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嗣源,沙陀人,出生于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没有姓氏,但有个很虎气的小名叫邈佶烈,一看这名字就知道此人绝对不是什么善茬。父亲死后,年仅十三岁的李嗣源因勇武超群被李国昌收到帐下,做了自己的贴身侍卫。李嗣源武功高超,每次围猎,都仰射飞鸟,拉弦必中。
不久,李克用将他要到身边。并收他为养子,改名李嗣源。在上源驿的鸿门宴中,李克用被朱温派兵围攻。危在旦夕,这时年仅十七岁的李嗣源闪了出来,
于乱军之中左躲右闪、拼死护着主子躲开枪林弹雨,然后翻越高墙,逃出虎口,
而自己竟毫发无损。从此更受李克用器重。当时猛将李存信是蕃汉大将,名号虽大。
但每次作战总是成绩不佳,李克用便让李嗣源做了他的副将,协同出征,有了李嗣源的帮助,李存信每次都能大胜而归。
作为李克用少数的几个勇将之一,李嗣源为李克用的征战和李存勖的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几乎每次大战都有李嗣源骁勇的身影,也都有他卓著的战功。如果非要弄一个五代十国战绩榜的话,李嗣源凭着他的战斗力绝对可以挤入一流阵列。
朱温跟朱瑾兄弟大战之际,李嗣源率军救援,大败梁军,又攻击魏州罗弘信,得胜而还。李克用为了嘉奖他,把他率领的五百骑兵命名为“横冲都”,从此,李嗣源和他的“横冲都”命扬天下,威震四海,风头直逼传说中罗艺的燕云十八骑。
大将李嗣昭与梁将葛从周交战,兵败退守青山口,梁军扼守要道,使得李嗣昭的步兵不战自溃,无法收拾。李嗣源到后,对李嗣昭说:“步兵溃散,我们再后退就难以收拾残局了。让我为公试决一战。不胜而死胜过战败被俘。”
李嗣昭说:“我愿为卿的副将。”李嗣源率领所部凭高列阵,然后又解鞍磨箭,摆出一副拼老命的样子,接着又左右瞎比划半天,好像在调兵遣将,凭着高超的演技,梁兵被弄得心慌不已,以为李嗣源要搞什么大动作了。
这时,李嗣源命部下一齐上马,如飞箭一般冲入敌阵,李嗣源大喊:“我王命我来取葛从周项上人头,其他将士不要上前自己命!”
“横冲都”将士横冲敌阵,如入无人之境。李嗣昭率兵随后跟进支援,一鼓作气将梁军击退。
收兵后才发现李嗣源身上共有四处箭伤,鲜血将大腿都浸透了。
李克用亲自给他解衣敷药,并亲手端过一杯酒来,抚着他的后背说:“我儿真是神人啊,如果没有你,今天就要被葛从周讥笑我没有良将了。”
李存勖刚刚继位后不久,出兵救援潞州。李嗣源率领一部突击骑兵与周德威同时进兵。
李嗣源在早晨到达了两军夹城的东北角,命士兵用斧头砍去鹿角,然后背来柴草填平壕沟,一举攻克夹城。
不久,周德威也在西北边攻破夹城,晋军一战大破梁军,尽毁夹城,取得了夹城大捷,从而彻底解除了潞州之围。
解围之战,李嗣源功居第一。
柏乡大战中,两军对阵之时,李存勖觉得梁军气势很盛,担心将士畏惧不前,对战局不利,于是手持银制巨杯给李嗣源赐酒忽悠他说:“爱卿看见梁军的白马和红马部队了吗?看着几乎要吓破人胆,破敌立功还要靠你啊。”
李嗣源毫不在意地说:“他们这是徒有虚表,这些东西明天就会归我们所有了。”
李存勖听后一拍大腿接着忽悠道:“爱卿已经气吞敌军了,我军必胜!”李嗣源接过酒杯将酒一饮而尽。然后挺身上马,率领一百骑兵黑旋风般地冲入梁军的白马阵。
当时晋军都穿黑色军衣,被称为“鸦军”。战斗力很强,而归李嗣源率领的骑兵更是精锐中的战斗机。
李嗣源一马当先,率领这一百精兵像一把尖刀插入敌阵,铁锤长槊齐下,左冲右突,
最终活捉梁军两名骑兵将官得胜而回,大大挫掉了梁军的锐气。而附着在李嗣源铠甲上的箭羽也像刺猬身上的尖刺一样多。晋军大受鼓舞,在李嗣源的率领下。一天之内,
双方交战多达百次,杀伤和俘虏的两军无数,此战晋军大胜。李嗣源因功被加授代州刺史。
李存勖派周德威征讨幽州刘守光时,李嗣源奉命领兵支援,与刘守光麾下猛将元行钦狭路相逢,双方交战达八次之多,元行钦也十分骁勇,与李嗣源酣战不止,
但无奈,李嗣源的射击水平太高了,元行钦屡次被李嗣源射中。
但李嗣源也被元行钦射中大腿,李嗣源忍痛拔下利箭,与元行钦再战。最后,元行钦无法力敌,让人将自己绑起来,请求归降李嗣源。
李嗣源很是大度,没有忌恨元行钦,反而抚摸着他的后背说:“你这后生真是个壮士啊!”最终幽州平定。
后来。契丹兵围攻幽州长达六个月之久,守将周德威向李存勖告急。李存勖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大家都说:“敌人不会长久围攻,如果掠夺不到什么东西,便会在吃完所带粮食之后自动退去,到那时再从后追击,必获全胜。”
李嗣源却持相反意见,说:“周德威尽忠报国,现在孤城被围,危在旦夕,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等敌人撤退时予以追击了。我愿领骑兵五千作为先锋前去援救周德威。”
李存勖也很赞同他的意见,于是命李嗣源、阎宝及李存审率领步骑兵即刻进兵支援。
在七万多步骑兵到达易州集结时,李存审说:“现在敌众我寡,契丹兵以骑兵居多,而我军则以步兵局多。如果在平原旷野上与敌人相遇,一旦敌人的骑兵来冲击我们的部队,那我军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李嗣源说:“契丹兵虽然强大,但他们作战基本没有后援,而是以剽掠补充给养。我军则是辎重相随,供应充足。
假如在平原和敌人遭遇,军粮和辎重被他们截走,我们就会不战自溃。为保险起见,我军最好走山路,以隐蔽我军的踪迹,出其不备地到达幽州后再与城内的守军会合,再一同抗击打退敌人。
万一在途中与敌人相遇,我们就凭借有利地形击溃敌兵。”从易州出发后,李嗣源与养子李从珂领骑兵三千作为先锋在山中一路行进,在距离幽州六十里的地方和契丹骑兵遭遇,契丹兵看到晋军后,惊慌得连忙后退。
晋军趁契丹兵后退之际从两翼跟进追击。
契丹兵在山上走,晋军则在山涧中行进,每当走到谷口的时候,契丹兵便袭击晋军,李嗣源父子率军猛烈还击,部队才得以击退敌兵,继续前进。最后到达山口时,契丹骑兵已经有万人列阵挡在了前面。
晋军将士顿时惊慌失色,畏敌不前。
李嗣源毫无惧色,对将士们说:“为将者受君命而忘家,临敌阵而忘自身安危,以身殉国,就在今天了。
诸君请看我们父子如何杀敌报国!”
说完他亲率百名骑兵走到部队的前面,不慌不忙地摘掉头盔,然后扬起马鞭用契丹话对契丹将士大声说:“你们无故侵犯我们的边疆,这次晋王命我督率百万之众出征讨伐你们,要一直打到西楼(今辽宁巴林左旗南波罗城)你们的老家,彻底消灭你们这些不道的种族!”
说完便跃马高举铁锤,率兵三次冲入敌阵,于千军万马中中如入无人之境,不一会儿就将一名契丹酋长挟持而回。边冲杀他还边对契丹将士大声喊道:“你们这些小贼不是我的对手,你们的天皇(指阿保机)才有资格和我较量!”
晋军的后援部队随后跟进冲杀,卷席一般一举将契丹军击溃。然后晋军走出山口继续向幽州前进。
大将李存审命令步兵去砍树枝,做成扎营用的鹿角,每人手持一个,在军队停下来的时候,就插在地上成了鹿寨护卫营房。
契丹兵绕营寨路过的时候,李嗣源就命令士兵们万箭齐发,飞向契丹兵的箭多得遮天蔽日,契丹的骑兵被射落马下的不计其数,人和马的尸体将道路都堵住了。
将到幽州的时候,契丹兵已经列好阵势等待晋军了。李存审便命令步兵部署在契丹军后面待命,下令不准暴露一点形迹。然后让老弱士兵拖着柴薪,点燃了草把往前走。
烟尘腾起,遮天蔽日。李嗣源趁机命令擂鼓进攻,李存审也在敌人背后发动袭击,夹击契丹兵。
契丹大败而去,收拾残余从北山逃走,丢弃的车帐、铠甲、兵器以及马羊等牲畜遍野都是。
李嗣源乘胜猛追,俘虏及杀死的契丹兵有上万之多。待打退敌人之后,李嗣源领兵浩浩荡荡地开进幽州城。
周德威亲自出来相迎,激动地紧紧拉住他的手,内牛满面。班师回魏州后,李存勖亲自到郊外迎接,并升他为检校太保。
同光元年(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将李嗣源进封为检校太傅,并兼任侍中。这时晋军与梁军正战在生死关头。双方的军队在黄河两岸激战,争夺这个对双方来说都事关成败的战略要地。
而梁军也在其他地方与后唐军队争夺,在泽州跟后唐军展开激战,而这时,潞州的后唐守将李继韬将潞州献给了后梁,这就将后唐军南面的重要归路给切断了。
为了争取主动,李存勖命李嗣源领兵攻打郓州,李嗣源快速出兵,袭取郓州,并击退了王彦章的援军,在李存勖援军的配合下,李嗣源攻克中都,俘虏了大将王彦章,并杀敌数千。
在讨论接下来的进兵方向时,有的将领主张向东出兵,夺取那里基本没有军队守卫的地盘,然后再寻机西进。
但康延寿则极力主张立即西进直捣首都汴州,早日结束战争,灭掉后梁。李嗣源也很赞同,他分析道:“作战用兵贵在神速,现在王彦章已经被擒,段凝一定不会立即知道这个消息,即使有人去报告,他分析怀疑也要耽误两三天。
就算他知道了我们的去向,派发救兵支援汴州,直路已经被他自己所决的黄河之水阻断。
如果走白马渡口,那他几万人所需的渡船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征集到。而从我们这里到汴州没有什么险阻拦路,可以长驱直入,即使排着方阵走,昼夜兼程也只有两昼夜的时间便可到达。
到那时,段凝还没有渡完黄河的时候,梁末帝朱友贞已经被我们活捉了。”李存勖听了李嗣源的分析,再联想到不久前郭崇韬说的类似的谋略,便下了西进袭取汴州消灭后梁的决心。
李嗣源领兵像一把尖刀一样直插汴州,到达后猛攻封丘门,城内空虚,基本无人守卫,梁将王瓒开门投降,梁末帝自杀身亡。
李存勖看到前来迎接他的李嗣源,不禁大喜过望,跳下马来,用手紧紧拉住李嗣源的衣服,以头相触说:“我有天下,全赖你血战而得,以后与你共享天下。”
(‘吾有天下,由公之血战也,当与公共立’)。不久李存勖便加封李嗣源兼中书令。(未完待续)
第61章【大梁帝国】()
第二年正月,李嗣源又奉命讨伐侵犯边境的契丹,得胜而回。二月,李存勖郊天礼毕,论功赐李嗣源铁券。
不久李嗣源又去平定潞州叛将杨立,将杨立擒回首都,被进封为太尉,并任汴州节度使和蕃汉兵马总管。
后来,李嗣源又一次出兵北上击溃契丹兵,然后调任镇州节度使。
李嗣源谦逊和蔼,从不在众人面前自夸。平时,带领将士修理兵器,准备物资,都廉洁自律,不贪婪也不与他人发生矛盾。
李克用曾经试探他,让他自己到府库中去,说以前你立功很多,但没有重赏过你,现在请你自便,想拿什么东西就拿什么东西吧。
李嗣源很淡定的去了,不过只是拿了几卷丝织品和几千文钱就走了,回去之后,他又将这些东西都分给了部下。
有一次,他跟众将在一起侃大山,其他将领都争先恐后地夸夸其谈,炫耀自己的勇猛善战,而李嗣源却缓缓地说:“大家用嘴战胜敌人,而我则用手战胜敌人。”众将听了,都惭愧的不再言语。
相传,李嗣源有一次在外借宿,那一家的妇人刚好怀有身孕,没有殷勤招待,及时给他们做饭。
这时孕妇听到腹中的婴儿说话道:“大家(指皇帝)到了,赶快准备饭菜吧。”
孕妇很奇怪,赶紧起来,亲自将饭菜端到李嗣源面前,李嗣源问她同样一个人,为什么前后的态度差别这么大呢?孕妇就将原因告诉了他。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李嗣源问孕妇为什么先无礼而后恭敬,孕妇说:“公贵不可言。”
问她原因,孕妇说腹中小儿所言,李嗣源却说:“老妇人说谎,她是怕我生气给她带来祸端。”
后来再问,确实如此。到后来,李存勖被杀,李嗣源夺得大宝。真的成为了皇帝,也就是史书上的唐明宗。
即位后的李嗣源实行了一系列的开明改革。首先杀小人清宦官,有效地防止了**的滋生。开始时是将盗掘唐朝陵墓的温韬和后梁降将段凝赐死。
即位三个月之后,又以“纵贪饕之意,除官受贿,树党循私”之罪,将出身名门、劝进有功的宰相豆卢革及其所荐引的另一宰相韦说黜贬为“长流百姓”。不久又将豆卢革赐死。
此外又令诸镇杀死庄宗时所派给地的监军宦官,并将曾助纣为虐替庄宗干坏事的数百名宦官。也一并抓捕处死。
当时,有数百名宦官在兵变混乱时逃到了山林中躲了起来,有的还出家做了和尚。
这一次,宦官基本被屠杀殆尽。对于伶人,由于跟李存勖一起误国,也被予以残酷歼灭。
一反李存勖在位时的奢侈之风,李嗣源下诏禁止进献鹰犬珠宝珍玩之类的奢侈品,后宫也大量裁员,宫人只留一百。宦官只留三十,教坊留了一百,御厨房也只留下了五十人。
其他人可以自己选择去向,又将宫中美貌女子遣送回乡,只留下老宫人洒水扫地。对政务、衙门也是尽量精简,撤消了各个部门有名无实不起作用的机构。
又命各部军队就近征集给养,以节省运输费用。减少国家开支。
接下来又下力气整顿吏治,禁止官吏徇私请托,买卖官告文书,限制各级官吏荐引和荫庇官员的数额,三令五申禁止官吏对人民任意搜求苛敛,并对违犯者予以严厉的制裁。财政大臣度支使孔谦。横征暴敛,克剥百姓,民愤极大。
李嗣源做监国时,即宣布孔谦的罪状,对他处以极刑,籍没全部家产,随即撤销度支司。一概废除孔谦所立的苛敛之法。
所发的敕书中写道:“使生灵涂炭,军士饥寒,成天下之疮痍,极人间之疲弊。”但李嗣源还是明智地宽恕了他的家属,只没收了家产没有诛杀九族。
为了警示他人,李嗣源还下诏禁绝一切**事项。诏书中说,百官中有一些人任人唯亲,干涉朝政,勾结犯法,扰乱正常秩序。从此以后,一律禁止,再有营私舞弊的犯法徇私者,原来举荐的官员也要贬官或者发配流放。
有的官吏私自在正税之外加收租赋,被李嗣源贬官。亳州刺史李邺因为贪赃被赐自尽。
汴州管仓官吏们由于犯贪赃被查处时,有人求情,其中有旧将功臣的儿子,而且又是李嗣源女婿石敬瑭的亲属,李嗣源旧将王建立也为其求情,减轻处罚。
在封建社会,特别是唐朝的法律中有一些条文就是规定了官吏和贵族享有的特权,他们如果犯罪,可以先请求皇帝裁决,如果皇上认为可以减免处罚,就依照他的意思办,这就是有时候说的“朕即法律”。
李嗣源对王建立说:“王法无私,怎么能因为是亲戚而照顾呢!”然后下令拉出去处斩。
供奉官丁延徽监仓自盗,由于他平时巴结权贵,行贿攀附,所以侍卫使张从宾向李嗣源求情宽恕。
李嗣源怒斥道:“食我优厚的俸禄,不知为国做事,反而偷我仓储财物,论罪当死!现在就算他是苏秦再世,也不能说服我给他减刑,你说也没有用!”然后命令处死。对于清廉的官员则是褒奖有加。
宰相李愚得病时,李嗣源派近臣翟光邺前去探视问候,翟光邺去了之后,看见李愚家里家徒四壁,病床之上也仅仅是一条破毯子,翟光邺回去后向李嗣源如实回报了所见的情况,李嗣源听了很受感动,下诏赐李愚绢一百匹,钱十万,床上铺陈之物十三件。
对于敢于直言上书言政的忠臣,李嗣源也是很高兴地给予赏赐。大理寺少卿康澄给李嗣源上书,提出了国家不足惧之事五种,深可畏之事六种。不足惧的事包括一些在他们当时看来是天上神灵发怒的自然现象,如星星有了异常现象、庄稼受灾等,还包括小人的谗言。
六种可畏之事,即贤人藏匿、四民迁业、上下相徇、廉耻道消、毁誉乱真、直言蔑闻,他建议李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