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今年,我们毕业-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谢用友公司,使我向着高标准前进。同时又不得不表示遗憾和内疚,最终我也还是没有选择它。 
  我算是最早有offer的一批,心气自然越发高了。接下来的笔试面试也没好好准备,先是北电网络,落马是自然的,但可恨的是笔试完就落马了,而且也没有引起我的足够注意。 
  当时我还固执地认为,北电按英语能力来刷人其实太不应该了,责任在北电,不在自己身上。就是这样,一次次地为自己找借口,一堆堆的理由来安慰自己。像投汇丰银行、上海银行、交通总行,邮寄资料到上海都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可是一个回复都没收到。接下来的IBM公司,笔试完进入一面后,二面就被刷了,收到IBM拒信,连等待队列中的机会都没有,我依然可以找到根据来麻痹自己:作为一个技术出生的人,想直接去做销售,被拒那还不是正常的吗!诸如此类,机会与我擦肩而过。寝室的几个同学都相继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早早地签了约,而我手头上依然还是用友,问题的严重性慢慢显著了。 
  元旦到春节,时间是很快的,各个公司也都从招人的状态慢慢转向过年,招聘会少了,笔试面试当然也就跟着少了,而我也该打点行装回家过春节。年过得七上八下的,家里人也都不再问我很多,看得出来,我心事重重。 
  过完年,大年初九就早早地回到了学校。不多久就收到了用友的拒信。好了,这下确实是什么都没有了!轻装上阵,认认真真准备三场笔试吧。先是海关总署信息中心,然后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单位,最后一个就是甲骨文公司。很多同学在家都过完元宵才回学校,毕竟是上班前最后一次春节了,而且传说上班后假日都特别少!宿舍所在的那一层,基本上就我一个人回了学校,真安静啊。压力和包袱依然比较重,我已经从原来一周给家里打一次电话改成了两周一次电话,父母也不提找工作的事,怕给我压力,而这反而使我更加难过。精神状态越来越糟糕,走路都快犯迷糊了,只要不追汽车车尾,我就算胜利!折磨,我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路就在脚下(2)   
  信心,我需要信心。海关信息中心笔试完就打电话通知面试,我有同学收到了,我是后来才接到的,开始有点信心了。接着是人民银行的笔试,在外经贸大学。那天的风特别大,笔试是上午考英语,下午考专业,中午我就顶着风在校园中瞎逛。一个人,从东走到西从南走到北,什么都没想,只是一个劲儿的走。考完试感觉不错,结果不出所料,杀到了人民银行的第一面也是最后一面。七八个面一个的阵势,不可谓不壮观了,这也就是在中国银行的面试中我才遇到,也算使面试又完整了一把。第二天就安排去体检,抽血,而且抽了两管!不过抽得很开心,估计和学生时代献完血后拿着几百块营养费的心情差不离吧。但最终也不清楚为什么人民银行没有给我offer。 
  虽然这两次的结果都成了历史的疑团,但是在我的求职史上功不可没,让我信心百倍的迎接我最向往的笔试和面试——甲骨文。 
  能被甲骨文公司选中参加笔试就是很运气的一件事。有同学上网投了简历,却没有笔试资格,有勇气霸王笔的人不是很多,尤其是笔试的日子还定在2月14日,外国人的情人节这一天。 
  笔试前几天我就拿出往日复习准备期末考试的劲头,认认真真地看书,做题。这一次,我不会再轻易失手了。但愿以前的任何成功和失败都能在情人节那天得到回报!这一次,我不能输!拼了! 
  顺利,笔试的感觉就是这一个词!我开始有点好预感,很难得的预感。收到安排面试的电话,兴奋。短暂的兴奋过后,就立刻奔图书馆查资料,看书,练习口语。同学也觉得我那几天神采奕奕的,一改往日的消沉,仿佛拿了offer似的。见到他们,我也总是信心十足地跟他们说:“我还在路上。” 
  面试,多么简单的一个词,这一次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来之不易的面试,决定着我以后的发展。也许是经过的事情多了,也可能离当时的情景远了,但是心里依然还留有那份激动。当我打开邮箱,看到甲骨文公司寄来的offer邮件的时候,那一霎那惶恐胜于激动,第一反应是:这不是恶作剧吧!同学说当时的我跟范进差不多,不过我想和范进比我可差远了,中举之后的范进怎么也得是一个地区专员的级别吧,而我充其量也就只是一个高级蓝领! 
  路漫漫,夜正长。 
  和很多求职的朋友一样,我是一个平凡的的人;但我坚信尽自己的能力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最实用也是最现实的。 
  满意的工作,大家都能找得到,去掉那些花拳秀腿,老老实实的做事,坚持就是胜利。 
  感谢生活,它让我们坚强。再有,还是那句老话: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无关职业(1)   
  张冉,女,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专业硕士生,现就职于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 
  “Subtle is the lord” 好像是爱因斯坦一句名言,关于这句话,我把它剽窃过来,解释为:只有细节才能拯救人类。对于像我一样即将步入工作的毕业生,关键就是克服急躁的毛病,把心情放的平和一些,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无关职业 
  张冉 
  碧桃开了,玉兰花也开了,丁香恣意的香味弥漫了校园。骑着单车,穿行在未名湖畔的花荫树影之中,心情,新鲜的象刚出炉的面包,连同这个春天,一起恣意的飞扬。 
  此刻,关于那个漫长冬季求职的辛酸被一扫而光。 
  我知道,属于我的季节来到了。 
  我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关于这种彻底的乐观,我解释为“健忘”,意即只有痛苦的经历,没有痛苦的回忆。我天真,并且相信,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一切都得从新开始。 
  这是一种态度,关乎生活,无关求职。 
  但有了这种态度,在求职的过程中,就有了心理的优势。放松,并能够充分的表现自我。 
  有了这种态度,即使一个人对一份职业很不满意,但他仍然拥有全世界。 
  2004年,经历过求职的一番酸甜苦辣之后,我得到的工作机会有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环球市场,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研究处,北京晚报广告部市场研究处,其余进入终面的有新华社参编部,国务院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外事司等。 
  然而,准备找工作的决定是仓促的。临近毕业,我对于自己的未来尚存着种种的迷惘,对继续求学还是工作犹豫不决。彼时的我,正忙着准备托福和GRE考试,打算出国攻读传播学的博士,反思起来,这种选择多半是出于肤浅地追逐出国的潮流,而实际上,我对学术一直存在着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敷衍态度。2003年11月中旬,由于出国动力不足,我放弃了这种念头,开始找工作。这时许多大的外企包括外交部等单位早已启动招聘程序了,令我有些措手不及。有些喜爱的单位都没有来得及投递简历,多少有些惋惜。还好,既然下定决心找工作,之后我就一心一意的盯在北大校园BBS的找工作版上,跟许多一起找工作或已经工作的同学沟通,以保证自己得到充分的信息。 
  2004年就业市场的一大特色就是招聘程序多数都通过网络进行,我参加的几场传统的各展览中心举办的招聘会,除了赶过去支付门票和场内价格不菲的简历复印费用,几乎无功而返。许多在场的招聘单位也只是为了宣传。一般来说,稍具规模的公司和单位都可以通过网络来接收简历。所以在找工作过程中,很强烈的一点感触是,如何利用网络,更高效、便捷的获取信息,与人沟通,是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必备的一项技能。 
  我的战略是多投简历,多争取机会; 拿到offer后再进行选择取舍。在投递简历时,根据兴趣和专长,我考虑的行业面主要集中在传媒和外企这两个方面,此外我还参加了公务员的考试。像每个刚开始找工作的毕业生一样,2003年11月份的我,充满自信,饱含激情,以为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我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复合型的人才:一流学府的硕士学历,半年欧洲交流经验,专业八级的外语水平,宽广的综合知识面,丰富的媒体实习经验…… 
  然而,没过多久,我就开始垂头丧气了。当我们的教育在大声呐喊培养符合型人才的时候,就业市场却并没有打开太多机会的门。我应聘的新华社参编部和国务院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外事司需要的人才都非常专业化,比如新华社参编部主要需要书面英语翻译人才,除了扎实的英语基础外,一天八小时对着电脑的翻译工作需要练就非常沉静稳重的性格。而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外事司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基本上要达到专业高级翻译的水平。在投递这些简历之前,我对他们的了解是有限的,信息的欠缺导致了选择的错位。 
  我的另一个目标是外企,不幸的是,在中华英才网上投递的电子版简历纷纷折翎,有几家竟没能得到笔试资格或者初面。那时的我,对自己的能力、言谈和气质颇为自信,很有把握在笔试和面试中胜出,然而面对连面试资格都没有的情形,我只好望洋兴叹了。当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我第一次感到了生活中的诸多无奈。冷静地分析起来,除了客观原因外,这可能与我制作的简历不够精致有关,另外,从结果来看,在外企就业市场上,除技术类人才外,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并没有多少优势,甚至还有年龄上的劣势。此外,制作简历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简化,符号化的编码过程,筛选简历的过程是高效率的,然而也是非人性的,容易让人以固定成见来判断。比如,作为女性,就很可能意味着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处于劣势,这在体制内的单位表现的尤为明显。 
  仍然很清楚的记得我去新华社面试的那场经历。在通过了新华社统一的考试之后,按照成绩排名,我从报考参编部英文编辑的80多名应聘者中被选拔出来,进入最后的面试。被通知参加面试的一共有16位学生,我们被告知在新华社大门前等候聚齐,然后由面试老师集体带进去。在大门口等候的时候,我碰到了一位来自北京另外一所大学的英文本科同学,我知道面试名单上没有她,但是因为有内部关系,所以她能够来破格参加面试。刚走进这个国家级通讯社已颇具年代的大楼,就已然感受到这里有条不紊的生活节奏,我突然有一种历史错位感,一种格格不入的心情,以前设想的种种神圣与荣誉竟然被一份压抑感所代替。   
  无关职业(2)   
  我们被安排在一个会议室里,耐心的等待几位面试老师的到来。大概40分钟以后,几位参编部的领导终于聚齐,人事部主任对新华社参编部的各位领导以及业务情况作了一小时左右的介绍,其间他一再强调参编部工作的重复性和枯燥性,这是事实,此外也有他的一份苦心,毕竟我们十几位应聘者中最后只可能留下几个人,这样的表述至少让失败者不会觉得特别惋惜。随后这位人事部主任就提出让我们16个人轮流进行自我介绍。也许是受了气氛的影响,这次大家都惜言如金,每个人只用一两句话简单地介绍了名字和毕业院校,之后就沉默不语了。接着人事部的老师就请大家就不明白的地方提问,和我参加的外企的热烈的讨论不同,我们十几个人相互观看,但大家谨言慎行,一开始没有人张口,我终于忍不住提了第一个问题,大致是关于待遇方面的。直到现在,我不知道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给对方留下的是何种印象,但是我对自己的表现从来不后悔。 
  接下来是单独面试,分为英语口语面试和一般问题面试。新华社的老师都很和蔼,虽然是面试,但是就像聊天,开设了什么课程,都找了哪些方向的工作等等。问题很简单,面试完之后就可以走人了。一个星期之后给通知。 
  一星期之后我给新华社打电话,结果是让我再等等,说应聘的学生都很优秀,但他们主要考虑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又一个星期过去了,我再次打电话的时候,新华社的老师重复了同样的话,说他们已经选定了人到去实习,还暗示我考虑找其他的工作。我知道我没有得到这次机会; 但奇怪的是,我的心情反而很轻松、坦然,因为从一开始,我就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份工作,以及工作的节奏都不适合我,我不属于这里,这里也不属于我。虽然我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锲子,但是,我非常明白的是,我不是我想要来得地方。 
  在众多的面试中,安永华明的一位来自英国的合伙人给我的印象最深刻,这也是我最终选择去安永的原因之一。作为英语和传媒专业的学生,我对自己的英文能力和表达能力一向很自信,在前几面中,我一路过关斩将,很轻松的到了最后一关。然而,在安永的最后一面中,面对着这位非常智慧的合伙人; 我几乎丧失了自信。 
  人在紧张的状态下通常会有两种表现,或者就是说话很急促,不假思索,或者说话吞吞吐吐,脑子一片空白。我通常表现为前者,面对严肃而又锐利的合伙人,我很紧张,在开头的介绍中,为了避免冷场,我不假思索的一口气把自己介绍完毕。他的表情突然严肃下来,我看不到像以往面试中遇到的那种鼓励的微笑,哪怕是一丝也好。果然,此后这位面试官给出了几个颇为刁难的问题,虽然仍能回答自如,但空气里的气氛凝重,我看得出没能给他留下好感。心在不断的往下沉。 
  面试比我预计的结束的早,这位英国老板将我的简历翻过来,放在一边,起身宣布面试结束,第六感告诉我胜出的希望渺茫。那是我自找工作以来的第一次面试中遭遇失败,坐在座位上,突然的打击令我有些发木。但是我又多少心又不甘,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这位面试官对我如此苛刻,按说我的表达能力应该没什么问题啊。既然没什么希望了,我索性就放松起来,我依旧没有起身,坐在座位上,望着他,问道: 
  “我能知道你对我的印象吗?” 
  也许面试官没有想到我会问这个问题,也许他正在等待着我的这个问题。他重新回到座位上,真诚的,回答了我这个问题: 
  “好的。我来告诉你。你留给我的印象是你过于自信了。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你使用了优秀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英语能力。你知道,我是英国人,我说得是本国语言,而你不是。我们不见得是需要最优秀的人,我们需要的是最合适这份工作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我后来给了你几个刁难的问题。但是你在回答当中,又显得过于不自信。你在面试的时候善于主动出击,但不懂得怎么防卫自己。” 
  我很佩服他能以如此锐利的眼光看明白我的情绪。我告诉他,其实在我介绍的时候因为紧张,急于表达连贯,就口不择言了,所以才使用了“优秀”这个词。并表示很希望有机会能够向他学习。接着我们便友好的握手告别。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思索,以前很少听别人当面指出自己的缺点,然而短短的半个小时的面试,我却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很欣慰,即使自己面试失败; 但是这些真诚的意见能让我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几天以后,当我拿到安永的offer 时,那一刻的心情非常激动。我非常感谢那个面试官,他让我第一次从浮躁的心态中走出来,严肃的自我审视。 
  很多人都很质疑我为什么选择了去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没有任何经验的审计工作。我相信,每个人在找工作中,都有一个背景心态,这跟每个人的经历有关。对自己职业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对人生态度的选择。 
  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在求学生涯上,都有过足以自豪的成绩,都可谓是一帆风顺的。生活还没有开始在我们身上刻上多少痕迹,漫溢的激情、张扬的自我依然是青春最值得骄傲炫耀的标志。然而,或多或少的,我们都尝试过失败的滋味。就我本人来说,几年前高考的失利算是一次不大不小的挫折,没能如愿以偿的进入理想的大学,而是被调配到另外一所重点大学就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自那时起一种小小的挫折心态总时时提醒我要不断的奋斗和前进。要强和自省成了我性格中的一部分。同时,也因为挫折,成就了我更加谨慎和平和的心态。2001年,我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一大特点是知识面广,什么都涉猎一点,由于是新建立的学院,开设的课程都是实验性的,很博杂,从传播理论到文化研究,从新闻实务到媒介经济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