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剑盛唐-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年代的战争,通过掠夺获利,怎么可能出现亏本的现象呢?

    这个世界很大,等着大唐去掠夺的地方很多呢。

    一艘小船飘了过来,桅杆上挂着白旗,百济水师投降了。

    这个时候投降不投降意义不大,出于顺利登陆的考虑,李诚还是同意见使者。

    再次登上李诚旗舰的使者,直接跪在甲板上,膝行上前,伏地大声道:“某等愿降!”

    李诚这才注意到来使不是之前那个,问了才知道那个使者在水师开战后就跑路回去报信了。

    百济水师的投降,给了大唐水师从容上岸休整的时间。

    李诚并没有指望百济国王不战而降,水师打一仗的目的,在于拖住百济,使得百济无法增援高句丽。

    一开始,李诚就没指望新罗会出多大的力气。

    这么说吧,李诚早就看穿了新罗的想法。

    战争局势没有彻底明了之前,新罗是不会发力的。

    这点小心思不难猜到,新罗怎么可能会为大唐火中取栗呢?

    新罗的决策可以理解,换成自己是新罗国王,也会这么做。

    水师登陆之后,李诚下令做好防御的准备,毕竟陆战营的兵力有限,往纵深发展并不现实。

    李诚在等到一个机会,让百济内部乱起来。

    只有百济内部乱起来,才有机会快速的解决百济的问题。

    这才是战争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百济水师的营寨等了三天,也没有看见百济军队的来到。

    对此李诚突然生出一种不好的感觉,好像有什么事情脱离了自己预想的轨道。

    李诚想了很久都没想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登陆的第五日,李诚等待的机会,或者说等待的人终于出现了。

第五百七十六章 历史的惯性() 
李道宗亲率一营骑兵推进到平壤城外十里时,可谓意气风发。

    这一路推进,果然如李诚战前预料那样。

    沿途各地守军根本没有想到安东城陷落的如此之快,面对兵临城下的唐军,斗志全无的守军,投降成为了首选。

    还又一次是对手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先锋骑兵就已经杀进没有来得及关闭的城门。

    趁对手反应不及,集中战马,精锐骑兵一人三马,每个骑兵再配上两个双马的辅兵配合,快速推进,如疾风一般的横扫过去。

    把兵贵神速的战术发挥到极致,这就是李诚向李世民推荐的战术!幸运的是李世民也确实采纳了这一战术。

    这一战术的缺点也很明显,现在李道宗距离身后最近的友军,距离在二百里。

    现在真的是深入敌军腹地了,四面皆敌的情况下,如果李诚的水师不能及时赶到,李道宗唯一的选择就是立刻后退,与身后友军汇合。

    天近黄昏,十里外赶回来的探马,马蹄声碎。

    李道宗抬手示意全军停止前进。

    “报,本部与水师斥候汇合……。”

    探马的汇报让李道宗精神一震,李自成果然没有让人失望。

    单纯的骑兵在坚城之下,别说作战了,立足都谈不上。

    这里可是对手的国都,兵力的数量和质量,都不是沿途的小城市能比的。

    “等一等,江不比海,水师如何在此立足?”

    李道宗猛然想到这个,在海上或者是海边立足,因为距离和退路的关系,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但是在城市附近立足,危险系数放大了无数。

    李诚是怎么做到的?

    “此事卑职不知,没来得及问。”

    探马如此回报,李道宗只好作罢。

    示意骑兵编队,做好战斗准备,绕着城市往东边走。

    还没看见水师的营盘,李道宗就嗅到了空气弥漫的血腥气息。

    这是才打了一仗么?

    不然怎么会如此的浓郁?

    抬头看看天空,阴沉沉的天,看似天就在额头上的压抑。

    这是要下雪了么?

    李道宗的思绪稍稍飘了一下,很快就拉回来。

    轻轻的夹一下马腹,坐骑稍稍加速。

    爬上一个小坡之后,李道宗终于看见了江边密密麻麻的人在活动。

    勒马仔细端详,没看见人在打扫战场,这一仗不是才打的。

    看看时间,最慢也是两三个时辰之前就结束的战斗,算起来应该是上午的事情了。

    辅兵正在修营地,大大小小的营盘上,忙碌的人群沿着江边拉出去十里地。

    这是多少兵力,才能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很明显,这里不仅仅是大唐的水师,应该还有大量的辅兵。

    水师的船都停在江边,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桅杆树立如林。

    策马上前,慢慢的靠近时,地上能看见一片一片新翻的土,这是打扫战场后处理的痕迹。

    前方一里地之外,出现了一队骑兵,李道宗仔细看看旗号,大大的一个“李”字。

    这会能用这面旗号的,只有李诚了。

    没想到他能迎出来三里地。

    两人都很识趣,在二十步之外勒马下来,大步上前一脸的热情。

    见礼寒暄两句之后,李道宗直接问了起来:“宗观此地应有一战,不知自成何以教某。”

    很明显,正在修建的营盘选择的是一片开阔地,这种情况对于水师来说比较附和兵法。

    作为水师总管,最担心的就是对手的火攻了。

    这样的地形也是有问题的,什么问题呢?

    登岸以后,敌军以步骑兵结阵攻击,很难在岸上立足。

    水师只有一营三千陆战队,这里是高句丽首都的眼皮低下,随随便便能拉出几万人打过来。

    李诚是怎么顺利登陆,并且守住了登陆场,这会还在修建营地。

    “王爷何不仔细看看水师的营寨?”

    李诚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一句。

    李道宗听了笑道:“欺某不知兵耶?

    即便有水师远程支援,这等地形,对手居高临下,万人一个冲锋,登陆部队就得退回船上。

    再者,敌军以小船栽薪水流而下,火攻威力倍增。”

    李道宗指出两点要害,李诚听了笑嘻嘻的点点头道:“王爷说的全对。”

    李道宗还没得意完呢,突然就看见了江面上一排船,看规模都在三五百料的样子,连在一起遮住了整个江面。

    这一下李道宗倒吸了一口凉气:“自成,好魄力。”

    “十艘五百料的海船为代价,以铁索相连,堵住江面。

    船上我军士卒,只要负责灭火就是了。

    没了火船的威胁,敌军只有岸上一路人马需击之。

    王爷当知,李某所制火药的威力。”

    李诚道出原委,李道宗这才恍然大悟。

    “战争本来就是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过程,十艘船舍了也就舍了,不算什么。”

    李诚淡淡的总结了一句,李道宗忍不住想赞叹一声。

    简单的脑补一下,整个战斗的过程就在脑海里形成了,敌军等水师登陆的差不多之后,同时发起攻击。

    就是不给水师掉头的机会,时间点肯定会把握的很精准,都是打仗的好手,这个不用疑问。

    接下来就是水师,或者说是李诚的表演时间了。

    李道宗和李诚继续往前走,很快就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啥呢?

    拒马!没错,水师登陆之后,首先放下的东西就是拒马,这东西根本就来不及现场制作,李诚这边是先做好了准备着,到了地方下货的时候,先下的拒马。

    看看拒马上没清洗干净的血迹,就知道当时这一战有多么的惨烈。

    一队高高壮壮的士兵,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边休息,不用看就知道是陌刀队。

    这还出在备战状态,一旦有事立刻装备起来,投入战斗的姿态。

    陌刀阵的两翼是长矛加盾牌的阵营,后面是强弩阵,这都不看就能知道。

    唯一的问题就是,李诚的兵力似乎不足的样子,没有预备队的感觉。

    等一等……“怎么还有新罗的兵马?”

    李道宗其实看错了,李诚扫一眼前方恭敬的肃立等候的人,笑道:“不是新罗兵马,新罗兵马倒是想来,被我拒绝了。

    这些都是百济的兵马,人不多,只有五千,多了我担心要出乱子。

    主要还是大量的百济辅兵,战斗的时候还在船上等着呢。”

    李道宗总算是弄明白了,感情李诚把百济兵马给忽悠着一起来了。

    至于怎么忽悠的,李道宗也不想知道了,现在也没时间关心那个。

    倒是李诚解释了一句:“诚答应百济,以江为界,大唐不要江南的土地。”

    其他的事情李道宗能想的到,李诚肯定是先打疼了百济,才会让百济服软,再以利诱之。

    在水师的营寨里溜达了一圈之后,有信使飞骑而至,李世民唐军主力四万人,已经在百里之外扎营。

    两边的信使在路上遭遇后,各自交换信息,掉头回来汇报。

    李道宗决定借水师的人手,就在附近的高地上扎营。

    本部人马都是骑兵,这个选择没毛病。

    有了李道宗三千骑兵的配合,夜里抓紧一点,明天等主力汇合了,剩下的就是眼前的城市。

    这座城下的战斗,可谓这一仗最后的一场战役了。

    一百里大概在五十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在唐朝的话,一天的行军距离。

    丢下辎重的骑兵,两个时辰可以赶到。

    可以说前锋和主力保持这个距离,基本上还是算安全的。

    这个还是要建立在李道宗所部全是骑兵的基础上。

    获悉二李汇合的消息,李世民松了一口气。

    四万主力四万辅兵,这就是八万人。

    每天消耗的粮草想想头皮都发麻,如果李诚不能赶到江边与李道宗汇合,只携带了三天干粮的主力部队,李世民连夜都不会过,赶紧掉头就回上一个城池。

    这就是战争,一点都马虎不得。

    现在李诚已经做到了事先的约定,李世民知道此番最后一战即将来临,整个人都轻松了起来。

    主力只要扎紧营盘,明日与水师汇合后,不缺粮草的大军,可以不紧不慢的围攻敌人的都城。

    这样的节奏,才是大获全胜的节奏。

    让李世民意外的是,金胜曼一直跟到了这里。

    再三恳求李世民,给新罗一个机会。

    按照事先与李诚的约定,李世民是不打算答应她的请求的。

    毕竟让人出力了,就得给人点好处。

    入夜之后,李世民在营帐内与金胜曼对坐而饮,天已经凉了,喝点酒暖和一下。

    尤其是在战场上,有素手伺酒,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一夜无话,次日午后,大军进抵城下,与李道宗的骑兵汇合之后,李世民看见了李诚。

    见面之后,李世民一番寒暄,拉着李诚到角落里私下交流:“自成,朕惭愧。”

    李诚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了一下,赶紧道:“陛下何出此言?”

    李世民叹息道:“昨夜喝了点酒,答应了金胜曼,让新罗出兵协助。”

    李诚看了一眼一脸不好意思的皇帝,心里多少有点感慨,历史的惯性真的是太厚重了。

    即便自己各种使劲,李世民还是栽在金胜曼手里。

    这样的话,肯定是要付出一点代价的。

    不好责备皇帝,李诚只好笑道:“不碍事,只要百济得存,就不算陛下毁约。”

第五百七十七章 余勇可贾() 
李世民表情尴尬的笑了笑,李诚如果抱怨几句呢,他心里还舒服一点。

    这样的客气,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说实话就是没有以前的亲近了。

    仔细想想,这个局面还不是自己造成的么?

    其实李诚的心态就没有变化过,皇帝不都是孤家寡人么?

    亲近?

    别闹了!“朕都不知该如何说了。”

    李世民叹息着摇头,不仅仅是因为新罗的事情,还有就是以前的很多事情联系起来。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这个道理。

    讲是讲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但是让下面的人寒心了,皇帝就算是失败了。

    “陛下此言从何说起呢?

    一直以来,臣都是陛下最信任的臣子,为人臣者做到这一步,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李诚正色道,李世民听了狠狠的一楞,脑子里浮现出各种事情。

    对啊,问题不是在李诚的身上,而是皇帝自身的问题。

    李世民总觉得李诚不是一般的臣子,李诚则一直把自己定位在忠臣的位子上。

    做皇帝的希望臣子能紧守本分,李世民也是如此。

    只是李诚比较特殊一点,李世民一直希望两人的关系更近一点,一直存在一种错觉。

    交流又变得顺畅起来时,突然听到一阵欢呼声,李世民抬头看一眼,是城墙上发出的欢呼声。

    李诚及时的递过来单筒望远镜,李世民举着看了一阵,放下望远镜冷笑道:“贼酋威望不低啊。”

    贼酋?

    哦,乙支文德。

    李诚看紧看了一眼,传说中这个家伙能用好多把刀。

    对这个传闻李诚是不信的,人就两只手,能玩双刀就很难得了。

    刀这个东西,背在身上也是会印象行动的。

    战场上哪怕一点点的疏忽,都是会挨刀子的。

    “我之贼酋,彼之英雄。

    要怪就怪当年前隋不争气,把高句丽人的心气给养出来了。”

    李诚说这话时的语气冷森森的,透着一股子杀气。

    李世民轻蔑的一笑:“便是炀帝,那也是雄才大略,不是杨玄感,高句丽早灭了。”

    “杨玄感之叛,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炀帝还是心急了一点啊。”

    李诚突然想到,隋炀帝是李世民的岳父来的,所以在语气上还是做了一些调整,感慨更多。

    “炀帝之败,不是心急就能形容的,事前过于刚愎,事发失之急躁。”

    李世民说着停下来,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了。

    隋炀帝的很多举措,都是针对门阀去的,李家也是门阀来的。

    从一个臣子的角度看,李家失之忠义。

    这天下来的,总是有点不干不净的。

    李诚很快就反应过来,笑着转移话题:“兵临城下,不过是困兽之斗。

    不过也不能大意了,扎紧营盘,增加岗哨防备夜袭。

    多派探马,断其耳目。”

    这些都是常识,但是常识又有多少人真的当真呢?

    尤其是在顺风顺水的是时候。

    李世民倒是颇为认同的点点头:“自成言之有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加几分小心。”

    差不多把意思都表达到了,李诚就不多说了。

    李世民又看一眼城池的方向道:“且让他狂一时,明日再来这个,用八牛弩让贼子们冷静冷静。”

    李诚听了这话忍不住呵呵一笑道:“陛下,何必用八牛弩呢?

    看臣给陛下演一出好戏。”

    说着话李诚一夹马背,策马小跑,到了坡下等在这里的牛二贵等人立刻迎上。

    李诚冲李山一伸手:“弓箭。”

    李山摘下弓递过来,李诚接过后笑道:“我去城下转一转,你们在这里等着。”

    一人一马,奔着城下小跑,开始没人注意,随着越来越近,两边都注意到了李诚的举动。

    顿时都好奇起来,李诚这样做危险性其实很大,城上的弓箭手可不是吃素的。

    一顿箭雨过来,想躲开几乎没有可能,就算人能躲的过去,马却不行的。

    城头上的乙支文德也注意到了李诚的动作,不免盯着他看。

    敢于这么做的人,一定是骑术高明的好手,到城头下来炫耀一下,不失为一种提升士气打击对手的办法。

    但是在乙支文德看来,这样做多少有点愚蠢。

    为什么呢?

    即便是二石弓,面对居高临下的弓箭手,也占不到射程上的便宜。

    乙支文德示意弓箭手做好准备,到时候给这个小子一点颜色看看。

    李世民端着望远镜仔细观察,吩咐李道宗做好准备,一旦城下敌军开门杀出来,骑兵就得顶上去。

    对于李诚的箭术,李世民还是很有信心的。

    李诚小心翼翼的算着距离,从下往上射箭,二百步差不多就是极限了。

    看看距离差不多够了,李诚一抖缰绳,战马转弯画一个圆弧的规矩。

    弧顶处李诚张弓搭箭,三箭连珠。

    完成三箭之后,战马已经完成掉头,李诚也不回头看,继续往前跑出二十步才勒马掉头。

    “啊!”

    听到身后一声惨叫,李诚有点意外。

    “好!”

    身后传来了欢呼声!李诚定睛一看,原来刚才三箭射出后,有一箭射中了目标,城头上一个准备反击的弓箭手一头栽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