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笑了一声,看向那曹军的白袍领将说道。
“敢问可是顾楠顾先生,先生是个聪明人,若是你现在降,我不杀你。”
“咻!”
他的话音还没有落下。
一声尖啸从袁军之后的山坡上破风而来,直射向文丑。
文丑的话声停下,抬手一抓。
“嘣。”
一根羽箭被他抓在了手中,箭身颤抖不止,可见射出这根箭的弓弦有多大的力道。
抓着这支箭,文丑脸上的神情变得复杂,因为他听到了山坡上的脚步声。
曹军有埋伏。
袁军也都听到了声音,举起火把向山坡上看去,借着火光,他们看到一片人影。
山坡上的一个人影高声叫道。
“文丑将军,若是你现在降,我不杀你。”
袁军之中顿时有人慌张了起来。
“哼。”坐在马上的人轻哼一声,手中的羽箭被折断开来,扔在地上。
文丑狰狞地抬起了眼睛。
“莫要小觑了我等河北儿郎,来便是。”
大不了,血染沙场。
说罢,他举起长枪,指着曹军较少的一处山路,对身后开始慌乱的袁军吼道。
“莫乱了阵脚,此刻起,退一步者,后阵斩前阵!”
“随我杀破曹军!”
本要乱了的军阵被文丑生生稳住。
而曹军也一冲而下,杀入了袁军中。
“刺,刺!”
长枪划过两道青光,在两个曹军士卒的胸口刺出了两朵血花。
带着血线,长枪被收回了身边,文丑一夹马腹准备继续向前冲去。
突然,他觉得自己胸口一沉。
“嗡!”一柄白缨的长枪带着剧烈的嗡鸣声探到了他的身旁,清寒的枪锋几乎已经贴在了他的脸上,让他的脸颊生疼。
枪锋太快,他根本来不及躲开。
脸侧的风声一紧,长枪却只擦过了文丑的脸颊,并没有刺实。
一道鲜血从他的脸上留下,身子定住,他知道刚才的那一枪完全能取了他的性命。
回过头来,在纷乱的火光里,一个白衣人骑着马站在他的身后。
“文丑将军,你可愿降?”
虎牢关下白衣将,果然名不虚传。
“呼!”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文丑手中的长枪横过,举在身前,狞笑道。
“我知道我不是你的对手,不过,全且试一试。”
顾楠见文丑如此,也不再说。
手中的长枪一抖,几乎肉眼可见的气流从枪锋开始盘旋而上,直至整柄长枪都笼罩在了风卷之中,风声涌动,扬起了那一身白衣。
文丑在马背上压下了身子,枪尖移向顾楠,眼睛里看着山林里的火光和风卷着的白衣。
“顾先生,我可否托你件事。”
“你说。”那一柄白缨枪上的风声越来越急。
“替我和袁公说一声。”
手中握紧长枪,文丑脸上狰狞的笑容渐渐舒缓。
“文丑,来生再效犬马之劳。”
他想起他和颜良站在袁绍的两旁,立马在山上,看着山下的千军万马。长原无际,兵马无疆,战鼓擂动,要叫天中作响。
那时,当真豪情万丈,以为此生不负。
“来!!”
再没有停留,文丑的长枪刺出,枪身如龙,盘着阵阵劲气,直直地穿过了两人之间的风声。
风声扯紧,缠在风中的长枪也是迎上,白缨飞扬。
枪尖对着枪尖,两柄长枪撞在了一起。
“当!”
一声交击,几乎盖过了整个山林间的所有声音。
文丑手中的长枪一弯。
“咔咔咔咔。”
在劲风之中他的长枪再也承受不住,枪杆一片片地裂了开来。
到最后一声响起时,长枪崩断,白缨枪窜出,没入了他的怀中。
“呼!”一同贯入的长风穿过他的身子,将他背后的披风卷上了半空。
枪尖落在地上,倒映出一片火色里被白缨枪刺穿了的人。
“呵。”
鲜血从胸口流到掌心中,文丑无力地抬起温热的手掌,手中只剩下一小截的枪杆,勾起嘴角。
“厉害,恐怕这世上根本没人能挡住这一枪,死在你手上,我也不冤枉······”
第四百三十二章:顾先生不懂人心()
文丑被斩,没有多久袁军也就没有了反抗的余地,纷纷投降。顾楠将文丑的留话告诉了曹操,曹操叹了口气,让一个袁兵回去把话带给袁绍,并让人好生对待文丑的尸体,不可斩首。
等曹操率军回到官渡的时候,袁军的主力依旧没有发起攻势,便召集了众人议事。
议事还没开始,众人相互寒暄了几句。
顾楠见到郭嘉的第一件事,就是笑问郭嘉在两军阵前抚琴的感觉如何。
郭嘉汗颜地没有答话,一旁的荀攸没有忍住,似笑非笑地说道。
“想来是很不错的,袁军撤走后,奉孝依旧趴在桌上久久不肯起身。”
“哦?”顾楠异样地打量着郭嘉,还以为这人胆色变好了许多。
曹操也正欲赞赏。
结果荀攸接着说道:“直等张辽将军上前问道,先生如何了?答曰,我腿软。”
“哈哈哈。”
营帐里传来了一阵笑声。
郭嘉的将手掩在脸上,心中悔恨交友不慎。
······
“沙。”
帘帐被推开,两个人走了出来。是议事结束,顾楠和郭嘉结伴同归。
“呵。”走在路上,郭嘉背着手轻声一笑。
顾楠疑惑地侧眼看向他:“你笑什么?”
“顾先生。”郭嘉笑着低了低头:“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袁绍定不会来攻?”
“怎么说?”顾楠问道。
郭嘉扭过头看向远处依稀可见的袁军营垒。
“袁绍好谋无决,此时他又是优势,定更加不敢冒险。”
毕竟官渡之中如果没有差错少说也有曹军数万不可小觑,若是他一时大意很可能就会被曹军扭转局面。(就像是历史上许攸建议袁绍,趁曹军在外分军攻打许昌,袁绍不肯一样。)
“而且,虽然是我坐在营上,但袁绍真正怕的当是将军。”
应该已经快到了晚食的时间,远处的军营里飘起炊烟,升起在层层营房之中,倒也别有一番景致。
“将军的变数太大了,荆州刘表,江东孙策,无论是哪一个人同将军说好盟约。将军手中的兵力都不会比袁绍少太多,袁绍最担心的也是这一点,怕将军留有一手,藏兵不出。”
(因为确实需要说明,这里借两百字说明一下:之前的更新里有读者说道空城计是诸葛亮对司马懿用的,对袁绍不一定有用。其实是这样的,历史上诸葛亮并没有对司马懿用过什么空城计,这只是小说的一个情节罢了,所以并没有那么多的分析可以说。我想当时罗先生写的时候应该也没有想这么多,苦笑。
而且就算是就事论事,袁绍的性格和曹操的变数,也注定了袁绍不可能下手。具体可以了解一下官渡之战的过程,袁绍有好几次机会可以一举击溃曹军,都是因为犹豫不决丢失了机会,有时真的觉得他是在放水,笑哭。)
“先生我说的可没错?”郭嘉回过头来,笑着问顾楠。
顾楠耸了耸肩膀,随意地说道:“也差不多。”
已经是过去了的事,没有多说的必要,她现在只想去吃些东西,这几日腹中空空,实在难受。
“传闻顾先生擅长人心揣度,如此看来果真不假。不过说起来,顾先生可还记得上次同我说的那个笑话。”
郭嘉不知道为何,突然提起了那件事。
他认真地看着顾楠:“有时,顾先生的样子,真的叫人以为顾先生是一个长生不死的人一样。通晓人心,却又几乎不理世事。”
顾楠的脚步顿了一下,接着又若无其事地往前走。
“我只是见的人多了而已,哪有什么长生不死。”
郭嘉咧嘴一笑,认真的神色散去,移开了视线:“是啊,哪有什么长生不死?”
“咳咳咳。”可能是说了太多的话,有些气短,他接连咳嗽了几声。
顾楠叹了口气,撩起袖子,伸手放在了他的手腕上。
郭嘉停下了脚步,这人靠近的时候,他总能闻到淡淡的香味。
“没什么大碍。”脉象还算平稳,只是这几日有些劳累而已,顾楠说道。
“你若是哪时难受,就再来找我,我给你写几副药,回去的时候你自己去药房抓来吃。”
“嗯。”郭嘉微微地笑着看着眼前的人,眼神带着些说不清楚的意味。
顾楠抬起头,看向他问道。
“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郭嘉想了一下,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些,将自己的手收了回来。
“顾先生擅算心术,算算看如何?”
说着,笑着走开。
心想难得,也有她算不明白的东西。
留下顾楠站在那一头雾水,眨了眨眼睛摸了一下自己的脸上,难不成是我脸上有什么东西?
······
文丑的消息传入袁军几日,袁军都没有什么动静。
直到第五日,袁军出军,在曹营之前高建楼橹,堆土入山。
“沙。”几粒砂石从堆砌的土坡上滚下,袁绍站在土坡上看着下面的曹营。
文丑军传来消息之后,他就知道中计了,但是没来得及转攻曹营,曹操就已经回到了官渡。
他的身后楼橹土坡上站满了弓箭手,袁绍拔出了腰间的长剑,剑身清凉如同一汪湖光。
剑举起,弓箭手拉弓搭箭,弓弦张开羽箭对着半空。
“放箭!”
“咻咻咻!”袁绍手中的剑身映出万箭齐发,箭簇飞入半空,又如雨一般落下。
自上而下,射入了曹营之中。
“袁军攻营,袁军攻营!”
箭雨里,营墙上的曹斌躲进了营墙下面,而营中的则四下散开。
“兹!”
一支箭落下,被一柄剑接住,两者之间擦出一片火光,箭簇无力再进,落在了地上。
于禁挎着腰间的剑鞘,对着后退的士兵叫到:“勿乱!”
“推抛石车来!(那时称霹雳车)”
没过多久,随着车轮滚动的声音,一辆辆装载着石块的巨车被推到了营前。
每一驾车由数十个士兵操作,将石块拉起,对准了营外袁军的楼橹。
“放!”
于禁一声令下。
石块投出,伴随着声响,砸在楼橹上将上面的士兵砸下。
有的士兵则是被石块压住只剩半截身子露在外面,血秽流淌一地,呜咽着。
惨叫声,破风声,喝令声交织在两军之间。
曹操从营帐里走了出来,典韦跟在他的身边。
他仰起头看向天中如同飞蝗的箭雨,还有箭雨之后的楼橹,压下了手里的剑柄。
而另一边,袁术也看着曹营之中,巨石擦肩而过也没有要退半步的意思。
虽然他们都看不到对方,但是他们都知道,对方正看着自己的军中。
谁都不会在此地让步,此战,定要有个分晓。
第四百三十三章:卿本佳人()
“砰!砰!”一块块巨石从半空中砸落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音,一阵阵巨大的声响,让袁军慌乱。
而袁绍却站在乱石之中镇定自若,甚至嘴角扬着一些笑意,举着长剑站在土坡上俯视着曹营,完全没有退兵的意思。
“砰!”又是一块巨石砸在了楼橹上。
一个弓箭手头破血流的摔下,身子像是破布一般落在地上。
浑身都是剧痛,他睁着模糊地眼睛看着北面,直到眼睛彻底变得空洞无神,都没有闭上。
没有人会关心一个士卒的死活,也不会有人去猜他死之前最后一眼在看什么。
只是对于他来说,或许有很多放不下。
一个人向着袁绍走来,两鬓微有苍白,脸上的皱纹不深,但也看得出他应该是已经过了中年。
他走到袁绍的身边,看着又一颗石块飞过,皱着眉头。
“明公,此地危险,还请明公回营暂避。”
袁绍看了一眼来人,却依旧提着长剑对着身前的阵间。
阵间是一片乱箭飞石,两营对望,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死在其中。
他没有回身,而是出声问道。
“公与先生,我为袁军主帅,若我退避,士卒该如何专心应战?”
站在袁绍身边的人名唤沮授,字公与,早年便跟随袁绍。
可也是因为如此,他比之他人,有时更觉得袁绍不复当年。他常献策袁绍,但袁绍总是难有决断,更少采用。
正如人所说,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然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
才至于他对袁绍总是失望。
不过这时,沮授看着袁绍坦然地站在沙场上,提剑独立。
这时的袁绍,让他误以为自己好似看到了当年的袁公。
袁军的士卒又是一轮齐射,箭雨飞向曹营,连阳光都被遮暗。
袁绍的长剑同时再一次举起。
“攻营!!”
声音阵阵入耳,带着叱咤天下的豪迈。
在这一声令中,袁军的士卒推着轒轀向前,冲向曹营的营门,同时约莫万余人带着长梯奔向营墙。
袁绍向着自己身前的马匹走去,翻身上马,勒着缰绳回看向沮授,朗声问道。
“公与先生,可敢与我入阵号令?”
全如从前,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
在重重围困中,掷盔说那一句,大丈夫宁死阵前。
称作名门之健者,当世之豪杰。
如此的袁绍,才是沮授当年所见。
沮授低头看向腰间的长剑,君子佩剑,但他很少用剑。他都快记不清上次拔这剑出鞘是什么时候了。
脸上一笑,也该是时候,再拔剑示人了。
“那我,便同明公走一遭。”
袁军的弓箭停下,转而袁绍指挥着万余人攻上阵前。
沉重的轒轀被推动起来,在地上碾过两道深痕,袁军的士卒将冒着乱石,将轒轀推近曹营的营门,想要将营门撞开。
因为轒轀的顶上盖着坚固的斜板,石块砸在上面也只是留下一个凹陷,不能对下面的士卒造成什么阻拦。
于禁已经走上了营墙,看着越来越近的袁军,沉着脸指挥着。数个长梯已经搭在了营墙上,又被曹军推了下去。
等到袁军的轒轀已经推到了营下时,于禁才一挥手。
“落石!”
士卒抬着一块块巨大的石块从营门上砸下,拦在了轒轀和营门之间。
有几块石块砸在车轮上,将车轮几乎压垮。
烟尘掀起,袁绍骑着马站在军中,继续号令着袁军攻入。一架架长梯搭上,袁军爬上了营墙,迎面而来的就是长矛和利刃。
最终,两军的初阵在营墙上厮杀了起来。
曹操没有上阵,而是站在营中看着局势,双手背在身后。衣袖之下,手掌慢慢握紧。
营墙上的喊杀声很重,重到即使是站在此处也听得很清楚。
“先生、奉孝你们觉得此次袁绍欲要做什么?”
曹操出生向一旁的顾楠和郭嘉问道。
“此次袁绍出军不过万余,攻势也未尽全力,想来只是试探我等营中的兵力。等到试探出了几分,袁军应当就会退去。”
郭嘉说道,眼前的攻势看似很猛烈,但是以袁军的兵力如果是真的决意攻营绝不只是如此。
而袁绍的做法也一样,像是一时冲动,实则反而很谨慎。
“我想也是如此,若是袁本初真的攻营,绝不该只是如此。”
曹操认同地点了点头,不过就算只是这样,这种兵力的消耗时间久了对曹军来说一样很不利。
见营墙上的于禁一军守得有些艰难,他转身对顾楠说道。
“顾先生,还是需你率一军助文则守备营墙。”
“是!”顾楠抱拳领命,向着营墙走去。
“杀!!”
一个袁军士兵提着长刀,将刀刃砍入了身前的人的喉咙里。
他抬起头来见到了营墙上的曹军领将,那领将正和另外几人厮杀在一起。
举起刀,袁兵杀向那个领将的背后。
然后一缕风吹起了他的头发,他不知道是哪来的风,看去的时候,就见到一柄白缨长枪穿过。
胸口一疼,整个人就被抛飞了出去,落下了营墙。
于禁感觉到背后的风声,回过头,见到顾楠将一个冲到他背后的袁兵刺下,感激了地看了顾楠一眼。
“多谢!”
他这人少言寡语,难得能在他的嘴中听到一个谢字。
但是这也不是说话的时候,两人只是相互点了一下头,就各自杀向了一边。
郭嘉站在下面,看着在墙上冲杀的白袍。
在见到顾楠之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