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儒第一时间来见董卓,后者急匆匆召使者进屋。
脚步声响起,使者被两名甲士搀着进屋,满脸疲惫,但仍坚持着要施礼,董卓快步到他身前,伸手扶住使者,亲自搀着他在一侧一张木枰前落座,然后示意两名甲士离开。
甲士躬身告退,董卓退回到主位,看着使者风尘仆仆,大汗淋漓,说道:“此行辛苦你了。”
“愿为相国效死命!”
“好好。”董卓示意他先不要说话了,把李儒给他斟的热酒喝下缓缓精气神。
使者从李儒手中接过酒樽,千恩万谢,盯着冒着热气的宫酿,热泪立时涌出眼眶,猛然举起酒樽,咕咕咕一口气将足足饮干了樽中酒。
“呼。”
急速呼吸的使者喝下热酒后缓了好半晌,才费力站起,满脸苦涩,更带着深深担忧之色,道:“相国,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啊!”
“看来你没能给我带来好消息啊。”和颜悦色的董卓脸色立时沉下脸来,阴沉的说道:“说说具体情况吧。”
边上的李儒一直沉默着,其实使者不说,他也能猜到这么个结果,可以说早在派他们前往关东时就预见到这个局面了,想让关东诸侯退出联军哪那么容易,就像他当时对董卓所说的那样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分化联军,让他们互相猜疑,可看使者现在这个样子,估摸着连互相猜疑都没能办到,不过关东联军连战连败,现在他可一点也不担心,既然联军硬扛着也不瓦解联盟,那他就打倒他们瓦解为之。
“相国,我奉命拜会了联军乔瑁,他虽然没有正面答应退出联军,可同样暗示了不会主动寻衅,可关键却是……”
“这是好事啊。”
董卓与李儒相视一眼,话说道这个份上这肯定是天大的好事啊,这可不就是分化了联军了嘛,可关键是使者后面还有话要说,而这才是重重之重,若非他呼吸突然变得急促起来,使两人不知关东联军又有什么鬼,但就是这样,反而李儒的心立时悬了起来,而董卓更是怒叱起来:“快说,关键是什么!”
使者急促的说:“相国,后来臣才在联军中打听到,联军不再主动寻衅是有原因的,他们是要突袭武关,甚至还要北上潼关,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将相国困在雒阳,待雒阳粮草枯竭,不战而胜啊!”
“什么!”
惊呼一声的董卓甚至连握在手中的酒樽都拿不稳了,当啷一声,酒水飞溅,不管不顾,瞅向站在斜对面的李儒,脸色越来越阴沉。而李儒则在使者说完联军最新动态之后好半晌没有说话,甚至连眼珠都没有转动,直勾勾盯着一侧墙壁之上的一张禹贡地图久久未语。
“爱婿?爱婿?”董卓有些惊恐,如果联军当真断了他们的退路,那可怎么办啊,连忙呼唤李儒,想要问计与他,可李儒却心事重重踱步到地图前,没理会董卓,转向使者突然发问,道:“你可知联军准备如何进军武关,甚至北上潼关,还有可否知晓此谋划出自何人之手?”
“臣是从东郡太守乔瑁口中打探出来这一消息的,后来又买通了他帐前侍卫,而他对此事所知甚详,是以臣才能得知联军的具体部署,随即他将所知的一切都说了出来,西进武关将由鲁阳联军发起,待时机成熟再北上潼关,而酸枣诸将则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河内主力再临孟津。而献此计者,乃骁骑校尉曹操。”使者言之凿凿说。
“从乔瑁帐前侍卫口中探得?”
乔瑁字元伟,梁国雎阳人,乃故太尉桥玄族子,以兖州刺史迁东郡太守。董卓入雒、袁绍出奔冀州后正是曹操的檄文与他假三公名义才促成了此次联军,可以说是三部联军四大匪首之一,不管是从他口中探得的消息还是买通他的侍卫获得的准确消息完全没有可信度,董卓语气变得很平淡,不以为意,道:“爱婿,乔元伟之言不足为信。”
“相国,无风不起浪,不可不防啊。”李儒忧心忡忡道。
“那再派人到联军处打探?”
“嗯,不仅如此还要做好另一手准备,一面继续派人前往联军处打探,一面得抓紧迁都事宜了。”
“迁都?”董卓在屋内来回踱步,几乎是一步一顿,停停走走,连胜之后倒有些不甘心就这么退出雒阳了。
李儒翘首以盼相国尽快做出决断,看着相国步履蹒跚的的步子,他真恨不得替他顶住来自朝野各方压力,然后做出决断。
“好吧,做两手准备,关键之时,但有阻拦迁都者,杀无赦!”董卓下定了决心,如果武关潼关真被联军占据,那他和他的西凉军就有灭顶之灾,不管此事是真是假,他都没有勇气去赌,既然这样,还不如尽早迁都,一了百了的好。也正是想通了这一点,在说道杀无赦三字的一刻,董卓全身上下才透出了浓烈的杀伐之气,这让李儒终于可以舒口气,虽然现在退军无疑错失了大把良机,但却可以让联军内部加剧分裂,如果他所料不错,乔瑁那里是根本就不是无心透露出偷袭武关这一重要消息,而是他故意透露出来的,至于帐前甲士被买通,那不过都是乔瑁设的套,至于为什么,无非这几种可能,一,向相国示好。二,联军内部分歧。三则是想吓退相国。
不愧是桥玄族子,当真精明啊,可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我将这消息放出,到时第一个死的,就是你乔瑁。
~~~~~~
在董卓准备迁都之际时,袁绍专程从河内赶到了酸枣诸侯的营地,第一时间升帐,刘澜自然在受邀之内,不过这一回关羽和张飞也有了资格与会,原因,自然是因为荥阳一战两人名声大涨,再加上曹操喜爱,如此英雄,焉能排除在帐外,一句话就定了两人与会的资格。
大帐依旧是会盟时袁绍主帐,三人方到主帐外,就见门前侍立两排甲士,一个个铠甲鲜明,气概轩昂,腰佩刀剑,手持长戟,守卫森严,直到此刻刘澜才发现并不是营外,而是整个营寨都要比从前戒备森严了许多。
“今日的气氛可有点不对劲啊,多留点心。”吩咐了关羽、张飞一声,刘澜当先入帐。(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二章 赵云()
自从当上盟主,自号车骑将军,威势日增的袁绍就摆起盟主的派头,可今日大营内陡然加强的防备完全不似在摆派头那么简单,戒备森严,这使得刘澜有种不好的感觉,好像要有大事发生,立时低声吩咐关羽、张飞两人小心提防后步入营帐。
不用指引,便在右手边最后一位落座,而关、张两人为安全起见干脆插手侍立其后。
袁绍还没到,主位空置着,而诸侯之位已经到齐了,在他落座之后纷纷与他打着招呼,一一还礼,尽显亲切,不过都是些面子工程,连刘澜都是应付,更何况各位诸侯,没有谁真会与他为伍。
在他与众诸侯遥相见礼之际,只听礼官扯着嗓子在内帐前高呼一声,道:“盟主到!”
很快曹操和袁绍从内帐走出,身后是文丑和颜良。
多日未见,袁绍可比之当初封台拜将时更加意气风发,步履矫捷走到主座坐定后与各路诸侯一一打着招呼,当精光闪闪的双眸最后落到刘澜处时,多停留了几秒,随后便收回了视线,笑呵呵吩咐一声开席。
会无好会,宴无好宴,刘澜看出了诡异,众诸侯自然也全看出来,更何况袁绍还赤裸裸带来了颜良,文丑两人,一个个干什么都有,但就是没人下著吃肉更别说喝酒了。
文丑与颜良一对虎目看着众人的一举一动,身上蓬勃而出的杀气让这些私底下偷偷见了董卓使者的诸侯们心里都有些发虚,如坐针毡。
难道袁绍听到什么风声了?
诸侯私底下见了董卓使者,这事可大可小,虽说拒绝了董卓,可有口难辨啊,来的时候就算发觉曹操大营易于平时的守备还能信誓旦旦,可可乍一看到袁绍身后两人模样,心中立时乱成一团,哪里还有方才从容淡定的样子,都有些发虚。
超乎袁绍所料,他再来酸枣,目的之一是为了众诸侯失信,没有与曹操一起发兵,其二则是商讨曹操所献之策,最后才是为董卓使者一事,连他这个当盟主的董卓都派来了使者游说,更何况这些诸侯呢,只是他并不清楚到底有哪些人接受了董卓的“招安”,又有哪些人拒绝了董卓利诱。是以才不顾曹操坚决反对,下令颜良文丑两人在宴会上试探一番,希望能找出各路诸侯有没有谁叛盟,可不想这一试却发现在座之人多是心虚的低头。
这可出乎了他的意料了,早知道试探会是这么一个结果那他如何也要听从曹操的建议装作不知啊,如今势成骑虎,只得改变主意,尽量不使诸侯人人自危,再次合力讨董,只见其颇为勉强的挤出一丝笑容,道:“本盟主知道董卓逆贼派使接触过诸位,即使是本盟主,那厮亦派使而来,但我等心忧汉室,定不会同董贼同流合污。希望大家继续戮力同心,早日将乱国逆贼诛除!”
袁绍说到董卓时,各诸侯但觉天旋地转,脑海中乱成一团,第一个念头便想伸手去腰间摸兵器,但立即想到他既然什么都知道了,不管如何狡辩都没用了,关键现在被困在曹操大寨之内,袁绍身后还站着颜良文丑两员大将,袁绍既然敢直接点破,肯定有所准备,也许帐外早埋伏下众多刀斧手,若有些许异动,说不得就会被不知藏身何处的甲士第一时间砍杀。
一个个不得不安下心来,会见董卓使者乃是绝密的事情,袁绍未必就知道更多内情,现在最主要的还是想办法离开曹操大营,如此这条性命才算彻底保住了!
当下各位诸侯更无迟疑,一个个强作镇定,细听袁绍下文。
等袁绍说完,众诸侯难免心中惴惴,但盟主明显不计前嫌的表现,彻底打消了众人心中的‘顾虑’,尤其经此事之后,各路诸侯更是纷纷与董卓取得联系,为自己预留一条后路!而这却是袁绍所未曾想到的。
此时身处雒阳的李儒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分化之计因为袁绍而成功。也正因为袁绍的自作聪明使得诸侯心中开始顾虑,更不敢主动出击了,都怕进兵失败后被袁绍等人反戈一击。
表面上看起来勠力同心的诸侯们商讨了曹操所献之策后这场‘鸿门宴’也就不欢而散了。
刘澜三人辞别众人后向自己的大帐走去。
前行不久,忽听得身后传来异响,十数人从后疾速而来,奔到近处,听得一男子大声叫道:“前面的可是德安公?”
声音有些耳熟,只是刘澜想不起声音的主人是谁了,回头看时,却发现是文丑!
文丑追来,刘澜还当袁绍又有什么要事吩咐自己,迎上前去:“文将军,是袁盟主找我吗?”
文丑气喘吁吁,脸上爬满汗珠,他一见刘澜,立时露出灿烂笑容:“主公让末将来送德安公归账!”
“送我回帐?”刘澜哭笑不得,连百十米的距离都不到,至于这么隆重吗:“不用了,马上就到了,文将军还是先回去吧。”
“德安公,军令难为,您常年统兵,就别为难末将了。”
“好吧。”刘澜笑了一声,与文丑一同回返营帐,路上他询问了不少关于吕布的事情,刘澜这才发现文丑的真实目的是来打听吕布的,原来在河内时,两方时常照面,可就是从未真正开战,这让文丑憋了一肚子火,当听说吕布在荥阳与关羽一战之后,这才来刘澜这里打探他这位老对手的实力,最后甚至提出了希望与关羽校武的想法,后者欣然应诺,并定于明日切磋,心满意足的文丑这才告辞返回。
可不想走出老远,却发现跟随自己而来的骑士依然驻步在大帐前,并眼神热切看着关羽,脸色立时黑了下来,这不是在德安公面前丢我的人嘛,一想到会使刘澜以为他统兵无方心中无名之火立时腾起,对着帐下骑士大喝一声,把一腔怒火都发在了他的身上一般:“子龙,还傻站在那里作甚!不愿回,就留在此处,再也不要回去!”
文丑是真的生气了,转身便走,太丢人了,而那位被文丑唤作子龙的甲士这时才算回了魂,尴尬一笑连忙反身追上了文丑,可是那对眼眸依然炙热,不时回身眺望关、张,热切写满全身。
“子龙?子龙!叫什么不好,非要叫子龙,你以为你是云哥呢?”
刘澜心说着便即掀帘入帐,突然掀帘的手掌在半空之中僵直,连身体也好似被雷击一般木在原地,子龙,难道真的是他?难道他就是赵云赵子龙?(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二 赵云(2)()
万万没想到方才那位剑眉星目的青年会是赵云,对他的印象刘澜还是颇深的,在前来酸枣那天他遇到了文丑,而那位与赵洪外貌酷似的青年依然如今天这般频频回头;热切眺望着刘澜,但眼神之中的炙热更多的却是希望和关羽乃至张飞切磋。
没想到他居然是赵云。刘澜心思开始活络起来,趁着赵云还只是小卒子的时候一定得把他从袁绍那边拉过来?
“主公?主公!”
关羽连声呼唤使刘澜从梦幻中猛然醒来,脸上还保留着醉心笑意,对身旁的关、张二人道:“方才……方才那被文丑唤作子龙的年轻人好像就是我曾在公孙瓒处寻找的那位童渊的弟子,赵云赵子龙!”
“他就是赵云?”对这个名字两人并不陌生,虽说从主公口中得知此人乃枪王童渊弟子,可不管是关羽还是张飞表面上虽然没说什么,可心里都不以为然。其人会不会是借着童渊之名招摇撞骗之徒?谁又知道呢,毕竟两人并不知道他的手段到底如何,便是主公刘澜又何尝不是听信一些‘谣言’,所以此时关羽抚髯微眯着眼,满不在乎道:“其人虽仪表堂堂,气势不凡,但看他穿着,显然只是一员小校,如果当真有过人手段,怎会只在袁绍帐下当一员小卒?”
刘澜自然明白关羽话中的意思,可他能说啥,说他是从后世来的,说赵云是在历史上证明了自己确实有能耐的?所以习惯性的忽略掉关羽的质疑,并在心中对自己如是说:“另一时空,关羽卖枣;张飞杀猪,可最后不都建立了不世功勋,就算是这个时代两人轨迹发生了不小变化,可张飞还是坐贾屠夫出身,关羽呢不过是卖枣之前的游侠,身份比之现在的赵云又高到哪去了?”
更何况老话早说了,草莽出英雄,英雄不问出身!他刘澜不也是因为一番际遇才从小卒子有了今天的成就,赵云当个小卒又怎么了,还不许英雄怀才不遇了?
对,一定是这样,绝对错不了。哈哈,他一定是赵云,一定是!
可转念又一想,万一是同名呢?万一真让关羽说对了呢?此人并非是赵云,只是和赵云同名的绣花枕头呢?那岂不是要空欢喜一场了?
不行,明天说不得就去试试他的手段,看看是不是如传说中的云哥一样身手了得!
答案虽然明天才会揭晓,可不管怎么说,他总算得到了赵云的消息,即使他不是赵云,那也要把他收刮过来!就凭他名字中有子龙二字,就算当个吉祥物也不错!
突然刘澜一愣,笑了,我怎么忘了这茬了啊,这时代重名确实多,可不管如何重名,字号却不会重,而且方才文丑分明喊的是其表字子龙而非其姓名赵云,如果是名字,还真不一定是重名,可如果是字号,错不了,非赵云莫属!
用不着明天试验了,刘澜已经可以确定子龙就是赵云了,心说:赵云啊赵云,你可让我找的好苦,现在终于找到你了,我怎能让你这只煮熟的鸭子飞了呢。
回到内帐连看书的心思也没了,上了军榻美美的睡了一觉,直到第二日天一亮刘澜便醒了,练练刀法吃些朝食,等着文丑和赵云送上门来,可一直到日禺时分也没等来他,一打探原来文丑天没亮就奉命回了河内,算得上是‘噩耗’了,可当听说文丑只是独自离开,骑兵队随袁绍留了下来时刘澜立即前往袁营寻找赵云。
连老天都在给他创造机会啊。
出了曹操行辕到了袁绍屯军大营,在营门前被守营士卒拦下了,士兵并不认得刘澜几人,当前一人更是挺起了长戈,指着刘澜,道:“什么人擅闯营地,还不速速离去!”
“大胆。”张飞立时怒了,上前就要教训教训这没有眼力价的小卒子,可这毕竟是他们的职责,若不来盘问反到有了问题,立时被刘澜拦了下来,并客气的报出了身份。
刘澜在讨董盟军中身份职位是最低一级的,可在这些士卒眼里那可就大的没边了,立时卑躬屈漆,恭请刘澜入营,
可进了袁营之内,刘澜却发现此次袁绍没少带人来,营帐连绵,这可让他去哪找啊,又去问那几位守营士卒知不知道骑兵营文丑亲卫的住处在哪个方向。
士卒为刘澜指出。
大营靠西边乃是步兵营,人数足有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