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大主因,保证了后勤,至于工商他并不赞同,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因为奢侈之风的盛行才有了《潜夫论·浮侈》对天下间奢侈的评议,所以如果鼓励工商,对兖州一定是弊大于利的,而随着工商兴起,后患更是无穷无尽的,首先粮食就会成为头等大事,这是他所无法忽视的一大原因。
所谓饱暖思****,到时别说种地了,只怕募兵都难,而且他控制下的世家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虽然一直在减少世家的影响力,但却又不得不小心处置世家的反应,他可不想再有第二次的吕布偷袭兖州之事发生,尤其是现在他与世家在争夺自耕农与佃农的问题上矛盾重重,他需要更多的自耕农来种地收粮,可世家同样需要更多的自耕农成为佃农为其种地,矛盾分歧越来越大,所以徐州的限田之策势在必行。
这一点,无疑刘澜走在了他的前面,使得徐州百姓丰衣足食,粮食可用,而他还在为如何从世家手中收回天地分给百姓而苦恼,如今自耕农越来越少,只能靠军屯民屯来填补,这也是他现在最为苦恼的一件事情。
所以他在与刘澜的比较之下,发现他所属的兖州居然全方位落后,一长一消,如今这也的局面好像变得极为正常,这让曹操越来越忧心,对接下来刘澜很可能的大举入侵感到无助以及没有信心。
可是很快,他又想通了,刘澜发展沛县与徐州的时间远比曹操发展兖州的时间要早得多得多,而曹操想要改变现在的近况,其实需要的也只是时间与更宽松的外部环境罢了,如果把他换在刘澜的位置上,他相信自己做的一定不会比刘澜差多少。
曹操很自信,他也有足够的自信相信他做的可以更好,而历史也已证明了他做的却是逼同时代所有人都要好,甚至是智慧的化身诸葛在他面前也得低头,但他的局限性又证明了他远不可能与刘澜相比,因为他不管怎么办,都无法逃出儒家对其的束缚。
而历史已证明了一个道理,儒家根本就不适合更不合适治国!
它的前车不是别人,正是奉天法古的新朝王莽!
这位被后人誉为穿越者的野心家,以儒家的治国方针最后把曾经无比强大的大汉朝治理的一团糟。
可后世儒家做的说的却只是将其称之为人祸而闭口不提他完全是照搬儒家的治国方针!
儒家当真是适合这个国家?
还是适合这个国家的统治者?
不然为何每到异族入侵之时,率先举起白旗,无耻受封的都是孔府?(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徐州之战(63)()
回到寿县住进校场的曹操一时间想到了许多许多,这时郭嘉来了,得到允许小心翼翼走了进来,从撤军伊始曹操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回到校场更是直接窝在房间闭门不出,郭嘉自然清楚他为何忧愁,来见他有对如今情形的沟通,更有位主公打气的想法,郭嘉的野心只有通过懂他的曹操来实现,所以他比任何人都害怕曹操就此消沉。
“主公,最艰难的时间都已熬了过来,如今我们的情况越来越好,刘澜就算发展迅猛,也是理所当然,您还是不要太过在意这些,想开一些吧!”
曹操坐了起来,与郭嘉来到榻前相对而坐后说道:“我并非因刘澜发展到现今规模而忧心,而是为我们接下来的前途担忧,徐州始终都是心腹大患,可以刘澜现在的实力,可以他们现在的实力,想要击败他们太难了,被他拖住以后,我们再向发展就太难了,甚至还会被他逼迫的缓不过气来。”
刘澜展现出来的实力对曹操的压力太大了,可郭嘉却笑了起来:“如果是这样,那主公就更不应该担忧了,我们无法不让刘澜发展,但可以限制,尤其是刘澜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之后,以前,诸侯因各种原因都无暇顾及刘澜,给了他壮大的时间,可两次徐州之战过后,我军与袁绍同样与刘澜得到了壮大,袁绍击败公孙瓒只在朝夕,接下来他会进攻辽东还是南下?”
曹操眼前立时一亮:“不管他是进攻辽东还是继续南下青州,只要他对付刘澜!”说着看向郭嘉,道:“奉孝,你过来是有什么要事吗?”
“也不是什么要事,只是想来询问主公接下来我们该当如何。”吕布战败陈宫投降,袁氏兄弟双败一个撤到了北海一个撤回了淮南,如今徐州的局面令他心中异常焦急,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急着退兵所以也就一直没有商议,现在到了寿县,在徐州全境全都安全之后,刘澜继续北上还是会西来兖州,这无疑关系到他们接下来的部署,如果是北上,郭嘉对此有九成把我是刘澜必然的选择,如果是这样的话,在袁绍主力无力南下前,令夏侯将军撤回兖州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是后者,那就更应该调夏侯将军回军!
而这也是郭嘉来此的目的,兖州的危机与青州不保,自然是前者更重要。
青州并不是他们的利益所在,保全与否都不重要,而且青州的地理位置就算被夺回去,袁绍大军南下也照样可以夺回,反倒是兖州,这可是主公立身之根基所在,几十万大军都靠着兖州来养,是最不容有失的所在也是最终能否击败刘澜击败袁绍之关键与希望之地,没有了兖州的粮食与兵员,豫州与司隶暂时又没有能取代兖州位置的可能,郭嘉有此希望在正常不过。
不过在这么多失败消息下,还有一道消息无疑让他仍抱着一丝希望,那就是在梧县的五万袁军,在张勋的指挥下与徐州对峙,这一仗如果要反败为胜,也不是没有可能,梧县的张勋甚至是北海的高览,都可能成为扭转战局的重要棋子。
可要调动这两粒重要棋子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郭嘉对此想法还是有点犹豫的,毕竟要调动两方就必须要以他为主,大军齐心协力,而不是今次徐州之战各自为战。
郭嘉犹豫自己该不该把这件事告诉曹操,因为他明白让曹操指挥袁绍的部队远比指挥袁术的部队更难,如果是让高览指挥的话,那袁绍一定会配合,可是反过来,以袁绍的脾性,宁愿撤回冀州,也不会答应。
可是虽然刘澜进攻兖州的几率不到一成,可如果刘澜偏偏反其道而行,那时形势就会变得急转直下,火烧眉毛再想联合袁氏兄弟可就太晚了。
曹操见他欲言又止,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要说,可又十分犹豫,反而也不急了,示意亲兵倒了两万酒后便让他离开了,端起酒樽轻抿了一口,笑道:“奉孝,有什么话先喝樽酒再说!”
郭嘉尴尬一笑,心思都被将军瞧出来了,既然已经点破,也就没什么再犹豫的了,叹了口气,道:“主公,当务之急应该调夏侯将军回寿县为主,刘澜十有八九会北上青州,夏侯将军继续留在青州完全没有必要了。”
“嗯!”对郭嘉的建议曹操十分认同,道:“你说的不错,其实我刚才已经派快马入青州让他率军回来了。”
郭嘉暗暗叹息一声,不愧是主公,早就想到他前面了,又说道:“主公既然想到了调遣夏侯将军回兖州,那么一点也想到了刘澜还有一成的可能不夺青州而是直接攻打兖州,却不知主公对此有何部署?”
“我已经穿行文若,让他尽快抽调各郡士兵前来,还有准备粮草,做好与徐州军长久对峙的准备。”
之前的郭嘉心中还是心急如焚的,可听完曹操一系列的部署之后才算彻底放心下来,笑道:“主公部署妥当,嘉不如也,只是此战还有一线生机,不知主公是否预见?”
“哦?”曹操的神情明星变了一下,只不过却并没有表现的如何激动,看上去十分平静,道:“不知是?”
此战还有反败为胜的希望?如果有,曹操能看不到?所以说这事一定十分困难,几率甚至不足一成,所以才会被他所忽略,可就算只有一成,对曹操来说,将战场引到徐州与兖州开战,他自然选择前者,就算希望渺茫。
“袁氏!”郭嘉说完小心翼翼地看着曹操,观察着他的反应,他的提醒已经很明显了,以曹操的聪慧不会看不出来,接下来也就变作是曹操愿意努力尝试还是放弃,毕竟有些事情不是他想想就能如何,而是要主公他亲自出马的。
听到袁氏两字的那一刻曹操明显迟疑一下,他自然清楚袁氏的意思,如果单纯再说袁绍、袁术就绝不可能用袁氏二字,这两字不仅是在兖州,而是在整个天下都是对袁绍兄弟的统称,第二次徐州之战,是奉孝驱虎吞狼之计的衍生,如果不是袁术出兵,那么也就不会造成现今这个局面,可以说一切的一切都是他背后一手造成。
现在要扭转乾坤,他这个身处背后操纵着开战之初棋盘之人就必须要再做出些努力,最少让袁氏兄弟继续加大对刘澜的试压,才能有效的化解兖州的压力,甚至让刘澜根本就没有染指兖州的野心。
可是要说服袁氏,又谈何容易,不说现在淮南被张飞折腾的人仰马翻,就说冀州现在主力都在右北平,就那么点兵力能起到的作用根本就不大,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让袁氏兄弟分担压力的希望太大。
更何况就算说服两人,一旦结盟对付刘澜,统一指挥极其重要,可是袁氏可能任人摆布吗?
曹操的一句话说到了郭嘉的心坎里,这也是郭嘉最无奈的一点,如果能解决这一问题,那么一切都会变得简单。点点头,虽然希望不大,但他还是愿意去尝试一下的,为了兖州为了自己。
人有远见还是短视通过一些细节就能看出来,就拿吕布之败来说,曹操是最担心最心疼的,虽然两人曾是敌对,胆他存在的价值要重要多得多,就好比如果吕布还在,此时的刘澜要进攻的就不会是兖州而是控制青州之后再去进攻吕布。
与曹操的远见成对比的责是袁氏兄弟,从一开始袁绍所关心之处,根本就不在青州,他最关系的是北方的右北平,至于吕布被灭,死了才好,与他何干?这一点上袁术的想法和他一样,吕布的死活不重要,因张飞引起的淮南危机才更为关键。
曹操还是将联合袁氏想的太简单了,好似如今的局面完全和两人没有关系一样,他现在恨不得刘澜干脆北上或者南下才好,让二人吃了苦头,才会明白他现在说的重要性。
袁绍现在又想议和,袁术现在一门心思的想解决淮南张飞,根本就没心思考虑其他,这样的消息传回来曹操整个人都快奔溃了,大骂二人鼠目寸光,可换句话说,青州丢了又如何?刘澜攻打兖州岂不是正合袁术之意?
他们的想法虽然看似短视,但无疑都是朝着最符合自己利益的角度在出发,就好比曹操,兖州方定不久,民心思定,他不愿兖州在发生战火一样。
两人也是如此,甚至袁绍再得知曹操退兵之后已经开始与刘澜协商议和,主动退出青州,这样的消息气得曹操大骂袁绍卑鄙,可他心里也明白,这是袁绍以退为进的把戏,右北平就快到手了,他现在在青州的那点兵力,一旦刘澜大军赶来,简直就是下酒菜,根本就不够填饱肚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议和保证士兵安全回到冀州难道不是明知的选择?
说的在浅显明白一点,就是他下令投降了,只不过听起来更有脸面,还可以让高览带领部队安全撤回来,以刘澜的青州之地换他冀州之军,这简直就是稳赚不赔的卖命。
再看袁术,被张飞折腾的实在够呛,淮南境内本就粮食歉收,而他养的部队又多,冬季稻几乎被张飞破坏一大半,如果继续让张飞在淮南待下去,他很怕明年将无法满足府内与士兵的用度与开支。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完全变成了吃老本,可开支庞大,袁术哪经得起这么坐吃山空?所以在帐下的建议下,要么让张勋尽快赶回来同纪灵一同剿匪,要么就是和谈,双方罢兵,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淮南田地都被破坏的话,别说无法支撑每年了,就是今年都无法坚持,张勋在梧县的部队就会拖垮他们。
袁氏都没有继续战斗下去的想法了曹操的使者一到,袁术就撵人了,连见都不愿意见,继续出兵,实在不是他不想而是没能力,而袁绍虽然见了使者,可每当使者提及徐州之战都要岔开话题,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件事上,袁绍真的对曹操有一点歉疚,可现在的大势如此,再耗下去对他的冀州军来说只是死多少罢了,他可不想看到三万冀州的士卒全都葬身在十万徐州大军手中,可是这样一来曹操面临的压力又太大了,毕竟当初是他极力说服曹操出兵青州才令他卷入徐州之战之中的。
但现在袁绍可管不了这么多了,眼下对他来讲,最重要的是右北平,他将亲自出征,给予公孙瓒最后一击,因为他收到了最新的消息,鲜卑与乌丸异族已经败了,让他感到不安,他很害怕进攻右北平的冀州军再一次因徐晃的到来而功亏一篑,这一回他要毕其功于一役,所以青州如何曹操如何他哪还有心思顾及?
使者传回的回书虽然说的不太多,但在一些细节上的着笔却让他只得很多事已经无法回转,现在想要改变或者说防止刘澜进攻兖州的最好办法就是借助天子,对刘澜进行封赏,希望以此来化解恩怨。
虽然这可能无法阻止刘澜进攻兖州,但不失为一个办法。
一个征东将军,如果能换来兖州的安全,那就太值当了。如果刘澜不识相,一旦开战之后,那他就是大逆不道,曹操可以借天子的名号招天下诸侯勤王。
当然以曹操的判断,经过连番大战的刘澜也到了一个休养生息的关键点,也许现在的他比自己更希望尽快结束徐州之战呢。
不过谁来处置这件事,前往徐州是个关键,必须要办的稳妥,而且还要保证他的安全,所以之前出使的刘晔就不太合适了,而想要成功,就必须要寻一个与刘澜有所交情的旧人,聚将议事许久之后,居然发现眼下没有一人合适。
就在无人可选之际,不想一人主动请缨,立时全场都看向了他,如今在曹操身边,而又与刘澜有所交情之人,也只有他一人了,如果连他都无法与刘澜达成和谈,那换成其他任何人也没有一丝成功可能。(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徐州之战(64)()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凉茂,当年的乐浪太守,不过刚到襄平还没上任就被公孙度扣了下来,后来更是与刘澜一起被关在议事厅,后来还是刘澜破了襄平才得救,但也并没有继续赴任,而是与刘澜告别之后回到了老家山阳,到后来讨董入了曹操帐下,正因为与刘澜有这么一段渊源,当他主动请缨时,场中众人都松了口气,有他出面,几率大大增加。
曹操当下便要同意,以凉茂与刘澜的关系,必定能够尽快议和,而且因为两人特殊的关系,也不用担心是否会出现意外,当然这些多少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两军交战还不斩来使呢,更何况是代表天子而来的凉茂。
可就在这时,就在曹操将要下令向由凉茂去谈判的一刻,从青州赶回来的夏侯惇却出现在帐外,传令兵入帐禀报:“夏侯将军求见!”
夏侯惇赶回来的消息让曹操将议和一事暂且放了下来,捻须说道:“快让他入帐来。”
“将军有令,许夏侯将军入帐!”
帐外响起一道道高喝声由近及远,很快夏侯惇便匆匆走进议事厅内,刚要躬身行礼,曹操止住了他:“元让连日行军辛苦了,不必行大礼了,坐吧!”
“谢主公!”
向来左数第一位置是夏侯惇的位置,不过因为夏侯惇自然就只能在最后一个位置坐下,只是到了位置前却并没有急着落坐,而是朝着曹操躬身道:“主公,末将有重要军情需要向您陈述。”
“紧急军情?”曹操愣了一下,现在这个时候就算有什么事情也一定是来自刘澜,而且夏侯惇是从青州回来,不是刘澜的消息就是青州臧霸的消息,故根据对都一样,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关于议和,以夏侯惇的性子,向来的强硬主战派,怎么可能因为刘澜率军出现在琅琊而一战未打就去议和呢,所以他踅摸夏侯惇八成是为了扰乱议和,最少也要和刘澜战过之后再谈论是战是和而不是现在未战就先言和。
这也是曹操太了解夏侯惇了,他还没开口说事呢,曹操就已经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当即便摆了摆手,道:“元让,有什么事等会儿再说吧!”
夏侯惇万没想到曹操会是这么一个回答,张了张嘴,多提多尴尬了,可越是如此,他就越得赶快说,怕还没开口曹操先坐实了议和,到时候他就是提出来也晚了,急道:“将军,此事十万火急,袁绍正在与刘澜议和。”
曹操听他这么一说,知道他这是在引话题,更加确信他的目的了,脸色微微沉了下来。勉强道:“这事我已经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