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侯说的哪里话,七尺男儿当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如今九大帝国皆狼烟四起,奸贼当道,若是都像你这样的想法,还有何人为朝廷效力,为天下苍生之安危努力?”
熟料辛弃疾竟然怒视薛溢,对于薛溢提出的意见很不满,看来辛弃疾和李白一样,对官路竟然有着莫名的追求。
“可……”
薛溢还想再说话,一个可字刚出口,脑海中响起了提示音。
“系统提示:一代文豪为何迷途不知返,踏上对官场的痴迷?究竟是命运的残忍还是内心的魔障?玩家遇到此事,当仁不让不能袖手旁观,接取任务——【文豪扬名】!”
“任务要求:通过玩家的劝诫,让辛弃疾放弃对于功名的执着,转而在诗词一道上卓有成就,使得辛弃疾的诗词在九大帝国流唱!”
“完成时间:一年内!”
“任务奖励:武道县文化繁荣度增加一倍,获得辛弃疾的效忠!”
竟然莫名其妙的触发了任务,这让薛溢很无奈,而且还是被动接受,前世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乱世》中有一部分任务只有在完成他们的专属人物后才能彻底获得他们的效力,就像之前的胡斐,不过胡斐算是特例,薛溢和他的亲密度较高,因此看起来并无两样。
但此行一路遇到的宋月两大守将,狄青和辛弃疾俱是如此,只有君子之交,但达到了特定的条件,那么便只有完成他们给出的任务,才能将之收服。
讲真,薛溢心里其实已经没有想要收辛弃疾的想法了,但是既然被动接受任务了,那就只好奉陪到底。
之前的狄青系统并没有发起任务,至于原因薛溢心里也清楚,狄青有投效武道县的想法,因此不需要任务来束缚,但辛弃疾不同,薛溢没有递出橄榄枝,这是属于被动接取任务,辛弃疾也是被系统强制加入武道,就像当初的赵云,无法拒绝。
“不如我们打个赌如何?”
接取任务之后,薛溢的想法也变了,反正任务的要求是只要能让辛弃疾的诗词一年之内在九大帝国广为流传便可,那就好办多了。
“武侯大人尽管说,辛某愿意奉陪!”
辛弃疾也是刚烈之人,在军伍混迹多年,难免染上军队士卒的习气,一听要打赌,立即答应。
“我在你这里驻扎五日,等五日后麾下士卒身体恢复一些便会离开,在我离开之前希望辛将军可以做出一首词来,我要让这首词在一年之内被九大帝国的子民广为传唱!”
《乱世》中目前的玩家数量已经突破数亿,而且很多人在NPC里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只要薛溢将辛弃疾的诗词发表到论坛上,再找一些水军,任务完成的速度就会超乎想象的快。
“武侯大人可是认真的?”辛弃疾也来了兴趣,虽然他热衷于官场,但是从小受的文化熏陶让他对文学也有着浓厚的想法,薛溢提出的赌约不失为另一种扬名方式。
“千真万确!”薛溢颔首说道。
此话一出,辛弃疾的心里甚是喜悦,只要他在文学上一旦扬名,在宋月朝廷文士行列中,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到时候升官定能更顺利!
心里这样想着,辛弃疾接下来说的话却把自己推入火坑。
“若是真的如同武侯大人所说那样,某便任凭武侯大人差遣!”
辛弃疾面露喜色,起身抱拳说道。
“哈哈,一言为定!”
此话出口,薛溢心情大好,一番寒暄之后,施礼离去,四万士卒还在军营驻扎,有不少人因为一冷一热,气候交替,染上了风寒,他要去关心一下。
转眼之间,五日过去,辛弃疾找来的大夫却是手艺不一般,武道县染了风寒的士卒药到病除,已经生龙活虎,薛溢以及麾下武将俱是心情大好。
有道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有系统包裹倒是可以免去这样的烦恼,不过包裹的空间有限,薛溢出发前将包裹装满也才只够四万人两个月的粮草,眼见粮草见底,薛溢带着杨尚德,骑上燎原山后雪去朱仙镇上采购了一批,回来后两人的包裹里加起来足够四万士卒四个月干粮。
感谢书友【゛帝天ヶ】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的月票支持!
(本章完)
第211章 曾头市!()
一路向军营方向走去,杨尚德胯下只是一匹普通战马,薛溢刻意放慢燎原山后雪的速度与杨尚德保持在同一距离,两人谈天说地,相聊甚欢。
前世就是兄弟,本就品行相投,此时不过是旧事重演,薛溢自然能知道杨尚德的兴趣所在,因此在不知不觉中,拉进与杨尚德的关系,找回熟悉的感觉。
重生之秘乃是薛溢最大的依仗,恐怕此生都不会传给第二个人知道,这不是关系好坏的问题。
“杨大哥,近来在武道县过得中如何?”
自从杨尚德加入武道县之后薛溢就很少关注,大家都是玩家,杨尚德该做什么薛溢也不好去管,更何况对于杨尚德,此人品行极其端正,薛溢一百个放心。
“赵云和典韦不愧是顶尖名将,闲暇之余我经常和他们切磋,似乎武力又有所增长,不如有空咱哥俩再比划比划?”
杨尚德说着,扬了扬头,得意的看着薛溢。
“哈哈,也好,我这身骨头很久没动了,要是再不动一动,说不定武力都要下降了!”
哈哈一笑,薛溢半开玩笑的说着,前些日子一直都在领地巡查,安排策划黑山军和水泊县的事,练武之事并没有很上心。
正欲在说话时,迎面走来一个白袍文士,看面相很是眼熟。
“武侯大人,可算找着你了!”
薛溢拨马上前,那人开口说道,不是辛弃疾还能是谁。
“辛将军怎这幅打扮?”
不由得好奇,薛溢疑惑的问道。
“嗨,这不是为了作词嘛,穿成这样也有些感觉。”
辛弃疾撩拨了一下发髻上的白带,微笑着说。
“哦?莫不是辛将军的作品已经完成了?”
下马向辛弃疾见礼之后,薛溢佯装不知,好奇的问。
“那是自然,当日我们的赌约说好是五日,那某便不能毁约,这不,趁着这几天去了一趟建康,完成了一首词,还望武侯大人莫要笑话!”
说着,辛弃疾从怀中掏出一卷锦帛,递给薛溢。
作为豪放派的代表此人,语文课本中的常客,辛弃疾的能力薛溢自然相信,也不做作,双手捧过锦帛,对于文学,薛溢一直抱着一种敬仰的态度,即便是面对系统创造出的人物依然如此,就像武道县里的李白,薛溢从来没把他当做下属,而是朋友。
展开手中锦帛,薛溢目光落在上面,银白色的锦帛用墨色的毛笔写着几行豪放的词句,薛溢情不自禁,朗声读出:“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鬓。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犹树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一首词尽,薛溢久久回味,过了半晌,这才卷起锦帛,还给辛弃疾。
当辛弃疾说出建康的时候,薛溢猜到是这首词,现在读出来,完全是被真迹给震撼到的。
清晰的记得,这是薛溢高一时候语文课本中的一首词,考试经常考,高考中五年里有三年都出现过,那时的薛溢硬是被语文老师逼着背过去的。
现在回味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稼轩兄真乃大才,不知这词可有名字?”
文学面前无阶级,闻道有先后,达者为师,这样的道理薛溢自然明白,对辛弃疾的称呼也由辛将军变成了他的字,辛稼轩。
“不知南天兄可赏脸一个好的名字?”
顿了顿,接着说道:“这是我与南天兄打赌之作,赐名自然有你的一半,我先表示敬意,为这首词想一个词牌名,可好?”
辛弃疾竟然要让薛溢给这名传千古的词取名字,薛溢自然不会拒绝,就像当初给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起名一样,是有声望拿的。
“既然稼轩兄这样说了,那某便献丑了,不知稼轩兄是在建康何地做的这词?”
“赏心亭!”
一字一顿,从辛弃疾的嘴里蹦出。
“那就叫做《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如何?”
这是人家本来就定好的名字,薛溢不介意当一次文抄公,还原这首词本来的面目。
“此名甚好,正合某意!”
辛弃疾抚掌大笑,对于薛溢说出的名字很满意,不住的点头。
“系统提示:玩家参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编纂工作,获得声望500点!”
如同料想的一样,辛弃疾采用薛溢所说的名字以后,系统送来了少量的声望值。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况且薛溢现在正是需要声望值的时候,武道县是二级县城,上次元宵盛会活动让薛溢获得不少声望,已经积攒够了声望,升级到子爵三阶,可以升级三级县城,但是若想要升级一级郡城,爵位方面还差一点。
三个附属领地是升三级县城的必要条件,等到这个条件满足后,三级县城立地而成,到时候就是薛溢该为升级伯爵发愁的时候了。
“武侯大人今日便要离开?”
说完文学,自然少不了谈论离别。
“不错,麾下士卒皆有恢复,也适合继续上路了。”
“此去明翰还有一段距离,没有个把月估计很难到达。”
辛弃疾还是出言劝诫,让薛溢注意一些。
“无妨,辛将军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归来之时少不了还会叨扰!”
薛溢摆摆手,爽朗的笑着说道。
“哈哈,尽管叨扰便是!”
夕阳渐渐落下,停留在开封府低矮的山涧里,薛溢扬起手臂,身后武道县大军缓缓而行。
趁着气温并不是很高,薛溢要尽快行军,水土不服是体质问题,北方人到了南方需要适应很长时间,并不是这短短几天就能缓过来,治标不治本。
唯有尽快进入到明翰帝国,过了明翰秦岭才行。
又是一番赶路,一个月的时间如流水般过去,薛溢等人终于来到明翰帝国。
明翰与宋月的边境名为天涯关,只是两国速来交好,这个关卡已经荒废很久,尽是残垣断壁。
没有明翰士卒的组织,薛溢根据千灵卫传回的消息,又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翻越明翰秦岭,进入到明翰帝国的北方。
“水泊县在明翰山西行省太原府内!”
这是时迁亲自交给薛溢的情报,顺着时迁传回的消息,薛溢一路挥师向明翰东北方向而去。
历时十天,终于看到了水泊县辖下的附属领地——
曾头市!
感谢书友【秋】的月票支持,其他兄弟赶紧砸票啦!
(本章完)
第212章 大屠杀!()
曾头市在水浒中占有着极大的比重,因为那里是托塔天王晁盖逝世的地方。
晁盖未能位列天罡地煞,一大部分原因就是死的太早。
其中他的死有着宋江从中作梗,《乱世》中的剧情和水浒里大同小异,晁盖未曾露面,八成已经被害。
只是不知道宋江给附属领地起这样的名字,是否有镇压晁盖魂魄的意图。
北方的春雨犹如瓢泼大雨,一下就是好几天。
自从薛溢进入山西行省以后,大雨便没有停歇。
这日傍晚,天色刚刚暗下来,就有一支一千人的重装士卒其中不乏骑兵,悄悄的向“曾头市”一带摸去。
曾头市是水泊县的前哨地,有八百多户族人,老弱妇孺全部加起来有五千多口,此外还有一些大户家里豢养了不少门客仆人,加起来也足有千人之众。
对付这样一个庞大的豪族,三百人显然不够,但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就率领着这样一支队伍,欲要袭击曾头市。
络腮胡大汉作为本次行动的督率,有着一个响亮的外号——托塔天王!
在百十名亲兵的护卫之下,他夹杂在队伍之中冒雨进军。
“全军速行!据斥候回报,宋江军队就在北面三十里,若不能在援军之前铲除曾头市叛军,被他们里应外合成功的话,所有人都只有死路一条!”
托塔天王夺过亲兵手里的雨伞,一把丢在泥泞中,任凭雨水浇在身上,挥手大声的督促全军前进,“进入村里之后,刀剑出鞘,无论老弱妇孺,一概屠戮,鸡犬不留!”
傍晚的曾头市笼罩在淅沥的雨幕里,一片肃穆。
曾头市最大的宗族乃是孔家,因为毛头星孔明和独火星孔亮的缘故,深受宋江信任,孔家守卫着这前哨之地。
淅淅沥沥的雨幕笼罩着曾头市一带的民居,天地间一片肃杀。
“啊……”
沉闷的脚步声中,突然响起一声尖锐的惨叫,却是行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官兵被箭矢射中,毙命之前发出的惨叫。
虽然遭到伏击,但带队的校尉却毫不畏惧,对方只是一些私人武装而已,人数又处在劣势,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挥舞着手里的佩剑,大声下令道:“全军结阵,向中央围拢,无论老幼妇孺,格杀勿论!”
“杀啊!”
随着校尉的一声令下,数百名重装官兵头顶盾牌,手提钢刀,结成阵型,沿着街巷向中央推进。其他的数千官兵也从四个方位把曾头市一带的民居团团围住,沿着大街小巷,向中央合拢。
一时之间,曾头市的大街小巷杀声四起,火光汹汹。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声,呐喊惨叫声此起彼伏,双方在街头巷尾展开了惨烈的巷战。不时的有人被砍到在血泊里,殷红的血水在满地的雨水中散开,显得分外血腥。
孔家的族人及仆从到底只是一般人,又没有甲胄护身,用的武器也及不上官兵,虽然有门客助阵,但仍然架不住重装官兵的冲击,一路上伏尸成片,且战且退。
官兵不仅对抵抗的精壮痛杀手,也没有放过手无寸铁的老幼妇孺。当主攻的官兵把防御的精壮逼退,沿着街巷每向前推进一段距离,就有三五个官兵撞开民居,在宅子里翻箱倒柜的寻找了起来,只要见人,不问老幼,便是一刀下去。
细雨中,一座白墙黑瓦的四合院刚刚被四五个兵卒冲了进来。
“给老子仔细搜,一个也不要放过!”
一个脸上长着麻子的伍长,手提钢刀,凶神恶煞的向手下的士卒嘶吼。说话的同时,一脚踹开房门,开始翻箱倒柜的寻找了起来。
“这人到底在哪里躲着呢?快给老子出来!”
麻子伍长嘴里虽然吆喝着找人,一双手却在橱子里的衣衫中摸来摸去,当寻找到值钱的东西时,就会笑呵呵的露出满嘴大黄牙,然后快速的把搜到的物品塞进怀中。
“哎呀……想不到真的有人藏在这里!”
当闯进偏房,掀开一口木柜的时候,麻子伍长赫然发现里面藏着一个年轻的妇人,正用极度恐慌的眼神看着自己,不由得顿时淫笑了起来。
“啧啧……怪不得都说孔家的女人水灵呢,你看这细皮嫩肉的,让大爷看了真是心痒呢!”
麻子伍长淫笑着,不由分说的把妇人从衣柜中扯了出来,然后开始动手动脚。
随着“哧啦”的一声响,妇人的衣衫就被撕裂了一大片,露出了白花花的身子,伍长的笑声更是得意,恨不得一下子扑上去把妇人压在身子底下蹂/躏。
“啪”的一声脆响,却是妇人挣扎着给了这恶卒一记耳光,暗夜里随即响起叱喝声:“畜生,你们到底是官兵还是贼人?却要干出这种伤天害理的勾当,难道大明的官兵就是这样的么?
“啐……”
妇人这一记耳光颇重,让麻子伍长的嘴里隐隐有了血腥的味道,顿时大怒,啐骂道:“我看你这妇人是讨死!主公有令,孔氏全族无论老幼,格杀勿论!你这婆娘在死之前,让老子爽一把还不行吗?”
麻子伍长嘴里骂着,手中钢刀在妇人咽喉上一抹,顿时撕开一道血口,鲜血汩汩的冒了出来,整个人顿时瘫软无力,挣扎了几下便咽了气。
望着妇人从衣衫里露出来的身体白皙而丰/腴,再摸摸体温尚存,麻子伍长余怒未消,把死尸拖到床上,撕去衣衫,一阵鼓捣方才作罢,然后提着裤子向外走去。
恰好闯进一名官兵,正好撞见这一幕,惊讶的问:“伍……伍长,你、你在做甚?”
“我做你祖母,大惊小怪的,老子当年跟着主公做山贼,这事干的多了!”
伍长一边叱骂,一边系好了裤子,不耐烦的问道:“你个龟孙子风风火火的找老子作甚?”
官兵指了指院子里的一口井窖:“禀、禀报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