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鬼特种兵-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建国刚一冲出屋门,瞥见一个战士正飞也似的跑去集合,行色相当急迫。疾步劲走之间,邓建国抬腕看表,发现还未到政治学习的时间,当下纳闷不已,便抢步上前,叫住那个战士,问他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那战士摇头说不知道。

    邓建国猜想莫不会是哪个战士闷得过于烦躁,因一点小事与别的战友发生口角或打架了,可是集合哨声传自于炊事班的方向,难道是刘远志嫌伙食大差,冲炊事班班长发牢骚,炊事班长一时气不过,跟他吵架了。

    邓建国的猎奇之念登时大起,便即加快脚程,随同那战士一起跑向炊事班。

    转过几间吊脚木屋,邓建国瞥眼之间,发现除去几名站岗和巡逻的哨兵外,全连所有弟兄齐集在炊事班木屋前的空地上,冯文山正站在队列前大发雷霆,右手还拿着一件物事,由于人丛的遮蔽,邓建国一时无法看得真切,只是听到冯文山厉声道:”同志们,你们睁大眼睛看一看,这还像不像话?还像不像话?”

    一听这种愠怒的口吻,冯文山的火气显然很大,邓建国不禁一怔,更觉讶异非常,心想:自己与老冯共事的时日虽然短暂,但已经摸透他的脾性,他是个宽大为怀,忍辱负重的人,绝少当着战士们的面大发雷霆。今天猛然破例,连里必定有人捅了什么大漏子,方才惹得他怒发冲冠。

    到得近处,邓建国透过队列间隙,看见冯文山满脸愠色,似厚厚沉沉的乌云在翻滚,平日里略带几分温柔的眼神,竟在此刻骤然变得格外寒凛。

    邓建国心神一凛,陡然觉得此时的冯文山显得非常陌生,跟以往那个一脸憨祥,诚恳淳朴 的农村兵连长判若两人

    。

    只听冯文山暴烈地道:”不像话,这简直太不像话了,分明是把老百姓的血汗拿来当羊毛毽踢,这样做还配称得上是人民的子弟兵吗?”

    邓建国蹑足走到二排长身旁站定,定神一看,只见冯文山右手五指捏着一块馒头,疾言厉色地迫问大家:”我想问问同志们,如果我们这样肆意糟蹋老百姓用血汗换来的粮食,那老百姓还会当我们是人民子弟兵吗?”

    稍微一顿,他厉声道:”这样做甚至连过去的军阀部队都不如,当年冯玉祥老将军还是军阀的时候,就严令部属坚决不许骚扰百姓,更不得践踏老百姓的庄稼。军阀部队尚且如此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身为人民的子弟兵,更是责无旁贷。”

    原来冯文山也是性情刚烈之人,恼怒起来的劲头丝毫不逊色于那些脾气狂暴之人,端的让邓建国感到非常意外。

    邓建国在七连已经呆了足有三个月时间,对冯文山的脾性了然胸,知道冯文山虽然带兵极严,但方法与别的铁腕连长大相径庭,他摒弃别人在带兵中惯用的土政策、土规定,坚持用条令条例管兵,充分尊重战士的人格,当战士出错甚至违纪的时候,他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出发,既以条令条例和纪律去严加管教,又辅之以循循善诱的思想敢育,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在那个国家法制建设才刚刚起步,全社会普遍缺乏法制观念,军队甚至连依法治军的概念都尚未提出的年代,冯文山竟然率先尝试起依法带兵,以情带兵的文明带兵之道,在全军芸芸众多基层指挥员当中极为罕见,称得上是一朵奇芭。因此,冯文山像现在这般横眉瞪眼,粗声大气的时候,极为难见,就连很多跟冯文山鞍前马后多年的老兵都大为骇异。

    邓建国凝目细看,只见冯文山手里的馒头还剩下大半块,上面沾满了污秽,显然是有人拿来啃了两口,嫌不合胃口就扔进了猪食桶,结果被冯文山发现,惹得他大为光火,看得出他是一个惜粮如命的人,可一个小小的馒头值得他当众恁地雷霆暴怒吗?

    邓建国正自大惑不解,眼角余光忽地瞥见姗姗来迟的刘远志靠到旁边站定,亦是一副懵然惶惑的样儿。

    冯文山把馒头举到大家眼前晃了晃,悻然道:”馒头,有人把白花花的馒头扔进了猪食缸。”

    他左手拍了拍心窝,接着道:”同志们,弟兄们,请大家手摸心口想一想,这扔掉的是什么?这扔掉的是老百姓一把锄头一把汗,辛辛苦苦才换来的劳动果实呀!”

    顿了一下,他眼角开始湿润,扫视一眼队列后,沉声道:”弟兄们啦!我们当中除极个别人是城镇来兵外,大多数都跟我本人一样,都是从穷山沟沟里走出来的农村娃,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可都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啦!如果我们随意浪费粮食,对得起他们一年四季地里辛苦劳作吗?”

    他言及此处,双眼泪光隐现,脸膛上笼罩的阴云顿然消散大半,慢慢浮露出一抹愧痛之色。

    只见他嘴唇翕动两下,语气沉重地道:”弟兄们,我请你们好好想一想,咱们究竟为啥来当兵?为啥上战场去拼命流血,说大一点是保卫祖国,抵抗外侮,说具体一些,还不是为了让家乡的父老乡亲能够安居乐业,我们在这里站岗值勤,起码能使我们的父母在地里劳作时不被鬼子的飞机炸,兄弟姐妹有机会多读上几句书,不会像八年抗战那样流离失所,不得安宁。”

    这一刻里,邓建国只觉得两边脸颊火烧火燎,心口怦怦乱跳,仿佛那个馒头是自己扔进猪食缸里去的,冯文山也好像是在严厉地斥责自己

    。

    邓建国虽然自幼衣食无缺,没在农村呆过,也无法去想象贫困农村那恶劣的生存环境究竟是什么样子,但他和农村兵一起摸爬滚打的时日已不短,已然探悉出农村兵对粮食有着如同父母一样的深厚感情。跟众多农村兵相比,邓建国在各项战斗技能方面十拿九稳可以超过他们很多,但是在勤俭节约这一点上,可就跟他们相差甚远。

    邓建国忽地想到那个馒头不是自己所扔,心下顿感宽怀,定了定神,继续洗耳恭听。

    冯文山语气还是那么沉重:”弟兄们,我们大部人都是农村苦孩子出身,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我们身上穿的,嘴里吃的,都是劳动人民所给的。劳动人民那怕忍饥挨冻都愿意把我们养着,不为别的,就图国家能够安定,不受外敌侵犯。”

    第239然的目光在战士们的脸庞上扫过,左手竖起,伸出食指点了点队列,凛然道:”我知道不少同志有个人小九九,来当兵不是单纯地为人民尽义务,更多的是讨生活,谋出路,这个我很理解,但是我必须强调,我们作为劳动人民的子弟兵理应珍惜他们的劳动果实,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是根本原则,必须得坚持。 “

    言及此处,冯文山忍不住用袖子抹了抹眼角溢出的泪珠,战士们感怀至深,不少人的双眼已是目光潸然。尤其是陈瑞、陈广锐和赵永生,他们竟然悄悄地低头,任凭眼泪哗哗地流出眼眶。

    邓建国斜眼瞥视身旁的刘远志,见他脸红耳赤,神情极是羞惭。

    邓建国心头一动,当即窥测出那个馒头就是刘远志扔的,因为邓建国有好几次看见刘远志偷偷地把啃过两口的馍头扔到猪食桶里,他当时没有理会,一是考虑到会伤及刘远志的颜面和自尊,二是他自己也是个生活上贪图享受的人物。

    要知道,邓建国虽然愤世嫉俗,鄙视刘远志这样沾名钩誉,虚伪龌龊,更玩忽职守的混世魔王,但也不愿去跟人家结怨架梁,懒得自寻烦劳。因此,在七连的这些日子里,他每天都带着战士们在训练场上拼命操课,除开会和晚上睡觉外,很少进连部,对刘远志也就眼不见的心不烦。就算碰面了,碍于情面,找根烟,打两声招呼,便应付过去。可以说,他自打跟刘远志相识以来,绝少在一起倾心吐胆地交流过。

    这时,冯文山又把馒头举到战士们眼前,晃了晃,厉声道:”今天我暂时就不去追究这馍头倒底是谁扔的?我就当作是我冯文山扔的,我自己把它吞下去。”

    邓建国一听这话,怦然心惊,知道冯文山跟自己一样,是个言出必践的热血汉子。当下定神一瞧,只见冯文山嘴巴一张,右手一把将沾满食物残渣的馍头填进嘴里,狠狠地嚼咀几下,硬生生地往肚里吞。

    邓建国看着冯文山的鼓胀的喉咙,感到一阵揪心,更对冯文山主动承担责任,以身作则的崇高品质,钦佩得五体投地。

    刘远志当下就惊呆了,神情木然,目光无神地盯着冯文山把馒头一口一口地往肚里咽。

    战士们也一齐睁圆双眼,张大瞳孔。他们想象不出从猪食桶里捡别人吃剩下的馒头啃,那是一种什么滋味。唯有赵永生一人神情淡定,望着冯连长啃别人扔进猪食桶的馒头,竟然忍不住流出口水来,丝毫没有厌恶的感觉,因为那种滋味对于他来说,早就习以为常。只不过他是偷偷摸摸,从未像冯文山这样当众来啃别人吃剩的馒头。

    冯文山冒着被哽噎住食道的危险,狠命地吞下赃污的馒头,擦了擦嘴角边的残渣,大手一挥,几乎是怒吼着道:”下不为例,解散

    。”

    解散后,很多战士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围着炊事班木屋旁边的猪食桶,指指点点,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陈瑞愤愤地道:”他奶奶的个熊,扔这馍头的人是乌龟王八蛋,都是为了填饱肚子,混口饱饭吃才来当兵,老百姓宁愿饿肚子也要养着我们守边关,有的人居然还有脸皮干这等缺德事。”

    他铁青着一张俊朗的面孔,恨不得把扔馒头的人骂个狗血淋头。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苦孩子,来当兵的初衷确实是为了混口饱饭吃,为了那贫苦得不堪重负的家庭能少一张吃饭的嘴,眼见这等糟踏庄稼人血汗的不齿行径,自然深恶痛绝。

    张召锋瞪圆两只又尖又亮的眼睛,胳膊肘一碰陈瑞,皮笑肉不笑地道:”兄弟,说话可要留神,人家可是达官显贵,能跑到前线来跟我们这些泥腿子一起吃苦受累,本身就很委屈,你还这样说人家,难道不怕人家说我们这些庄户孙好生没水平吗?”

    他说完,侧脸一瞅刘远志,脸庞上荡漾着一种鄙夷的笑意。

    陈瑞怒声道:”奶奶的个熊,达官显贵又咋样,有本事上阵去跟敌人真刀真枪的干一下,他奶奶的,上战场拼命还得要靠我们这些庄户孙。”

    张召锋含沙射影,陈瑞直截了当,两人都把矛头指向刘远志,不难看出,他俩也已经肯定扔馒头的人是刘远志。

    此际,刘远志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极为难看,有种无地自容的样子。

    战士们跟着起哄,怨骂之声不绝于耳,刘远志气得一扭头,仓皇地溜走了。

    冯文山赶忙上前,用胳膊肘在张召锋的肋间一碰,示意他闭上那张经常招惹是非的嘴巴。

    邓建国看在眼里,心下了然,冯文山连半点怀疑刘远志的意思都没有,只道那个吃军粮太久,忘记本份的战士所为。

    冯文山余怒未消,责令今晚各班都要召开班务会,好好检讨和反省一下。

    晚上,刘远志连澡都懒得去冲,瘫坐在办公桌前的藤椅上,脸色十分阴沉,右手夹着一根香烟,跟前的地面散落着好几个烟蒂。

    邓建国在营地外面的小溪里洗过澡后,回到连部,看到刘远志愁眉锁眼地坐在那里吞云吐雾,知道他在生闷气,便没去理他,径直走到自己的办公桌旁坐定。

    一股熟悉的烟草香味扑进鼻腔,邓建国心神一颤,忍不住往刘远志的办公桌一张望,见上面赫然摆着一盒中华烟。他心头一动,便想问刘远志讨要一根来抽,转念一想,又觉得跟刘远志下话不值得,便作罢,掏出红塔山香烟点起一根,陪着刘远志一起吞云吐雾。

    过不多时,冯文山也洗完澡回到连部,邓建国赶紧起身,递给冯文山一根烟,点上火,冯文山吸了一口,转身放下脸盆,刚想跟刘远志说话。

    但见刘远志把头扭向一侧,冷然地道:我说连长同志,要是看我这个指导员不顺眼,明着向上面提出意见,把我调走不就得了,犯不着当着战士的面找我的不是。”

    冯文山一愣,茫然地望着刘远志,不知所云。

第239章 砌磋武学〔一〕() 
邓建国心头一怔,暗忖:果不其然是刘远志干的好事,看来张召锋和陈瑞没有骂错人。最令人气愤的是,刘远志不思悔悟,反而把气撒在素来对他宽宏大量,倍加关怀的冯连长身上,真是恬不知耻。

    只听刘远志愤愤然地道:”连长同志,我现在把话挑明了,那个馒头是我扔的,要整我刘远志可以明着来,不必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羞辱我。”

    冯文山神色立时一变,愕然道:”指导员,你是说那个馒头是你扔的?”

    刘远志盛气凌人地道:”你明知故问,你平时看我不顺眼,当面不好意思说我什么,背地里一直跟我过不去。”

    邓建国心下明白,冯文山自始至终都没有怀疑过刘远志,只是刘远志心胸狭隘,斤斤计较,愣是认为冯文山借题发挥,当着众人的面整治他。看得出,上一次连队轻武器射击考核时,刘远志以枪支不行为托词来遮掩自己在考核中出的各种丑态,冯文山不知其意,拿那支枪一试,结果没发现异样,无意中使刘远志很难堪,打那以后,刘远志便对此事耿耿于怀,觉得冯文山是个口蜜腹剑,貌合神离的人,认为冯文山平时对他的好完全是虚情假意,全然不知冯文山是全连最体谅,最关心他的人。

    冯文山见刘远志对自己怒目而视,心头一时非常惶急,连忙解释道:”指导员,别发火,我……我当时不知那馒头是你扔的,我以为是某个调皮捣蛋的战士所为……”

    刘远志冷哼一声,把头一扭,摆明不相信冯文山说的真心话。

    冯文山怔忡一下,柔声道:”指导员,你可能不知道,我和绝大多数战士都来自农村,从小饿肚子饿怕了,父母养我们这么大实在太艰难,粮食对我们来说,那可真比命还重要,所以我看到有人把白花花的米饭倒掉,我那心就疼得跟刀绞一样。”

    刘远志还是不为所动,全然当冯文山的解释是虚浮之词。

    冯文山怔愣一下,想了想,接着道:”指导员,我要是知道是你扔的,我肯定会私下找你谈,绝不会在大家面提起。”

    刘远志连头都没转过一下,愤愤地把烟头往地上一摔,还是不愿理会冯文山。

    邓建国眼神鄙夷地瞅着刘远志,心想:这小子当真鼠肚鸡肠,就因为冯连长一时疏忽,无意中伤了他的自尊心,他便怀恨在心,竟尔把憨直诚朴的冯连长当成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奸佞之徒,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冯文山苦口婆心地向刘远志解释,可毫无效果。

    邓建国瞪视着刘远志,暗骂道:好一个给脸不要脸的家伙,老冯这人真是迂腐,居然把这等欺世盗名的混世魔王当个人才看。

    冯文山的神情甚是忧愁,缓走到刘远志跟前,语意歉疚地道:”指导员,可能马上就要打仗了,连队的思想工作还需要你来操劳,我们必须要相互配合,你千万别把这点小事放在心上,那会影响我们之间的默契。”

    刘远志转过脸来,斜瞟了冯文山一眼,自顾自地点上一根烟,对冯文山不理不采。

    冯文山眉头微微一皱,坦诚地道:”指导员,我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冯文山绝不是那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

    刘远志还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态度。

    邓建国心头怒火陡起,实在看不顺眼刘远志浅薄的嘴脸,禁不住腾地起身,想狠狠地斥骂他几句,忽然瞥见冯文山正用希冀的目光望向自己,示意自己站出来打个圆场。

    邓建国微微一愣,暗忖:战事极可能在近日爆发,七连的临战训练工作已到最后阶段,军政干部必须同心同德,紧密协作,确实不能闹矛盾,顾全大局要紧。

    言念至此,邓建国强行按压住差点燃到胸腔的怒火,强颜微笑着,对冯文山说道:”老冯,我看晚上的班务会就不开了,大家在训练场上操课一大天,都很困顿,早点歇息吧。”

    他接着看向刘远志,轻言细语地道:”好了,刘指导员,别生冯连长的气了,一点误会而已。”

    说完,他喜眉笑颜地道:”可别为这点小事气坏身子,弟兄们还需要你这位曾经叱咤风云,草木知威的一级战斗英雄来鼓舞士气。”

    冯文山立时面露喜色,说道:”那好,我这就叫小李去通知一下各班班长,今晚不开班务会了。”

    其实,刘远志自打来到七连担任指导员以来,从未认真履过指导员的职责,对战士漠不关心,曾有班长来找他单独为本班的战士上一堂思想教育课,他竟然借故工作繁重推到邓建国身上,害得邓建国连澡都顾不上洗,便跑去代行他的职责。

    每周周一组织全连班、排干部进行政治学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