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警戒下的苏维埃-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批判为罪人。

    “弗拉基米尔同志,你应该知道,德国人的条件是多么的苛刻,乌克兰和波兰等地的那么多的土地被割让,人民是不会接受的。”托洛茨基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托着下巴,面色憔悴,心中很是难受。

    列宁急躁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脚步声踩得很响,他是一个坚定的布尔什维克党员,同样是一个意志无比坚韧的革命者。

    列宁转过身来,直视着托洛茨基,“托洛茨基同志,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任何人的一切都是可以牺牲的,荣誉、尊严,甚至生命,为了最高的信仰,抛弃你心中的那些顾虑和担心吧。”

    苦笑一声,托洛茨基有些后悔当初接下这个外交委员的职务了,只要这个不平等的条约不签订,他就是坏党祸国的罪人;可是签订了之后,作为谈判代表团的团长,和外交委员,他同样是国家的罪人。

    “也许这是一个圈套,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托洛茨基想道。

    从十月革命的开始,其实这个结局都是可以预料的,一个立志要退出欧战的俄国,绝对不会获得协约国的原谅,更不可能得到同盟国的支持,他注定是全世界的敌人。在这样的政权里,最困难,最艰辛的职位就是外交委员,无论是功是过,外交委员都不可能获得荣誉,有的只是咒骂和憎恶。

    除非,外交委员能够签署一项既不割地,又不赔款的条约,让俄国体面的和平的退出战争。可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孩子才会产生这样的期盼。也许当初自己就是被十月革命的胜利**了头脑,才会产生这样幼稚的念头。

    当晚,前线越来越可怕的消息不断的传来,一个又一个的城市失守,卡尔斯、敖德萨、日托米尔、基辅、哈尔科夫,德国人已经到了彼得堡百里之内,赤卫队奔赴前线,带回来的只有被歼灭和击溃的消息。

    连夜召开的中央委员会,讨论十分激烈,列宁训斥布哈林顽固短视,布哈林则说列宁出卖国权,争论了几个小时,双方谁也没能说服谁。

    以列宁、布哈林、托洛茨基为首的三大派系,各有自己的观点,饱经折磨和流放的他们,每一个都有钢铁般的意志,绝不会轻易的服软。若说自己没有野心,恐怕托洛茨基和布哈林都不相信,就算是列宁也只能用坚定的革命信念来掩饰。

    布哈林坚信,只要自己不低头,列宁就无法获得足够通过的票数,因为托洛茨基也有自己的坚持,三派人大约都占了三分之一上下的票数,列宁只能算是稍占优势,但是并不明显。

    “我们用投票来表决一下吧!”托洛茨基突然提议道。

    布哈林耸了耸肩,一副无所谓的姿态。

    所有的委员都不会害怕某一个人,到了他们的地位,单纯的领袖的厌恶或者是憎恨,都不可能把他们打压下去。

    “赞成弗拉基米尔(列宁)主张的请举手!”托洛茨基提议道。

    斯大林毫不犹豫的举起了手,坚定的支持着列宁。季诺维也夫、斯维尔德洛夫等人也先后举起了手,有一丝丝的犹豫,不过他们都明白这个选择的意义,倒也没有人中途反悔。

    “我也支持弗拉基米尔的主张,尽快答应德国人的条件!”托洛茨基举起了手。

    “……”

    会议上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布哈林不敢相信的看着托洛茨基,没有想到他竟然会支持列宁。

    有了七票赞成,结果已经出来了。十三个在场的委员中,只剩下了六个,除了一个亲近托洛茨基的委员放弃了投票的权利,其他的五人都反对了,可是已经无济于事。

    会议的结果通过了列宁的提案,当夜,就把消息传到了德国,同意签署那项割让了大片土地的合约。

    已经尝到进攻甜头的德国人,自然不可能轻易的止住脚步,毕竟在欧洲历史上,这样的缓兵之计并不少见。

    三天后,德国人的军队距离彼得堡只有二三十俄里(俄里≈1。067公里),彼得堡的城中甚至能够听到战场传来的枪炮声,城中的工人组成的赤卫队一批批的开赴前线,可是并不能挡住德国人的脚步。

    苏维埃中央人民委员会召集了所有的十五名委员,召开紧急会议,列宁依然主张接受德国人的更加苛刻的条件,让苏维埃政权获得喘息之机。可是大部分的委员依然不赞成列宁的主张。

    “彼得堡的粮食供给已经彻底断绝,如果在僵持下去,这样一味的空谈,我只能解除自身的职务了!”列宁愤怒的咆哮着。

    布哈林眸子里闪过一丝喜悦,很快就掩饰了下去,装作毫不在乎的样子。

    本来,托洛茨基同样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苛刻的条约,可是如果列宁被逼辞职,遭受咒骂最多的只能是他这个外交委员,所有的人都会认为是他无能和罪过。

    心中满是苦水的托洛茨基只能动用自己的影响力,尽力劝服一些委员,结果同样以七票赞成通过了列宁的提案,只是有四名委员黯然投了弃权票。

    接着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上,两百二十七名执行委员参加了投票,列宁以一百一十六票的过半优势,得以通过自己的方案。

    作为对托洛茨基支持自己的交换,列宁宣布解除了托洛茨基的外交人民委员的职务,并且由他的助手格奥尔基契切林担任新的外交委员,代替他去签那份合约。让他免受这份屈辱和责任。

    但是直到合约签订之后,这个消息才传出去。

    布列斯特和约签订之后,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柏林和彼得堡,然后是伦敦、华盛顿……世界上所有的大中型城市,报纸也立即做出了反应,长篇累牍的报道这一惊世骇俗的消息,一个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和一个即将战败的国家签订了媾和条约,这是对全部协约国的出卖,赤*裸裸的出卖。

    在哈尔滨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谢苗诺夫本来已经失去斗志了,对未来看不到什么希望,可是当巴隆握着一份日文报纸,愤怒的冲进他的府邸的时候,机会似乎来了。

    “布列斯特合约签订,苏维埃出卖国权……”艰难的拼读出报纸的标题,谢苗诺夫的眼睛突然亮了。

    “将军阁下,这是布尔什维克和德国人签订的条约,他们出卖了俄国,把一百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送给了德国人……”巴隆愤怒的喊道。

    多少年了,俄国一直都是逼着别人割让土地,什么时候把土地送出去过,而且还是这么大的一片土地,全俄最富裕的地方。

    “乌克兰、俄属波兰、立陶宛、格鲁吉亚……”每明白一个单词的意思,谢苗诺夫的眼睛就亮上一份,这些地方都是革命闹得最火热的区域,许多都已经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布尔什维克签署的这份条约,无意是把他们自己的人出卖给了德国人,这影响……

    “巴隆,你立刻去准备一下,让恩琴男爵和我们的哥萨克活动起来,不要养出了肥肉……”谢苗诺夫微笑着说道“如果我所料不错,可爱的小松井和荒木贞夫很快就要来了。”

    “说不定,那个娇媚的日本姑娘,也会过来的。”谢苗诺夫一脸yin笑。

    “将军阁下,俄国失去了那么多土地和人口,你还高兴的起来?”巴隆愤愤的质问道。

    相比于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超过六千万的人口,无意是俄国真正的灾难,失去了全国四成以上的人口,俄国的国力将下降到一个可怕的地步。再加上一半的工业损失,和铁矿、煤炭等七成以上的开采量,还有粮食产量的三成三,俄国以后的日子无意要难熬很多了。巴隆的愤怒是很正常的,任何一个俄国人知道这件事情,都不会高兴。

    如果论起这份条约对俄国的打击,绝对超过了近代中国所签订的任何条约,因为布列斯特条约里有一向就是要复员俄国所有的军队,包括赤卫队,这等于要俄国缚其双手,等待着同盟国的瓜分。当然,俄国也没打算真的履行条约。

    “亲爱的巴隆,你应该看到,我们的盟国是不会同意这份条约的,他们会千方百计的阻碍这份条约的执行,那个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来了。也许一个泛蒙古的大帝国,应该出现在西伯利亚。”谢苗诺夫一脸向往。

    巴隆只是一个哥萨克,并不是神圣的爱国者。他和大部分的哥萨克一样,忠诚的第一选择是沙皇,然后才是俄国。

    如果他们的利益和俄国发生揪扯,有多少哥萨克会忠诚于国,真的不好说。

    ps:第二更!

    ;

一百零六章 最后疯狂(第三更)() 
就在《布列斯特和约》引起世界一片哗然的时候,恰克图也有一些异样的气氛。啋玎陂匝■↑,wwvw。23w布尔什维克在所有人的心中,地位陡降,就算是过去最虔诚的布尔什维克成员舒米亚茨基,也愤怒的向彼得堡发出了反对的电文。

    一个新生的政权,向宿敌之国签署这样一份屈辱的条约,对他的支持者的伤害是巨大的,反对这项和约的人从欧洲到美国,从高加索到远东地区,都开始汇聚力量。

    一部分已经放弃国内政权的政治家和军人,聚集到了一起,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四处活动,联络那些破败的地主,失势的贵族,甚至是商人,反布尔什维克的力量在短暂平静的浪潮下汇聚着,如同海面下的汹涌洋流,随时都可能爆发。

    3月9日,也就是《布列斯特和约》签字(尚未得到两国政府通过同意)之后第三天,协约国中一支英国的陆战队在摩尔曼斯克登陆。借口就是履行盟国义务,防备德国舰队入侵俄国。

    当然,更大的原因是那里有大批的军事物资,英国人不希望他们落到布尔什维克手中。

    摩尔曼斯克是一战爆发后,沙皇迫于德国封锁波罗的海,阻碍了各国援助俄国的通道,在俄国的西北角建立的一座军事物资储备中心,这里有英美等国援助俄国的大批物资,而且有一个正在建设的军事港口。

    就在同一天,因为《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俄国首都彼得堡成了边界上的城市,德**队就在几十里外,而弱小的赤卫队却根本就挡不住的德军的进攻,于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宣布迁都莫斯科,这再一次的打击了布尔什维克党员和赤卫队们。

    舒米亚茨基也被接连到来的消息打蒙了脑袋,怎么也没有想到刚刚还汹涌蓬勃的红色革命,为什么这么快就面临了险恶的境地,内部叛乱不断,昔日盟国悍然发动武装干涉,党中央甚至不得不迁都避难。

    对于迁都的事情,莫然觉得更多的是因为列宁没有能力让彼得堡的工人们吃饱肚子,每个人每天四分之一磅,甚至八分之一磅的面包,就算是孩子都不能吃饱,更何况从事沉重劳动的工人们。

    “舒米亚茨基同志,看看吧,列宁同志再次发来了电报,彼得堡需要粮食,莫斯科同样需要粮食,鄂木斯克、伊尔库茨克等地每天都向东方运过去无数车皮的粮食,可是依然填不饱工人们的肚子,苏维埃到了最危急的时候,如果我们在犹豫、软弱,甚至对敌人仁慈,十月革命的成果就会灰飞烟灭。”莫然极度夸张的说道。

    “向彼得堡发出的火车出发了嘛?”舒米亚茨基一脸疲惫的问道。他刚刚得到了列宁的用词极度严厉的训斥,呵斥他收敛自己的软弱,不要在对富农和地主,一切反革命分子同情,用坚决强硬的手段,处决一切敢于并企图反抗的人。

    “当然!”莫然肯定的回道“已经发出了第三列火车了,我们向彼得堡方向至少运送了八万普特的粮食,这是我们的极限了。”

    舒米亚茨基点了点头,搓揉着脸,神色疲惫。他也知道,后贝加尔的土地本来产量就不如阿穆尔和滨海省的高,再加上现在只控制了三个县,面积只有后贝加尔的五分之一,每年的粮食产量不过六七十万普特,除了本地的消耗,不可能剩下太多。如果不是最近宰了不少大户,估计后贝加尔连八万普特都出不了。

    “或许你是对的,革命真的不是一帆风顺的。”舒米亚茨基有些颓废,这阵子发生的事情,颠覆了他的信仰。布尔什维克掌权之后的作为,和他所宣扬的截然不同,这固然是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可是工人和农民并没有过得更好,战争也没有体面和平的结束,反而换来了一个耻辱的和约。

    对于舒米亚茨基,莫然一直都是比较看重的,他在西伯利亚的资历够高,威望也不错,更重要的是他不想斯大林、列宁那些狠角色那样坚强,属于心思比较软的革命者,富有同情心和理想主义。

    有着这样一位同伴,无论做些什么事,都会省去许多的麻烦和厄难。至少目前为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还没有向恰克图派遣什么特派员、政委、书记、特使之类的主,没有让恰克图乱起来。

    “一直有人向我反映,觉得富农的标准不应该是在三十俄亩耕地,或者六十头牛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下降,必然二十俄亩,你觉得怎么样?”

    “你是人民委员会的主席,如果觉得标准太高,下降就是,顶多我们放松一些处罚手段,不再把所有的男人都枪毙掉,只枪毙他们的男主人。”莫然躺靠在椅子上,随意的说道。

    最近,上千户的富农和地主被抄家审判,功勋点已经暴涨到了八千。再加上截获了从欧洲逃来的十多列火车的贵族和商人,上乌丁斯克的附近建起了十多座集中营,莫然已经不那么急迫的想要对付那些中农了。

    “……”舒米亚茨基愣了一下,突然记起自己还是人民委员会的主席。只是他这个主席的含金量,实在有限,特别是那支刚刚组建三周工人纠察队直接被收编为第四步兵大队之后,舒米亚茨基已经全然没有争斗的意思。

    “也好,这个命令我会签署的!”舒米亚茨基留了一句话,起身就走了。

    舒米亚茨基刚刚离开,一脸惶急的王虎就冲了进来,手里握着一份电报,似乎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出事了,日本人出兵了!”王虎看到椅子上的莫然,急声喊道。

    “什么?”莫然一惊,直接站了起来。

    “日军第十二师团一部,已经在海参崴登陆了。”王虎喘着气,一点也没了往日的平静。一战的爆发,让日本人在亚洲逐渐成为了龙头老大。在整个东亚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东北附近,任何列强都无法与其媲美,出身东北的王虎,比常人更能清楚这一点。

    莫然也一脸的严峻,日本和英国不同,英国出兵摩尔曼斯克无法对后贝加尔构成什么影响,可日本人距离西伯利亚就在这么远,如果他们出兵的话,很快就能沿着铁路抵达上乌丁斯克。要是够快的话,一周之内日军就能逼近恰克图。

    四个步兵大队,一个骑兵大队,就算是扩军到了近三千人,可是面对一个国家,依然弱小的可怕。

    “我必须做些什么?”

    莫然竭尽全力的思考自己手里的砝码。蒙古的活佛,他能够动员至少三成的蒙古人,可这位不会听自己的,而且,蒙古人的战斗力十分值得怀疑;后贝加尔西部的三个县,有近二十万的人口,最多可以征召两万名士兵,问题是除了其中很少一部分的贫农死忠外,大部分的人都不会支持一个杀了他们乡邻的屠夫;真正可靠的,只有中国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支力量比他们更加忠诚,无论是愚昧的还是理智的,只要付出了忠诚,很少会有人畏惧死亡。

    再有一个就是红色警戒系统,它招募的士兵是最忠诚的,只是数量必然会受到限制。

    想了一圈,莫然发现自己最大的砝码竟然最弱小,而且使用的代价大的惊人。

    “王虎……”

    犹豫在一瞬之间就消失了,莫然的眼睛放着红光,“等舒米亚茨基同志签署扩大富农规模的命令之后,你立刻告诉卢基扬诺维奇同志,让他加快惩戒富农的步伐,所有被划归富农的人,全部都要处以死刑,决不能有丝毫的留情。”

    “记住,他们的土地分配了之后,粮食不要全分了,我们要需要储备一批粮食。”

    “好,我这就去。”王虎应了一声,转身就要走。

    “等一下。”莫然喊住王虎,道“那份命令定义的富农是二十俄亩以上,等你拿到之后,就把它修改为十五俄亩以上,还是以人民委员会主席舒米亚茨基的名义下发。”

    心中一颤,王虎紧张的吞了一口口水。十五俄亩和二十俄亩不是一个概念,在二十俄亩以上的富农大约占了所有农民的百分之二十,可是下降到十五俄亩,这个规模就会上升到百分之四十,几乎要有一半的农民被划了进去,可以预见后贝加尔一定难以在平静下去。

    “十五俄亩是不是太低了?”王虎试探着问道。

    “外国的干涉军就要来了,我们要面临的情况会很险峻,内部的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