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声,局里责令他停职,迫于压力,原属刑警队不敢要他。银华所所长和张驰的父亲曾是校友,碍于情面让张驰到所里工作。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一百七十四、离婚律师()
刘白拿来的资料让陈珈很是琢磨了一阵。刘锦睿是离婚律师,但张驰是协议离婚,不用上法庭,他们之间怎么会有利害冲突?张驰这条路走不通,她让刘白查张驰的前妻,后者早有准备,又一叠资料递给她。
张驰前妻姓车,很少见的姓氏。车某比张驰小十岁,家境贫寒,半工半读考进渝市警察专科学校。毕业后没考取公务员,同陈珈一样是辅警,在渝市某派出所干调解工作。
车某婚后就怀孕,产后第四年被张驰的父亲安排到某收费站工作。由于工作性质,车某和张驰都没有假期,两人的感情也不如从前。车某出轨,与单位男同事有私。此男家底颇厚,风流韵事也不少,离婚时因财产分割与其妻闹上了法院。
刘锦睿是此男妻子的代理律师,庭审那日出示了此男与车某的出轨证据。因为这起离婚官司,张驰知道自己老婆出轨,半年后两人协议离婚。一个月后车某自杀,张驰开始找刘锦睿麻烦。
就目前资料来看,张驰确实无理取闹。车某与人通奸是事实,人家妻子找到证据想要多分财产也属正常,刘锦睿为客户争取更多利益绝对是优秀律师的表率。车某自杀,张驰可以悲痛,但没有理由找刘锦睿麻烦,要找也该找那个和车某通奸的男人啊!
张驰是刑警,就陈珈观察,他的业务能力还不错。作为警察这种极度需要自控能力的职业,他在律所拔枪的行为真是不可思议,难不成车某的死亡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小插曲?
陈珈翻看一遍车某的死亡报告。
离婚后,孩子归张驰,车某在单位附近的小区租房居住。元旦大假,车某替人顶班,收假后单位给了她三天假期。车某说了要去看孩子,张驰的母亲没等到车某。张驰打电话不接,第二日晚才想起来去找车某,敲门没人应,张驰开车离去。车某假期结束,单位不见她回来工作,相熟同事去找,隔着门就闻到屋里传来很浓的煤气味。
民警撬开房门,车某死于一氧化碳中毒,屋里没有第三者存在的痕迹,法医判定车某死于自杀。张驰得知此事后曾要求法医解剖尸体,从老家赶来的车某家属不愿,草草料理了车某后事…;…;看到这段材料,陈珈陷入了沉思。
张驰为什么要法医解剖尸体?因为他不相信车某是自杀,那么谁杀了车某?张驰找刘锦睿麻烦,难道说刘锦睿杀了车某,杀人动机是什么?
陈珈拨通了刘白的电话,“帮我找出所有刘锦睿代理过的离婚案件。”
“找过了,找不到,他们律所管理比较严格,客户资料流不出来。”
挂了电话,陈珈陷入了另一个思维谜团。刘白怎么知道她要找刘锦睿的客户资料?凭她对刘白的了解,如非必要,这人对刑事案件从不感兴趣,更不会主动推敲张驰和刘锦睿之间到底有什么过节,究竟是谁在背后给他支招呢?
目前到手的资料没有给陈珈任何启发,反倒勾起了她的好奇心,与其胡乱猜测倒不如从张驰下手。为什么张驰会给尹母推荐刘锦睿,后者又会怎么处理高某和尹飘柔的离婚案?弄清楚这个,或许能从刘锦睿的办案手法中逆推出当年那桩涉及车某的离婚案是否有不为人知的插曲。
思来想去,陈珈决定跟踪张驰。这人晚上值夜班,白天回家睡觉,想来肯定有猫腻。跟了两天,她发现张驰在跟踪刘锦睿,不断地换车跟踪刘锦睿。
什么人值得一个老刑警换车跟踪?怀着疑问,她愈发小心地跟在张驰车后,转眼就到了周末。律师和警察不同,律师双休,刘锦睿没去律所,到了中午才开车出城。
张驰跟在刘锦睿车后,陈珈跟在张驰车后,三辆车依次开往城外。眼见有指示牌提醒收费站就在前方500米处,所有车辆开始减速。张驰的车朝收费站右侧岔道驶去,同他一起转弯的还有一辆满载钢筋的货车,两辆车转弯之后,基本属于平行状态。
陈珈一直跟在两车后方,跟了大约300米,她发现货车有些侧倾,在不断行驶过程中,其侧倾的角度越来越大。张驰的车就在货车一侧,数百捆钢筋随着货车一起倾斜,万一钢筋没有捆好掉落在地,位于货车一侧的张驰不就成了肉饼?
不行,要给张驰打电话。正这样想着,又一个提示牌提醒前方有收费站。巨大的危机感涌上陈珈心头,她一踩油门超过前车,用最快的速度开到张驰车后,毫不犹豫地朝他车尾撞去。
此时距收费站不足两百米,张驰前方所有车辆都在减速。就在陈珈撞上张驰车尾那一瞬,一直行驶在张驰一侧的货车终于侧倾到了一个极限,车上运载的钢筋如落雨般砸下。经过陈珈猛烈的撞击,张驰的车被撞出了一段距离,钢筋只砸到车尾。陈珈没那么好运,撞击之后迅速倒车,又怎么躲得开掉落的钢筋。她的车头很快就被压扁,就在钢筋插入车身那一瞬,她占着身体灵巧用最快的速度跳车逃出。
突发意外震惊了周围所有车辆,有人呼喊着赶来,有人打电话报警。陈珈定定的看着前方,刘锦睿的车刚离开收费站,一秒不停的驶向另一段高速。仿佛这起车祸在他预料之中,根本不值得他停车观看。
张驰被送去医院,陈珈跳过刘白给李志军打电话,简单说了事情经过。
李志军有些不相信事情会发展成这样,对手明明是刘礼,怎么又冒出刘锦睿这档子事。陈珈简直是衰神附体,去哪哪出事,这世上怎么会…;…;不知道为何,他突然想到另一种可能,这个想法让他遍体生寒。如果事情真是他想的那样,实在是太恐怖了。
“喂,还在吗?怎么不说话?”李志军很想把心中所想告诉陈珈,仔细琢磨一番又觉得陈珈应该知道一些什么。他试探性的问:“为什么去澳门的时候没把失忆给治好?”
“只要你还是警察,我失去的记忆就不会恢复。你比我更适合带宝宝,一切有我。”陈珈这番话间接告诉了李志军很多东西,他心照不宣的说,“我知道了,你要小心,实在不行就靠我。”不足一分钟的通话突破了两人原有关系,他们从情侣转变成盟友,共同面对未知的命运!
张驰醒过来就见陈珈坐在床头吃零食,他艰难的动了动脖子,“发生什么事了?”
“你吗?全须全尾,只是被弹出的安全气囊震晕了。”
“不可能,我系着安全带!”
“医生怀疑脑震荡会影响你的记忆和思维,我看你挺好,思维敏捷,记忆也没受损。”
张驰脑海里唯一记得的就是他在收费站不远处被车追尾,之后发生了什么一概不知,“你怎么会在这里?撞我那孙子抓到了吗?”
陈珈剥了颗巧克力塞入口中,边嚼边说,“你前妻到底是怎么死的?刘锦睿杀了她伪装成自杀?犯罪动机是什么?”
张驰是个好警察,不过瞬间就明白了一切,“撞我的人是你?”
陈珈把手机递到张驰眼前,“收费站那儿的监控视频,交警正在现场处理。”
张驰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中午发生的车祸,看到钢筋掉落那一瞬,他紧张地屏住了呼吸,半晌才说,“谢谢!”
陈珈收起电话,端正的坐在他床边,“我们该不该好好谈谈?”张驰马上接口,“我问你答。为什么跟踪我,你的车是不是改装过,普通车辆提速和撞击都不会那么快,你以前的职业真的是平面模特?”
“北苑路与洪华侨交叉口那栋烂尾楼你知道吗?”
“渝市著名的烂尾楼,说这个干嘛?”
陈珈一动不动的盯着张驰,漂亮的眼睛仿佛在说:快点猜,快点猜,一切都是有关联的!
张驰细细回忆了一下那栋烂尾楼的历史,突然拔高声音问:“李志军和那家公司…;…;该不会你妈口中的房地产公司就是当年渝市那家吧?”
陈珈点点头,张驰又问:“当年的事儿真和刘礼有关?你来渝市是李志军安排的?你是他的情人兼保镖?你妈知不知道这事儿…;…;”
“停…;…;停…;…;”陈珈不想让张驰继续脑补,“现在不说这个,说正题,你为什么会和刘锦睿过不去?”
张驰陷入了回忆,隔了很久才缓缓说道:“你了解警察,知道这个行业没有休息一说,接到电话就走,消失几天不见是常有的事儿。车莉从怀孕生产到抚养孩子,我基本只是看客,没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家里。”
说到出轨,他自嘲的笑了,“全世界都知道我的婚姻出了问题,唯独我不知道,以为一辈子可以享受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生活。说实话,我不怪车莉,她没做错什么,与那个男人在一起更多是因为钱。警察收入低,车莉家贫,她把所有收入补贴进去也填不满娘家那个无底洞。”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一百七十五、伪()
张驰花了整整二十分钟回忆他的家庭生活。从他的叙述中,陈珈总结了以下几点证明车莉不是死于自杀而是谋杀。
第一点,离婚是车莉提出的,她希望借此把家产留给张驰和孩子。每每想到出轨动机更多是为了钱,为了补贴娘家,她真的累了。只希望离婚之后娘家人能放过张驰,别像以前一样通过她寄生在张驰身上。
第二点,车莉接受了张驰的提议,彼此分开冷静一段时间,如果条件允许就复婚。对此,他们对孩子一直隐瞒着离婚事实。
第三点,车莉或许不是个好女人,但绝对是个好母亲。她独自抚育了小孩三年,对孩子有很深的感情,承诺孩子元旦去看他,绝不会不打招呼就失约,让孩子苦等整整一天。
第四点,张驰认为车莉是个非常坚韧的女人。为了更好的生活,她勇敢的走出了贫瘠懒惰的原生家庭,凭自己的能力在城市立足,这样一个人怎么会选择自杀?
陈珈认可张驰的分析。一个没有真实失去婚姻,有孩子羁绊心灵,精神强韧的女性确实没有理由自杀。想通了第一个问题,自杀还是谋杀。接着要想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是刘锦睿而不是别人?
张驰的理由比较牵强,之所以找上刘锦睿,全因为车莉的直觉。后者每次赴约都很小心,能抓拍到她出轨证据的人一定跟了她很长时间,且极具跟踪技巧。她曾求过刘锦睿不要把出轨证据提交给法庭,她会说服男伴与妻子协议离婚。在她看来,张驰的父亲还在系统内部工作,证据只要一提交,她出轨的事情想瞒也瞒不住。那时候丢脸的不只是她,而是张驰全家,包括她未成年的孩子。
她的请求遭到了刘锦睿的拒绝。当她试图用孩子打动刘锦睿时,后者用非常奇怪的眼神看着她,咬牙切齿的说,“所有小三都该下地狱。”
车莉曾在派出所工作,丈夫又是刑警,自诩胆子很大。可那天却被刘锦睿的眼神吓到了,关键是刘锦睿很快就恢复了常态,变脸速度之快令她咋舌。闲谈时,她将此事告诉了张驰,后者因此把刘锦睿假设为嫌犯。
有了犯罪嫌疑人,接下来要找的自然是动机和证据。张驰的父亲退休后去了律所,他利用父亲的关系从各个法院找来刘锦睿代理过的离婚案件,根据案件资料私下查找了双方当事人。查出来的结果给了张驰莫大自信,刘锦睿所代理的案子中,因为离婚自杀的人不少。这还是只是他能找到的,那些不经过法院审理,直接协议离婚的案子中会不会有更多自杀者呢?
张驰头上还裹着纱布,眼睛里却透着兴奋的光芒,就像一只随时可以扑出去咬住坏人喉管的猎犬。
“你前妻死了四年多,这期间你一直跟着刘锦睿,发现他杀人的动机和证据了吗?”陈珈泼了盆冷水,张驰却不介意,“发现被我盯上,他找了女朋友,最近刚分手,我猜测他已经控制不住想要杀人的**…;…;”
“所以你把尹飘柔介绍给他,希望他能代理尹飘柔和高某的离婚案子。这期间你跟踪他,想知道他何时下手,又怎么把谋杀变成自杀。”看见张驰点头,陈珈不留情面地说,“车祸视频你看了,留意到事故发生时刘锦睿不但没停车反而加速离去吗?”
张驰愣了一下,显然不能接受今日的车祸不是意外而是蓄谋,“什么意思?”
“假设我是刘锦睿,被你像狗一样紧紧跟了四年,明知尹飘柔离婚案是你抛出的诱饵,仍旧毫不犹豫的吞下,你猜为什么?因为我比你聪明、因为我有一万种脱身的方法、因为被你跟着还能跑去杀人让我有莫大的快感。”说到这儿,陈珈放低声音道:“如果刘锦睿的目标是破坏婚姻的第三者,尹母应该死了。”
张驰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你知道为什么我选择这个案子而不是其他案子?因为这个案子很特殊。假设他的目标是破坏别人婚姻的小三,你觉得尹飘柔和她母亲谁更可恨?她们都是第三者,刘锦睿要选择谁?如果选择尹飘柔,他能克制住杀死尹母的冲动吗?如果选尹母,他会打破一直遵循的规律。无论选谁,他只能杀死一个,他的痛苦就是我的机会。”
“停…;…;停…;…;停…;…;”陈珈打断了张驰,“你从警这么多年没有碰过所谓的连环杀手吧?”张弛点点头,“杀人全家的有,连环杀人犯没有。”
“刘锦睿杀人,且把受害者布置成自杀,所有都只是你的推测。既然是推测,你又怎能判定他会如何对付尹飘柔及其母亲?”
张驰无语,陈珈说到了点子上。这四年他没闲着,私下查过所有和刘锦睿有关的自杀案,遗憾地是他并未从这些案子中找到共同点。换言之,他没有证据证明这些人死于谋杀,甚至证实不了刘锦睿专杀小三并将命案现场伪造成自杀案的犯罪模式。
刺耳的电话铃声打断了两人的谈话,张驰艰难地从兜里摸出电话。一看是所里同事,他病怏怏的问:“什么事?不知道我出车祸吗?”
“什么?你等着我,这龟孙子,我…;…;”
一连串不好复述的粗口从张驰口中奔涌而出,他挂了电话就把手上的针头扯掉,刚从床上坐起又险些晕倒。陈珈眼疾手快的扶住他,“发生什么事儿了?”
“高某那畜生跑来所里自首,说他杀了尹飘柔和她母亲。所里已经派人过去了,我得赶在刑警队封锁现场之前去看一看。”他挣扎着想离开病床,陈珈毫不客气的用手压住他,“给所里打电话,让他们带着高某去最近的法医院抽血检测。快点儿,趁着他身体里的药物还没有代谢。”
挂了电话,张驰一脸不解地问:“这是什么意思?高某的行为受药物影响?”
“不知道,只是好奇高某那么懦弱的一个人为什么选择在今天杀人?你不觉得事情很巧吗?”
“扶我起来,我还是得去现场看看。”
“医生说了今晚要留院观察,我们的车又都废了,这个点儿扶着你打车去现场有意义吗?”
“难道就这么干等着?你知不知道我为这案子失去了什么?这些年所有人都当我疯了,为出轨的妻子和背景雄厚的刘锦睿为敌,宁愿相信自杀前妻的直觉,也不愿相信警队同事的勘察。”
张驰很激动,撞破的额头隐约可见又有鲜血渗出了纱布。陈珈依旧冷静的说,“我不知道你失去了多少,相信刘锦睿肯定知道。他若犯案,你认为会留下一个满是证据的案发现场给你?他不会,他被你盯烦了,盯腻了,恨不得用一起案子把你打落到泥里,让你这辈子都穿上不警服。”
四十岁的张驰突然像个孩子般茫然的问:“会不会真的是我错了?刘锦睿没有杀人,所有一切都是我的臆想?我因受不了老婆出轨自杀妄图把责任推给不相干的人?”
陈珈不知道怎么安慰人,笨拙的拍拍病床,“舅,睡会儿,明天就知道你有没有多想。”
张驰看看表,凌晨两点,确实该睡了,没有好身体又怎么熬过接下来的日子。刘锦睿要没事,他还会查下去,查到再也查不动的那天。
李志军没睡,临津,云州,渝市,三个地儿没一个平静。高家要查,公司要管,旧账得算,那么多事堆在一起只觉精疲力竭有种顾不过来的感觉。
他给陈珈打电话,“想我没有?”
“没有。”
“为什么不?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呀,你想宝宝吗?”
“想。”
“为什么我和宝宝的待遇不一样?他有那么多人宠,我就只有你…;…;”
陈珈有种想要挂电话的冲动,好容易听李志军讲完废话,张口就问:“你在交警队有人吗?我让刘白去处理今天的车祸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