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龙骑-第9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情况让刘澜想到了羊续,似曾相识的经历,首先必须得说,虽然刘澜进行了很多改革,但为官吏们开工资还是以粮食为主,虽然也有五铢夹杂,但大头还是粮食,再加上这些官员尤其是郡守,还要养一些幕僚诸如主簿之类,似郡守一月月奉为一百二十斛,一斛如果换算为后世的斤,那也有将军八十斤。

    这个数量,一个人可真不少了,可郡守还有一帮属官主簿、别驾、少府、录事等一众官吏,而这些属官又与郡内官吏不同,属于非在编人员,完全是郡守的幕僚智囊,他们的秩俸刘澜和徐州不会负责,全部都是由郡守个人负担。

    如果就几个人,郡守掏了也就掏了,可上上下下三四十号人,而这还是戴乾这样清贫的官吏,似一些地方官,养些内眷甚至是家丁仆役,这都是要自己掏腰包,上百口人,那些秩俸,还真不够。

    就戴乾这样,内府就一老仆,连家人都不敢接过来,而其他的官吏,大大小小养了百十多口人又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有些事情刘澜不比如此较真,就好像当初他要建民屯的时候,陈群就极为反对,在这乱世之中,军事也是当先发展的,没有强大军事这些屯田只会变成他人眼中的肥肉,谁都想要尝一口。

    同理,这个时候,对于官员这些事情其实完全不必太过在意,要解决那也是在之后去解决,优先处理的事情还是军事上的。

    这话虽然不假,但也让刘澜有些深思,进行深化改革,当然就好像当初陈群的建议一样,现在确实也不是合适的时机。

    通过戴乾刘澜有了改革的动机,但也同时有了对他有了更好的印象,这样的人自然要重用,如果徐州真的要被迫放弃的话,那么他无疑就是刘澜心目中吴郡最合适的人选。

    说实话,此刻的刘澜心中想着的何止是徐州之战,尤其是在这样的危局之下,刘澜必须要提早做好准备,尤其是对一些有能力的官吏再安排,就好像戴乾这样的官员,如果以资历和声望来说的话,他到了丹阳以后是很难谋一个职位的,可刘澜心里很清楚,用这样的官吏去淘汰那些有资历有声望但作风不正的官员势不可挡。

    如果这一次徐州之战胜利了,这个机会可能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士气,但如果败了,那么刘澜就会首先从吏治来改革,彻底将之前那些蛀虫剔除出去,不管他们的名声有多大。

    “主公。”就在这时,刘澜所在的厢房外响起许褚的声音,随即就响起戴乾拜见的声音。

    “让他进来吧。”

    戴乾进来的很急,刘澜看着他的表现心中有些疑惑,便问道:“发生了何事?”

    “主公此行前来彭城,是否决定在彭城与敌军作战?”戴乾迎接刘澜之后,前思后想,怎么都觉得古怪,猛然之间萌生出这样的一个想法,让他胆战心惊,彭城经历曹操的破坏之后,休养生息的好多年,现在终于恢复了一些生气,如果再发生大规模的战事,彭城可能又要变回五六年前的样子,甚至比这还要恶劣。

    “不会,你放心吧,我现在的兵力还不足以证明与高览作战,如果他赶来,你就只有与我一同离开了。”

    戴乾眉头一皱,他没想到刘澜会说出这番话来,相比起刘澜会撤离的消息,此刻他心中不知为何反而觉得作战要更好一些,最少彭城还有保全的一线希望,可他也明白,主公连徐州城都放弃了,区区彭城,还有什么不舍的呢?

    “怎么?你有什么别的想法吗?”

    “没有,只是有些不舍。”

    “彭城丢了,迟早还会回到我们手里。”对于这场战争,他不愿再多说什么,只是让他放心就好了。

    其实刘澜现在不管说什么,都会让戴乾心生不安,既然这样,还不如什么也不说,让他自己去想,也许对他会更好一些,在者,刘澜也不能对他透露自己的打算,就是拖住高览,等待关羽杀回徐州,这终归是隐秘之事,知道的人越少才越安全。

    不如这件事一旦被泄露出去,让高览和夏侯知晓了自己的打算,那他二人肯定不会再紧盯着自己,而那个时候他们一旦调头,那关羽再想调头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啊,军事还是要保密为先的。

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徐州之战(226)() 
    彭城国,下有九县,徐州城,彭城、留县、广戚、傅阳、武原、吕县、梧县、甾丘,如果要撤离彭城的话,刘澜有很多选择,毕竟只有不过两万人,可如果要把郡县内的官吏家眷全都带离的话,就没那么容易了,如果就两万人,刘澜大可把部队化整为零,分散突围,在徐州境内,高览夏侯惇还真没什么办法。

    所以刘澜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戴乾们一早撤离,如果高览们追来他再带着部队离开,如果没来,那么他会暂时接管彭城的治理和方防卫。

    这件事刻不容缓,最少给戴乾留下撤离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刘澜不大可能和他说太多的废话,把自己要说的意思告诉他之后就让他准备撤离,而且还必须要在一天之内撤往下邳,这是刘澜的决定,或者可以理解为军令,所以戴乾必须执行,不然的话一旦他撤离晚了,那么刘澜自身就会有危险,这样的事情刘澜是绝不允许出现的。

    好在戴乾没有家眷,要一同带离的人除了一些幕僚闲杂人等并不多,但加上长史都尉这些这规模可就有些客观了,所以这一次撤离反而不会比徐州城撤离更高效,但让刘澜有些意外的是,仅仅一天之后,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戴乾来汇报并请示撤离时间,刘澜将他叫道了房中,同时还一并把彭城县令也叫了过来,最初刘澜打算让彭城县令留下来,军事上的事情他可以处理,但县内的事情最好留下熟悉的人来处理。

    二人在门前相遇并一同走进了房间,一进屋,刘澜便开口了:“这一次你们一起走。”

    帐内本来就安静,现在更是一点声响都没有了,二人能感受到不同寻常,毕竟最初刘澜可不是这样决定的,二人要有一人留下,当时是县令抢先一步让郡守离开,现在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其实县令也知道,留下来九死一生,可同样也有好处,那就是能够在刘澜面前展现自己,如果一个人有更高的目标,留下来是一次机会,虽然危险,也值得一试,但可惜最后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有些遗憾,但也有些庆幸,他和戴乾不同,家眷都在彭城,两儿一女,长子阳群今年已经十八岁了,而且已经在郡内当上了一员兵司马,说实话他这个岁数,如果真的要说什么更高的追求,真的已经没有了,在网上爬,最多也就是个郡守了,可似他这个岁数,身为父母,过什么?

    还不是过孩子,他如果走了,他的儿子阳群肯定就得跟着他一同离开,可他留下的话,儿子就能留下来,甚至他还能趁此机会让他留在刘澜身边,而这才是他最大的愿望,不是自己能当上什么郡守,而是希望孩子能够抓住这一次天赐良机,有机会在刘澜面前展现自己,甚至可以在刘澜身边不断学习,成为一名年轻骁将。

    为此,他就算是一死又有何妨,只要这条路能给儿子铺平,那一切的付出都值得,就算是一死,又何妨?

    可现在刘澜却说,他要离开了,他的心思何等沉重?可他又不敢把自己的那点小心思说出来,这非但不会让刘澜改变主意,而回因此让儿子受到牵连,更没有留下的机会了。

    到了他这个岁数,很多事情看得都明白,这个时候不能唱反调,但是却可以请愿,把儿子阳群推到前台,让他留在刘澜身边,只有如此才能展现出自己的忠心,也才能让刘澜对自己儿子重视。

    而且,对于自己儿子的情况,没有父亲不了解,他相信只要刘澜见到了阳群,就一定会认可。

    似他这样的家庭,孩子跟着他学礼记,日后谋一出路没问题,可孩子天生神力,从小就比同龄人高一头,这样的天赋他自然要培养他成为一员武将,而这孩子也没让他失望,从小兵书战策看了不少,而关键的是,他的儿子也没有浪费他的天赋,十六岁不到便足足七尺八寸的身高,身体武艺皆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太远的地方不知道,但就彭城城内,还真没人是他的对手。

    为此在彭城一些人口中,他得了小许褚的名号,这个名号听来可笑,却也十分完美形容了儿子阳群的情况,膀大腰圆,武艺高强,但与许褚这样的武夫比起来,儿子不仅只是身手好,还数度兵书,所以他才会如此看重儿子能不能留在刘澜身边,因为儿子的优势要比许褚更大,虽然他一直谦虚说着孩子需要一些机缘,不然可不敢与许褚将军相提并论,可在心中他始终坚信,儿子的成长高度绝对要比许褚更高。

    许褚只有一膀子力气,可让他领兵显然儿子会比他高出一筹,但这些话他也只会心里想想,甚至都不会当真媳妇和儿子说出来。

    他不想儿子被过度捧杀,甚至在一片赞誉之中,他也只是让儿子不要过度骄傲,甚至还要打压他一下,让他冷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只是在彭城优秀,可在整个徐州整个天下他的能力如何?

    命令下达,县令留了下来,希望把儿子留下来,留在刘澜身边,留在近卫军中,刘澜爽快答应,不会辜负一名父亲的拳拳之心。可是等他离开之后,刘澜却又一些奇怪,他派人去打探一些阳群的消息。

    虽然这样背后调查会给人不爽的感觉,可刘澜就是想知道一下这个阳群平日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是那种纨绔子弟,还是真的是可塑之才,只有这样他会培养,不然的话,让他留在内卫,非但不是帮他,反而还会害了他。

    这也算是刘澜对县令和县令孩子的一个交代吧,不能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不够格就先去其他的部队锻炼,近卫营的存在,并不是镀一层金的地方,近卫营的意义在于有任何危难险阻都要冲在最前,时刻做好牺牲的准备,而要镀金,那么辽东才是首选,现在年轻的将领们,甚至包括关羽的儿子关平都在辽东,如果这阳群没那个实力,这一仗之后,县令愿意的话,他到是愿意让其先去辽东。

    刘澜都已经想好了一切了,可当他看到阳群的一刻,他觉得自己昨天所想的那些是真的多余了,这种感觉与他初见张飞、许褚时真没什么区别,有的人是那种只要你一看就知道能成不能成的人,而阳群被称作小许褚,看来还真的有些靠谱,尤其是这孩子这个年龄,这个身高,比他都要高一头半。

    这个欣喜的感觉,就好像又看到了下一个张飞一样,找到了一处宝藏,这种感受刘澜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了,虽然他不知道这样看起来天生就是持这碗当兵饭的人为何没有被发现,没有出现在三国的历史上,但不管什么样的原因,他觉得都应该把他留下来,最好把他留在许褚身边,让许褚好生调教调教。

    “许褚。”刘澜朝屋外喊了起来,听着刘澜有些催促的身影,许褚连衣衫都没有整理一下,直接就进入了屋内,单膝跪下道:“主公,您叫我不知有何事。”

    “此人名叫阳群,是彭城县令的长子,今年只有十六岁,以后让他跟着你吧。”

    刚才阳群进屋就是他领来的,早就喜欢的不得了的,十六岁比他都要高半头,那体格只比他好不必他差,这小子别说是主公喜欢了,他都快要垂涎三尺了,恨不得招到自己帐下,不然的话,留在主公身边,被张翼德瞧见了,那绝对得被他磨走。

    “他你可要多下点功夫。”

    “诺。”

    这人没有出来,没有在大浪淘沙的三国时代留下名字来,是什么原因,不清楚,但就这个身体,刚才给刘澜打拳的那个架势,他的潜力刘澜是极为看好的,以后别说接班许褚张飞就是关羽赵云都有可能。

    刘澜设想,如果他如愿成材,那么三国演义前半部表吕布后半部表马超可能就得改一改了,当然他毕竟年纪还轻,所以需要更多的关怀,可这样的关怀也可能会让他变成温室花朵,这就需要一些智慧了。

    说实话都说他帐下培养出了关张,可换个角度来说,这二人本来就是历史名将,刘澜起到多大作用还真不好说,不然的话为何他的军营里这些年也就现在这些人出色,并没有更多的人冒尖呢?

    他不想儿子被过度捧杀,甚至在一片赞誉之中,他也只是让儿子不要过度骄傲,甚至还要打压他一下,让他冷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只是在彭城优秀,可在整个徐州整个天下他的能力如何?

    命令下达,县令留了下来,希望把儿子留下来,留在刘澜身边,留在近卫军中,刘澜爽快答应,不会辜负一名父亲的拳拳之心。可是等他离开之后,刘澜却又一些奇怪,他派人去打探一些阳群的消息。

    虽然这样背后调查会给人不爽的感觉,可刘澜就是想知道一下这个阳群平日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是那种纨绔子弟,还是真的是可塑之才,只有这样他会培养,不然的话,让他留在内卫,非但不是帮他,反而还会害了他。

    这也算是刘澜对县令和县令孩子的一个交代吧,不能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不够格就先去其他的部队锻炼,近卫营的存在,并不是镀一层金的地方,近卫营的意义在于有任何危难险阻都要冲在最前,时刻做好牺牲的准备,而要镀金,那么辽东才是首选,现在年轻的将领们,甚至包括关羽的儿子关平都在辽东,如果这阳群没那个实力,这一仗之后,县令愿意的话,他到是愿意让其先去辽东。

    刘澜都已经想好了一切了,可当他看到阳群的一刻,他觉得自己昨天所想的那些是真的多余了,这种感觉与他初见张飞、许褚时真没什么区别,有的人是那种只要你一看就知道能成不能成的人,而阳群被称作小许褚,看来还真的有些靠谱,尤其是这孩子这个年龄,这个身高,比他都要高一头半。

    这个欣喜的感觉,就好像又看到了下一个张飞一样,找到了一处宝藏,这种感受刘澜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了,虽然他不知道这样看起来天生就是持这碗当兵饭的人为何没有被发现,没有出现在三国的历史上,但不管什么样的原因,他觉得都应该把他留下来,最好把他留在许褚身边,让许褚好生调教调教。

    “许褚。”刘澜朝屋外喊了起来,听着刘澜有些催促的身影,许褚连衣衫都没有整理一下,直接就进入了屋内,单膝跪下道:“主公,您叫我不知有何事。”

    “此人名叫阳群,是彭城县令的长子,今年只有十六岁,以后让他跟着你吧。”

    刚才阳群进屋就是他领来的,早就喜欢的不得了的,十六岁比他都要高半头,那体格只比他好不必他差,这小子别说是主公喜欢了,他都快要垂涎三尺了,恨不得招到自己帐下,不然的话,留在主公身边,被张翼德瞧见了,那绝对得被他磨走。

    “他你可要多下点功夫。”

    “诺。”

    这人没有出来,没有在大浪淘沙的三国时代留下名字来,是什么原因,不清楚,但就这个身体,刚才给刘澜打拳的那个架势,他的潜力刘澜是极为看好的,以后别说接班许褚张飞就是关羽赵云都有可能。

    刘澜设想,如果他如愿成材,那么三国演义前半部表吕布后半部表马超可能就得改一改了,当然他毕竟年纪还轻,所以需要更多的关怀,可这样的关怀也可能会让他变成温室花朵,这就需要一些智慧了。

    说实话都说他帐下培养出了关张,可换个角度来说,这二人本来就是历史名将,刘澜起到多大作用还真不好说,不然的话为何他的军营里这些年也就现在这些人出色,并没有更多的人冒尖呢?

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徐州之战(227)() 
    阳群送走了父母一行之后便返回了郡守府,许褚在门前等候多时,对于这个小子他也是喜欢的紧,甚至一度萌生收徒的想法,当然了有么有资格成为他许褚的徒弟还要在观察观察,如果合格了,只要再通过他的考验,那就十拿九稳了。

    许褚带着他来到了内卫营,内卫在城北军营驻扎,带着他入营之后,许褚让人找来一套合适的衣甲兵刃,然后带着他见了内卫营一众兄弟们,随后便将他交给了杜普。

    杜普乃内卫步兵营副头领,三千人都归他管着,至于杜普如何安排他许褚不会多加过问,也不会向杜普打招呼,在他看来能冒头有能力的人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出来,没那个本领,就算把路给他铺好,也难以成功。

    随后许褚便返回了郡守府,内卫虽然只有三千人,可这些人都是精兵强将,他的潜力不错,可值钱毕竟一直都是在郡内,和郡兵也就是郡国兵比他的优势当然大,可在这些人里,到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