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龙骑-第7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曹操隆重的欢迎仪式,说白了就是要让杨弘看到他兖州军军容鼎盛,让他看到攻打徐州必胜的希望和曙光,没这两点,又如何能让袁术追随他一同出兵对付刘澜呢?

    曹操的如意算盘不知能否打响,但想要让如今实力不济的袁术大胆出兵,而且是在袁绍退出之后实在有些难,毕竟大家的本钱都太少了,尤其是袁术,就算出兵,那也一定想着让他来打前锋,和刘澜交战的时候在前面冲锋陷阵。

    可要真是这样的话,不出力还尽想着捞好处,那他袁术出不出兵又有什么两样,索性倒不如曹操一个人与刘澜交战了,所以说,打消袁术这样的如意算盘是首要任务,其次就是要让他明白,这个前锋非他莫属,当然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小,或者说绝不可能会成功,到时候只会让谈判破裂,所以在杨弘眼中老奸巨猾的曹操在两人落座闲聊之后,直入正题时,说的就是双方没有前锋,共同进退。

    曹操眯着眼睛说出这番话,让杨弘有些反应迟缓,但他心里也清楚,这是曹操在权衡利弊能够想出唯一照顾双方情绪的选择,大家都少打一些如意算盘,也不要把对付当傻瓜,就用最公平的条件来约束就好了。

    毕竟大家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就算有些分歧,在徐州这一巨大的共同的利益前,一定能够求同存异,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曹司空说的不错,这件事涉及到我们双方最核心的利益,如果大家都只为一己之私,那么就很难携手共进,所以最好就是大家把一切都放在桌面上,让对方看到各自的寻求与态度,只要这样,才能更好的协作,不然到时候一旦出现分歧,导致互相猜忌被刘澜击破,那还不如一早就放弃进攻徐州来得好。”

    “杨长史所言不错,你的态度,其实也正是我军的态度,所言我们要把各自所需都说明白,所惧都讲清楚,才能够携手共击徐州。”

    两人冠冕堂皇说了一大堆,可一句正经的话都没说,底下的郭嘉和程昱等人心中都在冷笑,甚至有那么一点苦涩,为现在的处境悲哀,更为袁术和杨弘的狡诈而不满,毕竟大家都不是圣人,谁都想着去占一点对方的便宜,可看起来,想从这位朋友和对手身上讨便宜,哪怕只有半点也很困难。

    尤其是在曹操都已经说得那么明白之后,他不仅没把要求说出来,反而还接过曹操的话头说了一番同样模棱两可甚至可以说是方向试探的话,最后大家一番对阵,谁也没有套出对方心目中最大的利益是什么,反而使双方都僵在场中,好在曹操也算的上是老油条了,关键时刻,他明白如何打破这样的尴尬,也懂得不能在这么模棱两可的试探下去了,不然,今天是不会有任何陈果的。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谁更着急,谁就会在谈判的时候落入下风,按道理以曹操的手腕,拖一拖,磨一磨杨弘的耐心是最好的选择,但他并没有,他知道自己只要一开口,那么在商议出兵时就会相应的要割一些利益出去,不过比起能够尽快出兵,趁着关羽还在长江不知何时才到徐州这样的大好机会先下手为强是最好的选择,到时候如果配合默契,等关羽到了,他们也早把徐州和彭城等郡拿下了。

    曹操说道:“我们兖州没什么问题,但我们比较关心的是,一旦两军联合之后,如何出兵,后勤如何保障以及分配,甚至是军队的指挥权又该交给谁,当然最主要的时,拿下徐州之后如何瓜分,又或是在失败之后,如何做好防卫,这些都是我最迫切想要知晓的,还请杨长史解惑。”

    曹操几乎是一股脑把自己所担心的事情都说了出来,首先对于两家出兵他是极为反对分兵,比如说曹操攻打徐州和彭城,袁术攻打广陵或者下邳,前两次的徐州之战已经充分说明了分兵攻打徐州的威胁性,容易被刘澜逐个击破,既然已经在这件事情上吃过太多的苦头,所以两军如果要联合,那么势必要合兵一处。

    但合兵一处,又不是简简单单把部队聚集在一起,大帐时两军各自指挥和作战,而是要像讨董联盟时选举一员主将,再设两员偏将,也就是说这两人会各负责各自的部队,这样一来,在与刘澜作战的时候,方才能够达到如臂指使的可能。

    不过对于曹操的提议,杨弘却以再议结束了这件事的商议,因为他也拿不定主意,需要向袁术汇报。虽然他是带着袁术前来的,也掌握了极大的话语权,可是在这件事情上,他却有着自己的无奈,两员偏将的任命,不用想对面肯定是夏侯惇或者是曹仁了,而他这边除了张勋,还有谁可以被信任?

    所以曹操这番话一说出来,就等于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他,这次联合,他将会是主将,或者是夏侯惇,也就是说曹操一开口的时候,就已经让他没有了说话甚至是反对的机会。

    其实这件事情,曹操觉得杨弘能够支持,毕竟不管是按出兵的兵力也好,还是在后勤保障的运输也罢,兖州军都是主力,争主将的话,寿春确实没这个资格,甚至他都已经想好了,如果杨弘不反对,那么夏侯惇就会挂帅,如果杨弘甚至是袁术反对,那么他就会去争这个主将的位置。

    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到时候袁术自然不会反对,所以说杨弘所谓需要找袁术商议,说白了就是要听他的看法,是要争一争呢,还是直接接受,又或者是等曹操提出自己来做主将时,再妥协。

    但合兵一处,又不是简简单单把部队聚集在一起,大帐时两军各自指挥和作战,而是要像讨董联盟时选举一员主将,再设两员偏将,也就是说这两人会各负责各自的部队,这样一来,在与刘澜作战的时候,方才能够达到如臂指使的可能。

    不过对于曹操的提议,杨弘却以再议结束了这件事的商议,因为他也拿不定主意,需要向袁术汇报。虽然他是带着袁术前来的,也掌握了极大的话语权,可是在这件事情上,他却有着自己的无奈,两员偏将的任命,不用想对面肯定是夏侯惇或者是曹仁了,而他这边除了张勋,还有谁可以被信任?

    所以曹操这番话一说出来,就等于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他,这次联合,他将会是主将,或者是夏侯惇,也就是说曹操一开口的时候,就已经让他没有了说话甚至是反对的机会。

    其实这件事情,曹操觉得杨弘能够支持,毕竟不管是按出兵的兵力也好,还是在后勤保障的运输也罢,兖州军都是主力,争主将的话,寿春确实没这个资格,甚至他都已经想好了,如果杨弘不反对,那么夏侯惇就会挂帅,如果杨弘甚至是袁术反对,那么他就会去争这个主将的位置。

    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到时候袁术自然不会反对,所以说杨弘所谓需要找袁术商议,说白了就是要听他的看法,是要争一争呢,还是直接接受,又或者是等曹操提出自己来做主将时。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徐州之战(3)() 
曹操带着满心热情接待杨弘,却发现号称是带着极大自主权的杨弘根本任何事情都无法做主,曹操只好耐心等待袁术的回信,不过问题应该不大,毕竟袁术只要想在徐州捞取利益,他就必须得接受听从曹操指挥的现实,至于粮草等后勤,会存在一些变数,不过曹操也没真指望他出那么多的粮草,这就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罢了。

    当然比之袁绍最大的不同是,袁术在九江之战后已经切实感受到了刘澜的威胁,所以说,这一仗是他认为最有可能击败刘澜的时机,不然的话,杨弘也不会在临走时说出今刘澜乃釜中鱼,阱中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这番话,就是杨弘在向他透露一个信息,无论如何他都会促成两家联合,很简单的道理,到现在这个局面,就算袁术还看不明白,但他已经看明白了,如果这一仗没有消灭刘澜,或者是让他伤筋动骨,那么反过头来刘澜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来攻寿春,所以他们已经没有任何选择可言,所以这番话是给曹操一个保证,同时又叫他不会生出一些枝节,万一他那边说好了,曹操这里却有像袁绍一样反悔不出兵了,可怎么办?

    事实其实也是如此,虽然曹操不出兵也许会在内部出现一些问题,但以曹操现在的强势,其实并不足以让他垮台,但袁术可没那么幸运,所以说,现在的袁术比曹操更为迫切,只不过身在局中的曹操当局者迷罢了,如果现在有个局外人,诸如郭嘉等人能够提醒他一下,他也就不会那么急切了。

    送走杨弘之后,曹操在议事厅内观看了一遍徐州地图,从得来的情报,赵云的徐州主力已经在城外集结,随时会向琅琊而来,而沛郡的徐盛也已经跃跃欲试,虽然琅琊的徐方哪里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但他一定也已经集结了重兵,如果再加上青州军到来,双方短时间内能够集结的大军几乎都集结在琅琊。

    草草统计,最少不下十万人的规模,这样的重兵,几乎可与当年的冀州之战相提并论了,甚至是讨董之战也不遑多让,说实话,一想到战争的后果,他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毕竟这是在开战之初,战争之复杂,根本就无法在战前预料到最终的结果会怎样。

    但战争又格外简单,因为他的结果无外乎三种,胜平负,可是他输不起。平负的两种结局都不是他能接受的,但他面上虽然会难看,可是心中却始终如同止水,因为他和刘澜都是半斤八两,他输不起,刘澜难道就能输得起了?

    他现在因为战事愁眉不展,刘澜又何尝不是和他一样?只要一想到这些,他的心情就会好转。

    不过他现在更关心的是,刘澜接下来一定会尽可能的想办法来守住徐州,毕竟相比于他,刘澜对和局是能够接受的,曹操向来喜欢荀彧说的一句话,要击败你的对手,就要了解你的对手,尤其是要知晓他心中所想,那么现在的刘澜最想的必然不是该如何才能击败自己,毕竟战胜自己,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因为与他的利益所不符,最后只会让袁绍渔翁得利。

    反而是平局的局面,甚至不开战,才是他所盼望,当然如果不能避免,必须一战的话,那么首先他必然会是以守势存在,也就是说,他需要确保该如何才能守住徐州,更准确的说是琅琊。

    因为他现在的部队就在费县,攻打琅琊的意图十分明显,不过也一定会有所防备,害怕自己声东击西,从现在徐盛、赵云的表现就能看得出来,徐盛集结在沛县不敢轻举妄动就能很好的解释这一切,但赵云没有轻举妄动,同样说明了,他在观望,只有确定了他对哪一方进攻,才会前往支援。

    可以说,刘澜已经把他的意图都准确的预判到了,不管是他进攻琅琊,还是真的声东击西攻打徐州,都是在刘澜的预料之中,到时并不会占到任何的便宜,碰上这样的对手,必须要想出其它能够出奇制胜的手段。

    在看着地图的曹操极可能想着能够让刘澜意想不到的办法,可是实在有些困难,毕竟你的对手并不是傻瓜,他必然会尽可能的不放错,不给他任何机会,甚至有些机会,反而是他故意制造出来,这就是刘澜,他会让你觉得机会出现了,等你杀到之后,却会发现,真正被动的那个人是你自己。

    看着地图的曹操心中突然升起一团怒火,熊熊燃烧了起来,不过有一点蓦地转身,看向了郭嘉:“我们现在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徐州无险可守,我们可以从任何方向对其发起攻击,而不是只在刘澜为我们选择好的交战地点,尤其是在即将和袁术联合之后,我们可以选择的进攻点将更多。

    郭嘉道暗暗叹了口气,曹操虽然如此说,看着是找到了突破口的感觉,说白了就是没有信心正面突破,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让刘澜的部署作废,这样的情况,虽然是最好的选择,但何尝不是没有正面突破刘澜的信心,如果是几年前,这样的情况绝不会出现,但是现在,双方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虽然不想承认,但却必须接受这一现实。

    这就是现在的大局,郭嘉作为曹操的首席智囊,必须要明白这一点,不管他是否接受,必须以大局为重,也必须忍下这口气,只有这样,才能更理智的做出决策来对付刘澜,不然还是拿老眼光,甚至是因为与刘澜的私人恩怨说事,只会让局面变得更被动。

    这口气必须要忍下,其实他比很多人都看的看,尤其是在这样的事情上,手段并不重要,就算再肮脏无耻,结果才是最重要的,更何况连郭图这样的深仇大恨都忍了这么多年,更何况是刘澜?

    起身说道:“攻打徐州以前确实是最佳的选择,因为那里是刘澜的治所所在,但是他现在已经搬迁到了秣陵,那么攻打徐州城和攻打彭城也就没什么区别了,起身相比起来城池高大的徐州坚城,末将以为开局之战,最好还是选择他处,一个可以直接攻下,而又无须重型攻城器械的城池,这样一来,在攻打徐州其他城镇会更顺利。

    “先易后难,把那些大城留到最后,也许到时候根本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够迫使他们投诚也未可知。”曹操说着,微微点点头,就听到程昱接过话头说:“奉孝所言不假,如果这一仗让卑职来指挥,卑职会直接攻打广陵,到时候只要我军能手坚守得住,那么就是守住了敌军后路,那个时候刘澜必然会疯狂进攻,自然而然就要放弃对琅琊甚至是徐州的防御来救援,到时候如果我军在琅琊徐州放下还能有一支主力存在的话,对刘澜前后夹攻,就算刘澜不败,那么他也将没有后路,到时士气全无,我军亦可不战而胜!”

    曹操点了点头,这倒是可行之计,不过随即想了想,这个计策的冒险性太大了,首先在刘澜疯狂要打开南下通道时,能否守住广陵是个关键问题,其实在与刘澜多次交锋的经验来看,这样的决策,只会让刘澜各个击破,毕竟曾经袁术也不是没想过在广陵做文章,可最后呢,还不是前功尽弃?

    “不要忘了,刘澜在广陵同样有一万的驻军,甚至是在秣陵和濡须坞也有着驻军,如果我们攻打广陵,先不说能不能切断刘澜后路,到时候很可能会受到四面围攻,甚至刘澜在徐北的主力根本就无须回师,就能够解决广陵的麻烦,到时候反而会让我们身陷险境。”

    程昱一惊,急声道:“是卑职考虑不周。”

    “这不怪你,毕竟前两次你都在负责荆州事物,对徐州的情况并不了解。”曹操看向地图的视线终于转了回来,看着两人,道:“其实,自古用兵,以弱敌强,要击败比我们强大的对手,最好的选择,就是破坏他们的后勤,经过前一次吕布偷袭徐州之后,如今的徐州粮草大营,不知搬迁到了何处,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他们的后勤屯粮之所,在这上面大做文章的话,那么我们战胜刘澜的话,也就会变得轻松了。

    “可是刘澜又怎么可能会轻易的让给我们找到他的屯粮之所?”郭嘉摇摇头,有些无奈:“徐州只有五郡六十二县,并不多,可要从这五郡六十二县之中找到刘澜存粮之所,无异于大海捞针,除非能从熟知敌军内情之人口中探知,可哪那么容易啊。”

    程昱突然笑着说:“容易,只要陈群甚至是孔融开口的话,就容易。”

    郭嘉仿佛被雷击一般,呆住了,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两位即将来许都的刘澜重臣呢,可是还不等他开口,曹操就已经打断了两人,让他们不要在这件事情上多费心思了,他这么急切的把两人弄过来,可不就是想探知一些徐州内幕?

    可结果还不是空欢喜一场,两人虽然都点头了,奉命听从‘天子感召’,可却都是一拖再拖,尤其是陈群,更是放出话来说什么要等着还未开启的第三次徐州之战结束才会启程,当时从陈纪口中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曹操差一些就要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比起孔融,陈群才是那个熟知刘澜大小机密的存在,有他在,可以说刘澜明面暗地里的任何部署都能为他说熟知,然而他要等战后才来,让他错失了掌握刘澜所有核心机会的可能。

    而等到战后,陈群就算来了,那么刘澜也一早就重新部署了,到时候掌握的情报,根本就是些无关紧要的消息。

    曹操摆摆手,示意两人不要在多说这些事情了,指挥让他更郁闷,看着曹操深深吸了一口气的两人只能再去想其他可能:“虽然无法从他二人口中探听,但是也完全可以从徐州的一些动静来打听清楚,毕竟大战开启,刘澜肯定要运输粮草,尤其是青州军到琅琊,肯定会往琅琊运输粮草,如果我们从中顺藤摸瓜,也许能够找到一些线索。”

    “对,我们甚至还可以看一看,刘澜有没有抽调民夫,如果有的话,那么也可以从民夫这里找到突破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