斜上挑起,
承托于第二层昂之尾下,与曲阳德宁殿下檐斗拱相似,殆为元代通行做法。

圣姑庙'见注。。 2'(第。。 110图)在河北省安平县城北门外,为周孝女郝女
君之庙,见于《太平寰宇记》及《魏书·地形志》。今庙则元大德十年(公


元。。 1306年)所建也。庙立于广大高台之上,其正殿平面于前后二殿之间以柱
廊联接成为工字形;其前后二殿均为单檐九脊顶。盖工字形平面在金、元乃
极盛行也。此殿在结构上可特别注意者三点:(一)其斗拱单昂为平置假昂,
其后部挑斡乃衬枋头所延长,开明清通常做法之先例。(二)柱虽为梭柱,
但卷杀之法唯下段三分之一垂直,以上三分之二逐渐削小,至顶仅等于栌斗
之底,其权衡颇乏秀丽之感。(三)梁架富于变化,尽量利用木材之天然形
状,不加斫削。

元。。 1306年)所建也。庙立于广大高台之上,其正殿平面于前后二殿之间以柱
廊联接成为工字形;其前后二殿均为单檐九脊顶。盖工字形平面在金、元乃
极盛行也。此殿在结构上可特别注意者三点:(一)其斗拱单昂为平置假昂,
其后部挑斡乃衬枋头所延长,开明清通常做法之先例。(二)柱虽为梭柱,
但卷杀之法唯下段三分之一垂直,以上三分之二逐渐削小,至顶仅等于栌斗
之底,其权衡颇乏秀丽之感。(三)梁架富于变化,尽量利用木材之天然形
状,不加斫削。
'4'(第。。 111图)在山西赵城县霍山,为广胜寺泉水龙王之殿。
殿平面正方形。广深各五间,重檐九脊顶,其周回为廊,殿身实方三间也。
上檐斗拱出重昂,下檐则为单昂。殿内壁画多幅,其一以演剧为题材,款题
泰定元年(公元。。 1324年)四月,至于殿之建立,当在是年以前也。

延福寺大殿'5'校注'23'(第。。 112、113图)在浙江宣平(今武义)县陶
村,建于元泰定间(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殿平面梁广各五间,近正方
形,当心间特大,次梢两间之联合长度,尚略小于当心间,屋顶重檐九脊,
阑额之上不施普拍枋,为元以后所不多见。其上檐斗拱出单杪双下昂,单拱
造,第一跳华拱头偷心。第二三跳为下昂,每昂头各施单拱素枋。其昂嘴极
长,下端特大。其第二层昂不出自第一层昂头交互斗以与瓜子拱相交,而出
自瓜子拱上之齐心斗。第二层昂头亦仅施令拱,耍头与衬枋头均完全省却。
其在柱头中线上,则用单拱素枋三层相叠。其后尾华拱两跳偷心,上出■栔
以承昂尾。昂尾不平行,故下层昂尾托于上层昂尾之中段,而在其上施重拱。
其柱头铺作,则仅上层昂尾挑起其下层昂尾分位乃为乳栿所占。此斗拱全部
形制特殊,多不合历来传统方式,实为罕见之孤例。下檐斗拱双杪单拱偷心
造,后尾则三杪偷心。其当心间补间铺作三朵,盖已超出宋代两朵之规定矣。
屋顶仅覆瓪瓦,不施脊兽等饰。

广福寺大殿'6'在云南镇南县城内。寺创于元代。大殿平面广五间,深
四间,单檐九脊顶。檐柱卷杀为梭柱。外檐斗拱重杪重昂,昂为平置假昂,
昂嘴斜杀为批竹式,但昂尖甚厚,至为奇特,柱上阑额虹起如月梁,补间铺
作遂不用栌斗,将华拱泥道拱相交直接置于阑额之上,至为罕见。梁栿断面
均近圆形,为元代显著特征之一。

广胜寺诸门殿'见注。。 4'校注'24'山西赵城县霍山广胜寺上下两院(俗呼上
寺下寺)建筑两组,在结构上为我国建筑实物中罕见之特例。

(一)下寺山门(第。。 114图)平面广三间,深二间,单檐九脊顶,但
主檐之下,前后两面各有垂花雨搭悬出檐柱以外,故前后面为重檐,侧面为
单檐,为富于变化之外观。其斗拱单杪单昂,但山面中柱上用双杪,每间用
补间铺作一朵。其梁架不用平梁而将三侏儒柱并立于四椽栿上以承脊榑及平
榑,亦罕例也。

(二)下寺前殿平面广五间,深四间,椽六架,单檐“不厦两头造”。
除前面当心间外,无补间铺作。其内柱之分配,仅于当心间前后立内柱,次
间不用,使梁架型成特殊结构。在当心间内柱与山柱之间,施庞大之内额,
而在次间与门楣间之柱上,自斗拱上安置向上斜起之梁,如巨大之昂尾,其
中段即安于内额之上。前后两大昂之尾相抵于平梁之下,加垫■头以承托之
(第。。 115图)。我国建筑,历来梁架结构均用平置构材,如此殿之用巨大斜


材者,实不多见也。

材者,实不多见也。

(四)上寺前殿民国二十年发现金版藏经之处,即此殿也。殿广五间,
深四间,单檐九脊顶,斗拱重昂重拱计心造;当心间用补间铺作两朵,次间
一朵,梢间不用。其梁架结构亦有巨昂挑起,但用于山面中柱上以承托两际
构架(第。。 116图)。自藏经一部被窃后,其前面门道已被县府封砌。

(五)上寺后殿平面广五间,深四间,单檐九脊顶。因平面之近似方
形,故正脊极短,形成奇特之外观。斗拱亦重昂重拱计心造。内部梁架亦用
巨昂挑起,但不若前举数例之巨大;其位置则在山面中柱,以挑托山面上平
榑。

广胜寺诸殿堂均有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