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他却没想到云国居然会反过来要挟他们,而且居然连理由都不给。
这让唐国国主认为,云国早就猜到他们的计谋,而且暗中做了防备,却又是自己完全没有察觉到的事情。
而事实上,云国还真就做了相关的防备。
此事还要得益于韩煌的智谋。
韩煌真实效忠连云之后,便了解到邻国唐国的情况,但是最初他只言道唐国必定不会从事生产活动。
不生产就是坐吃山空,周通与蒋熬都有所不信,但是在让银丰暗中打探之后,却发现唐国确实没有任何打算生产粮食的行为,乃至意图都没有。
如此不生产,却还不断的给四国奉送粮食,无异于是要自取灭亡。然而这点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周通与蒋熬便开始认真考虑唐国到底会有何算计。
之后得出的结论,就与当前实际情况基本相同。那就是唐国会采取精兵政策,以及利用难民发难。
如此在早期之时云国自然就做出了将计就计的行为,送到唐国的‘难民’基本上都是精挑细选之人。从唐国接纳的争锋平民也在让他们在国内行走一圈之后,暗中送了一部分回去。
如此一来,云国便不惧唐国发难,反过来云国甚至很希望唐国对自己发难,如此云国就可以喧宾夺主,反控制唐国内的难民,同时也能名正言顺的对唐国出兵。
能想出那等置诸死地而后生一般的绝世妙计,唐国国主,或者说国主手下必有才智超凡之辈。
如此时间不长,唐国国主便也猜测到了云国的将计就计。甚至都想到了云国如果发难之后会出现的状况。
这让唐国高层几乎背脊生寒,惊恐万分。因为云国的计谋不仅此刻有效,简直就如同附骨之疽一般长存与唐国之内,好像任何时候都能对唐国造成致命威胁。
“一失足成千古恨呀!”
唐国李氏,不少核心成员如此哀叹道。
本来李氏深知自己家族不够强大,难与华夏一些超级势力争锋,但是他们依然有雄心壮志,想要一争天下。
如此经过深思熟悉,详尽计划,他们选择一处确定可以比邻四个势力的区域建国,而后利用无伤平民来谋取这四大势力的力量。得到力量之后,便能建立一支不败军队,如此就能从新选择区域,而后缓慢建设发展。
由于一开始就没打算留下,所以他们即看重无伤平民的可利用价值,却本能般的视无伤平民为弃物,所以在接受四国难民之时,他们并没有对四国难民做出详尽记录。
如此一来,他们想要从超过三分之二国人数量的难民中找出云国派出来的奸细,便是基本不可能。
那么就代表着,唐国几乎永远都无法奈何云国,注定要低云国一头了。
本来,周通等人也算是深知唐国有位智慧超群,国士无双之辈,也就猜到唐国林氏会猜到云国的行动内容,但是周通他们也已经有恃无恐,便知道唐国必定会妥协。
但是他们却没想到唐国李氏会那么的果断。
唐国国主,李氏家主李仁霸,秘密与银丰见面,当面撕毁与云国的交易文书,而后只带一位随从与银丰暗中来到云国,面见连云。
说实话,在一间密室之中见到这位唐国国主之时,周通、蒋熬、韩煌都有佩服之意。而当他表示出,如果得到三国的境界之力,愿意上交百分之八十,只求李氏能够归于云国名下,至于唐国是否需要继续存在,全凭连云的意志。
但是李氏需要有一定的土地,世袭爵位,权利以及私兵。基本上就等于是要称为云国的首位异姓王了。
李仁霸行事如此果断,便给人一种真正的乱世枭雄之味,而他如今的归顺,却让周通等人感觉到一股卧薪尝胆的味道。
将来一旦势成,李仁霸李氏必反。周通有心想要将他暗杀与此,免得将来成为大敌。
但是周通的意见却遭到了韩煌的反对。而韩煌的意见是,可以同意李仁霸的要求,甚至是给予他东山再起的机会,但是哪怕是三国都同意了唐国的要求,他都要将与另外三国的交易文书公布于众。
对此,李仁霸突然就愤恨的瞪着韩煌,咬牙切齿道:“就是先生识破了朕之计谋吧。”
但是说完,他却又忍不住的露出一丝佩服之色。
而周通则露出佩服之色。
要知道韩煌此计可谓非常阴险,如果李仁霸按要求做了,那么就等于他林氏彻底得罪了三国,也失去了信誉,将来即便李氏不用依附与云国,他们也会遭受三国的种种打压。
而且人无信而不立,将来他很难跟其他国家建立诚信邦交。
可以说韩煌给出的机会几乎可用残酷来形容。
将心比心,同时智慧超群之辈,李仁霸自然是佩服韩煌的才智的,只是却又不得不愤恨于韩煌的‘凶残’。
然而李仁霸具备枭雄气质,自然不甘心至此就屈居人下,如此只要有机会,他就不会轻易放弃,所以他最终还是会选择韩煌的提议。
(本章完)
第413章 十六国四大同盟()
然而周通与韩煌都只是提议罢了,最终结果还是需要连云来确定。
说实话,连云其实是有些不喜李仁霸利用数百万无伤平民做文章,用完就随意抛弃的感觉。
但是留下李仁霸,可谓好处多于坏处,所以最终连云便认可了韩煌的建议。
与李仁霸达成了一股另类的结盟。
大致结果是,李仁霸可以有东山再起的几乎,而且若是将来他们李氏家族无了容身之地,或者始终无法发展壮大,还是可以在云国内生存下去。
算是给了李氏家族一条退路。
对于连云的决策,周通、蒋熬、韩煌都没有意见,甚至韩煌还对连云说了一句:“主上圣明。”
要知道连云的决定看似平白给了李氏家族一条退路,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一旦李氏家族远去发展,就会对远处的国家实力造成不少的麻烦,间接的帮云国拖慢了其它国家的发展,而到了将来,当云国强大到让李仁霸无法生起与之抗衡之心,那么如今离开发展的李氏家族,就等于是他们独自发展,壮大了却又平白便宜了云国。
可谓真正的同手套白狼了。
至此,李仁霸是自嘲一笑,而后便直接离开。
他虽然早就知道云国乃至连云建立,但是到了此刻他才算是知道云国的班底到底是一些什么人。
周通与蒋熬两人大局观虽然还有点欠缺,但是才智非凡,而韩煌之智比之自己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再有就是那位传说中的庞师。
说实话,他感觉自己连连云的手下都不如,如此还怎么跟连云争锋。
连云才是真正的君,而他李仁霸即便野心再大,也只有臣的命。
然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李仁霸还是想要在拼搏一把,如果还是不行,他也唯有求得一处安心立命之地了。
然而当他暗中回到唐国之后,才发现自己曾经的谋划确实可算是天衣无缝,但是那只是自己想的太过简单罢了。
云国这边反制了唐国不说,另外三国也不是愚蠢之辈。
虽然他们没有云国的先见之明,但是不代表着他们没有办法处理唐国要挟。
要知道一国的境界之力,基本就代表着一国的根本,如今唐国要他们拿出根基,怎会轻易完成。
总的来说,三国都同意了唐国要求,但是数额经过再三商议被消减了三分之一,而且支付方式也是分数次乃至上十次的支付。
大体就是一个拖字诀。
而且他们的支付境界之力的出处基本上都是来自唐国过去的争锋平民。如此唐国不仅驱逐他们,还逼迫他们找到容身之地之主收取他们的境界之力,那么那些争锋平民对当前所在之国效忠的同时,对唐国李氏家族也是恨之入骨。
如此三国有派遣这些争锋平民返回到唐国,这就是的唐国在还没完全得到自己所需之时,在国内的地位就已经处在摇摇欲坠的地步。
而这也使得李氏家族在建国不到一年,对三国的索取还没有取满,便如丧家之犬一般,逃离自家建立的唐国。
但是林氏家族却没有放弃湖城。
因为李氏家族有很多非战斗人员选择了成为无伤平民,而饥荒时期他们又骗的城内无伤离开城内,从而完全掌控着湖城。
如今湖城之内可谓人烟稀薄,但是控制权却还在李氏家族手中。
而李氏家族却没有占领到底的打算,他们的要求就是四国要给予唐国原由的无伤平民足够的食物,然后才会放弃湖城。
这算是挽回一些名誉,也算是可以博得不小名声的事情,为此李氏家族也算是胆大妄为的将云国也拖下了水。
不过云国与另外三国迅速平分了唐国国土,从而也就包揽了其中的百姓,云国自然要给予那些百姓食物以及谋生的手段,也就没有介意李氏家族的这次陷害。
更何况,云国提前就得到了唐国的一些回报。
比如唐国境内的人员分布看似比较均匀,老人,壮年,小孩的数量相差无几,但是靠近云国这边的区域中,老人青年之中,藏着不少科学家,或者具备工匠手艺之人,而小孩除了是老人青年的孩子之外,大多都是身体比较健康之人。
四国之间都很有默契,以湖城为中心将唐国平分成四块,国土比邻着两国。
而湖城则暂定成四国的贸易中心,四国都派遣了一些无伤平民进驻其中,算是四国共同管理,谁也不能独自霸占。如此也算是成为四国之间的贸易中心了。不过如今四国的可交易资源都少的可怜,便没有所谓的大型贸易。
然后,四国使臣的互相走动下,四国便结成了同盟,守望相助。一来四国相邻,不管那两国征战都会让其余两国获利,或者说如果有两国攻打一国,就很容易形成四国同时开战的局面。
毕竟如果一国被消灭,另外一国也抵挡不住两国的同盟,自然就会加入被攻击的一国之中。
在如今各国都还没发展丰满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轻易开战。
再有一个就是,四国所在之地算是整个华夏的中心,中心之外,南北诸国有些在早前便已经形成了同盟,如果他们袭击四国的边境,如此而四国之间又开战的话,就容易形成腹背受敌的局面。
所以四国当下都是以和平共处为先。
隐然之间有着四国先平分天下,将来在一决雌雄的意思。
而到了天地大阵开启了一年之期,整个华夏的势力便是明朗了起来。
除了唐国之外,一年之内还有几个小国家或解散或被吞噬、占领,或被消灭。从而天下便剩下十六国,四国为一大同盟,一共四大同盟。
其中算是处于中原之地的云梁刘楚四国,南边的宋赵元黄四国,属于西部的徐高卫周四国,以及北部的,夏盟魏清四国。
而云梁刘楚算是被另外三大同盟,十二国全面包围。
如此格局已经形成,整个华夏却依然处于发展状态。因为四大联盟已经诞生,一旦发生战事,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华夏将陷入全面的战乱时代。
(本章完)
第414章 周通辞官()
根据韩煌的预测,华夏可能需要再度收获两到三个季度的粮食,有了一定的粮食储备,战事才会开始,但是最初也只会是小规模战斗,而想要发动国战,可能需要六七个季度的粮食储备。
大概时间就是两到三年。
为此周通便做出了让连云意想不到之事,那就是辞官,前往百家学院学习。
说实话,周通确实才智超群,但是认识了韩煌之后,他才发现因为自己出身问题,在大局观上有着很大的限制。有很多事情不是他想不到,只是他没有那个眼界,从而看不透罢了。
比如唐国的计谋,他最初是没有想到,但是韩煌一提示,他就能猜透唐国的计划便是如此。
而正因为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周通与韩煌私下相处时,基本上都是以学生自居的。若非天下尚未稳定,他甚至早就想上百家学院去学习了。
如今短时间内国内不会出现战事,而又有着韩煌这位真正的国士无双之辈留守,还有深不可测的庞师,周通便觉得,自己完全可以离开云国一段时间。
说实话,周通可谓经常仗着自身的忠诚来‘为难’连云,很多时候即要连云有上位者的气度,他本身却又与连云‘作对’。
这对于他来说,其实就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
只是因为他主上是连云,从不跟他计较,所以他很少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得到韩煌的提示之后,他才深入思考了一翻。
而后觉得虽然庞师见识无双,但是终究只是一人,而且也不会用全部时间来循循教导自己,所以他才打算进入百家学院学习。
一来便是扩展个人视野,争强大局观的观察与布置能力,二来便是如何在为难连云的时候,可以表现出自己忠心耿耿却又不会显得以下犯上。
对于连云来说,周通虽然经常为难自己,但是他从不感到厌烦,因为他知道周通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一位一心忠于自己之人,怎么可能会想着要自己处处感到难受。只是两人性情有所不同,从而产生了矛盾而已。
说实话,对于周通的离去,连云是即希望却又很是不舍。
希望他去,并不是希望他离开自己身边,不要来为难自己什么的,而是这一年来,他睡眠的次数几乎可用一掌五指来计算。
要知道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国家,这其中到底有多少的事情,即便蒋熬与慕容英二人也有着超凡的能力,但是正常情况下,三人还是不足与撑起整个云国的。
然而周通每天二十四小时工作,基本上都是用提神药水,维生素来补充,处理着全国上下,几乎所有的琐碎事情。
在周通全心神的努力之下,连云这位开国君主可谓比任何一国的君主都要清闲。
私下里韩煌曾说过:“人无完人,然周大人可谓一人可顶百官。”
意思就是,周通确实有些不足之处,但是人无完人,谁人能真的面面俱到,但是周通一人堪比百官,也可见他对周通的评价之高了。
正因为对周通有所敬佩,韩煌才建议周通前往百家学院学习的。
因为连云这个势力筹备只有三年,可谓时间极短,无可奈何之下,才让周通一人处理百官之事,但是如果长此以往,一旦周通倒下,云国内政必将混乱无比。如此还不如利用这段和平时期,提拔一些有才能之士上来。
让云国成为一个健全的国家,而非一个畸形的国家。
临行之前,周通向连云辞去天魁君的名头,他打算将此名头留在云国,好让云国多个可处理事情的职位。
但是连云却直接拒绝,一来云国完全可以在三十六天君之外,再次设立君位。当初规定三十六,只是以奇货可居的方式,还诱惑国内的有才之士罢了。
二来便是君王之位,可是天地大阵给予的权利,到了云国之外也可使用,云国这三十六君位只是云国的名头而已,真实的君位对于周通的求学之路会有不少的帮助。
而且知道周通打算步行前往百家学院之后,连云还特意调来赵金龙赵金虎二人,让两人当做周通的随从,保护周通前往百家学院。
要知道周通可还不是百家学院弟子,而是云国重臣,邻国完全可以暗中袭杀。哪怕周通乃酆都出身,本身也有听声成像的能耐,连云依然坚持不让他一人独行。
为此连云还开了一个玩笑道:“如果你一去不回怎么办?”,就是让赵金龙与赵金虎去监视周通似的。
如此周通才带着赵金龙与赵金虎二人离开。而周通离开之后,便是韩煌与蒋熬大放拳脚之时。
韩煌制定,云国百官可从无伤平民中筛选,其中好处有不少,比如若是朝中有无伤平民的高官重臣,便不惧敌国来人刺杀之类的事情。其次便是给国内所有的无伤平民看到一股希望,那就是他们并非只有被奴役的份,只要有才华,有能力,就有成为高官的可能。
这不仅能够凝聚民心,还能使得云国之外的一些有才华的无伤平民前来投靠,将来必然是人才源源不断。
但是因为无伤平民可谓有着一点无视国家法律的能耐,如此所选之人的人品可谓极为重要。而这一点上,具备识别人心一般能力的蒋熬则成为了最后的把关之人。
说实话,对于其他国的建国家族来说,云国的土地分配政策可谓让他们嗤之以鼻。如今乱世,如果不是有雄心建立一个皇朝,如无心成为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皇上,那么建国有何用?
然而尽管它们嗤之以鼻,但是却不可否认他们也感到了威胁,因为有些有才之士都悄然前往云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