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楠将地图送到曹操的面前,指着地图上荥阳之后的一段路途。

    “过荥阳之后于此处当能追上董卓。我等当借之力,便在董卓军中。”

    “董卓军中?”

    曹操一愣,但是很快就明白了过来,董卓军中除了军队,还有一众人其数量甚至多余军部。

    是董卓军带走的洛阳百姓。

    “先生是说······”

    “以断木起火截道,从两侧而攻之,使得百姓慌乱生变,再趁乱救走王驾,此为一成胜算。”

    最终曹操之军分成七部,曹操曹洪一部,夏侯惇等部将各一部,顾楠一部,分行军阵。

    荥阳林中,顾楠看向自己身后的军阵,挥了一下手。

    “行玄襄阵。”

第三百四十二章:再闻相将() 
    顾楠的一则军令,声音传于军阵之中,让军中一阵骚乱。

    毕竟这些人都是打过华雄一战的人,知道这个时候行玄襄阵是要做什么。

    这也是顾楠要领一军的原因,若是荥阳之中真有埋伏,恐怕不会少了眼目,要是数股军阵都被发现,曹操军依旧不可能绕过此处。

    所以不若有一军声势浩大,吸引埋伏注意都看向这一边,从而使其他的几部不至于被察觉。

    军阵之中传来有些慌乱地交谈的声音。

    “将军。”

    一个士兵站在顾楠的马侧,看向顾楠,又低下头。

    “此时行玄襄阵,可是要引敌军来攻?”

    顾楠看了他一眼,也没有隐瞒,应道:“是。”

    士兵的脸色一白,过了一会儿,才又问道:“我等,又要去送死?”

    这次顾楠没有回答他,而是将腰间的无格抽了出来,令道。

    “行玄襄阵。”

    令旗缓缓挥动,军阵之中沉默了一下,最后还是摆开了阵型。

    有些哭声,也不知道是谁哭了出来,阵中的人握着兵刃的手在发抖,可能怕的也可能是心有愤恨。

    他们都是为了活着才撑到如今的,现在终还是一趟死路罢了。

    “军阵之中有多少人能说定可以活着回去的,不过就是一趟死路,我不也在此处吗,哭哭啼啼的做什么?”

    顾楠驾马回头看向身后的人,她知道此时的军心动摇,没有营啸动乱已经难得。

    不过此时,也只能如此。

    “行军!”

    一声高喝,军阵行起,战鼓声响动在这山林之中,旗帜举起,迎风而立。

    军阵的声势浩大,但是人中沉默无声。

    顾楠骑在马上,突然开口说道:“我教你们一首歌如何?”

    声音夹杂着内息,清楚地传进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有些士兵抬起头来看向那个领在前面的将军。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明知道可能是一条死路,她却没有一点惧意。

    战鼓声中,一个歌声在鼓声里清楚的传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顾楠的眼中似乎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她的身后,无数的人唱着那首歌。

    那时候,那歌声里的军队,无论是什么样的战事,令声所至都会举起刀兵冲去。

    因为他们知道,有人同行。

    等到顾楠的眼中再次清明的时候,这歌也已经唱完了。

    “我等行玄襄阵,其余部皆可安过荥阳。”

    “同行一路吧?”

    她问道,后面的军阵之中没有声音,她也没再说话。

    歌声里的军队,早已只剩下她孤身一人了。

    自嘲似的摇了摇头,她在想什么呢,哪来的和她同行的人呢?

    “岂曰无衣?”

    身后的军阵里,传来了一个声音。

    她的眼中一怔。

    恍然开口:“与子同袍。”

    “与子同袍。”这一次,更多的人接上了这一句话。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歌声响彻,回荡在军阵和山林之间,响遏行云。

    没有什么天下大义,没有什么豪情壮志,只是有人同行而已。

    同袍之义,只是共赴生死过,过了性命而已。

    他们曾一同送死,一同酣醉,一同入阵。没有别的退路,那就在一同走上一路罢。

    顾楠看向身后,她在身后又看到了无数人。

    ······

    荥阳之侧的林中,马蹄声踏来,最后停在了一处营地之前。

    这片营地立在山林之中,从远处看不清楚,走进了才能看到营帐无数,起码有数万人。

    荥阳一共两部,一部是荥阳之中的驻军由董卓下将徐荣领,一部是荥阳之侧的暗军由李儒和吕布领。合在一起,便是有数路诸侯追来,也难破此路。

    马背上,一个斥候模样的人翻身下马,向着大营之中走去。

    “军情有变,求见将军。”斥候跪在中军的一个营帐前。

    营帐前的一个士兵走进了的帳中,过了一会儿,又走了出来,对着斥候说道:“将军让你进去。”

    “是。”斥候低下头,走进了帐篷里。

    帐篷中,吕布坐在主座上,身上披着衣甲,右肩露在外面,上面缠着的白布还渗着血迹。

    李儒坐在一旁,笑着,看样子是已经猜到了斥候要说的是什么事情。

    “有何军情。”吕布坐在座上低下头,看向下面的斥候。

    斥候半跪下,说道:“于南侧山林中见一军行入,声势浩大,余林中看不清楚,约莫有近万人。”

    “近万人?”吕布抬了一下眉头,随后嗤笑了一声。

    “近万人就敢来追?”

    “将军莫急。”李儒抬了抬手,缓缓地说道:“当是诸侯察觉了异样,命一军先行试探而已。”

    即使是李儒,也不觉得这近万人就是追兵的主力了。

    “先行试探?”吕布思索了一下,嘴角一翘,看向李儒。

    “以你的意思,打还是不打?”

    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了桌案上的一个茶杯,送到了嘴边。

    很显然,吕布已经有了打算,问李儒,只是想试一试这人而已。

    李儒依旧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对着斥候问道。

    “那领军之人是什么模样?”

    斥候的眉头蹙了一下,似乎有些会想不起来了,一会儿,才说道。

    “当时太远看不清楚,不过那人带着一只斗笠。”

    “啪。”

    一声轻响,吕布手中的杯子碎开,茶水从他的手中流下,落在了桌案上。

    李儒眯着眼睛看向吕布的神情,嘴角微笑。

    “可是那个女相将。”

    “哼。”

    轻哼了一声,吕布将茶杯的碎片放了下来,眼底闪过几分忌惮。

    “如果不是有诈,当是她。”

    “呵呵。”李儒笑着摸了摸自己嘴上的胡子:“真巧,我也想要见上一见这个人。”

    “不过既然是她,就不能随意出军了。”看向斥候,李儒站起了身。

    “那军军阵如何,且细细道来。”

第三百四十三章:所以一样的东西不能用两次() 
    斥候想了一会儿,才慢慢地说道。

    “那军阵中闻战鼓擂动,似车马声不绝,还有常有士卒高歌,士气高涨。不过,其军地势处高,未能见到军中模样。只能见外脚步密集,军阵甚大。”

    说道此处,他也有了一些迟疑,斥候一般都是根据军阵的大小来判断人数的,不过那支军阵的阵型虽大,可去除了那战鼓声和高歌声,声势比万兵当要小上许多才是。

    “战鼓高歌。”李儒站了一会儿,随后又坐了下来说道。

    “虚张声势而已,将军,可先按兵不动,再命斥候探查。”

    “不动?”吕布一怔,依他所见,此军既然为诸侯先军,就当清剿,否则被他们探清了山林之内的情况反而麻烦。

    灭了这支先军,诸侯就算知道山林中有埋伏,要继续追就必须来,若是不追了。他们在此不就是为了杀鸡儆猴?也省了他们动兵交战。

    再其次,吕布看向自己肩上缠着溢血的白布,眼神复杂,上一次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而且是交战数次之后疲惫应对,又逢大军溃退,受了那人一枪。

    这一次他是要还回去。

    另外,上次没有问清那人的姓名,这次顺道问了。明知险境敢孤军直入,此人值得他记着名字。

    动了一下肩膀,肩上传来一阵刺痛,让吕布皱了一下眉头,这伤着实碍事。

    “将军想再与那将相交手还当再等一段时间,此次那诸侯军恐怕也有明暗之分。”

    李儒坐在桌子边,看想吕布笑着说道。

    “此军当只是明军,故作声势,吸引我等去追截,而正军应该不在那里。想来是诸侯势弱,想要绕开荥阳又怕有埋伏,才如此而为。”

    吕布回过头来,看到李儒脸上的笑意,脸上带着些许厌恶,他并不喜欢这些摆弄谋算之人。

    但厌恶不代表他不明白,沉吟了片刻说道。

    “你是说,他们是故意在明处吸引注意,好让暗处的余军绕过这荥阳?”

    吕布将内息运转到肩上,肩上传来一阵酸麻,痛感倒是缓解了许多。

    “不过这样的话,若是我等去截,岂不是这近万军都要有来无回?”

    “是,但此军当没有近万军,将军可还记得这相将曾与华雄将军用过的阵法,当就是此阵。此军之中兵马之数,想来只有数千而已。”

    李儒微微一笑,脸上接着有几分钦佩的神色。

    “这女相将真好胆识,为谋大局,把自己也算做了其中一子。此等魄力,天下男子几人可比?”

    他想了一会儿,看向吕布问道:“将军,你见过此人,此人真是女子?”

    他是真没有见过这般的女子。

    吕布被李儒问得一愣,回想起了那人军阵中的情形,一时没有回话。

    过了一会儿,才说道。

    “是一个女子,不过战阵之间没有男女之分。”

    李儒将吕布的神色看在眼里,笑了笑,眼中看向帐外:“看来,真是一个绝世之人。”

    吕布没有再和李儒谈论此事,而是对着跪在堂间的斥候说道。

    “命人再去山林中探查是否还有其余的军阵行过,有则速报。”

    “是。”斥候应声退下。

    ······

    山林之间人影密集,因为树林的遮蔽看不清楚什么也不知道数量,只能隐约看到一个又一个的人影走过。

    曹操没有摆开军阵行进,而是排做直队过山林之间的小路。

    军阵在山林之间不便行动,而且声势过大易被察觉。马匹走在林木之间的小路上有些不安分,接连走过的士兵使得林间的灌木晃动不止。

    军阵的远处,马蹄声在林间走过,但是很快被远处细碎的脚步声盖了过去,没有人听见这远处异样的声音。

    一个斥候站在林间看着远处小路上的军队,拉过了缰绳上马离去。

    斥候一张简单的地图送到了吕布的手中,吕布看了几眼,随手将草图递给了李儒。

    “不出你所料,果然还有余军。”

    李儒接过草图,是还有一支军在荥阳的中下行军。

    “这军人数几何你可知道?”

    斥候摇了摇头:“山林茂密,此军无阵,成纵列队直行,不能看清人数。不过人接踵而行,想来人数不少。”

    李儒的眼中似乎还有几分疑虑,但是最后还是按了下去。

    荥阳之侧的路途不长,一时犹豫可能就会错失军机,再探恐怕就要延误了。

    将地图放下,李儒抬起了头来。

    “将军,可出军矣。”

    ······

    曹操走在军阵之前手中拿着骁骑所绘的荥阳之中的路途。

    如果没有变数,在走两个时辰就能走过这片山林,于荥阳之后会和各路。

    此时的林中安静,除了身后的脚步声,就再没有别的声音。

    身下的黑马不知为何甩动了一下脖子,退了几步,险些让曹操从马背上落下来。

    收起地图,在马鬃上拍了拍,继续催马向着前路走着。

    再往前走一些便是一个山口,之后路旁的山林会要稀疏很多,到了那处就很难再隐蔽行军了。

    曹操侧过身对曹洪说道:“下令下去,前处谷口之后小心一些。”

    “是。”曹洪在战时也没有平日里那副大大咧咧地样子,抱拳就下去行令去了。

    山口越来越近,曹操皱着眉头,两军之间的兵力悬殊,只要有一分差错,都会是全军覆没之局。

    一支军阵立于山口之外的两侧高地上,从远处看看不清什么,只能见到山上的林木间似有什么东西。

    走进了才能见到无数的兵甲伏于其中,皆是一副备战的模样。粗略看去,恐不少于数万人,几乎立满了山侧。

    人中却没有什么声音,只有人浅浅的呼吸声,还有脚下草叶树枝被踩开的声音。

    披着兵甲的士卒皆看着那高地下的山口中,一支军队在缓缓走了出来。

    李儒站在吕布的身边,顺着林木看向下面。

    可等那军阵全数从山口中走出来,两山之侧的大军皆是一愣,李儒的眼睛微微睁大,手掌握紧。

    山径小路上,那支军队的全数不过两千人左右。

    中计矣,弃车保帅。

第三百四十四章:相杀求活() 
    只有两千人,又是一假军?

    他料到了诸侯军军会分军而行,却没有料到居然接连两路都是虚以诱敌之军。

    如此,真正的大军在何处,大军行军为何会没有动静?

    此数千人既然是诱敌之军为何要隐蔽行踪?

    莫不是连环计?

    不可能,若是连环计,岂不是算计之人连我的心思都算到了,才会如此设局。

    难不成,从一开始,我便已经入了他人的谋算里?

    李儒的脸色难看,此时他的心中全是疑问,连他也已经看不明白此局。

    越想,心神越是复杂。

    如果他追上的不是正军,那么他从一开始怀疑第一支出现的军队的时候,就已经中计了。

    那个人算到了他不会追截第一支军阵,会再探查。

    所有又故意设下了一只暗处的假军故意被他查到,让他以为是大军在此。借此调虎离山,好让大军过了荥阳。

    他的一思一念都在别人的算计里,世上真有这般的人?

    又是谁在谋算他,一时间他只能想到一个人,那个女相将。

    ······

    任凭李儒算计过人,也万不可能想到,这所谓的诸侯追兵只有万余人。

    根本没有什么大军,确实是分路而行,但是皆不过都是千人的军阵而已。

    除了顾楠的一路,根本就没有什么诱敌之军,他追上的这支也确实是正军。

    这不能怪他,因为只要是精于算计的人都会估算局势的胜败之比,凡是低于三成胜率的局面都不会做考虑。

    所以李儒自然地忽略了追兵兵力不足的可能,在他的预料里,诸侯要么没有追兵,要么就不会少于数万。

    否则兵力不足来追董卓,胜算不过一成,他不认为有人会做这般的蠢事。

    可偏偏此次的局面就是这般的蠢事,反而让他乱了谋划。

    所以任凭他想破了脑袋也不可能想到大军在何处,因为根本没有什么大军。

    为何不见大军······

    “李儒,看来你失算了。”

    吕布看着山下不过两千人的军阵,对着身边的李儒说道。

    “是啊,失算了。”

    李儒微微地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几分沉暮。

    接连两支都是假军,这诸侯的正军恐怕是要绕过这荥阳了。

    随后又勾嘴一笑,这相将。

    瞥了一眼山下的千余人,李儒突然觉得自己可笑,引了数万人来攻千人,完全是被戏耍了。

    转过头,笑着对吕布淡淡地说道。

    “将军可将此军灭了,分军去截住那女相将,此人着实有趣。”

    “呵呵,我也觉得那人有趣。”

    吕布挥了一下手中的方天画戟,右肩还用不上什么力气,但是即使如此他也不是寻常人可敌的。

    “咔”方天画戟一横,吕布骑在赤马的背上。

    “杀!”

    高喝声在山林之中回响,山径上曹操脸色沉下,抬起了头来。

    “杀!”两侧山上的林间,伴着那第一声高喝,响起了几乎使得山林动摇的喊杀声,如潮的兵甲拥簇着从林中冲出。

    紧接着的,是一片密集破空声,一片箭雨窜上半空,停滞了片刻,向着那山径之中落去。

    曹操身后的军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