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丧军之将,黑剑无格···
心里默默地记下。
如此剑术,看来她伤了墨家那六指黑侠的传闻真有几分可信。
似乎担心会有追兵,脚步又加快了几分,恍若一阵清风缥烟在空中瞬息远去。
——————————————
关外凉薄,岁末的时节,到天冷的再也受不了的时候,开始下起了雪。
纷纷扬扬的小雪一夜之间盖住了关外的原野和山间,白皑皑的一片。
第一百三十四章:公子威天下()
顾楠看着远处的雪景,这对于行军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士卒的衣甲不足以御寒,就算秦国国力强盛,也不可能给每个士兵配毛皮御寒不是。
关中驻守的士卒都冷得脸色发白,何况是此时已经在出军攻魏的蒙骜之军。
此番他们想要安然撤退,大雪封山,此番他们若是真遇上了众国围堵,想要安然撤退会很难。
蒙骜的军队不容有失,如果少了那十万军,只凭函谷关的三万军想要抵御众国联军的攻势恐怕难以招架。
就更不要说等到援军来时一举攻出前后夹击大破敌态了。
顾楠皱着眉头,心情算不太好。
但是蒙骜老将率军总是让她能安心不少,之前攻取韩国成皋之时,为了布局,嬴子楚并未对她和蒙骜说明事态。
此时这场笼扩天下的棋局已经展开,嬴子楚想来已经和蒙将军说明了意图。
如何进退他心中自然有数,索性不是蒙武那货带军,不然还真是让人放心不下。
顾楠的眉头松了一些。
远在千里之外的蒙武打了一个喷嚏,搓了这自己的鼻子,骂了一句怪冷的天气,继续行军。
他是不知道,有人会在函谷关编排他。
一片雪花穿过了房檐,落在了顾楠的肩头,顾楠伸出手将那片雪摘了下来,很快这淡白色的碎瓣就在她的手中化成了一点清水。
想起来,那长平之年的时候,也是这样一场大雪呢。
呵,莫不是这上天用来葬了那人间枯骨的。
————————————————————
“先生。”学士的长袍褶皱在地上,跪在一个老生的面前。
“······”
老生坐在坐上,睁开眼睛看着下面的人学士,沉闷地开口问道:“可是伯兄让你来的。”
“是。”学士跪坐在下面,低下头,恭敬地说道:“魏国如今受秦攻侵久矣,大王长感,吾弟在此,何来秦国猖狂。”
“呵,这般吗?当年我窃符救赵,恐怕我伯兄是想杀了我吧。”
老生垂着背,看起来很是疲倦,显然他已经疲于应付这权势之间的博弈了。
如果不是,他不会坐在这里。
“这。”学士的脸色阴晴不定:“是何人有此谣言,待学生去将他杀来。”
“你倒是不怕,我先杀了你?”
老生的声音幽幽,惊的下面的学士缩退了半步,手心之中冒出冷汗,只觉得浑身不听使唤。
但是很快,那上面的老生收去了其实,如释重负,学士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老生沉默了半响,突然问道:“伯兄,可还安好?”
学士眼前一亮,连忙说道:“大王身体日益疲惫,时常思念先生。”
老生没有去看这人,只是看着门外,摇了摇头,不知道是对他说还是对自己说道。
“他不会如此。”
“就像当年,邯郸之围,他不会顾及姐姐一样。”
“信陵君···”
信陵君魏无忌,魏国国君少弟。
当年长平之后,邯郸之围,若不是他,恐怕在这天下的格局,也不会是这般了。
原本魏准备出兵援赵,可秦王看透了魏王的心思,派人传话与魏王。
若魏王援赵,则赵灭之后,就是魏国。
如此,魏王将已经派出的援兵压在边境,不让轻动。
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妻子是信陵君之姐,求援于信陵君。
是他将兵符窃出,领军西进,一举攻破了秦军,赵国才能留至如今。
同样的,他也因为犯下窃兵重罪,不再回魏国,只是让手下的士兵归去,自己一人客留在了赵国之中。
此一人在魏,叫得诸侯不敢谋魏十余年。
魏国无大将,他离国之后,挡不住秦军攻伐,如今早已经是岌岌可危。
魏王这才派人来请信陵君。
门下的学士不知道该如何说,只知道自己的手中满是汗水,此番若是不能将信陵君请回去,他怎么也难逃一死了。
“伯兄,呵。”
魏无忌轻笑了一声,深吸了一口气,又长长的叹出。
“要得祖先宗庙毁于一旦,我又有和脸面活在世上呢?”
他的眼睛垂下,两肩沉下。
“我会回去的。”
身前桌案上的烛火映射站在他眼中,似在灼灼而动。
他如何不会明白,此番回去之后。
只等退去秦军,自己的兄长该是就会杀了自己。
王宫世家。
但他依旧站了起来,疲倦的身子站得沉沉。
踏出一步,每走一步,身上的气势就有所拔高,直至走到门外。
堂中的学士,看着那老人,似乎又看见了那曾经的护国之将,站于门庭之外,仰头注视着魏国的方向。
声音铿锵有力,目中狷狂。
“回去,一破秦军!”
气魄如虹。
“此一生为将矣,何不死于那大好河山之中?嗯!快哉!”
“来人,备马!”
——————————————————
信陵君出赵,归于魏国。
魏王亲自出城迎接,魏无忌和安釐王两人十年未见,重逢时不禁相对落泪。
只是这泪水有几分真假,有几分偷生之幸无人知道。
公子威天下,无敢入魏国。
那将领重新披挂,当日派遣使者与众国。
众国知是信陵为将,皆出兵相助。
一时间声势浩大,一般无二。
第一百三十五章:盘不得崩败于此()
行军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中,蒙骜挥退了传令的士兵。
摊开了手中的竹简,秦王军令,进魏攻侵,若魏求援,以致众国联军,则触之即退入函谷。
引众国兵力入关,守关御敌,待东周驻军从后领军入阵,前后突军,以连横之势,破合纵之谋。以关为口,吞众国之军。
只不过,魏国,真能求援众国?
蒙骜骑在马背上,微白的眉头蹙起,收起竹简,摸着自己的胡子。
如今已经入魏两月有余,魏国别说反攻了,就连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的少之又少。
魏国之君向来寡德少助,此番,众国不看魏国伤筋动骨,恐怕也不会出手。
众国不会让魏国灭了,魏灭只会增强秦国的实力这一点所有人都清楚。
但是魏国多次攻入他国,想来多数人都会更加愿意先看一阵的笑话,再考虑出兵相助的事情。
大军如同一条盘龙,行阵于白皑的山间。
先前溃退了一只魏军,是向着这个方向跑来的。
不知何来的一声响动,蒙骜眼神猛地看了过去,只见几只飞鸟从远处的林间飞起。
“停!”
蒙骜的右手抬起,前阵停下,后方的大军也缓缓地停了下来。
“踏踏踏。”
蒙武催着马带着蒙恬走到了蒙骜的身边,疑惑地问道。
“父亲怎么了?”
“爷爷,为何不快些追上那魏军,免得让他们跑了。”
蒙武从蒙骜的脸上看出了几分端倪,抬头看向山中,而蒙恬终究年少气盛,还在没有注意到自顾自地说着话。
蒙骜满脸凝重,环视着大军至处的这片山谷。
这片地方,为何会如此怪异···
明明之前还在大路之中,为何追了那魏军不过小半个时辰的时间,就已经身处这群山之中?
四面环山,此处地形···
蒙骜的瞳孔微缩,匆忙拨转马头,大吼了一声。
“撤!”
可惜终究还是慢了一些。
“砰!!”
“砰!砰!砰!砰!”
突如其来的战鼓的声音在山峦之间回荡。
秦军的阵中一片骚动,慌乱地纷纷看向鼓声传来的方向。
蒙骜怒视着四周的山顶。
如此简单的计谋居然只因为一时大意,老夫不该。
没有时间等蒙骜去多想什么。
无数的人影从背坡的山头上走了出来,手中握着长戈,身披甲胄,密密麻麻几乎盖住了山中。
同他们一道出来的,是一面又一面旗帜。
燕、赵、韩、楚、魏!
五旗林立,似要是遮蔽了半空,叫得那山里的秦军如同求困之龙难脱天外。
蒙骜看着那突然出现的大军,目眦欲裂。
一旁的蒙恬脸色苍白,握着兵刃的手有些发软。
秦军更是乱了阵脚,纷纷开始后退。
战国余七,除秦六众,已至五国。
这魏国,怎么可能,这点时间如何能召集如此兵马?
随后蒙骜见到一面帅旗竖起,抬眼看去,那是一面魏旗。
旗下之人是一个老将,运足内息于目中,看清了那人的面容,半垂的双目之中闪过一抹惊骇。
那人,他认得。
魏国护国之将,信陵君魏无忌!
这人,居然回来了。
信陵君也低头看着山下的蒙骜,眼中带着一股逼人的战意。
秦军,好久不见了。
蒙武拉住身下被伏军惊扰地想要逃去的战马,只是粗略一眼,围山五国之军,至少二十万。
不备地利,未有天时,人数亦有缺,秦军不会是对手。
咽了一口水,捏着手心里的骑矛,这才发现手中已经湿透。
“父亲,怎么办?”
蒙骜难看的脸上扯出了一个冷笑:“多问,怎么办,突围!”
信陵君抬起手,对着那秦军张开了手掌。
发出一声浑厚的低吼。
“冲阵!”
帅旗挥舞。
“杀!!”
山谷之间一瞬间爆发出了惊天巨响,数十万人,从山丘之上重下,烟尘滚滚,恍若天地振动。
一声杀声叫得人肝胆震颤,停遏行云。
蒙骜决然地调转马头,咬着牙。
魏无忌···
还真是抱歉啊。
老朽可不能让这大秦的棋盘崩于此地!
抽出腰间的长剑,直指山谷的入口。
“在阵所部,全军突围!”
——————————————————
“踏。”
一声轻响。
顾楠坐在堂中,四下无人,手中正握着一卷军简看得随意。
听到这声轻响,抬起了眼睛,看向无人的堂中,开口问道。
“你回来,是有何事?”
从房顶上翻身落下了一个木面的人,正是之前顾楠遣派去蒙骜军的秘卫。
“蒙将军于魏国受五国埋伏,溃败突围,损军两万,此时已经过黄河朝函谷关敢来。”
顾楠握着竹简的手收紧,那竹简之上出现了一丝裂纹。
“其后可有追兵?”
“有。”秘卫点了一下头,叙述道:“魏国信陵君领军二十万余追于其后,两部之间所距不过数里。”
“二十万军与魏国之境长驱直入,大有,清剿在外余力,一举破关之势。”
“两部所距不过数里?”
顾楠的声音有些凝重,使得堂中的势态也低了几分。
秘卫躬身。
“是。”
“蒙将军所部,战力如何,可还能一战?”
“这,人疲马乏,若无修养,难有再战之力。而且,照目前的事态,他们恐怕会被追上围剿。”
“嗯···”
“我知晓了你下去吧。”
秘卫悄然退去。
顾楠一人靠坐在堂中。
眼神沉沉凌厉。
措手不及。
蒙骜老将在有所防备的情况下居然还是败在魏无忌之手溃退逃回?
历史上,蒙骜是因为攻魏之中被魏无忌联合五国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才溃兵逃回函谷关,在吕不韦的配合下终将魏无忌拒之关外,而五国几乎少有折损。
但是这一次,本就是嬴子楚的布局,要引那联军入关,居然还是遭到了如此大败。
第一百三十六章:这是战事()
顾楠皱着眉头,将手中的竹简放在了桌案上,等到竹简放下,才发现竹简已经被捏碎成了数片。
不管如何,不能叫那所剩八万军被那五国所破。
不然,以函谷三万之众,恐怕最多也就只能争个历史重演了。
站起了身,破碎的竹简上散开,乱了一桌。
顾楠的目光淡淡地看向城外的黄天,胸中已经有了定夺。
天下大势吗?
黯然地垂下眼睛。
掌心缓缓握紧。
这一次,要我叫这五国之军,埋骨于此······
“来人!”
一个士兵走了进来,半跪在顾楠身前:“将军,有何吩咐?”
“城中驻兵两万,陷阵所部备马,领城防一万,随我出城。”
顾楠沉沉地迈出步子,身后的白袍卷动。
“驰援前阵,引军入关!”
——————————————————————
“驾驾!!”
“踏踏踏!!”
凌乱的马蹄声和脚步声连成一片,一只大军顺着关道仓乱奔袭而来。
步军跑得几乎虚脱,身上的甲胄多是扔在了半道上,不然他们恐怕都跑不了这么久。
骑军坐下的马或许是以为跑了太久,已经跑得极为不稳,两眼充斥这血丝,但是依旧被身上的骑主催了又催。
领在前军的一员老将喘着粗气,手中的长剑滴血,身上的将袍早就沾满了血污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正是蒙骜所部。
魏无忌的大军追了他们数天,一旦他们休息就立刻围攻上来,扰得军中人心惶惶。
一路上的追打突围,早已经将这只军队逼近了崩溃的边缘。
蒙武狠狠地吐了一口气,催着马冲在蒙骜的身边:“父亲,最多不过半柱香,联军就会追至,到了那时,我军如今的势态,恐怕再难突围了。”
“离函谷关还有多远?”蒙骜的胡子一抖,咬着牙问道。
“最快还有半天···”
蒙武的声音低闷,看得出来他已然有些无力了。
“不若,让一部留下,阻挡联军。”
蒙骜低声反问道:“如此士气,哪一部还能有必死之心,阻挡那二十万联军?”
蒙武无言。
“让行军再快些!”
“是!”
“全军!急行!”
蒙恬骑在马上狂奔,夹着马背的两腿打着摆子。
额头上冒着虚汗,这是他随军以来第一次和生死之界如此之近。
他已经彻底乱了心神,不知该如何是好,只知道一遍又一遍地夹紧马腹,只求再快一些,撤回函谷关。
急行的命令传下去,军中已经虚脱的步卒开始有人在无力往前,摔在地上,就在爬不起来。
一个人摔下去,接着的就是一个又一个人摔倒在地。
大军消靡。
蒙骜紧绷地身子最终还是松了下来,像是终是放弃了一般。
挥手勒马,急行之中的军阵缓缓停了下来。
冷风如同刀子刮得人脸生疼。
蒙武复杂地看了身边的父亲一眼。
他猜到了父亲可能已经做出了选择。
闭上眼深吸了口气,将手搭在了腰间的剑柄上。
蒙骜回过身看着那远处大军尽头,举起长剑,面色胀红,怒目圆睁。
长啸了一声,如同虎吼,随着那路外的滔滔黄河远逝。
“众将士在!”
······
“踏踏踏踏!!”
正是他准备叫那全军驻阵,拼死一搏之际。
一片马蹄声从后方响起。
蒙骜愣住了,蒙武愣住了,蒙恬也愣住了。
那是一支约莫万军的骁骑,从那函谷之中踏马而来。
这万军领将远远看去,是一个白袍之人,手持丈长重器,面带戾兽之铠。她的身后是万余黑骑。
这个时候,居然有军来援?
“那是,顾将军?”蒙恬呆呆地问道。
没人敢信,但是那军确实已经冲来。
随着一片的马声嘶鸣,停在了军前。
那白袍领将拉着自己身下的黑马,看着蒙骜。
没做多言。
“蒙将军,你们先行入关。”
“联军之事,交于我等。”
蒙骜怔怔地看着身前的白袍将。
半响,才是回过神来。
握剑的手微微放下。
“顾小丫头,你可想好了?”
“再废话,那联军恐怕就来了。”
顾楠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