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长平绝不能就只这么简单的丢了,一旦长平失陷,秦军北上,越过太行山就是都城邯郸。
邯郸若破,赵国亡矣,而他的家人又如何自处?
便是如何说,也要全力一搏,要那秦军无力北上。
“将军。”亲兵见赵括一直呆立在那,一句话也不说,担心的问道:“如何了?”
赵括感觉自己的双手冰冷,放下了竹简,走到了一旁的火盆边,将手放在火焰的上面暖着。
说出了一句连他自己都觉得胆寒的话。
“五日之内,决一死战。”
帅甲四十万,攻阵六十万秦军。
这又是怎般疯狂。
但是对于已经败了一半的长平之战,也就只能如此一搏,或有生机。
如若世无战事······
赵括似乎又想起了之前的山丘上,那个姓顾的秦兵说的话。
火盆里跳动的火焰中,他似乎看到了那般景象。
赵括的视线模糊。
当真是一个太平盛世。
——————————————————————————————
这里说一下哈,上一张的赵适是赵括报的假名字而已,真名是叫赵括的,我没写清楚,抱歉哈哈。
第三十八章:弥天大谎()
也许是昨晚睡得太晚,等到早晨,顾楠醒来的时候就已经是日晒三竿的时候了。
这个时间,都已经开始吃早饭了。
顾楠从自己的床上爬起来,头发有些杂乱,她也懒得打理,身上的衣甲都不需要穿,因为本来就是合甲而眠的,她晚上睡觉根本就不脱。
也不是说什么警惕性,而是一身铠甲穿起来着实麻烦,她实在是懒得脱。
迷迷糊糊地坐在营帐里,抬着模糊的睡眼发了会儿呆。顾楠才随意地理了几下头发,爬下了床榻。
头还有些疼,昨晚溜完黑哥回来就已经是半夜了,这一觉才睡了两三个时辰,对于她这种嗜睡的人来说,只是头疼已经不错了。
“嗯···”顾楠搓了搓眼睛,拿起一旁木盆里的水敷了一把脸,然后漱了个口就算是洗漱完毕。毕竟军营里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条件,她的营帐里还能有一盆水就已经是照顾她了。
把靴子套在了脚上,顾楠顶着杂乱的头发和为黑的眼圈就出了门。
士兵们的早餐是领取的,所有人都在那个地方领,然后就随便找个地方蹲着吃,顾楠也是这样。
等到顾楠走到了吃饭的地方,这里却已经是十分热闹了,一路上遇到了不少人,见到她都会笑着和她打声招呼。
那日和蒙武演武之后,全军的将士可以说算是都认识了这位力气大的恐怖却又生的俊极的姑娘。
大部分人对这个豪迈的女子印象都很好。
而本就在长平的士兵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她这个军营里唯一的女将。
其实,顾楠的职位根本够不上将军,只能算是一个亲兵而已。
“老霍,今天还吃饼啊。”顾楠走到了领吃食的地方,在这里呆了半个月也是已经熟门熟路了。
对着正发着饭食的队正问道。
那叫老霍的队正听到顾楠的声音回过了头,看到顾楠笑了笑:“顾姑娘来了啊。”
看着面前的吃食叹了口气:“还是干饼,军中实在没什么吃食。”
说着拿了两块干饼递给了顾楠,苦笑了一下:“倒是苦了顾姑娘了,陪着我们这些粗汉子吃这东西。”
“嘿。”顾楠听到这话佯怒道:“怎得,你们吃得我就吃不得了?”
说着一把抢过了干饼,在老霍愣愣的眼神中,放在嘴边就是一口,咔嚓咔嚓的。
但是没吃几口,顾楠又是一脸郁闷:“不过说说实在的,这东西当真没味道。”
“哈哈哈哈。”
蹲在一边吃饭的士兵和老霍头都笑了起来。
老霍头拿起一口碗舀了些米汤递给顾楠,对着一旁的士兵们叫到。
“兄弟们,都拿出点干劲出来,打退了赵军,到时候我们队给你们做肉镆镆便是。”
“哦!”
白起坐在不远处,手里拿着米汤和干饼,身边坐着王龁,王龁显然并不喜欢坐在外面陪着白起吹冷风,但是白起非要他一起来吃饭。
看着不远处欢呼的士兵,白起老迈的脸上露出了一分笑容,只有一分,却笑得很真实。
“吃肉馍馍,军中哪来的那么多肉给他们吃。”王龁笑骂了一句:“这帮混球。”
白起看着人群里的顾楠,顾楠融入军队的速度很快,本来他还担心她会不适应,现在想来却是自己的担心多余了。
抬着眉头,眨了眨眼睛,白起低头吃着自己的东西。
“随他们去,打赢了吃什么都行,老夫给他们取来便是。”
“老匹夫,说得轻巧!”王龁坐在一旁骂道:“这军费军资又不是你管。”
“顶多,打退了赵国,宰些他们的马。”白起撇了撇嘴巴。
“宰马!?这马多金贵你不知道?”
“没事,就说是战损便是,大王也不知道。”
“老匹夫!”
“怎得,我跟你说啊,你可不能告状。”
————————————————
赵军营垒之前,三千秦军骑兵却是已经到了营前叫阵。
赵国的营垒之中一如往常,毫无动静。
“报。”一个士兵走进来赵括的营帐:“秦军又在叫阵了。”
赵括点了点头,并不意外。
“来了多少人。”
“三千有余。”
确实差不多,想来秦军已经看出了自己的端倪了,他们已经放弃强攻了。
这让赵括心里的最后一丝侥幸也散了开来。
本想着如果这几日秦军能强攻,现在看来终究是只能生死一搏。
“不用去理会他们。”赵括的声音平静,捧着手里的竹简。
“将军,他们骂的很难听,营中的将士都想出去剿了他们,那边也不过三千人。”士兵对的脸色不是很好,显然,叫阵的三千秦军恐怕真是骂了个痛快。
“不急,让他们骂便是。”赵括依旧显得风淡云轻。
士兵无奈地点了点头:“是。”
说着退了下去。
等到士兵走出,赵括也放下了手里的竹简,这才发现,那竹简却是空的,一个字也没有。
他根本没有心思看什么文书,现在的他正在绞尽脑汁思索着赵国的任何一丝胜算。
虽然他明白便是把这些胜算全拢,要按照赵王的要求主动进攻,也是万万胜不了那六十万余秦军,但是当有一战之力。不至于一触即溃。
秦军骂阵,他让压着赵军不让轻动也是一条。
积怒而发,带到决战的时刻总会在气势上拔高一筹。
数十万人的战争,有时候气势就是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只是一个怒还是不够的,还有让他们有底气。
赵括闭上了眼睛,随后又睁开,拿起笔在那空的竹简上写了起来。
他写着的是一份文书,一份赵王的假文书。
会给长平增派三十万援兵和十万粮草的文书。
他要在这赵军,撒一个弥天大谎。
且要凭这弥天大谎,同秦军决一死战。
第三十九章:沉迷谎言有时要比直视真相还要好来着()
等到赵括放下笔的时候,他面前的竹简上已经写下了和之前赵王发来催战的文书几乎一样的字迹。
几十万条性命,只因我这一简文书,赴死而战。
此战之后,我赵括恐是要留一个千古骂名矣,万死不足惜罢。
赵括面色木然,但是慢慢的他的眼神锐利了起来。
赵国不能破,此战定要让那秦军无力北伐。即为赵将,自当为忠君之事。
赵括看着那文书,深吸了一口气,沉闷地叫道:“来人!唤众将议事。”
————
赵军的议事营帐。
一个又一个将领掀开门帘走了进来,安静地坐在两侧。
而坐在主座上的赵括安静地等待着。
最开始的时候,基本所有的将领都是不服这个资历浅显的小将的,但是随着这个名叫赵括的年轻人多次率他们击退了秦军的攻势,他们的心中都已经认可了这个主帅。
只是此番他们都有些疑惑,为何主帅会突然议事。
而且往日都面色和气的主帅第一次看起来如此严肃。
直到所有的将领坐下。
赵括慢慢将一份文书摆在了桌面上。
“诸位,大破秦军,指日可待矣。”
一句话,营帐之中的气氛几乎凝结。
所有的将领都同一时间看向了赵括,等待着赵括继续说下去。
所有人都知道,秦军六十万,赵军不过四十万余,附近又是山原,不利于赵军的骑兵奔行,想要大破秦军,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他们在缺粮无援的情况下已经和秦军整整征战了两年,没有谁还想再呆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更没有谁不想杀破那六十万秦狗。
赵括看着众将,脸上露出了一丝自信的微笑:“括前日接到赵王手书,月末便有三十万新军和数万粮草前来支援。”
说着瞥了一眼桌上的竹简;“诸位若是不信括,大可自己看看这文书。”
赵括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个老将直接拿过了竹简,匆匆翻开,扫阅了起来。
没有几眼,他就合上了竹简:“哈哈哈哈!”
“好!好!”两声好,老将面色胀红,腰背笔直,却像是年轻了十几岁。
“莫在那笑了,快,快让我等看看,是否真有援兵!”坐在四下的将军全部坐不住了。
争相想要拿过那竹简看上,确定那援兵真的来了。
一瞬间,营帐之中却是十分纷乱,但是大笑声四起,无不透着那股扬眉吐气的喜悦。
“好!老子早就看那帮秦狗不顺眼了,要不是老子手下兵不够,谁会畏得他们!?好!”
“痛快!当真痛快!”
“不成不成,到了那时我要痛快吃上一顿,娘的,这两年,我就没吃过一顿饱饭。”
······
营帐很乱,在赵括笑着看着帳中大闹的众将,却没有人看到他笑容下的那分自愧。
吵闹声慢慢停了下去,坐在赵括一侧的老将拱了拱手。
“主帅,你便说要我等如何做,我等定当完成!此番,定是要杀的那秦人片甲不留。”
被秦军压着打了两年多,几乎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股郁气。
这一次定是要连本带利的让他们偿还。
赵括坐在主座上,脸上没有了之前的严肃,反而带上了几分浅笑,就像之前的严肃只是为了揭露这个秘密和众将开的一个玩笑一般。
扫视了一圈在坐的众人,无不是蠢蠢欲动。
赵括微微点头“好,那我便说说。”
“我已和大王定策,决定此次一举击破秦军。”
说着赵括指了指挂在身后的那张简画的地图。
“两日后,秦军再来叫阵,我们便集合四十万兵力一举冲出,营中留五万人镇守。”
“届时,我等帅军正面进攻,吸引秦军的视线。而增员的三十万赵军一旦抵达便会绕过秦军的阵地,由上至下,从后方进攻,倒时,我们两军前后夹击,一举歼灭秦军。”
计划很简单,但是可行度相当高,若是那般赵军绝对可以一改颓势,转守而攻,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
“好。”老将点了点头,但是又迟疑了一下,问道:“只是主帅,为何不等三十万援军到了在一起行动。”
赵括摇了摇头:“三十万援军进营,秦军定有察觉,只有我等与秦军周旋纠缠,才能让那三十万援军绕至其后。而我等只需支撑到援军一至,便可攻守互易。”
“如此。”老将了然的点了点头。
赵括和众将议事许久,直到午后,众将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中途,有几个将领还有迟疑,毕竟长平两年都没有援军这次又怎般是来了。
最后想到主帅不可能拿自己的命开玩笑,也就没有多想,信了这消息。
等到众将介离开。
只剩下赵括一人还坐在帳中,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殓,坐在主位上,赵括低着头,拳头慢慢握紧。
——————————————————
(嘛,可能大家会说我写的赵括不合历史,明明他应该是个草包才对。因为要写历史,所以为了尊重和尽量贴合,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其实历史上的赵括还是挺冤的。他一身只打过两场仗,第一场,一个月取了齐国的麦丘。第二场就是长平。说他的经验绝对就只有一点点,就被拉来和白起这种明显是高段位的对线,还是经济和人头都是落后一大截的情况,能赢才怪类。
哈哈,而且,当时战事结束后,赵军还能被秦国坑杀数十万,这代表什么?代表着赵国的战损是很少的,因为赵国本来就只有四十万到五十万左右的兵力。战损最多和秦国也就是一比一而已。秦国的损失也很大,据记载有足足二十万多死伤。
赵括在白起的攻势下守了45天,到了后期断粮甚至开始吃人肉和尸体,这样军心都没有崩溃可见在赵括的领兵能力还是不错的。到最后,根本没有胜算的情况下,赵括没有投降,依旧决定率领残部突围,吼着赵将赵括,被乱箭射杀。
我觉得这个人也许不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将领,但是远没有到纸上谈兵的草包的地步。就从他最后没有投降,依旧选择战死沙场的角度看,我觉得就算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也至少算是一个合格的军人。)
(何况我觉得长平之战他打的还算漂亮,在没有粮草,兵力弱后的情况下和战神白起打了个五五开,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不是。)
(当然,赵括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种欺骗的方法稳固军心我也不知道,这只是我的一点改编而已来着哈哈。)
第四十章:大丈夫除了萌大奶信守承诺也是必要的来着()
“顾姑娘,白将军唤你去营帐。”一个士兵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寻常的士兵却是不方便进入顾楠的帐篷,通报也只得站在外面。
军中也是没有女眷,这样一来,能进出顾楠帐篷的,也就只有顾楠一人了。
听到帐外的声音,顾楠放下了手里正擦拭着的青铜剑,对着帐外说道:“我知道了。”
一边说着,一边将青铜剑收回了剑鞘之中站起了身。
师傅这时候唤我干什么?
顾楠疑惑了一下,却也没有十分在意。
别着腰间的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甲。
······
“师傅。”顾楠穿着一身戎装,站在白起的面前,行了一个礼,面上的表情却是有些不耐烦:“这个时候,你不和王伯开会谈论军国大事,找我是做什么啊······”
“哼!”白起对于顾楠没大没小的样子,不满地哼了一声:“怎得,为师没事便不能找你?便是为师就是想要你白走这一趟,你还能不来?”
“是是是。”顾楠无奈地嘿嘿笑着,这老头的臭脾气恐怕是怎么都改不掉了。
“看你这表情,估计定是又在我被后说我什么。”白起胡子一抖,但也没有和顾楠计较。
撑着腿,从坐榻上站了起来,取过一旁的披风一甩,披在了自己的肩上。
“走吧。”白起背着手,慢慢地先从营帐中走了出去:“今日,为师教你一课。”
顾楠站在原地呲了呲牙,最后舔了一下嘴唇,本以为到了长平她起码能逃上数个月的课业。
倒是没想到,白起居然在战时上课。
还真是好雅兴啊······顾楠讪讪地垂了一下肩膀,白起却已经走了老远,只得慌忙一路小跑着追了上去。
——————————————————
中军校场。
日头照在人身上有些热,寒风往身上一吹又是一阵冷,天上的云很薄,挡不住阳光,这才成了这般的天气。
一阵风溜进了领口,顾楠打了一个哆嗦,扯紧了一下自己的披风。
她并不是很清楚,白起带她来中军校场作甚,难不成今日要教考自己武艺?
想到这,顾楠的脸色一阵发青,白起下手多没轻没重她是知得的,这要是两人演武,自己恐怕免不了一顿毒打。
但是随后,顾楠远远的看到了数十人的黑甲骑兵压着一个穿着灰头土脸的人走了过来。
那是秦军铁骑,全身穿着的黑甲在阳光下寒光闪闪,覆在脸上的面具刻画着青面獠牙凶煞无比。
露在外的一双眼睛平静的让人感觉他们就像是一桩桩死物一般。
这十余铁骑浑身肃杀,只是一眼就让人影响深刻,那种让人胆寒的气质。
不过顾楠倒是没什么,在她看来,那几人的铠甲当真很帅。却是比她的这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