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元方()
孔元方是河南许昌人。
他经常服用松脂、茯苓、松籽等药,年龄大了却显得非常年轻(返老还童,青春永驻),容貌像四十多岁的人。
郄元节、左元放都是他的好朋友,他们都是放弃了《四书》、《五经》上(教授的)和世间的各种人情世故,专心修炼道术。
孔元方为人善良仁慈,粗衣素食,喝酒从不超过一升,年龄大概七十多岁。
有一次,几位道士请孔元方一起喝酒,轮到元方干杯时,元方行了个酒令:他把拐杖拄在地上,手扶着拐杖头朝下,脚朝上倒立着,用另一只手拿着酒杯倒着喝酒,结果谁也不会像他这样饮酒。
孔元方有妻有子,但从不积存钱财,只是很下力气地种田。
有一次,孔元方家里失火了,人们都来救火,往外抢救衣物粮食家具,但孔元方却不往外抢东西,反而蹲在篱笆前看火。
他的妻子催他赶快抢救财物,孔元方笑道:“这些都是身外之物,有什么
可惜的!”
孔元方又在河边岸上凿了一个一丈见方的洞,然后钻进洞里,不吃不喝,一两个月也不出来,家里的人他也不让到洞里来。
洞前有一棵柏树,长在大道后面的荆棘草丛里,挡着那个洞。
有时弟子有急事想找孔元方,也找不到他住的那个洞。
后来从东方来了一个少年,名叫冯遇,爱好道术,想跟随孔元方学道。
他一来就找着了孔元方的那个洞室。
孔元方说:“别人来都找不到我,你却一来就找到了我,看来你是值得我传授道术的人。”(缘分啊!仙缘!)
孔元方就把两卷写在白布上的经文给了冯遇,并对他说:“这上面写的是修道的要点,四十年才可以传授一个人。如果四十年到了还找不到值得传授的人,那也不能因为年限到了胡乱传授,须等八十年,如有两个人可传授,就传给两个人。误传或不传,就犯了‘闭天道’的罪,不该传的却传了,就犯了‘泄天道’的罪,这两种罪都会连累子孙而受到惩罚。现在我已经把道术的精要传给你,我就可以去了。”
于是孔元方就扔下妻子儿女进了西岳华山。
五十年后,孔元方回过一次故乡,当时的人还有认识他的。
【原文】孔元方,许昌人也。常服松脂茯苓松实等药,老而益少,容如四十许人。郄元节、左元放,皆为亲友,俱弃五经当世之人事,专修道术。元方仁慈,恶衣蔬食,饮酒不过一升,年有七十余岁。道家或请元方会同饮酒,次至元方,元方作一令:以杖柱地,乃手把杖倒竖,头在下,足在上,以一手持杯倒饮,人莫能为也。元方有妻子,不畜余财,颇种五谷。时失火,诸人并来救之,出屋下衣粮床几,元方都不救,唯箕踞篱下视火。其妻促使元方助收物,元方笑曰:“何用惜此。”又凿水边岸,作一窟室,方广丈余,元方入其中断谷,或一月两月,乃复还,家人亦不得往来。窟前有一柏树,生道后棘草间,委曲隐蔽。弟子有急,
欲诣元方窟室者,皆莫能知。后东方有一少年,姓冯名遇,好道,伺候元方,便寻窟室得见。曰:“人皆来,不能见我,汝得见,似可教也。”乃以素书二卷授之曰:“此道之要言也,四十年得传一人。世无其人,不得以年限足故妄授。若四十年无所授者,即八十年而有二人可授者,即顿接二人。可授不授为‘闭天道’;不可授而授为‘泄天道’,皆殃及子孙。我已得所传,吾其去矣。”乃委妻子入西岳。后五十余年,暂还乡里,时人尚有识之者。(出《神仙传》)
鬼赠衣()
唐显庆三年,岐州人王志任益州县令,任期已满正好回自己家乡。
有个女孩很美丽,未到出嫁就死了,(灵柩)停放在县里的寺庙中有几个月了。寺中先就有个学生住在另一间屋子里。(这故事背景介绍的真凌乱)
天刚黑就看见这个女子来(偷腥?),梳妆打扮衣着服饰非常华丽,想和他(缠绵艳遇啊,古人你的言语也真隐晦!),这个学生就收留(收下)了她(送上门美女!不要白不要!)。
相好了有一个月,这个女子赠给学生一面铜镜,衣巾、梳子各一个。
县令王志打算上路,女子与学生暗里辞别。
女子家人找不到这些东西,县令让按屋查找,在学生房中找到了这些东西。
县令让随从绑上学生,把他当成偷盗之人。
学生告诉了他们的事,说:“不但有这些东西,还留下了上下二件衣服。”
县令派人打开棺材检查,果然没了这些衣服。
既然看见了这些证据,就把学生放了。
问他原籍是哪,他是岐州人,因跟从父亲南方任职,父母都死了,他就游历各地、增长见识,不久就该回乡了。
县令给他衣服马匹,一起还乡。
还把他当成女婿,非常怜爱。
(遇见鬼也能改变命运!跟王志有什么关系,他转述的?)
【原文】唐显庆三年,岐州人王志,任益州县令,考满还乡。有女美,未嫁道亡,停县州寺中累月。寺中先有学生停一房,夜初见此女来,妆饰华丽,欲伸缱绻,学生纳之。相知经月,此女赠生一铜镜,巾栉各一。令欲上道,女与生密共辞别。家人求此物不得,令遗巡房求索,于生房得之。令遗左右缚此生,以为私盗。学生诉其事,非唯得此物,兼留上下二衣。令遗人开棺验之,果无此衣。既见此征,于是释之。问其乡里,乃岐州人,因从父南任,父母俱亡,游诸州学问,不久当还。令给衣马装束同归,以为女夫,怜爱甚重。(出《法苑珠林》)
王烈石髓()
王烈字长休,河北邯郸人。
经常服用野生姜和铅,年龄有三百三十八岁,还是很年轻的容貌。(长生不老之术)
他登高山过险峻的时候也健步如飞。
王烈青年时曾是太学中的书生,学习时没有(什么书籍学问)是他不涉猎的,常和人们议论《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的著作,非常博学多才。
任中散大夫的醮国人嵇叔夜(即“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很敬重王烈,常常向他请教。
并和他一起进山游玩采药。
后来王烈独自进了山西太行山,有一天他忽然听见山的东部发生了山崩,隆隆的轰鸣好像打雷。
王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赶去看。
只见大山崩塌了几百丈,两面都是青石,石中有一个直径一尺宽的洞,
洞里不断流出像骨髓般的青泥。
王烈试着把那泥团成了圆球,不一会圆球就成了石头,好像
把热蜡团成球凝固以后的样子。
那泥丸散发出一股粳米饭般的香气,放在嘴里咀嚼也有粳米饭的味道。
王烈就团了象桃子大小的泥丸带了回来,对嵇康说:“我得到了一件奇怪的东西
给你。”
嵇康很高兴,王烈就把泥丸拿出来,一看泥丸已变成青石丸了,一敲还发出铜的声音。
嵇康就让王烈领他到山崩处去看,那崩塌的山却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后来王烈又进了河东的抱犊山里,看见一个石窟,里面有个白石的架子,上面有两卷写在白布上的经文。
王烈拿来看,不认识上面的字,不敢把经卷拿走,又放回白石架上。
但他照着经卷上的字记下来几十个字,回来给嵇康看,那些字嵇康全都认识。王烈十分高兴,就领上嵇康到山中石窟去读经。
去的路都记得很清楚,但走到那里,却怎么也找不到石窟了。
王烈后来私下里对弟子说:“这是因为嵇康不该得道,所以那石窟才闭上了。”按照神仙经里的说法,神山五百年裂开一次,其中会流出来石髓,如果能服用了石髓,就可以和天地一样活得长久。
王烈先前得的石丸,肯定就是石髓了。
河东闻喜的人,大都世世代代祀奉王烈。
晋代永宁年间,王烈去陕西洛南县的洛川一带漫游,和人比赛射箭。
王烈用的是需二石力量才能拉开的弓,在百步的距离射靶,十箭九中。
一年以后,王烈又到洛川去,有一个九十多岁的老者名叫张子道,恭敬地向王烈施礼,王烈连站都不站起来。
同座的人很奇怪,张子道说:“我七八岁时见他时,他就是现在这副容貌,现在我九十多岁了,他仍是一副少年的面孔。”
后来,人们不知道王烈去了哪里。
【原文】王烈者,字长休,邯郸人也。常服黄精及狻耆偃怂辏逃猩偃荨5巧嚼眨胁饺绶伞I偈北咎樯薏焕溃R匀颂嘎畚寰偌抑裕薏桓貌V猩⒋蠓蜈酃逡梗蹙窗脱А9踩肷接蜗凡梢:罅叶乐猩街校鑫派蕉累埽ㄛ茉鞯兀鞒咀鳙^,今改),殷殷如雷声。烈不知何等,往视之,乃见山破石裂数百丈,两畔皆是青石,石中有一穴口,经阔尺许,中有青泥流出如髓。烈取泥试丸之,须臾成石,如投热蜡之状,随手坚凝。气如粳米饭,嚼之亦然。烈合数丸如桃大,用携少许归,乃与叔夜曰:“吾得异物。”叔夜甚喜,取而视之,已成青石,击之如铜声。叔夜即与烈往视
之,断山以复如故。烈入河东抱犊山中,见一石室,室中白石架,架上有素书两卷。烈取读,莫识其文字,不敢取去。却着架上。暗书得数十字形体,以示康。康尽识其字。烈喜,乃与康共往读之。至其道径,了了分明,比及,又失其石室所在。烈私语弟子曰:“叔夜未合得道故也。”又按神仙经云,神山五百年辄开,其中石髓出,得而服之,寿与天相毕。烈前得者必是也。河东闻喜人多累世奉事烈者。晋永宁年中,出洛下,游诸处,与人共戏斗射。烈挽二石弓,射百步,十发矢,九破的。一年复去,又张子道者,年九十余,拜烈,烈平坐受之。座人怪之,子道曰:“我年**岁时见,颜色与今无异,吾今老矣,烈犹有少容。”后莫知所之。(出《神仙传》)
焦 先()
焦先字孝然,是河东人,已经活了一百七十岁。
经常服食白石,并把白石分给别人,像煮芋头那样煮熟了吃。
焦先还天天进山砍柴,然后把柴分给别人,先从村头第一家开始,周而复始。(这是锻炼身体玩吗?)
焦先每次把柴禾背到住家的门外放下,主人看见后,就把焦先请到屋中坐下,并
请焦先吃饭,焦先就坐下,也不和主人说话。
焦先如果把柴禾背来而主人不在,他就把柴禾放到门外转身就走,年年如此。
魏文帝即位之后,焦先在河边盖了一间草屋,自己一个人住进去。
屋子里不放床,只铺着草垫子,满身都是泥污,像在泥里打了滚似的。
有时他几天吃一次饭,行为很规矩,也不和女人来往。
他的衣服破了,就卖了柴买件旧衣服穿上,不论冬天夏天都是一身单衣。
当时当太守的董经听说后就来拜访焦先,焦先却不说话。
董经就更觉得焦先是大贤人。
后来焦先的草屋被野火烧毁,人们跑去看,只见焦先端坐在火中,草屋烧
成灰烬之后,焦先才慢慢站起来,连身上的衣服都没烧着。
后来焦先又把草屋盖起来,忽然下了一场大雪,很多房子都被大雪压塌了。焦先的草房也倒了。
人们去看,怕焦先已经冻死,就扒开草房寻找,只见焦先躺在雪底下熟睡,面色红润,呼吸均匀,像在炎夏喝醉了一样。(神仙就是不喜欢显示功力!)
人们都认为焦先不是凡人,很多人想和他学道。
焦先说:“我哪里会什么道术呢?”
焦先一会儿老,一会儿又很年轻,这样活到二百多岁,后来就离开大家走了,也不知去了什么地方。
那些向他请教道术的人,连一句话也没从他那里得到。
【原文】焦先者,字孝然,河东人也,年一百七十岁。常食白石,以分与人,熟煮如芋食之。日日入山伐薪以施人,先自村头一家起,周而复始。负薪以置人门外,人见之,铺席与坐,为设食,先便坐。亦不与人语。负薪来,如不见人,便私置于门间,便去,连年如此。及魏受禅,居河之湄,结草为庵,独止其中。不设床席,以草褥衬坐,其身垢污,浊如泥潦。或数日一食,行不由径,不与女人交游。衣弊,则卖薪以买故衣着之,冬夏单衣。太守董经,因往视之,又不肯语。经益以为贤。彼遭野火烧其庵,人往视之,见先危坐庵下不动,火过庵烬,先方徐徐而起,衣物悉不焦灼。又更作庵,天忽大雪,人屋多坏,先庵倒。人往不见所在,恐已冻死,乃共拆庵求之,见先熟卧于雪下,颜色赫然,气息休休,如盛暑醉卧之状。人知其异,多欲从学道,先曰:“我无道也。”或忽老忽少,如此二百余岁,后与人别去,不知所适。所请者竟不得一言也。(出《神仙传》)
孙 登()
孙登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
一直都住在山中,在洞穴中静坐,弹琴、读《易经》。
他冬夏都穿单衣,天气特别冷的时候,人们见他头发长得一丈多长披盖在身上御寒。
孙登的面容非常优雅年轻,几代人看见他都没有衰老变化。
他在闹市中乞讨的钱物,又转送给更穷的人,根本没有剩余的钱,人们也从来看不到孙登吃饭。
当时当太傅的杨骏把孙登请去,但问他什么他都不回答。
杨骏赠给孙登一件布袍子,孙登就要了,但一出门就向人借了把刀,把袍子割成两半,扔到杨骏的门前,又把袍子用刀剁碎了。
当时人们都说孙登是疯子,然而后来杨骏犯罪被斩首,大家才明白孙登剁碎杨骏的袍子是一种预示。
当时,孙登剁碎了杨骏送他的袍子后,杨骏一怒之下把孙登抓了起来,孙登就突然死了。
杨骏给了一口棺木,把孙登埋在振桥。
几天后,人们却在董马坡看见了孙登,就捎信给洛川的朋友。
嵇康有修道的志向,曾向孙登请教,孙登不理他。嵇康就提出一些问题,故意诘难他,但孙登竟不在乎地自己弹琴。过了很久,嵇康只好走了。孙登说:“嵇康这人年轻有才,但见识太少,不善于保护自身。”过了不久,嵇康果然犯了罪被斩首。嵇康很善于弹琴,孙登却能弹一根弦的琴,而且也能弹成完整的乐曲。
嵇康对孙登的琴技感叹佩服,觉得用一根弦弹出乐曲简直是不可思议。
【原文】孙登者,不知何许人也。恒止山间,穴地而坐,弹琴读《易》。冬夏单衣,天大寒,人视之,辄被发自覆身,发长丈余。又雅容非常,历世见之,颜色如故。市中乞得钱物,转乞贫下,更无余资,亦不见食。时杨骏为太傅,使传迎之,问讯不答。骏遗以一布袍,亦受之。出门,就人借刀断袍,上下异处,置于骏门下,又复斫碎之。时人谓为狂,后乃知骏当诛斩,故为其象也。骏录之,不放去,登乃卒死。骏给棺,埋之于振桥。后数日,有人见登在董马坡,因寄书与洛下故人。嵇叔夜有迈世之志,曾诣登,登不与语。叔夜乃扣难之,而登弹琴自若。久之,叔夜退,登曰:“少年才优而识寡,劣于保身,其能免乎?”俄而叔夜竟陷大辟。叔夜善弹琴,于是登弹一弦之琴,以成音曲。叔夜乃叹息绝思也。(出《神仙传》)
吕文敬()
吕恭字文敬,年少时就喜欢服用一些养生延年的药。
有一次他带着一个仆人一个婢女,进太行山中采药。
忽然遇到了三个人,他们问吕恭:“你是想要长生吗,才这样不辞劳苦地爬山越岭?”
吕恭说:“我确实是寻求长生之术,但一直没遇到好的药方,只好采些草药服用。希望多少有点益处。”
一个人就说:“我姓吕字文起。”
第二个人说:“我姓孙字文阳。”
第三个人说:“我姓王字文上。”
三个人都是天界太和府里的神仙。
吕文起对吕恭说:“我们有时也来这里采药,以便成全那些新学道的人。你既然和我同姓,名字中也有一个字‘文’跟我相同,这是你的仙缘,命中应该得到长生。你如果能跟着我采药,我就告诉你长生不老药的仙方。”
吕恭立刻跪拜说:“今天遇见仙人真是我的大幸,只怕我糊涂愚笨,当不好仙人的徒弟。如果仙人能收留点化,是我此生最大的愿望了。”
吕恭就跟着仙人采了两天药,仙人授给他一个仙药秘方让他带回去,让他回家乡再看看亲人们。
吕恭向三位仙人辞别,仙人们说:“你跟我们采了两天药,世上已过了二百年了。”吕恭回到家乡,见自己家中只剩下个破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