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始施行,所以今天,后宫中很是热闹。
循着清静处走,四皇子不一时竟然走到了前殿,他这才猛然间想起,父皇今日,可是一个人呢!
果然,公叔瑾正独自在寝殿的内书房中练字,见四皇子来了,很奇怪地问,“你怎么不去你母后的宫中?”
四皇子说,“儿臣已开衙建府了,外家还就在京中,这一天莫不如留给母后和外公外婆,说些体己话儿。”脸上笑容苦涩,他估计,外公和舅舅们,一定会借此机会告他的状,因为他这阵子没按照外公他们的主意去做,什么事儿都没办成。
“哈哈哈……”公叔瑾笑了起来,他这一个月来,身体养得不错,看起来容光焕发的,和恹恹的四皇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要是近来四皇子的行事,非常合乎他的心意,尤其是今天能想到来陪伴他,向他讨主意。
四皇子被公叔瑾笑傻了,要知道,这段日子以来,公叔瑾一直对他不冷不热的,再说,他也想不出自己方才的话,有何可笑之处,不由讷讷地问,“父皇因何发笑,儿臣可是说错了什么话?”
公叔瑾不答,先在铜盆中净了手,又打发侍候的人都下去,这才开口道,“外家外家,你应知你的外家也是我的外家,而我是到了近几年,才想明白,何为外,何为内的!”站在四皇子面前,目光深邃悠远。
四皇子大吃一惊,他见父皇遣了下人,就知道父皇是要对他说几句体己话,却没想到,一上来就是这么劲爆的话题。再想想,这个话题透露出来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父皇先提到了“外家”又说“近几年”……
。。。
第892章 过来人的感慨之言()
现在是武帝六年春,很显然,公叔瑾是说在登基为帝后,和凤府的关系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个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的,关键是,公叔瑾为什么要对他说这个,是在提醒他什么?还是在暗示他什么?!
四皇子心跳如鼓,整个人如同天上被狂风吹着的纸鸢,忽上忽下的,他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躬身要跪,“请父皇教导儿臣!”
公叔瑾伸手拦下了他,“不过是年节之中,咱们父子说说话罢了,哪有那么多的规矩!”他现在并不想给四皇子太多的希望,时间能证明一切,未来当中也可能发生不可预知的事,主要是他觉得自己并不老。
似是在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态度,公叔瑾闲适地半倚到了榻上,并示意四皇子也坐。
但四皇子并没坐,他来来回回地在屋子里踱着步子,一声声地说着,“我错了,我这次真的错了,凤家是外家,而我是公叔家的子孙啊!凤家是臣,总会因自家的小利而忘掉国之大义,所以才会给我出那样的主意……”
四皇子现在才想明白,当他遇到为难之处时,最先求助和想到的,不应该是什么凤府,而是自己父皇的啊,哪怕公叔瑾待他冷淡,只要他明白了错在哪里,改正过来,父子间的感情自然就恢复了。
而他呢,只想到了瞒,却不想想,他能瞒得过父皇吗?父皇只是不说而已,到了最后,反倒使得父子间越发生分,而对于有些事,公叔瑾的是十个凤家都敌不过的!
公叔瑾面含微笑地看着四皇子,“你现下明白也不算晚,你还年轻,一时犯点糊涂也是正常的,往后记得就是了。”都是从这么大过来的,他很理解这个儿子的一些担忧。
公叔瑾这样的态度和言辞,给了四皇子极大的鼓励,四皇子又接下去说,“当初在朝堂上,我合着该给二哥和三哥求求情的……”停下脚步,小心地看着公叔瑾。
公叔瑾神情淡然,“你真想给他们求情吗?”
四皇子脸一下子就红了。
公叔瑾已接下去说,“不想求,就不要求,没得惺惺作态,拿朕当昏君”
四皇子的脸更红了,想跪,又想起公叔瑾说的话,硬生生止住了,最后冒出来一句,“儿臣实在不知,这件事该当如何?”看向公叔瑾时,满脸的孺慕和求助,实在是这件事压在他的心头太久了。
公叔瑾盘膝坐起,想了想,“此事,我并不觉得你错了。”就像现在,他也没觉得他杀了两个庶出兄长,到底有什么错,错的是那两个兄长,还有……顺帝!
四皇子先是大喜,随后脸色又暗淡了下来,“儿臣错的是,既然出于一己之私不想帮睿儿,就不该在父皇面前揽下这件差事,结果到最后弄得不可收拾。”还一下子惹恼了父皇和睿儿两个大靠山,损失太大了。
公叔瑾听了这些,倒是点了点头,“嗯,说得不错!”四皇子的手段的确是很幼稚,这也让他开始考虑,这孩子还需要大力的教导才行,好在,他还有时间。
四皇子为公叔瑾斟了茶,端过来,公叔瑾接过来喝了一口,这等小动作,却是父子间的默契,表示这个错误已经过去了,公叔瑾不再追究了。
公叔瑾将茶碗放到面前的小几上时,四皇子又说,“偏生睿儿还恼了我,这阵子和我疏离得厉害。”表情非常难过,那种发自内心的难过。
公叔瑾默默地看着四皇子,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接下来的话,要怎么说了,从理智上,他不认为自己的儿子有错,从感情上,他又不想去教四皇子该如何利用睿儿,最主要的是,公叔瑾明白,有了清露的睿儿,已经不那么好摆布了,搞不好四皇子就是和这次一样,伤人伤己。
四皇子已说了下去,“我很羡慕父皇和王叔之间的感情,总是在想,父皇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恳切地请求,“儿臣愚钝,求父皇指点!”
公叔瑾长叹了一声,转过了头,看向了虚空之处,双眼中渐渐地涌起了雾气,每到这样的年节,他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此时,他就会分外思念公叔宁。
四皇子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他不知道自己方才那个问题是不是问错了,但他只知道,这是一个他非常想问的问题,远远超过他是否会被立为太子,因为他坚信,只要睿儿乃至他身后的清露和秦怀恩,全力以赴地他,他一定会被立为太子!
“待之以诚!”不知过了多久,公叔瑾才缓缓地吐出这四个字,说实话,这个问题他也想了很久,并且在睿儿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而且他说这个的时候,心中并无愧疚。
想当年,在让公叔宁为自己背黑锅之前,公叔瑾对公叔宁无论是教导还是关心上,的确是倾尽了全力,结果,他得到了极大的回报,现在想来,公叔宁之所以他愿意去做那么多的事,除了兄弟感情之外,还因受了他的教导后,认为他是做帝王的最恰当的人选。
四皇子先是呆住,随后才反应过来,原来公叔瑾回答了他这个非常过份的问题,可紧接着,他又说,“那怎么成……”假如把自己的利用都讲在了当面,这世间还怎么可能有人甘愿为自己付出?!
公叔瑾竟然也微微地点了一下头,“你想得也没错!睿儿现在毕竟和你叔父当年已不同了!”
幼时的公叔宁没有生母,只有冷淡的父皇,凤家更不会舍弃了已成年的公叔瑾,转而去还不知道何时能长大的他,除了公叔瑾,公叔宁真的是无依无靠。
可睿儿身后的力量太大了,清露的那个脑袋更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偏生还对皇家心存芥蒂,别说四皇子了,就连公叔瑾稍微有点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清露都会闹腾上一场,真是让人头疼得很!
。。。
第893章 完全没想到的安慰()
四皇子还在发呆,公叔瑾已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做不到的话,就不用费心了,冷淡总比结仇要强!”他这是过来人的感慨之言了。
四皇子却被吓得抖了一抖,他不敢想像,他和王府结仇的后果,不,不用想像,二皇子的例子不就是近在眼前吗?
四皇子事后才想到,父皇之所以允许懿皇妃为二皇子替罪,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根本就不想杀二皇子,宠了那么多年的一个儿子啊,怎么可能没有感情?!可惜,事情被逼到了这一步,父皇实在是没办法了啊!
父皇一定因此深恨惹祸的丁家和懿皇妃,所以干脆把怒火烧到了他们身上。
父皇都逼到这个程度了,况且是他?别说什么太子之位了,他想平安地过下去,很可能都会成了奢望。
四皇子正在冷汗淋漓中,却发现很多年幼的弟弟们都来求见父皇了,其中以五皇子为首,他们这些孩子,都是生母位分不够,外家不得入宫的,想来是发现四皇子借这个机会和皇上亲近了,便也一窝蜂地赶来了。
看着这些大大小小的弟弟们,四皇子立刻收敛了情绪,换上了笑脸儿,就连五皇子都没有慢待了。
公叔瑾对四皇子的表现很满意,这样的心胸起码比皇后强,将四皇子叫道面前嘱咐了两句,“你回宫去吧,越是这个时候,越不好冷淡你外家,有些事就算是你替父皇分忧了!”现在朝中的情况,对文官还是安抚为上,尤其是身为外戚的凤家,刚刚打压了一个丁家和皇后,他不能将事做得太过份。
四皇子应了,马上回宫用午膳去了,但情绪和来时已大不相同了——就算依旧没有睿儿的帮助,公叔瑾的对他来说也是非常的啊!
紧接着,四皇子又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安慰。
在认错的同时,四皇子也向公叔瑾老老实实承认了,他对潘芷瑶的“心悦”他非常开心的是,公叔瑾是他娶潘芷瑶的,还提醒了他正确的入手角度,“安平侯人老成精,潘凌峰忠于朝廷,潘夫人过于溺爱幼女,也情有可原,此事对王府没什么利益可言,秦夫人也算是重情重义了,不过,女子嘛,总是掌控不了大局的!”一下子道出了这桩婚姻的关键所在。
而这些话,凤府是没人对四皇子说的,开始时,四皇子不明白,后来他才想明白,凤府这是他们自家的利益——一个被凤家单独控制的皇子,和一个被武将和凤家同时控制的皇子,是不同的。
尤其是这个武将还是秦怀恩和潘凌峰联手,到了最后,对凤家肯定是后来者居上的形势,莫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四皇子再娶一个凤家的女儿才好呢!
只有公叔瑾才能站在客观公平地角度去看待这件事,一些都以增加朝廷的筹码为重,才会出这样的主意,而且,在五皇子已经十四岁的情况下,公叔瑾依然给四皇子出这样的主意,偏爱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于是,四皇子立刻按照公叔瑾的“指点”放下身价,在大年初三这一天以晚辈的身份,去给安平侯老夫妇拜年了,安平侯对四皇子的到来十分欢迎,甚至还授意孙子借着逛园子的机会,设计了一场他和潘芷瑶的“偶遇”。
“四殿下无需担忧,”身为武将之女,潘芷瑶说话还是挺直接的,主要是她见了四皇子憔悴不堪的样子后,心软了,“我已说动母亲,再过几日就要进宫参选秀女了!”
原来如此,所以潘夫人才一直没求上清露,王府才始终没表示,惊喜之下,四皇子的双眼一下子便模糊了,他喉咙哽噎,想对潘芷瑶说些什么,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喜悦和感激,末了,深深地给潘芷瑶施了一礼。
潘芷瑶被唬了一跳,刚要避开,却发现四皇子已起身离去了,走了几步后,又停了下来,转过身,深深的深深的看了潘芷瑶一眼。
潘芷瑶说不清那是什么样的目光,她只知道,四皇子看过这一眼后,两人之间已有什么变得不同了,四皇子已走得不见踪影,她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来,只觉得她不顾羞耻对母亲表明心迹,不听母亲的劝告,一味地想要入宫,这的付出,全都值得了!
和潘芷瑶一样,四皇子也不明白,此时他对潘芷瑶的感情,算不算得上是真正的心悦,他只是感到,此时的他很高兴很开心,比通过手段得到潘芷瑶还要开心上千百倍啊,他的心里有一个声音一直在欢呼着,“她心里是有我的,原来是她求的潘夫人啊!”
想到和这样的一个女子共度一生,四皇子心里特别蕴贴,那种在艰难险途上,有人相伴的温暖,既然还有种淡淡的劫后余生的庆幸,在这一刻,四皇子是真心想要对潘芷瑶好一辈子的。
如果说四皇子这种劫后余生是淡淡的,那么公叔瑾的,则是无比浓烈的了。
悠闲的年假很快过去,正月十六衙门开门理事的第二天,一份厚厚的折子就登上了公叔瑾的案头,确切地说,这不是一份折子,而是一份传说中的“万民书”!
所谓的“万民书”并不一定是要一万个人的联名,只要超过千人之后,就可以叫做“万民书”了,可公叔瑾收到的这份“万民书”到底有多少签名和指印呢?
无需去数,人家本来就是有统计的,合计起来共有差不多十万之众,这使得身为帝王的公叔瑾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当初发起人潘夫人等露城家眷,更是没有想到。
而这份“万民书”最可怕的地方,并不是在人数的惊人上,而在于它清晰的条理和确实的证据上。
清霜当年逃离京城流落小岭村这件事,过去已经十来年了,这个时间说长并不长,九成以上的直接证人都还活着,并且还在原来的地方生活。
。。。
第894章 劫后余生的庆幸()
真要说短也不短了,谁会介意十来年前偶尔见到过,或者只是打过简短交道的一个落难妇人呢?!这样零散的证据收集起来,有多么的麻烦和繁琐,别说去做了,只要想一想就令人痛疼不已。
可就是这样一件看起来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差事,到底还是完成了,并且是在短短的两个多月之内,不,假如把路程上的时间去掉的话,根本就是只用了一个月而已。
公叔瑾很难想像,在酷寒的东北地区,到底有多少人在寒冬腊月中顶风冒雪,甚至不顾生死地清露奔走,只还给清霜和睿儿一个公道。
不仅如此,这件事还需要很多具有相当高超水准的组织者,以及统筹设计能力极强,一呼百应的领导者,不出公叔瑾所料,在这份折子上,公叔瑾看到现任的若干个县令和很多官员,其中包括:巨山县望山县吉安县将军县……而这份折子则是松源松林和松江三府的府台,联名上奏的!
这其中还有中原地区的几个县令和一些官员,但到了此时,公叔瑾并没完全意识到,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是觉得清露手底下的人很有能力,清露又舍得花银钱收买罢了。
“呵呵,这可真是啊,有钱能使鬼推磨……”公叔瑾先是这么想,继而脸色又变得凝重了起来,因为他想到,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人签字摁手印,可不只是直接证人,最多的是间接证人,所谓的“间接证人”,实际上就是对此事原本是并不知情的,仅仅是为秦怀恩清露和睿儿三人的名誉和人品做担保。
公叔瑾脸色难看,是因为他想起,秦怀恩和清露的势力可不仅是在东北啊,这个消息若是传到了西北,那么,会有多少将士愿意做这样的间接证人和担保人,真是不得而知,不,确切地说,公叔瑾是不想知道。
亏得他还想过如何杀秦怀恩等三人,现在不过就是一个流言而已啊,就闹出来这么大的动静,还杀,这数十万的人,他能杀得完吗?!
公叔瑾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已顾不得皇家威严了,直接把对二三两位的处理,发送了邸报,算作是对这件事的一个交代,反正是在朝会上当众处置的,早就在官员们之中传开了,那么也不差这么一份邸报了!
想来公叔瑾的处理方式非常令人满意,很快,上折子的三位府台,和那些县令们的阿谀之词,就像雪片般飞到了公叔瑾的面前,说圣明的帝王,如何在平民百姓中取得热烈的拥戴。
公叔瑾就算不完全相信这些吧,但最起码是松了一口气,他还借着这个机会,又教导了一次四皇子,直接把这份另类的折子拿给四皇子看。
让公叔瑾有些惊讶的是,四皇子对清露和整个王府的能力,竟然比他还清楚,“这样繁琐庞杂的事,也就是秦夫人才能做得一丝不乱,睿儿就曾说过,想当年秦夫人在小岭村有了银子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办学堂,叫什么‘希望小学’的……”将那所奇特的学堂说了出来,“到了现在,想来那学堂中,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可以办差了,他们去西北就建了露城,到了松林府和松江府,就弄出来了秦家村和秦状元客栈……”脸上的表情,非常羡慕。
公叔瑾也挺羡慕的,他忽然发现,原来科举制度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看看清露教导出来的这些人,虽然不能个个走科举当官吧,但却可以独挡一面儿,干很多的实事儿,而且教育成本低速度快。
继而,公叔瑾又开心起来,因为他想到,这些人中最优秀的部分,还是要效力朝廷的,也就是说,假以时日,他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