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那些事儿-第3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黄巢再次赶赴嵖岈山,汇合王仙芝的部将尚让,二人合兵一处攻打宋州。失败后双方再次分裂,黄巢率军转战蕲、黄一带,失利后再次北返中原,攻下匡城、濮州,然后继续南下进攻毫州。

    此时,王仙芝在黄梅兵败被杀,黄巢便成了起义军里的龙头老大,黄巢率军北上再次攻破沂州、濮州,然后想要进兵襄邑、雍丘,受阻,转而进攻东都,再次受阻,于是率军进攻汴、宋二州,接着转攻卫南、叶、阳翟等地;

    黄巢见河南官军势力强大,便挥军南下,转战湖南,接连攻下虔、吉、饶、信等州。

    进攻宣州时,被打败,于是进入浙东,经婺州至衢州,披荆斩棘,开山路七百里,攻入福建。

    在福州,起义军受到高骈袭击,然后南下进入广南,并攻入广州,黄巢本想把广州发展成他的巢穴,无奈天不遂意,当时广州城瘟疫肆虐,起义军死了一小半军队。于是黄巢再次率军北上,攻取桂、永、衡、潭等州。

    攻取襄阳时,失败,于是渡江进攻鄂州、然后转战饶、信、池、宣、歙、杭等州。遇到唐军,失利,退守饶州,再败。然后退守信州。

    信州瘟疫肆虐,军队元气大伤,黄巢便假义投降,等元气恢复后,黄巢率军打败淮南兵。攻占睦州、婺州,然后北渡长江,围攻天长、**,再北渡淮河,进入颍、宋、徐、兖、汝等州。

    接着攻下洛阳,向关中挺进,并陆续攻下虢州、潼关、华州,最后亲率大军直逼长安。

    880年十二月五日,唐僖宗丢下老婆孩子,在神策军的护卫下。仓皇出逃。老婆可以再找,孩子可以再生,小命丢了就无法再续了,僖宗是这么想的。当天下午,黄巢的前锋在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顺利进入帝都长安。

    这一天,身披土豪金战甲的黄巢,在士兵的簇拥下,进入长安,实现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夙愿。

    黄巢来了。长安百姓拉着条幅热烈庆贺,就差弄个文工团高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了。

    当然,这个时候。黄巢的军队也还是人民的军队,不仅秋毫无犯,还主动拿出军粮分发给穷苦百姓。黄巢发出告示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

    老百姓感动的都快哭了。这才是解放人民的人民解放军啊!十二月十二日,黄巢进入太清宫。。翌日,于含元殿登基称帝,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并大赦天下。

    这一年,距黄巢起兵整整五年,距朱温参加起义也已经三年,真不容易,经历了战争,经历了瘟疫,经历了欺诈,王仙芝死了,尚军可死了,朱存死了,死了那么多人,但他们两活下来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记者问黄巢“能坚持到现在,请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黄巢得意地笑笑说“还有个秘密没跟你透露,其实我的外号叫小强。”这时,朱温同学调皮地闯进镜头,对着镜头挤了挤眼睛说“我也有个秘密没跟大家透露,其实,我的外号也叫小强。”

    路败北

    网上有句很励志的名言当你跌落谷底时,请不要灰心,因为以后不管往哪边走,都会是上坡路。

    我想这句话应该还有下半句当你登上顶峰时,请不要得意,因为从此不管往哪里走,都将是下坡路。

    入主长安不仅是黄巢起义的高氵朝部分,也是其走向失败的开始。以前,他到处乱跑,官军到处乱找,他想打谁就打谁;现在,你见或不见,我就那里,不悲不喜,结果,谁想打他就打他。

    以前,虽然老打败仗老死人,但由于到处乱串,到处忽悠,总会有不明真相的群众被他们忽悠入伍,结果军队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打越多;现在,你愿或不愿,百姓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军队百姓打光了,就再也没有其他兵源可以补充进来了。

    以前,四处流浪,八方打劫,可以吃百家饭长大;现在,羊就这么几只,吃完羊肉就只能吃羊毛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自从进入长安城后,黄巢就惊呼诶呀妈呀,以前算是白活了,原来世界上还有长安这么繁华的地方啊!

    当了皇帝后,黄巢再次惊呼诶呀妈呀,以前算是白活了,原来天底下还有皇帝这么幸福的工作啊!天下的土地都是朕的,天下的银子都是朕的,天下的女人也都是朕的。

    每天醉生梦死玩女人都忙不过来,还哪有时间追逃兵啊!这时有人就问“那唐僖宗怎么办?”黄巢想了想说“那就让唐朝小皇帝再多活几天吧。”

    不过,他闲着,唐僖宗却没有,因为,他现在拥有的,正是唐僖宗所失去的。

    很多东西,失去之后,才会知道到它的珍贵,当唐僖宗发现自己以前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突然之间不再属于自己时,他坐不住了,于是,召集军队,打算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中和元年881年正月,唐僖宗诏令镇东、太原、代州等地藩帅各领本道兵马前往京师讨伐叛军。

    三月,以凤翔节度使郑畋担任京西诸道行营都统,与泾原、秦州、鄜延、夏州等地节度使“同盟起兵,传檄天下”。七月,又以宰相王铎兼任滑州刺史、京城四面行营都统,“遣郎官、御史分行天下。征兵赴关内”……

    而黄巢这边却是流年不利。开始时,黄巢派尚让、王播进攻凤翔,尚让麻痹轻敌,中了埋伏。大败而归,折了二万多人。

    接着归顺没多久的夏绥节度使诸葛爽投敌叛变,看来这世界确实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爽快的诸葛爽能爽快的投降过来。也就能爽快的再投降回去,当然,这一切都不外乎一个利字。

    四月,黄巢任命王玫为邠宁节度使,结果没干几天就被唐军给干掉了。这时候,部分官军逼近长安,黄巢以为朝廷大军来了,吓得拔腿就跑,一口气跑出几十里路。

    出了长安城后,黄巢越想越不对劲不对。好像有点不对,刚才似乎没有看到多少官军,那我跑个啥呀。于是又带着大军杀了回去,赶走官军,重新占领长安城。

    这里还有个插曲,官军进入长安后,觉得沦陷区的百姓应该算是敌人的百姓,于是大肆劫掠一番;

    当黄巢打回去后,又很气愤当初百姓迎接官军,又纵兵屠杀。血流成河,还美其名曰“洗城”。

    现在很多愤青都希望能够进行一次穿越,而且都希望回到乱世,觉得以自己的才能或许可以像项少龙一样。众横捭阖,封侯拜相、妻妾成群,不过,你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刚穿越回去,就被洗城给洗掉了。

    乱世之中。手里有刀,就是王道。作为百姓,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鱼体横陈,任人宰割了。

    中和二年882年九月,朱温降唐,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华州刺史李详也欲投降,被黄巢发现,无情的予以击杀。黄巢任命黄邺接替李详

    ,十一月,黄邺被李详旧部所逐;中和三年883年正月,李克用率兵五万进至沙苑,击败黄揆。

    同年四月,唐诸镇兵马会集京师,李克用率先出战。黄巢亲率大军迎战于渭桥,首战,失败,再战,失败,再再战,继续失败。

    咬人的狗别人不敢动手,落水的狗人人都想上去再踢上几脚,连战失利后,其他诸道兵马也乘机发起攻势,义军大败。四月十四日,李克用攻入京师,黄巢力战不胜,连夜撤出长安城。

    五月,黄巢派孟楷奔袭蔡州治今河南汝南,唐节度使秦宗权迎战败北,归顺义军。孟楷又进攻陈州治今河南淮阳,被刺史赵犨所杀。赵犨,甘肃天水人。

    出身将门,祖辈为忠武军牙将。幼时与邻里小儿玩耍,排兵布阵,自任元帅,小儿多听其号令,无敢乱行者。其父见后,很是高兴,说“吾家千里驹也,必大吾门矣!”成年之后,赵犨因博学多识,精于弓马,郡守闻之,擢升他为牙校。

    会昌年间,昭义节度使刘稹作乱,赵犨随父出征,斩获甚众,因功受封为忠武军马步都虞侯。

    黄巢攻陷长安后,僖宗逃奔蜀中,中原无主,人心骚动,陈州数百百姓向忠武军节度使要求派赵犨来担任陈州刺史,并得到同意。

    到任之后,赵犨积极整修城墙,疏浚沟洫,屯积粮食,招募四方劲勇之士,同时加强军队训练,带领一家老小日夜守城备战。

    六月,黄巢、秦宗权合兵围攻陈州,“掘堑五重,百道攻之”。同时在州城以北“立宫室百司,为持久之计”。

    这时,朝廷不断调动大军,围剿农民军。七月,朱温被任命为宣武节度使,加东面招讨使。九月,感化军节度使时溥被任命为东面兵马都统。

    十二月,陈州向邻道求救。忠武镇周岌与时溥、朱温等人率军前来救援。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黄巢打不过李克用,收拾几个小军阀还是绰绰有余的。中和四年884年正月,周岌等诸路救兵被义军打的落花流水,招架不住,不得不向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求救。

    二月,李克用率军五万前来增援。合兵一处的官军先击败了陈州北面的尚让,又击败陈州西面的黄邺,黄巢见大事不妙,于是从陈州撤军,退至陈州以北的故阳里;

    前面所述,自从黄巢进入长安以后,缺粮就成为军队的致命问题,以至于士兵经常以啃食树皮为生。在围困陈州的一年多时间里,粮食供应更加不足。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黄巢想革命工作要牢牢树立先军理念,再穷不能穷吃穿,再苦不能苦士兵。

    经过冥思苦想,他终于创造性的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命人制造了几百个春米用的巨锥,然后派军队到处抓人。现在,请同学们猜一猜黄巢同志抓人来干嘛?

    当兵?不对!春米?不对!答案是当米。具体操作方法是把人脱拔干净,然后整个放入绞肉机中巨锥里,像春米一样把人搅成肉酱,最后连肉带骨头渣子分发给士兵当做军粮。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记载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

    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对于这件事情,除了震惊,还是震惊,不评论了,这根本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

    五月,连日大雨,平地水深三尺,黄巢大营被洪水所漂,听说李克用大军将至,遂奔向汴州。

    当黄巢军于中牟今河南中牟北汴河王满渡过河时,被李克用乘势袭击,义军大败,死伤万余,尚让率部下投降时溥,别将李谠等人投降朱温。

    黄巢率领残兵败将向东北逃逸,李克用穷追不舍,一路追杀到了封丘。这时天降大雨,黄巢收集散兵千人,冒雨东奔兖州。

    千古之谜

    范伟说“我知道我是怎么来滴,但我想知道我是怎么没滴。”但对于黄巢,人们不知道他是怎么来滴,也不知道他最后是怎么没滴。黄巢具体出生年月,后世无人知晓,最后他是怎么死的,江湖上也是众说纷纭,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

    新唐书?黄巢传记载,黄巢兵败狼虎谷时对其外甥林言说“你拿我的首级去投降吧,还可以求得荣华富贵!”林言不忍心杀死黄巢,于是黄巢自刎。未完待续。

第4章【大梁帝国】() 
《旧唐书?黄巢传》中对黄巢之死有如下记载:林言杀了黄巢跟他老婆,然后带着他们的首级前去邀功,谁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半路遇到时溥,时溥大喜,顺手杀了他,然后拿着他跟黄巢的人头一便到京城领赏去了

    。1900年,敦煌莫高窟大总管王圆箓王道士偶然发现了一个秘密洞窟,洞窟之中藏有很多经书。其中有一件《肃州报告》,报告中记载:其草贼黄巢被尚让杀却,于西川进头。

    884年5月,黄巢在今河南中牟西,遭沙陀骑兵突袭,牺牲万余人。

    在此危急关头,尚让却率万人投降唐廷。有人推测,尚让很可能在混战之中杀死了黄巢。

    宋人刘是之的《刘氏杂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五代时有一个高僧法号翠微禅师,这个人就是黄巢。

    更为传奇的是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记载:黄巢后为缁徒,曾主大刹,禅道为丛林推重,临入寂时,指脚下有黄巢二字。

    王明清在《挥尘录后录》卷五记载:那一天,笃信佛教的洛阳尹张全义到寺庙礼佛,无意中发现对面来的僧人十分眼熟,定睛一看,大吃一惊。四目相对,黄巢的眼神中并没有流露出张全义脸上的惊奇,而是面色平和,拂袖而去。

    也许正如《新旧唐书》所述,884年七月十三日黄巢已经死于狼虎谷。一代枭雄就此画上了句号。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吗?没有,还远远没有。唐僖宗中和四年七月,僖宗在大玄楼举行受俘仪式。

    时溥献上黄巢首级(或许为其替身)。另有黄巢姬妾二三十人。僖宗问“汝曹皆勋贵子女,世受国恩,何为从贼?”居首的女子回答:“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

    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上不复问。皆戮之于市。临

    刑前,执法人员可怜这些女子。让她们喝醉酒后再予行刑,女孩们边哭边喝,不久在醉卧中受死,唯独居首的女子不哭亦不醉。从容就死。

    与称呼有关的那些事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唐僖宗。僖宗是他的庙号,他的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不过在这之前,先容我普及一下与庙号、谥号、年号有关的知识。

    谥号是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后期,赐谥权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

    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

    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批评的有:炀、厉、灵等;属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前者称为上谥、美谥;中者称为中谥;后者称为下谥。恶谥;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为大帝,在中国绝无仅有。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在古代,祖、宗和帝、王的庙号是严格区别,泾渭分明的。祖、宗不是当代皇帝对自己的封号,而是后世帝王对上一代先皇追封的庙号。

    祖庙号和宗庙号的区别主要在于:祖庙号是指前朝皇帝开国或统一收复疆土所用的庙号。而宗庙号仅仅是后朝皇帝对前朝皇帝的正常追封。像唐朝仅有唐高祖一个祖,

    五代时有后梁太祖、后晋高祖、后汉高祖、后周太祖。而后唐李存勖因为自称是唐朝皇族后裔,所以,仍用唐庄“宗”的庙号。

    宋朝从北宋到南宋也只有宋太祖一个祖庙号,少数民族辽金仍然如此,但到了元朝之后,开始出现两个祖庙号,

    一个是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另一个是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铁木真被追封祖庙号是因为他统一了蒙古各部,

    忽必烈被追封祖庙号则是因为他统一了中原,成为元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任皇帝。明朝也有两个祖,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一个是明成祖朱棣,朱元璋开国,统一中原

    ,无需争论,而明成祖朱棣是因为派郑和七下西洋,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海域版图,所以,朱棣被后世的朱高炽追封为明成祖。到了清朝,更加出现了三祖的现象,

    一个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一个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一个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皇太极追封他为清太祖,福临第一个入主北京,统一全国,

    所以,康熙皇帝追封他为清世祖,而康熙皇帝玄烨主要是因为收复了台湾,实现了华夏领土的统一,所以,雍正皇帝胤禛又追封父亲康熙为清圣祖。

    唐朝之后,又有几个复出的“帝”庙号,分别是唐哀帝李祝、后梁末帝朱友贞、后唐闵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后晋出帝石重贵、后汉隐帝刘承佑、后周恭帝柴宗训

    ,很容易看出,五代出现的这几个“帝”都是亡国之君,之后,帝庙号的追封就是亡国之君特有的专利,一般人还真没权利使用。所以,唐朝之后“祖”和“帝”是两个对立的庙号,祖庙号是统一江山的代表,帝庙号则是丢失江山的代表。

    宋朝恭帝赵显因为丢了大半个宋朝江山,他的兄弟赵昰登基后,就追封他为帝庙号。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之所以没有被追封帝庙号,是因为当时的南明四王在江南称帝。他的后代便追封他为明思宗,所以,他这个末代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