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在这么多人里头筛选他个人觉得不错值得交往的人,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索性都维持着一个淡淡的交情。
不过也正是如此,渐渐的,年轻一些的官员中,渐渐的有以姜荣安为中心的趋势。也许有人开始是抱着一些别的心思,但随之被姜荣安的学识所折服。
宴席过后,姜荣安跟廖家大舅子转换阵地继续聊天,不过此时的话题就换到了还在下的这场雨上,谈到了其持续性可能导致的后果。
古青娅听着温氏说了不少的话,被再三交代了许多禁忌,终于被放过之后,她就坐在窗前,看着外头的雨如断线的珍珠下个不停,轻轻地打了个呵欠,也不知家里那边是不是也一样在下雨?
姜荣安虽说一直在跟别人聊天,但他一直关注着古青娅的动态,见她有了疲态,就三言两语地结束谈话,准备带着古青娅告辞回家
温氏考虑古青娅的特殊,就没有挽留,只再三嘱咐路上小心,冒雨上了马车,车子在雨中飞快驶过,路上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倒也不用担心什么。
“夫人,快烤烤火。”程水见古青娅进门,马上拿了一块干燥的大布巾过来,厅婶还带着一个炭盆。
“这雨下得真大,也不知要到什时候,这菜价只怕又要涨了。”厅婶将一个竹编的罩子罩在火盆上,这一般用来烤干布巾等小件衣裳的。
“我来吧,你们去厨房准备点姜汤。”姜荣安拿过布巾,将程水给支使出去,上前替古青娅拿掉发钗解散头发,动作轻柔地擦起来。
古青娅换了双干爽的苇编草鞋,“早上出门看着雨要停了,这又下起来,可别涝了。”古青娅有些担心,说话的同时将一双一模一样的鞋子递给后面的姜荣安。
“应当不会,不过若是继续下下去,怕会减产。”姜荣安顿了顿,“南方正好赶上双抢,若是持续下雨,稻子没法晾干,发芽发霉损失就大了。”
“但愿没我们想的那么严重吧。”古青娅有些担心,想起干旱的那一年,也是劳累得很。
“若是有情况,加急快件也应当到了。”姜荣安不由叹了口气,小暑大暑期间,最怕的就是旱和涝了。
古青娅默了摸头发,感觉差不多了,“成了,我给你擦一擦。”
姜荣安没有拒绝,还去搬了把矮凳子,坐在古青娅的跟前,感觉着头皮上轻微的扯动,不由眯起了眼。
这场雨在姜荣安和古青娅的但心中,下了将近十天,在七月初一的凌晨才停了下来。
即使姜荣安什么都不说,但古青娅从每日厅婶发愁的脸色和话语中,通过市场上的物价变动以及各种小市民间独有的小道消息,也拼凑出一个大概来。
还好雨停了,要是再接着下下去,可要教人崩溃的,起码下雨地区的灾情会更加严重。
“谢天谢地,感谢老天爷,这雨终于停了。”早上起来,古青娅就看到厅婶在院子里对着天空又跪又拜的。
古青娅不由叹了口气,在这看天吃饭的年代,人的力量太薄弱了头那些未来的书,有不怕日晒雨淋的交通工具,速度又快,有个什么都能很快反应过来,自己所处的时代到底还是跟不上啊!
“夫人,您先别出来,这院子滑着呢,先等晒干了。”厅婶起身看到走廊下的古青娅,急急忙忙走过来,虚扶着她。
古青娅点了下头,“等正午看看,若是天气还好些,就把衣服被子等晒晒。”
“我都交代下去了,夫人您有什想吃的,我出去瞧一瞧。”厅婶估摸着再晚出去就什么都买不到了。
“没什想吃的,你看着买,路上小心些。”古青娅点了下头表示知道了,准备让程水把躺椅搬到廊下晒晒太阳,许久不见太阳,人又没活动,感觉自己都要发霉了。
第305章 意见()
姜荣安没有想到自己会收到这一些数据,是有关于这场长达十天大雨所造成的损失,因为不是连成大片的,所以看起来影响不大,而实际上损失并没小到哪里去。
这场雨的范围主要在沿海一带,包括向阳府西州府等,统统都没有逃过,不过损失的话,明显是北方比南方的大。
南方大部分双抢,开始下雨的时候收割的稻子已经到了尾声了,而南方在应对这方面的经验也不少,几乎每家每户都极建有类似北方的炕,就是用来专门烘干水汽的。
谷子只要烘干了水汽不让在下雨期间发芽,等到出太阳再完全晒干就成。
损失主要是在北边,长时间下雨根部会被泡烂,这是预计的损失,好在现在北边的作物种植比例有所改变,还不至于损失太大。
这样的持续大雨并不少见,经验丰富的百姓们可有适当的应对经验,都是靠天吃饭,也不会怨天尤人。除非是真的碰到颗粒无收,活不下去的时候,否则谁也不至于做出过分的事情。
但对于掌权者来说,往往是走一步看两步三步的,任何不利政权稳固的事情,都要有应对的方案才行。
姜荣安表示自己只能保持沉默,拿出一些适应的法子,但不代表对于这种自然天气就有办法了,除非技术发展到可以无视某些自然环境的时候。
考虑了半天,姜荣安没有马上提笔写回执,速度过快对他来说并不是好事。对于上面的人来说,就能理解出好几种,一是他对于这种情况的应对成竹在胸,要不就是早早预料到有这么一出,特别准备好了如何回复。
如果是第二种,只是会被认为有心机,若是第一种就会感觉他身上还有更多可以压榨的,甚至有了更高的期待,有更难的事情拿来让他拿解决办法,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的。
更关键的是姜荣安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陛下吩咐人给自己的,还是说上头的某个人给自己的,总之不要过于锋芒毕露才是好事。
陛下那边,姜荣安用作物改良刷了一圈,又留下了一个关于新型交通的设想,短时间内他是不想再出风头的。
所以姜荣安在翰林院找了好些书,有关于近一百年来各地天气变化导致的灾情的应对方案,以及相关的总结,他想要看看前辈们是怎么写的,他依样画葫芦就成了。
可以新颖些,但不能太超出,在冒出头之后就要迅速缩回来蛰伏着,积蓄力量等待这下一次爆发,而不是一直顶着出头鸟的身份,那么大的目标不用瞄准都能打。
实际上姜荣安猜的也没错,这并不是陛下给他的任务,总结一直以来都是由翰林院的人来总结整理的,只不过这次提前了而已
而这次并不知只有他一个人得到这样的任务,跟他同期的榜眼探花也一样。
回家的时候,姜荣安手里还带着好几本书,这让古青娅有些奇怪,要后,姜荣安往家里拿书的情况并不多,就是有,那代表很有价值。
姜荣安习惯性地跟古青娅谈起自己碰到的事,妇人因为环境关系的确见解有些短浅,但并不代表说的意见全部没有参考价值,更何况古青娅是与众不同的。
“你考虑的确很好,我们的确可以拿出改良品种的法子,但很明显间隔时间太过短了,容易让人怀疑。”顿了顿,古青娅接着说道,“跟你一样优秀的人并不少,直出风头,难免教人怨恨上,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娘子,你聪明。”姜荣安笑着说道,“其实我最近也想到高手在民间,肯定有人有比较抗涝抗旱的种子,但不为人知而已。”
“我们不是务农的人,能弄出来改良方法肯定遭人怀疑,你不如建议公告天下求良种或是方法,提供者重重有赏,或是金钱或是其他,总有人心动的。”古青娅建议道。
这些人弄出来的方法或是种子,能找出来的最好的法子,但能提高一些,对于当年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了。
姜荣安两眼一亮,“娘子,你再继续说。”
&nb我看的有关于未来的书应当比你多,对于这种无法控制的天灾,我觉得应当着重于预防。”古青娅想起了未来社会有专门的天气预报,提前防范能减少不少的损失,“若是有能通过观察推测未来天气的人,应当重用且培养。”
“找老农的法子,我觉得其他人也会想到,我倒是可以往预防这一方面提。”姜荣安觉得自己的思路被打开了一道口子,各种想法源源不断。
古青娅见姜荣安一脸兴奋,马上就要埋首桌前,忙说道:“你先把重点记录下来,等吃完饭后再慢慢补充,这事没给你限时间吧?”
“没,娘子说的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姜荣安笑着说道,在桌前坐下,没有马上动笔,而是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在脑中构思。
古青娅往砚台里倒了一点清水,拿着墨块缓慢而均匀地磨着,嘴角喊着淡淡的笑意,她喜欢姜荣安有事跟自己商量的情况。
青纱无声地观察着古青娅和姜荣安的一切,细细的爪子轻轻挥动着,一本带着神秘花纹的书籍打开,在没有笔墨的情况下一竖竖的字整齐地落在纸上。
“你在给新的拥有者写册子?”不知何时青纱面前多了一道光屏,对面是一只有着巨大绿色羽翼的蝴蝶。
“嗯。”
“看来你很看好这个拥有者,是你写的有史以来最厚的吧。”蝴蝶颇有些意兴阑珊的,“我目前这个新拥有者,只怕又跟上一个一样,在作死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你说现在的人怎么都沉不住气呢,一点都不明白蛰伏积累的道理,只想拼命地冒头彰显存在感,也不想想那一点点的根基足够消耗几次的。”
蝴蝶显然满肚子的怨言,看着青纱的眼神很是羡慕,怎么自己就碰不到品质上好的拥有者呢?
第306章 七夕上()
姜荣安决定听从古青娅的建议,特意找了不少有关于天气预测的内容,但即使是翰林院这样藏书丰富的地方都找不到,更别说是其他地方了。
没办法啊,姜荣安只能通过一些老人来拼凑一些内容,找了相关的书籍,修修改改之中,终于将一篇文章给写好并上交了上去。
时间正好卡在七夕前夕,是非常热闹的节日,虽说不是休沐日,但只需要上半天,还是很轻松的。
这是女子的节日,街上到处都在卖各种相关的东西,街上的客人中也增加了许多女子,各个摊贩纷纷大声吆喝招揽着生意。
姜荣安打算带古青娅出去走一走,买一买泥娃娃或是中意的花束以及盆栽盆栽。
此时还未到立秋,天气挺热的,一直等到申时末,姜荣安才带着古青娅出去,也没打算走太远,就在附近的几条街道逛逛,程水略紧张地跟在后头,就怕自己一个疏忽把人给跟丢了。
“娘子,这个如何?”此时两人在一家小店,柜台上摆放着许多精致的泥娃娃,姜荣安指着一对一大一小绘画风格相似的泥偶,他看到的第一瞬间就想到了古青娅和还未出生的女儿。
古青娅仔细看了看,做工不是很精致的那种,但是当娘的那种温婉以及女儿的调皮都很形象地刻画出来,教人忍不住跟着它们的表情微笑。
“好,以后一年就买一对,告诉女儿这些故事。”古青娅笑着点头,看着姜荣安跟掌柜的交涉,而后付钱包装,由身后跟着的程水小心翼翼地收好。
顺着人流往前走,姜荣安和古青娅就看到街旁有不少人用竹筐挑着,里头搭成好几层,放着大小体积不等的盆栽,据说有很多是兰草,而每个摊子前都有人在挑挑拣拣,年纪大小不一。
在京城里头,也许许多人条件好,相应的也会附庸风雅,每年都会流行些东西,这两年正是兰草流行的时候,据说是由当今太后带起来的风潮。
姜荣安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他仔细看了古青娅,见她好似也没多大兴趣,也就大略讲解了下。
“兰草娇贵,我还是喜欢好养活的,即使我好些天不去理它们,也能长得很好。”古青娅不由想起了家里随手种在墙角的指甲花及其其他不知名的小花。
姜荣安知道古青娅这是觉得将心思放在这些价值不定的东西上不值得,因为流行时时都在变,说不定一不小心就变得血本无归了。
不过私心里来讲,姜荣安也是赞成古青娅的想法的,也许有人要说高风险才有高回报,而实际上,只有少数人获得了财富地位和名声,更多的是血本无归的人。
有看着跟程水差不多的小姑娘,看到古青娅和姜荣安,忙大声招呼着,手中的篮子提着是成束的新鲜的花朵。
“要不要买些花草回去插两盆花?”姜荣安低声询问道,插花一艺在上流的夫人小姐圈子里非常的流行,每隔几年就会有人出来带动,有的时候,有一手精湛的插花技艺甚至能成为谋生的手段的
后面的程水听了,脚步往前挪了挪,想开口说孕妇最好不要碰剪刀,但又怕自己说了这话扫兴,一时有些踟蹰。
“不要了,我没多大兴趣。”古青娅摇摇头,想了下家中的笔墨,“我们去书斋看看,再添些纸墨。”
语气摆弄花草,古青娅更希望练会字,看的书多了,渐渐的她对自己的字也有了要求。再说了,她自觉自己没那个摆弄花草的审美,何必拿自己的短处去折腾呢。
姜荣安一听觉得也是,“成,刚好不远。”
“青娅姐,你也出来玩吗?”在书斋的门口,古青娅他们碰上了带着丫头的陈文悦,而刘钰正巧也在不远处,很巧地都碰到了一处。
“正好出来走走,再待家里我就要发霉了,不如我们到茶楼里坐坐?”书斋的对面就是一间茶楼,古青娅觉得碰到了,也该请两位小妹妹去坐坐。
姜荣安将人送到茶楼,交代了几句随后就离开,毕竟有未婚女眷,他待着不适合,难免有些人会起心思。
“这是刘太医家的三小姐刘钰。”古青娅笑着给陈文悦介绍,“刘钰,这是户部左侍郎家的小姐,陈文悦。”
刘钰和陈文悦互相看了两眼,而后点了点头,想来两人平时是没有接触过的。
“青娅姐,我能再给你把把脉吗?”刘钰的眼睛又盯着古青娅的肚子了,她虽说把家里的医书几乎都看遍了,但没什么实践机会,只要碰上了就不放过。
古青娅并不拒绝,“可以呢,你摸摸看觉得是儿子还是女儿?”她是知晓答案了,不过要考考刘钰,对于好学的人,她从来都是和颜悦色的。
陈文悦的眼睛就盯着古青娅的肚子,一会又看看刘钰搭在古青娅腕上的手指头,眼底很是好奇。
“感觉右手要比左手强些,是闺女?”刘钰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陈文悦随即将视线放到古青娅脸上,见古青娅笑着点头,她有些惊讶,“真的能把出来呀?”
“这是真的,不过我学艺不精,还不到一摸脉就知晓几个月以及胎儿情况的地步。”刘钰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头。
“看男女很简单吗?为什么我觉得很神秘的样子?”陈文悦觉得有些奇怪。
“大多数人皆是重男轻女,孕妇情绪本就容易变动,若是知晓腹中孩子是女儿,只怕会钻牛角尖,因此一般大夫都不会告知是儿子还是闺女,就怕有个万一。”
刘钰解释道,其实医书上也没有仔细注明,但是阴阳二气本就不同,仔细读的话还是能找出答案的。而宫中这样的地方,太医即使医术再精湛,对于胎儿男女也是保持沉默,有些事情可不是说一就是一这么简单的。
陈文悦恍然大悟,“我有些理解,哎,只能说女子也不容易。”
古青娅在一旁点头,“谁叫我们身为女儿身呢?”
“青娅姐,姐夫不会非要儿子吧?”刘钰微微皱眉,有些担心地问道,想到了那些一家妻妾内斗的情景,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第307章 七夕下()
“不会,他更喜欢女儿。”古青娅笑着说道。
刘钰点头,“男人就该像姐夫一样,尊重妻子而不是把妻子当私有物或是当生孩子的工具。”
陈文悦侧头看着刘钰,看着年纪比自己小,怎么这么多感想,“还有时间,睁大眼睛仔细瞧瞧,找个好男人嫁了。”
刘钰的脸一下子红了,瞅了陈文悦一眼,“婚姻大事哪能自己做主,但愿我的运气够好吧。”
陈文悦一想也是这个道理,“的确是,嫁人就像是蒙眼赌博,永远不晓得未来如何。”
古青娅听着两个小丫头在那边伤感,不由笑道:“姻缘这种东西是很奇妙的,你们与其烦恼未来,不如仔细思考自己,提升自己的品德。”
“忘记谁说过这么一句话,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感应什么样的朋友和伴侣。”古青娅以前也不是很理解这句话,后来明白了,一个人表现在外的并不一定是其真正的本质。
陈文悦和刘钰齐齐转头看向古青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