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可以说他实在太点背了,但是关羽可并没有放弃。现在还有机会,也许包抄颜良依然会失败,但只要他还在莒县那他就不算败。
希望还在,终于在天蒙蒙亮的时候,进入了莒县境内,这里算是颜良的腹地了,如果没有被朱灵发现,那现在他势必要更加小心,可现在不用了,大张旗鼓,向莒县而来。
除此之外,关羽还派出了数支斥候部队,不仅要去查探前方莒县附近是否有埋伏,更重要的还兼着查探颜良的东向,瞧瞧他到底在不在城中。可是他又不敢等,又向四周派出斥候查探,看看有没有颜良的动静,他可不敢有任何的侥幸,若是等斥候带回莒县的消息,万一在这段时间因为大意而错过了颜良呢?
顿时,一波波斥候被派了出去。
而他在行军的同时,不断接受着斥候从四面八方传递而来的消息,但因为一连串的一无所获,让他有些厌烦,直接吩咐周仓处理此事,若有颜良的消息,由他来向自己汇报。
就在部队离莒县越来越近,关羽都打算直接攻城的一刻,突然周仓赶了过来,他的消息很重要,因为就在刚才,远去的斥候传来发现了颜良主力的消息。
“将军,颜良的部队现在在我军西南方大概十里方向,斥候刚才汇报说,他们发现冀州军的时候,他们正在整军集结。”
“都要到莒县了,怎么这个时候重新集结?看来我们的行踪他们已经掌握了。”关羽沉吟说道,眼中充满了不安的意味,丹凤眼更是缓缓阖起。他们的存在,颜良必然已经从朱灵口中得知,这并不奇怪,可奇怪的是颜良撤退到即将进入莒县境内的一刻,却突然集结部队,开始结阵正常行军,这就要好好琢磨一下了。
因为你可以理解为这是颜良的谨慎,可同样也可以理解为他已经发现了他们。
如果是前者还好说,可要是后者,那就得仔细考虑一下,这一仗到底该如何部署了。
他扫了一眼周围,没有了管亥也没有了裴元绍,只剩下了周仓一人,看了他一眼,最后捋着三绺胡须,问道:“你说,我们现在杀过去,有几成的胜算?”
周仓看了看周围,发现四周就他和关羽二人,别不是将军和别人说话,而是在询问自己,可他的才能他自己最清楚,平日里这类商议军情的事情,他很少参加,就算参加,也不会被将军主动点名找他问话,就算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可现在,没人了,没人可以商量了,就只能他来了,死马当活马医呗。
这可不是周仓自暴自弃,而是他清楚自己不会说出任何能对将军有用的建议来,所以当关羽一开口的时候,他才会先观察四周关羽是在问谁,最后发现是自己之后,脱口而出:“有关将军在,必死无疑。”
他没多大能耐,这是事实,如果不是因为关将军的原因,他别说当这个校尉了,当个裨将都困难。虽然他从来不敢与谁相提并论,因为哪一位将军都比他有着出色的指挥才能,但是他的勇猛,却又很容易让人拿他和张飞比较,不过周仓心里却清楚,没有可比性,完全不够格,不管是上阵杀敌还是指挥作战,张将军都甩他几条街。
可是周仓越是如此,关羽却越让他尽可能的畅所欲言,关羽饱含深意的巨大,周仓其实根本就不清楚,当年的张飞,从还是一名士兵的时候,主公只要一有机会,就会让他谈自己的看法,甚至包括他也一样。
可以说,在当时,他不过就是天下间的一名游侠,而张飞也不过只是杀猪的屠户,对这些,除了他早年间从师父哪里学到的一点战争推演的皮毛,几乎对战争一无所知,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能有今天的成就,说实话离不开主公对他的培养,刘澜在他心目中,不仅要肝脑涂地的主公,更是以命相许的兄弟,还是无话不谈的朋友,更是醒目中的老师,没有他,不会有自己今天的成就。
包括很多人,其实都是如此,所以关羽做这些,其实就是照搬主公当年的样子,在培养着自己的将领,他们不怕没有悟性,只要能吸收一点,最不济那也是个张飞的脑子,到了战场也不会洋相近处。
可没想到,周仓例行公事还不忘拍马屁的回答让他大失所望,关羽脸色立时就变了,很严肃,立时就让周仓认真了起来,很认真的考虑过后,开口说道:“将军,我不知道说的对不对,但是我觉得,不管颜良是不是发觉,我们总要过去与之交战,不能因为他集结部队就将其放走,至于胜算多少,末将不清楚,但末将却知道自己和所有摄山营将士一样,只要战端一开,就只知奋勇向前,宁死不退!”
周仓的回答,你可以说他合格,也可以说他还是没有正面回应,但让他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其实已经很难得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周仓就好像当年的张飞,他也没必要操之过急,一下子就让他成为军事徐庶那样的,也不大可能。
只要能把心里想的说出来,已经足够了。
“好,那就按你说的来。”
“将军您……”
“你刚才那番话,对我有很大作用。”关羽就是要让周仓感受到,只要他认真思考,提出来的想法也是可能被采纳的,他并没有自己觉得的那么无能,他只是缺少一些自信,只要他能够更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他的成长会越来越快。
这样的例子在摄山营中不胜枚举,有些人因为战场之上杀敌之功而晋升,有些人因为在训练之时,表现出色而晋升,但还有一些人,就因为他们大胆在他面前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而进行,而后者自此之后会格外受到关羽的重视。
训练出色,是为了让士兵在训练时能够百分百努力,奖赏只是一种驱动。而杀敌立功,同样是一种驱动,但这类晋升的军官,如果没有真正的才能,是很难更进一步的,因为在摄山营,从来不缺少训练刻苦,杀敌敢于卖命的士兵,可却缺少智慧,有独立思考的士兵,而这类士兵,随着他们的成长,日后必然能够成为优秀的将领。
对于这类士兵,关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只要足够优秀,也肯破格提拔,就算摄山营现在太缺少低级将官了,主公通过精兵政策,只是解决了什长佰长甚至是千长的问题,可是再往上的军司马、裨将偏将校尉等军官却十分匮乏。
他们也许没有机会成为参谋,但是却有能力在中层军官中占有一席之地,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最重要,那就是一场战争下来,军官的阵亡率是最高的,因为在训练手册中明确规范了军官的职责,他们都必须要冲在最前方,甚至在夜校学习时,连冲锋的口号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就好像冲锋之时,摄山营很多军官甚至是包括整个徐州的部队,都习惯去喊:兄弟们,杀啊!
可是在徐庶与众多将领编撰的训练手册内,却明确规定,不管是最小的什长还是最大的将军,在冲锋的时候,必须冲杀在前,最小的伍长要在五人之前,最大的校尉将军要在全军之前,而在冲杀的时候,喊的也不能再是兄弟们杀啊,而要改为,兄弟们,跟着我一起杀啊!”
了几个字,但结果与效果明显不同,因为只要冲锋,军官就必须要冲杀在前,而他们喊兄弟们,跟着我一起杀敌,原因就在于这样能够更加激励士兵投入到战斗之中,因为前面就是你朝夕相处的佰长和将军们,连他们都不怕死,你又怎么可能去拖后腿?
结果,军官阵亡率很大,缺口变大了,就必须要有人顶上来,低级军官还好说,高级军官,还真没那么容易挑选,可因为缺口太大,除了正常的提拔,还需要去发掘和发现,而这一点上,关羽已经走在了各郡的前面。
这一点,没人比关羽更有前瞻性,很多人对训练条例心生不满,因为军官伤亡太多,不建议施行,可不就是刘澜拒绝,连关羽也反对。
所以,这才有了关羽这帮摄山营的士兵一个个都当做了军官将领在培养,只要有些想法的,就给他展示的机会,效果好坏不说,最少有不少人因此而矛头。
可没想到,周仓例行公事还不忘拍马屁的回答让他大失所望,关羽脸色立时就变了,很严肃,立时就让周仓认真了起来,很认真的考虑过后,开口说道:“将军,我不知道说的对不对,但是我觉得,不管颜良是不是发觉,我们总要过去与之交战,不能因为他集结部队就将其放走,至于胜算多少,末将不清楚,但末将却知道自己和所有摄山营将士一样,只要战端一开,就只知奋勇向前,宁死不退!”
周仓的回答,你可以说他合格,也可以说他还是没有正面回应,但让他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其实已经很难得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周仓就好像当年的张飞,他也没必要操之过急,一下子就让他成为军事徐庶那样的,也不大可能。
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徐州之战(61)()
周仓是关西人,本为黄巾贼首领张宝的麾下之将,随军攻打幽州,也正因为这一遭遇,才让他在蓟县第一次与关羽相遇,若非他,周仓绝不会逃脱,肯定也像其他黄巾军的士兵一样,遭受被活埋的命运。
后来他辗转到了汝南,并在因缘际会之下遇到了关羽,这一次他没有错过机会,死缠烂打,终于加入到关羽帐下,而直到这时,他才知晓,原来当时并非是关羽抗命救了他们,而是刘澜冒着杀头的危险,放了所有人,不过这都是后话了而在当时,周仓只记住了那位长髯红面的恩公关羽。
自此他加入了当时还叫做辽东军的刘澜帐下,在关羽身边效力,他对自己的要求,其实没那么高,甚至连职位爵位也不看重,他是关西人,报恩才是他最看重的,但是跟随关将军久了,他发现自己却越来越崇拜他了。
能在他身边效命,那才是他这辈子的幸运,如今关将军把如此重任交给了他,他是绝不会让关将军失望的,虽然连他自己心里都无法保证,到底能不能在对颜良时,取得最终胜利,可就算无法取胜,也一定要把他们拦下,等待关将军主力抵达。
周仓一马当先,带领着摄山营将士直接就向着颜良和他的冀州军杀了过去,在他身边,不过就只有五千人,这样的进攻方式,让他们都显得非常紧张,觉得是在以卵击石。
可是军令就是如此,军令只要一旦下达,他们没有任何的选择,就只能听命,无畏前冲,向冀州军杀去。
“兄弟们,关将军就在后面,很快就来了,都给我狠狠的杀,这一战的首功,绝不能旁落,跟着我,杀啊!”
“杀!!!”
在周仓率领摄山营杀向冀州军的一刻,冀州军同样呼啸而来,如一股狂风,瞬间席卷过境,他们前不久还在与琅琊军交战,虽然从始至终没有攻下大营,可也没有太国大的惨重损失,除了一次攻入敌营被围突破之外。
这一夜对他们来说,是一直憋着火气的,本来想撒在琅琊军头上,可没想到最后却变成了撤退,有点憋屈,可没想到眼瞅着就要抵达莒县了,居然来了这么一直敌军,这火瞬间就找到了地方,恰在此时,颜良将军又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一个个立时大喊一声,向摄山营杀了过去。
天以蒙蒙亮,颜良随即找了一处土丘,居高临下,观察着战场的一举一动。
当从朱灵口中得知摄山营出现的一刻,颜良其实就已经能想过撤退的路上会遇到他们,尤其是在越来越靠近莒县时,他就越担心,害怕他们突然从某一方向杀出,又或是自己突然就钻入了他们的包围圈,但现在当周仓出现的一刻,他放心了,周仓直接进攻,只能说明关羽一定就在身边,可却又还与他们有着一段距离,不然周仓是绝不可能如此冒险进攻的。
而他,就好像周仓一样,没有选择。
要回到莒县,首先就要突破前方的周仓,而周仓要留下自己,同样挡在前面,对他们进行阻拦,这一仗无法避免,就要看是他们能更快的将其消灭,还是他们能拖到关羽率主力前来。
“出击,尽快消灭敌军!”
颜良下达了进攻的指令,随即擂鼓被敲响。
在擂鼓声中,冀州军开始进攻,如同潮水一般向摄山营席卷而去。
于此同时,周仓也已经杀到,双方的呐喊声在同一时刻响彻天地。
摄山营的将士,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们进攻有序,虽然是主动进攻,可是队形却并没有乱,刀盾手一直冲杀在最前面,身后的枪兵紧随其后,观察着那些穿着土黄色军服的冀州军,只要他们敢靠近,就会突然将长枪刺出,将面前的敌军刺杀。
这样的攻势,不仅保证了自己的安全,还能最大限度的除掉冀州军,而在后军的方向,弩手们的弩矢也没有闲着,他们的弩机不停被扳动,长箭啸着向冀州军射去,密如骤雨一般的羽箭遮天蔽日向着冀州军落了下去,一轮接着一轮,周仓对第一波进攻甚为满意,尤其是听着冀州军士兵发出的惨嚎声,更是让他激动不已,然而只是一霎那,他就发现,杀过来的冀州军攻势突然变猛,最前方的刀盾兵瞬间尸倒,被残忍砍杀,那惨叫声深深刺痛了他,痛呼声好像就在耳边响起。
“杀啊。”
冀州军疯狂叫喊着,一个个狂奔如脱兔,而他们的弓手,也没有闲着,其实他们的弓手比摄山营还要更早发起进攻,不过当时的距离只能让他们覆盖刀盾手,往往箭矢射出大多都被盾手弹开,但随着两军的接近,弓手的覆盖范围就不仅仅再是刀盾兵,而是枪兵甚至是弩手。
双方你来我往。
箭矢从骤雨变爆雨落下,双方都损失了不少士兵,但就杀伤力来说,摄山营的弩机显然更占上风,而冀州军中,却并没有只能靠弓手,并不是他们没有弩兵,只是弩机还是以前汉制的老式弩机,射出一矢容易,可要上引,要么把巨大的弩机放倒靠脚来上引,要么就要两人合力来上引,有这样的时间,虽然他们会分批次进攻,可是与摄山营的弩兵比起来,速度与规模都太小了,放倒不如弓手的效果好。
弓手虽然精度和杀伤力都难保证,可就速度这一项不慢就行了,而周仓带来的摄山营的弩兵们,经过欧冶坚改良后的弩机,徒手上引,单手发射,其方便程度,甚至比弓手还要容易,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进过欧冶坚的不断改良,一弩早可以同时发出五支箭矢,虽然离刘澜一怒十箭的预期还很遥远,可比以前一次一箭甚至是一次三箭要强太多了。
每一次弩手射出弩箭,敌军放心就会躺倒了一大片。
这样的弩机,简直就是杀人的机器,而且就算是同时发射五支箭矢,他巨大的力量也不会有丝毫的减弱,只要射中敌军,那必然是顺境就会被深深没入到身体之内,尾羽在身体之上插着,摇晃着,触目惊心。
如今兵械厂,就有专门负责研制弩机的部门,一切已成规模,而且不断在缩小机身,使其变得更快速且威力不变努力着,只是这些工艺虽然都在不断改良,可是携带箭矢却变成了永恒话题,尤其是如今弩机一次可以发射五枝箭矢之后,对于弩手携带箭矢的数量就变得更大了。
可是在这方面,兵械厂做的并不是很好,迟迟没有找到一个可行性的办法,就好像现在的弩手,他们最多带五囊箭矢,箭矢用完之后,就再无办法,如果是在城中,有大量的后勤运输,可以保证箭矢源源不断的供应,可在这荒山野岭,得不到补充的弩兵,就只能干瞪眼,就让他们去像其他步兵参与短兵相接的搏杀。
而此刻问题更严重,因为他们本身就已经和冀州骑兵有过交手,箭矢本来就被耗费大半,箭矢在如此疯狂的射出之后,很快便彻底见地了。
摄山营的箭雨优势很快就变得规模越来越小,虽然其一度让冀州军在监狱之下变成了埋骨场,付出了很大的惨重的代价,但现在他们对冀州军将没有任何威胁,甚至还没有对方的箭手威胁大。
这就是现在的一个态势,也是刘澜乃至于欧冶坚一直苦苦想要改变和攻克的难题,如果有一日,箭矢能够更为方便的携带,那弩机的威胁就厉害了,别说一次射五支,就算是再多,也不用害怕箭矢耗光,可以一直对敌军进行持续性的恐怖打击。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敌我双方最激烈的交锋从箭弩变成了前方步兵的短兵相接,双方都是以最完整的阵型交战,虽然周仓向来自称自己是武将,不善于指挥部队作战,可是跟了关羽这么久,在加上又是指挥摄山营,对阵型的保持,其实并不需要他去提醒和改变什么,当然他的劣势就在于,对阵型的变化上,如果战场出现胶着或是劣势的情形,他没有如关羽通过改变阵型来改变战场态势的能力。
但因为摄山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