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要说强,别说无法与徐州军比了,可能连宛城的张绣都不如。
正是正面交锋过后,才让有些没有底气的徐州军有了信心,不在感到恐惧,因为他们都开始相信,能够战胜面前的敌人,很简单的一次交手,但是对于他们这些久经沙场的士兵们来说,却能够快速分辨出对手的强弱,而这就是他们的经验所在,如果此刻交锋,感到河内军很强,再加上他们在人数上的优势,虽然他们不会放弃抵抗,但也明白这一仗想获得最后的胜利可能性不大了。
而一旦出现了这样的心里,那最后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之中很多人将会战死,就算侥幸能逃生,这一仗也算是彻底败了,而现在清楚他们有希望赢得最后的胜利,所以很多人都开始奋战杀敌。
惨烈的肉搏战开始,在如此不死不休的交锋中,每一秒都有人倒在血泊之中,而随着曹军开始反击,河内军的尸体也变得越来越多。
本来是占据着极大的优势,可是没想战场会变得如此胶着,与此同时,曹仁更是直接杀入了战场之中,只听他大吼一声,杀入了河内军中。
曹仁膂力惊人,兽角点钢枪舞的虎虎生风,完全没有任何的技巧可言,枪枪都是迅猛一击,一枪刺入敌人的致命部位,穿了个透心凉,不管是咽喉还是面门,枪头直接穿过,一击必杀,没有一人能活。
曹仁的恐怖杀人手法,把河内军全都看傻眼了,凡是他目光所及的地方,只见得河内军全都扭头就跑。
是真的怕了,被曹仁杀怕了,而在两翼,史涣也同样是毫不留情,二人的表现瞬间就让眭固变得异常难看,连连咆哮想要改变现在不利的局面,可是根本就无法改变,这样的结局让眭固有点当年黄巾之乱时期在幽州时遇到刘澜时有些相似,那个时候无能为力的感觉深深刺激着他,眼瞅着那么大的优势,结果却一败涂地,这种无力感让他永生难忘。
而今日同样的场景再次出现在眼前,他是真的有点束手无策了,看着曹军如此这般的牢固阵型,该如何才能冲破呢?
想突破这条防线太困难了,如果有希望,现在唯一的希望可能就是从侧翼杀透曹军的防线了,不然要从正面冲破他们的重围那就太困难了。
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寿春之战(74)()
曹军的表现很不错,这一点必须承认,可是眭固却对河内军深信不疑,他们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将曹军围定,现在的曹军不过是负隅顽抗罢了,用不了多久,他们一定可以将曹军彻底消灭。
可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曹军真的只是在负隅顽抗,只是在坐以待毙吗?
答案如何,眭固眼中这就是他所看到的,而曹仁眼中显然是另外一幅长江,所以真相究竟如何,可能只有最后的答案揭晓才能够知晓,
而此时曹仁对他们取得最终的胜利信心十足,虽然河内郡数倍于己,且三面合围,给他们留下了一条唯一的逃生通道,但他们现在一旦按照眭固留下的这条生路逃走,那么放眼天下将不会有任何人能够阻拦他们前往冀州,
所以现在他们就算是全军覆没,也绝不能撤,这就是曹仁的态度也是史涣的决心,都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是他们二人在下定决心的时刻,并没有去想这些,指望着坚持下来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如果说没有这样的想法,那也不可能,没有这样的想法,早撤了,所以他们是在与河内军交手之后,觉得希望很大,所以才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决定,而如此做更多的还是想激发起士兵们的战斗意志,希望能够挺过来,这样可能最后的胜利就离他们不远了。
这是冒险的决定,一个不好,全军覆没,但是曹仁和史涣只能放手一搏,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杀出血路,这一刻曹仁甚至在内心雀跃taeny的对手只是河内军而不是冀州军甚至是徐州军,不然的话换成这两支部队任何一支,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撤退,再留下来交锋,显然就有点自不量力了。
“兖州将士们!”
曹仁的喊声在战场上空响起,回荡在每一名士兵的耳中,正与交战的两军在这一刻突然一顿,时间好像禁止了一样,双方士兵都在这一刻停止了进攻,随即就听到曹仁在场中大吼一声:“兄弟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与我一起杀光面前的河内军。”
“杀啊!”曹军士卒举起了手中环手刀,洪亮的吼声传荡而开,他们怒吼着冲向面前的河内郡,迎着他们的长枪钢刀,一路向前冲杀。
曹仁的兽角点钢枪高高举起,随着士兵们的呐喊声冲向了河内军。
曹军在曹仁的带动下士气疯狂高涨的同时,史涣也带着他的本部疯狂杀戮着两翼的河内军,只见他振臂高呼,道:“儿郎们,随我杀敌!”他带来的部队多半乃同乡,而在同乡之中,又有一部分乃是同族子弟,他这支部队的组成,和李典的本部差不多,都属于史涣的私兵,除了史涣,他们不会听从任何人的命令,就算是曹操也一样。
在曹军之中,这样的部队太多太多,但是他不像刘澜那样想着把这样的私兵取消,反而是加以利用,可真要说起来,刘澜和曹操的处置到底哪一个更好,还真不好说,但有一点,私兵这样的情况,在现阶段的天下各诸侯中有着太多太多了,所以刘澜反而有点与众不同,可同样的,他这样的决定能够保障部队对他的命令惟命是从,或许这是现在唯一的一点好处吧。
史涣眼中喷射着慑人的寒芒,带领着他的部曲向两翼河内军杀去。
“杀啊!”
史涣和他的部队喊杀声迅速蔓延,所有士兵都开始嘶声力竭的高喊着,他们眼中此时只有杀敌的怒火,因为他们清楚是在为谁卖命,是史涣也是自己。瞬间,他们一往无前的无当气势瞬间转化为了惊人的力量,将两翼河内军杀得节节败退。
这一刻不仅是曹仁,包括史涣在内,他们眼中的怒火和士兵们一样,都是视死如归,只有一往无前!
上万人的曹军对河内军发起了猛攻,他们的气势震天动地,远方的眭固看在眼中,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两步,这样的表现让他大感丢人,可是他知道,这不是自己的软弱,而是曹军表现出来的勇气让人胆寒,可想连他都有这样的下意识感觉,河内的士兵们此刻又会是什么样的表现。
眭固内心的起伏是无比巨大的,他不知道自己的部队能不能挡下曹军,但他知道,从黄巾之乱起,每当陷入绝境,他都会抛下自己的士兵逃走,而这一次,或者说在当今的天下,已经再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如果带着河内军前往冀州,或许还能搏一生的荣华富贵,不然还真不如战死沙场。
他不想在逃了,也懒得再逃了,寄人篱下了这么多年,这一刻他要为自己做出最后的选择,不成功便成仁。
真正的决战,现在才刚刚开始。眭固眼中射出了熊熊火焰,是适合进行最后的决战了。
“河内的勇士们,杀啊!”眭固亲自加入战场,带领着河内军对曹军发起了最后的猛攻。
双方你来我往,刀剑你砍我挡,就见得双方士兵一柄柄环手刀左右摆动,剑花不时挑起一蓬鲜血,随即便有双方的士兵被杀倒下,对双方来说这已经变成了一场你死我活的生死考量,甚至是我死你也别想活,就算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就算死也要让对方与他成为一具死尸。
相比于初上战场的眭固,曹仁和史涣却早已在战场之上大杀四方,他们带领着曹军对河内军进行着疯狂杀戮,这样的杀戮刺激着每一名徐州军,就好像是信号一样,在不断的提醒着每一名曹军士卒,告诉他们眼前的河内军虽然人多,但实力不过尔尔,只要你们愿意,就可以轻易的击杀他们,斩下他们的首级或者耳朵,换取军功。
因为二人的勇猛无匹,曹军好像彻底忘记了在兵力上的弱势,他们一个个勇往直前的杀向河内军,一个个疯狂杀戮着河内军,河内军如果是三倍于已,那么他们就以一敌三,如果是五倍,那就以一敌五,如果是十倍那就以一敌十,他们有这样的能力,也有这样的决心,但面对数倍于己的河内军,曹军士兵真的做到了他们的豪言壮语,以一敌三以一敌五甚至以一敌十,虽然最终战死沙场,但是在他战死之前,却是以五六名河内军的伤亡为代价换取。
没死一名曹军,就会有数倍的河内军付出伤亡代价,他们的伤亡非常大,如果继续进攻下去,眭固不清楚当他们最终战胜了面前的曹军之后还能有多少人存活下来,这绝对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既然已经了解了,那么非得去和他们拼命才是唯一的选择吗?
已经下定了决心的眭固并没有丝毫动摇,如果是以前的他,或许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逃跑,但是此刻他的眼中就只有一个,不管是击退曹军还是杀光曹军,都成,这就是他现在唯一的要求。
“随我杀啊!杀曹军!”
眭固的吼声再次响起,而这一次他已经从后军杀到了中军,他的到来对河内军是一大鼓舞,主将亲自杀入战场,他们瞬间也开始疯狂起来。
“杀啊!”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眭固在河内军中是非常得军心的人,可不是什么人在杀死主将之后能够得到全军的拥护,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往往说明他在军中的地位极高,而眭固显然就是这样的人,深受士兵的爱戴,所以此时河内军才会在他出现的一刻士气高涨。
眭固手中紧握着长剑,看着身边的部曲,奋力挥动着手中长剑向前一指,杀敌,随我杀敌!
“随将军杀敌!”
河内军的吼声再一次响彻天际,此刻的他们浑身上下充斥着惊人的煞气,挥舞着手中的兵刃,随着主将眭固,向前方的曹军杀去。
这是最终决战的时刻,双方眼中都都射出了愤怒的火花,尤其是曹仁,他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他低估了河内军,也低估了眭固的决心,其实在双方拼命的时候,更多的是考验着双方的决心,对胜利的**,他以为自己的**强烈,可是他没想到眭固也一样,此刻他的面容变得非常严肃,因为他清楚,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随着眭固杀入战场,双方彻底演变成了一场大混战。
乱中取胜,或许此刻双方心中都做着这样的打算,一名名曹军战死沙场,一名名河内军惨死在曹军刀下,面对着河内军的全力冲杀,曹军终于开始有了溃败的迹象。
“兄弟们,胜利就在眼前,随我一举消灭曹军。”这一刻,不仅是他本人,包括所有河内军都越来越相信他们可以将曹军击败,将他们全部消灭,虽然曹军战力很强,但在如此大胆优势之下,最后获胜的一定是他们。
河内军如同巨大的浪潮向曹军冲杀而来,此刻的曹军士兵在他们的眼中如同是深海中的一叶孤舟,只需一波激浪,就能摧毁。
三面的合围,将曹军的阵型不断挤压着,最后他们从三面出击不得不一直后退,最后结成了一个大圆。
这样的情况,是在被迫之下形成,但是圆阵却也使得曹军的防御变得越来越坚硬,固若金汤,如此一来反而让河内军很难再有所作为,向前半步。
曹军的圆阵如同一面大盾,不管河内军如何冲击,结果只有一个,巍然不动,曹仁和史涣互相看了一眼,随即两人指挥着部队开始继续出击,以圆阵向前出击,这样的一道命令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面前的河内军不断被杀,只是短暂交手间,河内军便有数十人倒在了他们的屠刀之下。
前方的步兵再加上身后的长戈兵,尤其是长戈兵,不断挑翻着前方的河内军,杀戮,彻彻底底的杀戮,机缘巧合之下没想到反而收获了这般好的效果,如果不是在战场之上,他都想开始了欢呼。
但也正因为这样的一个局面出现,让他对圆阵这样最基本的阵型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以前的曹仁最喜欢的就是研究阵型了,但是心高气傲的他却很少对方正圆阵这些基础阵型下功夫研究,而此刻圆阵这样的防御阵型收获了如此大的奇效,让他彻底醒悟过来,或许从一开始他对阵型的眼睛就走入了一个误区。
而军阵之中的阵型,或许都是一种延伸,就是由这些最基本的阵型衍生出那些高深的阵型来。
而他一直苦苦专研却始终不得其门道的八门金锁阵,此时在他看到了圆阵的防御之后,一直困扰着自己的难题,在一瞬间解开了,醍醐灌顶。
原来是这样。曹仁心中想着,激动,还有惊喜,这样的结果此刻除了惊喜,还能用其它词汇表达他此刻的心情吗?
八门金锁之阵,因为他曾经让部队试验过,但最后功亏一篑,而此战之后,他可以在一次进行尝试,而这一次曹仁相信定会成功,甚至他都觉得,八门金锁就是圆阵延伸出来的高级防御阵型,只不过比起最初的也是最低级的圆阵,把门谨慎加入了更高深的奇门遁甲:开门、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
而只有将此把门灵活使用,方才能够起到杀敌之功效,而此刻他的部队还无法做到这一点,但只要能给他足够的时间,他相信用不了一年,他一定能够让自己的部队灵活掌握八门金锁阵,那个时候,在遇到现在的情况,他有十足的信心,能够彻底消灭敌人,任何敌人!
但现在,他只能借助曹军被他瞧不上眼的初级阵型圆阵继续作战。
此刻曹军的圆阵让眭固有点头疼,他尝试了好几种办法,可最后都没有冲垮曹军的阵型,继续下去,效果可能也不会太好,或许现在是该考虑撤退的时候了,继续与曹军就此下去,说实话意义已经不大了。8
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寿春之战(75)()
眭固很清楚场中的局势,之前撤退,必败无疑,而现在以双方这样一个情况来说,其实是谁也不能奈何谁的一个局面,但是曹仁的防御阵型虽然他们突不破,可是要走的话,曹仁也无可奈何,而这才是眭固之所以改变决定的关键,因为他看到了希望,如果他们撤退之后曹仁胆敢追上来,那么在借机消灭他们不迟。
不过以现在这样一个情况来说,曹仁也明白,防守才是不败的根本,一旦主动攻出去,必死无疑,所以眭固撤退的一刻,他除了眼睁睁的看着离开,没有一点办法,曹仁在这一刻非常明智的选择了最安全的选项,因为他清楚,现在的结局就只有二个,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开,或者追上去被消灭。
但是放任他们撤退不等于放任离开,这个是根本,不然他们的任务不就等于失败了,所以他们会等他们撤走后再追击,就远远跟着他们,威胁着他们,这个可就恶心了,把他们拖住了,想轻易离开那就不容易了,如果还能及时进行骚扰,那么他们永远也到不了冀州,因为在那之前主公已经赶到了。
说白了这一战,兵力悬殊,曹操心中也清楚,这一仗未必能够击溃眭固,但这一仗必须要派出部队前去,做最好的预期,打最坏的打算,而现在这个样子,曹仁只能像曹操求援,不然的话眭固就真跑到冀州去了。
而此时在平阿的曹操很快就接到了曹仁的战报和求援,消息的传来让曹操有点头疼,该怎么办?要如何办,他和郭嘉计议许久,做出了一个最后的决定,弃平阿攻眭固,这个选择很难,但是综合考虑之后却是最好的选择。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眭固不尽快解决,就跑去了冀州,一去不复回,而张勋最多就是返回寿春,如果他们速度能够快一点的话,是完全不会给张勋这个机会的,虚张声势,只要能让张勋相信主力还在平阿,他们就不敢离开,那么等他们消灭了眭固再从犬城回来时间是刚刚好的。
如果这中间出现问题,张勋离开返回了寿春,那么倒霉的最多也就是刘澜,他们回来之后大兵压境还是有击败袁术的可能的,毕竟他们在寿春与袁术经过了一系列的战斗之后,其实已经消灭了大半寿春军,现在与寿春交战,他们并不像最初的时候,没有半点信心,只能像刘澜求援,甚至曹操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单独与袁术的交战也能笑到最后。
“将军,河内军突然加速行军,向牧野而去了!”一直紧追眭固的曹仁得到了斥候的消息之后纪下令,部队加快行军,务必保证与河内军的距离在五里之内。
曹军快速追击,突然杀声四起,声震九天,就见得河内军再一次伏兵四起,朝着曹操杀奔而来。
“结圆阵!“曹仁大吼一声,同时兽角点钢枪向前一挥,身后曹军士兵如旋风一般快速结阵,他们都是曹军最精锐的士兵,是从上万青州黄巾军中挑选出来的青壮,每一个人都是身强体壮,再加上多年的训练与战场厮杀,绝对是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