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势。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将发热的人全部送出宫外隔离;把醋煮沸了喷在他们宫中各处;让御膳房尽量多做一些能够增加对疫病抵抗力的膳食。
这是邹齐提出的;他认为大蒜、姜、韭菜……等具有一定的抵御病毒的作用。就好像大冷天从外边回来要喝姜汤一样;姜能够抵御病毒入侵
。这是他结合过去经验和西方医学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对于传教士带来的西医文明;邹齐与太医院同僚是两种态度。必须要承认的是;中医才是主流;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借用西医快速治标的办法。
首先将情况稳住;然后再慢慢根治,这是他的行医理念。
对于他这样的做法,帅鬼予以了肯定,不过……“韭菜我没有研究过,大蒜和生姜绝对不是用来预防疫病的,只是能够在有限的范围内杀死一些病毒而已。”
“病毒?”对这个词,元春是比较陌生的,一时还有些反应不过来。帅鬼转了一圈,点头说,“这是洋人的说法,就是进入我们身体里面,让我们生病的一种毒素。”
说到毒,元春就懂了。
“像是砒霜、断魂散这类?”
“不……不对,此毒非彼毒也,不要漏看了病毒前面的病字,这不是旁人刻意喂你吃下的,而是不知不觉进入身体的有害的东西。就好像见了风着凉,是因为风寒病毒……”这完全是西医的概念,接触过的人倒还好,对贾元春怎么说?完全是对牛弹琴的节奏。帅鬼叹了口气,“这不重要,你只要知道这个做法能抵御的只是风寒这种程度,对尸瘟完全没有效果就是了。”
这是不让人喘口气的节奏?
元春顿了顿,问:“你有法子解决?”
帅鬼相当坦然的摊了摊手,“当然没有,我们林家的医书典籍里面记录了许多种瘟疫的应对办法,唯独没有尸瘟。自开国以来,已经极少发生这样大规模的死亡,仅有的几次也都不在六七月,只要不在三伏天,发生尸变的概率并不高,只要缓过劲儿朝廷就会组织人手清理尸体,瘟疫不会蔓延……这回是天时地利人和,正好是三伏天,正好发生了大地动朝廷忙着救灾……实在是运气。”
这种可以称为国之灾难的倒霉事也能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元春憋了半晌没说出话。
“死生天注定,美人你别想这些,没听白无常哥哥说么,就算京城里所有人都染上瘟疫,九阿哥府也不会,这里是受到保护的地方。”
“大清朝寿数未尽,一定能挺过去,鼠疫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比如今好不了多少,不也挺过来了?”
……这么说也有道理,她果然是想多了。
按照胤禟说得,万不得已的话,皇上也能被放弃,左右有这么多适龄的阿哥,不愁没人挑大梁。
有个词叫好的不灵坏的灵。
她产生这种想法之后的两天,胤禟带回一个消息。
额娘已经开始发热了,三德子封锁了翊坤宫,不让底下奴才将消息放出去……近身伺候宜妃的也都有脑子,别的不说,若主子发热这事传出去,他们也好不了,只要出现发热的状况,整个宫殿都要被清空,所有人全部秘密送出皇宫,是真的隔离还是已经秘密处决,谁也不知道。
这个未知让所有人闭上嘴。
太医院也说了,也有人能挺过发热期,宜妃娘娘多大的福气,一定会没事的。
消息瞒着没让康熙和太医院知道,小桃红却想办法给五阿哥递了个信,将事情说给他听
。得知额娘被染上瘟疫,胤祺立刻去了一趟翊坤宫,确认无误,然后就将黑色瓶里的药丸为她吃下,叮嘱小桃红仔细照看,这才离开了翊坤宫。
他做得还算隐蔽,因为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是被怀疑了。
永和宫那边最先得到消息,听说五阿哥胤祺匆匆忙忙去了一趟翊坤宫,不知所谓何事。乌雅氏在后宫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这种时候她当然不会自己出头,而是刻意走漏风声,同贴身宫女说起这事的时候让其他妃嫔派来的探子完完本本的听了去。
乌雅氏并不确定宜妃是不是发热了,她却说得很笃定,那宫女立刻将这个消息传回给真正的主子知道……只用了半天时间,这事就在后宫之中传开了。
惠妃与荣妃很想去探虚实,又害怕郭络罗氏真的中了招,传染给她们,只得通过重重排查将消息递到乾清宫。康熙很为难……他想召老五过来把事情问个明白,又担心宜妃真的中了招,把瘟疫传给去翊坤宫看他的胤祺,又简介传到乾清宫。
不能见!就算他是暗卫统领,对大清朝影响巨大,也不能见。
康熙让李德全派了个小太监去翊坤宫查明真相,具体怎么做由他来安排,一定要得到一个确切的说法,宜妃是不是出事了。李德全领命,正要挑人过去,胤禟就过来了,他是来求康熙的。
“胤禟方才进宫,就听说额娘发热这样的传言,虽不知真假,胤禟想问皇阿玛求个恩典。”
“……老九,你要知道这次瘟疫有多可怕,朕不能让皇宫处于危机之中,只要查明真相,若没事朕绝对不会为难宜妃,若真的出现了发热的状况……就去城外的别院静养,宜妃是个有福气的,一定能挺过来。”康熙知道老九和宜妃之间的感情,他不希望因为处理不当让父子之间出现罅隙,京城正是风雨飘摇之时,天灾接二连三的到来,决不能再引出**。
“为帝王者,当以大局为重,这个儿子完全明白,您听我说完,再决定要不要给这个恩典。”
“你说。”
“虽然有些大逆不道,我就直说了,儿子以为如今宫中人人自危,后宫妃嫔众多,额娘那边难免会有疏忽,恳求皇阿玛让我接额娘出宫,到我府上暂居,只要熬过了瘟疫,立刻送回宫中。”说到这里他又补充了一句,“宫中少个主子,底下的奴才也能专心保护皇阿玛。”
康熙没有理由拒绝。
如今这样的情况,他也不会翻后宫妃嫔的牌子,与其让宫中多一个人,多一分感染的机会,不如送出一些去。胤禟这番话为康熙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同意了胤禟的请求,不过,让他先派个人去看看,若真的是发热了,就不要弄去九阿哥府,在外头找个别院。
胤禟答应得爽快,实际并没有那么做,他从乾清宫出来一路往翊坤宫去,看过额娘的状况之后,就让小桃红将重要的东西收拾起来,准备出宫。
“九爷您这是……”
“我向皇阿玛求了恩典,接额娘到我府上暂居,躲避风波,你也是额娘跟前的老人了,快去吧东西清点好,立刻随我出宫。宫中已是是非之地,多留恐要生变。”
作为宜妃跟前的红人,小桃红是个有眼力并且做事利索的,她点点头,立刻将娘娘的宝贝收拾好,让三德子拿着,又让轿子停到院子里,将宜妃背入轿中,快速离宫
。
他们前脚刚走,乾清宫又遭了轰炸,后宫里的主子都不依,非要让康熙查明情况,别不把她们的命当回事,若宜妃真的发热了,必须立刻处理。
康熙借机说出老九的恳求,然后颁了道旨意,让阿哥们将自个儿亲娘接出宫去,因为形势太严峻,宫中人手不够用,恐怕顾不上他们了。
不走的话,宫中形势也不乐观。
走的话,要是在外头出了事,谁来管她们?连个伺候的人恐怕都没有。
若形势真的严峻到了这种程度,她们宁可赌一把,也不愿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宫。试想,万一皇上挺不过去,留在宫中的人自然能够掌握先机。
这个想法虽然大逆不道,却完全符合她们的内心。
几个眼神交流间,娘娘们咬牙跪下,都说要陪万岁爷留在宫中。
呵呵。
康熙已经做了决定,还能更改不成?
后宫里有成年阿哥的妃嫔都被送出宫了,她们本人不乐意,众阿哥也不怎么乐意。毕竟……不是人人都是胤禟,有把握将额娘照顾好,绝不会出事。
发热的头一天,宜妃的状况不是很好,整个人都没什么意识,昏昏沉沉的,让帅鬼看过才知道,这是喂了解药的后遗症,明儿个就没事了。它还吐槽说,既然要把人接出来,干啥要浪费那样珍贵的药,元宝也说了,因为感染的时间短,她身上的死气很淡,只要进入九阿哥府的保护范围,立刻就会消散。
他们觉得遗憾,胤禟却认为五哥做得很对,他没有犹豫,也没有延迟用药的时机,因为是真心想将额娘救下来,这份心意不是一颗解药能比。
宜妃迷迷糊糊睡了一整天,醒来之后就变了脸色,“小桃红,本宫是不是……”
“娘娘您可算醒了,您别起来,好生躺着。”
“……这是哪里?这不是我宫中。”
小桃红抹了抹眼泪,道:“昨个儿五阿哥来看了您,不知怎地,消息就走漏出去,宫里出现了您发热的传言,万岁爷还没来得及做处置,九爷就去了乾清宫,求万岁爷开恩,将您接出宫来,住进他府中,这里是九阿哥府……您安心养着。”
完全不能安心,宜妃本来是怕死,觉得自己活不久了很压抑,听说胤禟接她出来,宜妃连自己的命都顾不得,立刻就要让小桃红收拾包袱,她要离开。
“胤禟是我的心肝,我的命!他绝对不能出事……你快去收拾东西,我们这就走。”宜妃整个是颤抖的,她说这话的时候,元春正好端着鸡汤进来,笑道,“额娘您多虑了,咱们都会好好的。”
宜妃这才想起被她遗忘的某件事。
没错,老九这个侧福晋是仙女下凡,是福星,她都这样说了……应该会没事吧。宜妃还在犹豫,元春就坐到床边,她将鸡汤递过去,笑着说:“几天前,我们爷给了一颗救命药给五哥,希望他能善加利用……这不就派上了用场?五阿哥去翊坤宫看您的时候就喂您吃了药,解百毒治百病的。”
第108章()
虽然觉得这样用掉一颗救命药实在很浪费;对于能够活下来;宜妃还是感谢上苍的;她安心在九阿哥府住下来;这位炮仗脾气却能在后宫屹立二十多年不倒的奇女子终于能有几天安宁日子。胤禟是宜妃最疼爱的儿子,就算他自甘堕落做了商人;就算他让宜妃遭了许多白眼;就算一度很让康熙生气,甚至牵连到宜妃母子感情却从未动摇。
也是因为胤禟的关系,宜妃才会注意到自幼就被太后娘娘抱去慈安宫抚养的老五胤祺。
老九也说;老五也希望得到亲娘的关注,他是好哥哥,在朝堂上给了自己许多帮助宜妃同乌雅氏到底不是一路人;她从前的确是忽略了胤祺,那是因为长子一直养在太后跟前,见面的机会也不多,感情自然就淡薄些。不过,她从未有过牺牲胤祺来成全胤禟的想法,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疼。
正是过去几年的培养,让母子之间已经非常和谐,老五才会在得知宜妃发热第一时间去翊坤宫,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胤禟说得清楚明白,这药丸,普天之下只有两颗,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至宝。即便如此,他也没有任何的不舍,果断的将驱除瘟疫的黑色药丸喂给了宜妃。
天灾是考验母子感情的时候,出现发热状况的时候,宜妃觉得是天要亡她,一系列的转折不仅将她从绝望之中拉出来,还彻底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生儿子总归是有好处的,宫里头那些贱人平日里姐姐妹妹叫得欢,到这节骨眼上就想弄死她。
有句话叫人算不如天算。
她命不该绝。
搬来九阿哥府的第二天,宜妃的烧就退了,也没再出现任何后遗症,这在九阿哥府是尽人皆知的,丫鬟奴才都说主子爷是有大福气的,虽然也有熬过第一阶段成功退烧的,从没听说竟能这么快,宜妃娘娘是被轿子抬进来的,府上第一时间封锁,人人自危。没想到第二天她就能同福晋俄日敦塔娜血战了。
这对婆媳本就互相看不惯,宜妃觉得蒙古女人做事没分寸,总给胤禟拖后腿;俄日敦塔娜觉得这老太婆简直是极品,总能想到莫名其妙的理由折腾她。
瞧她指着俄日敦塔娜的鼻子骂人的气势怎么也不像是染上瘟疫的。
不是所有阿哥都愿意将亲娘接回去。
对于他们而言,这种做法有两个弊端:第一,把宫中娘娘抬回家供着,无疑是给府上添麻烦,还会增加消耗,他们都不知道瘟疫会持续多久,天知道府中存粮能不能渡过难关;第二,有亲娘在宫中,出了任何事都能掌握先机,不至于落在人后,如今倒好,因为老九接走了宜妃就要让他们效法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额娘的孝心,别人就算了,三阿哥与十四阿哥气得不轻。
荣妃一到三阿哥府就折腾起来,因为董鄂氏还在她娘家,府上位份最高的是侧福晋田氏,她忙着清点存粮拟每日的膳食单子,没能在第一时间给荣妃马佳氏请安,这下可不得了。侍妾富察氏、伊尔根觉罗氏和完颜氏联合起来,告了黑状。
董鄂氏配不上老三,她该死,这是荣妃一直以来的想法,她没料到,府上还有田氏这么个蛀虫。不容人就算了,以为侧福晋多了不起总折腾府中侍妾就算了没生出阿哥还敢给她甩脸色,虽然都是侧福晋,同人不同命,不是人人都能像九阿哥府的贾氏那么风光。
听说贾氏是最温柔谦逊的,很守本分,从刁难后院的侍妾,不与嫡福晋为难,在宜妃跟前也恭敬得很早知道她是这么优秀的好女子,当初就该同宜妃争上一争,可惜了。
三阿哥府上,荣妃忙着和田氏作斗争,她要肃清不良风气。
十四阿哥府也没好到哪儿去,胤祯和完颜氏禁足的时间太久,已经同外界脱节,他们还不明白京城局势已经多么的严峻,听乌雅氏说了宜妃的情况,胤禟的做法以及皇上的旨意之后,十四阿哥心里就咯噔一下,觉得这回要遭,该死的禁足让他错过了好几回,若瘟疫真的这么严重,皇阿玛极有可能挺不过去,毕竟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不是能轻易熬过病痛的小伙子了。
“额娘您怎么就过来了,应该留在宫中才是!”
乌雅氏听到这话脸色都变了:“老十四你不想见到额娘?”
“您想到哪里去了,”他屏退奴才,压低声音说,“太医院压根没有抑制瘟疫的办法,皇阿玛能不能挺过还犹未可知,若他福大命大倒好,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您不在宫中儿子就失了先机,要是让其他兄弟掌控了局势,想要翻身就难了。”
“这,可如何是好?”乌雅氏想十四登基都想疯了,宫里那些女人踩高捧低,过去这半年,她受了莫大的屈辱,只盼能坐上太后之位让那些贱人后悔。胤祯这么说,她就有些慌了,直问怎么做。十四阿哥不愧是乌雅氏亲手教养的,在心机城府方面大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架势,他想了想,说:“额娘您就安心在府上住下,咱们以不变应万变,如今三妃也都出了宫,郭络罗氏好似已经有发烧的状况,生死犹未可知,还是等皇阿玛接下来的动作,若真如我料想的那般,您得找个机会回宫才是。皇阿玛最重感情,若能让他觉得危难之时您也不离不弃,与他携手共度,无论这个难关能不能度过,您都是胜利者。”
听到“三妃”这样的说法,乌雅氏脸色难看极了,待胤祯说完之后,她才笑起来:“我的儿,你说得没错,这种时候我怎么能丢下万岁爷?”
有个说法叫人算不如天算,十四阿哥刚有这样的想法,宫中局势又发生了变化。
十八阿哥不幸感染上瘟疫,因为身子骨一向很弱,他连发热期都没熬过,刚送出宫就死了。同时五阿哥胤祺唯一的儿子也中了招,他没敢告诉胤禟,应该说,知道儿子发热之后,因为担心至极也染上了瘟疫,他就闭门不出了,胤禟偶然出府才从说得欢腾的鬼魂口中得知此事,他亲自上门,同胤祺进行了对谈,将五福晋他塔喇氏和发热一天多的小阿哥带回自个儿府中,他向胤祺保证绝对不会出事。
小阿哥才八个月大,身体不能和成年人相比,他的潜伏期相对短很多,不过还好,感染一天多还不到没救的地步,到了九阿哥府,有帅鬼看着,元春帮着他塔喇氏一起照看,情况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不见得立刻就好,也没有恶化的趋势。
离京三日的暗卫也是这天回来的,去的时候是两人,回来只有一名,他看起来疲惫不堪,却没有性命危险,同时也带回来了抑制尸瘟的办法。
按照他的说法,本来以为活不下去了,贱命一条死不足惜,只是惭愧没有完成统领托付的事。那时候他发着烧,身体脆弱,带的馍馍也被流民趁机抢走。作为大清朝的守护着他不能对百姓出手,至少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都是地动和瘟疫带来的祸事,对方是饿极了,逼不得已。
不动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