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龙骑-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客套了一番,刘澜才进入正题,说道:“如今董卓作乱;天下有识之士共往诛之,兄何不随我一同前往雒阳讨贼;力扶汉室?”

    “前番贤弟传书与我,怎奈如今青州黄巾贼起,愚兄受命前往讨贼,只怕此事只能作罢了。”说着却是叹息一声,极为遗憾。

    “黄巾贼起?”刘澜吃惊不小,这个时候怎么偏偏又闹起了黄巾呢,刘澜苦笑着,看公孙瓒的样子黄巾的势力只怕还不小,不然他也不可能大老远跑青州去剿‘匪’,只是这反而让他确定了一点,这里可是真正的三国,而非演义啊。

    如果他没记错,公孙瓒并没有参与什么讨董会盟,既然如此,那所谓的三英战吕布也就不会出现了。

    不过还是有希望促成此事的。

    刘澜想着该如何促成这一段佳话,虽然刘备自黄巾之乱后就杳无音讯,可还有他嘛,到时只要他与关羽、张飞联手对付那位便宜老乡吕布,不就是三英战吕布了嘛。

    和公孙瓒交谈一番,然后刘澜又踏上了行程,一路南下,快马加鞭,已来到了涿县境内,刘澜并没有入城,只是派人去涿县拜见刘元起,待其回师之后便迎娶刘茵,可满心怀喜的刘澜却得到了一道噩耗,刘元起已在今冬离世,偌大的家业已被家人瓜分,至于他最关心的刘茵与义子刘放,却渺无音讯了。

    为此刘澜专程去见了郡守温恕,他也很痛心,这几个月一直在寻找着茵儿与放儿,如今虽有些眉目了,可又无法肯定,但他还是让刘澜放心前往讨贼,一旦有消息,就会派人来知会他。

    就这样刘澜又离开了涿县,向酸枣方向赶去。(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二章 触景生情() 
非止一日,刘澜一行终于抵达酸枣,离得老远就见营帐连绵数百里,声势振天,金弋铁马与旌旗交相挥映,如此大规模的屯军还是他生平仅见,啧啧感叹,这就是群雄讨董啊,这才是真正的群雄讨董啊!

    不一时,大军已来至中军辕门,早有数人翘首以盼,为首之人,身材不高,比之刘澜要矮上一些,面容黝黑却显坚毅,一对细长眼睛,再配颚下一缕长髯,可不就是老友曹操曹孟德亲来了嘛。

    两人相见,好一阵寒暄,随即曹操安排龙骑军驻扎,并为刘澜安排好食宿后,便让风尘仆仆的他先行休息,在离开之前告知他晚上有为他安排宴会,务必前来,说完就离开了,可此刻吃过饭食的刘澜却全然没有心思休息,虽然也知如今战事要紧,可心牵刘茵,拉着关羽张飞几人走出了大帐,在营地里散心。

    军营内随处可见一队队巡逻士卒,刘澜却徒然想起了一个人,赵云,在后世对他群雄讨董时的说法五花八门,有说讨董时就在袁绍营中,也有说一直就在公孙瓒帐下,可他在后者处经过多方位打探,可以确定并无此人,那么赵云此时很可能就在袁绍军中并虽起一同前来讨董,却不知是没有运气见到他,就算无法得见,也必须要打探到他的消息,先混个脸熟不是。

    在军营穿行间,张飞突然神神叨叨说:“主公,俺刚才随云长安排驻军时探听到了一些消息。”

    “哦?是什么消息?”张飞果然不负‘包打听’与‘大嘴巴’的名号,一个部队驻扎都能让他打探出八卦来,这能耐可一点不比他的武功差,此时想想,也难怪从刚才安排部队驻扎回来后就一直显得兴奋异常,原来是有八卦要说,只是那时有心事的刘澜一直没搭理他,可藏不住话的张飞岂能放弃,这不一得空便找准了机会说了出来。

    张飞边走边低声道,不过他的声音却足够一边的关羽、阎志几人听到:“俺刚才听这里的驻军说,雒阳的董老贼听闻袁绍、袁术兴兵,已经下令杀了他俩的两位叔父满门,这老鸟可真够恨的,灭人满门,只是袁绍那厮好像对此反应不大……”张飞没有继续往下说,其实驻军一开始聊得确实兴起,才没有发现他,被他听了去不少小道消息,可随着张飞腆着脸凑过去,这些驻军也就缄默不语了,所以他得到的消息也就只此而已罢了。”

    毕竟只是袁绍的叔父,想想不管是袁绍还是袁术那可都是狠人,现在又怎么可能因为叔父一家被害就去乱了既定方针呢,刘澜心想之际,却听关羽很是鄙夷道:“袁氏兄弟既兴义师;却不支会太傅、太仆,己至太傅一家横死;太仆父子双亡,当真是不仁不孝之徒。”说着重重冷哼一声,尽显不消。

    关羽、张飞一道去安排驻军事宜,都听到了那些驻军所言,不过关羽显然听到的消息更多。

    对于袁隗、袁基两人,刘澜还是久闻其名的,可以说两人是天下士人执牛耳者,如今被灭满门,也确实让人唏嘘的了,不过想想此事也不能怪袁氏兄弟两人,毕竟以叔父的威望两人并不相信董卓真会下杀手,可两人同样也有不地道的地方,既然要举义兵,却又不提前支会袁隗、袁基一声,以至于两人连点准备都没有就被灭了满门,这不孝的名声,只怕日后如何也逃不脱了。

    而事实也正如此,也就是一年之后,公孙瓒与袁绍争夺冀州时,前者便痛斥袁绍害太傅、太仆一家的不孝行径,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一行人在营中行走之间,却又见远方蹄声“嗒嗒”;尘土飞扬。

    “又有一支义军来了,还是骑军,却不知是什么人。”

    义军之中能出现骑兵还是很惹人注目的,刘澜顺着张飞话音抬眼望去,只见尘土飞扬,什么也看不清,反观关羽,丹凤眼一闭一合,已看得清清楚楚,轻声说道:“大纛旗上只写着“渤海”两字,而将旗之上,关羽仔细端详半晌,有些不确定道:上面依稀可见‘文’字,却不知这位文字将领乃何许人也。”

    “渤海?文字将领?”刘澜在心中想着,瞬间眼前一亮,已然知晓来者是何许人也。渤海乃袁绍官职渤海太守的意思,而在袁绍帐下,姓文的将领还能统帅骑兵,除了文丑绝无他人。

    很快这支骑兵在将要抵达辕门前放缓了速度,缓缓进入大营,突然却见一将在辕门前驻马。

    文字旗下那员将领身长八尺;面如獬豸,撇头望向刘澜,上下仔细打量,双眼如鹰,手长似猿,端详良久,有些犹豫但还是壮着胆子拱手施礼,道:“敢问这位壮士可是涿县刘德安否?”

    刘澜一字德然,又字德安,德安为天子所赐字号,除身边亲近之人外都以德安称他,而他此时乃是一身便装,没有披甲,是以文丑才不太确认的问道。

    “某正是涿县刘澜!”刘澜同样拱手抱拳回礼道。

    文丑显得十分匆忙,似有要事在身急着入营,脸上满是歉意之色,道:“刘将军,在下名唤文丑,今日实属不便,改日定亲往拜会。”

    “文将军客气了。”刘澜笑着说道,摆摆手示意他赶快忙走吧,正事要紧。

    张飞在一边上那叫个得意洋洋啊,低声对梁大私语道:“主公牛啊,走到哪都受人敬重。”

    “怎么羡慕了?”梁大半开玩笑的说道:“主公能受人尊敬,何尝不是他用命换来的啊。”轻叹一声,这几年他一直跟随着司马,深深明白他在武人心中积攒下的偌大名望是如何来之不易,而像文丑这样纛旗上连职位都没有的将领就更能体会司马的艰难了,其实也正如梁大所想那般,不然的话以文丑倨傲的性格又岂会对刘澜如此尊敬,要知道现在的刘澜在武人眼中,就如同士子看待蔡邕一般,甚至连他的形象都传遍了天下,不过以三头六臂这些民间神话色彩居多,但像文丑这样跟随在袁绍身边的将领想要获知刘澜真正的形象还是很容易的,而此刻得知眼前人是刘澜后,不仅是倨傲的文丑心中崇敬,就连他帐下的那些骑军双眼都充满了崇敬之色。

    在这般火热的目光注视下,文丑一行终于‘缓慢’进入了辕门,可在文丑身后的一名士卒,却从见到刘澜之后一直望着他,就算错身而过,仍回头端详,那双眼眸无比火热,这般赤裸裸的目光很快就引起了刘澜的注意,也望向了他,两人四目相对,目光在空中相会,一霎那,刘澜如遭电击,整个人僵在了场中。

    直等文丑一行走远,刘澜仍处在震惊之中,脑海之中满是那位少年的形象,明曰浩齿;眉挺如剑;目光深邃而有神;白皙的脸庞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果决,尤其是手中那杆长枪,完全与普通士卒不同,要重上足足二三十斤。

    刘澜常年在军伍之中,看兵刃分量的眼力那可是一绝,不用上手去秤,一眼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主公,主公!”

    关羽、张飞一连轻唤终于让他从梦幻中猛然醒过来,此刻就像是挨了一记闷棍,脸色别提多难看了,就在大家想要关心主公身体是否不适时,却发现刘澜猛然看向梁大:“老梁,你看到没有。”

    这时众人才发现梁大居然和主公一个表情。

    梁大脸上透着浓郁的震撼之色,只听他说道:“当年若不是末将亲手焚化洪小子,只怕真要以为洪小子死而复生了。”

    “是啊,那年轻人与洪小子也太像了。”

    众人不解,毕竟他们都是从讨伐黄巾时才跟随刘澜,并不知洪小子是谁,直等仕仁再边上解释,这才明白原来那人与主公一直念念不忘的赵洪长得有七八分相似!

    怪不得主公会在看到他的一刻触景生情。(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路联军会盟() 
世上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议论更糟糕了,那就是没有人议论你。

    此刻,刘澜对此话深有感悟,在酸枣联军为他安排的接风宴上,他就像隐形人一般独坐着。

    可正是在宴会中,刘澜从曹操口中得知讨董联军其实共分三路。

    第一路,也是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酸枣联军,前来会盟者有发起者骁骑校尉曹操、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兖州太守刘岱、豫州刺史孔伷、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以及徐州牧陶谦与名为襄平县令实为辽东太守的刘澜,其实酸枣联军中还应该有一位,那就是青州刺史焦和,只可惜此人时运不济,带着兵马意气风发前来会盟,可还没出青州就被黄巾军击溃,不然公孙瓒也不会不来会盟,反而打起青州黄巾军的主意。

    第二路为河内联军,以渤海太守袁绍为首,会盟者分别有冀州牧韩馥、河内太守王匡以及西河太守崔钧,还有一位张杨,不知这位怎么就和老朋友於夫罗这伙匈奴人搞在了一起,听说袁绍到了河内,纷纷来投。

    第三路为鲁阳联军:为首者乃后将军袁术,会盟者有江东猛虎、豫州刺史孙坚,颖川太守李旻。

    十八路诸侯,刘澜没想到会这么巧,不过在这些个郡守、刺史、州牧眼里,盟军只有十七路,当然如果算上不久后的河南尹朱儁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十八路,至于张扬,则因小吏(在并州以武猛从事起家)出身未入其内,而刘澜嘛,同样的道理,何况他还只是小小县令,试问连张扬这等郡守都未计入其中,更别提他了。

    在厅内的刘澜如果说是隐形人不受各诸侯待见也不尽然,最少在大帐之内,还有三人不时会与刘澜遥相敬酒,第一位是老朋友曹操,第二位是老相识,曾经在颍川有过一面之缘的孔融,而第三位则是头一次见面的陶谦,在入账之前,刘澜和他打了个照面,经曹操介绍算是认识了。

    今天的宴会虽说是为刘澜接风,可随着文丑的到来,宴会的兴致发生了改变,一直以来三路联军各自为政,就说河内一路,袁绍与河内太守王匡屯驻在河内,而冀州牧韩馥则守在邺城,当然了因为他要负责提供军粮,是名副其实的粮草官。

    可是酸枣这里呢,又分了两路,豫州刺史孔伷屯兵在颖川,其他人则屯兵酸枣。

    而第三路后将军袁术处又屯兵在鲁阳,三路各不统属,各自为战,这不,前不久江东猛虎孙坚就与徐荣遭遇了,结果大败而归,听闻消息,袁绍这才派人来联络各路诸侯,希望使三路讨董联军真正联合在一起,并选出一位盟主统一指挥。

    文丑并没有与会,也没那个资格,由曹操代为复述,他对选立盟主是极为赞同的,像现在这样三路盟军虽然声势浩大可说白了就是一盘散沙,不然也不会出现孙坚轻兵冒进被徐荣大败的情况。

    他站起身,来到一面特制的巨大地图前,指着其上地标道:“诸君,如今董贼坐镇雒阳,为阻联军,以徐荣为主将,率军十万驻守荥阳、成皋、太谷一线阻我酸枣联军,又东郡太守胡轸率西园军三万驻守在广成、伊阙诸山隘,阻鲁阳袁公路联军,而在孟津、小平津,则由原并州军驻守,防着河内袁本初率军渡河南下。

    大家可以清晰看到,如今的雒阳被董卓防护成铁桶一般,虽然从兵力上我军有三十余万人,比董贼多出一倍,可我联军皆新卒,又互不统属,战力孱弱是不争的事实,反观董贼,帐下将士皆为精锐,更有主将徐荣这等沙场宿将,现在看似是我等联军合围雒阳,却又等同于分散兵力在三个方向,很容易就被董贼各个击破,而想要攻破雒阳,驱除董贼就必须像本初所说三军联合,不然联军危矣。”

    曹操乃历史上有名的战略家、军事家,自然一眼看出了现在联军的困局,虽然看似董贼同样分兵三路,可别忘了董卓一直在局中调度,又有徐荣这等善战知兵的大将,虽为三路,实为一体,反观三路联军,与董贼一比那可是全方位落后,而唯一能够让董卓忌惮的,也就只有联军占着人多势众这一点,所以三部联军联合乃势在必行,而袁绍之所以会提出选立盟主,正是他这位发小传书过去,只不过这份功劳却让给了袁绍罢了。

    而在酸枣联军听说三部联军联合消息的同时,那位从未将庶子大哥放在眼里的袁术同样收到了消息,相比于优哉游哉的酸枣联军,此刻袁术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兵员本就不多,偏偏孙坚又折了不少精锐,如今胡轸一到,把他逼得只能缩在鲁阳城连门都不敢出,偏偏这时候袁绍派使者前来,备说三路联军联合并推选盟主之事,袁术立时就答应了,无他,以他的声望资历,这盟主还不是手到擒来?

    盘算打的都很响,可偏偏他却忘了这次讨董发起者乃是曹操,而曹操又是袁绍的发小,他在酸枣这么一表态愿意联合并提议推选四世五公的袁本初为盟主后立时得到了豫州刺史孔伷等人的一致赞同,等袁绍得到两方来信之后更顺势将会盟之地选在了酸枣以北,这可就把袁术恶心到了,袁绍在河内离着酸枣不远,可他所在的鲁阳却在荆(州)北,来来回回就要好几天,他去书希望再择一个适中之地,可袁绍却以诸侯聚盟日期拟定为由拒绝了他。

    到了此刻,袁术算是彻底明白自己被孤立了,有心不去参和他们的会盟吧,实力被削又担心无法抵挡董贼,可去会盟吧,又顾虑矮了当上盟主的袁庶子一头。

    时间就这么一日日过去,距离会盟的日子越来越近,袁术硬抗了几日后终于妥协,留孙坚驻守,亲自与会。

    而多日来一直闲着无聊的刘澜这几日却有了另一个爱好,就是去各营查探,看什么?看行辕外飘扬飞舞的各色大纛旗。

    大纛旗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可大纛旗的颜色却大有门道。

    而这正是吸引刘澜目光的原因所在,张飞对此不已为然,大纛旗五花八门,肯定是为了好区分各郡守所统帅的部队,有什么好看的,但对张飞此言,刘澜却莞尔一笑:“自五德始终盛行之后,大纛旗和士兵衣甲的颜色是有规定的,尤其自光武帝改水德为火德,大汉朝各军不管是纛旗还是衣甲都以红色为主色调,不管是对外还是对内,尚红色这带表了大汉朝的德性,用五行来表示那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德性,决不能偏差。可现在这五花八门的大纛旗,与其说是区分各郡守所率领的部队,不如说直观的将各郡守心中的那点私心表露了出来。”

    “私心?”张飞一脸惊讶:“司马,难道你光看这些大纛旗就能看出这些郡守们心中的想法来?”

    “当然!”(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河济() 
三部联军,十八路诸侯齐聚酸枣。

    来此举行诸侯联合仪式,有袁绍恶心袁术的原因,但更因为酸枣实乃战略要地,而且地势平坦,极其适合大军扎驻。选在这里还因为它的北方有黄河,东南是济水,占了大汉朝四大名水之二。四大名水说起知名度,首推‘江淮河汉’,被世人所共知,但在如今,被天汉朝人所共认的四大名水却非汉江,而是济水,也就是所谓的‘江淮河济’。

    四大名水中,黄河、长江分列南北,济水、淮水横贯其中,而在这一广褒区域,也就是传统意义中的华夏文明腹心地带。而在历史长河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