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代琉璃瓦实物未之见。清代琉璃瓦之用极为普遍。黄色最尊,用于皇宫及
孔庙;绿色次之,用于王府及寺观;蓝色象天,用于天坛。其它红紫黑等杂
色,用于离宫别馆。
元代琉璃瓦实物未之见。清代琉璃瓦之用极为普遍。黄色最尊,用于皇宫及
孔庙;绿色次之,用于王府及寺观;蓝色象天,用于天坛。其它红紫黑等杂
色,用于离宫别馆。
通常民居,只用仰覆板瓦,上作清水脊,脊两端翘起,称朝天笏,为北
京所最常见。
■瓦之法,北方多于椽上施望板,板上施草泥二三寸,以垫受瓦陇,盖
因天寒,屋顶宜厚以取暖。南方则胥于椽上直接浮放仰瓦,其上更浮放覆瓦,
不施灰泥,盖气候温和,足蔽雨露已足矣。
雕饰明、清以后,雕刻装饰,除用于屋顶瓦饰者外,多用于阶基,
须弥座、勾栏、石牌坊、华表、碑碣、石狮,亦为施用雕刻之处。太和殿石
陛及勾栏、踏道、御路,皆雕作龙凤狮子云水等纹。殿阶基须弥座上下作莲
瓣,束腰则饰以飘带纹。雕刻之功,虽极精美,然均极端程式化,艺术造诣,
不足与唐、宋雕刻相提并论也。
彩画元代彩画仅见于安平圣姑庙,然仅红土地上之墨线画而已。北
京智化寺明代彩画,尚有宋营造法式“豹脚”、“合蝉燕尾”、“簇三”之
遗意。青绿叠晕之间,缀以一点红,尤为夺目,清官式有合玺与旋子两大类。
合玺将梁枋分为若干格,格内以走龙蟠龙为主要母题。旋子作分瓣圆花纹于
梁枋近两端处,因旋数及金色之多寡以定其等第,离宫别馆民居则有作写生
花纹等,更有将说书戏剧绘于梁枋者,亦前代所未见也。
'1' 王璧文《清官式石桥做法》。
'2' 梁思成《营造算例》,刘敦桢《牌楼算例》。
'3' 梁思成、刘致平《建筑设计参考图集》第二集《石栏杆》。
'4' 梁思成、刘致平《建筑设计参考图集》第七集《柱础》。
'5' 陈仲篪《识小录》,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二期。
'6' 梁思成、刘致平《建筑设计参考图集》第四集、第五集《斗拱》。
'7' 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
'8' 梁思成、刘致平《建筑设计参考图集》第十集《藻井》。
'9' 刘敦桢《北平护国寺残迹》,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二期。
第八章结尾·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
第八章结尾·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
清宣统间,建大理院于北京,规模宏大,为文艺复兴式虽非精作,材料
尤非佳选,然尚不失规矩准绳,可称为我国政府近代从事营建之始。至如参
谋本部,财政部等官署,皆约略同时者也。
民国初年,北京正阳门瓮城之拆除,两侧增辟门洞,但保存箭楼,作为
纪念建筑,由内务总长朱启钤主持其事,由瑞典建筑师史达克(Stark)设计
监工,颇费慎思,为市政上一新献。
至国人留学欧美,归国从事建筑业者,贝寿同实为之先驱,北京大陆银
行为其所设计。欧美同学会则就石达子庙重修改造,保留东方建筑之美者也。
民国十一二年顷,关颂声自美国归来,组织基泰工程公司,建树于津沪颇多。
其后留学生中学习建筑者渐众。然在此时,欧美建筑师之在华者已渐着意我
国固有建筑之美德,而开始以中国建筑之部分应用于近代建筑,如北京协和
医学院,燕京大学,南京金陵大学,成都华西大学,皆其重要者也。然而此
数处建筑中,颇呈露出其设计人对于我国建筑之缺乏了解,如协和医学院与
华西大学,仅以洋房而冠以中式屋顶而已。至如燕京大学,则颇能表现我国
建筑之特征,其建筑师
Murphy,以外人而臻此,亦堪称道;然其所作南京阵
亡将士纪念塔,则比例瘦弱,细节纤靡,而立塔地位未能选置高耸之处,而
幽处山怀,亦其缺点也。
国民政府成立以竞选方式征求孙中山陵墓图样,建于南京紫金山,中选
人吕彦直,于山坡以石级前导,以达墓堂。墓堂前为祭堂,其后为墓室。祭
堂四角挟以石墩,而屋顶及门部则为中国式。祭堂之后,墓室上作圆顶,为
纯粹西式作风。故中山陵墓虽西式成分较重,然实为近代国人设计以古代式
样应用于新建筑之嚆矢,适足以象征我民族复兴之始也(第
190图)。
自此以后,南京新都建设中,创作颇多。范文照、赵深设计之铁道部已
表示对于中国建筑方法与精神有进一步之了解。杨廷宝之中央医院与赵深之
外交部,均以欧式体干,而缀以中国意趣之雕饰,能使和谐合用,为我国实
用建筑别辟途径。至若徐敬直、李惠伯之中央博物馆,乃能以辽、宋形式,
托身于现代结构,颇为简单合理,亦中国现代化建筑中之重要实例也(第
191
图)。
在现代式建筑方面,如李惠伯之南京农业试验所,童寯之上海大戏院,
梁思成之北京大学学生宿舍,均平素去雕饰,而纯于立体及表面之比例、布
置之权衡上发挥其图案效果。陆谦受各地之中国银行有其一贯之风格,谨严
素雅,不陷俗套。
在市政设计方面,南京原有全部首都计划,惜未能实行,而各部院各行
其是,故各个建筑虽有其独到之优点,然就全市言,乃毫无联系,漫无组织,
不唯财力浩费,抑在行政效率上,亦因而受其影响,是可惜也。
上海市中心区董大酉设计,乃能在同一计划之下逐步完成,虽规模较小
于南京甚远,然因能按部实现,故能呈现雄伟之气概。使南京亦以整个计划
设施,则其气概之雄伟又将何如?
设施,则其气概之雄伟又将何如?
第
192图)则为推想古代原状重建之尝试计划也。
在中国建筑之研究上,朱启钤、周诒春于民国十七年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纠集同志,从事研究已十余年于兹。其研究之结果,将来无论在古物之保存
上,或在新建筑之产生上,或均能于民族精神之表现有重大之影响也(第
193—197图)。
梁思成
1944年于四川李庄
后记
一九三九年中央博物院聘请梁思成先生任中国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
任。一九四二年梁思成开始着手编写这本《中国建筑史》,于一九四四年完
成。这已经是半个世纪前的事了。由于抗日战争时期财力物力上的极端困难,
加上本书的图片较多,因此难上加难,出版的事只能暂时搁置了起来。
五十年代初期,高教出版社曾因教学工作的迫切需要,征求梁思成的意
见准备出版该书,但梁思成考虑到该书是一九四九年前完成的,有必要用历
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对该书重新审读修改,因此不同意出版。但为了应
急起见,同意以油印方式先印发五十册,仅供给各高校有关教师教学参考。
一九四九年以后政治运动接踵而来,最初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接
着是三反五反、肃反、整风反右运动。特别是一九五五年建筑界对“以梁思
成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想”开展了批判。这对梁思
成的触动,可想而知。使他在学术问题上多少产生过一些彷徨。同时也认识
到该书的修改,不是那么简单,有些问题尚待重新认识。加上繁重的社会工
作,他也就一直没有时间对这本书再作详细的修改。
一九五九年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邀请国内各有关单
位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建筑三史编辑会议,拟组织编写《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史》。会议决定先编一本简要
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由梁思成、刘敦桢等三十一位知名学者,组成了编辑领
导小组。
自一九六○年至一九六二年先后完成了六稿,梁思成、刘敦桢、汪季奇、
袁镜身、乔匀等五人,对第六稿作了整理和审定。此后又于一九六三年完成
第七稿,一九六四年完成第八稿(即建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建筑史》)。
七、八两稿的工作梁思成就参加的不多了。
梁思成虽是一个建筑史学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
这是他与其他建筑史学者的不同之处。他认为建筑史并非史料的堆砌。应首
先注意各时期的建筑思想;建筑史所研究的问题,不仅仅是介绍各历史时期
建筑风格的特征,还要了解建筑是如何演变?受什么因素制约?发展的规律
是什么?等一系列本体问题。只有深刻地了解历史,才能准确地把握整个学
科的发展方向。因此他深感一九四四年完成的这本《中国建筑史》有很大的
不足,他准备重写一本《中国建筑史》。他曾对他的学生说:“有些同学对
建筑史缺乏正确的认识,以为搞建筑史的都是些老头,这是不对的,搞建筑
史的人绝不能是那些老学究。建筑史今天真正需要的人才,是要很活跃的,
有充沛的体力,会动脑子,有研究才能,能把问题搞清楚的人,绝不是等别
人把一件古董摆在你面前,让你坐在那儿,慢慢地去品味它。不是这样的,
建筑是文化的记录,研究建筑史的人,要能敏锐地区别时代的艺术特点,能
感到历史的步伐。”
是什么?等一系列本体问题。只有深刻地了解历史,才能准确地把握整个学
科的发展方向。因此他深感一九四四年完成的这本《中国建筑史》有很大的
不足,他准备重写一本《中国建筑史》。他曾对他的学生说:“有些同学对
建筑史缺乏正确的认识,以为搞建筑史的都是些老头,这是不对的,搞建筑
史的人绝不能是那些老学究。建筑史今天真正需要的人才,是要很活跃的,
有充沛的体力,会动脑子,有研究才能,能把问题搞清楚的人,绝不是等别
人把一件古董摆在你面前,让你坐在那儿,慢慢地去品味它。不是这样的,
建筑是文化的记录,研究建筑史的人,要能敏锐地区别时代的艺术特点,能
感到历史的步伐。”
林洙
一九九七年四月
附文一
附文一
一九五三年秋季起,我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教师、研究生和北京市内中
央及市级若干建筑设计部门的工作同志们讲中国建筑史,本拟每讲编写讲
义,因限于时间,写的赶不上讲的速度,而同志们要求讲义甚切,我只好将
这部十年前所写的旧稿拿出来付印,暂时作为补充的参考资料。
这部“建筑史”是抗日战争期间在四川南溪县李庄时所写。因为错误的
立场和历史观点,对于祖国建筑发展的前因后果是理解得不正确。例如:以
帝王朝代为中心的史观,将各时期人民辉煌的劳动的创造和智慧的累积,竟
说成了封建主和贵族的成就;对于各时期的建筑物及其特征,只是罗列现象,
没有发展的观点。元、明、清三个朝代,因限于时期,省略过甚。当时为了
节省篇幅而用文言;并且引经据典时,只用原文而不再加解释;给读者增加
了不便。有许多建筑,因缺乏文献资料,单凭手法鉴定年代,以致错误。例
如五台佛光寺文殊殿,在这稿中认为是北宋所建,最近已发现它脊檩下题字,
是金代所建。又如太原晋祠圣母庙正殿是北宋崇宁元年所建,误作天圣间所
建。山西大同善化寺大殿和普贤阁,也可能将金建误作辽建。这类的错误,
将来一定还会发现的。此外缺点还很多,这几个只是其中最突出的而已。
解放后不久,中国科学院编译局曾建议付印,我因它缺点严重,没有同
意,现在同意用油印的形式印出,仅是作为一种搜集在一起的“原始资料”,
供给这次听讲的,已经有了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的同志们把它当作一部
“古人写的古书”,来批判参考之用。原稿本有插图,因限于条件,未能一
并印出,也是很大缺憾。
尽管这部稿子写得很不好,它仍然是一部集体劳动的果实。绝大部分资
料都是当时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人员和工作同志的实地调查,测绘的成果。
在编写的过程中,林徽因、莫宗江、卢绳三位同志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林
徽因同志除了对辽、宋的文献部分负责搜集资料并执笔外,全稿都经过她校
阅补充。精美的插图都出自莫宗江同志的妙笔,可惜在这油印本中不能与读
者见面,卢绳同志在元、明、清的文献资料搜集和初步整理上费了不少气力。
在这次讲课的同时,我仍将努力将讲义编出,希望能写出一部比较正确
的中国建筑发展的简史,届时将要恳求同志们毫不吝啬地给予指正和批评。
梁思成
一九五四年元月
附文二
附文二
回忆十年前在费城彭大建筑学院初始研究中国建筑以来,我对于中国建
筑的史料,尤其是以中国建筑命题的专著,搜求的结果,是如何的失望;后
来在欧美许多大图书馆,继续的搜求,却是关于中国建筑的著作究如凤毛麟
角,而以“史”命题的,更未得见。近二三年间,伊东忠太在东洋史讲座中
所讲的《支那建筑史》,和喜瑞仁(Osvald Siren)中国古代美术史中第四
册《建筑》,可以说是中国建筑史之最初出现于世者。伊东的书止于六朝,
是间接由关于建筑的文字或绘刻一类的材料中考证出来的,还未讲到真正中
国建筑实物的研究,可以说精彩部分还未出来。喜瑞仁虽有简略的史录,有
许多地方的确能令洋人中之没有建筑智识者开广见闻,但是他既非建筑家,
又非汉学家,所以对于中国建筑的结构制度和历史演变,都缺乏深切了解。
现在洋人们谈起中国建筑来,都还不免隔靴搔痒。
十年了,整整十年,我每日所寻觅的中国学者所著的中国建筑史,竟无
音信。数月前忽得一部题名《中国建筑史》的专书,乐嘉藻先生新近出版的
三册,这无疑的是中国学术界空前的创举。以研究中国建筑为终身志愿的人,
等了十年之久,忽然得到这样一部书,那不得像饿虎得了麋鹿一般,狂喜的
大嚼。岂知。。
我希望我只须客客气气的说声失望,这篇书评也就省了。但是我不能如
此简单的办,因为对于专门的著作,尤其是标题如此严重的《中国建筑史》,
感到有良心上的责任。
外国人讲我们的东西而没有讲到家的,我们都不应该放松,应该起来辩
驳它或纠正它,或是自己卷起袖子来做他们所未能做到的。现在无端来一部
如此标题的专著,而由专门眼光看去,连一部专书最低的几个条件都没有做
到。在这东西学者众目昭彰之下,我们不能不费些时间来批评他,不然却太
损中国人治学的脸面。
最简单的讲来,这部书既称为“‘中国’‘建筑’‘史’”了,那么我
们至少要读到他用若干中国各处现存的实物材料,和文籍中记载,专述中国
建筑事项循年代次序赓续的活动,标明或分析各地方时代的特征,相当的给
我们每时代其他历史背景,如政治,宗教,经济,科学等等所以影响这时代
建筑造成其特征的。然后或比较各时代的总成绩,或以现代眼光察其部分结
构上演变,论其强弱优劣。然后庶几可名称其实。
乐先生这部书非但不是这么一回事,并且有几章根本就没有“史”的痕
迹,而是他个人对于建筑上各种设计的意见。如第一章后半“庭园”,他并
没有叙述由文献或实例上所得知道的古今庭园是若何,却只说老太太爱在院
内种葵花,玉米,黄瓜,蚕豆。。年青人爱种花,谁有金鱼缸。。等等,又
说“庭园应以。。,宜有。。,可以。。,须较。。”整整三十八页,而在
绪论中却再三声明其为“属历史一方面”,这岂非指鹿为马?绪论中同时又
说这是“专取一部分研究”,“一部分”是“一部分”,“研究”是“研究”,
何能谓之“史”?
更有令人不解的,除去是否“史”的问题外,就是乐先生章节之分配。
为什么把屋盖与庭园放在一章?如屋盖是中国建筑之一部分,为什么乐老先
生只研究屋盖部分而不研究其他部分如梁,柱,台基,墙,斗拱,门窗装修
等等?而庭园,据乐先生自己说,是一种“特别之建筑装饰”(这是什么意
思先不讲),又为何与建筑“一部分”——屋盖——同一章呢?
更有令人不解的,除去是否“史”的问题外,就是乐先生章节之分配。
为什么把屋盖与庭园放在一章?如屋盖是中国建筑之一部分,为什么乐老先
生只研究屋盖部分而不研究其他部分如梁,柱,台基,墙,斗拱,门窗装修
等等?而庭园,据乐先生自己说,是一种“特别之建筑装饰”(这是什么意
思先不讲),又为何与建筑“一部分”——屋盖——同一章呢?
名称与章节既如上述的令人不解,现在我们单取其中几个普通的例,一
探书的本质。
第一编第七页论屋盖之曲线,先生说,“清代曲线,应载于“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