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之交锋,实在颇为棘手。

    新年前后需要祭祖祭祀,所以孔融就将学堂的课给停了一段时间,也不知道这会不会是日后那个叫做寒假的良好传统的起源。

    不过放假对于不安分的孩子来说总是开心的,这段时间街上的也多了一些孩童追跑打闹。

    这刚好也给了顾楠一些准备课本的时间,这段时间空闲,她准备去学堂教书。可惜她不知道的是,她已经空闲不了太久了。

    外面下着细细密密的小雨,冬天的小雨落在人身上是很冷的,所以今天少有人出门。

    “驾驾驾!”声音急促,马蹄声也急促,这种天气也不知道是谁还在街上快马加鞭地跑过。

    马蹄踩开道上的雨水,踩起一片片的水花,溅在夹着马腹的靴子上。

    骑在马上的人一路狂奔,直到跑到了一座府前。

    “吁!!!”缰绳拉的很紧,将马头都拉得后仰。

    人从马背上跳下来,身上的衣服已经全被淋湿,水珠从他的头发上滴落,划过脸颊,喘了一声。

    从腰间抽出了一面令牌,高举了起来,雨点打在令牌上四散溅开。

    “军情急报,我要见曹将军!”

    站在府门前的侍卫愣了一下,军情急报,他根本不敢做什么停留,转身就走进了府里通报。

    兖州吕布和徐州陶谦举兵来犯。

    急报很短,就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包含着的信息却叫人如坐针毡。

    看得出军情在得到的第一个时间就送了过来,甚至没有来得及仔细调查清楚人数,想来再等几日具体的情报才会送到。

    曹操坐在堂前看着桌上放着的急报似乎很平静,曹昂站在他的身边,眉头深锁,却也没有出声。

    但是堂下就不一样了,曹操入青州之后就有许多人上门投靠,有些人根本就是闲人就被曹操打发走了。

    有些人还有些才学,被他留了下来,有的做了小吏,有的做了门客。

    而此时,这些被留下来的门客正争论不休。

    争什么?

    争到底该打还是不该打。

    七嘴八舌使得堂上的模样乱作一团,而曹操一直坐在堂上没有说话。

    直到最后,他们似乎终于得出了一个结果,一个人站了起来,对着曹操拱手说道。

    “曹将军,吕布虽是从长安败逃,但是尚有残军。兖州虽受贼军之乱,但是兵马犹存。吕布与兖州,当有十万之数。至于徐州,有丹阳精兵,屯田顺治,如今更是兵精马悍,粮草充足。”

    “两地皆居于青州之侧,如今一同来犯,成夹击之势。以青州一己之力恐怕难以抵御。”

    “听闻将军于袁公是旧友,不如,向袁公求援如何?”

    曹操认真的听那人把话说完,没有急着做出什么表示,只是静静地拿起军情,堂上终于安静了一些。

    向本初求援,且不说上次两人已经借着酒劲把话说开了,他日相见定不留情。

    就算是他去借,黄巾贼被从兖州击溃后全逃入了黑山,如今下有河内黑山,侧有公孙瓒,他有什么兵力借给他?

    两人是旧友没错,但是他和兖州的张邈张孟卓难道就不是了?

    两人自幼结识,情同手足,当年更是借兵助他起事,现在怎么样了?

    同吕布一起来攻讨他。

    他面上没有什么神情,心中却多是苦楚,这乱世叫人离散,还要叫人相残。

    “不必求援,让他们来攻便是,我曹操在青州等着。”

    曹操的话就像是一块石头投入了本来已经平静下来的湖面,堂上再一次乱做一团。

    “将军。”

    “将军切勿意气用事啊!”

    “不如将军忍让一时,退避主力,与之谈和也好。”

    就连曹昂也张了张嘴吧,似乎是也想劝曹操。

    皱着眉头,曹操伸出一只手轻轻地压了压。

    等到所有的声音平息了下去,他才看着堂下说道。

    “退避谈和,诸侯共讨董卓,曹某率军万余,孤立无援,追十余万西凉军,可曾退避过?”

    “如今不过就是两州之军来犯,我为何退避,又为何要谈和?”

    曹操淡淡的问话声,让堂下的所有人哑口无言。

    不过两州之军,为何要退?问的就像是理所当然一样。

    “只凭吕布陶谦,还不够我退让。”

    军情被放在了桌上,曹操站了起来,再没有去看堂下的人,而是看向身边的曹昂。

    “太久没有施展手脚了,处理公文,哪有行军打仗来的痛快。”

    说着回过头,向着堂后走去。

    “将你那些叔伯和顾先生找来。入军青州之后,许久未见了。”

    曹昂看向自己的父亲,那双眼睛里毫无退意。

    心中的疑虑散去,曹昂的眼中也闪烁起莫名的神采,抱拳低头:“是!”

    是啊,不过就是两州之军,为何退避?

    外面下着小雨,顾楠坐在屋檐下看着手里一个士卒送来的信,又抬头看了看天上的雨。

    玲绮刚练完剑,应该是累了,正靠在她的身边小憩。

    她本以为这一次曹操得了青州可以驻兵屯粮,暂时不需要不与兖州和徐州有什么瓜葛。

    没想到还是成了历史上的那样,被吕布领兖州之军与徐州陶谦夹击。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

    早之前她就有这么一种感觉,冥冥之中似乎真有什么天意,在调正着所有的事。

    天意

    握着信的手握紧,如果真有天意,那么人之所为,到底算是什么?

    很少会见到顾楠这样。

    “唔,师傅。”肩上传来一声呢喃,她侧目看去,是玲绮睡着了,在说梦话。

    沙沙沙,细密的雨声成片。

    顾楠的手慢慢松开,屋檐下无声了半响。

    她才在玲绮的脑门上轻轻地拍了一下,笑道。

    “该醒了,绮儿,我要出门一趟,你先在家待一会儿。”

    玲绮的睫毛动了动,醒了过来。听到了顾楠的话,搓了搓眼睛,见到外面在下雨,站起身来。

    “我去给师傅拿蓑衣。”

第三百八十四章:要懂得看清楚气氛() 
空空无人的街道上只有细细的雨声,曹府的门口,一个披着斗笠蓑衣的人走来。站在门前的侍卫看到来人,让开了身子将府门打开。

    他们都认识这个人,这人进府上不需要通报。

    “先生,将军在堂上等。”

    侍卫站在两侧说道,要是换成青州的那些所谓的文士,他们根本就懒得说什么,那些文士都看不起他们这些粗人。

    “我知道了。”路过侍卫身边,那人点了点头:“多谢。”

    其实有的时候让人对你多抱有一些善意,只需要一句多谢就可以了,可惜大多数的人都很少说这句话。

    曹操去后院取了一本书,就回到了堂上看了起来,是在等人。

    而堂下的声音依旧不绝,不过没有人敢大声说话,只是相互之间窃窃私语而已。

    不过偶尔能听到的一些词句里,似乎听出这些人已经觉得曹操不知进退,难成大事了。当然,他们不敢明说。

    “踏。”

    一只脚踏进了堂上,带着雨水,水珠滴在地上,落开一小点水花。

    所有人的视线都被脚步声吸引了过去,外面的雨声细碎,一个人从门口走了进来。头顶上的斗笠还滴着水,披在身上的蓑衣拖过门槛。

    一时间所有的声音渐渐安静了下来,每一个人都看向那个人一步一步走到堂上。大概是因为堂上没有了杂乱的声音,脚步声才异常清晰。

    这人是谁?

    还没有等他们想出来,那个人慢慢伸手将自己的蓑衣解了下来,收在手里。蓑衣下,露出了一身白袍。

    看到这件白袍,堂下的人几乎一同想到了一个人,有些人的嘴巴微张,有些人慢慢地站了起来。

    他们都是青州之后才加入曹操帐下的,许多人都没有见过这个人,也大概是在曹操的身边几乎没有见到过这个人,才让他们都快忘记了她。

    但不代表他们没有听说过她。

    白袍先生轻压着头顶的斗笠,对着曹操行礼道:“将军。”

    曹操放下了手里的书,笑着看着堂下的人。

    “不是和先生说过了吗,称孟德就好。”

    说着看了一眼堂下的四座。

    “先生来了,就安静多了。”

    董卓讨伐战闻名天下,在此战之中留下了名声的人,自然也是天下共传。

    而其中之一,就是这个曹操身边的白衣先生。

    那个玄襄借兵,退阵董卓的人,几乎可以说是奠定了曹操根基的谋主。

    无论是不费一兵一卒取来万军相助,还是败华雄退吕布,在坐的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能做得到,偏偏此人能做到。

    从没有再曹操身边见到什么白衣先生,他们都还以为只是传闻了。

    此时见到,张开嘴却发现自己连对方的姓名都叫不出来,这才想起一直以来都只是只闻其人不知其名。

    深不可测。

    四座的人眼神都变的慎重了起来,等着那人说话,接下来的一番话,恐怕能左右时局。

    就在所有人都等着她说话的时候。

    顾楠四下看了看,拉了一下自己的衣领。

    “我是来早了,还是来晚了?”

    都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

    四座无声,两旁的人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咔咔咔。”门外又是一阵脚步声,只不过这次的脚步声杂乱,伴随着甲胄的声音。来的应该不是一个人。

    还没有见到来人,堂上的人就已经感觉胸口上像是压着一块石头一般,有些发闷。

    “砰!”沉闷的脚步声踏入堂上。

    来得是六个人,形容各异,但相同的是他们身上都带着一股逼人的气魄。

    走进门中,甚至让他们有种抬不起头来的感觉。

    如果真要形容这种感觉的话,大概就是背后生寒。

    “嘿!”一个人向前踏了一步,脚步沉重,堂上都像是微微震动了一下。

    有几个人看过去,是一个面目凶煞的大汉,活动着自己的肩膀。

    “将军,听说有仗打?”

    七个人站在堂中,鸦雀无声。

    六上将一谋主,随曹操征战至今的七人,此时才让青州的士人见了个清楚。

    “呵。”曹操笑着将军情拿在了手里,看向七个人:“我们早些说完,好再去喝些酒。”

    ······

    青州城门口,街上还下着雨,冬天的雨可不像是夏天的雨这么喜人。

    本就是冬天,若是再淋湿了雨也不知道是要冷成什么样了。

    路上都见不到什么人,空街空巷里也就只有雨声听得清楚,直到雨声一乱。下雨的声音里混杂进了一些别的声音。

    顺着声音看去,见到一个抱着一个行囊的青年人冒着雨跑来。

    他是今天才到的青州城,而且是一个人来的。

    青年人跑到一处房檐下,全身已经是被淋湿了,气喘吁吁,索性行囊被他抱在怀里还没有不至于湿透。

    “呼,呼。”青年人左右看了看街道,本来还想找一个人问路怎么去曹府,谁知道遇到了这样的天气,路上都见不到人。

    罢了,仰头看了一下天色,天上乌云密布,视线里全是细密的雨点,雨没有要停的意思。

    看看有没有开着的店家吧。

    他是从哪来的?

    他是颍川人,家里也算是颍川的名门望族,他本来也是在朝为官,不过被他辞了。

    他去了河内,在袁绍手下和两个好友一起,做过一段时间的事,做的不错,但是也被他辞了。

    所以他是从河内来的。

    他来干什么?

    他来见曹操,而且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传闻如今徐州和兖州都要对青州动手,曹操此时定在头疼要如何退敌,而他,恰好有办法。

    至于为什么来见,这就很难说明白了,毕竟无论是在袁绍还是朝廷那做事,怎么看都要比现在的曹操这里要好。

    青州才逢大乱,还在没有来得及休养生息,就要同时面对兖州和徐州的虎视眈眈。无论是谁,想来都不会在这个时候看好曹操。

    可是他来了。

    哦,对了,还要问他叫什么。

    他叫荀彧,荀文若。

    年轻人抱着行囊,叹了口气,从屋檐下跑了出去。

    今日,他应该见到曹操才好。还有,曹操身边的一个人,他也想见一见。

第三百八十五章:做事要早一点到() 
    人齐了,等到后来的七个人相继坐下,曹操侧过头来看向顾楠,开口说道。

    “吕布和陶谦一同举兵来攻青州,先生以为,有几成胜算?”

    几人都是已经接到了书文才赶过来的,自然明白曹操说的是什么。

    兖州吕布以曹操未得朝廷准许,却强占青州不去为由联合徐州陶谦起兵攻讨,形势紧迫。

    曹操说起了正事,就连曹洪和夏侯渊这两个不安分的人脸上也凝重了起来,他们虽然浑,但是不代表他们不知轻重。

    虽然曹操刚刚招降了二十余万青州黄巾,但是精锐也就只有数万而已,再加上曹操自己原本的兵力,和青州的兵力,也不过就是十余万左右。

    同任何一州相比这些兵力都不会弱,但是如果要同时面对两州,就有些相形见绌了。

    要问胜算多少,在座的人最高也只敢说四成。

    可曹操输不起,四成对于一场输不得的仗来说,太少了一些。

    所有人都紧锁着眉头,顾楠戴着斗笠,也看不清神情。

    曹操脸上神情平淡,但是桌上的手攥着,他也并不是那么轻松。

    直到顾楠慢慢地拱手,说道。

    “将军,当有八成胜算。”

    座中的人都怔怔地看着那个白衣先生,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徐兖两州,哪一州都不是能轻易拿下的,两州共讨,又哪里来的九成胜算。

    曹操嘴角一翘,手按在了桌上。

    “好,八成!先生,计将安出?”

    八成,对于他曹操来说足够了。

    “吕布得陶谦相助,是因为将军名不正,但是他吕布入军兖州难道就是名正言顺了?”

    顾楠反问了一句,曹操愣了一下,随后眼中一亮。

    是了,他吕布,也是名不正言不顺之人。

    “兖州之中称又兵卒十万,但可以一用的应该不足此数,而我青州兵甲十余万随时可用。所以兖州比之青州,兖州不能比。”

    “将军虽没有青州刺史之名,但是诸侯联盟后,将军作为天下有目共睹,在外也是素有盛名。”

    “而吕布早年跟随丁原,更是拜为义父,之后如何?是杀了丁原投奔董卓。到了董卓帐下,又将董卓诛杀。如此左右不定之人,又如何能叫人心安?所以吕布比之将军,吕布不能比。”

    顾楠伸出了两只手指,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兖州不比青州,吕布不比将军。那陶谦又为何要助吕布,而不是助将军?”

    话至此处,所有人都已经明白了过来,说是八成胜算都是少了。

    此战便是说是九成,甚至是十成胜算,都可以信。

    无论是兵力,还是名声,曹操都要比吕布更有优势。

    陶谦要是助吕布攻青州,所要用的兵力必定要比助曹操攻兖州的兵力要多。在声名上,曹操也要比吕布来的可信的多。

    所以无论这徐州陶谦是忠于汉室的汉臣,还是想要自立的诸侯,只要曹操与之联系,他都会倒戈。

    想到此处,原本争论不休,曾说若不求援就当退避的门客,脸上都是一阵复杂还有心中生寒。

    兖州和徐州的兵马还远远没有到,甚至这个白衣先生只看到了一句话的军情,就已经将身在千里之外的陶谦所想的算得死死。

    无论陶谦为何要助吕布,也不论陶谦是个什么样的人,吕布比过曹操,此战就是已经输了。

    智多近妖。

    一些人抬起头来看向那个模样清瘦的白衣人。

    说的应该就是这样的人。

    “沙沙沙。”

    府前的雨小了一些,大概在一个时辰前,曹府上的人就已经陆陆续续地散去了。

    之后就大概不会再有人来了,守在门前的侍卫都怠惰了一些,偶尔会打一个哈欠。毕竟一直站在门前,实在是一件无聊的差事。

    偶尔外面的雨会被风吹进房檐下,打在侍卫的肩头,侍卫也只能苦闷地侧目看过去,只求早些停了雨,或者早些换个班。

    脚步落在积蓄在路面上的水泊上,将水泊里的倒影踩乱。

    一个青年人走到了府门前,怀里抱着一个行囊。

    “请问,此处,可是曹府?”

    一个听起来文质彬彬的声音传来,门前的侍卫看了过去。

    是一个文士,虽然全身都被雨淋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