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龙骑-第7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我们甚至还可以看一看,刘澜有没有抽调民夫,如果有的话,那么也可以从民夫这里找到突破口。”

    郭嘉仿佛被雷击一般,呆住了,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两位即将来许都的刘澜重臣呢,可是还不等他开口,曹操就已经打断了两人,让他们不要在这件事情上多费心思了,他这么急切的把两人弄过来,可不就是想探知一些徐州内幕?

    可结果还不是空欢喜一场,两人虽然都点头了,奉命听从‘天子感召’,可却都是一拖再拖,尤其是陈群,更是放出话来说什么要等着还未开启的第三次徐州之战结束才会启程,当时从陈纪口中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曹操差一些就要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比起孔融,陈群才是那个熟知刘澜大小机密的存在,有他在,可以说刘澜明面暗地里的任何部署都能为他说熟知,然而他要等战后才来,让他错失了掌握刘澜所有核心机会的可能。

    而等到战后,陈群就算来了,那么刘澜也一早就重新部署了,到时候掌握的情报,根本就是些无关紧要的消息。

    曹操摆摆手,示意两人不要在多说这些事情了,指挥让他更郁闷,看着曹操深深吸了一口气的两人只能再去想其他可能:“虽然无法从他二人口中探听,但是也完全可以从徐州的一些动静来打听清楚,毕竟大战开启,刘澜肯定要运输粮草,尤其是青州军到琅琊,肯定会往琅琊运输粮草,如果我们从中顺藤摸瓜,也许能够找到一些线索。”

    “对,我们甚至还可以看一看,刘澜有没有抽调民夫,如果有的话,那么也可以从民夫这里找到突破口。”

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徐州之战(4)() 
两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还真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尤其是在对袁绍的问题上,虽然曹操只是稍微提及,但杨弘却能够直接指明袁绍不出兵的原因,虽然也只是猜测,但却与曹操的猜测一模一样,都认为是刘澜在背后对袁绍做出了让出青州的承诺来换取袁绍不出兵的保证。

    而随着最新的消息传来,在琅琊,统兵的将领已经换成了臧霸,这让曹操和杨弘都感到了危险的味道,刘澜在徐州设立起的三角防御,现在已经集结了大规模的部队,可以说,现在是琅琊、沛郡与徐州最坚固之处,从这里进攻,面对的将是刘澜的全部主力。

    就在杨弘愁眉不展之时,曹操却笑了起来,他们在费县集结的兵力越多越好,我们正好转攻下邳,到时刘澜所做的防御都变成空。

    “原来如此。”反应过来的杨弘这才明白为何他在这里只见到了夏侯惇率领的三万部队,而真正的兖州军主力虽然说是随着曹操到了费县,却根本就没有任何踪影,原来曹操的真正目的居然是攻打下邳,那么他留在费县的夏侯惇所部的存在意义其实目的就很明显了,要么是配合下邳的曹军,关键时刻南北夹击,要么就是防止刘澜在得知他的主攻方向是下邳后对费县的反制。

    其实曹仁等兖州军虎豹骑是随刘澜到了费县的,只不过在意识到了袁绍不会出兵之后就果断调往他处,隐蔽起来,至于他和留在费县的夏侯惇主力,确实是在迷惑刘澜,让他深信目的依然是琅琊。

    不过,除了迷惑刘澜之外,夏侯惇的存在还要负责对费县防御,以防刘澜在听到他的主攻方向是下邳后,反攻兖州,这样的情形,刘澜经常做,比如说当年徐州之战时他奔袭寿春,就能看出来,刘澜作战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

    这一点是郭嘉经过分析冀州之战与徐州之战所得出,到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我们攻打下邳,而刘澜攻打费县的情况,这样一来,互相消耗到最后,吃不消的必然是他们,这样做就能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说实话,对于进攻下邳曹操并没有多少把握,这首先取决于曹军有进攻过琅琊的经验,对那里的地况较为熟悉,虽然徐州对于曹操并不陌生,早在陶谦时期就攻入过徐州腹地,但毕竟如今并不是陶谦时期,而是刘澜统治之下,所以从现有的情况来说,有过夏侯惇攻到开城的经验,在输不起曹操的曹操看来,再次复制是最佳的选择。

    但是彻底让曹操坚定信念的决定,是袁术的回复,如果寿春军要远赴费县的话,那么寿春军最多只能出兵三万,但是如果是由下邳进攻徐州的话,那么袁术还能再多出兵两万,五万大军,这几乎可以说是袁术的极限了,他可是将驻守寿春的部队都抽调了一半出来,如果刘澜再奔袭寿春的话,寿春城随时可能被攻破,不过就像郭嘉所说的那样,徐州之战,对曹操重要,对袁术其实更为至关重要。

    如果一旦失败了,可想而知接下来刘澜不会再给他任何机会,下一次将不会再有九江之战的情况发生,而是直接的寿春之战,尤其是在濡须坞刘澜已经布下一枚棋子之后,到时候寿春拿什么守?

    所以这一回必须要攻出去,若非在内部的分歧极大,袁术将会在时隔多年之后亲自率领寿春军与兖州军一同迎战刘澜。

    不过最后这样的决定作罢了,袁术心中不甘,但他不能身临险地,毕竟这已经不是数年前的讨董战场,更何况,当时袁术也一直都在后方,前方则是由孙坚指挥,所以说这一仗最好还是由他来坐镇后方,虽然袁术有一点失望,毕竟他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打刘澜,夺徐州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他的徐州伯就是因此而来,但是出于对寿春和部下的复杂,他必须忍耐,毕竟现在的袁术一到壮年,如果他仍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想必没多少人会不支持他亲征的决定。

    这一点其实在刘澜和曹操身上也有,不过现在的曹操和刘澜都不可能躲在幕后,这一点刘澜和曹操倒不是比袁术不怕死,反而是因为两人都有着较为信任的心腹可以托付,曹操有荀彧,刘澜有张昭、糜竺等人正在施行的内阁互相制衡,而这一点,是袁术所无法比拟,所以说,他要是离开了寿春,把寿春军政该托付给何人?这才是关键。

    袁耀在寿春,虽然袁术一直着力培育,但是他现在并没有什么威信,袁术如果一走,如果有心人想要冲他手中牢牢抓住大权不放,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到时候等他回到寿春,可能天都变了。

    这些事,袁术不得不防,相比于徐州的情况,交给杨弘和张勋就可以了,到时候一旦夺下徐州,那么他就有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数十年来,袁术为了从寿春能够有所突破的夙愿也将彻底实现,这是他曾经设定的称霸天下的蓝图。

    这一天终于要到来了。

    袁术做着称霸天下最终登基称帝的美梦,而曹操可不会有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更在乎的是,刘澜的后勤保障设在哪里,对于刘澜的后勤补给重地,是曹操最迫切想要寻找到的所在。

    如果能找出来,那么曹操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摧毁,虽然曹操极其缺粮,但对于夺取其中的粮草可没有想过,毕竟要负责如今徐州近五六万部队的粮草、军械以及部队行军时所需要的帐篷,可想而知,要找到装下这些的屯粮所,一般小一些规模的县城可是无法承担的。

    只能从一些大中型的县城去寻找答案,不过当曹操获知徐州这一回并没有动用多少民夫的情况时,他的目光又变了,也就是说,屯粮之地,一定是刘澜曾经使用过或者说一直都在使用的屯粮之城,而且很可能是在刘澜将大量物资转移到秣陵时使用过的中转站,甚至很可能里面依然保存着大量的军事物资。

    如果从这些信息分析得出的结果来看,那么这一中专所能够得出的选择依然够让他头疼的,毕竟他并不敢去一一试探,偷袭粮草囤放之所只出奇,必须是一击成功,如果被刘澜察觉,那也就失去了奇袭的效果。

    而刘澜也不是没考虑过这样的情况,他对粮草向来重视,可以说尤其是遇到曹操这样的对手,所以为了保证安全,他专程把粮草囤放在东海郡厚丘县,甚至还专程抽调了近一万兵力驻守厚丘,这一万人可不是从琅琊徐州沛县抽调,而是从广陵由张南派出的守军,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护后勤重地,防止出现任何的意外。

    黄忠和臧霸已经来到琅琊,赵云甚至已经出城随军了,现在刘澜坐镇在徐州局中统筹,统领着全局的发展。

    曾经的议事厅,这一次变成了刘澜的办公场所,不过因为赵云并不在此办公,可以说议事厅早已是一间空屋,没有任何的物品与装饰,完全就是一个空壳子,若非刘澜把他中军主帐内行军所铺设的地毯和羊毛毡铺在大厅,甚至连个落脚地都没有,而且议事厅的院子里,曾经是甄姜极力布置之处,栽满了鲜花翠竹,现在却是杂草丛生,为此许褚和他的近卫军花费了一天时间才算是打扫干净,这一幕,看得刘澜有些心疼,把刺史府变为将军府确实是有些浪费了,等陈登上任之后,得换一换,而赵云,其实还是回到他以前的府邸最为合适,如果那里不是他的伤心地,不是为了让他尽快从失去爱妻的悲伤中走出来,其实刘澜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现在来看,刺史府算是被彻底浪费了。

    尤其是陈群在自己府中开府办公,本来府邸面积就不打,一开府,办公地别提有多拥挤了。

    如今趁着自己到了徐州,一切再次恢复到以往的情形,所有人都回到原来的办公点来办公,而内院,则成为了内卫的屯营,这样一来,整座刺史府就都被利用起来,虽然还有三四间空屋,但比起之前几百间空间被浪费已经改观不少了。

    对于议事厅,刘澜并没有去布置,只是由许褚放置了一张徐州的巨大沙盘,长五丈,宽三丈,把徐州每一寸土地都囊括。

    作为统兵的将领,地形至关重要,而对于他帐下的将领来说,在刘澜布置任务时,也能够更清楚准确的知晓自己要到哪,做什么,而且因为沙盘的便利优于地图,甚至能够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这在以往,虽然将领也同样会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是却并不能像在沙盘前如此直观的呈现出来。

    对着地图,有时候对方所说,所描述的一些想法,很可能会让你产生一些误会,并不能准确的了解他的意图,毕竟任何的调兵遣将,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如果两人产生误会,最终很可能导致作战的彻底崩盘,但是现在则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沙盘之上徐州的兵力部署大家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就算谁有些什么想法,把代表自己的那支红色旗帜拔起来,插到想要抵达的地点,众人也就能够立即知道他想要做什么了。

    立即就会有不少人蠢蠢欲动起来,或反对或支持,或提出更好的建议。

    不过对于曹操的了解,显然刘澜的谍探没有清晰掌握,如今对曹操的情况,还是只有他的主力都集结在费县的情报,所以刘澜的所有布置都是以费县为中心,至于徐州其他方向则是辅以少量部曲防御,并没有任何可机动的能力。

    是杂草丛生,为此许褚和他的近卫军花费了一天时间才算是打扫干净,这一幕,看得刘澜有些心疼,把刺史府变为将军府确实是有些浪费了,等陈登上任之后,得换一换,而赵云,其实还是回到他以前的府邸最为合适,如果那里不是他的伤心地,不是为了让他尽快从失去爱妻的悲伤中走出来,其实刘澜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现在来看,刺史府算是被彻底浪费了。

    尤其是陈群在自己府中开府办公,本来府邸面积就不打,一开府,办公地别提有多拥挤了。

    如今趁着自己到了徐州,一切再次恢复到以往的情形,所有人都回到原来的办公点来办公,而内院,则成为了内卫的屯营,这样一来,整座刺史府就都被利用起来,虽然还有三四间空屋,但比起之前几百间空间被浪费已经改观不少了。

    对于议事厅,刘澜并没有去布置,只是由许褚放置了一张徐州的巨大沙盘,长五丈,宽三丈,把徐州每一寸土地都囊括。

    作为统兵的将领,地形至关重要,而对于他帐下的将领来说,在刘澜布置任务时,也能够更清楚准确的知晓自己要到哪,做什么,而且因为沙盘的便利优于地图,甚至能够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这在以往,虽然将领也同样会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是却并不能像在沙盘前如此直观的呈现出来。

    对着地图,有时候对方所说,所描述的一些想法,很可能会让你产生一些误会,并不能准确的了解他的意图,毕竟任何的调兵遣将,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如果两人产生误会,最终很可能导致作战的彻底崩盘,但是现在则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沙盘之上徐州的兵力部署大家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就算谁有些什么想法,把代表自己的那支红色旗帜拔起来,插到想要抵达的地点,众人也就能够立即知道他想要做什么了。

    立即就会有不少人蠢蠢欲动起来,或反对或支持,或提出更好的建议。

    不过对于曹操的了解,显然刘澜的谍探没有清晰掌握,如今对曹操的情况,还是只有他的主力都集结在费县的情报,所以刘澜的所有布置都是以费县为中心,至于徐州其他方向则是辅以少量部曲防御,并没有任何可机动的能力。

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徐州之战(5)() 
现在关东几大诸侯,最让刘澜忌惮的无疑是曹操和袁绍,而相比起曹操来说,刘澜打心里并不是很在意袁绍,虽然他的实力现在是最强的,但是刘澜知道不管是从战役还是战略来看,他都不会选择进攻徐州。

    在很多人看来,袁绍是很独断的一个人,其实不然,在冀州因为有着极为庞大的文官势力,他们互相角力能容易让袁绍犹豫不决,尤其是在徐州的问题上,从他得到的消息来看,三股势力中居然有两股势力反对,可见在与曹操撕破面皮这一点上,并不是袁绍真的已经到了非攻打曹操不可的地步,而是帐下梁大势力南阳与河北氏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管他们是出于何种目的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且影响到了本就对曹操极为不满的曹操,但是他们的目的达到了。

    尤其是在刘澜主动让出青州之后,没谁再愿意袁绍攻打徐州去冒险,这不是担心,而是十有八九可能会出现的麻烦。到时不管是刘澜会不会拼命,但对于现在的袁绍来说,打下徐州并不明智,而且既然曹操都是即将或者是日后的对手,那么如果让他趁这个机会大量收编刘澜的势力,甚至是接受到刘澜的一些地盘,那他们无疑是在养狼,最后只会是他们被反噬。

    所以现在的袁绍把目标转向了曹操,而刘澜呢,从始到终他心中说担心的,认为对他最有威胁的对手,同样是曹操,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曹操的势力范围不能继续扩大,必须把它控制在现在的势力范围之内。曹操现在掌握了兖州全境,豫州大半,以及司隶全境,然而这三州都是被大肆破坏,人口锐减,别说为曹操提供足够的兵员了,甚至连填饱肚子的粮食都只是勉强维持,而这还是大规模进行屯田之后的情况,这也是为何在另一个时空中,曹操听说冀州在册人口30w时要大笑起来。

    这三十万人,可不仅仅意味着兵员,而是能够为他带来的税赋与粮草,不管任何时期,战争打的始终是钱粮,没有这两样都将寸步难行,所以曹操现在这个情况,是刘澜最乐意见到的,因为他不管怎么发展,但人口的基数却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追赶上刘澜的,这一点正是曹操和他以及袁绍的劣势。

    也许他的实力确实很强,也许能够像官渡之战大获成功,可是一旦战斗进入到相持阶段,那么曹操将无丝毫胜算,这也是为何袁绍在官渡失败后会后悔没有听从田丰和沮授不宜与曹操速战的交战绝定。

    倒不是袁绍正傻到看不出曹操的劣势,而是他太小看曹操了,尤其是在没有能够提供粮草重镇的曹操面前,袁绍相信会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消灭他,但是田丰和沮授却并不这样认为,只可惜两人并不能转变袁绍日渐膨胀的野心,以及对曹操的轻视和不屑。

    而这一回,刘澜可以说用青州又一次迷惑了袁绍,甚至田丰和沮授也一样,不过两人的建议却并没有改变,依然是以蚕食的方略为袁绍谋划南下的方针。

    虽然现在的局面与另一个时空不大一样,但是情况却更为复杂,首先他们必须要评估刘澜,是否会在关键时刻出兵,所以贸然南下,并不是明智的选择,一旦战争出现任何意外,很有可能把战争扩大,从梁大势力变成为三大势力的对决。

    所以对付曹操,并不是要如何才能消灭他,而是要保障如何才能不把刘澜卷进来,不然的话,形势只会变得极为复杂,很可能冀州军会因此掉入这个泥潭,最后让刘澜成为最大的赢家。

    这不是玩笑,而是很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