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荀文若在这青州北海好不好找。

    突然他觉得口舌有些干燥,在这城里走了小半天,确实也有些渴了。

    砸吧了一下嘴巴,正巧看到了路边开着一家酒铺,笑了笑,就走了过去。

    船到桥头自然直,路到尽时便再有。

    先喝一些再去找也不迟。

    ······

    右手提着一条鱼,挂在腰间的黑棍随着脚步磕着腰带晃荡作响,顾楠一边打量着两侧的市集,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要买的,一边走过街上。

    街上的人一多就少不得拥挤推搡,人走得也就慢了,有时甚至午间来,要到傍晚才能走完一趟。

    不过这些对于顾楠来说倒是没有什么,她走的不快,但是总能巧妙的避开人群,从人缝之间穿过去。她手里的鱼才晃了一下,人就已经走出去数米远了。

    刁秀儿搬到了顾楠府上之后,府上的饭食就都由她负责了。顾楠和玲绮虽然都会,但是做出来的东西也只是堪堪到了能吃的地步,远比上她这样持家的女子。

    她的到来可以说是让顾楠府上的饭食提升了一个层次,不必再吃只是煮熟了的东西了。

    她回青州之后曹操也不知道怎么了,拉着她逛了一遍城街,一路上感慨了许多,回来的时候给了她一个军师祭酒的职务。

    军师祭酒的大意就是首席军师的意思,属幕僚属。

    听说荀彧说在此之前都是没有这样的职务的,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曹操随口说的名字。但是第二日,职务的任书确实是真的下来。

    这让顾楠还头疼了许多天,幸好她之后发现这职务的事情也不多,大部分的时候只是负责决策而已,不是战时,要她决策事也并不多。

    顾楠压着斗笠看了看天上,已经是午后了。空气有些闷,恐怕过一段时候会下一场雨。

    她想趁着天色还早早些回去,好把院里晒着的衣裳收了。

    对面走来了一个人,那是一个青年,身上带着不浅的酒意,脸上也是微红。

    手里将一壶酒水绑到腰间,看出来是刚从酒铺里出来。

    虽然还没醉,但是估计也快了。

    见到了顾楠,这青年人笑着迎了上来。

    “小兄弟,在下初来此地,想借问个地方,不知道方不方便?”

    顾楠挑了一下眉头,低头看了看自己,抿了一下嘴巴,这是叫谁小兄弟呢。

    也没有计较,脸色微有些郁闷地问道。

    “不知道兄台想去何处?”

    “额。”青年人估计喝得糊涂了,想了一会儿,才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笑道。

    “荀彧,荀文若,小兄弟可认识此人?”

    “他啊。”顾楠看了一眼青年人,指了指身后的路。

    “过了市集,直走一条街,最左边的屋子就是了。”

    “多谢小兄弟了。”青年人抬手一拜,一身酒气的从顾楠的身边走过。

    “兄台。”

    顾楠回过头来看着青年人的脚上。

    “嗯?”青年人转过身子,问道:“小兄弟还有什么事吗?”

    这人的脚步虚浮,脸色也比常人差许多,除了喝了酒,恐怕身子也是久病缠身。

    微皱着眉头,顾楠拎着鱼提醒了一句:“你身子虚薄,少喝些酒吧。”

    “哦?”青年人的神色一异,显然是惊讶顾楠居然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毛病。

    但接着又笑着摆了摆手:“若是没了酒水,也不知道要少了多少快意,活着也没了许多意思。”

    拍了拍腰间的酒壶,出声一笑。

    “小兄弟,这可是好物。”

    见他不听劝,顾楠也没有多说,对着街市的另一边抬了一下下巴。

    “我就住在这街对面的府上,你日后若是病发,可以来找我。我略懂些医术,应该还能救你一两次。”

    “多谢小兄弟好意。”

    青年人又是一拜,不过这一拜明显比之前的正式了很多。

    “那就别过了,希望你别来找我。”

    看着顾楠在人群里走远,青年人才站起了身子。看向自己要见的酒壶,抬了一下眉头。

    只不过一面之缘,也是好言相劝。那小兄弟,应该是个好大夫。

    笑着回身走开,这青州,果然是有趣的地方。

    ······

    荀彧正坐在自己的家中拿着一本书标注,这是他从顾楠的府上抄录来的抄本,也方便他自学。这段时间他除了做自己的事务之外,也到了学堂帮忙。

    功曹的事务对于他来说要不了多少的时间,相反,学堂的事情更让他忙不过来。他要自学了书中的内容,校对参考,编写教案,再教给学校里的先生,再由先生交给学生。

    这一系列的事情下来,就足够他费心思了。

    而且还有之后的事情,在一城之中传学算不上难事,但是要传于一郡一州,乃至于传于世人,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砰砰砰。”屋外院子里的房门在这儿个时候被扣响,荀彧放下书看向窗外。

    起身推开门向着屋外走去:“何人啊?”

    屋外没有回应的声音,荀彧疑惑地穿过院子,将房门的打开。

    房门外站着一个青年,见到荀彧走了出来笑了一下。

    “文若,好久不见。”

    “吱呀,咔。”

    荀彧面无表情地退身回了屋里,打开的房门又重新合上,将青年人关在了门外。

    青年人在屋外站了半响,笑着又敲了敲门。

    “荀文若,你既有本事写信给我,你有本事开门啊。”

第四百一十五章:缓解尴尬的气氛() 
“嗒。”茶碗轻放在桌上,碗中的茶水轻晃,打乱了茶水里的倒影。

    “你突然来青州,为何都不同我说一声?”荀彧一边说着,一边掀起自己衣摆盘坐在席间。

    “若不是你话说一半。”坐在桌对面的青年人拿起茶碗放在自己的嘴边,看了一眼荀彧:“我何至于千里迢迢来此?”

    “呵呵。”荀彧笑着摇了摇头。

    “此事是我错了,奉孝你宽宏大量,莫再与我计较了。不过,就算是没有我的信,你也早晚会来青州。”

    眼前这个脸色微白,时不时还会咳嗽一两声的青年人名唤郭嘉,郭奉孝,在颍川时就是他的旧友。所以他熟知自己旧友的秉性,就算没有他,最多再一年,郭嘉也会来青州走一趟。

    “我确实宽宏大量。”郭嘉喝了口茶,方才喝了许多酒,喝一口凉茶也正好一解酒气。他没有否认荀彧说的话,而是瞥了一下嘴巴继续问道。

    “既然我已经来了,你是否该告诉我了,你信中说的那些到底是什么?”

    “嗯。”荀彧转过身,在一旁的书案上拿起了几份书文:“此事不急,我还有一些公务要做,待我做完,我自会带你去看看。”

    他本来还打算晚些在做这些事务的,既然郭嘉来了,他就早些做完,也好趁还是午后带郭嘉去学堂走一趟。

    “那我等你便是。”郭嘉淡淡的点了点头。

    他也不是耐不住性子的人,那些东西的答案他一年多都没有结果,也不差再等这一点时间。

    他安静地坐着喝茶,闲散地看向窗户外,荀彧的屋子离市集不算远隐约还能听到外面市集的吵闹声。

    两人不说话,房间里倒是清净,甚至能听到荀彧批阅公文的刷刷的声音。

    “文若。”郭嘉突然出声说道。

    “嗯?”荀彧低头看着公文应了一声。

    “你来了青州两年有余,你觉得此地如何?”

    荀彧侧过眼睛看了他一眼,又将视线落回了桌案上,笑了笑。

    “你来时应该已经看到一些,你看到的是什么模样,就是什么模样。”

    说完,停了片刻,又说道:“到时,我再同你去看看城中别的地方。”

    呵。郭嘉笑着举起了茶碗,他看到的是一个不错的模样,怪不得,荀彧愿意待在此处。

    ······

    顾楠到家时,玲绮正走过院中,手里拿着一本书,似乎是正准备去一趟书房。

    见到顾楠,停下了脚步:“师傅回来了。”

    “是啊。”抬了抬手中的鱼,顾楠笑着说道:“我们今晚吃鱼如何?”

    玲绮淡淡的神色轻笑了一下:“师傅喜欢就好。”

    她知道师傅估计又是贪嘴了。

    “滴答,滴答。”天空中薄薄的乌云中落下了几滴水珠,撞在房檐上发出轻闷的声音。

    顾楠将鱼放在厨房里,洗了个手走了出来。

    一点雨滴打在她的鼻尖,传来一阵冰凉。

    她这才想起来衣服还挂在后院里没收,连忙走过堂上,看向玲绮和正坐在院里绣着什么的东西的刁秀儿。

    “绮儿,秀儿,下雨了快帮我把后院的衣服收一下。”

    看着顾楠手忙脚乱的模样,两人皆是抿嘴一笑,跟了过去。

    “哒哒哒。”雨下大了,细密的雨点打在院子里的树叶间,将院子和屋檐都打湿了个遍。

    顾楠将最后一件衣服放在堂上,松口了气,总算是在雨大之前将衣服收了回来。

    玲绮和刁秀儿坐在一边,分拣着堆成了一堆衣服。

    顾楠也随手拿起了一件,那衣服很小,布料也少,粗看一眼还以为是小孩子的衣裳,放在鼻尖闻了闻,还带着淡淡的香味。

    家里也没有小孩儿啊,顾楠诧异的将衣服摊开,脸色顿了一下。她这才发现这是一件肚兜,上面还绣着一朵白花。

    抬起眼睛,玲绮和刁秀儿都红着脸看着她。

    她们都见到顾楠刚才把肚兜放在鼻子前闻了闻。

    “咳咳。”尴尬地咳嗽了一声,顾楠慢慢地将肚兜递给了刁秀儿。

    “秀儿,这是你的?”

    刁秀儿缩了一下脖子,红着脸颊摇了摇头:“不是。”

    “师,师傅。”

    一边的玲绮出声说道,扭头看去,才发现她的脸已经红到了脖子根,声音细若蚊鸣。

    “这是我的。”

    “这,这样。”顾楠抓了抓自己的后脑,把肚兜交到了玲绮手里。

    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讪笑着说了一句:“还,还挺香的。”

    “噗呲。”刁秀儿没忍住,掩着嘴巴笑出了声。

    还真是个傻先生。

    “谢谢。”玲绮的脸上红得几乎要滴出血来,接过肚兜,藏到了自己的怀里。

    ······

    学堂外,学堂里还在上课,那一件件木屋之中一群孩子坐在下面听着先生说课。

    有几个孩子没有专心,坐在窗边看着窗外,也不知道是在看雨里飞过的飞鸟,还是窗边趴着的小虫。

    学堂外的一棵树下站着两个人,撑着两把伞。

    雨打着伞面发出细碎的声音,水珠从伞边滑落,伞下的人背着手静静地看着学堂。

    荀彧做完事务之后就带着他来到了这里,他初来的时候,真的有一些恍惚。

    这是一间很大的学堂,城中所有的孩童都可以来这里听学,百姓也可以旁听。

    而先生早间几乎不休息,给分批来的孩子说课,课间的时候还要自己备课。他们上的内容,就是荀彧同他说的那些东西。了解了几分之后,他当然明白那些东西是大有益处的。

    而听说那些还是基础,是用来蒙学的。

    学堂不是没有,但是能教的先生并不多,能教又肯教的先生就更少了。

    他出身寒门,自然知道求学之苦,他那时若有一间这样的学堂,他又何至于四处求门。

    学堂门前的铜锣敲响,下了课,那些堂上的孩子闹哄哄地吵成一团,有的挤到了窗边看雨,有的自己坐在桌前记书,有的则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

    远处,郭嘉拿着伞,看着那些孩子不自觉地笑了出来。

    “我在带你四处看看如何?”荀彧站在他身边问道。

    “也好,四处看看。”

第四百一十六章: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 
城郊外的乡间,傍晚的田野上几个农人扛着锄头归家,也有的还在田中挥着手中的草杆催着耕牛犁地。夕阳斜照,接着金霞的田野里,耕牛慢悠悠地走着,莫名的添了几分意境。

    天上还下着雨,雨势已经很小了,只剩下些许雨丝还在风里飘摇不止。

    郭嘉跟着荀彧走在田耕中间的小路上,脚下的地湿滑,空气也有些潮湿带着泥土的味道。

    远远的两人看见田中的一条溪流边,一架木质如同车轮一般的建筑立在那里,唯一的不同就是那车轮很大,还连接着许多水槽。

    “车轮”立在水边,随着溪流流淌,车轮也被带着转动,轮子上的木筒则是将水带起流到水槽中。

    “天车?”郭嘉打量着那建筑,停了下来。

    轻咦了一声,他曾经在书中见过对于此物的描述,但是和眼前所见的还是有许多的不同,很显然是眼前的这个更加精细一些。

    “是,但与你所知的还是有所不同,这是城中一顾先生所做,改进了许多。”

    荀彧见郭嘉停下,也驻足看着田耕里。

    “有了此物,无需人力就可以提水农用,循环往复,昼夜不竭。”

    “咳咳。”

    下过雨后,天气也冷了下来,郭嘉轻咳了几下。

    “顾先生,可是曹操身边的那个白衣先生?”

    但凡有心观望此时时局的人就定然不会不知道此人,曹操如今手握两州之地,就是在诸侯之中也少有人能与之相比。而曹操能有这般的势态,绝少不了这人的手笔。

    但是郭嘉的眼神才认真的一会儿,就又揶揄了起来,看向荀彧。

    “听闻这顾先生是个女子,文若,你见过没?”

    荀彧愣了一下,然后回想起了什么,身子一僵,苦笑着叹道。

    “确实是个女子,奉孝,我好心劝你一句,你日后若是见到她,少看几眼。”

    顾楠毕竟只是带着一个斗笠,荀彧来青州也是快要两年了,偶然间也看到过一两次。

    “哦,为何?”郭嘉见荀彧这般模样就更来了兴致。

    “难不成其貌不扬,亦或者说,是曹操······”

    “都不是这些。”荀彧连连摆手,无奈地说道。

    “看过之后容易心生杂念,有碍心性。”

    有碍心性,那得是个什么样子,郭嘉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再提,只当荀彧是大惊小怪。

    两人一路走过田间,荀彧一路向郭嘉讲着他在青州之事,田中的曲辕犁,马掌下的蹄铁。

    “青州黄巾平定之后,得了一大批耕牛、农具和百姓。顾先生乃同我等商议利用这些农具,在北海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田,以解粮食之忧。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再将流民按军编制编组,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郡县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如今为第一年,得榖百万斛。”

    “曹将军于是下令郡国都置田官,招募流亡百姓屯田,后来又下令军队屯田。”

    远处是在开垦的田地,小雨如酥,荀彧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腰,走了许久,腰背都有些酸了。

    “如今这青州,该是这世上人难得可以好些过活地方。”

    便是流民亦可以通过屯田劳作来换取粮食不至于饿死在路旁,比之有些地方时不时的饥荒和瘟疫,已经是好了太多。

    郭嘉眯着眼睛看着,小雨里开阔的田野中零星的人影,只觉得心胸舒展,勾着嘴巴。

    “若是戏志才知道了这里,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说着蹲下了身子,随手拔起了田里的一根野草。

    “说来也是,志才为何不同你一起来?”荀彧回过身问道:“我也曾写信给他,却一直没有什么没回音。”

    郭嘉把弄着手里的野草,草色青翠还沾着一点雨珠,顿了一下,他淡淡地说道。

    “他啊,一年前就病故了。”

    小路上雨声细细。

    雨声里,直到荀彧地一声轻叹,才打破了沉默。

    人生在世,总避不开生离死别。有些事情,也只能报以一声叹息,只此而已。

    他看向郭嘉,天也晚了,转身向着回路走去。

    “雨天气寒,你身子不好,我们早些回去吧。”

    “呵,想来,我也不知道我还有多少时日了。”郭嘉拿着手中的野草,抬起头来看向荀彧,笑着问道。

    “你说,我来这青州养老如何?”

    “就该如此。”荀彧撑着伞,没有回头。

    “否则,我骗你来青州作甚?”

    郭嘉笑看向走开的人,放下了手里野草,起身跟了过去。

    这青州将来的光景,他很期待。

    ······

    早间的市集人虽不少,但还不至于像是午间那么拥挤。

    “咳咳咳。”街道上传来一阵咳嗽声,一个青年人走来,随着咳嗽,他的脸色愈加白了几分。

    喘了一口气,郭嘉苦笑了一下,昨日的雨还是让他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