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鬼特种兵-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都盘腿坐在床上,小声啜泣,伤心欲绝。

    便在此际,三班长被他俩惊醒,抬起上身,迷迷糊糊地听到有人在呜咽,揉了揉惺松睡眼,从枕头下摸出手电拧开,一道雪亮的光束象利剑一样刺破了黑暗,两人各自条件反射地抬手去遮挡住眼睛。

    三班长把手电光照向两人,见他们尽皆泪流满面,心下甚为懵懂。三班长熄灭手电后,小声地问陈瑞为何这么晚了还不睡觉,竟然要陪一个新兵哭鼻子?

    陈瑞这才意识到他作为一个老兵,举止有些失态,连忙抓起枕巾擦眼角泪水,羞惭地对三班长说他太久没回家探过亲,忍不住想家了。三班长随口安慰他两句后,说明天要进行射击训练,班上的三名新兵就交给他来摆弄。

    不难看出,经邓建国当众一宣扬,陈瑞的枪法和军事素质立马得到七连大多数指战员的倾慕,各班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于是他很快在二排三班找到了一席立足之地。的确,若想在七连这样响当当的硬骨头连队站稳脚根,没点真本事的话,纯属是痴人说梦。

第164章 硬骨头七连〔一〕() 
次日清晨,七连各班各自寻找场地进行射击训练。pbtxt。c的枪声,单发、三发短点、五发长点…不一而足。只不过,在行家能手听来,那些射手们的射击水准参差不齐,枪声节奏感强的通常是资深老兵,而枪声凌乱的十有**是没有摸过几天枪的新兵。

    陈瑞背上斜负着79式狙击步枪,身体平稳站立,左脚踏前一步,右脚后踩,双膝稍许弯曲,上身前倾,56式冲锋枪枪托抵实肩颊,右手握紧枪把,左手托住枪支前护木,左眼微闭,主眼目光穿过照门、准星,直愣愣地照定一百米外,吊挂在树枝上的胸环靶。林中没有一丝微风,晨雾尚未消散,是而视界里仍然白蒙蒙的一团,靶子若隐若现。

    陈瑞身后站着二排三班全体战士,由于丛林里树木纵横,地面坑洼不平,他们无法整齐列队,因此站得较为散乱。

    这一刻里,战士们谁也没有吭声,尽皆把视线焦点聚集到陈瑞手里的那把56冲锋枪上,耐心等待着枪声响起。是的,昨天副连长已经在他们面前秀出了无懈可击的枪法和眼花缭乱的战术动作,使他们大开眼戒,大为惊叹,甚至个别自负枪法已达精湛之境的资深老兵也不禁自叹不如。现在,他们很想见识一下这位同样来自侦察连的老兵究竟有多大能耐?

    陈瑞的主眼始终盯着百米外的靶子,呼吸一下比一下均匀,压在扳机上的右手食指开始均匀加力,全身越来越放松,主眼目光、照门、靶子逐渐构成一条直线,而恰在这时,靶子中心点已然在他脑海里定格,他立即屏气,食指加大压力,预压到底的扳机释放了撞针,击中子弹底火,枪身在不知不觉间猛地一震,一颗子弹挣脱枪管束缚,划出一道炫烂亮线,刺破薄薄白雾,尖啸着正中靶心,靶子在视线里摇摇晃晃,他方始听到砰的一声枪响,肩颊方才感受到56冲锋枪那强劲的后座力。

    作壁上观的战士们啪啪地拍起巴掌,为陈瑞加油助威,而陈瑞恍若未觉,身子稳立如泰山,持枪密合而平稳,目不稍瞬地盯着靶子,右手食指惯性加力,连续击发,身形微颤之中,但听砰砰砰的三下枪声,短促而紧密,靶子在晃动中被三颗子击中,似狂风中的小树苗一样颤颤悠悠。

    战士们使劲地鼓掌,陈瑞放下枪,转身向三班长递了个眼色,三班长会意,打了一下手势,一名战士一个百米冲刺,跑过去取下胸环靶,迅即飞也似的返回,高举着靶子。

    战士们一齐围拢上去,争抢着靶子,急不可待地想知道结果。一看这成绩,当真让他们拍案叫绝,四发35环,其中一发还是10环。

    这一回,他们鼓掌的劲头儿可就更足了,赵永生欢欣鼓舞,拍得一双肉掌生疼无比

    。三班长堪称全团享有盛名的神射手,自负在百米距离上使用56冲,立姿射击,枪枪上靶,简直跟玩一般容易,但是像陈瑞一样,在有雾霭迷糊视线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一枪命中靶心,甚至在靶标摇晃不迭的时候,仍旧能够连续击发而且枪枪不离8环,他可就全然没有把握。这一下,他可算是对”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这句古训大彻大悟了。

    二排三班敌国北部欢声雷动,火热激情方兴未艾,邓建国这边却异常冷清,他形只影单地站在树林里,81…1突击步枪侧向贴近身体右边,右手以适当力度握紧枪把,置于胸口处,右手食指弯曲置于扳机护圈上方,轻轻贴近枪身,枪托抵紧肩颊,左手托住前护木将枪口略微向下,而双眼目光如箭,凝视着二十米处,悬挂在一根树枝上的一枚铜钱币,一瞬不瞬。

    冯文山巡查完各班射击训练状况后,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邓建国身后,红彤彤的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形成一缕缕白里透红的细小光柱,枯枝败叶厚积的地面映现出一块块斑驳光影,而晨光绚丽,辉映着邓建国瘦削单薄的身姿,显得是那么坚定,那么沉稳,又是那么孤独。

    冯文山欺近邓建国背后不足五米处,静静肃立,颇感骇异地观察,等待着邓建国大秀定点射定物的绝活。

    背后有人,邓建国恍若未觉,目光如电似箭,始终直勾勾地倾注微小的目标物上。 他深呼吸,品味着清晨林间湿润而清新的空气,慢慢地呼出,心跳如钟摆一样有节奏地跳动,全身筋腱无比松驰,脑海里除了那枚啤酒瓶盖大小的铜钱币外,别无他物。

    林中没有一点风,密密匝匝的树叶构成一片绿色世界,宛似平静的海洋,不起一丝涟漪,铜钱币在绿色树影的映衬下,泛着澄黄的光芒,有如一潭绿水上飘着的一片枯叶,甚为引入注目。

    邓建国裸眼盯视着二十米外,一连十分钟不眨巴一下眼睛,眼皮隐隐胀痛,而那枚铜钱币却愈加清晰。就在此刻,他乍猛的提枪而起,枪口刷地一下上抬,目光、缺口、准星、铜钱币在电光石火间连成一条直线,挺腕、挺臂、右手食指均匀加力,扣动扳机,砰的一声,81…1步枪发出欢快脆亮的清鸣,铮的一下,子弹击飞了那枚铜钱币,消失得无影无踪。

    二十米距离,裸眼捕捉微小目标物,快速出枪、快速构成瞄准线、挺手腕和手臂、果断击发,整套瞄准射击动作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干脆爽利,而且枪响靶落,邓建国的目力、出枪瞄准速度和枪法一样出神入化,令人为之瞠目结舌。

    作壁上观的冯文山大是惊叹,啪啪的鼓掌喝彩,连声叫好叫绝。

    邓建国关掉保险放下枪,长吁一口气,摇了摇头,脸庞神情冷峻,不见丝毫欣喜之色,似乎对刚才那一枪的成果很不满意。

    冯文山面带喜色,高高竖起大拇指,夸赞邓建国的枪法已臻化境,同时,目光无比艳羡地盯着邓建国的81…1步枪,如见珍宝似的。

    邓建国把81…1步枪往腰侧一甩,揉了揉眼睛,声称他今天的水平发挥有些失常,本想一枪命中铜钱币中心的圆孔,谁知观察了半天,子弹偏生不按既定的轨迹穿过圆孔,只击飞了铜钱币,对于一个顶级侦察兵高手来讲,这等成绩只能算差强人意。然而,冯文山按照普通步兵的标准来衡量,觉得邓建国才算得上是货真价实的枪神。说话之间,邓建国陡然督见冯文山正自定定地盯着他的81…1步枪,心知冯文山肯定对这种国产新型突击步枪产生了好奇之感,索性便取下来递给他看

    。

    冯文山接过81…1步枪,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像是在欣赏一件精致的工艺品一样,他发现这种国产新型步枪与老式56…1冲锋枪外观区别微小,护木、机匣、折叠式枪托风格太过相近,若不是枪管前端增置了枪榴弹发射具,还真是分辨不出两者的差别来。

    邓建国告诉冯文山,新型81…1步枪与56冲锋枪一样,工艺较为落后,没有采用新材料,这是受时代的限制和中国目前工程技术材料的制约而造成的。要说81…1步枪区别于56冲锋枪的最大特点的话,就是81…1步枪枪机运动行程比56冲的一百毫米长了三十毫米,以保证自动机后退与复进适当能量,控制合理射击频率,前后到位撞击面尽量接近枪管中心并左右对称,从而导致扳机护与弹匣插槽之间的距离比56冲要长一些。此外,81…1步枪在单发精度射击、可靠性、使用寿命方面都较56冲有了一定的提高。只不过,这种新型步枪优先装备了侦察兵部队,目前还未大规模列装军队。

    此际,邓建国陡然想起自己对七连知之甚少,便话锋一转,同冯文山攀谈起七连的情况来。

    冯文山告诉他,七连是全训步兵连,之所以有硬骨头的美誉,是因为历来每当有战事的时候,七连所执行的都是最危险的任务,是全团军事训练的先行连,作战最勇猛的英雄连,当然也是伤亡量最大的连队。可以说,七连的荣誉是历代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邓建国偏巧属于血性男儿,推崇铁血尚武精神,七连倒是很对他胃口。

    邓建国心知肚明,牢山战幕一旦拉开的话,打头阵的前锋手非七连莫属,届时免不了要承受巨大困难、危险和惨重伤亡。也就是说,七连即将再次面临生与死,血与火的残酷考验,因而不但需要生猛悍勇的战士,更要机智果敢的带兵军官,自己和冯文山等一干血气方刚的硬汉子无疑是够格的,只是那个尚未走马上任的新指导员会是何许人也?

    凝神忖思间,邓建国摸出中华烟,撕开包装,正准备抽出一根递给冯文山,忽然扭头瞧见冯文山已经抢先一步点上了烟,吧哒吧哒的吸吐着,林间顿时充盈着夺鼻呛喉的烟雾,邓建国差点儿没被呛得咳出声来。

    邓建国见冯文山抽的是价钱低廉的劣质纸烟,与他惯爱抽的名牌香烟不在同一档次,心里暗想:老冯确实是从沂蒙老区的穷山沟里走出来的军官?抽烟水平这么低,经济自然拮据得要命,看来他真的把那点微薄的工资都省下来养家了。而自己出身于将门之家,家境还算殷实,不忧衣食,不愁父母养老之事,过着真正一人吃饱全家福的生活,没有任何负担可言,倒是可以尽情地放飞儿时的军旅梦想,渲泄血液里的战斗激情,舒展铁血尚武的军人风采。

    心念一转,他又忖道:说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都解放这么多年了,农村与城镇差距,农民家庭和干部家庭的差距之大,让人难以置信,试问一下,我们国家这么多年究竟干什么去了?时时处处,口口声声的闹了这么些年的无产阶级革命,怎么连解决人民大众的温饱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问题都忘了?

    邓建国神色郁悒,摇了摇头,不好意思当着冯云山的面抽价钱不菲的中华烟了,便摸出那包尚未抽完的红塔山来,取出一根递给冯文山,想了想,拐弯抹脚地道:”老冯,来南边这么久了,抽红塔山的机会应该很多吧?”

    冯文山伸手接过红塔山烟横放在鼻子跟前闻了闻,贪婪地将手里吸得还剩下小半截的劣质烟塞进嘴里,狠狠吸了几口,只到没到烟把才用它将红塔烟点燃。

    邓建国看到冯文山过于敝帚自珍,分明就是个吝啬鬼,真想调侃他两句,可又生怕伤了他的自尊心,只好扭过头去偷偷笑了。

第165章 硬骨头七连〔二〕() 
冯文山丢下烟头,伸出穿着右脚去踩了两下,脚上的解放鞋洗得发白还打着几个补丁。 '口红塔山烟,说道:”小邓,不怕你见笑,除了庆功会以外,我平时很少抽到这么好的烟。”

    他的鼻孔里缓缓地喷出香醇的烟雾,显然很懂得品味香烟,只是囊中羞涩,消费不起上档次的名牌香烟。邓建国看在眼中,心里领悟到世人都有极强物欲,都想享受美好生活,冯文山也是个社会人,经济人,当然不能例外,只是家庭条件所限罢了。

    弹了弹烟灰,冯文山看向邓建国,纳罕地问道:”小邓,你平时抽烟都不低于这个档次吗?”

    邓建国心头一怔,既不好遮掩又不便显露阔气,只好信口答道:”不一定,看腰包里的银子够不够多。”

    冯文山怅惋地叹了口气,目光艳羡地望着邓建国说道: “还是你们城里人好啊!老天保佑我什么时候也能混上个正营级干部,那样转业就有个好安置,可以举家迁到城里来了,该多好啊

    !”

    冯文山并没有看出邓建国是**,只当邓建国是城里人罢了,邓建国不想招摇过市,抽着烟,

    微微一笑,沉思一下,乍猛的问道:”前几天,我听有战士说现在农村都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冯文山道:”是真的,我们家的境况比过去要好些了。”

    邓建国想了片刻,似乎看到什么美好前景,意味深长地道:”改革开放四五年了,我们城里人生活条件相比以前,明显好了很多,我想农村也应该有所起色的,起码半数以上的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只要国家今后多注重民生问题,关心农民生存和发展,集中精力,大力加强经济建设,只要农村经济腾飞起来了,迁不迁到城里来都没关系。再说了,你父母都是农村人,呆惯了农村,到了喧嚣的城市,还不一定适应。另外,城里开销太大,你家属要是没有正式工作,不会做生意的话,靠你一个人的工资,只怕难以供得上,所以我劝你条件不成熟的话,最不好那么着急地向往城市生活。”

    邓建国这话听起来像是在打圆场,实则是有先见之明的。冯文山觉得邓建国看问题很有前瞻性,说得非常有道理,当下颔首,冲邓建国坚起大拇指道:”小邓,你眼光独到,想事情很周全,不愧是大学生,我要是能读你那么多书就好了”。

    其实,刚才的那番道理并不是邓建国一下就看透彻的,是前些日子,他在重庆c集团军y师混吃混喝时,无意间听到几个团级干部在一起闲聊时,议论的话题。当时他觉得事不关己,便没兴致去深思,如今冯文山重提家属随军进城的事,他方始顿悟,就向冯文山客观地分析了一下。

    冯文山吸了一口烟,举头仰望着林冠,悠悠地吐出烟雾,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邓建国蓦然想起即将来七连上任的那个指导员,当下饶有兴趣地向冯文山问道:”对了老冯,新调来的指导员一定来头不小吧?像咱们七连这样善打硬仗的步兵连,指导员也该是个军政双优的厉害人物了?”

    冯文山兴致勃发地道:”你还别说,这个新来的指导员还真是大有来头。”

    邓建国怦然一惊,兴味十足地道:”是吗?不会跟前任李指导员一样,是早年的军校生吧?”冯文山认真地道:”比李指导员来头大多了,新指导员叫刘远志,听说是个**,曾在我们军c师当战士,五年前那场大战中荣膺一等功臣,从而获得保送陆军学院深造的机会, 不知什么原因没能去成,此后一直在军部当宣传干事,一干就是四年。”

    邓建国心下一惊,暗忖:**,那就是此君跟自己一样是将门虎子,能获一等功臣恁地重量级别的荣誉,足以证明此君上阵杀敌时,跟自己一样生猛勇锐,既然甘愿放弃在机关办公室的舒适工作条件,勇敢地来到一线步兵连与弟兄们一起出生入死,那么此君必定是锋芒毕露,铁骨铮铮的血性汉子,有了这样的盖世英雄,七连可真叫如虎添翼。

    邓建国心头狂喜,自豪地微笑道:”有了刘指导员这样的一等功臣为咱们七连鼓劲,弟兄们的士气和斗志可就如日方中了。看来咱们七连真是个卧虎藏龙之地呀!”

    扔掉烟头,冯文山神态陡然变得黯淡起来,全然不像邓建国那么兴高采烈,仿佛在忧虑着什么。只听他压低声音对邓建国说道:”小邓,还有个小道消息你可能不知道。”

    邓建国哦了一声,激奇道:”小道消息?”

    冯文山道:”据我在c师当连长的一个老乡私底下透露,这刘指导员的一等功臣有浪得虚名的嫌疑,当然只是谣传

    。”

    邓建国心里一窒,脸庞上的欣喜之色登时风消云散,笼罩起厚厚一层疑云。他仔细一忖度,觉得确实有点不对劲,既然刘远志是一等功臣,那么肯定是c师的荣耀和引以为傲的鹤鸣之士,怎么可能会轻易舍得放人呢?还有,一级战斗英雄理应是浑身豪胆,勇贯三军的盖世英雄,在还穿着军装吃着军粮的情况下,竟然能心安理得地在机关办公室里干起耍笔杆子的文职工作。难道他的勇锐和血气那么容易就被磨掉了?

    邓建国又点燃一根烟,灵机一动,忖道:纸是包不住火的,群众的眼睛通常都是雪亮的,有传闻就一定有根据。老师常告诫自己,这世上欺世盗名的梁上君子大有人在。

    邓建国可能还没有更多地领悟到中国的现实,不是每个**都能像他一样从小深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