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法:益气养血和中。
代表方:归脾汤。
常用药:黄芪、党参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养血和营,木香健脾理气,茯神、远志、枣仁养心安神,生姜、大枣、甘草和胃健脾,以资化源。
第二节痞满
痞满是由于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职,出现以脘腹满闷不舒为主症的病证。以自觉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临床特点。
痞满的病名首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并认为其病因有饮食不节、起居不适和寒气为患等,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膜满闭塞。”《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长满病。”汉·张仲景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明确指出:“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半夏泻心汤主之。”在与结胸的鉴别中,明确提出痞满的临床特点,并创诸泻心汤治疗,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效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痞候》则结合病位、病机对病名要领作出阐释:“诸痞者,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脏腑痞塞而不宣,故谓之痞”,“其病之候,但腹内气结胀满,闭塞不通。”金元时期,李东垣倡脾胃内伤之说,其理法方药多为后世医家所借鉴,《兰室秘藏·心腹痞闷门》中辛开苦降、消补兼施的枳实消痞丸更是后世治痞的名方。朱震亨《丹溪心法·痞》将痞满与胀满作了区分:“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者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至明清时期,林佩琴《类证治裁·痞满》将伤寒之痞和杂病之痞明确区分,对杂病之痞进行了系统论述。张介宾在《景岳全书…痞满》中指出:“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邪无滞而痞者,虚痞也。”这种虚实辨证对后世痞满诊治颇有指导意义。
痞满的临床表现与西医学的慢性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相似,这些疾病若以脘腹满闷不舒为主症时,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药物所伤等可引起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常而发生痞满。
一、病因
1。饮食不节
饥饱失常,或恣食生冷,或嗜食辛辣,或过食肥甘,或茶酒无度,损伤脾胃,纳运无力,食滞内停,痰湿中阻,胃气壅塞,升降失司,而成痞满。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
2。情志失调
抑郁恼怒,情志不遂,肝气郁滞,失于疏泄,乘脾犯胃,脾胃升降失常,或忧思伤脾,脾气受损,运化不力,胃腑失和,气机不畅,发为痞满。如《景岳全书·痞满》言:“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
3。药物所伤
误用、滥用药物,或因他病长期大量应用大寒大热或有毒药物,损伤脾胃,内生寒热,阻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遂成痞满。如《太平圣惠方·治乳石发动心膈痞满腹痛诸方》日:“因服冷药太过,致心膈痞满。”
二、病机
脾胃同居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司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升浊降则气机调畅。肝主疏泄,调节脾胃气机,肝气条达,则脾升胃降气机顺畅。上述病因的出现,均可影响到胃,并涉及脾、肝,使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而发痞满。
痞满的病性有虚实之分。痞满初期,多为实证。如因饮食、药物等实邪于胃,导致脾胃运纳失职,痰湿内生,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司,出现痞满;如情志失调,肝郁气滞,逆犯脾胃,可致气机郁滞而成痞;如为热性药物所伤,或食滞、气郁、痰湿停留日久,均可导致热邪内蕴,困阻脾胃而成痞。实痞日久,可致虚痞。如饮食、药物所伤,日久失治,或痰湿困脾日久,使正气El渐消耗,损伤脾胃,或素体脾胃虚弱者,均可致中焦运化无力而成气虚之痞;湿热之邪或肝胃郁热日久伤阴,导致胃阴亏损,胃失濡养,和降失司,而成阴虚之痞。因实痞常与脾虚不运、升降无力有关,虚痞之脾胃亏虚,也易招致实邪内侵,所以临床上,每见虚实互兼、寒热夹杂之证,且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总之,痞满的基本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为本病的病机关键。病理性质不外虚实两端,实即实邪(食积、痰湿、气滞等)内阻,虚则脾胃虚弱(气虚或阴虚),虚实夹杂则两者兼而有之。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以脘腹满闷不舒为主症,并有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的特点。
2。发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病程漫长。
3。多由饮食、药物、情志等因素诱发。
二、病证鉴别
1。痞满与胃痛
两者病位同在脘腹部,且常相兼出现。然胃痛以胃气阻滞,不通则痛为主要病机,临床上胃痛以疼痛为主,痞满以满闷不适为患;胃痛病势多急,压之可痛,而胃痞起病较缓,压无痛感,两者差别显著。
2。痞满与鼓胀
两者均有自觉脘腹满闷的症状,但鼓胀基本病理变化为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瘀、水停腹中。临床上鼓胀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症;胃痞则以自觉满闷不舒,外无胀形为特征。鼓胀按之腹皮绷急,胃痞却按之柔软。
3。痞满与积聚
两者均可有脘腹满闷的特征,但积聚的病机主要为气机阻滞,瘀血内结。临床上痞满的满闷不适,系自觉症状,而无块状物可扪及;积聚则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不仅有自觉症状,而且有结块可扪及。
4。痞满与胸痹
胸痹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临床以胸部闷痛为主症,常兼气短、心悸等症,偶有痛彻脘腹情况。而痞满则以脘腹满闷不舒为主症,多兼饮食纳运无力之症,偶有胸膈不适,并无胸痛等表现。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体壮气实,痞满不减,按之尤著,食后为甚,能食便秘,舌苔厚腻,脉实有力者为实痞。体虚气怯,痞满时作,喜揉喜按,食少纳呆或食后迟消,大便清利,脉虚无力者属虚痞。
2。辨寒热
痞满绵绵,遇寒则甚,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饮,舌淡苔白,脉沉者属寒。痞满势急,遇热则甚,口渴喜饮,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
二、治疗原则
痞满的基本病机是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所以,治疗总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为基本法则。根据其虚实分治,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虚实夹杂者补泻并用。补虚重在补脾益胃,或养阴益胃。祛邪则视具体证候,分别施以消食导滞、除湿化痰、理气解郁、清热祛湿等法。治疗中应注意无论补泻用药不可过于峻猛,以免重伤脾胃,对于虚痞,尤当慎重。
三、证治分类
(一)实痞
1。饮食内停证
症状:脘腹满闷而胀,进食尤甚,嗳腐吞酸,厌食呕吐,或大便不调,矢气频作,味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饮食停滞,胃腑失和,气机壅塞。
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本方消食导滞,和胃降逆,用于食谷不化,脘腹胀满者。
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行气除胀;半夏、陈皮和胃降逆,行气消痞;茯苓健脾渗湿,和中止泻;连翘清热散结。
若食积较重者,可加鸡内金、谷芽、麦芽;胀满明显者,可加枳实、厚朴、。大腹皮;若食积化热,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槟榔导滞通便,或用枳实导滞丸推荡积滞,清利湿热;兼脾虚便溏者,加白术、扁豆健脾助运,化湿和中,或用枳实消痞丸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2。痰湿中阻证
症状: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身重困倦,头昏纳呆,暖气呕恶,口淡不渴,舌苔白厚腻,脉沉滑。
证机概要:痰湿阻滞,脾失健运,气机不和。
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代表方: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前方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后方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两方合用,共奏燥湿健脾、化痰利气之功,用于脘腹胀满,呕恶纳呆之证。
常用药:苍术、厚朴燥湿除满;半夏、陈皮化痰理气;茯苓健脾利湿;甘草健脾和胃。
若痰湿盛而满闷甚者,可加紫苏梗、桔梗、藿香等;若气逆不降,嗳气不止者,加旋覆花、代赭石化痰降逆;如渴不欲饮,水入即吐,可合用五苓散以化饮消痞;痰湿郁久化热而口苦、舌苔黄者,可改用黄连温胆汤;兼脾胃虚弱者,加用党参、白术、砂仁以健脾和中。
3。湿热阻胃证
症状:脘腹胀闷不舒,灼热嘈杂,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大便干结或黏滞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内蕴,困阻脾胃,气机不利。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代表方: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前方泄热破结,后方清热燥湿、理气化浊,两方合用,可增强清热除湿、散结消痞之功,用于脘腹胀闷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之痞满者。
常用药:大黄泻热散痞,和胃开结;黄连、黄芩苦降泄热和中;厚朴理气燥湿;石菖蒲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半夏和胃燥湿;芦根清热和胃,止呕除烦;栀子、豆豉清热除烦。
若灼热嘈杂明显者,可加蒲公英、连翘、瓦楞子;若恶心呕吐明显者,加竹茹、白蔻仁、生姜;若大便黏滞不畅者,可加蚕砂、皂角子、泽泻等以除湿导浊;若津液受伤明显,口干舌燥者,可加天花粉、沙参以清热生津。如寒热错杂,用半夏泻心汤苦辛通降。
4。肝胃不和证
症状:脘腹痞闷不舒,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善太息,呕恶嗳气,或吐苦水,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犯胃,肝胃不和,气机逆乱。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代表方: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前者长于疏肝解郁,善解气、血、痰、火、湿、食六郁,后者消补兼施,长于健脾消痞,合用能增强行气消痞功效,用于治疗脘腹胀满连及胸胁、郁怒心烦之痞满者。
常用药:香附、川芎疏肝散结,行气活血;苍术、神曲燥湿健脾,消食化滞;栀子泻火解郁;枳实行气消痞;白术健脾益胃;荷叶清香升散,和胃醒脾。
若胀满较甚者,酌加柴胡、大腹皮、青皮,或用五磨饮子加减以理气导滞消胀;若心烦不寐者,可加合欢皮、郁金、酸枣仁解郁安神;若郁而化火,嘈杂反酸者,可合用左金丸;若痞满日久不愈,舌暗脉涩,可加丹参、莪术、三棱等活血散结。
(二)虚痞
1。脾胃虚弱证
症状:脘腹满闷,时轻时重,喜温喜按,纳呆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升降失司。
治法: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本方健脾益气,升举清阳,用于治疗喜温喜按、少气乏力的脘腹胀满者。
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鼓舞脾胃清阳之气;升麻、柴胡协同升举清阳;当归养血和营以助脾;陈皮理气消痞。
若胀闷较重者,可加枳壳、木香、厚朴;纳呆厌食者,加砂仁、神曲等醒脾开胃;若四肢不温,阳虚明显者,加制附子、干姜温胃助阳,或合理中丸以温胃健脾;舌苔厚腻,湿浊内蕴者,加半夏、茯苓,或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健脾祛湿,理气除胀。
2。胃阴不足证
症状:脘腹痞闷,嘈杂不舒,饥不欲食,恶心暖气,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胃阴亏虚,胃失濡养,胃失和降。
治法: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代表方:益胃汤加减。本方滋养胃阴,行气除痞,用于口燥咽干、舌红少苔之脘腹不舒者。
常用药:生地、麦冬、沙参、玉竹滋阴养胃;冰糖濡养肺胃,调和诸药;香橼疏肝理气,消除脘腹痞满。
若阴虚较重,火旺嘈杂者,可加石斛、花粉、百合;食欲不振者,加山楂、谷芽、麦芽等消食开胃;若腹胀较著者,加佛手、枸橘、厚朴花理气消胀;便秘者,加火麻仁、玄参润肠通便;如兼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者,可加太子参、莲子、黄精等气阴同治。
【预后转归】
痞满一般预后良好,只要保持饮食有节,心情舒畅,并坚持治疗,多能治愈。但痞满多为慢性过程,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若久病失治,或治疗不当,痞满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痰浊瘀血内生,可由不痛或痛轻发展至疼痛或由触之无形发展至触之有形,而转化为胃痛、积聚、噎膈等病证;另痞满日重,脾胃大伤,纳食不足,气血乏源,后天失养,可形成虚劳。
【预防调护】
患者应饮食有节,勿暴饮暴食,勿食无定时,同时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辛辣醇酒以及生冷粗硬之品。慎用、忌用大热、大寒、有毒等易损伤脾胃的药物。注意精神调摄,避免忧思恼怒及情绪紧张。慎起居,适寒温,特别是季节交替时注意腹部保暖。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临证备要】
1。久痞虚实夹杂、寒热并见者,治宜温清并用,辛开苦降。痞满虽有虚实寒热之别,但在病变过程中,常出现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等复杂证型。如脘腹灼热嘈杂、口苦、苔黄腻,与肠鸣辘辘、腹中冷痛、下利清稀互见的胃热肠寒证;或脘腹痞闷、喜温喜按、得热则减,与腹胀便秘、食热为甚的胃寒肠热证。对此,应效法仲景诸泻心汤法,辛开苦降,温清并用,补泻同施,以达辛开苦降甘调,泻不伤正,补不滞中的目的。诸泻心汤主要针对胃热肠寒证所设,对于胃寒肠热之证可选用枳实消痞丸、枳实导滞丸等消补兼施,苦降辛开。
2。久痞由气及血,痰瘀内生者,治宜软坚散结,化痰活血。因痞满以自觉胀满、疼痛不著、触之无形为临床特点,因此一般不从痰浊瘀血论治。但痞满在临床上具有病情迁延,反复发作,易发展为积聚、噎膈、癌病等病变的特点,根据“怪病多痰”、“久病多瘀”,我们有理由认为由气及血,痰瘀内生是痞满迁延不愈的重要病机。早在《类证治裁·痞满论治》中即云:“痰夹瘀血,成窠囊,作痞,脉沉涩,日久不愈,惟悲哀郁抑之人有之,宜从血郁治。”因此对于久治不愈的痞满,可考虑应用软坚散结、化痰活血的治法,选用莪术、三棱、乳香、没药、山慈菇、土鳖虫等药物。
【医案举隅】
赵某,男,24岁,1985年9月24日初诊。
患者一月来胃脘胀满,食后益甚,烧心,泛酸,嗳气频频,纳物一般,大便尚调。脉弦滑,舌质稍红,苔白腻兼黄。证属饮食不节,中焦失运,治以消导调中。
处方:木香10克,枳壳10克,槟榔10克,陈皮10克,生赭石10克,旋覆花10克,焦六曲10克,厚朴10克,马尾连8克,吴萸6克,茯苓皮30克,砂仁5克。
二诊:9月28日。药尽4剂,烧心、泛酸已平,脘胀嗳气均缓。舌如前。再为消导运中,以前方变通。
上方去尾连、吴萸,加白术10克,冬瓜皮30克,太子参15克。
三诊:10月4日。药又进4剂,诸症续减而未尽除。近因饮食未和,时感恶心。脉仍弦小,舌质略红,苔白腻,稍兼黄。仍本前法,佐清化和中。
上方加竹茹20克,生姜8克,法半夏10克,炒内金6克。
四诊:10月8日。诸症几平,惟空腹时或饮食过量后稍有不适,舌黄苔已退,脉如前,再予上方4剂以巩固疗效。
按:此患者由饮食不节,脾胃内伤,痰湿内生,日久化热,湿热中阻,气机不利而成痞满。初诊病以邪实为主,故先治以消导调中、清化痰湿,妙在茯苓皮大量应用渗湿健脾,配合陈皮、旋覆花、厚朴、马尾连、砂仁解散痰湿郁热,四剂显效,继则加重健脾除湿之药以固其本,后又因伤食而痰浊反复,酌加化痰和胃之品。盖痞满之证或医虚而致实,或因实而致虚,多虚实兼夹,要能权衡轻重,分清缓急,灵活施治。
(董建华主编。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第三辑。北京出版社。1990)
【古代文献精选】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证治汇补·痞满》:“大抵心下痞闷,必是脾胃受亏,浊气夹痰,不能运化为患。初宜舒郁化痰降火,二陈、越鞠、芩、连之类;久之固中气,参、术、苓、草之类,佐以他药。有痰治痰,有火治火,郁则兼化。若妄用克伐,祸不旋踵。又痞同湿治,惟宜上下分消其气,如果有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