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龙骑-第10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等待,他刚要让小丫鬟去打听一下,回去也好夫君惩治下这帮败类,他很愤怒,夫君在冀州施行仁政,好不容易攒下的口碑绝不能让这些蛀虫玷污和抹黑。

    可是她身边的小丫头却没有任何反应,犹犹豫豫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老夫人本来就很生气,见小丫鬟如此,眼睛一瞪,正欲训斥,不想小丫鬟声如蚊呐般说道:“老夫人,这可不是从外地来了什么权臣,这是驿丞特意在讨好您呢。”

    “你说什么?”老太太昨日招二子回府团聚没能成行,可心中思念儿子,辗转反侧,这才瞒着府上一早便来到了驿馆,可却没想到他要到驿馆的消息一早就被三子得知,他到没有阻拦,但暗中却通知了父亲的亲兵、邺城的县令以及驿馆的驿丞。

    通知亲兵比较容易,因为亲兵都已经跟随父亲去了平原,留在邺城的只是一个千人队,而这支部队的职责是负责大将军府的安全,所以在接到命令之后千长亲自挑选了八名身手高强,平素也比较谨慎的侍卫暗中护送老夫人,而他则又选了百名侍卫,换上了百姓衣衫,暗中跟在车驾周围保护。与此同时,邺城令更是一早就派出了衙役将大将军府到驿馆这一路维持秩序,甚至直接清了街,而都尉也没闲着,带着郡国兵扮做了往来百姓,可以说路上的安全万无一失。

    而这一切却不是老夫人和小丫鬟所能知晓的了,但是当小丫鬟见到了眼前的这么一幕之后,便明白了这肯定是三公子所为,但以公子的脾性肯定不会允许驿丞这般胡闹,多半是驿丞自己擅自做主,想要在夫人面前邀功,结果马屁没拍到,却拍在了马腿上,不仅没受到青睐,反而还惹得夫人不高兴。

    老太太听小丫鬟在这么一分析,便立刻吩咐车驾快速进入坊内,果不其然,门前的驿丞立刻便迎了过来,小丫鬟下去吩咐了一声,便进入了驿馆。

    进入驿馆,本以为可以放行了,却没想到驿丞跟了过来,而门前却始终没有动静,老夫人脸色瞬间就变黑了,老夫人已经这般生气了,跟着夫人的小丫鬟当即就要呵斥驿丞,可没想到就在她动怒的一刻,老夫人朝他摇了摇头,她瞅了夫人一眼,最终按耐住了冲动,而是问起了馆外的情况。

    当一切真相大白之后,夫人这才笑眯眯的点了点头,示意驿丞退下,而她则非常满意的去了袁熙所在的馆舍,抵达之后,在母子相聚之时小丫鬟却偷偷溜了出来,暗中让护卫去打探真相,老夫人好哄,小丫头难骗,小丫头心中哼了一声,再看几名护卫,相互对望一眼,目光最后停在了一名什长身上,他有些为难,不敢擅离职守,但又不敢不执行,看了眼小丫鬟,犹豫着想问是谁的命令,又没那么大的胆子,夫人贴身的丫鬟,不是主母的命令也是主母的命令,这一问,那不是自找苦吃嘛,一跺脚,指了一名护卫,道:“你,去打探一下吧。”“诺。”

    小丫鬟笑眯眯回到了馆舍,只不过是守在了门前,随时听候差遣,而目光却是看向了馆舍院门,那名年纪小的护卫正快步出了院子,不用问肯定是帮着自己我去打听一下,心中彻底放心下来,就等消息了。

    少顷,那名年纪较轻的护卫便急匆匆的走了回来,刚要向什长汇报,却发现什长根本就不关心这些,毕竟这可不是他们的职责,摆摆手,让他直接去找小丫鬟,就这样小丫鬟看着他跑向了自己,或许是很少与姑娘交谈,又或许是从未见过长得如此俊的女孩,与自己年纪相差不多的小护卫来到面前的时候便给了他一个自认为非常好看迷人的微笑,小护卫脑子瞬间便懵了,乱糟糟的想要说什么都忘记了,只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小丫鬟。

    小丫鬟也不恼,背着双手,学着大将军的平日里的样子,老气横秋,道:“打探清楚了没有?”

    “清…都打探清楚了。”小护卫连忙说道,好像一切都被看穿一般了一样,又羞又臊,好不尴尬,可小丫鬟又能知道他刚才心里都想了些什么,更不可能知道他的那些龌蹉想法,急不可耐的说道:“姑娘,刚才我都问清楚了,是驿丞……”他把问道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向眼前俊俏的小姑娘说完之后,便开始傻站着,而小丫鬟则一副了然的样子,心中更是暗道一声果然如此,随即笑道:“多谢你了。”说完就让他离开了。

    小护卫挠挠头,想问她的名字,可最后却没发现长了几次嘴都没胆子开口,只能惺惺回到了门前,心中暗骂:我真是废物,关键时刻这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呢。

    再一抬头,却发现周围的弟兄们都在看着他发笑,他顿时大怒,瞬间拉下脸来,好似被看穿了心思,他虽然年纪轻,可这手段却是众人都知晓的,陌生在他们这八人队里,就是在亲兵营内,那也是数一数二的,眼睛一瞪,怒道:“你们敢笑我?”

    “没,没有。”之前透着乐的几人立时缄默不用,一本正经开始了守护工作,可他却心思乱的很,好久来到了什长面前,还没开口,什长就打断了他:“别做梦了,人家是夫人的贴身丫鬟,你一个普通士兵还想惦记人家,这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嘛。”

    年轻人一愣,再看看自己这身行头,还想惦记人家,可不就像是什长说的那样,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嘛,莫说是他这般浑浑噩噩的小卒子了,就算是混到了千长军司马又怎么可能让人家姑娘青睐,一介武夫罢了。

    年轻的沐并鼓起勇气,再一次走到了小丫鬟的面前,他的心紧张得都要快从胸中跳出来了,甚至发觉双脚都有些发软,但是他没有再退缩,扶着腰间佩剑,慢慢走到了小丫鬟面前。

    一切都被小丫鬟看在眼里,水汪汪的眼中一脸疑惑,可是他心中什么都明白,刚想转身离开,却发现这小子脸颊憋的通红,心思急转,咬了一下嘴唇,别提多妩媚诱惑了:“你找奴家?”

    “是。”沐并犹豫了下,最终还是壮着胆子说道:“我要讨你做媳妇。”或许这是沐并这辈子最疯狂的一次了,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如此疯狂,这时的他还没有及冠,连字号都没有,但是他心中却告诉自己,就是喜欢眼前的女子,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讨他做自己的媳妇,几十年后,已经是济阴太守的沐并回想到改变了自己一生的这件事时,都感叹着,当时的他就好像是着了魔一样,也不知怎么就那么冒失的走了过去,还信誓旦旦的说着要讨她为妻,当时是非常疯狂,甚至还被同袍嘲笑了好久,可是他却知道,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的鲁莽,也不会让他有翻天覆地的改变,也许他会继续留在亲兵营做一名亲兵,最后死在战场之上,但是这一天之后,他离开了亲兵营,通过在亲兵营积累下的关系很顺利的回到了老家成为了一名小吏,他从小吏做起,因为他正直刚正的性格,名声很快就传到了袁绍耳边,因为有亲兵的经历,仕途一帆风顺,而这些都只是后悔,此时的他站在小丫鬟的面前,就是一名不起眼的小卒。

    “你?要讨我做你的媳妇?”小丫鬟咯咯笑了起来,前仰后合,好像听到了这世上最滑稽的事情,但是她并没有去刺激沐并,更没有像他的战友那样说什么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照照铜镜之类的话,只是咯咯笑说道:“你啊你,赶快回去警戒吧,我就当你什么都没有说过!”

    沐并迟疑一下,鼓足勇气又道:“我……我就是稀罕你,就是想要讨你做媳妇”

    小丫鬟不再笑了,眼神也不在似之前那般温柔,阴冷,那感觉就好像被毒蛇盯上一样,全身都发冷,冷汗直流,就听他说道:“你稀罕我就要娶我?那好啊,你现在就去将军府,去向夫人提亲吧!”

    “我……”

    “怎么不敢了是吗?”小丫鬟冷笑着:“不敢了就快滚!”他真的生气了,不是说他这番话让他生气,甚至他对自己青睐还让小丫鬟有些开心,可是他太鲁莽了,甚至是不给人选择的权利,马上就要让自己做出选择,这可就让他有些生气了,你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居然敢这样?好啊,你不是想娶我吗,那就去向夫人提亲,只要夫人同意,我就嫁给你。

    她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夫人根本就不可能会同意他的求亲,因为他还没有到夫人或者大将军去用自己笼络的地步。

    “现在我没这个能力,可总有一天我会来的,会让夫人同意我们的婚事的。”沐并握着拳头,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

    看着他如此认真和重视的样子,小丫鬟破天荒居然脸红了,两颊滚烫,轻轻额首,道:“我等你。”说完羞愧难当,调头便走,沐并想在后面喊他,可最后还是不敢出声,怕打扰了夫人与二公子的团聚,但在心中他已经默默做出了决定,上前低声对心上人说道:“回府之后我就请辞。”

    “我等你,等你来提亲!”

    小丫鬟轻声呢喃,双目流下一行清泪,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是他们第一次相见,也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不是说他不相信少年的话,而是他清楚以自己的身份,他如果当真能出人头地,那么自己这个身份又怎么可能成为他的妻室,如果他没有混出什么名堂,那自己这个身份他更是痴心妄想,除非他能成为让大将军都重视的人,那样或许大将军能把自己赏赐给他,可是他能吗?

    小丫鬟摇着头,不是瞧不起他,而是不切实际,陌生是他现在这样的小卒子了,放眼天下,能让大将军重视之人,放眼天下也只二三人,而无一例外都是那名震天下的诸侯,而眼前的年轻人,他甚至连名字都不知晓或者说他们二人甚至连互相的性命都不知道,所以刚才那一切看着让他感动,可说白了却是令人搞笑,啼笑皆非,而自己居然会跟着他一起疯,这哪是他疯了,简直就是自己疯了。

    他离开了,小丫鬟望着他背影渐渐消失,轻叹一声,喃喃自语道:如果我不是夫人的贴身丫鬟,如果你不是大将军的亲兵,也许我们能在一起,可我们的身份注定了两人根本就不可能在一起。

    似他这样的贴身丫鬟,要么最后跟了大将军,要么就被大将军赏赐给他人,改变不了,也无法改变,如果你真的要出任头地,那么就努力让大将军把我赏给你!

    小丫头失魂落魄的站在驿馆门前,夫人叫了她数回才终于有所反应,急急忙忙进了屋,这才知道夫人要回府了,虽然不知道母子二人都谈了些什么,可从夫人的反应来看,应该是很生气的,本来母子相见应该是非常高兴开心的一件事情,可是现在看起来二人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刚争吵过,他不敢多嘴,忙搀扶着夫人离开。

    至于驿丞的事情,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最少今天这个情形下是不能告诉夫人了,就算告诉,以夫人现在的状况,夫人也懒得听懒得过问。

    只能过几天再向夫人禀明真相了。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寿春之战(160)() 
如果历史没有出现偏差,那么此时的曹操早就从寿春撤兵,当然他会在宛城在张绣手中损兵折将,包括他的大将典韦在内,全部战死,但因为刘澜的出现,一切都发生了改变,曹操并没有撤兵,虽然他早就想撤出寿春的泥潭,可突然收到了刘澜军在庐江大劫的消息之后他知道,他必须要南下了。

    这次南下是被迫的,但却是一早就制定好的,他得不到寿春,前提是刘澜也得不到,而刘澜要拿,那就得先来问问他。

    其实寿春的战略意义并不重要,远远不能与兖州甚至是豫州相提并论,但曹操要夺取天下,那么寿春无疑变成了他的后院,他又怎么能容忍自家后院有刘澜这样的敌人虎视眈眈,所以他就是不想出兵南下也不行了,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是抢在刘澜之前拿下寿春,这也是在出兵之前最后的一次议事中做出的决定,大家都有着一致共识的原因。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困难肯定会有,从刘澜手中抢寿春,这本来就不容易,但没有人会轻易放弃,所有人都在努力,为的就算是不拿下寿春,也绝不能让刘澜拿下,这不是人性的问题,而是一旦寿春落入刘澜之手,再想拿下寿春,绝对不会轻松,甚至会比拿下徐州还要困难,没人愿意见到这样的局面发生,为了以后少流血,现在不管多大的牺牲都值得,更何况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袁术,伪帝必须被惩戒,要警示后来人,当然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袁术手中的传国玉玺,绝对不能再落入他人手中了,尤其是刘澜的手中。

    袁术称帝,他还能有办法清剿,可刘澜如果称帝呢?

    曹操出兵变得顺理成章,但在他迫切想要抢先抵达寿春之时,却发生了意外,一切都因为马延的出现发生了改变,从两军对峙到最后开始对垒,寸步不让,眼瞅着刀兵相见,这样的局面让曹操愁眉不展,而这个时候,偏偏所有将领都来请战。

    将军们已经受够了冀州军,他们颐指气使的样子好像天生就欠了他们几百两黄金一样,无条件让出道路让冀州军通过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面对群情激奋的将领,曹操和所有谋主们都保持着冷静,因为他们都明白,眼下并不是简简单单占道的问题,而是谁先通过的问题,一旦让冀州军先走,那就意味着马延将会提前抵达寿春,这样一来他们在去寿春的意义就失去了一半。

    帐内就剩下了包括郭嘉荀攸在内的谋主,可谓是曹操最为倚重的谋士,他们为曹操出谋划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这个时候曹操最想了解的还是该如何面对眼下的局面,是否该避让。

    “如果不避让,那么我们势必会与马延开战,而以我军的实力,马延根本就无还手之力,这很可能会让袁绍出兵南下,这个可能性极大,前有河内后有马延,如今邺城谣言四起,司空必须要慎之又慎啊。”说话的是荀攸,他对时局的了解还是颇为清晰的,而一旦与马延开战的后果,就算不说其实在座的几人都明白会是什么。

    “公达所言非虚,但如果我们放了马延拿下,大家以为袁绍就不会出兵兖州了吗?”说话的是郭嘉,因为他掌握着谍报机构,有些内幕消息他要比再座的很多人都清楚,虽然他也想要避免与袁绍的正面对决,但现在看起来好像困难重重。

    “难道真的改变不了了吗?”曹操看向郭嘉,有些焦虑的问道,他并不希望这么早就与袁绍展开一场大战,虽然他明白郭嘉为什么会这样说,可他却知道,袁绍的重心是广陵,至于说攻打兖州豫州,说白了还是入主中原的观念在作祟,而这也是让他和郭嘉产生分歧的原因,他深信袁绍要出兵广陵,而郭嘉却觉得袁绍的目的是入主中原。

    在这件事情上二人谁也无法说服谁,但必须要说明的事,曹操自己包括整个许都都没有做好准备,充足的准备,如果现在与袁绍开战,他们没有任何的胜算。可是郭嘉有不同的见解,与袁绍这场的战斗如果说他们没有做好准备的话,那袁绍何尝就做好了充足准备呢?

    相比于袁绍,他们反而更占优势,毕竟是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作战,不管是军事还是后勤都有着天然保障,反之再看袁绍,根本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如果真要说他们之间到底是谁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那现在一定是袁绍。

    所以他的态度很明确,如果这一仗无法避免,那么他们就该让这一仗提前到来,而不是等袁绍做好了万无一失的准备,不仅在军事和后勤上有所保障,还有可能连战略上的同盟都对他进行保障,他最害怕的就是那个时候,连刘澜都向着袁绍,那才是真正可怕的。

    所以在郭嘉的眼中,现在或许他们没有准备好,反过来袁绍也没有准备好,这时开战,因为地利人和的因素他们反而占据优势,反之让袁绍准备充足,那战斗才会真正变得困难和对他们不利。

    现在的局面,最好的选择就是拿下马延,然后抢占寿春,用寿春为代价,换来与刘澜真正的结盟,至于其他对冀州继续退让,不仅会失去了袁术以及他手中的传国玉玺,还会失去寿春,那时候袁绍拿寿春没有任何意义,是完全有可能用它为代价换来刘澜的中立,那时候当战争从三人变成两人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危机。

    郭嘉言之凿凿,好像他一句能够看到了未来会发生什么一样,但必须要说,他这样有些激动的话,却让曹操冷静了下来,反观其他几人,除了荀攸在认真思考,其他人都在冷眼旁观,或者眼神中流露出来了一丝轻蔑与不屑。

    他们不是一路人,也永远不可能是一路人,更何况文人相轻自古皆然,只不过郭嘉的风头太劲了,虽然风言风语很多,虽然不少人也都在搬弄是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