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夫子说了,我刚入学,等以后学到做文章了,也可以拿这点来写一写。”严青禾显然很高兴夫子没他想象的那么严厉,决定了,以后一定要多问问题。

    见弟弟这么高兴,古青娅没多说什么,家里的事一切顺利,她刚还送了一小陶罐方氏最爱吃的烧豆腐给她送去。

    长辈的不是,古青娅作为小辈明白,但也不能不孝,无法顺着她心如她意,那就满足她的口欲吧。

第20章 茧忙() 
熬蚕的时候,每个晚上都要起来好几趟,喂蚕看蚕,又要防虫蚁等,一个月下来是能瘦一大圈,整个精神都萎靡下来。(;本;章;由;7;7;n;t;.;C;o;m;更;新;);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古青娅按着以前方氏教的方子,熬了一大罐的药粥,带去给父母,虽说吴家的伙食不会太差,但有些东西肯定是不会考虑到的

    而很巧的是,她去的时候正是早晨,正好有一批蚕进入眠期,正在蜕皮,古青娅很有兴趣地在边上观看了好一会,倒也不会觉得恐怖。

    这时候,屋内还点着火盆,二眠的蚕是还不能停火的,一般要到三眠的时候,就是不知道这新品种的蚕是不是也一样。

    严父和古氏瞅着个空挡,轮流将药粥给喝了,“回去罢,让青茶听话点,平日吃食也别太省着。天未黑,门窗就要关紧,夜里有人在外头叫门,可别随便应声开门。”

    一如既往的,古氏拉着古青娅的手叮嘱道,以前有方氏在家里,哪里会担心孩子们的安危呢,总之,有些事情总有利弊。

    古青娅点点头,也不觉得这话会烦,也跟父母说好下一次送药粥的时间,让他们心里有个大概的时间点。

    临走的时候,严父拿出两个油纸包给古青娅,“拿着回家,你们姐弟几个分了。”

    古青娅瞄到油纸包上头的油渍,心里猜测是父母从伙食里扣下来的肉食,当即摇头道:“爹,娘,您们留着自己吃,您们太累了,我们不吃没什的。7;7;n;t;.;C;o;m;千;千;小;说;网;”

    “拿着,我和你娘在这边好着呢,有得吃。”严父板着脸,硬是将油纸包塞入古青娅手中。

    古青娅看向古氏,见她朝自己点头,只好收下,小心地藏进罐子里,跟父母道了别,才踏上回家的路。

    “青娅,等等我。”刘冰冰从后面追上来,与古青娅并行,吸了吸鼻子说道:“给婶子带药粥呢。”

    “你鼻子可真灵。”古青娅不由笑道,“你也来吴家?”

    “我好运也进了吴家采桑叶,今日轮到我休息。”说到这事,刘冰冰难得地笑了,语气很是欢快,并不多见。

    “那很好,你可要仔细些,吴家向来大方。”古青娅点点头,也为刘冰冰感到高兴。

    “明年,我也要去熬蚕,学着缫丝纺织。”刘冰冰握着拳头,为自己立下了大目标。

    古青娅并没有说什么劝说之类的话,听说刘家爷爷最近病了,药钱可是要不少。

    “我弟弟还小,要不也可以跟你一道了。”每个家都有自己的苦处,刘冰冰确实是比自己困难,“缫丝纺织的话,我问问我娘,看能不能跟你说说。”

    许多人将自己的手艺抓得牢牢的,怎么都不说出口,但古青娅觉得,帮助人是无需计较太多的,而且真正有本事的人,也不怕别人学会了自己的本事。

    刘冰冰惊讶地看着古青娅,“青娅,你确定?”一些约定成俗的事谁不知道,刘母的手艺并不好,缫丝都只能打下手,自然没能教刘冰冰什么

    想了想,刘冰冰又一脸纠结,“还是不要了,免得让婶子难做。”古青娅有这个心已经很难得了,她也不要求太多。

    古青娅笑了笑,没有再说,事情如何,到时候自然会有将结果。

    回到家里,古青娅检查了下,弟弟被照顾得很好,严青茶也很认真地在破木框里写着自己的名字,不由满意地点点头。

    将罐子洗刷了下,古青娅打开油纸包,有两个鸡腿两片三层肉,另一包是少许的白糖糕,对他们来说,都是难得的美味。

    拿了个木盆装半盆水,古青娅将装着这些美味的碗放进去,又拿个碗到扣住,这样既能防虫蚁,又能防止变味,是最简单的法子了。

    又送了两回药粥,蚕终于出了大眠,这时候的蚕已经比当初大了许多,一般来说,成青白色,不过严父古氏养的这一批,有种玉绿色的光泽,看着非常的特别。

    这一批是新品种的蚕,不好养,据说严父古氏养的成活率是最高的,等蚕顺利上山结茧,熬蚕就告一段落,这打赏可不会少。

    “爹娘,需要我过来帮忙做草簇不?”越是到后面,事情越多越累,古青娅看着父母青白的下眼睑,满眼的血丝,很是心疼。

    “这不用,管家早就让人准备好了。”顿了顿,古氏交代道:“这些日子你就不要来了,管家说怕影响蚕上山。”

    古青娅一听,心里也明白,越到紧要关头,有些事情的忌讳就越多,“娘,您放心吧,不过您和爹也要注意自个的身体。”

    回家的路上,看到不少人家门口在挑拣翻晒稻草,还有芦苇编制的略疏松的帘席,这是准备让蚕下地用的。

    蚕小的时候养在筐筐竹匾中,等蚕大了,搬来搬去不方便,就会转移到地面,所以到这时候就叫下地,而这都要很小心的。

    因为蚕要上山,完后就是更为繁忙的缫丝时候,因此学堂放假十天,好让学子给家里帮忙或是做短工。

    而蚕上山差不多五日后,蚕化蛹,这时候就要采茧,不过大家都叫回山,听久了也不会觉得别扭。

    这时候正是忙的时候,因为要赶时间,怕蛹化蛾,这蚕茧的质量和价格可是天差地别了。

    往年养蚕的不多,村里间还能互相找人帮忙的,如今养蚕的人家增多,个个都忙不过来,有时不得不往外找人帮忙。

    有古氏这个能干的母亲,所以古青娅还是有不少人来请的,当然做的主要也是采茧的活,而工钱则按斤来算。

    好在严青禾不用上学,古青娅就将家里放下,去了里长严松家帮忙。严格说来,严父跟严松是同一宗族,不过已经分离太远,没血缘关系了。

    古青娅虽说没采茧没做过几回,但是她手指灵巧,又有古氏亲身教导,那速度可是又快又好,叫严松家的妇人都很是满意。

    都说“蚕忙不如茧忙”,采茧后就是拗茧,也就是剥掉蚕外头的那层散绪,称为剥茧衣,是更为细致精致的活,而古青娅主要做的就是这个。

第21章 缫丝忙() 
“青娅,你这手艺啊,可不比我们这些做了几十年的人差,怎没跟着你爹娘去?”这边做事边闲聊,也是常态了,而一堆女人凑一块,最多的也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说话的是里长的的大儿媳妇王氏,性子比较爽朗,在村里人缘好,而她丈夫严示功也是有能力的,据说已经下一任里长就是他了。

    古青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伯母,我的手艺哪有您说的那样好,您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娘,您瞧,这丫头可真是谦虚,好呀!”王氏对于古青娅这样有能力又谦虚的人非常满意,她的女儿早就出嫁了,要不能交为朋友也是很好的。

    里长婆婆眯这眼睛,仔细看了古青娅两眼,“嗯,的确是个好姑娘,以后好命。”

    据说里长婆婆会一点看相的本事,而且不轻易说话,但说的话绝对不会太差,在场的妇人听了婆婆的话,看古青娅的目光也就不同了。

    要知道古青娅在村里怎么说呢,是挺尴尬的。不过说的也不是旺夫相,众人也就笑笑,调侃了几句,在场的人都是里长家亲近的亲戚,是不会把话往外传,不过她们对古青娅的态度,也会影响着其他人的看法。

    古青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赶紧埋头做事,愈发地认真了。

    她不大清楚来里长家做事对她的影响有多少,但直觉告诉她,来绝对是没有错的,而里长家的人,也比想象中的好相处。

    剥茧衣后,就是挑茧,简单地说,就是将蚕茧分类,这对成丝的质量可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就是掺杂了一两个杂色的,那一匹丝的档次和价格就要往下降不少。7;7;n;t;.;C;o;m;千;千;小;说;网;热门

    所以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去贪那一点蝇头小利,反而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古青娅帮着忙活了几天,接下去缫丝的事就跟她关系不大了。拿了工钱,也舍不得买点什么,就存着,见家里没什么特别的,就去找了刘冰冰。

    刘冰冰爹娘都不在,刘父这个时候也就找一些力气活做,刘母就帮人烧火,缫丝要煮茧,她火候控制还是很不错的。

    看到古青娅,刘冰冰两眼一亮,跟爷爷奶奶说了声,就出门来了,“青娅,你忙完了。”

    古青娅去里长家帮忙的事,知道的人很多,其中不乏酸言酸语的,而刘冰冰却是为好友高兴的,除了有收入外,也说明好友在严氏宗族那边是不被排斥的。要知道里长家那一支在宗族立的话语权可是不低。

    “嗯,剩下的我也帮不上忙了,你这几日能脱开身吗?”古青娅还是记得自己之前答应过的事。

    “今日怕是不成了,明日可以吗?”

    “也行,明日你来找我吧。”古青娅点点头,之前她有跟古氏提到这事,古氏也答应了,不过能学到多少就要看刘冰冰的天赋了。

    古氏那边养的蚕要比其他蚕晚上山好几日,因此别家都在忙着煮茧缫丝的时候,古氏那边正忙着剥蚕衣挑蚕,好在吴家人多,才没耽误了时间

    对于古青娅带着刘冰冰跟在古氏身后打下手学习的行为,只要不影响到缫丝,管事的人是不管的,而且哪个有点技术的人不是这样呢,教给子女或是收个徒弟。

    缫丝也是有时间限制的,出了这个点,出来的丝就要差些,因此古青娅和刘冰冰去的时候,就看到这么壮观的情景。

    一排排的砖灶并排着过去,而每一台砖灶边都配有有丝车,看着非常地壮观。一般也就吴家这样的大户人家才会有这样的情景出现,都过半百了。普通人家,有两三架丝车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古氏很忙,因为她负责的茧是新品种,这个把握的度可是很难的,之前有几个经验丰富的妇人都失败了,无法保证这一批新茧最后能织成的成品率是多少,均打了退堂鼓。

    古氏是个有点倔的人,否则怎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跟严父有些类似。她没急着煮茧尝试,而是抓着几个茧,研究了好半天,终于试出来了,所以她缩在的位置,也是待遇最好的。

    “你们在边上先看着,不要动手,注意我的每一个动作,心里有疑惑的,等日后再问。”匆忙中,古氏也只能交代了这几句,就埋头做起事来。

    沉默的严父搬来两把凳子,让两个姑娘坐着,他则在一旁给古氏打下手,比如往灶旁木架上的木盆里添茧或是将不成的茧给换走。

    与古氏生活了很久,两人的默契早就在一举一动中,一个眼神,严父就明白要做什么,添柴或是加水换水的等,可都是技术活。

    就见古氏看着锅中的水,稍微一试,就让严父保持在这个温度,随即白色的蚕茧就跟下饺子似地入了热水中。古氏手里拿着稻草做成的做丝手【一样工具】将水中的茧左剔右拨,让蚕茧推荡滚转,随即就挑起丝来,应该就是所谓的打绪头了。

    这时候,古青娅和刘冰冰都睁大了双眼,看着古氏手上的动作,非常的快速,一捏一提又一掐,然后分绺上窝,脚上的踏板一动,丝车就转动起来,很快就看到有丝缠绕到轴上,渐渐成型。

    此时的古氏压根就分不出心来关注旁边的事,她一边看着丝线的情况,有茧抽丝能看到蛹衬后就要随手捞起,补上新丝,免得丝线太细。

    这样的工作完全是精神高度集中的,必须做到眼到手到,坐不到半个时辰,浑身都能僵了,这其中的辛苦不可言说。

    但作为在这样环境中生活长大的人来说,已经是一种常态了,古青娅的眼睛几乎都要粘在古氏的双手上,动作,角度,力度等等,没有丰富的惊讶,压根是做不出来的。

    在能完全上手缫丝前,许多都是拿坏茧一类来练习的,而以古氏的家庭情况,压根就没有什么机会练习,过程总是充满血和泪的。

    轴上的丝看着大约有一二两时,严父就拿来几个炭盆放在丝轴下,所谓“丝从水出需火炙”,也叫煽车火,成丝最后的关键点。

    温度古氏早就和严父说好的,火盆只上了一会,就见那丝线的光泽就出来了,与当地产的丝不同,那种光泽更加舒服,带着玉色,可见织成成品将会多么的耀眼。

第22章 二蚕() 
从严父拿来了炭盆,管家牛伯就紧跟在后,紧张地看着丝线最后的成色,这一批蚕据说是变种,是由西州那边一个名贵品种变异的,知道的人不多,自家主人也是无意间得到的,花了大力气培养的。' 超多'

    若是失败了,这投下去的大笔钱可就打水漂了,而相对的,要是成功了,这其中的获利可是要翻好多番的。

    牛伯很满意地点头,“很好,继续保持,我去找老爷。”牛伯一直提着的心就放下来了,之前好几个人都没能成功将这批茧做好,看来找到古氏,这次还真是挖到宝了。

    严父点点头,没有多说话,又去看柴火的情况,时不时地注意着炭盆,也是两头跑,所以缫丝这个活计,一个人可是很难做下来的。

    古青娅揉了揉眼睛,看得眼睛有点酸,而且过了小满,这天气虽说时冷时热,但可比之前热多了,更别提古氏坐在个热锅灶旁边,说是汗流浃背也不夸张了。

    再看一旁的刘冰冰,整个人全神贯注的,就盯着古氏的动作看了,那认真劲儿,可比自己要强多了,古青娅心里有些惭愧。

    缫丝这种活儿,可不是看一看就会的,真的需要时间的酝酿的,现在的缫丝好手,可都是三四十岁的人,而这其中也是有少许男工的。

    据说在西州湖州那些生产丝绸的地方,无论男女那缫丝纺织都是一把好手,而向阳府的丝绸也就比较一般了,倒是藕粉要出名一些。 '800'

    接连几天,两个小姑娘都去大榕村吴家,在古氏的丝车旁边蹲着看,看久了,过程就摸清了,剩下也就是一个熟练度的问题了,要手脚眼并用,脑子还要转个不停,不是说想做到就能做到的。

    而古氏缫丝剩下的那些剩蛹衬或是不好缫丝的茧,会有专门的人收走去处理。这等上等蚕茧缫丝剩下的,也不需要再另外漂洗,只要用特定工具剥开就成,这样弄出来的,一般称为棉,不是那种木棉。

    这种丝绵也是有分等级的,虽说比丝稍下等,但在纺织的时候,有的会和丝线一起纺织,因为特性不同,又有比例的差别,出来的成品可是很不同的。

    古氏倒是不觉得自己有多累,就觉得女儿这样呆一旁看着,可不舒服,就让她们回去,说等二蚕三蚕的时候,可以拿来练练手。

    古青娅一听,觉得也是,天天往吴家这么跑,虽说人家管事的不说,但心里肯定不舒服,毕竟属于闲杂人等一类,若是哪边出了意外,有些事儿也难说清。

    刘冰冰什么都没说话,回家后,跟家里人说了下这事,刘奶奶很是感慨地说道:“现在能像青禾娘这样的人可是不多,不过这二蚕养的人也不那么多,要不,我们家养一些,地头那几棵桑树,左右桑叶也卖不上价,养些二蚕,不能卖茧,但让并不练手还是够的

    。”

    刘母心里当然也有想法,如今婆母说话,心里当然欢喜,当即附和道:“娘,您说的是,左右辛苦些就是了,若冰冰能学出来,也值当。”

    二蚕的养殖时间并不长,也就二十来天,芒种之后。但许多人不喜欢养,原因也很简单,刚好碰上农忙,又天气炎热,蚊虫什么的多,这蚕就容易养病了。

    好在只是为了练手,也不用讲究那么多,刘冰冰心里知晓家里的不容易,用力地点头说道:“奶奶,娘,您们放心吧,我一定用心学得。”

    而且自己年纪也不小了,熬夜还是能熬一点的,肯定成,只要将这门手艺学会了,只要辛苦点,在自己出嫁前,家里肯定能好起来,也能估摸个不错的嫁妆。

    古青娅没有想那么多,回家看了看她转手给妹妹严青茶的蚕种养出来的蚕如何。因着养蚕不讲究,这蚕半饥半饱的,结的蚕茧看起来并不大,成色也是很一般的那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