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坐在一边的顾楠无奈地咳嗽了一声,她先前才替郭嘉调理过身子,这段时日他不适合饮酒,否则又要她麻烦一次。

    郭嘉正准备倒酒的手顿住,回过头来见到顾楠,强笑着万般不舍地将酒杯放下。

    “不饮,不饮。”

    而一旁的众人则都是已经笑着饮了一杯。

    “取下江东,天下可定矣。”曹操也不知道叹还是叙,长长地从胸中吐了一口气。

    回过身来,看着众人。

    “诸位,可能破江东?”

    酒座之间,郭嘉,程昱几人相互看了看,笑了一起来。他们早就猜到了曹操会问此事,而他们也早就有了对策。

    “若是先前没有顾先生治好疫病,确实不好应敌。”程昱给自己倒了一杯。

    “但是如今。”郭嘉拿起一只倒着酒的酒杯在手中把玩着。

    “若是江东兵马沿河固守赤壁,想要攻入非是一朝一夕之事。不过,此时他们都以为我军营中大发疫病,兵不能战,马不能行。荆州与将军的兵马又多有不和,不能入阵。”

    “我军只要继续做出这幅模样,江东诸公就会以为我军将败,转守为攻。届时定会露出破绽,我军就可以此,一战而胜。”

    “所以。”郭嘉勾着嘴笑了笑:“将军只需满面愁容,等江东诸公入瓮就好了。”

    说着,就要将酒杯送到自己的嘴边。

    “咳。”顾楠黑着脸又咳嗽了一次。

    郭嘉看着近在眼前的酒杯,砸吧了一下嘴巴,最后还是苦苦地放了下来。

第四百五十二章:写给朋友的信要真诚一些() 
曹军自从驻营之后就在没有什么大的动静,似乎短时间里没有再出兵的打算。

    “哗。”木浆没入水中划开水面推着一艘小舟缓缓地从江边划过,小舟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的人,身旁还摆着一些渔具,看起来是一个路过的渔人。

    只是不知道有什么渔人会这么大胆,在两军交战之时还敢来附近捕鱼。远处就是曹营,小舟没有划得太近,舟上的渔夫远远地在江边望着曹营的营头。

    曹营上甚至没有几个守营的士卒,而且都是一副无心把守的模样,士气低迷。

    一个曹军的士兵他的这边,似乎看到了他。

    渔人收回了自己的视线,拿起身边的一张渔网假装是要下网。

    士兵像没有准备要管他的意思,向着营墙下走开。

    松了一口气,渔人的视线继续打量着曹营的四周。

    过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一队士卒从营地的侧边走了出来,口鼻上都捂着布,身后拉着一架车,车上盖着麻布看不出里面是什么东西。

    直到那些士卒走到一处围起来的空地,才停了下来将车上的麻布掀开,露出车上的东西。渔人的手中一抖,他看到车上是一堆尸体和士卒的衣甲。

    士卒把尸体和衣甲放到空地上,然后一把火将他们烧去。

    焚烧的黑烟在江边升起,渔人低了低头,把刚撒下的渔网又收了回来,离开了江上向着远处划去。

    “你看到的便是这些?”

    坐在桌边的是一个三十岁上下人,生得样貌俊美,却没有一点阴柔之气,利落的横眉下目光凌厉。身披一套铁甲,一只手支着下巴,饶有兴趣地听着探人的来报。

    如果顾楠在这一定能认得出他来,虽然两人已经多年未见,但是这周瑜确实没有变过多少。

    周瑜身前禀报的探人正是那个在江中打鱼的渔夫。

    “是,属下亲眼所见。”

    “嗯。”周瑜放开了下巴,挥了一下手掌:“你下去吧。”

    “是!”

    探人退下,周瑜无声地坐着,低着眼睛,看着手中的笔,该是在想着方才探人所报来的事情。

    军中士气低迷,无心作战,又有队伍在空地中焚烧尸体和衣甲,近几日也确实时常能够看到江对岸的曹营中升起火烟(其实那是在煮药)。

    看来这曹军的瘟疫还在,而且是越来越重了。

    曹操所部大多本就不擅长水路作战,手下的荆州水军又磨合不足,难以调遣,现在还要再加上这场瘟疫。

    “啪。”周瑜将手中的笔按在了桌案上,嘴角抬起。

    “此战已有胜算。”

    但是接着他的眼下又带上了几分疑虑,他是还有一个处地方没有把握。

    “都督。”周瑜的思绪被打断,一个士兵先走了进来。

    “刘备军师诸葛亮求见。”

    “哦?”听到士兵的话,周瑜的神色一动,刘备的这军师他倒是也很有兴趣。他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听子敬说了不止一遍其舌战群儒之事。

    只是他当时不在场,不然还能看上一场好戏。

    而且这诸葛孔明在没有出山时在名士之间就有了不小的名声。

    卧龙先生······

    周瑜若有所思地对着士兵说道:“请他进来吧。”

    诸葛亮走进营帐之中的时候正好迎上了周瑜的目光,两人相互打量了几眼。

    “诸葛亮见过都督。”诸葛亮先出声说道,笑着握着自己的羽扇行礼一拜。

    “孔明先生多礼了。”周瑜笑着抬手,对着一张备好的桌案说道:“请坐。”

    “谢都督。”

    等到诸葛亮入座,周瑜才继续说道:“日前就曾耳闻诸葛卧龙之名,有幸今日终是得见了。”

    “都督说笑了,一介布衣,不值都督挂心。”

    诸葛亮推脱了周瑜投来的重名,不再说这些客套话,转而提起了正事。

    “亮今日来是有一事想要请教都督。”

    不以盛名倨傲,这份气度就远胜于那些盛名之下碌碌无为的名士了。

    周瑜暗自点了点头,对于诸葛亮的态度也好上了不少。

    “先生请说就是,请教不敢说,不过与先生共议还是可以的。”

    “那亮就直言了。”

    诸葛亮握着羽扇放在自己的身前。

    “如今曹操大军在侧,不知都督如何看此战的胜负。”

    听诸葛亮提及了曹军,周瑜看着他的眼神微微变了变,随后笑了一声,说道。

    “曹军举二十万大军来攻,江东之地虽是险要但是想要守住曹操也没有这么简单。不过,我等也不是没有一点胜算。”

    说着,周瑜慢慢抬起了自己的三根手指。

    “其一,这二十万军中,十余万本是骑军,从北地而来不通水性,水土不服,战力折损。

    其二,是荆州水军新入曹操帐下,不好调遣,与曹操本部的兵马多有摩擦。月前初战之时,就看的出曹操的兵马调度极为不便。”

    其三,曹军如今瘟疫横行,士气低迷,我觉可以趁势而为。”

    “如此算来,这胜算,当在五五之数。”周瑜的目光看向诸葛亮。

    “即使这样,曹操仍有二十万大军在手,欲败曹军依旧非是易事。”

    “而且我有一个故人尚在曹营,其无论眼光还是谋略恐皆要胜于我,与其交手,我难知胜负。”

    虽是二十万大军在侧,可是从头至尾周瑜一直谈笑风生。

    直到提及这个故人的时候,他的眼中露出了一些唏嘘和无奈。

    诸葛亮看着周瑜的样子,顿了一下,也点了点头。

    “我也有一故人在曹营从事,不过此时,已经不是当年了。”

    周瑜一愣,笑着叹了口气,确实,此时已经不是当年。

    他重新看向诸葛亮,问道:“孔明先生,我的胜算已经说完,不如说说孔明先生的胜算何在吧?”

    其实周瑜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他所问的,只是在试探诸葛亮的想法。

    诸葛亮明白这一点,没有不满,淡淡着握着自己的羽扇说道。

    “在自古用兵,以少胜多,无非断粮攻心,水火土石之法。而此战的胜算···”

    他停了片刻,对上周瑜的视线,说道。

    “当在火攻。”

    相视的两人都淡笑了一下。

    他们所想的是不谋而合了。

    但是周瑜还是继续问道:“孔明先生,曹操大营沿河十余里,要如何一把火烧尽?”

    这也是他的疑虑,目前他还没有想到对策的一事。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摇了摇,站起身走到了营门边,掀开了帘帐看着外面远处的江水。

    “都督可知,水上火?”

    ······

    曹操大营所在的乌林处于赤壁的西面,同时那里的江岸是一个凹口,前端的江流向内。只要能靠近曹营的前端,将那一片的江水点燃,火势就会蔓延到整个曹军的大营,至于如何将江水点燃。水自然是不可能点燃的,但是如果是火油呢?

    等到诸葛亮离开,周瑜一个人坐在营帐里,眯着眼睛。

    “水上火。”

    着实是一条奇策,只是要行此计,就必须要有人领船深入曹营,那便需要诈降。

    曹营瘟疫横行,若是这时有人从江东归降于他,想来他定会大喜过望。

    到了深夜,周瑜的营帐中依旧亮着。

    他没有睡去,而是在桌案上写了一封信。

    那信中其中的一段是这样。

    “贤弟,许久不见,你可是也来了江东?如今的局面,想来兄请你来饮酒你也不能来了。呵,江东的景色如旧,只可叹人不能如旧。

    不过说来,当年你说你志不在诸侯之间,我不解问你志在何处,你只是指了指自己身后的箱子说,在里面。兄愚钝,至今也猜不到你的志向在哪。如果有机会,还真希望你能替兄解答。

    贤弟去后,我虽在江东,但也听过许多有关于贤弟的事闻。助那曹操入主青州,挥军向北,一举平定中原,我想这些都是贤弟的手笔吧。说句玩笑话,若无贤弟,何来的那曹操,若是贤弟你来投江东,江东又何惧曹操?

    ······”

    直到写下最后一个字,手中的笔放下,周瑜看着身前的信,轻叹了一声。

    “可笑这本该是写给故友的信。”

    眼前的这封信,不是一封写给故友的信文,是计策的一环。

    他相信他的这个故人会猜疑诈降,以免计策被戳破,他才写了这信。

    他不需要这封信有什么大的作用,曹操生性多疑,他只需要让曹操对收了这封信的人心怀一丝保留就好。

    如此,至少在此战中那人的话,曹操就不一定会听了。

    他很久没有写信给过那人了,没想到再写信的时候会是这样的情形。

    封信的时候,周瑜的手忽然停下。

    想了一会儿,他又将信拆开,不过这次他是认真提起笔在信末补了一句。

    “听闻近日曹营中瘟疫盛行,疫病难治,还望贤弟多加了留心。”

    写完,才默默地将信口封了起来。

    第二日,一封信被“暗中”送到了顾楠的手中,然而顾楠当日就将此事告诉了曹操。

    “哈哈哈。”曹操看过这封名为送于友人,实则劝降离间的书信。

    摸着自己的胡子摇头笑了起来,一切皆如意料之中,知道了曹营“疫病四起”之后,江东之人果然要有些动作了。

    “看来,有人坐不住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蠢笨() 
顾楠从大营中走了出来,江边的空气都有一些潮湿,迎面吹来的江风将丝丝凉意吹在人的脸上。地上的泥土湿软,混杂着一些青草。

    江面上的战船起伏,士兵演练完了军阵正在休息,荆州的水军和新编的水军混杂在一起说笑,至于说的是什么,风声有些大,就听不清楚了。

    顾楠从自己的怀中拿出了周瑜写给她的那封信,信中问她,她的志向何在。

    目中望着江心,不大的浪涛声阵阵拍岸,一阵风吹得顾楠手中的信纸颤动,顾楠淡笑着放下手。

    志向,她早就已经分不清这些东西了。

    “江景壮阔。”

    郭嘉走来,站在顾楠的身边说道,他方才见到顾楠一个人大营里出来,也不知道她要做什么,就一起跟了过来看看。

    “奉孝。”顾楠望着江中渐渐远去的流水,所有的江流都会奔腾向海,就像所有的人都会生老病死,唯独她像是脱身了那个江流,站在岸边看着无数的江水东去。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我未做完的事,你帮我在做一些如何?”

    郭嘉一愣,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说不出来,因为他知道顾楠总有一天是要离开的。

    “那顾先生你也答应我一件事如何?”嘴角扯出了一个微笑,他说道。

    “你走的时候,留一封信给我,当做送别。”

    因为她走的时候,两人今生该是就再没有见面的时候了。

    他是那江中的流水,而顾楠是江畔的人,对于他来说的惊鸿一面,他明白不当让顾楠记下。

    一声送别,对于他来说足够了。

    大约是半月后,一封降书被送到了曹操的手中,江东的老将黄盖来投。他不齿于受那黄口小儿周瑜的指派,结果受到周瑜杖罚毒打,所以来投了曹操。

    若是曹操的营中真的正发瘟疫,他定会封锁消息尽力不让江东知道,做出一副强势的样子保证士气。那样的情况,黄盖来投,情急之下他还真有可能会试试这黄盖。

    但是如今瘟疫只是他放给江东的幌子,他很清楚在江东中人看来,曹军中已经瘟疫横行,随时有可能因为瘟疫退走,这个时候黄盖就算是真想离开江东,对他曹操也应该是避之不及,又有什么理由来投?

    很多时候状况和形势的不同都会改变人对于事态的看法,曹操对于这是诈降已然心知肚明。

    江东中人也是失算了一招,他们没料到瘟疫能够被治好。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当年诸葛亮问顾楠医术的时候,没有被他小妹打断,而是细细地问了下去,或许今时又会是另一个情形。

    天未亮,大概是黎明时分,曹营远处的江面上驶来了大约十余艘蒙冲船,远远的看去,上面似乎皆是粮草和兵马。不过船底在江水中吃水很深,也不知道是不是还载着什么东西。

    黄盖站在船头,脸色凝重,手扶着船头的栏杆,望着远处的曹营。

    江东的营寨外,船只集结,周瑜挎着一柄剑走到了战船上。

    等黄盖得手后,曹军的营寨就会燃起大火,如无意外,河岸的一侧都会被火油点燃,那时他们会在江中放火箭助火。

    等到江面上的火油全部燃尽之后,就可攻入曹营,破了曹军。

    周瑜站在船上抬起头来,此时天还未亮,而一切,当在天亮之前有一个定局。

    船上的旌旗扬起,周瑜系上了自己身后的披风,放下手来,下令道。

    “行军!”

    黄盖的船只行在江上,眼见着曹营愈来愈近。

    突然见到江面上拦着数艘战船,而江边有人挥着火把,举着一面曹军的旗帜,似乎是要让他将船靠过去。

    黄盖的拳头一紧,此时离曹军还不够近,若是在此被拦下,火烧不到曹营,所以他还不能有所动作。

    咬了咬牙,他下令兵卒将船向着岸边靠去,他手中有曹操的书信,只要能绕过这一支曹军,曹军营寨就近在眼前了。

    可是当黄盖来当江边的时候,却感觉到了气氛异样。

    江边驻守着数千曹军士卒,而岸上还有一排巨大的木车和堆蹙在一起的巨石。他知那些木车叫做霹雳车,可以投掷巨石,看来是曹军守备河岸的。

    手不自觉的握紧了栏杆,但黄盖还是深吸了一个口气,镇定了下来。向着岸边的曹军领将叫到。

    “我乃江东黄盖,黄公覆,今日于此来归降曹将军,将军可否放行?”

    岸上的曹将脸上的神情半笑不笑,拱了拱手:“在下文聘,文仲业,黄将军可有通行的书文?”

    见对方提及信文,黄盖将交给了一个士兵,让士兵下船送到了文聘的手中。

    文聘拿着手中的信文,似乎是认真地看了一遍,然后笑着抬起头对着黄盖说道。

    “黄将军,我家主公已经知道你是诈降,你若是现在罢手下船,我还好向主公替你求情几句,留你一命。”

    听了文聘的话,黄盖的眼中一缩,当即挥起了手向着身后吼道。

    “冲营!!”

    江岸的十余艘蒙冲立刻开动了起来,向着曹营直冲而去。

    岸上,文聘的目光一冷,冷笑了一声,挥了挥自己的手:“将此些船击沉!”

    几个呼吸之间,岸上的一排石车都上好了巨石,随着第一声破风的声音,一颗巨石向着江上的船砸去。

    “砰!”巨石砸在一艘战船的一侧,将船砸得一斜,船身也破开了一个大洞,冰冷的江水涌入,战船眼见着就要沉下。

    黄盖看向那一艘快要沉下的战船,吐了一口气出来,半白的头发被江风吹起。

    看来今日是难以安然退走了:“将所有的火油打开。”

    “点火!”黄盖的声音在江中回荡,火把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