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贼军被骑兵杀掉一部分,褚勇的长枪队带走一部分,剩余的那些被跟在后面的朝廷阵营玩家逐一的灭掉;战斗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除了虎康押解的四千多俘虏外,两万多贼军被消灭了一万三千多人;剩余的那些跟着马世耀一瘸一拐的在山林中逃走了。
陈一凡看了看自己的战功已经涨到三十多万,心中不由的大喜。等到后队到来,才看见原来王汗和张小虎在战斗开始的时候配合第二卫在进攻。
在际遇先生的指挥下,所有人马和玩家急冲冲的打扫完战场重新回到关内,等待着真正的大战来临;
与此同时,李过得到前锋被灭的消息,他下令队伍减慢速度,他要好好打算一下如何对付这个突然出现的强敌。
得到李过队伍放慢速度的消息,际遇先生吩咐把战斗胜利的消息送到成都,同时派人从汉州再运送些物质过来;
陈一凡带着十分满意的表情下线,在饭桌上谈起今天的战斗心情非常愉快。有了际遇先生以后,陈一凡再也不担心在自己下线的时候会有什么变故了。
就在陈一凡舒服的洗了个澡,躺在大床上安稳睡去的时候;李过却难以入睡,此时他带着队伍已经抵达了鹿儿关;但他没有像马世耀那样把队伍带到这条数米宽的小路,而是在接近那一段四五里长的山道尽头扎下营来;
面对通往鹿儿关的这条山道,李过十分无奈,纵然自己还有五万大军,但在这条山道之上根本布置不了多少人马,根本形成不了人数的优势;李过派人打探是否还有别的通道,很可惜得到的回报是若想绕过鹿儿关需要回头从龙安府过,最少要绕出三四百里路;而且即使选择那条路也要经过两个关隘。
第140章李鼎的新任务()
目前大军粮草有限不敢久留,李过打定主意准备强攻下鹿儿关;山道左侧是高有四五百米的绵延山脉,青山城的士卒就是藏在这里对马世耀的后队进行火攻拦截,李过派出一部分士卒首先占领几个要冲,防止后路被断;然后命令玩家抽出三万来向着鹿儿关进攻,又拨出一万士卒划到刚刚逃回来的马世耀手里,让他带队跟在玩家后面进攻,顺便起到监军的作用。
这三万的玩家非常不愿,很明显这是拿自己当炮灰,只是不愿意也只能硬着头皮上,谁让自己选择的就是这个阵营呢。按照李过的吩咐,每三千人一个队伍,分成十余个小队,中间拉开一定的间隔;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避免前队的骚乱蔓延到后队;但缺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同一时间进攻的人数减少了;只是路就这样宽,人多也用不上,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决定。
际遇先生望着接近的敌人,没有什么表示,直到接近关口五十米左右,玩家口中的呼啸声打了起来,仿佛冲刺般向前飞奔,最前面的一队玩家抬着长长的云梯;
际遇先生一挥手,垛墙上立刻飞出一阵阵箭雨,这箭雨还有颜色,是火的色彩;数千支火箭射来,密布的没有一点空挡;箭头之上的火油在风的作用下剧烈的燃烧,很快便点燃了一切可以燃烧的东西,包括数十架云梯和人;
惨叫连连,众多的玩家并不能一箭致命,虽然瞬间便被大火包围却依然没能立即死去,这是很可怕的事情,若是直接挂掉倒是非常人道的事情;许多城墙上的玩家都为之色变,眼前的一幕完全颠覆了他们活在和平年代的观念;手中的弓箭不由的低下了箭头。
占据着关口优势的朝廷阵营对付起最前方的三千人十分容易,几轮火箭便带走了他们的性命;后面的玩家也被阻拦在后方不能前进。
李过站在一处高地,望着关前的一切也不由的摇了摇头;像鹿儿关这种展开不了队伍的攻城战最是让人无奈,空有力气却使不出来,只得命令剩余的玩家原地待命,暂时停止攻击。不过半响后面的士卒推上了一批火炮,大约有十几门,隔着很远的距离向着鹿儿关轰来,弹丸在城墙周围炸开;虎康带着二百骑兵出关向着火炮之中发射了众多的火箭,引燃了阵地上的火药,一时间数门火炮被淹没在火海之中;短暂的接仗之后双方后退。
关上的士卒奋战了一天也有些疲劳,双方不约而同的隔关停战;一直到第二天凌晨陈一凡上线双方仍然没有接触;
零点整陈一凡出现在城墙之上,前面五六百米外密密麻麻被对方布置了一些路障尖木,甚至还有人正在挖陷阱;
陈一凡有些诧异的问际遇先生:“李过这是要和我们对峙吗?”
际遇先生笑道:“若是和那李过换个位置,面对鹿儿关这样易守难攻的敌人,我也只能对峙;能做的和李过一样,防止对方再来冲击,然后再想别的办法。”
陈一凡心中一动,叫来武师命令他们严密监视罗汝才和袁宗第那两路人马;虽然目前这两路人马距离都比较远,但是看李过的样子恐怕他有别的打算。
手下武师来报说昨日有接近一半的玩家下线,目前是敌军玩家数量最少的时候;陈一凡用眼光询问际遇先生是否趁此时出击一下占些便宜,际遇先生摇摇头微笑着连说不急不急;
陈一凡看着双方按兵不动有些心急,但目前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消灭敌人;再说关内还有四千六百多名俘虏等待处理,若是一直留在关内也是个不安定的因素,何况还要派数百人守卫;
陈一凡在这些俘虏身上练习了一下说服术,叫来王汗让他带着手下的白杆兵把这些俘虏押送到汉州城的西军营进行转职,这一点也是系统刚刚更新过的,不转职的俘虏不能直接使用;这一条让陈一凡麻烦了不少;王汗领命带着俘虏前往汉州去。
鹿儿关的兵力一下子少了八百多,暂时也采取起了防御的姿态;双方自此开始僵持起来。
怎么说陈一凡都是个玩家,眼看上线之后等了接近八九个小时对方没有任何想要进攻的动作,而这一边的际遇先生也是稳如泰山;
正着急间收到李鼎派人送来的消息,消息上说目前他已经进入了成都的水军营寨,不过有些失望,成都水寨几乎没有可用之船,只有七八艘可做为运输的中型木船,但也是修补了许多次的旧船;水军在编的只有三四百人,而且全是老弱病残之流,上战场是不行了;听到消息陈一凡不由的一阵黯然!
其实不光是坏消息,好消息也是有的,虽然成都水寨形同虚设,但水寨之内的造船厂功能倒还算健全,平时也在生产一些民用或着商用的船只;还有几个曾经修建过战船的老船工。
老船工?陈一凡心中一阵激荡,这不就是技能人才吗?这些曾经建造过战船的老人对于陈一凡来说是最珍贵的,没有船厂可以想办法建造,若是没有这些有经验的老船工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昨天关于水军的事情,陈一凡和陆天讨论了很长时间,本来陆天选择在入海口建立新村子主要就是要建立一支水军;现在陈一凡也想要建立一支在内河使用的水军;这样一来就有些冲突,但目前白云镇没有能力兼顾青山城的水军需求,短期之内青山城若是要建立水军也只能自己想办法。
另外就是资金问题,水军是所有兵种里最耗钱的一种,虽说目前青山城资金流入很快,但这毕竟不是个小事情,真正造起船来钱就会花的和流水一样;最近青山城已经给白云镇划拨过去一大笔资金,主要就是补充白云镇造船的需要。
而最关键的就是造船的技术人员的问题,之前的一些都可以解决,这一项只能碰运气;结果今天李鼎就找到了,所以陈一凡心中很激动,看看目前这仗这一两天也很难打起来,于是和际遇先生商议自己想回成都一趟;
现在前方在打仗,陈一凡不愿意把时间Lang费在路上,于是一狠心在罗江花钱使用了传送阵,短短的二百多里路花了四十多金,这价格实在是惊人,一般人根本花不起,陈一凡也只是着急着这些船工才奢侈这一把。
回到成都,早有武师把李鼎带到面前,当然身边依然跟着骄横的郡主;二话不说便指使李鼎在前面带路前往水寨,朱紫这两日天天跟着李鼎往水寨跑,一听说又要去便嘟起了嘴对李鼎说:“天天去水寨,也不知道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咱们今天换个地方怎么样?”
李鼎脸一板刚要说话,陈一凡恐怕李鼎得罪朱紫耽误了事情,于是对朱紫说:“郡主可知道成都水寨的历史?这可是四川数第一的,今天去和前几日不一样,我带着你们去听故事;放心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好说歹说才劝这朱紫一起前往。
成都水寨虽然早已名不副实但怎么也是军事重地,当然李鼎没有任意出入水寨的面子,好在有朱紫郡主在,不但一路畅通还有一名水军小校负责引路。
成都水寨最早建于洪武四年,当时的水寨战船大小有三四百艘,水军三万多人;毕竟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可没少使用水军,他深知水军的重要性,开国之后对水军也很重视;只是后来的不肖子孙没能守住他留下的这些好东西,二百年下来也只剩下这些破烂不堪的物件。
陈一凡边走边叹息,成都造船厂是四川境内最大的船厂,占地数千亩;但现在抬眼望去到处都是深有人高的荒草芦苇,处处都是走不进去的沼泽之地;十余个船坞中早已被淤泥堵塞,大部分房屋倒塌,只有南面的一个较小的船坞还保持了一些干净的样子;二十多人在组装龙骨,看样子这艘船应该不算大;中等的样子。
第141章成都水寨()
小校介绍说在建的这艘船只是艘官船,乘员大概三十五人,共计要造八艘;全是四川巡抚陈士奇的坐船;船坞内有一艘已经差不多快要竣工的官船,陈一凡上船看了一下,这官船处处雕梁画栋,里面设有暖床和装饰豪华的座舱;无一处不精细,船体外面由枣红和黑色两种色彩刷就,显得格外威严。
陈一凡不住的摇头,如今天下乱成这个样子,民不聊生,处处战乱,官兵粮饷没有着落,这陈士奇竟然大批的花费制造自己的坐船,这种制造繁琐的官船连一点武装都没有,除了好看而已;这样的巡抚如何能与百姓一心呢?有这样的官员朝廷又如何能不败呢?
正值中午时分,几十名船工放下手中的工具来到一处简易的木棚下准备吃午饭;陈一凡走近看见黑乎乎的大锅内漂浮着众多的菜叶,一名伙夫真端着黑色的面料向锅中倾倒,陈一凡拿大勺在锅里搅了搅,除了黑面调和着野菜再没有其他的东西,稀的和水也差不了多少;另外一个木桶里放置着几十个高粱面的大窝头。
陈一凡从包裹内掏出一些牛肉干和干粮摆在桌上笑着对几十名船工道:“咱们换着吃,你们吃馒头和牛肉干;我们也尝尝窝头和菜粥的滋味如何!”
一名年过半百的老船工看着陈一凡就像看到怪物一样摇摇头道:“大人,您就不要拿小的们开玩笑了;这么好的东西我们哪里配吃?再说大人也吃不下我们这些粗鄙的食物啊;”
其他人点点头,但目光落在牛肉干和白白的馒头上却有掩饰不住的渴望;
陈一凡不再说话,而是拿起一个窝头咬了一大口,李鼎上前盛了一碗菜粥摆在他面前,也像陈一凡一样拿起一个黑窝头吃了起来;
窝头入口的感觉不怎么好,一股苦味夹杂着霉味,感觉牙齿之上还有些硬物,不知是沙粒还是什么,入喉的那一刹那最是难受,嗓子似乎都被割伤;就着没有一丝味道好像清水一样的菜粥,陈一凡皱着眉头吃了大半个窝头笑着说:“这窝头确实不太好吃!”
老船工苦笑着道:“大人身体金贵,怎么能吃这等粗食?只有我们这些低贱的人才会吃,这些牛肉和白饭可不是我们吃的东西!”
陈一凡又咬了一口窝头说道:“你们能制造出这样好的船只,手艺又精湛怎么不配吃牛肉和白饭呢?难道说那些整日无所事事,没有一点本领的人才该吃吗?在我看来,你们才是最应该吃牛肉和白饭的人。”
老船工连说不敢,他活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听过别人这样说;陈一凡看这些船工虽然看着牛肉和干粮却无人上前来拿,便示意李鼎把东西分下去。
陈一凡看着这些人吃着牛肉干和白饭,一个个表现的非常的兴奋,趁着这个时间,陈一凡便问起了船厂的一些事情;老船工对陈一凡很有好感,所以有问必答,其余的人有时候也抢着说,气氛很融洽;朱紫有些奇怪的看着陈一凡,走过去也拿了一个黑窝头,只尝了一口便吐在了地上。
老船工姓许,祖祖辈辈都和水打交道,老许叫来一个二十二三岁的小伙子见过陈一凡,这个叫做许铁柏的小伙子是老许的儿子,赤、裸着上身黝黑的皮肤,强壮程度看起来和王汗倒有一比;
老许头爱怜的抚摸着儿子结实的手臂叹口气道:“小柏十二三岁就跟我在这水寨中造船,老汉我的一身本事差不多都传给了他;小柏倒也好学,只是饭量实在太大了,我们穷人家实在养不起,每天还要下水去找些鱼虾的才能勉强度日。”
陈一凡看着许铁柏点点头转过身又问老许头:“这个船厂有多久没有生产过正经的战船了?怎么荒芜成这个样子?”
老许头摇摇头道:“在老汉我年轻的时候还制造过几次,算算也有三十多个年头没造过真正的战船了;”老许头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不用别人插话引导便滔滔不绝的说个不停;
“听老辈人传下来说,大明开国的时候水军可是起了很大的作用,那个时候成都水寨刚成立,不分白天黑夜的制造新船;大大小小有几百种类型,这湔水之上战船延绵几十里;在我小的时候还见过一些造型很奇特的战船,只是现在再也看不到了,造船的图纸也早已失传;”老许头边说边怜惜的摇着头;
陈一凡最感兴趣的就是老许头曾经制造过什么战船,失传的那些暂时也没时间再去考虑;
老许头答道:“我制造过苍山船,艋船、子母船和车轮舸;小型的和中型的,大型的没有制造过;”
陈一凡点点头,苍山船和车轮舸之前听吴守备说起过,应该都属于中型船,载员四五十人;艋船和子母船应该是小型船;他倒并不了解于是接着听老许头给他讲解。
子母船顾名思义就是两条一大一小的船只前后由铁链连接,看上去是一条船,其实船头是子船船尾是母船;子船的龙头之上有数根铁质的尖矛倒钩,可以有效的把子船固定在敌船之上,一般子船上都放置干草硫磺等引火之物,点燃子船之后,母船把连接子船的铁链打开,船员乘坐母船远离,子船上便燃起大火点燃敌船;因为那是战船全是木制的,所以这种方式的进攻往往威力十分巨大。一只母船配备有许多的子船,可以反复使用。
子母船一般有五六个人,艋船就小的多,大部分三到四人;除去一名浆手外另外两人手持火枪或者长矛弓箭等物攻击敌人,一般艋船出动的时候都是数十艘甚至上百艘,用群狼战术去攻击敌人;还被大量用作水路侦查。也有大一些的艋船当做运输船只使用,最大的可以装载两吨的重量。
苍山船就大多了,不但可以有四五十名士卒,而且还可以装载两门到六门的弗朗机大炮,还装着威力小一些的小型火炮碗口炮!
车轮舸驱动不是由桨,而是两侧各安装着两个大木轮,水手在船舱内用手或脚转动木轮使船只前进或后退;比使用桨的船只更加的灵活速度更快。
陈一凡又问老许头这些船只他现在还能制造吗?老许头沉默了一会才点点头道:“水寨中还有一些老年船工,若是有他们的指引倒是有些把握的;”
陈一凡点点头,还有一个比较说不出口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他小的时候就一直存在心中;今天遇到老许头索性笑嘻嘻的问了出来:“老人家能不能给我说说海船和内河行使的船只有什么区别?”
老许头呵呵一笑道:“当然有区别;海上风Lang大,所以要求船只排水量要大一些,船底一般都有配重才能保持平衡;另外海船和内河的船只只看船底就可看的出来,一般内河的船只都是平底的,水下的部分很少,这样的优点是转向很灵活;而海船却都是尖底的更容易破Lang和稳定。”
得到答案的陈一凡暂时没有了问题,虽然他很想立刻把这个船厂里的这些老船工都招揽过来,毕竟有些老船工年纪已经很大了,若是不幸有点意外可就损失大了;但这件事情可不是小事,不能草率。
第142章 转职武将()
吩咐手下的武师拿出五十金来分散给这些船工,又拿出五十金交给老许头道:“这些钱拿给你刚才说的那些年纪大的老师傅们,若是有什么困难可以让许铁柏到汉州的西军营去找我,只要报上他的名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