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定了。”我这就把二人叫来,让他们连夜出发,绝对不能有任何的耽搁!”
很快,二人便来到了郡守府,见过孙策之后,便带兵离开了,孙策并没有为二人送行,而是由周瑜代劳,而他自己则开始聚将升帐,他需要把自己临时做出的决议告之其余将领,虽然陈武二人已经离开了,但如果这些事抛开了他们,内部也是有产生危机的可能性的。
孙策现在过得那叫一个如履薄冰,哪里还有年轻气盛的半点影子,做事老道成熟,个个方面都不会让人挑出理来,而他跟众将开口的第一件事就是非常抱歉的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完,之所以没有聚帐,是因为事发突然,根本就来不及议事之后再去做决定,所以还望各位见谅。
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寿春之战(211)()
周瑜刚返回城,忽然就看到一堆士兵嚷叫着,如临大敌一般,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消息居然是孙策来了。
在城门前的守军都如临大敌一样,不清楚孙策为何会突然跑到他们这里来,而周瑜也同样如此,不过他对内幕更了解,能猜到孙策来多半也是心里不踏实,明知道陈武二人已经离开,但他还是来了。
“主公。”
“公瑾。”孙策四下观察了一眼,周围并没有外人,周瑜的侍卫也已经由他的亲兵取代,不会有任何危险,当然就算没这些侍卫,以孙策和周瑜的身手,除非偷施冷箭,只是刺杀的话,没有任何机会,就算是探丸郎也不行!
“公瑾,没外人的话还是直呼表字吧,我们毕竟是兄弟,你这样叫让我觉得非常生疏。”孙策英武不凡,与周瑜翩翩君子完全是两种风格,所以他这眉头一皱,一脸不满意的样子立刻就让周瑜感觉他生气了,这让他有些莞尔,上下有别,如果换了别人,他不这样喊估计都会生气,到他这里倒好,叫了反而还被埋怨。
如果他不是和孙策打小交好,如果他不是清楚孙策的为人脾性,那么多半会觉得这是他在邀买人心,但因为对他太了解了,所以他非常明白,孙策是真的把他当做兄弟,而不是下属。
周瑜很是感动,与他一同返回了郡守府中,一路上二人叹道更多的话题自然是海昏,哪里很快会发生一场战斗,规模可能不会大,但这一仗的胜负却牵动着人心,因为战斗的胜负关系着他们的生死存亡。
两人到最后已经说不出任何一句话来了,虽然都很期待,可是心里,那种不祥的预感却如潮水一般不断涌入他的心中。
~~~~~~~~~~
与孙策有着同样感受的自然是韩当了,当遇到许褚之后他便当机立断退守海昏,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许褚并没有来犯,这让他又觉得是中了许褚的诡计了,又认为秣陵军一定已经布置好了陷阱等着他,只有暴风雨的前夜,才会如此安静。
如今的韩当,以往都是在孙坚帐下冲锋陷阵,带兵是带过兵,可要说独当一面的经历就没有了,反倒是程普的机会更多,所以他现在的情况就是一日三惊,早上起来觉得许褚是在虚张声势,必须得主动出击,到了下午,又觉得这一切都是刘澜在背后安排的陷阱,正等着他跳呢,而到了晚上,又觉得许褚可能直奔九江去了。
这就是韩当昨日一整天所经历的一幕,而今日一早,他则急急忙忙又跑去了城楼,也不知道是不是昨夜梦到了什么让他恐怖甚至是心害怕的事情了,过去之后就把他梦到发生的那些事情一五一十的问了一遍,结果哪有这回事啊,连士兵被问的都莫名其妙的。
韩当摆摆手,让士兵退下去,心里这才算是松了口气,站在城楼之上,目光凝重地望着南方,虽然只是噩梦,但是梦中发生的情况却是那般真实,就好像真的会发生一样,虽然确定了没有出现梦中所发生的情况,但是他就是怀疑,这可能是先人托梦给他,把不久之后要发生的事情提前预警给他。
所以虽然士兵们莫名其妙的走了,但是他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那是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就好像是有人不断在他耳边告诉他,许褚要这样来夺取海昏了,你必须要快些防备,不然的话一旦在海昏大败,那九江就不保了,秣陵军会如猛兽一样杀向九江,给予少将军最致命的一击。
他想着,又亲自前往军营,让斥候再去仔细侦查,一切命令下达之后,他这才忧心忡忡地回到了县令府,刚回到后宅没多久,就见到亲兵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说是九江派援兵过来了,是陈武与凌操,现在已经在议事厅等候将军您了。
“怎么派他们过来了?”韩当口气之中带着一些轻视,并不认为他二人过来能够帮到他什么忙,反而还有可能会拖自己的后路,可是再仔细一想,这两人来那不就是少将军已经彻底把海昏甚至是豫章之战的指挥权交到了自己的手中?
比起这个,其实他更期望少将军能够亲自带兵前来,毕竟面对的敌人太过强大了,韩当打心底里清楚这一仗并没有多少胜算,所以这让他继续当主将,真的有些赶鸭子上架了,哪怕是让程普黄盖来也好啊,自己一个人,成吗?
不管成不成,他现在可没有别的选择,虽然很是有些为难了,却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韩当换了一身便装,便前往了议事厅,他倒是没有什么架子,进屋之后就和二人寒暄起来,当然他现在最关心的还是二人带了多少部队过来,如果多的话自己的担心不就是多余了嘛?
这一来而去,算是挺忙吧了,前后来了一万人,加上他最初带来的部队加起来不过三万人,这点人派来海昏,这有什么用啊,他毫无机会的表达着自己的不满,连孙策也是直呼其名,那感觉好像一点都没把他当回事,当然以他的角度来说,孙策就是他的晚辈,他身上长辈还不能说了?
可是在凌操和陈武眼中那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脸色在瞬间就变得难看起来,而这些韩当可根本就不在乎,陌生是当着他们二人了,就是当着孙策的面,他也敢!
他一通牢骚发完,两人脸色难看,尤其是陈武要不是凌操拦着,差点当场发作,只见凌操站出阶来,把他们此行的的主要任务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少将军真的认为此事在豫章的秣陵军就近卫骑兵做多还有一万秣陵军?”
“不错,所以少将军要求将军,尽早发起对南昌的进攻,力求在刘澜主力支援来前消灭许褚和豫章的全部敌军。”
韩当摇摇头,长呼短叹:“太嫩了,太嫩了,我完全不认同!”韩当几乎毫不给面子的说道,其实此时的孙策与历史同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下对他的态度也有了极大的不同,如韩当这样的老将,以前还觉得少将军是可塑之才,可是现在对他的评价完全就是失望,甚至私下里都直呼其为败家子!
都觉得他们本来大好的形式,完全是因为他的瞎胡闹瞎指挥而葬送,如果能够多多隐忍的话,那么情况肯定不会是现在这样子的,所以现在的孙策根本就不能以同期小霸王继续形容了,反而受到了部将的广泛质疑,而这样的局面在这时候就会被无限放大,孙策的判断,他有判断过对一次吗?
他如果判断对了,丹阳早就是他们的了,他如果判断对了,及早出兵,也完全能在徐州之战时夺下丹阳,断了刘澜的后路,正是他几次三番的失误才导致了眼下的局面,现在他在九江就判断出豫章的秣陵军只是偏师了?
这不是笑话吗,他在海昏都探不出来的消息,孙策靠猜就猜到了?这还不是又让他和士兵们送死的决定吗?
韩当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豫章就这么一点人,他的判断,豫章最少有两三万人,秣陵军一万和豫州军一万甚至是两万人,如果再加上近卫骑兵,他们这三万人根本就没有任何胜算,所以他不会听命,反而他还会继续向孙策发文,要求他改变主意,如果他不改,那么韩当也有他的办法。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陈武瞠目结舌,完全没想到韩当居然就这样当着他们的面拒绝了孙策的要求,而凌操则是叹息一声,没有在说话了。
所以虽然士兵们莫名其妙的走了,但是他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那是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就好像是有人不断在他耳边告诉他,许褚要这样来夺取海昏了,你必须要快些防备,不然的话一旦在海昏大败,那九江就不保了,秣陵军会如猛兽一样杀向九江,给予少将军最致命的一击。
他想着,又亲自前往军营,让斥候再去仔细侦查,一切命令下达之后,他这才忧心忡忡地回到了县令府,刚回到后宅没多久,就见到亲兵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说是九江派援兵过来了,是陈武与凌操,现在已经在议事厅等候将军您了。
“怎么派他们过来了?”韩当口气之中带着一些轻视,并不认为他二人过来能够帮到他什么忙,反而还有可能会拖自己的后路,可是再仔细一想,这两人来那不就是少将军已经彻底把海昏甚至是豫章之战的指挥权交到了自己的手中?
比起这个,其实他更期望少将军能够亲自带兵前来,毕竟面对的敌人太过强大了,韩当打心底里清楚这一仗并没有多少胜算,所以这让他继续当主将,真的有些赶鸭子上架了,哪怕是让程普黄盖来也好啊,自己一个人,成吗?
不管成不成,他现在可没有别的选择,虽然很是有些为难了,却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韩当换了一身便装,便前往了议事厅,他倒是没有什么架子,进屋之后就和二人寒暄起来,当然他现在最关心的还是二人带了多少部队过来,如果多的话自己的担心不就是多余了嘛?
这一来而去,算是挺忙吧了,前后来了一万人,加上他最初带来的部队加起来不过三万人,这点人派来海昏,这有什么用啊,他毫无机会的表达着自己的不满,连孙策也是直呼其名,那感觉好像一点都没把他当回事,当然以他的角度来说,孙策就是他的晚辈,他身上长辈还不能说了?
可是在凌操和陈武眼中那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脸色在瞬间就变得难看起来,而这些韩当可根本就不在乎,陌生是当着他们二人了,就是当着孙策的面,他也敢!
他一通牢骚发完,两人脸色难看,尤其是陈武要不是凌操拦着,差点当场发作,只见凌操站出阶来,把他们此行的的主要任务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少将军真的认为此事在豫章的秣陵军就近卫骑兵做多还有一万秣陵军?”
“不错,所以少将军要求将军,尽早发起对南昌的进攻,力求在刘澜主力支援来前消灭许褚和豫章的全部敌军。”
韩当摇摇头,长呼短叹:“太嫩了,太嫩了,我完全不认同!”韩当几乎毫不给面子的说道,其实此时的孙策与历史同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下对他的态度也有了极大的不同,如韩当这样的老将,以前还觉得少将军是可塑之才,可是现在对他的评价完全就是失望,甚至私下里都直呼其为败家子!
都觉得他们本来大好的形式,完全是因为他的瞎胡闹瞎指挥而葬送,如果能够多多隐忍的话,那么情况肯定不会是现在这样子的,所以现在的孙策根本就不能以同期小霸王继续形容了,反而受到了部将的广泛质疑,而这样的局面在这时候就会被无限放大,孙策的判断,他有判断过对一次吗?
他如果判断对了,丹阳早就是他们的了,他如果判断对了,及早出兵,也完全能在徐州之战时夺下丹阳,断了刘澜的后路,正是他几次三番的失误才导致了眼下的局面,现在他在九江就判断出豫章的秣陵军只是偏师了?
这不是笑话吗,他在海昏都探不出来的消息,孙策靠猜就猜到了?这还不是又让他和士兵们送死的决定吗?
韩当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豫章就这么一点人,他的判断,豫章最少有两三万人,秣陵军一万和豫州军一万甚至是两万人,如果再加上近卫骑兵,他们这三万人根本就没有任何胜算,所以他不会听命,反而他还会继续向孙策发文,要求他改变主意,如果他不改,那么韩当也有他的办法。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陈武瞠目结舌,完全没想到韩当居然就这样当着他们的面拒绝了孙策的要求,而凌操则是叹息一声,没有在说话了。
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寿春之战(212)()
韩当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但是并没有立即就起兵,他现身传信回九江,之后更是派出了斥候去寻找许褚的踪迹,下令现在率军前往豫章非常容易,可是不要忘记许褚这支骑兵,所以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他们。
等日落前,当斥候带回情报的那一刻,知晓答案的韩当自己都郁闷了,他可是找了许褚好久了,没想到他会出现在当日相遇南面不到三里处,按照这个结果来看,可能当日他们离开之后许褚这几日一直都在那里安营,他都纳闷了,这几日斥候都是干什么吃的,居然没有一人发生他们的踪迹,因为这个反把他吓了个够呛,一会儿以为许褚有什么阴谋和陷阱,一会儿又觉得他可能已经直奔九江去了,结果人家哪都没去。
韩当对斥候真的已经快无语了,一定要换人了,在这样下去,指不定斥候营要耽误多大的事情呢,当然现在是不行的,毕竟他们已经找到了许褚,算是弥补了之前犯下的错误,斥候的事情也就这样被暂时搁置了下来,因为此刻他更关心的就是少将军的分析,看起来豫章的秣陵军还真的不多,不然的话许褚有这么可能在那荒无人烟的鬼地方待这么久?
真要秣陵有主力的存在,许褚又怎么可能会在哪里待着,肯定要想办法来打海昏,但是他连攻城这个险都不敢冒,就说明了一切。
这个收获才是韩当最为看重的。
~~~~~~~~
中午时分,许褚在营地中巡视了一圈,近卫骑兵与龙骑军不同,龙骑军是轻骑兵,一旦有紧急任务,往往都是轻车简从,而近卫骑兵就不同了,因为是重骑兵的原因,装甲都要用车拉,所以行军是很难与龙骑军相提并论的,但因为要携带装甲,所以携带帐篷等辎重也就非常平常了,可是问题也很多,如果一旦发生了意外情况,近卫骑军就只能轻装作战。
所以他这几天他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龙骑军从三千扩编到了一万人,战斗力增加了不知多少倍,反过来看三千重甲军,不说也同样增加到一万人,但如果能够再扩编七千,不哪怕只是三千轻骑兵,那这支近卫骑兵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最少如果让他再碰到韩当的话,不会连进攻都要顾虑重重。
这件事他这几天一直在琢磨,回去之后一定要向主公申请,哪怕名额没有那么多,可多三千轻骑兵那也成啊,他的要求很低,不用学龙骑军那样一人挽双马,这样一来轻骑加重骑的配置,那还不是所向无敌?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篝火被点燃,火头营做好了夜食,士兵们开始有序进餐,但就在这时,斥候传来消息发现了韩当部的斥候,虽然斥候小队已经追击,但要抓到他们并不容易,许褚点点头,被发现很正常,不过韩当的反应其实算是够慢的了,他之所以一直在这里驻扎,就是要吸引韩当,可他却发现这几日韩当的斥候压根就没赶越界而来,最多就是到他们当日结阵的地方转一圈就走了,这样一来韩当可能这几天都不知道他们的行踪,直到今日才算是探到了消息。
其实许褚的目的很简单,不希望韩当跑了,而他留下来,就是直白的告诉韩当,他没多少人,就这三千近卫骑兵,之后就看韩当有没有那个胆子来了,许褚的目的是挡住韩当,但还有更重要的一个任务,那就是等待黄忠整编了豫章军后率领主力步兵前来,那个时候才是彻底消灭韩当的时刻。
所以这几日韩当没有发现他,也算是好消息,而现在嘛,轻松的日子算是到头了,接下来他相信在得知自己消息之后的韩当也会立刻反应过来自己上当了,到时候大军杀来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过他可从没想过与他进行决战,袭扰与偷袭才是他的目的,当然如果黄忠抵达之后,那就不一样了,他们会换上重甲,到时候就算步兵布阵又能怎样,照样把他们突个天翻地转,重骑兵不仅仅是对付轻骑兵的利器,更是破阵杀敌的利器。
在这上面,轻骑兵显然就无法与重骑兵相比了,只是因为装甲厚重,无法持久作战,所以秣陵现在也只是保留了不到三千重甲骑兵,虽然有那么一段时间刘澜也有询问赵云和徐晃有没有组建重骑兵的兴趣,但最后都被二人拒绝了,赵云看着的是轻骑兵的机动性,而徐晃则认为在辽东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组建这样一支笨重骑兵,毕竟他们的敌人除了冀州的袁绍还有就是东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