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县令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越是不需要他他才越紧张啊,万一上头来个他没配合好钦差大人的罪名,他岂不是要哭死。
“大人,这这万万使不得,您有事尽管差遣,衙门的公务与这相比都是些鸡皮蒜毛的事儿,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这般吧,你派几个熟悉县城及其所有村子的衙役给我,有时需要处理些事情,还是他们更熟悉。”
“这是必须的,下官一定会用心挑选的。”陈县令心里悄悄舒了口气,“大人,属下已经安排好了饭菜,您外出了一上午,还请享用。”
姜荣安闻言,只点了下头,心里不那么高兴,“麻烦陈县令了,希望只这一次。”
陈县令心里颤了下,暗道这个京城来的大人真是难搞,简直是油盐不进,但也不敢真地惹怒他,“下官晓得了。”
吃过午饭,姜荣安催着古青娅去午休,自己却坐在桌旁中,古青娅早就让青纱将农作物防治的书籍单独列了出来。
第474章 发现()
睡了一觉起来,姜荣安已经不在屋里,桌子上留了一张字条,写着他出门走走,让她不要担心。
古青娅将纸条给收起来,在屋子走动了下,感觉脚到大腿都一阵酸痛,她知道这还只是开始,接下去她还要难受个几日。
搬了把椅子坐到门外,难得是个春天的晴天,鸟语花香的,让人的心情不由自主都好了起来。
拿了本相关的书出来看,现在她不再整本读,而是先看目录,再根据相关的目录去看内容,其实也就未来的那些书籍才有目录了。
其实她也有考虑到要去看古籍的,但阅读量太大,而且她感觉以前发生过的疾病,以后的作物肯定也会得,若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那上头还会有相关的古籍书名急内容。
书一本本翻过去,一壶水也喝了个干净,此时已是夕阳西下,姜荣安这才踏着夕阳的余晖走进来。
“娘子。”姜荣安站在不远处,眼含笑意地看着古青娅,余晖落到她的身上,整个人仿佛漾着淡淡的金光,看着有些不真实。
古青娅抬头,正好撞进他那满含笑意的眸子中,脸色不由微红,“夫君,你回来了。”
走近了看,姜荣安才发现古青娅的脸有点红,“娘子,你该不会一下午就坐在这太阳底下看书罢?脸都红彤彤的,可别晒伤了。”
“就这点,没事的。”古青娅摇摇头,起身走到远门那边拉了绳索,那是告知小二这院子有事的信号。
“晒晒倒是没什么,但时间长了不好。”姜荣安说着,帮着把椅子搬进屋去。
古青娅笑笑,恰好小二过来,就让他去再送一壶热水过来。
“不说这个了,你下午出去,可是有什收获?”
“也没多少收获,就是跟人聊聊天,谈谈这事,城里的人的担忧要比村子的少,抱怨的更多些。”住城里的更多是做生意的,这样的情况下,来往的人少,生意自然就差了。
“明日就休息罢,然后看看文二和武七那边有什么新的发现没。”虽然姜荣安不说,但是古青娅觉得他也一样的劳累。
姜荣安点点头,“目前还看不出什么东西来,只怕要等到小满前后了。”
古青娅听到这话,也微微皱眉,“希望家里一切都好,我都想孩子他们了。”
姜荣安上前搂住她的腰,轻声道:“你要相信孩子们,他们比我们知道的还要坚强。”
等乔文二和康武七回来,他们也没带回什么具体的消息,姜荣安和古青娅就知道,只怕真的要等到那时候了。
日子一日一日过去,姜荣安和古青娅基本不再出门,大多是乔文二和康武七去查看,只可惜基本上没有什么特质的消息。
清明过后,还未到谷雨,姜荣安和古青娅就经常出门,主要是待在官田里头,看植物的变化,有时候是一日一次,有的时候两三日一次。
这阵子都是多雨的时候,姜荣安很不希望古青娅去,但又拗不过她,所以要是有下雨的话,每次都要交代客栈厨房给熬些浓浓的生姜汤。
这样连续的观察下来,古青娅还真是发现了些问题,那就是水稻植物的根部会有一些细小的白絮状的东西,在水里头,几乎是看不清楚的。
而这些东西往往是附着在水下面,基本上没什么人会注意到那么细的地方。
直觉告诉古青娅,这种东西或许就是罪魁祸首,如果能知道是什么东西,或找到解决方法了。
有了方向,两人查起书来就更快了,可惜的是,这种作物病好似不常见,而古青娅担忧这些会继续变化,便让人一直看着。
果然到了立夏的时候,那些白絮状的东西就凝结了起来,汇聚在根部,看起来就像是粘上了一点白白的什么东西。
一观察过去,几乎所有的水稻田都是这样的情况,而那些种了地瓜和大豆的,根部的情况却是不同,不是白白的东西,而是跟泥土差不多的颜色,也因此一开始都没发现。
而有那种了茭白的田地也没有避免,倒是高粱没见什么问题,但是在收获之前,一切都很难说地清。
古青娅和姜荣安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除了必要的睡眠,其余时间都在屋里翻书。
乔文二和康武七并不清楚姜荣安和古青娅在屋里做的是什么,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好奇心。
越是要到小满的时候,百姓们的心就提了起来,而那陈县令也往客栈跑得勤快,该知道的他都知道了,他是真的害怕啊,若是这情况不能控制,他肯定要被革职的。
古青娅抿着唇,将之前自己找的几个类似的案例找出来,“只能根据这几个情况来改动下配方了,先试试罢,能暂时得到控制也是好的。”
时间太过紧迫,而书那么多,他们根本就看不完,青纱只会帮忙找类型,并不会找具体内容,除非给它书名,而它也是不会主动帮忙的。
“就按娘子说的来,我去让人弄配方尝试下,辛苦娘子继续查找了。”姜荣安的脸色也很严肃,他不想再继续待在这里,能一次性解决是最好的,若是等到下半年,不说古青娅,就是他也会受不了的。
古青娅点点头,没有多说一句话。
越到紧要的关头,她的脑子就一片空白,那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她是不是一直找错了方向?
为什么一定要去找别人的经验和案例呢,自己是不是能够自己想出解决办法,研究出更适合的配方呢?
脑子中许多念头闪过,古青娅深吸了一口气,决定沉下心来重新整理这些日子获得的资料,然后又寻了有关于作物疾病防治的大部头,潜心地研究起来。
而姜荣安那边也没忙着,官田现在都又他做主,所以做什么不需要征求别人的意见,田地全都把放干,分成几块田地,用的几种配方调成的水浇上去,经过对比,看哪一种有更好的一直效果。
这个时候,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到底如何,还是要交给老天爷了。
第475章 转机()
因为只是一个实验,结果如何其实还未清楚,此消息自然没往外传,但是衙门上下的人却是都有些了解的,眼睛都盯着官田的情况看。
说真的,大家对于这场实验还是很期待的,即使这个时候放干田里的水对收成的影响很大,但总比最后颗粒无收的好。
姜荣安在此种状况下,心理压力也不是一般的大,却不敢表现出来分毫,更别说透露给古青娅知道,她并不比自己轻松多少。
好在这些日天气都很好,田里的水排得很快,没两日也晒得差不多,没有喷洒的工具,及人工一块田一块田地泼过去。
从放水开始,姜荣安就一直注意着那些白色东西的情况,是否有从植株上剥落,又或者是变了颜色,可惜的是变化不大,直到喷洒上几种药水,这个时候情况终于有了些许变化。
乔文二和康武七一直跟着姜荣安和古青娅,对于该做什么很是清楚,且他们的观察里又比寻常人敏锐。
用不同颜色布条做了标记的田地,用的配方都是不同的,这也容易有个对比。
“甲号地里植株上那些白色的东西变颜色了,大人。”乔文二的脸上带了几分笑意。
姜荣安闻言忙从屋子里出去,往地里走,心里其实也有些忐忑,就怕不是往好的地方变。
姜荣安用小刀片小心地刮下一些,放在手心里仔细地观察,又去看被刮掉的部位的情况,看有什么差别。
“不确定是好还是坏,将甲地分成两块,一块再继续喷药,另一块不做处理。”姜荣安吩咐完,又急忙去了其他几块地里,现在过去了三个时辰,若是还没变化,大多情况下也意味着无效了。
走了一圈下来,姜荣安的心有些凉,只好又返回甲地里,在那地头蹲了许久。
官田是有屋舍的,姜荣安打算就此住了下来,没有心思回去,更别说注意饮食了。
陈县令等人见状,更是什么都不敢提,只得撑着守在一旁。
“大人,这边简陋,您回去休息,免得夫人担心,有我们兄弟两人看着,没问题的。”
康武七建议道,这屋舍简陋,姜荣安也不见得住习惯,关键是那些县衙的人都跟在这边不敢回去,又帮不上忙,废话倒是不少,看着真是碍眼。
姜荣安想到古青娅不由顿了顿,放她一个人在客栈他的确有些不放心,想必她也关心结果如何。
“那成,太阳落山我就回去,你们看着点,看夜里那些东西是否会有变化。”姜荣安吩咐道,如果百日和夜里都没有变化,结论也都能下了。
“大人,您放心。”
姜荣安回到客栈就看古青娅点着灯等着自己,心里不由庆幸自己听康武七他们的话回来,要不岂不是让她担心了。
“夫君,情况如何?”古青娅倒了一杯热水给姜荣安,有些期待又有些紧张地问道。
“除了甲地有变化,其他的都没有,若是到明日依然如此,基本可以判定没用了。”
“甲地用的是哪个方子?”古青娅忙问道,她没跟去地里,自然要问个清楚,有变化才是好事,只需要根据那个方子再进行变化就成。
姜荣安很快报出几个主要成分,“娘子,你还没晚饭?以后不要再等着我了,饿过头了不好。”
“你没回来我也没心思吃。”古青娅摇摇头,“叫客栈厨房做两碗面罢,我们随便吃点。”
“成,我去拉铃。”姜荣安说着就去了院门口。
古青娅却在分析那个配方中是哪些东西在起作用,根据这两日自己的研究,心里已经有了个大概的想法,之前的几个方子的确是要重新推翻掉重新配比的。
按照书上说的,这种情况应该是类似霉菌,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细微东西,情况轻的话可以置之不理,但很显然的,目前这种情况已经超出了想象范围。
一般来说,最怕的就是生虫,一大片一大片的,往往药还没打下去,作物就被吃个精光了,但是厉害的霉菌所造成的后果也没差到哪里去,都严重得很。
因为心里记挂着事,古青娅没多少胃口,分了一半的面给姜荣安,“我吃不下了,你多吃点,可别累着了。”
姜荣安想说什么,看古青娅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也不由叹了口气,“娘子,你别有压力,这回不成,大不了我们就等秋季,总有办法的。”
古青娅将碗里最后一点汤喝完,抹了一把嘴巴,“我感觉我好像抓到了点什么,夫君,你慢慢吃,我先研究去。”
她的眼睛里闪着亮光,比那跳动的烛火还要灿烂,姜荣安不由愣了一下,也就这回功夫,古青娅已经进了屋,往床上一躺。
见状,姜荣安收回视线,默默地吃完面,将碗筷放到院门口的篮子中,自然会有小二去收拾。
闲下来,才发现一整日在地里穿来穿去,浑身脏兮兮的,姜荣安又让小二给送了热水来,洗完后已经有些晚了。
吹熄烛火,躺上床,姜荣安随后古青娅捧着一本很厚的书,手时不时地在一旁做笔记,那东但写下来之后再看过几遍,也就牢牢记在心中了。
姜荣安没有去打扰古青娅,而是拿了本书看了起来,却是有关水利交通的,这些需要计算的东西,好似更适合他。
古青娅大致发现了那些农药的配比的针对,再结合甲地使用的方子,已经确认了方向,如今就是寻找配置的植物或药材了。
那些奇怪的名词她不懂,只是查了性味,再根据这个方向来找原材料就成了,无论是熬还是烧,抑或是炒或磨,能达到最后的效果就成。
第二日醒来,姜荣安就收到了古青娅递给自己的一张纸,上头写着一些东西,诸如生石灰、花椒等一类的东西,他的眉头不由跳了跳。
“娘子,这个真的可行?”姜荣安可是看到了几味中药。
“反正你都死马当活马医了,还怀疑什么?”古青娅伸了个懒腰,她对这次的方子还是很有信心的。
第476章 等待()
姜荣安闻言,觉得自己刚才也说错话了,再瞅了眼古青娅的脸色,她一脸的轻松,没有丝毫的不愉,便知她对自己刚才的话毫不在意。
“娘子,是我说错话了,只是没反应过来罢了,毕竟还未曾听说过这样的。”
“你这反应很正常,你赶紧让人去准备,我也要跟着去地里看一看。”古青娅催促道。
姜荣安点了点头,草草地吃了点东西就去了县衙,让人马不停蹄地去准备。
这些东西真说起来,其实还是很常见的,就是量大,短时间能不能筹集得出来难说,如果证明真的有效的话。
县衙的人见此方子也是有些怪异,但仍然不敢多说什么,因为出去生石灰,其他都是药物要不就是植物根,太像药方了。
不过想一想,作物生病,不正是需要药方吗?如此也就说得通了,而且同气相求,说不定地里的作物反而战胜了那些奇怪的东西呢。
即使衙门的速度再快,准备这些东西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姜荣安和古青娅就先去官田那边,乔文二和康武七早就将地里给巡视过一遍了。
“文二、武七,情况如何?”
“其他地仍旧没有变化,甲一那些东西变得更黄了些,而甲二跟昨日没什么差别。”
“那其他未做任何处理的田地呢,情况如何?”古青娅问道,根据去年的情况,都是在小满前后的时间发生的,而这时间已经很接近了。
如果真的是那些白色的小东西作怪的话,算算时间,也该有所变化了。
康武七顿了下,“夫人恕罪,我们兄弟一直关注着这几块试验田,忘记去看查看其它田地的情况了。”
“没事,这也是我没交代的关系。”古青娅摆摆手,“你们两个先去吃早点,给你们带了些包子馒头来,就在那边石头上。我和夫君过去看看,等会衙门的人就会将今日需要的东西给送过来,不吃饱没力气干活。”
“是,夫人。”
姜荣安和古青娅两人走到那些田地,有些是放了水的,有些没放,而这时候古青娅就发现了一点变化,“夫君,你看,这是不是变了颜色?”
姜荣安闻言凑过去,顺着古青娅手指指的方向看过去,的确是颜色变了,不如原来的白,好似蒙上了一层灰似的。
“是变了色没错。”
古青娅没有说话,而是伸手拔了几株出来,将水给甩干,仔细地看起来,除了那白色东西变成灰白之外,稻子的茎秆颜色也有了变化,看着有些灰绿,但在水下,很明显地看不出来。
将茎秆一点点地剥开,内里的情况也一点点地露出来,那里头也是汇率灰绿的,要不就是灰黄灰黄的,再掐一把叶子看横截面,好似没什么特别的。
两口子互相看了一眼,心里都有些不安,再去看那些放了水的地里,外头就看不出来,拔几根出来看,里头颜色还未有太大的变化。
两人又到甲一和甲二地里,各自拔了几株,然后放在一起对比,这时候就能看出差别来了,或许颜色的差别不是那么大,但是那种生机的感觉,却是要差许多。
姜荣安怕两人看得不准,还特地叫来乔文二康武七,还有那些在官田里干活的老农,也不说明是那些田地拔下来的,只让他们凭感觉分辨哪些更好。
几乎没有任何意外的,不是选了甲一就是选了甲二。姜荣安脸色微微变了变,马上让人去通知陈县令,要求他让所有种植水稻的人将水都给排干,以等解决办法。
陈县令听到这个命令,心里也很是不解,这个时候正是灌溉的重要时候,却要将水给放干,百姓们哪里会同意。
即使这样,他仍旧将命令传达了下去,却不强迫,只是说不照着做的人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