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为他仅剩的匈奴家底着想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对刘澜的胆量敬服,深入虎穴,直到此刻才派出龙骑军,就这份胆识这天下就没几人能做到,如果龙骑军一早出现,他可以保证,绝对会与鲜卑人合作,不过就算此时,於夫罗也并没有后悔最后的决定,今日这一番情景,看似匈奴人从始至终最强势,可在鲜卑人与刘澜面前,匈奴人又无疑是弱者,所以他必须要与另外一方对付最强者,而当时的情况,龙骑军未出现,鲜卑人自然而然就成了双方共同的敌人。
不得不佩服刘澜这份胆识与心机,真是让他刮目相看了。
但局势的瞬间变幻却又让他收起了这一副感叹,因为在关羽出现的一刻,剧情再次翻转了。
二千龙骑军同时弯弓搭箭对准了韩翰寒,此刻别说他只是刀圣,就算是大罗金仙,也逃不脱一个万箭穿心而死的结局,只不过关羽却突然制止了所有人,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让二千龙骑军收起了长弓。
很多人在这一刻都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包括於夫罗。
蛰伏了数十年的韩翰寒望着眼前的魁梧汉子怔怔出神,当年河东一战杀前任刀圣之时,就知道老头有位少年徒弟,不过他是刀者,比武切磋有损伤在所难免,可要是怕后辈报仇就去斩草除根那就真的下作了,只不过让他始料未及的却是他的这位徒弟居然出现在了龙骑军中,看样子职位还不低,应该是刘澜之下众人之上的那个,不然他现在的这番举动肯定会招来很多麻烦,但刘澜却始终信任,没有收回他的指挥权。
“你我之间的恩怨,今天做个了断。”关羽横托偃月刀,丹凤眼半开半阖,杀气浓郁,便是连身后久经沙场的龙骑军脸色也在瞬间变得不太自然,而感受到这浓烈杀气的韩翰寒样子自然要比龙骑军好了不少,但也仅此而已,在这气势一项,韩翰寒还真就不得不承认,他没法与这沙场武夫相比。
某一刻,关羽丹凤眼一睁,韩翰寒心弦一紧。
便听到他那坐下马蹄踏踏响起,关羽催动坐下马率先向韩翰寒杀来。
马非宝马,速度并不是太快,足以使韩翰寒做出迎敌的准备,两人就在这瞬间完成了第一次交手。
我刀再战御敌刀!
十余年后的再一次交锋。
谁能胜出?
谁又能笑道最后?
此时此刻,呼厨泉一脸兴奋的盯着交战场中的两人,就交锋的激烈程度与质量,王越与拓跋武夫之战才真正算得上是天王山之战,但在少年人眼中,复仇之战,才最为引人注目,充满噱头。
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张飞就是其中之一,此刻瞪大了眼珠子,与呼厨泉一般眼中充满了羡慕,觉着,一个武者,这一辈子,必须要像关羽这般在万众瞩目之下,与强敌一战,才最威风,至于胜负,以至于生死,已经不再重要。
所有人的视线都注视在了关羽与韩翰寒之间的交锋,目不转睛,热血沸腾。
这感觉让备受冷落的拓跋武夫很不爽,甚至连王越心头都升起一种荒谬的感觉,风头就这么又被抢了(刘澜入圣抢了次)?
“王越,怪不得你在雒阳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甚至还不如新晋上位的韩翰寒职位高,就抢风头这一项,你还真差了不少,看来你这辈子注定就是个小虎贲,真是可悲啊。”
“我蠢?从未否认,不过你拓跋武夫难道就真的比我强很多?还不是做了第二个檀石槐长子?” 北部鲜卑在先大人壮年之时被杀后也有过大人位置的争夺,与檀石槐死后一样,笑道最后的不是呼声最高的拓跋武夫,而是拓跋宝义,是以在拓跋武夫拿王越官职来嘲笑他的时候,王越反过来拿夺位失败这事回击,只不过当年的情况确实特殊,毕竟檀石槐在世,如果他真做了这个大人的位置,那以檀石槐的手段绝对会趁北部鲜卑先大人即位不久而发难,所以他大哥继位就成了唯一的选择,毕竟那时候的北部鲜卑还难于三部抗衡,但如今的事态已经反转,三部鲜卑在和连的统治下连年征战又在和连死后陷入到更大的混乱之中,现在就算三部鲜卑联合,也无法阻挡北部鲜卑南下的大势。
这是大势所趋,无人能阻。
王越笑得前仰后合,我认识的胡人不少,但你是我见过口气最大的一个,说杀我说了二三十年到现在我还好好活着,说北部鲜卑南下说了十多年,到现在北部鲜卑还是窝在北边与丁零厮杀着,你嘴里到底哪一句才是真的?
还是说,你就知道满嘴胡言?就为了唬人?
那我承认,你真把我唬住了,北部鲜卑如果南下,就现在大汉朝的时局,你们的兵锋岂不是要直至雒阳?
到时在下可还要仰仗武夫兄啊!
拓跋武夫被王越阴阳怪气的调侃一番,嘴皮直抽抽,可最后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皮笑肉不笑地盯着他,眼中杀机在最浓郁的一刻,再一次杀向王越。(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六章 我刀战御敌()
在关羽当着众人拦下龙骑军并对韩翰寒说出你我之间的恩怨,今天做个了断的一霎那刘澜就全明白了,这不是什么隐秘事,军营之中人人都知道爱洗涤衣服的关羽有个青梅竹马的媳妇叫做胡金定,而老岳父则是他的授业恩师,而这位恩师则在两人成亲不久便被害,而现在能让关羽说出你我之间的恩怨,今天做个了断的话,那很明显,自然是要亲手为师报仇了。
所以在关羽制止了龙骑军的那一刻他望向了刘澜,而后者则重重点头,虽然刘澜知道关羽的胜算并不大,但有些恩怨,不只是单单杀人那么简单,而是要亲手手刃仇敌,既然关羽坚持,那刘澜自然支持,此时此刻大局已定,刘澜当然不会让关羽心生失望,而是成人之美,更何况,不亲自交手,胜负谁也不知,就算败了,让关羽看到与超一流武者的差距也是一桩好事。
关羽浑身上下的杀伐之气是如此浓郁,这一点,韩翰寒自问比不过关羽这般的杀场武夫,不过高手对决,如果杀气就决定了胜负,那当年他早就败给了老刀圣了,不过他还真没想到,在这里会遇到当年老刀圣的徒弟,当年遇到他们的时候,还是十五六的孩子,虽然已经和老刀圣的闺女成亲,可稚气未脱,可这一转眼十数年,这孩子已经长成这般高大威猛。
就在韩翰寒感叹时间如白驹过隙的一瞬间,马蹄声骤然响起,抽刀迎敌。
也不知是关羽刻意为之还是他的坐骑当真缓慢,马蹄声响起原本以为他杀到近前,可却还距离他一段距离,这让韩翰寒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来迎敌,可是让这位与王越齐名的刀圣无比纳闷的却是他从关羽身上尽然没有察觉到一丝的气机流动,难不成他只是单纯的武夫,连武道修为最简单的转机都没有达到?
这一刻,韩翰寒别提多纳闷了,如果是这样,那刀圣弟子岂不是连之前偷施冷箭的小子都有不如?如果是这样,那这小子为了报仇岂不是连命都不要了?而且刘澜和自己交过手,怎么会由着他上来送死呢?一连串的疑问出现在心田,可有一点他又不得不承认,关羽举起的大刀,就算没有气机,可那气势,如果杀人,一般的转机高手,气机高手也难逃一死。
关羽举起偃月刀,居高临下,长臂甩动,瞬间便斜劈一记,朝着韩翰寒身体劈落下去,一霎那,惊出韩翰寒一身冷汗的情况出现了,就在偃月刀挥下的一霎那,异象徒生,关羽身上哪里是没有气机,完全是依附在了刀身之上,怪不得刀身之上那条青龙栩栩如生,原来这小子已经对气机把控到了如此驾轻就熟的程度。
反应过来的韩翰寒瞬间做出防御,横刀格挡,两刀在空中相遇,气机浩荡,如同浪潮一般喷涌而出,整个广场,瞬间就觉狂风肆虐,地动山摇,甚至连祠堂,都在两刀相撞的一瞬间,开始了如同地动般晃动,虽然这般晃动只是很小幅度的,肉眼看上去依旧纹丝不动,可是墙壁之上,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出现了数道如同蜈蚣攀爬的裂缝,尘土飞扬。
而在祠堂之前的匈奴人,此刻早已纷纷坠马,虽然龙骑军比他们距离更近一些,但只是不断后退,就算坠马,也是前后相撞。
这震撼的一幕,让所有人都自觉不自觉的后退到了一个更为安全的距离,现在这还只是牛刀小试,待局势更为激烈的时候,只怕就不是摔倒,而是丧命了。
王越和拓跋武夫,自觉不自觉的瞅向了两人的交战处。
这才是真正的拼命啊,至于这两位,倒更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不过这也是两人心里有数,谁都奈何不了谁,如果真拼命,只是两败俱伤的结局,最后只会被渔翁得利,所以两人现在的交战,一个是让对方没有余暇,腾不出手去助战,另一个呢,则是纠缠着对方不让其逃跑,待那边局势一定再来收拾拓跋武夫。
反倒是毒蛇和轲比能,虽然都拼上了全力,奈何也只能和拓跋武夫俩徒弟杀个难解难分,势均力敌,可又不像关羽与韩翰寒那般不计后果的真拼命,所以这动静自然就少了许多,自然就被场中众人所忽视,而此刻场中焦点的两人在一击过后,再次交锋在一起,只不过关羽的前三刀一完,便跳下马,完全就是一副防御的姿态,观战者都愣了好半晌,看不懂,关羽刚才可是占尽优势,怎么个就这么放弃了?
只有了解关羽的刘澜众人还有韩翰寒明白,关羽练的是御敌刀与我刀不同,讲究的是三招过后全防御,等待对手犯错,这看似完全荒谬的刀法套路,可只有真正的行家才明白,高手过招,首先要立于不败之地,反而是一味的进攻,看似霸气,可稍有疏漏,便是一死,而像关羽这般,防御之中寻找杀机,待敌出现漏洞,则一招胜敌,既保全自己又能杀敌,这般刀法,就算不是这世上最好的刀法,但绝对是这世上最实际的刀法。
而且御敌刀讲究刀法套路,讲究强身健体,从根本上与杀人刀的我刀不同,完全就是磁石两极,我刀势必要攻,御敌势必要守,如今御敌已守,我刀自然要攻,更何况当年对付老刀圣,韩翰寒就是以潮水般的攻势最终打破御敌,如今见到关羽防御,自然不会客气,放开手脚去进攻,将我刀的攻势发挥到极致,这般杀伤力,当年的刀圣抵敌不住,如今的关羽就更差的多,可让人奇怪的却是,韩翰寒的进攻却始终没有攻破关羽,反而每每在攻破之际,都会放松一二,露出一个破绽,这一番情景,不像是在生死搏杀,反而更像前辈对晚辈的比武切磋与指点。
“反应太慢,没有料敌在先,这一点差之刘澜太多。” 韩翰寒卖一个破绽,可关羽却并没有把握住着难得出现的破绽,让机会溜走,而在韩翰寒从容脱离战圈的同一时刻,却是低声说道:“日后可以与刘澜请教。”(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七章 我刀战御敌(2)()
“此刀防御有疏漏,未防中门,需要改进。” 韩翰寒福祸刀在即将砍杀关羽的一霎那,却是刀锋换刀背,重重砸在他胸腹,将他击飞。
关羽身躯高大,摔落在地,艰难爬起,用衣袖擦拭嘴角血迹,只是丹凤眼中的杀机更胜了,自出道以来,关羽何尝被人欺辱轻视过,这对他这般骄傲的男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羞辱,可有一点就算性格在高傲,也不得不承认那就是韩翰寒所言非虚。
重振旗鼓,关羽心中决定用他改良的七十二式青龙刀法来对敌,虽然刀法尚未完善,可御敌刀早已被他摸透,想出奇制胜,唯此一法。
刘澜盯着战场,关羽的状况似有不对,但刘澜却说不上来关羽到底发生了何等变化,若他还在伪圣之境,自然能够清楚,只可惜好不容易进了伪圣境却又被韩翰寒打回,这打击不可谓不大,如果换了他人,必然被这番打击整的惊惶神惚,但刘澜却没有,这一切要归功当年北机居士那‘一个屁’,让他在得而复失之际真正有所顿悟,也许现在的失去未曾不是一件好事。
虽然失去了高人一等的眼界,但伪圣时的心境与心态却又是他最大的收获。
刘澜抬眼望向了交战场,关羽挥刀一记,韩翰寒倒掠躲避,一连后退数米之后,脚尖点地,踩出一坑,借势反扑,再次迎向关羽的瞬间,身影却是一闪,一跃数丈,腾空而起,福祸刀不曾停歇,力劈华山,正是之前对刘澜时所用落日。
所有人在这一刻都为关羽捏了一把汗,可就在千钧一发的瞬间,偃月刀出现在了最该出现的位置。
呼。
场中传来一片片呼气声,可同一时刻,一道金铁交鸣的巨响声却是突然响起,直教人有种耳膜碎裂的感觉,随后就见到居高临下如同一道长虹的身影去而复还,居然被关羽逼退了数十米。
韩翰寒以后空翻姿势落地的同时身躯再一次冲出,福祸一抬,迎向关羽,只是这一回,韩翰寒周身气机更浓郁了,就算刘澜不再是伪圣之境,可依然能察觉到他周身上下的恐怖气机。
两人瞬间交手在一起,福祸刀对偃月刀,这是长刀与短刀的交锋,更是我刀与御敌刀的交锋,太多的恩怨纠葛让二人在这一刻拿出了全部实力,只不过两人依然是一个攻一个守,但此时关羽的防御明显要比开始更从容淡定,虽然在气机浓郁程度上关羽稍逊一筹,可在交手之中,韩翰寒却没有讨到半点便宜。
关羽的防御让韩翰寒一筹莫展,面容阴晴变幻,可就是无法突破关羽密不透风的防御,怒喝一声,加紧攻势,可这密雨般的攻势除了让关羽不断后退外,毫无作用。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关羽从初始的防御开始不时发起一次次反击,而且反击的把控都很到位,让韩翰寒连着吃了几记暗亏,这一情景,立时让一旁的刘澜笑得乐不可支,对着咧了个嘴笑得异常开心的张飞,说:“不枉我被云长拿来练手。”这么多年来为了精进青龙刀法刘澜可没少被关羽拉着当陪练,当然,与关羽这样的高手切磋对刘澜的武道修为也是一种提炼,不过光挨打的滋味还真他娘的不好受,有时腰酸背痛腿抽筋,有时则小伤轻伤不断,刘澜有多少次都打算放弃了,可一想到帮关羽,就是再苦也得坚持啊,尤其是到了后来,随着刘澜武学进步,居然能与关羽一起专研起来,虽然他的建议往往都被拒绝,可偶尔的灵光一现,那才是真正的石破天惊,在关羽验证了可行性后,看向司马的眼神那叫个幽怨啊,一个修炼了几十年,一个只接触了三几天,可后者却想出了这般完美方案,换给谁,就算他是司马,心里也都酸溜溜的了。
所以此时关羽的表现,对刘澜来说就算最好的嘉奖,说明他这么多年下的苦工没白费,同时更证明了一点,待关羽将七十二式青龙刀法钻研到三十六式的时候,将是何等的恐怖。
就在司马眼中精光四溢的时候,不想一旁的张飞却酸溜溜就像是吃了醋的小媳妇一样幽怨的说:“为啥不找俺?”
虽然只是片言只语,但是人都听出了那浓浓的酸味来。不过刘澜深知张飞为人,当即没好气的说:“找你,那还不闹出人命来?青龙刀法本来就未成形,与你切磋,就你这下手没轻重的样子,云长还指不定受多重的伤呢,你说他为啥不找你?”
张飞尴尬挠头,嘿嘿傻笑,刚要再说,可战场之上形势突变,关羽的身躯飞了出去,青石板上立时出现了一个不浅的人形坑,
就在众人心神一紧的时候,却发现关羽大笑着站起来,然后一改守势主动进攻,两人又在瞬间战在了一起,这一回却是关羽主动出击,一改之前防守,御敌刀是纯防御刀不假,但并不是说御敌刀没有杀招,尤其是经过关羽改良之后,更为惊人。
“青龙追魂!!”
一刀力劈,察觉到这一刀气势惊人的韩翰寒不敢怠慢,可当他硬抗了这一击之后才发现关羽这气势惊人的一刀还真暗藏着凶险,一刀劈下,着实蕴藏着狂猛的后招,韩翰寒只觉双臂一麻,虎口有欲裂之势,而那狂猛的力量更让他在一瞬间呼吸困难,好像连最简单的喘气都做不到。
这,这是怎么回事?
韩翰寒飞退,目光凝重的望着关羽,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
关羽望着神情凝重的韩翰寒,口中呼出一口浊气。
曾经和司马昼夜研究青龙刀法,同样是用刀,司马的建议真的很不错,尤其是关羽一直致力于将青龙刀法精简到七十二式,可司马却大胆的说了句三十六,防御的招式太过繁琐反而不是一件好事,与其将精力放在如何去防守,不如多想想如何去破敌,要知道最好的防守无疑是进攻。
这一番论断虽然与关羽的武学背道而驰,但三十六式青龙刀法的提出无疑给了关羽新的思路,所谓豁然开朗就是如此,有了新想法的关羽可以在研究防御的时候去关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