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刘澜,
做不到!
我所崇敬的大汉朝,是被后世推崇的强盛王朝,还是腐朽不堪的王朝!
谁能告诉我!!!
这样的汉朝我还该让他存在下去吗?我还该舍去性命去守护它吗!!!!”
心惊胆战的刘备如何能想到刘澜说出这般大逆不道的话来,战战兢兢的说“德然,这些话可千万不能再说了啊,大逆不道是要被问罪的!”
“自从党锢之祸后难道连最起码的言论自由也没有了吗?”刘斓嗤笑一声,无比的心灰意懒,它所希望的世界,应该是思想自由,人生自由,言论自由;应该是解放性格,解放妇女,人人平等的世界,而像汉朝这样的封建王朝,它知道自己不会再去守护了,身为后来人它难以做到对人性的抹灭!
苛政不如没有统治。
噗。
直到死前的一刻范旻都想不到刘澜会真的动手,眼珠瞪的滚圆,瞳孔不断扩散,直到倒地抽搐了下,彻底死去。
对此刘澜视若无睹,因为已然开弓,就没有回头箭,所以今日范旻必须死,至于后路,他已然想好,那就是矿山,大喝一声,道:“愿意回乡的,可以走了,没有人会拦你们,愿随我走的,跟我返回右北平,同样,还有你们,刘澜回头,看向了他的队伍,他们大多都是涿县来的郡国兵,刘澜没必要害他们,而这之中则还有关羽。
因为按照约定,他已经可以离开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章 立功卖命()
蛾贼被屠,虽刘澜施救,不过总数十余万人也就只救出了七千余,看着一道道垂头丧气的身影刘澜心中五味杂陈,而一边的刘备,在经过刘澜怒杀范旻之事后缓缓恢复了心神,苦笑一声,便要告辞而去。
刘澜诧异,他本要去自首,不愿牵累他人,可不想刘备却又要走,细问之下,刘备才说出实话,范旻既是卢植麾下,他又是卢植高徒,再加上元起伯父与卢植交厚,此事尚能遮上一遮,只不过刘澜却不能再在此处停留,必须快快离去。
刘备说法是真的?若是真的为何他现在才说?之前他劝自己时可没提这些,一直以杀了范旻会牵连他人为借口,可是很快刘澜就想明白了,他这样说,只是怕自己鲁莽,如今事情已经发生,他才不得不说出实情,让自己宽心。
想通这一切,刘澜自然就能看出了刘备掩藏的心情其实并不高兴,可这般奸雄人物自然不会轻易表露出来,但不得不说刘备能在这般关键时刻帮他一把真很难得,要知道他这般外貌忠厚,内藏奸诈的人,实在比什么人都可怕。
所以刘备在不抓他甚至没打算背后害他的一刻刘澜对他就改观了太多,不管之前背地里有多少矛盾,但在此刻没有落井下石甚至表现出如此胸襟,足见刘备之所以在历史上能取得成功是有其必然的。
随后两人又攀谈了几句,问他如今范旻已死,不知日后有何打算?虽然知道历史上刘备是铁定要去投卢植的,不过得到答案后刘澜还是愣了下,在等他回神,刘备已经带着他的人手离开了。
看着远去的身影,刘澜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也许在他心中这是他唯一的机会,可他又何尝能够知晓黄巾之乱根本就不是他的命运转折点,如果他记得不错。日后因黄巾讨叛升官者大多都被沙汰,而刘备更是干出了鞭挞督邮的事,就算不干也会被免职。
此刻也许在他心中,还在想着借助其老师卢植的光吧。甚至还很激动吧,可命运就算这样,看似是机会,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同样的命运又是最不公平的。可要说起来他又是如此的公平,如果不是因为刘备的坚持,日后也未必会有此成就,也许这就是历史开的一个玩笑吧。也许这就是矛与盾之间的一个微妙平衡吧。
没有今日的努力,何来明日的收获,只不过今日的努力却消耗了刘备太久的时光。
不过刘澜很快便重整心情,不在理会走向不同命运的枭雄,对他来说,他以浮游之身,撼动了苍天大树——汉王朝。
这无疑是一场胜利。可这真算得上是一场胜利吗?刘澜看向了死去的人群,血流成河,触目惊心。一霎那,刘澜好像明白了,真正的胜利,不是打败强大的对手或权高的人物,而是守护自己最重要的东西!
死,也要守护自己最重要的东西的时刻!
这就是刘澜在那一霎那间得到升华后所领悟。
刘澜想了想如今能去的地方,再投公孙瓒?矿山?或者是种部。
这是他目前唯一能去的三个地方,不过前者后者却都被他否决了。不管是公孙瓒还是种部现在去只会拖累他们,尤其是对汉朝心灰意冷之后,这样一来有着矿石与农业基础的矿山就成了他日后发展和壮大的唯一地点。
当然,在这之前他还需要一个人。那就是欧冶坚,这是谈好的事情,刘澜不怕他耍赖,再说他现在在涿县也无法回老家,所以刘澜便派了安平走一趟去涿县,接他来矿山。目的很简单,就是压榨他的能力,让矿山的工人掌握先进的冶铁术,虽然这对古人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不过刘澜相信,凭欧冶坚的技术,只要稍加指点,就能让矿山那些铁匠一日千里了。
当然,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那就是涿县郡国兵,他们都有家眷,刘澜不可能让他们没名没分的跟自己走,至于蛾贼其实也一样,所以他大喝一声:“黄巾中愿意回乡的,可以走了,没有人拦你们,若无处可去的,可以跟我去右北平,同样,还有你们,刘澜看向那些郡国兵。”
算上郡国一万多人,留下的绝对超过了刘澜的想象达到了六千多这还不算从右北平来的二千人,刘澜没想到这么多人愿意跟随自己走,尤其是蛾贼,不过想想也是,他们不跟自己走又能去哪,别说无家可归,就是连一口吃的也没有,要真这么一走了之迟早要饿死,这还不说朝廷未必放过他们,既然要死,不如跟着司马也许还有一丝希望。
安顿完了郡国兵与黄巾军,剩下要解决的就是另外二人了,对他两人,刘澜没有当着众人的面说,而是三人来到了僻静处,。
左边的关羽,右边的张飞,都是他忽悠来的,他要提前探探他们的口风,毕竟答应关羽是因为他立功之后恢复白身然后放他回家团圆,而张飞,却是因为帮他恢复白身从而如同良家子从军立功受奖。
可如今关羽那里已经达成了,张飞那边却再也无法达成,所以他要知道两人的去留,当然他这样也是打算以退为进,不然到时两人真要走,他也不知该如何挽留,毕竟刘澜并没有像刘备和二人结拜,不过历史上三人好像也并没有结拜。
关羽想也没想的说他要走,这让刘澜心脏砰的一跳,他知道挽回的希望渺茫了,关羽的回答太干脆了,可后面的话却让刘澜大喜过望,因为关羽说他要走,是回去接家人,并不是离开,关羽的笑容很欠揍,真的,刘澜看到他的笑容时感动的不行,这个时候选择与他风雨同舟,他岂能不给他一个最便宜的拥抱,要知道人家这句话的意思可是把命交给你了。
刘澜心中感动,但关羽接下来的话却把他感动的一塌涂地,他说不过这个时候我又怎么可能离开呢。
看着关羽上翘得意的笑容,刘澜这时才知道被他耍了,亏得刚才听他说要走时紧张万分,可现在要生气又生不起来,要高兴又笑不出来,好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半晌,才问他说:“为什么云长,为什么都到了这个时候还不走?”
“因为你,不糟蹋人命。”
答案并不是王八之气啦,高大威猛啦,只是在普通不过,可却是最不普通的,能珍视他们这些陌生人的生命,何尝不会珍视他们这些兄弟们的生命,从前也许关羽只是为了立功,可从今日起,关羽决定,为他卖命。
这样的结果,连刘澜自己都没有想到。(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神也()
关羽的直白让人感动,无畏的支持更让他甘之如饴,要知道刘澜招来他与张飞的目的正是因为心中隐隐无法将二人和张正几人归为一谈,可以说那些从草原活下来的老兄弟们愿意和他去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可关羽,刘澜则会在心头打上一个问号,这不是对关羽为人如何,而是对他自己的不信任,甚至因为他今次因范旻坚持而对汉王朝产生愤懑并除掉范旻后心知无法在汉王朝立足后,不想拖累关羽。
但关羽的直白,让刘澜重拾了信心,对他今次的作法更加的肯定,还有比这更完美的么?也许失去了‘寄生虫们’的好感,但却彻底得到了关羽的友情,这在刘澜眼中是区区几百石的兵曹永远无法换来的,也许失去了当下,但无疑,刘澜换到了未来。
是啊,未来,虽然比之一郡一县他现在的地盘矿山渺小的几可不计,可就算真的杀掉这里的蛾贼,帮助汉王朝杀掉更多的蛾贼就能有一处发展壮大的地盘了吗?这里不是小说,这里是大汉,灵帝还没死,皇权的至高无上,外戚宦党还没有被董卓杀光,还有从光武帝后发展起来的士族,没一个是吃素的,只要你还在大汉朝,就不会有发展起来的希望,何况就算因为平定黄巾加官进爵,但不久之后又会被免职,除非那个时候你有了与汉王朝一战的实力,不然就只有被免官或是消灭。
虽然历史上很多人喜欢把黄巾起义当做三国伊始,但这绝对是一大错误,当然到了三位大佬称帝时,却又失去了其中精彩,所以要做一个分水岭,那么黄巾无疑是导火索,董卓入京则是分水岭,皇权衰落,士族阶级因党锢的萎靡,再加上外戚宦党的退出历史舞台又无有能够替代的势力出现。才促成了个人势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也正是这样,再加上手下多是‘汉’忠,刘澜内心深处虽然有些小九九但归根到底还是拥汉的,他努力改变着。不管是历史车轮的无法撼动还是他自身的薄弱,刘澜失败了,失败的很彻底,此时再回头去看,他幡然醒悟。
因为一个王朝的终结有其必然。不是他凭一己之力就能将他继续延续下去的,携泰山超北海,可笑而荒唐。尤其是温恕失信天下欺骗蛾贼和范旻举起屠刀杀尽蛾贼的那一画面再次出现在脑海,尤其是想到不久之后皇甫嵩的所作所为,刘澜可以说彻底对汉王朝灰心了。
而因灰心则心生失望,心生失望则心生动摇,心生动摇则坚定了他日后将要走向的另一条路,这条路虽然是最具艰难的一条路,但他明白即使再难也要走下去。
这条道路注定充满荆棘,就像是黄巾军那样。虽然最终的结果可能凄惨无比,可是,在某些时候,寻找正确的道路本身就需要他们的存在的,而这些无所畏惧的先驱者黄巾军们,本身也是一种生存方式,所以刘澜必将走下去,从今天起,踩着他们的尸体开始新的征程。
这条新征程,必将充满了争议。甚至是诋毁与争议,可就像今日的结果一样,刘澜不会去管世人的任何闲言碎语是如何评价他的,因为。我,刘澜,只想依照我自己的信念做事,不后悔,绝不后悔,永远也不会后悔。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我只会告诉你们所有人,
结果都一样!
“司马?”一直沉默着的张飞终于开口,他看上去有些激动,让他脸上的肌肤扭曲在了一起,更丑了,但司马看着却觉着很可爱,他头一次发现,如果把胡子剃了,应该是可以朝萌系发展的,如果有模板,那么就是奥尼尔,来段搞笑的扭臀太空舞,绝对不比任何偶像明星引来的尖叫少。
“嗯?”刘澜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想到了奥尼尔,并不是两人有多像,起码身高就差了一大截,可不得不说,从见到张飞伊始,他就把心目中那个粗鲁莽夫的形象击碎了一地。
“你后悔吗?”
刘澜没想到心中刚想到会不会后悔张飞就第一个来问自己,难道这小子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不然自己想什么他都能知道?或是说这小子会读心术,要是这样可就麻烦了?刘澜心中各种国骂,可盯着张飞看的眼珠却始终没有发现他有任何表情变化,一脸的郑重,好像司马的抉择将关乎到他一生的命运一样,这让刘澜苦笑一声,显然是他多虑了,读心术做蛔虫这么高难度的事情,张飞还做不到。
刘澜摇着头,一脸的郑重其事说:“后悔?为什么要后悔,既然做了这事,我就一定不会后悔,既然结局无法改变,与其后悔,不如收拾心情向前看,也许把事做得彻底之后会有不一样的结局也说不定。”
刘澜豁达的说词让张飞整个人心神一愕,甚至连身体都有些激动的颤抖,良久,在他心头闪过无数念头可其实连一分钟也没用,就见他碰的一声拱手施礼,这已经是很重的礼节了,都说汉朝没有跪拜礼,也只有到了这个时代你才发现中国人的膝盖骨除了坐之外,并不会弯。
只听张飞激动的说:“司马,从你在温太守手上救下俺来的那天起,从你为了俺用了千年人参那天起,虽然你没有说,可俺一直都想和你说句话,可在涿县并没有这样的机会,不,司马,你别用这样的眼神看我,对,俺承认说谎了,说道此处的张飞彻底挺起了胸膛,迎向了司马的眸光,他一直面对司马是心怀畏惧的,心怀感激的,可今天是他要说出心里话,俺承认,在涿县并不是没有那样的机会而是俺觉得难以启齿,但今天,俺有这份勇气,俺要对你说,呼,张飞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昂首慨慷说:“从今天开始,俺的性命交于司马你,绝不拖你的后腿!绝不拖大家的后腿!就算为司马您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俺愿意!”
“翼德!”
“嗯?”
“来者何人,还不快快报上名来,老子刀下不斩无名之辈。”
“你爷爷张飞!”
张飞的一声吼,让刘澜又想起了他在邓茂面前的这番话,后来司马每每情景再现,都是热血的不行,每每到此,都会叫好一声:
“张飞,天神也!”
这话张飞不知从司马口中听到了多少回,可从未有过像今天这般触动,他抬起头,默默下定决心,为了司马,俺会成为这世间最强的武者!
没有之一!
因为我乃,天神也!(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与子偕老()
刘澜帐下原郡国兵该离开的都离开了,因为他们还有家小在涿县,刘澜不会强求。黄巾军要离开的也都离开了,就算各怀心思也已经不重要了。
安平也走了,去了涿县接欧冶坚,一时间该走的都走了,该留的,大多是些毫无牵挂者,而此刻他们也知道是到了离开的时候了。
刘澜回眸望了眼蓟县的方向,再无眷恋,一边吩咐徐阿泰关羽开路,其余众将守护黄巾百姓,而他自己则与张飞率千余骑兵押后。立即启程前往卢龙矿山。
众将一声应诺,山谷间开始紧张忙碌起来,很快不到万人的部队便踏上了行程
乌云遮月,和风吹拂,连着赶了一夜的路,队伍才在东方现出鱼肚白时歇息,此时休息除了照顾蛾贼老弱的脚程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温恕的到来。
得到消息后的刘澜独自一人骑着小马驹等候温恕,他不知道温恕的来意,是友是敌,如果是后者要抓自己那刘澜也不会反抗,好男儿敢作敢当,他不会让温恕为难,如果是前者,那么有必要与他作别,因为再一次的见面他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老头前来,没有不候之礼。
正是这般五五开的迎候,让很多人心弦提振,远远望着那道身影微微出神,心间的复杂,不止是那些蛾贼,还有许多郡国兵,因为司马的表现是对他们传统思想的一次打击,就算到了现在,心中始终在对于错间徘徊。
相比于他们,傲然挺立的司马却是一副不悲不喜样,可那道身影却看在很多人眼中有些落寂,他摘了一片树叶,在小马驹的马背上吹了起来,哨声很美妙,悠扬轻灵如百灵鸣唱,那是从未听过的曲子。没有编钟大吕的盛世之音,也没有箜篌琵琶的北鄙之音,反而是那种能涤荡心灵让人心境祥和的空谷之音。
连刘澜自己此时也不知道进入了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那是融入天地的感觉。却又与不杀刀法无关,使人心境平和,好像从前没看懂的看不懂的都看懂了,思绪如同抽丝剥茧,很有头绪。这种感觉很舒服,是刘澜从未有过的,心境宁和。
曾经他想要改变世界,或者说是改变汉王朝,但此刻他才发现携泰山超北海的无奈也好,蜉蝣撼大树的渺小也罢,他走了误区,视野出现了盲区,病入膏肓的大汉朝,早已过了头疼医头脚头医脚的时期。要下猛药,可药下重了,就会像董卓那般将人医死,轻了又无济于事,可想恰到好处的医治,就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